自動擋手柄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自動擋手柄,包括:手柄本體;堵頭,所述堵頭設置在所述手柄本體的側面,在所述手柄本體與所述堵頭的貼合面上設有第一圓角;以及裝飾環(huán),所述裝飾環(huán)設置在所述手柄本體的底部,在所述手柄本體與所述裝飾環(huán)的貼合面上設有第二圓角和第三圓角。所述第一圓角及第二圓角的半徑為0.5毫米。所述第一圓角及第三圓角的半徑為1.5毫米。本實用新型自動擋手柄由于采用圓角過渡,而去除零件局部內應力,很好地避免了零件局部內應力集中的缺陷。從而使零件耐用,延長使用時間,從而有效的減少事故的發(fā)生。
【專利說明】 自動擋手柄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擋手柄中內表面零件造型更改,特別是一種用于汽車的自動擋手柄。
【背景技術】
[0002]自動擋手柄是汽車內一個非常顯眼的部件,對外觀零件的使用要求很高,這就要求外觀件耐用,自動擋手柄中表面零件,會經常與駕駛員接觸,如果零件局部內應力過大,會導致零件開裂,從而影響整個手柄的使用,甚至是發(fā)生交通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降低手柄局部內應力的自動擋手柄。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自動擋手柄,包括:手柄本體;堵頭,所述堵頭設置在所述手柄本體的側面,在所述手柄本體與所述堵頭的貼合面上設有第一圓角;以及裝飾環(huán),所述裝飾環(huán)設置在所述手柄本體的底部,在所述手柄本體與所述裝飾環(huán)的貼合面上設有第二圓角和第三圓角。
[0005]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圓角及第二圓角的半徑為0.5毫米。
[0006]優(yōu)選的,所述第三圓角的半徑為1.5毫米。
[0007]本實用新型自動擋手柄由于采用圓角過渡,而去除零件局部內應力,很好地避免了零件局部內應力集中的缺陷。從而使零件耐用,延長使用時間,從而有效的減少事故的發(fā)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擋手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擋手柄第一圓角放大圖;
[0010]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擋手柄第二圓角放大圖;
[0011]圖4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擋手柄第三圓角放大圖。
[0012]本實用新型自動擋手柄附圖中附圖標記說明:
[0013]1-手柄本體2-堵頭 3-第一圓角
[0014]4-裝飾環(huán) 5-第二圓角6-第三圓角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自動擋手柄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6]如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自動擋手柄,包括:手柄本體I,在手柄本體I的側面設有堵頭2,在手柄本體I與堵頭2的貼合面上設有半徑為0.5毫米的第一圓角3 ;在手柄本體I的底部設有裝飾環(huán)4,在手柄本體I與裝飾環(huán)4的貼合面上設有半徑為0.5毫米的第二圓角5和半徑為1.5毫米的第三圓角6。[0017]本實用新型自動擋手柄由于采用圓角過渡,而去除零件局部內應力,很好地避免了零件局部內應力集中的缺陷。從而使零件耐用,延長使用時間,從而有效的減少事故的發(fā)生。
[0018]以上已對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的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自動擋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本體; 堵頭,所述堵頭設置在所述手柄本體的側面,在所述手柄本體與所述堵頭的貼合面上設有第一圓角;以及 裝飾環(huán),所述裝飾環(huán)設置在所述手柄本體的底部,在所述手柄本體與所述裝飾環(huán)的貼合面上設有第二圓角和第三圓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擋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圓角及第二圓角的半徑為0.5毫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擋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圓角的半徑為1.5毫米。
【文檔編號】B60K20/02GK203472541SQ201320465634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7月31日
【發(fā)明者】賀小堅 申請人:上海方科汽車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