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光組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導光組件,與至少一發(fā)光組件配合構成一光源模塊,所述發(fā)光組件具有一發(fā)光區(qū)域,所述導光組件包含一導光本體,所述導光本體具有一入光部及一底面,所述入光部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凹槽,所述入光面鄰接于所述底面,所述入光面及所述底面配合界定一底邊,所述導光本體上界定一與所述底邊平行的第一方向,所述凹槽沿著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凹槽在一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長度介于所述發(fā)光區(qū)域在所述第二方向的長度的1/10至1/3??梢越档瓦M入其內并傳遞至后端面的光線的光量,破壞指向性,使大部分的光線都能提早發(fā)散,進而通過出光面出射,以此提高入射至導光組件的光線的光利用效率。
【專利說明】導光組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導光組件,尤指一種可以有效提高光使用效率的導光組件。
【背景技術】
[0002]參閱圖1,為已知光源模塊的結構不意圖。光源模塊10包含一導光板12及一發(fā)光組件14。導光板12包含一入光面120、一出光面122、一底面124及一后端面126,出光面122鄰接于入光面120,底面124相反于出光面122并鄰接于入光面120,后端面126相反于入光面120并同時鄰接于出光面122及底面124。出光面122及/或底面124上設置有圖案狀的微結構128。在圖1中,微結構128是設置在導光板12的出光面122,微結構128用以萃取光線。
[0003]發(fā)光組件14設置鄰近于入光面120并朝向入光面120發(fā)出光線,使大部分的光線得以進入導光板12。發(fā)光組件14與導光板12配合構成一側光式的光源模塊,藉此,由導光板12側向的入光面120入射的大部分光線,會通過位于導光板12正向的出光面122向外界出射。
[0004]進入導光板12的光線可以依據(jù)傳遞方式的不同而分為三類:第一類光線LI在接觸到出光面122時,部分發(fā)生散射或折射直接地通過出光面122出光,部分反射回導光板12,微結構128的設計可以控制出光量;第二類光線L2通常設計為在底面124發(fā)生全內反射(totalinternal reflect1n)進而在導光板12內部傳遞,第二類光線L2在傳遞至出光面122的微結構128時,相當于第一類光線LI,部分發(fā)生散射或折射直接地通過出光面122出光,部分反射回導光板12持續(xù)到其能量被耗盡。第三類光線L3指向性地朝向導光板12的后端面126傳遞,并在遠光側形成前述第一類光線LI或第二類光線L2。光源模塊10對應于圖1所示的視角的配光曲線Cl如圖2所示。
[0005]從圖2所示,由于第三類光線L3具有高度指向性,須經(jīng)過較長的光程,方能在較接近導光板12的后端面126的位置被轉換成前述第一類光線LI或第二類光線L2進而出光,意即第三類光線L3在導光板12內部能量最多,但出光效率卻最差,致使光源模塊10的光利用效率降低。其中,光源模塊10的光利用效率是指由入光面120入射的光線與由出光面122出射的光線的比值。
[0006]雖然,業(yè)內亦有加工入光面120微結構的設計,以提升導光板12所能接收之光源模塊10提供的光量;但其均著眼于霧化光源模塊10提供的光線或均勻化入光面120所接收到的光線,亦即提升光源模塊10進入到入光面120的光量。在前述光利用效率的定義下,并無助于提升由入光面120入射到導光板12的光線,與由出光面122出射的光線的比值。前述加工入光面120微結構的設計,亦多為重復布局的圖樣,無助于對前述第三類光線L3特別處理。
【發(fā)明內容】
[0007]鑒于現(xiàn)有技術所述,本發(fā)明在于提供一種導光組件,此導光組件可以降低進入其內并傳遞至后端面的光線的光量,破壞指向性,使大部分的光線都能提早發(fā)散,進而通過出光面出射,藉以提高入射至導光組件的光線的光利用效率。
[0008]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導光組件,導光組件與至少一發(fā)光組件配合構成一光源模塊,發(fā)光組件具有一發(fā)光區(qū)域,導光組件包含一導光本體,導光本體具有一入光部及一底面,入光部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凹槽,入光面鄰接于底面,入光面及底面配合界定一底邊,導光本體上界定一與底邊平行的第一方向,凹槽沿著第一方向延伸,凹槽在一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長度介于發(fā)光區(qū)域在第二方向的長度的1/10至1/3。
[0009]本發(fā)明其它實施方式中,凹槽的夾角可設計為60至120度,以取得特定的展光效果O
[0010]另一方面,凹槽的結構從剖面觀之,可為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所組成,當然亦可延伸設計一第三表面;
[0011]申言之,凹槽與導光本體配合界定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鄰接于入光面,第二表面鄰接于入光面及第一表面。
[0012]舉例而言,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可于一實施方式中設計為平面,第一表面以一角度傾斜地鄰接于入光面,第二表面以另一角度傾斜地連接于入光面及第一表面。
[0013]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一表面可設計為大致垂直于入光面,第二表面則設計為以一角度傾斜地鄰接于入光面及第一表面。
[0014]在又一實施方式中,第一表面可設計為大致垂直于入光面,第二表面則設計為呈弧狀地鄰接于入光面及第一表面。
[0015]當然,在其它實施方式中,凹槽亦可僅具有一曲率呈連續(xù)分布的內凹表面;或由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與一第三表面所組成,進而在截面上呈現(xiàn)三個線段相連的結構。
[0016]由另一個角度觀之,在本發(fā)明其它實施方式中,凹槽可由多個沿著第一方向呈間隔排列的凹穴組成,亦可由二個以上沿著第二方向間隔排列,且在第一方向平行延伸的刻痕組成。
[0017]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8]藉此,前述諸實施方式的凹槽,其第二方向的長度介于發(fā)光區(qū)域在第二方向的長度的1/10至1/3,可有益地破壞光源模塊所提供之指向性光線的光型,改變光源模塊的配光曲線,提升前述第三類光線L3的使用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現(xiàn)有之光源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對應圖1所示的光源模塊的配光曲線圖。
[0021]圖3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導光板的立體圖。
[0022]圖4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光源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對應圖4所示的光源模塊的配光曲線圖。
[0024]圖6至圖10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光源模塊對應不同角度的凹槽的配光曲線圖。
[0025]圖11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12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13為本發(fā)明第四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14為本發(fā)明第五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的立體圖。
[0029]圖15為本發(fā)明第六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的立體圖。
[0030]圖16為本發(fā)明第七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的立體圖。
[0031]圖17為反向教示實驗例的光源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18為對應圖17所示的光源模塊的配光曲線圖。
[0033]符號說明
[0034]10、2O、5O 光源模塊
[0035]12、22 導光板
[0036]120、220、320 入光面
[0037]122、222、342 出光面
[0038]124、224 底面
[0039]126、226、340 后端面
[0040]128、228、346 微結構
[0041]14、24、40 發(fā)光組件
[0042]2200 凸部
[0043]30,30A,30B,30C,30D,30E,30F 導光組件
[0044]3U31A,31B,31C,31D,31E,31F 導光本體
[0045]32、32D、32E、32F 入光部
[0046]322、322A、322B、322C、322D、322E、322F、323F 凹槽 3220D、3220F 刻痕
[0047]3220E、3222F 凹穴
[0048]324、324A、324B、324C 第一表面
[0049]326、326A、326B 第二表面
[0050]33 底面
[0051]330 底邊
[0052]C1、C2、C3、C4、C5、C6、C7、C8 配光曲線
[0053]Dl第一方向
[0054]D2第二方向
[0055]D3第三方向
[0056]LI第一光線
[0057]L2第二光線
[0058]L3第三光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59]請參考附圖所示,本發(fā)明的額外目的、特征及優(yōu)點將透過下列多個實施方式,闡釋性及非限制性詳細描敘予以更好地理解。
[0060]參閱圖3,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的立體圖。導光組件30為使用透明樹脂材料或透明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或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制成的板狀體;導光組件30用以引導入射于其內的光線的行進方向,藉以提供一面型光源。
[0061]導光組件30與一發(fā)光組件40配合構成一光源模塊50,如圖4所示。發(fā)光組件40具有一發(fā)光區(qū)域400,發(fā)光區(qū)域400是指發(fā)光組件40可供發(fā)出光線的地方。在本實施方式中,光源模塊50為側光型(side view)光源模塊。發(fā)光組件40可例如(但不限制為)側向發(fā)光型(side view)的發(fā)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1de, LED)。
[0062]同時參閱圖3及圖4。導光組件30具有一導光本體31,導光本體31具有一入光部32及一底面33,入光部32具有一入光面320及一凹槽322。入光面320鄰接于底面33,入光面320及底面33配合界定一底邊330,導光本體31上界定一與底邊330平行的第一方向D1,凹槽322沿著第一方向Dl延伸,凹槽322在一垂直于第一方向Dl的第二方向D2的長度介于發(fā)光區(qū)域400在第二方向D2的長度的1/10至1/3。發(fā)光組件40設置入光面320一側,并朝向入光面320發(fā)出光線。經(jīng)實驗,若凹槽322長度不滿足所述介于發(fā)光區(qū)域400長度1/10至1/3的限制,則難以有效將發(fā)光區(qū)域400發(fā)出的光包予以展開,對光型形成有益的破壞性干擾。
[0063]在本實施方式中,凹槽322恰好位于入光面320在第二方向D2的中央位置,凹槽322的開口面位于一垂直于第一方向Dl的第三方向D3,且凹槽322連續(xù)地形成在入光部32上。發(fā)光組件40對應設置在凹槽322前方,實際實施時則不以此為限。在此要說明的是,當發(fā)光組件40的數(shù)量大于一個時,則多個發(fā)光組件40沿著第一方向Dl間隔排列,且相鄰二發(fā)光組件40的間距依據(jù)各發(fā)光組件40的發(fā)光強度不同而調整。
[0064]凹槽322與導光本體31界定一鄰接于入光面320的第一表面324及一鄰接于第一表面324及入光面320的第二表面326,第一表面324及第二表面326分別為平面,并分別具有一角度傾斜地鄰接于入光面320,使凹槽322呈V形并具有一夾角Θ。
[0065]發(fā)光組件40發(fā)出的光線通過入光面320、第一表面324及第二表面326進入導光本體31,由于第一表面324及第二表面326分別具有一角度傾斜地連接入光面320,故通過第一表面324及第二表面326進入導光本體31的光線的傳遞方向不同于單純通過入光面320進入導光本體31的光線的傳遞方向(如圖4所示),藉此其可有益地破壞光型的指向性,使進入導光本體31的大部分光線都可以經(jīng)由出光面342出射,進而使光源模塊50的發(fā)光效率提高。其中,出光面342相反于底面33并鄰接于入光面320及后端面340。
[0066]在一般狀況下,導光本體31有二相反側面344,各側面344分別鄰接于入光面320、后端面340、出光面342及底面33。凹槽322形成在導光本體31上的長度等于側面344的長度。然亦不以此為限,本實施方式的設計在于凹槽322與發(fā)光區(qū)域400在第二方向D2上的比例,凹槽322在第一方向Dl上的參數(shù)設計自當可基于本實施方式的教示,而隨各種形狀的導光本體31變化,例如二相反側面344呈一夾角外擴或內縮。
[0067]為了使導光組件30達成均勻出光的效果,出光面342及底面344中至少一個設置有圖案狀的微結構346。設置于出光面342的微結構346是用以散射光線,使光線通過出光面342后向外出射(意即使光線離開導光本體31);設置于底面344的微結構346是用以反射傳遞至底面344的光線,使光線能夠傳遞至出光面342,并通過出光面342向外出射(意即使光線離開導光本體31)。在本實施方式中,微結構346是以設置在底面344為例。其次,為了使得通過出光面342出射的光線的光強度均勻,微結構346的布設面積、布設密度及布設深度可以依據(jù)各微結構所能接收到的光強度而調整,例如(但不限定)微結構346的布設面積、布設密度及布設深度與所接收到的光強度成反比。
[0068]參閱圖5,為對應圖4的光源模塊的配光曲線圖。圖5所示的配光曲線C2是以圖4所示的視角量測所得;入光面320是貼合于坐標軸O度兩側各90度的聯(lián)機,且入光面320在第二方向D2的中心點對齊于坐標軸O度。藉由比較圖2及圖5可以得知:在導光本體31上形成凹槽322可以有效地降低坐標軸O度兩側各10度范圍內的光強度;其次,在導光本體31上形成凹槽322可以使光線的傳遞角度由圖2所示的坐標軸O度兩側各40度提高為圖5所示的坐標軸O度兩側各約45度。因此,在導光本體31上形成凹槽322可以有效地降低朝向后端面340傳遞的高指向性光量,并提高傳遞至出光面342及底面344的光量,進而達成提高光利用效率之效果。
[0069]此外,要說明的是,凹槽322的夾角Θ影響光型變化,圖6至圖10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光源模塊對應不同角度的凹槽的配光曲線圖。
[0070]圖6所示的配光曲線C3為對應夾角30度的凹槽所完成的配光曲線圖。藉由比較圖2及圖6可以得知;夾角Θ為30度的凹槽322雖然有效地降低了傳遞至后端面340的光線的強度,但同時也讓傳遞至坐標軸O度兩側各20至30度位置的光強度大幅地降低,導致進入導光本體31的光線在遠光側較弱,且近光側太強,即坐標軸40度位置明顯分光,易產(chǎn)生近光源的亮線,導致光強度整體不均勻,故僅限于特殊應用。
[0071]圖7所示的配光曲線C4為對應夾角60度的凹槽所完成的配光曲線圖。藉由比較圖2及圖7可以得知:夾角Θ為60度的凹槽322有效降低了坐標軸O度兩側各約15度范圍內的光線的強度,減少傳遞至后端面340的光量。且夾角Θ為60度的凹槽322同時也讓光線的傳遞角度達到坐標軸O度兩側各約43度,使坐標軸O度的光線分散在坐標軸O度兩側各15至43度范圍內,讓更多的光提早碰觸出光面342及底面344,有效地提高光利用效率,適于應用在小尺寸的導光本體31。
[0072]圖8所示的配光曲線C5為對應夾角90度的凹槽所完成的配光曲線圖。藉由比較圖2及圖8可以得知:夾角Θ為90度的凹槽322降低了傳遞至坐標軸兩側各約5度范圍內的光線的強度,藉以降低傳遞至后端面340的光量。因為坐標軸O度方向降低的比例較小,相較于圖7,更適于應用在中尺寸的導光本體31。夾角Θ為90度的凹槽322有效地維持了在坐標軸兩側各5至40度范圍內的光線的強度,并使得光線的傳遞角度達到坐標軸兩側各約43度的位置。
[0073]圖9所示的配光曲線C6為對應夾角120度的凹槽所完成的配光曲線圖。藉由比較圖2及圖9可以得知:夾角Θ為120度的凹槽322可以降低傳遞至坐標軸O度兩側各15至40度范圍內的光線的強度。其次,坐標軸O度兩側各O至15度范圍內的光線的強度大致相同于圖2所示的配光曲線Cl在坐標軸O度兩側各O至15度范圍內的光線的強度,藉以避免長光程的光源模塊在靠近后端面340處產(chǎn)生亮度不足的問題,適于應用在大尺寸的導光本體31。
[0074]圖10所示的配光曲線C7為對應夾角150度的凹槽所完成的配光曲線圖。藉由比較圖2及圖10可以得知:夾角Θ為150度的凹槽322進入導光本體31的光線的配光曲線C7大致相同于圖2所示的配光區(qū)線Cl,破壞光型的效果并不明顯。
[0075]由前述內容可知,夾角Θ介于60度至120度間的凹槽322能夠有效地降低傳遞至后端面340的光線,進而達成光源模塊50光利用效率的提高。
[0076]參閱圖11,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11所示的導光組件30A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30類似,且相同的組件標示以相同的符號。值得注意的是,兩者的差異在于:圖11所示的導光組件30A的導光本體31A與凹槽322A配合界定一第一表面324A及一第二表面326A,第一表面324A鄰接于入光面320并大致垂直于入光面320,第二表面326A設計為平面,第二表面326A具有一角度傾斜地鄰接于入光面320及第一表面324A。
[0077]通過第一表面324A及第二表面326A進入導光本體3IA的光線的傳遞方向不同于通過入光面320進入導光本體31A的光線的傳遞方向,藉以降低光線直接地傳遞至一相反于入光面320的端面340,使進入導光本體31A的大部分光線都可以經(jīng)由一鄰接入光面320及后端面340之出光面342出射,進而使得具有導光組件30A之光源模塊的發(fā)光效率提高。導光組件30A的各組件之功用與相關說明,實際上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30相同,在此不予贅述。導光組件30A至少可達到與導光組件30相同的功能。
[0078]配合參閱圖12,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方式之導光組件之結構示意圖。圖12所示之導光組件30B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30類似,且相同的組件標不以相同的符號。值得注意的是,兩者的差異在于:圖12所示的導光組件30B的導光本體31B與凹槽322B配合界定一第一表面324B及一第二表面326B ;第一表面324B鄰接于入光面320并大致垂直于入光面320,第二表面326B呈弧狀地鄰接于入光面320及第一表面324B。
[0079]通過第一表面324B及第二表面326B進入導光本體31B的光線的傳遞方向不同于通過入光面320進入導光本體31B的光線的傳遞方向,藉以降低光線直接地傳遞至一相反于入光面320的后端面340,使進入導光本體31B的大部分光線都可以經(jīng)由一鄰接于入光面320及后端面340的出光面342出射,進而使得具有導光組件30B的光源模塊的發(fā)光效率提高。導光組件30B的各組件的功用與相關說明,實際上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30相同,在此不予贅述。導光組件30B至少可達到與導光組件30相同的功能。
[0080]參閱圖13,為本發(fā)明第四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13所示的導光組件30C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30類似,且相同的組件標示以相同的符號。值得注意的是,兩者的差異在于:圖13所示的導光組件30C的導光本體31C與凹槽322C配合界定一第一表面324C及一第二表面324C,第一表面324C鄰接于入光面320,第二表面326C鄰接于入光面320及第一表面324C ;第一表面324C及第二表面326C分別為弧面,且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相鄰接處的曲率呈連續(xù)分布。
[0081]通過第一表面324C及第二表面326C進入導光本體31C的光線的傳遞方向不同于通過入光面320進入導光本體31C的光線的傳遞方向,藉以降低光線直接地傳遞至一相反于入光面320的后端面340,使進入導光本體31C的大部分光線都可以經(jīng)由一鄰接于入光面320及后端面340的出光面342出射,進而使得具有導光組件30C的光源模塊的發(fā)光效率提高。導光組件30C的各組件的功用與相關說明,實際上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30相同,在此不予贅述。導光組件30C至少可達到與導光組件30相同的功能。
[0082]參閱圖14,為本發(fā)明第五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的立體圖。圖14所示的導光組件30D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30類似,且相同的組件標示以相同的符號。值得注意的是,兩者的差異在于:圖14所示的導光組件30D的入光部32D上形成有一由多個刻痕3220D組成的凹槽322D。
[0083]各刻痕3220D沿著第一方向Dl延伸,這些刻痕3220D沿著第二方向D2呈等距間隔排列。各刻痕3220D可供用以改變入射的光線傳遞方向,藉以降低進入導光本體3ID的光線被傳遞至后端面340的光量,進而達成光利率效率的提升。導光組件30D的各組件的功用與相關說明,實際上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30相同,在此不予贅述。導光組件30D至少可達到與導光組件30相同的功能。
[0084]參閱圖15,為本發(fā)明第六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的立體圖。圖15所示的導光組件30E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30類似,且相同的組件標示以相同的符號。值得注意的是,兩者的差異在于:圖15所示的導光組件30E的入光部32E上形成有一由多個凹穴3220E組成的凹槽322E。這些凹穴3220E沿著第一方向Dl呈等距間隔排列。
[0085]各凹穴3220E可供用以改變入射的光線傳遞方向,藉以降低進入導光本體31E的光線被傳遞至后端面340,進而達成光利率效率的提升。導光組件30E的各組件的功用與相關說明,實際上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30相同,在此不予贅述。導光組件30E至少可達到與導光組件30相同的功能。
[0086]參閱圖16,為本發(fā)明第七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的立體圖。圖16所示的導光組件30F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30類似,且相同的組件標示以相同的符號。值得注意的是,兩者的差異在于:圖16所示的導光組件30的入光部32F上形成有一由多個刻痕3220F及多個凹穴3222F組成的凹槽322F。凹穴3222F沿著第一方向Dl呈等距間隔排列,且凹穴3222F位于相鄰的二刻痕3220F之間,這些凹穴3222F與相鄰的二刻痕3220F呈等間距排列。
[0087]這些刻痕3220F及這些凹穴3222F可供用以改變入射的光線傳遞方向,藉以降低進入導光本體31F的光線被傳遞至后端面340的光量,進而達成光利率效率的提升。導光組件30F的各組件的功用與相關說明,實際上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導光組件30相同,在此不予贅述。導光組件30F至少可達到與導光組件30相同的功能。
[0088]參閱圖17,為反向教示實驗例的光源模塊的結構示意圖。本案創(chuàng)作人為求嚴謹,實驗與前述凹槽反向的凸部2200結構如下:光源模塊20包含一導光板22及一發(fā)光組件24,導光板包含一入光面220、一出光面222、一底面224及一后端面226。出光面222鄰接于入光面220,底面224相反于出光面222并鄰接于入光面220,后端面226相反于入光面220并鄰接于出光面222及底面224。出光面222及/或底面224設置有復數(shù)微結構228,這些微結構228用以改變傳遞至其上的光線的行進路徑。
[0089]入光面220具有一相反于后端面226方向凸出的凸部2200,發(fā)光組件24對應設置于凸部2200前方,并朝向入光面220發(fā)出光線。光源模塊20對應于圖17所示的視角的配光曲線C8如圖18所示。
[0090]藉由比較圖2的配光曲線Cl及圖18的配光曲線C8可以得知,形成于入光面220的凸部2200會使得投射至導光板22的后端面226的光量提升,如此一來,會造成出光面222出射的光量更加地降低,進而導致光源模塊20的光利用效率降低。
[0091]然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當不能限定本發(fā)明實施的范圍,即凡依本發(fā)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應仍屬本發(fā)明的專利涵蓋范圍意圖保護之范疇。
【權利要求】
1.導光組件,與至少一發(fā)光組件配合構成一光源模塊,所述發(fā)光組件具有一發(fā)光區(qū)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組件包含: 一導光本體,具有一底面; 一入光部,位于所述導光本體上,具有一入光面,所述入光面鄰接于所述底面,所述入光面及所述底面配合界定一底邊,所述導光本體上界定一與所述底邊平行的第一方向;及 一凹槽,位于所述入光部,所述凹槽沿著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凹槽在一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長度介于所述發(fā)光區(qū)域在所述第二方向的長度的1/10至1/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凹槽的夾角為60至120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凹槽與所述導光本體配合界定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鄰接于所述入光面,所述第二表面鄰接于所述入光面及所述第一表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導光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分別為平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一角度傾斜地鄰接于所述入光面,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一角度傾斜地連接于所述入光面及所述第一表面。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導光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大致垂直于所述入光面,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一角度傾斜地鄰接于所述入光面及所述第一表面。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導光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大致垂直于所述入光面,所述第二表面呈弧狀地鄰接于所述入光面及所述第一表面。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凹槽由多個沿著所述第一方向呈間隔排列的凹穴所組成。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凹槽由二個以上沿著所述第二方向間隔排列,且在所述第一方向平行延伸的刻痕組成。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凹槽系由多個沿著所述第一方向呈間隔排列的凹穴,與二個以上沿著所述第二方向間隔排列,且在所述第一方向平行延伸的刻痕組成。
【文檔編號】F21Y101/02GK104280812SQ201310275678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7月3日
【發(fā)明者】葉鈞皓 申請人:蘇州茂立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