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圖像形成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15628閱讀:160來源:國知局
圖像形成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包含:外殼,該外殼具有開口,記錄介質(zhì)穿過開口,外殼包含容納單元,容納單元被構造成支撐穿過開口的記錄介質(zhì)的至少一部分;饋送輥,該饋送輥被構造成向圖像形成單元饋送支撐在容納單元中的記錄介質(zhì);和風扇,該風扇被構造成使得外殼中的空氣流動;其中,容納單元包含:堆疊部分,該堆疊部分被構造成支撐記錄介質(zhì)的至少一部分;和一對側部分,該一對側部分布置在正交方向上成將堆疊部分夾在一對側部分之間,正交方向垂直于饋送輥的饋送方向;并且風扇布置在一對側部分中的一個處,并且在饋送方向上位于相對于饋送輥更靠近開口的位置。
【專利說明】圖像形成設備
[0001]相關申請的相互引用
[0002]本申請在35 U.S.C.§ 119下針對2013年9月27日提出的日本專利申請N0.2013-201654提出優(yōu)先權要求,在先申請的全部內(nèi)容通過引用而結合在本文中。

【技術領域】
[0003]本發(fā)明的方面涉及一種電子照相型圖像形成設備。

【背景技術】
[0004]常規(guī)的,包含盒狀主體,設置在主體上的圖像形成單元和風扇的圖像形成設備已經(jīng)被提出。例如,日本專利臨時申請N0.2009—244672A描述這種圖像形成設備中的一個進一步包含在其中的導管,通過該導管形成空氣流動路徑。在本實例中,該導管固定在主體的左框架的左表面,并且,風扇由導管支撐從而風扇布置在左側相對于左框架有間隙。在該構造中,導管中的空氣向左排出。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最近,關于提高圖像形成設備安裝空間自由度的需求增加。然而,上述類型的圖像形成設備被置于在安裝物體的右側與安裝物體例如墻壁鄰接,風扇也布置在安裝物體的右側與該安裝物體鄰接。在這種情況下,由風扇排氣可能會被妨礙。因此,導管中的空氣流動被限制,從而熱量不能夠充分地散發(fā)。
[0006]本發(fā)明的各個方面的優(yōu)勢在于:即使圖像形成設備緊挨著安裝物體放置時,圖像形成設備也能夠使得外殼中的空氣順暢地流動。
[0007]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包含:外殼,該外殼具有開口,記錄介質(zhì)穿過開口,外殼包含容納單元,容納單元被構造成支撐穿過開口的記錄介質(zhì)的至少一部分;饋送棍,該饋送棍被構造成向圖像形成單元饋送支撐在容納單元中的記錄介質(zhì);和風扇,該風扇被構造成使得外殼中的空氣流動。容納單元包含:堆疊部分,該堆疊部分被構造成支撐記錄介質(zhì)的至少一部分;和一對側部分,該一對側部分布置在正交方向上成將堆疊部分夾在一對側部分之間,正交方向垂直于饋送棍的饋送方向。風扇布置在一對側部分中的一個處,并且在饋送方向上位于相對于饋送輥更靠近開口的位置。
[0008]對于此構造,因為容納單元被構造成存儲記錄介質(zhì)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在容納單元中保證了用于存儲記錄介質(zhì)的空間。進一步,因為風扇布置在容納單元的一側,所以能夠在容納單元中的該空間中保證使得空氣流動的流動路徑。
[0009]進一步,風扇布置在饋送方向上位于相對于饋送輥更靠近開口的位置。因此,通過風扇的驅(qū)動,在容納單元中的空氣經(jīng)由開口被順暢地排出或者外部空氣順暢地流入容納單元中。
[0010]相應地,即使物體緊挨著圖像形成設備安裝,也能夠保證外殼中的空氣順暢地流動,因此能夠有效地散發(fā)圖像形成設備中的熱量。因此,能夠提高圖像形成設備安裝位置的自由度。
[0011]圖像形成設備可以進一步包含電路板,電子組件被安裝在電路板上。電路板在正交方向上相對于堆疊部分的相反側被布置在一對側部分中設置風扇的一個側部分處。。
[0012]安裝在電路板上的電子組件在圖像形成操作期間可能產(chǎn)生熱量。
[0013]然而,根據(jù)上述構造,因為電路板布置在布置風扇的一側,因此風扇布置得靠近電子組件。因此,通過風扇的驅(qū)動,能夠可靠地使電子組件周圍的空氣流動從而電子組件能夠被有效地冷卻。
[0014]圖像形成設備可以進一步包含:處理單元,該處理單元被構造成在所述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顯影劑圖像;和定影單元,該定影單元布置在所述處理單元的上側并且被構造成將所述顯影劑圖像定影在所述記錄介質(zhì)上。在該構造中,所述饋送輥布置在所述處理單元的下側。當沿著上下方向觀察時,所述處理單元、所述定影單元和所述饋送輥布置成彼此重疊;并且所述風扇布置在所述饋送方向上相對于所述處理單元更靠近所述開口的位置。
[0015]根據(jù)上述構造,因為當沿著上下方向觀察時處理單元、定影單元和饋送輥布置成彼此重疊,所以與它們在饋送方向上對齊的情況相比較,圖像形成設備在饋送方向上的尺寸能夠被縮小。因此,能夠提高圖像形成設備安裝空間的自由度。
[0016]進一步,因為相對于風扇,處理單元、定影單元和饋送輥布置在開口的相反側,所以處理單元、定影單元和饋送輥與開口隔開。
[0017]因此,能夠防止由電子組件加熱的空氣通過風扇的驅(qū)動朝向處理單元、定影單元和饋送輥流動,從而能夠防止處理單元、定影單元和饋送輥被加熱。
[0018]尤其是,在風扇是空氣排出風扇的情況下,因為風扇布置在布置開口的一側,由風扇排出到容納單元的空氣易于經(jīng)由開口被排出到容納單元的外側而不是朝向處理單元流動。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由電子組件加熱的空氣加熱處理單元、定影單元和饋送輥。
[0019]外殼可以包含限定開口的上邊緣的邊緣部分;并且饋送輥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布置在低于外殼的邊緣部分的位置。
[0020]根據(jù)上述構造,能夠保證在容納單元中相對于饋送輥,開口側的空間較大。因此,通過風扇的驅(qū)動,容納單元中的空氣能夠可靠地排出或者能夠使外部空氣可靠地流入容納單元中。
[0021]外殼可以包含限定開口的上邊緣的邊緣部分。處理單元被構造成可拆卸地附接到外殼。在這種情況下,在處理單元附接到外殼的狀態(tài)下,處理單元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低于外殼的邊緣部分的位置。
[0022]根據(jù)上述構造,能夠保證在容納單元中相對于饋送輥(即相對于處理單元),開口側的空間較大。因此,通過風扇的驅(qū)動,容納單元中的空氣能夠更可靠地排出或者能夠使外部空氣更可靠地流入容納單元中。
[0023]外殼可以具有通風孔,外殼的內(nèi)部通過通風孔與外殼的外部連通。在這種情況下,通風孔布置在處理單元的上側并且布置成當沿著正交方向觀察時通風孔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與處理單元對齊。
[0024]根據(jù)上述構造,因為外殼具有通風孔,可以使得外部空氣經(jīng)由通風孔流入外殼或者外殼中的空氣可以經(jīng)由通風孔被排出。因此,通風孔和風扇之間能夠產(chǎn)生氣流。
[0025]進一步,因為通風孔相對于處理單元布置在上側并且通風孔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與處理單元對齊,所以通風孔和風扇布置成其間具有足夠的間隔。
[0026]因此,能夠保證在通風孔和風扇之間產(chǎn)生的空氣的流動范圍,從而可以使得氣流在電子組件周圍流動。因此,能夠更加有效地冷卻電子組件。
[0027]外殼可以包含框架,該框架被構造成支撐電路板并且包含一對側部分中的至少一個。在這種情況下風扇在正交方向上布置在電路板和框架之間;并且電路板保持布置在電路板面對框架的一側的電子組件。進一步,電子組件與風扇相對。
[0028]根據(jù)上述構造,當沿著正交方向觀察時,電子組件和風扇彼此重疊。因此,通過風扇的驅(qū)動,能夠使電子組件周圍的空氣更加可靠地流動。因此,能夠更加有效地冷卻電子組件。
[0029]外殼可以包含側蓋,相對于電路板,該側蓋布置在框架的相反側。在這種情況下,框架和側蓋限定容納空間,風扇和電路板被容納在該容納空間中。
[0030]根據(jù)上述構造,因為框架和側蓋限定容納空間,當風扇被驅(qū)動時,在容納空間中產(chǎn)生氣流。
[0031]S卩,在相對于風扇的兩側(在容納單元側和電路板側),保證了由風扇驅(qū)動引起流動的空氣流動路徑。因此,能夠保證外殼中的空氣更加順暢地流動。
[0032]進一步,風扇和電路板容納在容納空間中,能夠可靠地使由風扇驅(qū)動的氣流通過電子組件近旁。因此,能夠更加可靠地冷卻電子組件。
[0033]堆疊部分可以包含限制部分,該限制部分被構造成限制記錄介質(zhì)在正交方向上的移動。在這種情況下,當沿著正交方向觀察時,風扇和限制部分彼此重疊。
[0034]根據(jù)上述構造,該限制部分能夠限制記錄介質(zhì)在正交方向上的移動。因此,能夠防止在圖像形成操作期間在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的圖像移位。
[0035]因為風扇布置成在正交方向上面對限制部分,由風扇驅(qū)動產(chǎn)生的氣流能夠防止由堆疊部分支撐的記錄介質(zhì)撲通落下(flop)。因此,記錄介質(zhì)由堆疊部分穩(wěn)定地支撐。
[0036]一對側部分中的每一個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限制部分的上側,并且風扇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限制部分的上側。
[0037]根據(jù)上述構造,因為側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限制部分的上側,即使記錄介質(zhì)存儲在容納單元中,在容納單元中也能夠保證由風扇引起流動的空氣流動路徑。
[0038]進一步,風扇的至少一部分相對于限制部分布置在上側,能夠可靠地使得記錄介質(zhì)上方的空氣流動。
[0039]圖像形成設備可以進一步包含蓋,該蓋被構造成在打開開口的打開位置和閉合開口的閉合位置之間移動。在這種情況下,蓋支撐由堆疊部分支撐的記錄介質(zhì)的一部分。
[0040]根據(jù)上述構造,因為蓋支撐由堆疊部分支撐的記錄介質(zhì)的一部分,蓋和堆疊部分能夠可靠地支撐記錄介質(zhì)。
[0041]風扇可以包含空氣排出風扇,該空氣排出風扇被構造成朝向堆疊部分排出空氣。
[0042]根據(jù)上述構造,因為排出風扇朝向容納單元排出空氣,能夠使容納單元中的空氣朝向開口流動,從而容納單元中的空氣能夠經(jīng)由開口順暢地排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3]圖1是根據(jù)實施例的打印機的中心截面圖,示意了紙供應蓋在閉合位置的狀態(tài);
[0044]圖2是從前左側觀察的圖1所示的打印機的立體圖并且示意了紙供應蓋在打開位置的狀態(tài);
[0045]圖3是圖1所示的打印機的右視圖;
[0046]圖4是圖2所示的打印機的中心截面圖,示意了紙供應蓋在打開位置的狀態(tài);
[0047]圖5是沿著圖4中的線C-C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8]以下將參考【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
[0049]1.打印機的總體構造
[0050]如圖1所示,打印機I (圖像形成設備實例)包括本體殼體2,本體殼體2形成為盒狀,并且容納紙供應單元3和圖像形成單元4在其中,紙供應單元3被構造成供應紙P (記錄介質(zhì)的實例)的片狀物,圖像形成單元4被構造成在紙P的被供應的片狀物上形成圖像。
[0051]在下文說明中,當提到方向時,相對于打印機I被水平放置的狀態(tài),圖1的紙面的右側定義為前側,和圖1的紙面的左側定義為后側。左右方向參考從前側觀察打印機I的狀態(tài)被定義,圖1的紙面的正面是左側,圖1的紙面的背面是右側。圖1的紙面中的上側是上側,圖1的紙面中的下側是下側。即,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中的每一個都是水平方向,上下方向是豎直方向。進一步,如圖4所示,從前側指向后側的方向為饋送方向X。
[0052](I)本體殼體
[0053]如圖1所示,本體殼體2包括盒開口 5和紙開口 6。盒開口 5布置在本體殼體2的上邊緣部分,并且使本體殼體的內(nèi)部和外部互相連通。盒開口 5形成為具有能讓處理盒15 (稍后描述)通過的大小和形狀。
[0054]紙開口 6布置本體殼體2的前邊緣部分以在前后方向上穿透本體殼體2的前邊緣部分的下部分。進一步,如圖1所示,本體殼體2包括頂蓋7和紙供應蓋8。頂蓋7布置在殼體2的上邊緣部分從而從上側覆蓋盒開口 5。當由側視圖觀察時頂蓋7形成為曲柄形狀,當由平面圖觀察時其形成為矩形形狀。
[0055]頂蓋7包括紙排出盤35。紙排出盤35形成為頂蓋7的前部向下凹陷的凹陷部分,并且朝向上側打開。當由側視圖觀察時,頂蓋7形成為字母U的形狀。
[0056]頂蓋7被構造成圍繞后邊緣部分在盒開口 5是閉合的閉合位置和盒開口 5是打開的打開位置之間擺動。在圖1中,布置在閉合位置的頂蓋7由實線表示,布置在閉合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的頂蓋7由虛線表示。
[0057]紙供應蓋8布置在本體殼體2的前邊緣部分以從前側覆蓋紙開口 6。如圖2所示,紙供應蓋8圍繞其下端在紙開口 6是閉合的閉合位置和紙開口 6是打開的打開位置之間擺動。
[0058]在圖1中,在閉合位置的紙供應蓋8由實線表示,在閉合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的紙供應蓋8由虛線表不。
[0059](2)紙供應單元
[0060]紙供應單元3被構造成將紙P的片狀物供應到圖像形成單元4,并且布置在本體殼體2的底部。紙供應單元3包括紙容納部9、拾取輥11、紙供應輥12、紙供應墊13和紙供應路徑14。如稍后詳細描述的,紙容納部9被構造成限定紙容納空間SI,紙P的片狀物的后部分被支撐在紙容納空間SI中。紙容納空間SI經(jīng)由紙開口 6在前后方向上與本體殼體2的外部連通。應注意,紙供應輥12的饋送方向被定義為饋送方向X。
[0061]拾取輥11布置在紙容納部9的上后側以面對紙容納空間SI的上后邊緣。紙供應輥12布置在拾取輥11的后側,其間具有間隔。進一步,紙供應輥12布置在低于紙開口 6的上邊緣90的位置。即,當沿著前后方向觀察時,紙供應輥12布置成與紙開口 6重疊。紙供應墊13布置在紙供應輥12的下側以接觸紙供應輥12的后下邊緣。紙供應路徑14設置成從紙供應墊13的后邊緣連續(xù)地延伸。
[0062](3)圖像形成單元
[0063]圖像形成單元4包括處理盒15、掃描單元16和定影單元17。處理盒15被構造成在紙P的片狀物上形成調(diào)色劑圖像,并且可拆卸地附接到本體殼體2。處理盒15包括鼓盒18和顯影盒19。鼓盒18包括鼓框架23、感光鼓20、轉印輥21和電暈充電器22。
[0064]鼓框架23形成為有底的矩形框架形狀。鼓框架23包括一對鼓側壁(圖中未不)、鼓前壁92、鼓底壁93、充電支撐壁94和輥容納壁95。一對鼓側壁(圖中未示)布置成在左右方向上相隔一定距離面對彼此。
[0065]鼓前壁92設置成在一對鼓側壁(圖中未不)的前邊緣部分之間延伸。鼓底壁93設置成在一對鼓側壁(圖中未示)的下邊緣部分之間延伸。進一步,鼓底壁93的前邊緣部分連接到鼓前壁92的下邊緣部分。
[0066]充電支撐壁94設置成在一對鼓側壁(圖中未不)的上后邊緣部分之間延伸。充電支撐壁94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方筒形狀。輥容納壁95設置成在一對鼓側壁(圖中未示)的下后邊緣部分之間延伸。進一步,輥容納壁95布置在充電支撐壁94的后下側,與充電支撐壁94具有間隔,并且布置在鼓底壁93的后上側與鼓底壁具有間隔。當由側視圖觀察時,充電支撐壁94形成為朝向前側打開的字母U形。
[0067]感光鼓20形成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圓筒形形狀,并且被可旋轉地支撐在鼓框架23的后部。
[0068]轉印輥21形成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圓筒形形狀,并且在輥容納壁95中布置感光鼓20的后側。轉印輥21的前邊緣部分接觸感光鼓20的后邊緣部分。進一步,轉印輥21由鼓框架23可旋轉地支撐。
[0069]電暈充電器22布置在感光鼓20的前上側與感光鼓20具有間隔,并且被充電支撐壁94支撐。顯影盒19被構造成可拆卸地附接到鼓框架23,并且在顯影盒19附接于鼓框架23的狀態(tài)下布置在感光鼓20的前下側。
[0070]顯影盒19包括顯影框架24、攪拌器30、顯影輥25、供應輥26和層厚限制片27。
[0071]顯影框架24形成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盒狀,顯影框架24的后邊緣部分在前后方向上打開。進一步,顯影框架24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布置在其中的調(diào)色劑貯存部28和顯影室29。調(diào)色劑貯存部28存儲調(diào)色劑,該調(diào)色劑是顯影劑的實例。
[0072]攪拌器30布置在調(diào)色劑貯存部28中在上下方向上和前后方向上的中心部。進一步,攪拌器30由顯影框架24可旋轉地支撐。
[0073]顯影輥25設置在顯影室29的后邊緣部。顯影輥25形成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圓筒形形狀,并且被顯影框架24可旋轉地支撐。進一步,顯影輥25的上部分和后部分從顯影框架24露出,顯影輥25的后上邊緣部分接觸感光鼓20的前下邊緣部分。
[0074]供應輥26布置在顯影室29中顯影輥25的前下側。供應輥26形成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圓筒形形狀,并且由顯影框架24可旋轉地支撐。供應輥26的上后邊緣部分接觸顯影輥25的前下邊緣部分。
[0075]層厚限制片27布置在顯影輥25的前上側。層厚限制片27是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板狀構件,當從后側觀察時具有矩形形狀。進一步,層厚限制片27由顯影框架24支撐從而層厚限制片27的下邊緣接觸顯影輥25的前邊緣。
[0076]為了將處理盒15附接到本體殼體2,頂蓋7布置在打開位置,經(jīng)由盒開口 5,處理盒15附接于本體殼體2或者從本體殼體2折卸。
[0077]在處理盒15附接于本體殼體2的狀態(tài)下,處理盒15布置在紙供應單元3后部分的上方,具體地,在拾取輥11和紙供應輥12的上方。在處理盒15附接于本體殼體2的狀態(tài)下,鼓前壁92的下邊緣部分布置在處理盒15的前邊緣部分,鼓前壁92的下邊緣部分布置在處理盒15的下邊緣部分91,充電支撐壁94的上后邊緣部分布置在鼓盒18的上邊緣部分,輥容納壁95的后邊緣部分布置在鼓盒18的后邊緣部分。即,附接于本體殼體2的處理盒15的下邊緣部分91對應于鼓前壁92的下邊緣部分。
[0078]處理盒15的下邊緣部分92面對紙容納空間SI,并且布置在紙開口 6的上邊緣90的下側。
[0079]掃描單元16在本體殼體2中布置在處理盒15的前側,并且布置在紙開口 6的上偵U。如圖1中實線所示,掃描單元16根據(jù)圖象數(shù)據(jù)朝向感光鼓20發(fā)射激光束以曝光感光鼓20的圓周表面。
[0080]定影單元17在本體殼體2中布置在處理盒15的后部分的上側。進一步,當沿著上下方向觀察時,定影單元17布置成與處理盒15和紙供應輥12重疊。即,當沿上下方向觀察時,處理單元15、定影單元17和顯影輥12彼此重疊。
[0081]定影單元7包括加熱輥31和加壓輥32。加壓輥32布置在加熱輥31的上后側,并且加壓輥32的前下邊緣接觸加熱輥31的后上邊緣。
[0082]2.本體殼體的細節(jié)
[0083]如圖1和2所不,本體殼體2包括一對側壁40、前壁41、底壁42和后壁43。一對側壁40布置在本體殼體2的左右邊緣與該左右邊緣有間隔。如圖3所示,當由側視圖觀察時一對側壁40都具有矩形形狀,并且如圖5所示包括主框架45和側蓋46。
[0084]當右側壁40的主框架45是與左側壁40的主框架45區(qū)別地說明時,設置在右側的主框架45是被稱為右主框架45R,設置在左側的主框架45被稱為左主框架45L。進一步,當右側壁40的側蓋46與左側壁40的側蓋46區(qū)別地說明時,設置在右側的側蓋46被稱為右側蓋46R,設置在左側的側蓋46被稱為左蓋側46L。
[0085]主框架45設置在左右方向上側壁40之間的空間中。主框架45由已知的樹脂制成,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向外打開的盒狀。進一步,主框架45包括整體形成的板51和外周壁52。
[0086]當由側視圖觀察時,板51是矩形形狀的板狀構件,并且包括下部分47和上部分48。下部分47是在上下方向上相對于板51的中心部分的板51的下部分,上部分48是在上下方向上相對于板51的中心部分的板51的上部分。
[0087]外周壁52形成為從板51的外周邊緣在左右方向上向外突出。即,沿著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截取而限定的主框架45的各個截面形成為字母U形。
[0088]如圖4和5所示,右主框架45R具有連通開口 50。連通開口 50對應于稍后描述的用于風扇80的空間,并且布置在板51的下部分47的前邊緣部分。
[0089]連通開口 50包括多個孔49。當由側視圖觀察時每個孔49具有圓形形狀,并且如圖5所示,在左右方向貫穿板51。進一步,多個孔49布置成在每個孔49的徑向方向上彼此之間具有間隔。
[0090]如圖5所示,側蓋46是每個側壁40在左右方向上的側部分,并且構成每個側壁40的外部。側蓋46在左右方向上從外側覆蓋主框架45。側蓋46由已知的樹脂制成,并且如圖2所示,側蓋46為與主框架45的尺寸大致相同的板狀構件。進一步,側蓋46的前后方向上的兩邊緣部分形成為在左右方向上向內(nèi)彎曲以便覆蓋主框架45在前后方向上的兩邊緣。
[0091]因此,每個側壁40,即主框架45和側蓋46構成圍繞物54,圍繞物54在其中限定容納空間S2。
[0092]如圖3所示,右側蓋46R具有通風孔55。通風孔55布置在右側蓋46R的上邊緣部分的后部分,并且如圖1所示布置在處理盒15的上側。進一步,當在左右方向觀察時,通風孔55與處理盒15在上下方向上對齊。
[0093]進一步,通風孔55包括多個縫隙56。當由側視圖觀察時每個縫隙56形成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直線形狀,并且在左右方向上貫穿右側蓋46R。多個縫隙56以恒定的間隔被布置在上下方向上。通風孔55 (等,多個縫隙56)使在圍繞物54中的容納空間S2與本體殼體2的外側連通。
[0094]當由前視圖觀察時,前壁41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形狀的板狀構件。進一步,前壁41設置成在右主框架45R的板51的上部分48和左主框架45L的板51的上部分48之間延伸。
[0095]底壁42布置在本體殼體2的下邊緣部分。當由仰視圖觀察時底壁42是矩形形狀的板狀構件。進一步,底壁42設置成在右主框架45R的板51的下邊緣部分和左主框架45L的板51的下邊緣部分之間延伸。
[0096]如圖5所示,底壁42具有限制導向槽57。限制導向槽57分別被設置用于一對紙限制部分60并且布置在底壁42的上表面在左右方向上的兩邊緣部分。當由平面圖觀察時限制導向槽57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形狀,并且形成為從底壁42的上表面向下凹陷。
[0097]后壁43布置在本體殼體2的后邊緣部分。當由后視圖觀察時后壁43是形成為矩形形狀的板狀構件。后壁43設置成在右主框架45R的板51的后邊緣部分和左主框架45L的板51的后邊緣部分之間延伸。
[0098]如圖2所示,前壁41的下邊緣、每個板51的下部分47的前邊緣和底壁42的前邊緣限定紙開口 6。S卩,紙開口 6的上邊緣90是前壁41的下邊緣。
[0099]當由側視圖觀察時,紙開口 6形成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形狀,并且紙開口 6的開口平面形成為在上下方向上和左右方向上延伸。因此,紙開口 6的開口平面與稍后描述的饋送方向X垂直相交。進一步,紙開口 6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長于能夠在打印機I中用于圖像形成的紙P的片狀物的最大尺寸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
[0100]每個板51的后壁43的下邊緣部分、下部分47和底壁42構成紙容納部9。S卩,紙容納部9包括底壁42和一對板51的下部分47。在紙容納部9中的紙容納空間SI與本體殼體2的外部經(jīng)由紙開口 6彼此連通。
[0101]紙容納部9包括一對紙限制部分60。如圖2和圖5所示,一對紙限制部分60布置在底壁42的上表面。一對紙限制部分60在左右方向布置成其間具有間隔。一對紙限制部分60中的每一個包括整體地設置的導向板61,第一限制板62和第二限制板63。
[0102]如圖5所示,導向板61對應于每個紙限制部分60的下邊緣部分,并且當由平面圖觀察時導向板61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形狀的板狀構件。導向板61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短于限制導向槽57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導向板61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致等于限制導向槽57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
[0103]第一限制板62被構造成限制支撐在紙容納部9的紙P的片狀物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動。第一限制板62形成為從導向板61在左右方向上的外邊緣部分連續(xù)地向上延伸。第一限制板62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短于板51的下部分47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并且第一限制板62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致地等于導向板61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
[0104]第二限制板63被構造成限制支撐在紙容納部9的紙P的片狀物的數(shù)目。如圖2所示,當由前視圖觀察時第二限制板63是具有字母L形狀的板狀構件。第二限制板63從第一限制板62的上邊緣部分的前邊緣在左右方向上連續(xù)地延伸并且被彎曲以向上延伸。進一步,如圖5所示,第二限制板63的上邊緣部分布置在比板51的下部分47的上邊緣低的位置。
[0105]因為導向板61布置在限制導向槽57中,紙限制部分60由底壁42支撐以在左右方向上滑動。一對紙限制部分60形成為通過連桿機構(圖中未示)彼此聯(lián)動。因此,當一對紙限制部分60中的一個在左右方向上向內(nèi)滑動時,紙限制部分60中的另一個也在左右方向上向內(nèi)滑動。進一步,當一對紙限制部分60中的一個在左右方向上向外滑動時,紙限制部分60中的另一個也在左右方向上向外滑動。
[0106]當一對紙限制部分60布置在左右方向上具有最大間隔的位置時,每個紙限制部分60的第一限制板62相對于對應板51的下部分47布置在左右方向上的內(nèi)側并且具有間隔,第一限制板62在左右方向上的間隔大致地等于能夠用于在打印機I中執(zhí)行圖像形成的紙P的片狀物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
[0107]如圖2和4所示,紙供應蓋8由一對側壁40支撐。如圖4所示,紙供應蓋8包括旋轉軸65和蓋體66。
[0108]旋轉軸65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圓筒形形狀。蓋體66是板狀構件,并且形成為從旋轉軸在旋轉軸65的徑向方向上向外延伸。旋轉軸65的兩端從蓋體66在左右方向上向外突出。
[0109]紙供應蓋8由本體殼體2支撐從而旋轉軸65的左右端分別被一對主框架45的前下邊緣部分可旋轉地支撐。如圖4所示,當紙供應蓋8布置在打開位置時,蓋體66的上表面和底壁42的上表面大致在相同的平面。
[0110]3.控制單元的細節(jié)
[0111]如圖5所示,打印機I包括控制單元70和風扇8??刂茊卧?0和風扇8布置在右側壁40的圍繞物54中(S卩,在容納空間S2中)。用于將驅(qū)動力輸入到圖像形成單元4中的馬達和齒輪系布置在左側壁40的圍繞物54中盡管這些沒有在附圖中顯示。
[0112]控制單元70被構造成控制圖像形成單元4的操作,并且包括低壓電源板71和控制電路板(圖中未示)。低壓電源板71布置在風扇80的右側,并且固定到右主框架45R的板51的左表面。即,低壓電源板71布置紙容納部單元9相對于右主框架45R的板51的相反側。
[0113]低壓電源板71包括基板主體72和電源組件73。當由側視圖觀察時,基板主體72是矩形形狀的板狀構件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基板主體72相對于板51的下部分47布置在右側以在基板主體72和下部分47之間具有間隔,并且相對于右側蓋46R的下部分布置在左側以在基板主體72和右側蓋46R的下部分之間具有間隔。即,右側蓋46R布置在右主框架45R的板51相對于基板主體72的相反側。
[0114]基板主體72布置在右主框架45R的外周壁52的下邊緣部分的上側,其間具有間隔?;逯黧w72經(jīng)由線和電極(圖中未示)與電暈充電器22、轉印輥21、顯影輥25和供應輥26電連接。電源組件73附接于基板主體72的左表面的前邊緣部分,并且布置在連通開口 50的右側,與連通開口 50具有間隔。
[0115]控制電路板(圖中未示)經(jīng)由線與低壓電源板71電連接,并且被構造成控制低壓電源板71。
[0116]風扇80布置在圍繞物54中的前下部分。具體地,風扇80附接于板51的下部分47的前邊緣部分的右表面,以在連通開口 50的右側鄰接連通開口 50。因此,風扇80被夾在低壓電源板71和板51的下部分47之間,并且面對基板主體72的左表面。即,低壓電源板71布置在板51相對于風扇80的相反側。電源組件73與風扇80相對。當沿著左右方向觀察時,電源組件73、風扇80和連通開口 50彼此重疊。
[0117]如圖4和5所示,風扇80在右板51的下部分47中在饋送方向X上布置在紙開口6側(上游側)。如圖1所示,風扇80相對于紙供應輥12和處理盒15布置在紙開口 6側(即,前側)。換句話說,紙供應輥12布置在紙開口 6相對于風扇80的相反側。
[0118]如圖5所示,風扇80布置在右紙限制部60的右側,其間具有間隔,并且經(jīng)由連通開口 50面對右紙限制部分60。
[0119]風扇80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大致地等于板51的下部分47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風扇80的上邊緣高于右紙限制部60的上邊緣。
[0120]風扇80包括旋轉翼81。旋轉翼81相對于板51可旋轉地設置。通過旋轉,旋轉翼81使圍繞物54中的空氣從右側向左側流動。盡管在附圖中未示,風扇80經(jīng)由線與基板主體72電連接。
[0121]4.片狀物存儲操作和圖像形成操作
[0122](4-1)片狀物存儲操作
[0123]在如上所述構造的打印機I中,如圖4所示在圖像形成操作前操作者將紙P的片狀物放入紙容納部9中。為了將紙P的片狀物放入到紙容納部9中,操作者將紙蓋8移動到打開位置以便在前后方向上打開紙開口 6。
[0124]然后,操作者經(jīng)由該紙開口 6沿著饋送方向X將紙P的片狀物引入紙容納部9中,該饋送方向X從前側指向后側。此時,紙限制部分60的第一限制板62限制紙P的片狀物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動,第二限制板63限制被引入紙容納部9中的紙P的片狀物的數(shù)目。
[0125]因此,紙P的片狀物的后部分被支撐在紙容納部9中,并且堆疊在底壁42的上表面上。因此,預定數(shù)量的紙P的片狀物由底壁42和紙供應蓋8支撐。在這種情況下,一對板51的下部分47布置成在左右方向上相對于由底壁42支撐的紙P的片狀物具有間隔。
[0126](4-2)顯影操作
[0127]接下來,當圖像形成操作在控制單元70的控制之下開始時,低壓電源板71從電源組件73向電暈充電器22、轉印輥21、顯影輥25和供應輥26供電。馬達(圖中未示)經(jīng)由齒輪系將驅(qū)動力輸入到各種輥(具體地,感光鼓20、顯影輥25、供應輥26、攪拌器30、拾取輥11、紙供應輥12和加壓輥32)。
[0128]然后,電暈充電器22對感光鼓20的表面均勻地充電。因此,根據(jù)圖象數(shù)據(jù)的靜電潛象形成在感光鼓20的表面上。
[0129]攪拌器30攪拌調(diào)色劑貯存部28中的調(diào)色劑,并且將攪拌的調(diào)色劑供應到供應輥26。供應輥26將從攪拌器30供應的調(diào)色劑供應到顯影輥25。此時,調(diào)色劑在顯影輥25和供應輥26之間摩擦帶正電,并且被支撐在顯影輥25上。層厚限制片27限制保持在顯影輥25上的調(diào)色劑的厚度為預定的厚度。
[0130]顯影輥25將被保持在顯影輥25上具有恒定厚度的調(diào)色劑供應到感光鼓20的表面上的靜電潛像。因此,調(diào)色劑圖像被保持在感光鼓20的表面上。
[0131](4-3)紙供應操作、定影操作和排出操作
[0132]拾取輥11將存儲在紙容納部9中的紙P的片狀物傳送到紙供應輥12和紙供應墊13之間的空間。紙供應輥12逐一處理供應到紙供應輥12和紙供應墊13之間的空間的紙P的片狀物。然后,紙供應輥12將紙P的片狀物逐一地向后側傳送,從而紙供應輥12將紙P的片狀物傳送到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紙供應路徑14。紙P的片狀物在預定時刻被供應到感光鼓20和轉印輥21之間的空間。即,紙供應輥12將支撐在紙容納部9中的紙P的片狀物傳送到顯影盒15。
[0133]接著,當紙P的片狀物經(jīng)過感光鼓20和轉印輥21之間的空間時,轉印輥通過轉印偏壓將感光鼓20上的調(diào)色劑圖像轉印到紙P的片狀物。
[0134]此后,紙P的片狀物被傳送到加熱輥31和加壓輥32之間的空間。然后,當紙P的片狀物經(jīng)過加熱輥31和加壓輥32之間的空間時加熱輥31和加壓輥32加熱和加壓紙P的片狀物。此時,紙P的片狀物上的調(diào)色劑圖像被熱學地定影在紙P的片狀物上。此后,紙P的片狀物被傳送到一對排出輥36之間的空間,并且一對排出輥36將紙P的片狀物排出到頂蓋7的紙排出盤35。
[0135]因此,紙P的片狀物從紙容納部9供應,經(jīng)過感光鼓20和轉印輥21之間的空間,然后經(jīng)過加熱輥31和加壓輥32之間的空間。然后,紙P的片狀物沿著當由側視圖觀察時形成為字母C形的傳送路徑被傳送從而紙P的片狀物被排出到紙排出盤35。
[0136]5.冷卻裝置
[0137]在上述圖像形成操作中,電源組件73向電暈充電器22、轉印輥21、顯影輥25和供應輥26供電。因此,電源組件73可能發(fā)熱。在圖像形成操作期間,電源組件73也向風扇80供電。因此,如圖5所示旋轉翼81被連續(xù)地驅(qū)動。
[0138]因此,在圍繞物54中風扇80周圍的空氣經(jīng)由連通開口 50排出到紙容納部9中。在這種情況下,在圍繞物54中的空氣朝向風扇80流動,并且圍繞物54中的壓力減小。因此,如圖3所示外界空氣經(jīng)由通風孔55被抽送到圍繞物54中。
[0139]因此,從通風孔55向風扇80的氣流A產(chǎn)生在圍繞物54中。即,氣流A從后上側向前下側繼續(xù)前進。
[0140]如圖5所示,當氣流A到達低壓電源板71時,氣流A分支成經(jīng)過基板主體72左側的氣流Al和經(jīng)過基板主體72右側的氣流A2。
[0141 ] 氣流Al朝向后下側經(jīng)過電源組件73上方和基板主體72和板51之間的空間之后,氣流Al到達電源組件73并且沿著電源組件73的上部分的圓周表面繼續(xù)前進。此后,氣流Al朝向風扇80繼續(xù)前進。
[0142]在氣流A2朝向后下側經(jīng)過基板主體72和側蓋46之間的空間之后,氣流A2經(jīng)過基板主體72的下邊緣和外周壁52的下邊緣之間的間隙同時U形轉彎,然后氣流A2到達電源基板73的下方的部分。然后,氣流A2沿著電源組件73的下部分的圓周表面繼續(xù)前進,并且此后向風扇80繼續(xù)前進。雖然在附圖中未示,氣流Al和氣流A2也經(jīng)過電源組件73的前后側。
[0143]然后,氣流Al和氣流A2結合在一起,并且在由風扇80驅(qū)動的同時經(jīng)由連通開口50流入紙容納部9中。S卩,風扇80是用于向紙容納部9排出空氣的空氣排出風扇。
[0144]因此,低壓電源板71,也就是電源組件73,在圖像形成期間由氣流A冷卻(即,氣流Al和氣流A2)。
[0145]如圖2所示,已經(jīng)流入紙容納部9中的氣流A向紙容納空間SI的前邊緣部分中的左側繼續(xù)前進,并且因為紙開口 6是打開的,所以向紙開口 6向前繼續(xù)前進。然后,氣流A經(jīng)由紙開口 6向外側排出。
[0146]因此,用于低壓電源板71的冷卻操作完成。
[0147]6.有益效果
[0148](I)如圖4所示,在打印機I中,紙容納部9支撐紙P的片狀物的后部分。S卩,在紙容納部9中,保證了用于支撐紙P的片狀物的紙容納空間SI。進一步,如圖5所示,風扇80布置在限定紙容納部9的板51的下部分47上。
[0149]因此,如圖4所示,用于由風扇80產(chǎn)生的空氣流動的流動路徑能夠被保證在紙容納部9中的紙容納空間SI中。如圖4和5所示,風扇80在饋送方向X上被布置在設置紙開口 6的一側,即,板51的下部分47的前邊緣部分。
[0150]因此,紙容納部9中的空氣能夠經(jīng)由紙開口 6通過風扇80的驅(qū)動被順暢地排出。因此,即使物體緊挨著該打印機I安裝,也能夠保證本體殼體2中的空氣的順暢流動,并且因此打印機I中的熱量能夠有效地散發(fā)。因此,打印機I的安裝位置的自由度能夠被提高。
[0151](2)如圖5所示,低壓電源板71由在其上布置有風扇80的板51支撐。因此,風扇80布置在靠近電源組件73的位置。因此,通過驅(qū)動風扇,電源組件73周圍的空氣能夠可靠地流動,并且從而電源組件73能夠被有效地冷卻。
[0152](3)如圖1所示,當沿著上下方向觀察時,處理盒15、定影單元17和紙供應輥12布置在彼此重疊的位置。因此,與處理盒15、定影單元17和紙供應輥12在前后方向上對齊的情況相比,打印機I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能夠縮小。因此,打印機I的安裝位置的自由度能夠被提聞。
[0153]進一步,處理盒15、定影單元17和紙供應輥12布置在紙開口 6相對于風扇80的相反側(具體地在后側)。因此,處理盒15、定影單元17和紙供應輥12布置成相對于紙開口 6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間隔。
[0154]因此,能夠防止由電源組件73產(chǎn)生的熱而被加熱的空氣由于風扇80的驅(qū)動朝向處理盒15、定影單元17和紙供應輥12流動,并且因此能夠防止處理盒15、定影單元17和紙供應輥12被加熱。
[0155]風扇80布置在板51的下部分47的前邊緣部分,并且朝向紙容納部9排出空氣。因此,由風扇80向紙容納部9排出的空氣易于經(jīng)由紙開口 6向紙容納部9的外側排出而不是朝向布置處理盒15的一側流動。因此,可靠地防止被電源組件73的熱輻射加熱的空氣加熱處理盒15、定影單元17和紙供應輥12。
[0156](4)如圖1所示,紙供應輥12布置在相對于紙開口 6的上邊緣90的下側。因此,在紙容納部9中,能夠保證相對于紙供應輥12布置紙開口 6的一側的空間相對大。因此,通過風扇80的驅(qū)動,紙容納部9中的空氣能夠被可靠地排出。
[0157](5)如圖1所示,在處理盒15附接于本體殼體2的狀態(tài)下,處理盒15的下邊緣部分91布置在紙開口 6的上邊緣90的下側。
[0158]因此,在紙容納部9中,能夠保證在紙容納部9中相對于處理盒15 (即紙供應輥12)布置紙開口 6的一側的空間相對大。因此,通過風扇80的驅(qū)動,紙容納部9中的空氣能夠被更加可靠地排出。
[0159](6)如圖3所示,本體殼體2具有通風孔55。因此,當風扇80被驅(qū)動時,外部空氣經(jīng)由通風孔55流入圍繞物54。因此,在圍繞物54中,氣流A產(chǎn)生通風孔55和風扇80之間。
[0160]如圖1所示,通風孔55布置在相對于處理盒15的上側并且當沿著左右方向觀察時在上下方向與處理盒15對齊布置。即,通風孔55和風扇80布置成沿著連接前下側和后上側的方向其間有足夠的空間。
[0161]因此,如圖3所示,能夠保證在通風孔55和風扇80之間產(chǎn)生的氣流A的足夠的流動空間,并且從而可以使得氣流A在電源組件73近旁流動。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冷卻電源組件73。
[0162](7)如圖5所示,當沿著左右方向觀察時電源組件73和風扇80彼此重疊。因此,通過風扇80的驅(qū)動,可以使得電源組件73周圍的空氣更加可靠地流動。因此,電源組件73能夠更加有效地被冷卻。
[0163](8)如圖5所示,右主框架45R和右側蓋46R構成限定容納空間S2的圍繞物54。風扇80被驅(qū)動,氣流A產(chǎn)生在容納空間S2中。
[0164]S卩,能夠在相對于風扇80的紙容納部90側和低壓電源板71的兩側(左右側)保證由風扇80引起流動的空氣流動路徑。即,在風扇80的左側,保證紙容納空間SI,并且在風扇80的右側,保證容納空間S2。因此,能夠保證空氣在本體殼體2中更加順暢地流動。
[0165]因為風扇80和低壓電源板71被容納在容納空間S2中,可以使得由風扇80的驅(qū)動產(chǎn)生的氣流A更加可靠地經(jīng)過電源組件73近旁的位置,并且因此能夠更加可靠地冷卻電源組件73。
[0166](9)如圖4所示,一對紙限制部分60能夠限制紙P的片狀物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動。因此,能夠防止形成在紙P的片狀物上的圖像在圖像形成期間在左右方向上移位。
[0167]如圖5所示,風扇80布置成在左右方向上面對紙限制部60其間具有間隔。因此,能夠防止由風扇80的驅(qū)動產(chǎn)生的氣流A使得由底壁42支撐的紙P的片狀物撲通落下,并且因此能夠穩(wěn)定的支撐紙P的片狀物。
[0168](10)如圖5所示,板51的下部分47的上邊緣布置在相對于右紙限制部分60的上邊緣的上側。因此,如圖4所示,即使紙P的片狀物容納在紙容納部9中,也能夠在紙容納部9中保證由風扇80引起流動的空氣流動路徑。
[0169]如圖5所示,風扇80的上邊緣布置在右紙限制部分60的上邊緣的上側。因此,能夠可靠地使得紙P的片狀物的上側的空氣流動。
[0170](11)如圖4所示,在紙供應蓋8位于打開位置的狀態(tài)下,紙供應蓋8支撐由底壁42支撐的紙P的片狀物的前部分。因此,紙供應蓋8和底壁42能夠可靠地支撐紙P的片狀物。
[0171]7.修改例
[0172]在上述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風扇80使空氣從右側朝向左側流動并且因此朝向紙容納部9排出空氣。該實施例并不局限于這種構造。風扇80可以使空氣從左側向右側流動并且從紙容納部9吸入空氣。
[0173]在這種情況下,當風扇80被驅(qū)動時,位于連通開口 50的左側的空氣朝向右側流動,并且經(jīng)從紙容納部9由連通開口 50流入圍繞物54中。然后,位于紙容納空間SI前端部分中的空氣向左流向風扇80。因此,外部空氣經(jīng)由紙開口 6流入紙容納部9中。
[0174]另一方面,因為空氣從紙容納部9流入圍繞物54,在圍繞物54中的壓力增加并且因此圍繞物54中的空氣通過通風孔55被排出到外部。
[0175]因此,在圍繞物54中,產(chǎn)生從風扇80流向通風孔55的氣流。此時,氣流從前下側向后上側繼續(xù)前進。
[0176]在上述類型的修改例中,氣流產(chǎn)生在圍繞物54中,并且氣流經(jīng)過低壓電源板71和電源組件73近旁的位置。因此,可以實現(xiàn)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含: 外殼,所述外殼具有開口,記錄介質(zhì)穿過所述開口,所述外殼包含容納單元,所述容納單元被構造成支撐穿過所述開口的所述記錄介質(zhì)的至少一部分; 饋送棍,所述饋送棍被構造成向圖像形成單元饋送支撐在所述容納單元中的所述記錄介質(zhì);和 風扇,所述風扇被構造成使得所述外殼中的空氣流動; 其中,所述容納單元包含: 堆疊部分,所述堆疊部分被構造成支撐所述記錄介質(zhì)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和一對側部分,所述一對側部分布置成在正交方向上將所述堆疊部分夾在所述一對側部分之間,所述正交方向垂直于所述饋送輥的饋送方向;并且 其中,所述風扇布置在所述一對側部分中的一個處,并且在所述饋送方向上位于相對于所述饋送輥更靠近所述開口的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 進一步包含電路板,電子組件被安裝在所述電路板上,所述電路板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相對于所述堆疊部分的相反側布置在所述一對側部分中設置所述風扇的一個側部分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 進一步包含: 處理單元,所述處理單元被構造成在所述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顯影劑圖像;和定影單元,所述定影單元布置在所述處理單元的上側并且被構造成將所述顯影劑圖像定影在所述記錄介質(zhì)上; 其中: 所述饋送輥布置在所述處理單元的下側; 當沿著上下方向觀察時,所述處理單元、所述定影單元和所述饋送輥布置成彼此重疊;并且 所述風扇在所述饋送方向上布置在相對于所述處理單元更靠近所述開口的位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 其中: 所述外殼包含限定所述開口的上邊緣的邊緣部分;并且 所述饋送輥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低于所述外殼的所述邊緣部分的位置。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 其中: 所述外殼包含限定所述開口的上邊緣的邊緣部分; 所述處理單元被構造成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外殼;并且 在所述處理單元附接到所述外殼的狀態(tài)下,所述處理單元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低于所述外殼的所述邊緣部分的位置。
6.如權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 其中: 所述外殼具有通風孔,所述外殼的內(nèi)部通過所述通風孔與所述外殼的外部連通;并且 所述通風孔布置在所述處理單元的上側,并且布置成當沿著所述正交方向觀察時,所述通風孔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上下方向上與所述處理單元對齊。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 其中: 所述外殼包含框架,所述框架被構造成支撐所述電路板并且包含所述一對側部分中的至少一個; 所述風扇在所述正交方向上布置在所述電路板和所述框架之間; 所述電路板保持布置在所述電路板面對所述框架的一側的所述電子組件;并且 所述電子組件與所述風扇相對。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 其中: 所述外殼包含側蓋,相對于所述電路板,所述側蓋布置在所述框架的相反側;并且 所述框架和所述側蓋限定容納空間,所述風扇和所述電路板被容納在所述容納空間中。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 其中: 所述堆疊部分包含限制部分,所述限制部分被構造成限制所述記錄介質(zhì)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移動;并且 當沿著所述正交方向觀察時,所述風扇和所述限制部分彼此重疊。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 其中: 所述一對側部分中的每一個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限制部分的上側;并且 所述風扇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限制部分的上側。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 進一步包含蓋,所述蓋被構造成在打開所述開口的打開位置和閉合所述開口的閉合位置之間移動; 其中,所述蓋支撐由所述堆疊部分支撐的所述記錄介質(zhì)的一部分。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風扇包含空氣排出風扇,所述空氣排出風扇被構造成朝向所述堆疊部分排出空氣。
【文檔編號】G03G15/00GK104516229SQ201410502583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9月27日
【發(fā)明者】岡本佳大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