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蓄電池電動叉車的傳動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交流蓄電池電動叉車的傳動系統(tǒng)。該傳動系統(tǒng)包括差速器總成、減速器、驅動橋殼、左制動器、右制動器、制動鼓與輪轂、左半軸和右半軸,所述減速器包括雙聯(lián)齒輪、小雙聯(lián)齒輪和小齒輪。驅動橋殼包括左橋殼、減速器主殼體和右橋殼三部分;左橋殼包括依次連接的減速箱體和左管軸;減速箱體呈蚌殼狀,減速箱體上部的一側為左套管。減速器主殼體包括臥式的圓桶狀殼體,所述圓桶狀殼體的上部為差速器腔,下部向下凸出為輪軸腔,所述差速器總成位于差速器腔內(nèi)。右橋殼包括右橋殼體和右管軸,右橋殼體的一端呈端蓋狀,另一端為右套管。本發(fā)明結構緊湊,加工工藝性好,制造成本低,裝配工藝性好,維修方便。
【專利說明】交流蓄電池電動叉車的傳動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搬運車輛的傳動系統(tǒng)【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交流蓄電池電動叉車的傳動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由圖6可見,國內(nèi)2-2.5t交流蓄電池電動叉車的傳動系統(tǒng)多采用驅動橋與減速箱相對獨立的結構形式,即將減速箱和驅動橋各自裝配好之后,再通過一個結合面用螺栓連接在一起。橋殼結構為整體鑄造式橋殼或焊接式橋殼(沖壓件焊接、鑄鋼件焊接形式)等,上述橋殼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1.整體鑄造式橋殼質量大、較笨重;由于關鍵承載部位的強度要求,對材料的利用率不高,此外對加工操作空間的要求也較大,加工難度大。2.焊接式橋殼雖然比較美觀、對關鍵部位可以選擇更優(yōu)質的材料改善性能,但是需要大量的模具,制造成本較高,而且環(huán)保性較差,工人的工作環(huán)境也較惡劣;3.橋殼的通用性和互換性不好;4.當車架與驅動橋呈柔性連接的結構時,需要在橋體兩側分別安裝外伸的兩個連接板5,車架通過螺栓與連接板5固定連接,實現(xiàn)車架與橋的連接;但是對于電動搬運車當電機呈平行布置時,由于車架開檔大小及連接板5折彎度的限制,電機的可拆卸操作空間很小,維修工藝性不好。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為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和互換性、改善電動搬運車整機的維修工藝性,通過結構改進,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交流蓄電池電動叉車的傳動系統(tǒng)。
[0004]交流蓄電池電動叉車的傳動系統(tǒng),包括差速器總成1、減速器、驅動橋殼、左制動器、右制動器8、制動鼓與輪轂9、左半軸和右半軸10,所述減速器包括雙聯(lián)齒輪11、小雙聯(lián)齒輪12和小齒輪13,具體的改進技術方案如下:
所述驅動橋殼包括左橋殼、減速器主殼體2和右橋殼三部分;所述減速器主殼體2包括臥式的圓桶狀殼體,所述圓桶狀殼體的上部為差速器腔,下部向下凸出為輪軸腔,所述差速器總成I位于差速器腔內(nèi);圓桶狀殼體的敞口端的端面為主殼體右結合面29,與輪軸腔對應的主殼體右結合面29上設有大半圓形的雙聯(lián)齒輪右軸承孔28 ;圓桶狀殼體的差速器腔上開設有臺階孔、輪軸腔上開設有雙聯(lián)齒輪左軸承孔22,所述臺階孔的一端為定位孔21,另一端為差速器左軸承安裝孔30 ;雙聯(lián)齒輪左軸承孔22與雙聯(lián)齒輪右軸承孔28同軸;定位孔21 —側的圓桶狀殼體的端面設有向下延伸的減速箱蓋板25,所述減速箱蓋板25上分別開設有小雙聯(lián)齒輪右軸承孔23、小齒輪右軸承孔24 ;
所述左橋殼包括依次連接的減速箱體6和左管軸7,所述減速箱體6呈蛘殼狀,減速箱體6上部的一側為左套管,且左套管與減速箱體6貫通;所述左管軸7的一端位于左套管內(nèi);與左管軸7相鄰處的減速箱體6上設有左制動器安裝法蘭環(huán)61 ;所述減速箱體6的中部為雙聯(lián)齒輪腔,下部依次為小雙聯(lián)齒輪腔和小齒輪腔,小雙聯(lián)齒輪腔的腔壁上開設有小雙聯(lián)齒輪左軸承盲孔66,小齒輪腔的腔壁上開設有小齒輪左軸承盲孔67,減速箱體6中部的外側面為車架左安裝面62 ;減速箱體6的敞口側端面為減速箱結合面65,減速箱結合面65和減速器主殼體2上的減速箱蓋板25配合連接;所述雙聯(lián)齒輪11位于減速箱體6的中部為雙聯(lián)齒輪腔,雙聯(lián)齒輪11的輪軸穿過減速器主殼體2上的雙聯(lián)齒輪左軸承孔22和雙聯(lián)齒輪右軸承孔28位于輪軸腔內(nèi),所述輪軸的外端通過鎖緊螺母設于右橋殼體3上的雙聯(lián)齒輪軸承盲孔內(nèi);所述小雙聯(lián)齒輪12位于小雙聯(lián)齒輪腔內(nèi),所述小齒輪13位于小齒輪腔內(nèi);所述左半軸位于左管軸7內(nèi);所述左制動器設于左管軸7上;
所述右橋殼包括右橋殼體3和右管軸4,所述右橋殼體3的一端呈端蓋狀,另一端為右套管,且右套管貫通右橋殼體3,右橋殼體3內(nèi)的右套管端口為差速器右軸承安裝孔33 ;右管軸4的一端過盈配合位于右套管內(nèi);所述端蓋的下部設有向下延伸的凸塊,凸塊上開設有雙聯(lián)齒輪軸承盲孔;右橋殼體3的另一側端面為右橋殼體結合面32,所述右橋殼體結合面32和減速器主殼體2的主殼體右結合面29配合連接;在與右橋殼體3相鄰的右管軸4上套裝有連接板5 ;連接板5的上部為套管,中下部呈扇形板;連接板5上套管的外側軸向端面為制動器右安裝面51,連接板5中部的扇形板上開設有制動拉索導入孔52,所述扇形板的下部為車架右安裝面53 ;所述右半軸10位于右管軸4內(nèi);所述右制動器8設于右管軸4上,并與制動器右安裝面51連接。
[0005]減速箱體6上的左套管徑向上開設有貫通孔,在左管軸7上的相應的位置開設有盲孔,二者裝配完成后,左套管上的貫通孔和左管軸7上的盲孔上下對應,在二孔內(nèi)設有左定位銷63,在減速箱體6上的左套管與左管軸7過盈配合面之間填充有滲透膠;同理,右橋殼體3的右套管徑向上開設有貫通孔,在右管軸4的相應的位置開設有盲孔,在二者裝配完成后,右套管上的貫通孔和右管軸4上的盲孔上下對應,在二孔內(nèi)設有右定位銷31,右橋殼體3的右套管與右管軸4的過盈配合面之間填充有滲透膠。
[0006]本發(fā)明的有益技術效果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驅動橋的橋殼結構由三部分組成,根據(jù)設計需求,部分零部件可以借用到其它噸位的電動叉車上,降低開發(fā)成本;通用性與互換性好;
2.分段式的橋殼每一部分體積減小,對加工操作空間的要求有所降低;橋殼的加工工藝性好;
3.本發(fā)明實現(xiàn)了箱橋共用殼體,有利于控制齒輪的中心矩,使傳動系統(tǒng)的噪音得到改善;降低傳動噪音;
4.本發(fā)明與車架連接的支點,其一在橋殼上直接生成,其二為連接板的形式套在橋殼上。這種結構與車體連接方便,結構更加緊湊,電機有更大的拆卸空間,裝配工藝性好,安裝維修更加方便;
5.橋殼與管軸采用冷裝配工藝組合在一起,這種結構允許兩個零件根據(jù)需要采用不同的材料,對材料的利用率提高,有利于控制成本,同時相比焊接、螺栓連接,其環(huán)保性更好,零件數(shù)量少。更符合綠色環(huán)保的設計理念。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驅動橋殼爆炸圖。
[0009]圖3為減速箱體結構示意圖。[0010]圖4為減速箱主殼體結構示意圖。
[0011]圖5連接板示意圖。
[0012]圖6為原傳動系統(tǒng)結構不意圖。
[0013]上圖中序號:差速器總成1、減速器主殼體2、右橋殼體3、右管軸4、連接板5、減速箱體6、左管軸7、右制動器8、制動鼓與輪轂9、右半軸10、雙聯(lián)齒輪11、小雙聯(lián)齒輪12、小齒輪13、定位孔21、雙聯(lián)齒輪左軸承孔22、小雙聯(lián)齒輪右軸承孔23、小齒輪右軸承孔24、減速箱蓋板25、油封安裝孔26、電機安裝面27、雙聯(lián)齒輪右軸承孔28、主殼體右結合面29、差速器左軸承安裝孔30、右定位銷31、右橋殼體結合面32、差速器右軸承安裝孔33、制動器右安裝面51、制動拉索導入孔52、車架右安裝面53、連接板內(nèi)孔54、左制動器安裝法蘭環(huán)61、車架左安裝面62、左定位銷63、定位臺階管軸64、減速箱結合面65、小雙聯(lián)齒輪左軸承盲孔66、小齒輪左軸承盲孔67、管軸油封孔71。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地描述。
[0015]參見圖1,交流蓄電池電動叉車的傳動系統(tǒng)包括差速器總成1、減速器、驅動橋殼、左制動器、右制動器8、兩只制動鼓與輪轂9、左半軸和右半軸10 ;所述減速器包括雙聯(lián)齒輪
11、小雙聯(lián)齒輪12和小齒輪13。
[0016]參見圖2,驅動橋殼包括左橋殼、減速器主殼體2和右橋殼三部分。減速器主殼體2包括臥式的圓桶狀殼體,所述圓桶狀殼體的上部為差速器腔,下部向下凸出為輪軸腔,所述差速器總成I位于差速器腔內(nèi);圓桶狀殼體的敞口端的端面為主殼體右結合面29,與輪軸腔對應的主殼體右結合面29上設有大半圓形的雙聯(lián)齒輪右軸承孔28 ;圓桶狀殼體的差速器腔上開設有臺階孔、輪軸腔上開設有雙聯(lián)齒輪左軸承孔22,所述臺階孔的一端為定位孔21,另一端為差速器左軸承安裝孔30 ;雙聯(lián)齒輪左軸承孔22與雙聯(lián)齒輪右軸承孔28同軸;定位孔21 —側的圓桶狀殼體的端面設有向下延伸的減速箱蓋板25,所述減速箱蓋板25上分別開設有小雙聯(lián)齒輪右軸承孔23、小齒輪右軸承孔24。
[0017]參見圖2和圖3,左橋殼包括依次連接的減速箱體6和左管軸7。減速箱體6呈蛘殼狀,減速箱體6上部的一側為左套管,且左套管與減速箱體6貫通。左管軸7的一端位于左套管內(nèi);與左管軸7相鄰處的減速箱體6上設有左制動器安裝法蘭環(huán)61 ;所述減速箱體6的中部為雙聯(lián)齒輪腔,下部依次為小雙聯(lián)齒輪腔和小齒輪腔,小雙聯(lián)齒輪腔的腔壁上開設有小雙聯(lián)齒輪左軸承盲孔66,小齒輪腔的腔壁上開設有小齒輪左軸承盲孔67,減速箱體6中部的外側面為車架左安裝面62 ;減速箱體6的敞口側端面為減速箱結合面65,減速箱結合面65和減速器主殼體2上的減速箱蓋板25配合連接,與左套管對應的減速箱結合面65上設有定位臺階管軸64,定位臺階管軸64和左套管同軸;所述雙聯(lián)齒輪11位于減速箱體6的中部為雙聯(lián)齒輪腔,雙聯(lián)齒輪11的輪軸穿過減速器主殼體2上的雙聯(lián)齒輪左軸承孔22和雙聯(lián)齒輪右軸承孔28位于輪軸腔內(nèi),所述輪軸的外端通過鎖緊螺母設于右橋殼體3上的雙聯(lián)齒輪軸承盲孔內(nèi);所述小雙聯(lián)齒輪12位于小雙聯(lián)齒輪腔內(nèi),所述小齒輪13位于小齒輪腔內(nèi);左半軸位于左管軸7內(nèi);左制動器安裝于左管軸7上。
[0018]參見圖4,右橋殼包括右橋殼體3和右管軸4。右橋殼體3的一端呈端蓋狀,另一端為右套管,且右套管貫通右橋殼體,右橋殼體內(nèi)的右套管端口為差速器右軸承安裝孔33 ;右管軸4的一端過盈配合位于右套管內(nèi);所述端蓋的下部設有向下延伸的凸塊,凸塊上開設有雙聯(lián)齒輪軸承盲孔;右橋殼體3的另一側端面為右橋殼體結合面32,所述右橋殼體結合面32和減速器主殼體2的主殼體右結合面29配合連接;由圖1可見,在與右橋殼體3相鄰的右管軸4上套裝有連接板5 ;由圖5可見,連接板5的上部為套管,中下部呈扇形板;連接板5上套管的外側軸向端面為制動器右安裝面51,連接板5中部的扇形板上開設有制動拉索導入孔52,所述扇形板的下部為車架右安裝面53 ;右半軸10位于右管軸4內(nèi);右制動器8安裝于右管軸4上,并與制動器右安裝面51連接。
[0019]減速箱體6上的左套管徑向上開設有貫通孔,在左管軸7上的相應的位置開設有盲孔,在二者裝配完成后,左套管上的貫通孔和左管軸7上的盲孔上下對應,將二孔焊滿,二孔內(nèi)的焊接物即為左定位銷63,減速箱體6上的左套管與左管軸7過盈配合面之間填充有滲透膠;同理,右橋殼體3的右套管徑向上開設有貫通孔,在右管軸4的相應的位置開設有盲孔,在二者裝配完成后,右套管上的貫通孔和右管軸4上的盲孔上下對應,將二孔焊滿,二孔內(nèi)的焊接物即為右定位銷31,右橋殼體3的右套管與右管軸4的過盈配合面之間填充有滲透膠。見圖1。
[0020]具體裝配操作過程如下:
第一步,先在減速箱體6上的小雙聯(lián)齒輪左軸承盲孔66、小齒輪左軸承盲孔67內(nèi)裝入軸承,再將小齒輪13、小雙聯(lián)齒輪12裝入減速箱體6內(nèi);在減速器主殼體2上的雙聯(lián)齒輪左軸承孔22、雙聯(lián)齒輪右軸承孔28內(nèi)分別安裝上軸承,在減速箱蓋板25上的小雙聯(lián)齒輪右軸承孔23、小齒輪右軸承孔24內(nèi)分別安裝上軸承,再將雙聯(lián)齒輪11裝配在減速器主殼體2上,然后將裝有雙聯(lián)齒輪11的減速器主殼體2與減速箱體6通過高強度螺栓連接好,在減速箱蓋板25與減速箱結合面65之間涂密封膠,定位孔21與定位臺階管軸64配合起定位作用;
第二步,在減速器主殼體2上的差速器左軸承安裝孔30、右橋殼體3上的差速器右軸承安裝孔33內(nèi)分別安裝上軸承,將差速器總成I裝入減速器主殼體2,再將右橋殼體3合裝在減速器主殼體2上,在主殼體右結合面29和右橋殼體結合面32之間涂密封膠,采用高強度螺栓固定;
第三步,將一只左制動器裝在減速箱體6上的的左制動器安裝法蘭環(huán)61處,再依次裝好一只制動鼓與輪轂9、一根左半軸,制動鼓與輪轂9上的兩個軸承采用脂潤滑;為保證驅動橋的密封性,在左管軸7端部和右管軸4端部(如管軸油封孔71)與輪轂上各裝一個密封圈。這樣,左側輪邊裝配完成。利用翻轉臺架,使右橋殼體向上呈豎直狀態(tài),在與右橋殼體3相鄰的右管軸4上套裝上連接板5,為減小連接板5的震動和磨損在連接板內(nèi)孔54處安裝2個O型密封圈。將一只右制動器安裝在連接板5上的制動器右安裝面51處,制動拉索導入孔52以保證制動拉索安裝。最后裝入另一只制動鼓與輪轂9、一根右半軸10,電機安裝在減速器主殼體2上的電機安裝面27處,為保證電機維修過程更清潔環(huán)保在小齒輪右軸承孔24的外端口即油封安裝孔26處裝有油封。至此驅動橋裝配完成。
[0021]這種傳動系統(tǒng)結構安裝方便,齒輪中心距容易控制,阻力更小。與原來的傳統(tǒng)結構相比,通用性更好。
【權利要求】
1.交流蓄電池電動叉車的傳動系統(tǒng),包括差速器總成(I)、減速器、驅動橋殼、左制動器、右制動器(8)、制動鼓與輪轂(9)、左半軸和右半軸(10),所述減速器包括雙聯(lián)齒輪(11)、小雙聯(lián)齒輪(12)和小齒輪(13),其特征在于: 所述驅動橋殼包括左橋殼、減速器主殼體(2)和右橋殼三部分;所述減速器主殼體(2)包括臥式的圓桶狀殼體,所述圓桶狀殼體的上部為差速器腔,下部向下凸出為輪軸腔,所述差速器總成(I)位于差速器腔內(nèi);圓桶狀殼體的敞口端的端面為主殼體右結合面(29),與輪軸腔對應的主殼體右結合面(29)上設有大半圓形的雙聯(lián)齒輪右軸承孔(28);圓桶狀殼體的差速器腔上開設有臺階孔、輪軸腔上開設有雙聯(lián)齒輪左軸承孔(22),所述臺階孔的一端為定位孔(21),另一端為差速器左軸承安裝孔(30);雙聯(lián)齒輪左軸承孔(22)與雙聯(lián)齒輪右軸承孔(28)同軸;定位孔(21)—側的圓桶狀殼體的端面設有向下延伸的減速箱蓋板(25),所述減速箱蓋板(25)上分別開設有小雙聯(lián)齒輪右軸承孔(23)、小齒輪右軸承孔(24); 所述左橋殼包括依次連接的減速箱體(6)和左管軸(7),所述減速箱體(6)呈蛘殼狀,減速箱體(6)上部的一側為左套管,且左套管與減速箱體(6)貫通;所述左管軸(7)的一端位于左套管內(nèi);與左管軸(7)相鄰處的減速箱體(6)上設有左制動器安裝法蘭環(huán)(61);所述減速箱體(6)的中部為雙聯(lián)齒輪腔,下部依次為小雙聯(lián)齒輪腔和小齒輪腔,小雙聯(lián)齒輪腔的腔壁上開設有小雙聯(lián)齒輪左軸承盲孔(66),小齒輪腔的腔壁上開設有小齒輪左軸承盲孔(67),減速箱體(6)中部的外側面為車架左安裝面(62);減速箱體(6)的敞口側端面為減速箱結合面(65 ),減速箱結合面(65 )和減速器主殼體(2 )上的減速箱蓋板(25 )配合連接;所述雙聯(lián)齒輪(11)位于減速箱體(6)的中部為雙聯(lián)齒輪腔,雙聯(lián)齒輪(11)的輪軸穿過減速器主殼體(2)上的雙聯(lián)齒輪左軸承孔(22)和雙聯(lián)齒輪右軸承孔(28)位于輪軸腔內(nèi),所述輪軸的外端通過鎖緊螺母設于右橋殼體(3)上的雙聯(lián)齒輪軸承盲孔內(nèi);所述小雙聯(lián)齒輪12位于小雙聯(lián)齒輪腔內(nèi),所述小齒輪13位于小齒輪腔內(nèi);所述左半軸位于左管軸(7)內(nèi);所述左制動器設于左管軸(7 )上; 所述右橋殼包括右橋殼體(3)和右管軸(4),所述右橋殼體(3)的一端呈端蓋狀,另一端為右套管,且右套管貫通右橋殼體(3),右橋殼體(3)內(nèi)的右套管端口為差速器右軸承安裝孔(33);右管軸(4)的一端過盈配合位于右套管內(nèi);所述端蓋的下部設有向下延伸的凸塊,凸塊上開設有雙聯(lián)齒輪軸承盲孔;右橋殼體(3)的另一側端面為右橋殼體結合面(32),所述右橋殼體結合面(32)和減速器主殼體(2)的主殼體右結合面(29)配合連接;在與右橋殼體(3)相鄰的右管軸(4)上套裝有連接板(5);連接板(5)的上部為套管,中下部呈扇形板;連接板(5)上套管的外側軸向端面為制動器右安裝面(51),連接板(5)中部的扇形板上開設有制動拉索導入孔(52),所述扇形板的下部為車架右安裝面(53);所述右半軸(10)位于右管軸(4)內(nèi);所述右制動器(8)設于右管軸(4)上,并與制動器右安裝面(51)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蓄電池電動叉車的傳動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減速箱體(6)上的左套管徑向上開設有貫通孔,在左管軸(7)上的相應的位置開設有盲孔,二者裝配完成后,左套管上的貫通孔和左管軸(7)上的盲孔上下對應,在二孔內(nèi)設有左定位銷(63),在減速箱體(6)上的左套管與左管軸(7)過盈配合面之間填充有滲透膠;同理,右橋殼體(3)的右套管徑向上開設有貫通孔,在右管軸(4)的相應的位置開設有盲孔,在二者裝配完成后,右套管上的貫通孔和右管軸(4)上的盲孔上下對應,在二孔內(nèi)設有右定位銷(31),右橋殼體(3)的右套管與右管軸(4)的過盈配合面之間填充有滲透膠。
【文檔編號】B60B35/16GK103434390SQ201310383701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8月29日
【發(fā)明者】劉宗其, 劉志新, 王永國, 張麗, 馬慶豐, 周齊齊, 袁正, 劉兵 申請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