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口琴式排管巴烏的制作方法
口琴式排管巴烏
我們知道,巴烏、葫蘆絲,是一種音色優(yōu)美的民族樂器,但遺憾 的是它們音域狹窄,能演奏的歌曲極少,演奏單一難學,而口琴是一 種音域很寬,演奏手法非常豐富的西洋樂器,而且易學,群眾基礎廣 泛,不過,它也有一大缺陷,音色不美,由于光是簧片發(fā)音,沒有共 鳴體,因而聲音單調(diào),帶有一種金屬的刺耳聲,難登大雅之堂,本人 在發(fā)明簡易口吹管風琴時,一直想讓這兩種樂器中西結合——即用巴 的音色,口琴的演奏手法,但好長時間都未能如愿,主要是口琴吹吸 之時,有一半會漏氣,雖然發(fā)音不難,但無法快速演奏,并且吹奏費 力,世界上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不斷有人發(fā)明管式口琴,但都 沒有成功,其原因是吹奏費力,無法快速演奏,盡管能查到不少這類 專利,但實驗一下,就會知道行不通,因而從來都沒看到過這些專利 的產(chǎn)品,近二百年來,口琴依然還是老樣子。
經(jīng)過不斷的試驗,筆者終于解決了吹奏費力,漏氣、快速演奏的 問題。
漏氣的解決其實很簡單,只需在吹口內(nèi)按裝一個風箱原理的進閉
氣裝置,吹氣發(fā)音時吸氣音的2.4.6.7 (D.F.A.B )吹口會閉氣不漏, 而吸氣發(fā)音時,吹氣孔1.3.5 (C.E.G)的吹口會堵氣不漏,這樣一來, 吹氣時,氣只從1.3.5音孔中出,吸氣時,氣只由2.4.6.7音孔中進, 漏氣解決了,快速演奏就不難了,閉氣裝置只是一個把吹口當中兩半 隔開一個小擋板,擋板上有個長方孔,方孔上頭粘著一片能隨氣開合 的皮蓋片。蓋片可參考使用手風琴中音簧皮蓋片即可,吹口檔板結構,與定 音哨中的簧片座板大同小異。
漏氣解決了,能夠很容易把笙及管風琴之類的樂器口琴化,但 巴烏、葫蘆絲, 一個是橫吹的, 一個有一個大葫蘆,與吹口連接按裝 困難,往往要用好長的皮管,無形中增加了吹口與簧片之向距離,距 離越長,發(fā)音越困難,反之則不一樣,口琴一半漏氣,還發(fā)音容易, 就是簧片就在吹口邊上,所以巴烏要改成豎吹才行,不過這也很容易, 只需把音管斜鋸開,在斜口上按一簧片座板,再把鋸開的音管粘結在 一起,這樣就可豎吹了,簧片由于置于管中發(fā)音反而更容易了。
下面(圖一)是吹口的一個進閉氣的裝置,因為太簡單,看圖識 字太容易,這里就不多作說明。
圖二是管內(nèi)裝巴烏、葫蘆絲簧片的情形, 一目了然,相信人人一 看都會,只是裝簧片要分吸氣音與吹氣發(fā)音時, 一個要正裝, 一個要 背裝
艮P 1.3.5要正裝,簧舌要向上,2.4.6.7要反裝,簧舌要向下,其 手法與口琴簧片裝置原理一樣。
權利要求
1、一種吹口的進出閉氣裝置,它由一個檔板及一皮蓋片組成。
2、 一種在音管內(nèi)斜裝巴烏簧片的方法,它有一塊斜置于管內(nèi) 的簧片座板。
全文摘要
一種口琴式排管巴烏,它的音域可到三個八度,吹奏的技法與口琴一樣,音色又與巴烏一樣,它在吹口內(nèi)安裝了一個進出氣的閉氣裝置,可防止吹吸發(fā)音時漏氣,使之能快速演奏,其次是把橫吹巴烏改成了管內(nèi)豎吹,方便與縮短了與吹口的連接距離,因而成為一種中西結合的易學好聽的樂器。
文檔編號G10D9/00GK101533637SQ20091011898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3月11日
發(fā)明者廖萬偵 申請人:廖萬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