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冷陰極熒光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于晚間照明的小功率冷陰極熒光燈,屬于熒光燈技術領域。
冷陰極熒光燈屬于輝光放電,需要有較高的著火電壓才能點燃。現(xiàn)有的冷陰極熒光燈通常需備有高壓觸發(fā)裝置,才能實現(xiàn)著火放電,使熒光燈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七十年代出現(xiàn)的3W經(jīng)濟直管型熒光燈,需要在燈管外壁噴涂導電膜,通過感應導電實現(xiàn)在較低電壓下的著火放電。由于熒光燈管外導電膜帶電,故必須采用玻璃保護套來防止用戶觸電,另外,因噴涂導電膜工藝復雜,因此廣泛應用受到限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chǎn)工藝方便的小功率冷陰極熒光燈。
本實用新型可以由燈管和電極組成,其特點是電極為兩個主電極和兩個輔助電極構成,兩個主電極分別串接電阻后與另一端的對應輔助電極相連接,工作電路中串接有限流電阻。主電極可采用環(huán)狀結構,也可采用片狀結構。主電極可采用鋁、鎳材料制成,也可采用鋁、鎳的合金材料制成。為了提高電極的二次電子發(fā)射能力,還可以在電極表面附有電子發(fā)射層,如將鋇類化合物(例如Ba3N2、BaCO3等)或者其它合金類(例如Zr-Al、Ba-Al等)涂復或壓結在電極表面上。輔助電極可采用鎳桿,其功能在于燈管起動時,各對主、輔電極的間距很近,當在一個電源電壓的作用下,兩極間就會先行電離放電,從而誘發(fā)整個燈管的放電導通,使管內(nèi)阻抗下降。而在輔助電極中因串連有高值電阻,其電壓降很大,流過電阻的電流甚微。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安全可靠、燈管著火電壓低和燈管工作壽命長等優(yōu)點。不僅可以使燈管長度縮短,而且既可用于直管型熒光燈,也可用于U型熒光燈,燈管兩端電極與玻管之間可采用夾封式或芯柱式結構連接,特別適用于制作0.5~4W的小功率熒光燈。例如各種場合的夜照燈等。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直管型熒光燈實施方案的示意圖;圖3為U型熒光燈實施方案示意圖,其中(a)為正視圖,(b)為俯視圖。
本實用新型可采用附圖所示的方案實現(xiàn)。
圖1中的主電極K和K′分別串接電阻R2、R3后與輔助電極L′和L相連接,電阻R1為限流電阻,電阻R2和R3可為100~1000KΩ,電阻R1可為1~50KΩ,燈管內(nèi)壁涂有熒光粉層,管內(nèi)充有汞和惰性氣體。一種2W的直管型熒光燈可采用圖2所示的結構,主電極K和K′可采用環(huán)狀結構,輔助電極L和L′采用鎳桿構成,主電極和輔助電極之間的間距可以為1~5mm。燈管兩端電極與玻管之間采用芯柱式結構連接。U型熒光燈可采用圖3所示的結構,主電極K和K′可采用片狀或環(huán)狀結構,燈管兩端電極與玻管之間采用夾封式結構連接。燈管可在180伏左右電壓下著火點燃。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晚間照明的小功率冷陰極熒光燈,由燈管和電極組成,其特征在于電極為兩個主電極和兩個輔助電極構成,兩個主電極分別串接電阻后與另一端的對應輔助電極相連接,工作電路中串接有限流電阻。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陰極熒光燈,其特征在于主電極采用環(huán)狀結構或片狀結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陰極熒光燈,其特征在于輔助電極為鎳桿。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陰極熒光燈,其特征在于主電極采用鋁、鎳或它們的合金材料制成。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冷陰極熒光燈,其特征在于主電極表面附有電子發(fā)射材料層。
專利摘要冷陰極熒光燈是一種適用于晚間照明的小功率熒光燈,由燈管和主電極、輔助電極組成,兩個主電極分別串接電阻后與另一端的對應輔助電極相連接,工作電路中串有限流電阻,主電極可采用鋁、鎳及其合金材料制成的環(huán)狀或片狀結構,輔助電極由鎳桿構成,燈管起動時先由主電極和輔助電極之間電離放電,再誘發(fā)整個燈管的放電導通,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安全可靠、燈管著火電壓低和燈管壽命長等優(yōu)點,可用直管型熒光燈或U型熒光燈。
文檔編號H01J61/04GK2260383SQ9524116
公開日1997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1995年12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1995年12月27日
發(fā)明者諸玉華 申請人:諸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