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箱體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方箱數(shù)控打磨機。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箱體打磨過程中,是對箱體的各個側面依次打磨,這種打磨方式不僅效率低而且打磨效果不佳,在箱體上有簡單花紋的情況下,箱體上會存在打磨不徹底的區(qū)域,因此市場上急需一種高效的箱體打磨設備。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方箱數(shù)控打磨機。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方箱數(shù)控打磨機,包括底座、第一打磨機構和第二打磨機構;
第一打磨機構包括第一安裝柱、第一移動架、第一滑動架、第一轉軸和第一打磨輪;第一安裝柱安裝在底座上,第一安裝柱上可轉動安裝有第一螺桿,第一螺桿軸線垂直于水平面,第一移動架上設有第一內(nèi)螺紋孔,第一移動架通過第一內(nèi)螺紋孔與第一螺桿連接,第一移動架上安裝有多個第一滾輪,第一滾輪與第一安裝柱相抵靠,第一滑動架上可轉動安裝有第二螺桿,第一移動架上設有第二內(nèi)螺紋孔,第二內(nèi)螺紋孔軸線平行于水平面,第二螺桿通過第二內(nèi)螺紋孔與第一移動架連接,第一移動架上安裝有多個第二滾輪,第二滾輪與第一滑動架相抵靠,第一轉軸可轉動安裝在第一滑動架上,第一轉軸軸線平行于第一螺桿軸線,第一打磨輪安裝在第一轉軸上;
第二打磨機構包括第二安裝柱、第二移動架、第二滑動架、第二轉軸和第二打磨輪;第二安裝柱可水平移動的安裝在底座上,第二安裝柱移動方向垂直于第二內(nèi)螺紋孔軸向,第二安裝柱上可轉動安裝有第三螺桿,第三螺桿軸線平行于第一螺桿軸線,第二移動架上設有第三內(nèi)螺紋孔,第二移動架通過第三內(nèi)螺紋孔與第三螺桿連接,第二移動架上安裝有多個第三滾輪,第三滾輪與第二安裝柱相抵靠,第二滑動架上可轉動安裝有第四螺桿,第二移動架上設有第四內(nèi)螺紋孔,第四內(nèi)螺紋孔軸線平行于第二內(nèi)螺紋孔軸線,第四螺桿通過第四內(nèi)螺紋孔與第二移動架連接,第二移動架上安裝有多個第四滾輪,第四滾輪與第二滑動架相抵靠,第二轉軸可轉動安裝在第二滑動架上,第二轉軸軸線平行于第四內(nèi)螺紋孔軸線,第二打磨輪安裝在第二轉軸上。
優(yōu)選地,第二滾輪與第一滑動架下部相抵靠。
優(yōu)選地,第四滾輪與第二滑動架下部相抵靠。
優(yōu)選地,底座上可轉動安裝有第五螺桿,第五螺桿軸線平行于第二安裝柱移動方向,第二安裝柱上設有第五內(nèi)螺紋孔,第二安裝柱通過第五內(nèi)螺紋孔與第五螺桿連接。
優(yōu)選地,第一滑動架和第二滑動架上分別安裝有第一排風管和第二排風管。
優(yōu)選地,第一打磨機構還包括第一鏈輪和第一鏈條,第一鏈輪可轉動安裝在第一安裝柱上,并位于第一移動架上方,第一鏈條與第一鏈輪嚙合,并與第一移動架連接。
優(yōu)選地,第二打磨機構還包括第二鏈輪和第二鏈條,第二鏈輪可轉動安裝在第二安裝柱上,并位于第二移動架上方,第二鏈條與第二鏈輪嚙合,并與第二移動架連接。
本發(fā)明使用時箱體的箱壁通過第一打磨輪和/或第二打磨輪進行打磨,當箱體的箱壁通過第一打磨輪打磨時,通過第一螺桿轉動可以實現(xiàn)第一打磨輪在豎直方向上平穩(wěn)精確的移動,通過第二螺桿轉動可以實現(xiàn)第一打磨輪在水平方向上平穩(wěn)精確的移動,當箱體的箱壁通過第二打磨輪進行打磨時,第三螺桿轉動可以帶動第二打磨輪在豎直方向上移動,第四螺桿轉動,可以帶動第二打磨輪在水平方向上移動,且通過第二打磨輪配合可水平移動的第二安裝柱,可以克服第一打磨輪不能對箱底和箱頂打磨的缺點,箱壁如果通過第一打磨輪和第二打磨輪,就可以有效克服箱壁上存在大量打磨死角的缺點。本發(fā)明使用方便,箱體打磨過程穩(wěn)定性強,且打磨效果優(yōu)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方箱數(shù)控打磨機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所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方箱數(shù)控打磨機,包括底座1、第一打磨機構和第二打磨機構;
第一打磨機構包括第一安裝柱21、第一移動架22、第一滑動架23、第一轉軸24和第一打磨輪25;第一安裝柱21安裝在底座1上,第一安裝柱21上可轉動安裝有第一螺桿211,第一螺桿211軸線垂直于水平面,第一移動架22上設有第一內(nèi)螺紋孔,第一移動架22通過第一內(nèi)螺紋孔與第一螺桿211連接,第一移動架22上安裝有多個第一滾輪,第一滾輪與第一安裝柱21相抵靠,第一滑動架23上可轉動安裝有第二螺桿,第一移動架22上設有第二內(nèi)螺紋孔,第二內(nèi)螺紋孔軸線平行于水平面,第二螺桿通過第二內(nèi)螺紋孔與第一移動架22連接,第一移動架22上安裝有多個第二滾輪,第二滾輪與第一滑動架23相抵靠,第一轉軸24可轉動安裝在第一滑動架23上,第一轉軸24軸線平行于第一螺桿211軸線,第一打磨輪25安裝在第一轉軸24上;
第二打磨機構包括第二安裝柱31、第二移動架32、第二滑動架33、第二轉軸34和第二打磨輪35;第二安裝柱31可水平移動的安裝在底座1上,第二安裝柱31移動方向垂直于第二內(nèi)螺紋孔軸向,第二安裝柱31上可轉動安裝有第三螺桿311,第三螺桿311軸線平行于第一螺桿211軸線,第二移動架32上設有第三內(nèi)螺紋孔,第二移動架32通過第三內(nèi)螺紋孔與第三螺桿311連接,第二移動架32上安裝有多個第三滾輪,第三滾輪與第二安裝柱31相抵靠,第二滑動架33上可轉動安裝有第四螺桿,第二移動架32上設有第四內(nèi)螺紋孔,第四內(nèi)螺紋孔軸線平行于第二內(nèi)螺紋孔軸線,第四螺桿通過第四內(nèi)螺紋孔與第二移動架32連接,第二移動架32上安裝有多個第四滾輪,第四滾輪與第二滑動架33相抵靠,第二轉軸34可轉動安裝在第二滑動架33上,第二轉軸34軸線平行于第四內(nèi)螺紋孔軸線,第二打磨輪35安裝在第二轉軸34上。
本發(fā)明使用時箱體的箱壁通過第一打磨輪25和/或第二打磨輪35進行打磨,當箱體的箱壁通過第一打磨輪25打磨時,通過第一螺桿211轉動可以實現(xiàn)第一打磨輪25在豎直方向上平穩(wěn)精確的移動,通過第二螺桿轉動可以實現(xiàn)第一打磨輪25在水平方向上平穩(wěn)精確的移動,當箱體的箱壁通過第二打磨輪35進行打磨時,第三螺桿311轉動可以帶動第二打磨輪35在豎直方向上移動,第四螺桿轉動,可以帶動第二打磨輪35在水平方向上移動,且通過第二打磨輪35配合可水平移動的第二安裝柱31,可以克服第一打磨輪25不能對箱底和箱頂打磨的缺點,箱壁如果通過第一打磨輪25和第二打磨輪35,就可以有效克服箱壁上存在大量打磨死角的缺點。
本實施方式中,第二滾輪與第一滑動架23下部相抵靠,可以有效減少第二螺桿轉動的阻力,提高第二螺桿使用的壽命,第四滾輪與第二滑動架33下部相抵靠,可以有效減少第四螺桿轉動的阻力,有效提高第四螺桿使用的壽命。
本實施方式中,底座1上可轉動安裝有第五螺桿,第五螺桿軸線平行于第二安裝柱31移動方向,第二安裝柱31上設有第五內(nèi)螺紋孔,第二安裝柱31通過第五內(nèi)螺紋孔與第五螺桿連接,便于第二安裝柱31精確穩(wěn)定的移動。
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滑動架23和第二滑動架33上分別安裝有第一排風管231和第二排風管331,便于清除打磨過程中的雜質(zhì),有效保證工作人員的健康。
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打磨機構還包括第一鏈輪26和第一鏈條27,第一鏈輪26可轉動安裝在第一安裝柱21上,并位于第一移動架22上方,第一鏈條27與第一鏈輪26嚙合,并與第一移動架22連接,通過第一鏈輪26和第一鏈條27配合可以有效減少第一螺桿211工作的壓力,提高第一螺桿211使用壽命。
本實施方式中,第二打磨機構還包括第二鏈輪36和第二鏈條37,第二鏈輪36可轉動安裝在第二安裝柱31上,并位于第二移動架32上方,第二鏈條37與第二鏈輪36嚙合,并與第二移動架32連接。通過第二鏈輪36和第二鏈條37配合可以有效減少第三螺桿311工作的壓力,提高第三螺桿311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fā)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