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圖像形成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59183閱讀:15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圖像形成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圖像形成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已存在的片材處理裝置包括諸如粘合劑涂敷單元、半成品裝訂單元、訂書釘裝訂單元和臨時裝訂單元等用于對片材堆進行裝訂的裝訂單元(參考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 No. 2000-318918)。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當具有長邊和短邊的記錄材料的傳送方向可切換時,能夠提高滿足記錄材料堆與在記錄材料堆上執(zhí)行的裝訂操作的位置之間的關系的可能性。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圖像形成系統(tǒng),該圖像形成系統(tǒng)包括第一供應單元、第二供應單元、圖像形成單元、堆疊單元、第一裝訂單元、第二裝訂單元、獲取單元和控制器。第一供應單元以第一取向供應多張記錄材料,各張記錄材料具有長邊和短邊,所述第一取向為所述短邊在傳送方向上處于前側的取向。第二供應單元以第二取向供應多張記錄材料,各張記錄材料具有長邊和短邊,所述第二取向為所述長邊在傳送方向上處于前側的取向。圖像形成單元在從所述第一供應單元或所述第二供應單元供應的所述多張記錄材料上形成圖像。堆疊單元用于將由所述圖像形成單元形成有圖像的所述多張記錄材料堆疊成堆,所述堆中的所述多張記錄材料彼此疊置為各張記錄材料的第一邊緣部分彼此對齊, 并且各張記錄材料的不同于所述第一邊緣部分的第二邊緣部分彼此對齊。第一裝訂單元通過執(zhí)行第一裝訂操作來裝訂堆疊在所述堆疊單元上的所述多張記錄材料的所述堆的所述第一邊緣部分。第二裝訂單元通過執(zhí)行第二裝訂操作來裝訂堆疊在所述堆疊單元上的所述多張記錄材料的所述堆的所述第二邊緣部分。獲取單元獲取關于所述多張記錄材料的所述堆的與所述第一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和所述第二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有關的指令。控制器基于由所述獲取單元獲取的所述第一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和所述第二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來執(zhí)行控制,以從所述第一供應單元和所述第二供應單元中任一者供應所述多張記錄材料。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當從所述第一供應單元供應所述多張記錄材料和從所述第二供應單元供應所述多張記錄材料均被允許時,所述控制器使得從所述第二供應單元供應所述多張記錄材料。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圖像形成系統(tǒng)還包括反轉(zhuǎn)傳送單元,所述反轉(zhuǎn)傳送單元將由所述圖像形成單元形成有圖像的所述多張記錄材料的正面和背面反轉(zhuǎn),并且所述反轉(zhuǎn)傳送單元將反轉(zhuǎn)后的所述多張記錄材料傳送至所述堆疊單元,其中所述控制器執(zhí)行控制, 以基于所述圖像關于所述多張記錄材料的取向并基于所述第一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和所述第二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來判斷是否使所述反轉(zhuǎn)傳送單元反轉(zhuǎn)并傳送所述多張記錄材料。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所述控制器執(zhí)行控制,以基于所述圖像相關于所述多張記錄材料的取向并基于所述第一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和所述第二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來對由所述圖像形成單元在所述多張記錄材料的所述堆中的各張記錄材料上形成的所述圖像的取向進行旋轉(zhuǎn)。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利用所述第二裝訂單元通過所述第二裝訂操作裝訂的所述第二邊緣部分比利用所述第一裝訂單元通過所述第一裝訂操作裝訂的所述第一邊緣部分更容易解開。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所述控制器在使所述第一裝訂單元在所述多張記錄材料上執(zhí)行所述第一裝訂操作之后,使所述第二裝訂單元在所述多張記錄材料上執(zhí)行所述第二裝訂操作。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與沒有使用本結構的情況相比,當具有長邊和短邊的記錄材料的傳送方向可切換時,能夠提高滿足記錄材料堆與在記錄材料堆上執(zhí)行的裝訂操作的位置之間的關系的可能性。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與沒有使用本結構的情況相比,可以減少在記錄材料堆中的每張記錄材料上執(zhí)行圖像形成操作所需的時間,并且可以減少生產(chǎn)已裝訂的記錄材料堆所需的時間。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與沒有使用本結構的情況相比,能夠提高滿足記錄材料堆與在記錄材料堆上執(zhí)行的裝訂操作的位置之間的關系的可能性。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與沒有使用本結構的情況相比,能夠進一步提高滿足記錄材料堆與在記錄材料堆上執(zhí)行的裝訂操作的位置之間的關系的可能性。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與沒有使用本結構的情況相比,能夠在保持記錄材料堆的第一邊緣部分被裝訂的同時容易地解開第二邊緣部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與沒有使用本結構的情況相比,能夠抑制經(jīng)過裝訂操作的記錄材料堆中的各張記錄材料的未對準。


基于下列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其中圖1是應用了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的示意性結構圖;圖2是堆積部分的附近的示意性結構圖;圖3是從圖2中所示的箭頭III的方向看到的堆積部分的附近的示意性結構圖;圖4A是無釘裝訂裝置的示意性結構圖;圖4B是由無釘裝訂裝置形成的壓凸部分的概念圖;圖5A和圖5B分別示出縱長圖像與片材之間的關系、以及橫長圖像與片材之間的關系;圖5C是示出形成有圖像的片材與堆積部分之間的關系的概念圖;圖6的(1)至(12)均為片材堆的概念圖,通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處理在該片材堆上形成有縱長圖像;圖7的(13)至04)均為片材堆的概念圖,通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處理在該片材堆上形成有橫長圖像;
5
圖8A至圖8H是示出形成在供應至堆積部分的片材上的圖像的取向的概念圖,其中圖8A至圖8D示出朝上的狀態(tài),而圖8E至圖8H示出朝下的狀態(tài);圖9是示出由控制器設定裝訂操作和圖像形成操作的步驟的流程圖;圖10是用于由控制器判斷形成縱長圖像的條件的圖表;圖11是用于由控制器判斷形成橫長圖像的條件的圖表;以及圖12A至圖12D示出無釘裝訂裝置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和經(jīng)過無釘裝訂操作的片材堆。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參考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圖像形成系統(tǒng)1圖1是應用了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1的示意性結構圖。圖1中所示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1包括圖像形成裝置2 (諸如打印機和復印機),其通過電子照相方法形成圖像;以及片材處理裝置3,其對例如由圖像形成裝置2形成有色調(diào)劑圖像的片材S 執(zhí)行后處理操作。圖像形成裝置2圖像形成裝置2包括片材供應部分6、圖像形成部分5、片材反轉(zhuǎn)裝置7和排出輥 9。片材供應部分6供應待形成圖像的片材S。圖像形成部分5是示例性的圖像形成單元, 并且在從片材供應部分6供應的片材S上形成圖像。片材反轉(zhuǎn)裝置7是示例性的反轉(zhuǎn)傳送單元,其對由圖像形成部分5形成有圖像的片材S的表面進行反轉(zhuǎn),并且該片材反轉(zhuǎn)裝置7 可以從圖像形成裝置2上取下。排出輥9排出形成有圖像的片材S。圖像形成裝置2還包括用戶界面90,該用戶界面90是示例性的獲取單元并且從用戶接收有關裝訂操作的信息。片材供應部分6包括第一片材供應裝載部分61 (其為示例性的第一供應單元); 以及第二片材供應裝載部分62 (其為示例性的第二供應單元),其具有裝載在其內(nèi)部的片材S并且將片材S供應至圖像形成部分5。片材供應部分6還包括第一片材供應傳感器63 和第二片材供應傳感器64。第一片材供應傳感器63檢測在第一片材供應裝載部分61中是否存在任何片材S。第二片材供應傳感器64檢測在第二片材供應裝載部分62中是否存在任何片材S。片材處理裝置3片材處理裝置3包括傳送裝置10和后處理裝置30。傳送裝置10進一步向下游傳送從圖像形成裝置2輸出的片材S。后處理裝置30例如包括堆積部分35,其聚集片材 S并形成片材S堆;以及訂書機40,其對片材S的邊緣部分進行裝訂。片材處理裝置3還包括控制器80,控制器80是示例性的控制器并且控制整個圖像形成系統(tǒng)1。片材處理裝置3的傳送裝置10包括一對入口輥11和打孔器12。入口輥11接收通過圖像形成裝置2的排出輥9輸出的片材S。打孔器12在必要的情況下在從入口輥11 接收的片材S上打孔。傳送裝置10還包括一對第一傳送輥13,其從打孔器12進一步向下游傳送片材S ;以及一對第二傳送輥14,其向后處理裝置30傳送片材S。片材處理裝置3的后處理裝置30包括一對接收輥31,該接收輥31接收來自傳送裝置10的片材S。后處理裝置30還包括堆積部分35和一對出口輥34。堆積部分35是示
6例性的堆疊單元,其設置在接收輥31的下游,并且聚集和保持片材S。出口輥34向堆積部分 35排放片材S。后處理裝置30還包括槳葉37,該槳葉37旋轉(zhuǎn)以將片材S推至堆積部分35 的端導件3 (稍后說明)。此外,后處理裝置30包括用于向堆積部分35的側導件35c (稍后說明)推動片材S的搗壓器38。此外,后處理裝置30包括排出輥39,該排出輥39保持聚集并堆疊在堆積部分35中的片材S并向下游傳送已裝訂的片材S堆。此外,后處理裝置30包括訂書機40和無釘裝訂裝置50。訂書機40是示例性的第一裝訂單元,其對聚集并堆疊在堆積部分35中的片材S堆的邊緣部分進行裝訂,并且使用訂書釘41對邊緣部分進行裝訂(參見圖6)。無釘裝訂裝置50是示例性的第二裝訂單元, 并且無需使用訂書釘41對片材S堆的邊緣部分進行裝訂。后處理裝置30具有開口 69和堆疊器70。開口 69用于排出片材S堆。堆疊器70用于在后處理之后堆疊片材S堆,從而使用戶易于取走片材S堆。裝訂單元附近的結構接下來,將參考圖2和圖3對堆積部分35以及設置在堆積部分35附近的訂書機 40和無釘裝訂裝置50等進行說明。這里,圖2是堆積部分35附近的示意性結構圖,而圖3 是從圖2中所示的箭頭III的方向看到的堆積部分35附近的示意性結構圖。圖3中的下側是圖1的片材平面的前側。在圖3中,為簡明起見,某些部件(諸如排出輥39等)未示
出ο首先,堆積部分35具有底部35a、端導件3 和側導件35c。底部3 具有上面堆疊有片材S的上側。端導件3 和側導件35c沿著底部35a的外周設置。稍后會詳細說明, 堆積部分35附近的片材S (參考圖2中的第一行進方向Si)首先朝向堆積部分35供應,然后,使行進方向反轉(zhuǎn),從而使片材S沿著堆積部分35的底部3 下落(參考圖2中的第二行進方向S》。隨后,行進方向再次反轉(zhuǎn),從而使片材S沿著堆積部分35的底部3 上升 (參考圖2中的第三行進方向S3)。當利用端導件3 和側導件35c與片材S的位置關系來說明端導件3 的結構和側導件35c的結構時,端導件35b的結構和側導件35c的結構如下。也就是說,端導件3 設置在沿著第二行進方向S2傳送的片材S的前邊緣處。側導件35c設置在沿著第二行進方向S2傳送的片材S的邊緣之一處。換句話說,端導件3 被形成為使得沿著底部3 下落的片材S在行進方向上的前邊緣部分對齊。側導件35c被形成為使得與沿著底部3 下落的片材S的下落方向基本平行的處于一側的片材S的側緣部分對齊。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術語“基本垂直”也指的是“垂直”,而術語“基本平行”也指的是“平行”。這里,如圖3所示,本示例性實施例中的堆積部分35的底部35a的各個邊緣部分定義如下。也就是說,如果關于作為片材S沿著堆積部分35的底部3 的頂面下落的方向的第二行進方向S2來定義本示例性實施例中的堆積部分35的底部35a的各個邊緣部分,則底部3 在第二行進方向S2上的前側的邊緣部分被稱作端導件邊緣部分Ta。端導件邊緣部分Ta是與端導件3 接觸的邊緣部分。接著,與端導件邊緣部分Ta相對的邊緣部分,即,底部3 在第二行進方向S2上的后側的邊緣部分被稱作相對端導件邊緣部分Tc。
沿著第二行進方向S2延伸并設置在設有側導件35c的一側的邊緣部分被稱作側導件邊緣部分Tb。側導件邊緣部分Tb與側導件35c接觸。與側導件邊緣部分Tb相對的邊緣部分,即,沿著第二行進方向S2延伸并設置在與形成有側導件35c的一側相對的一側的邊緣部分被稱作相對側導件邊緣部分Td。槳葉37設置在堆積部分35的上方,并在第一行進方向Sl上處于出口輥34的下游。槳葉37被設置為當電動機等驅(qū)動槳葉37時,槳葉37與堆積部分35的底部35a的距離改變。更具體而言,槳葉37被設置為可以沿圖2中的箭頭Ul的方向和箭頭U2的方向移動。槳葉37形成為當槳葉37沿圖2中的箭頭R的方向旋轉(zhuǎn)時,在堆積部分35中沿著第二行進方向S2推動沿著圖2中的第一行進方向Sl傳送的片材S。搗壓器38設置在堆積部分35的側表面上,更具體而言,設置在相對側導件邊緣部分Td的側表面上,從而搗壓器38與堆積部分35的側導件35c的距離改變。搗壓器38被設置為可以在圖3中的箭頭Cl的方向和箭頭C2的方向上移動。排出輥39包括第一排出輥39a和第二排出輥39b。第一排出輥39a和第二排出輥39b被設置為彼此相對,并且堆積部分35的底部3 處于第一排出輥39a和第二排出輥 39b之間。另外,排出輥39形成為它們與在第一排出輥39a和第二排出輥39b之間供應的片材S的距離可以改變。更具體而言,第一排出輥39a設置為可以沿箭頭Ql的方向和箭頭Q2的方向移動。反之,第二排出輥39b被設置為位置固定,從而其只能旋轉(zhuǎn)。排出輥39 沿圖2中所示的箭頭Tl的方向旋轉(zhuǎn),從而在堆積部分35中沿第三行進方向S3傳送由訂書機40和無釘裝訂裝置50 (稍后說明)裝訂的片材S堆。訂書機40訂書機40被形成為通過將訂書釘41逐一推入片材S中,對由堆積部分35保持的片材S堆的邊緣部分進行裝訂。訂書機40被設置為可以在堆積部分35的附近移動。更具體而言,訂書機40被設置為可以沿設置在堆積部分35附近的訂書機導軌(未示出)移動 (參考圖3中的雙頭箭頭A)。另外,訂書機40被形成為在用作驅(qū)動源的訂書機電動機(未示出)的作用下在訂書機導軌上移動。訂書機40以被設置在用戶側(圖3中的下側),并被形成為允許用戶在訂書機40上容易地執(zhí)行諸如為訂書機40補充訂書釘41的操作。訂書機導軌具有基本平行于堆積部分35的端導件35b的縱向(圖3中的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基本平行于側導件35c的縱向(圖3中的水平方向)延伸的部分以及連接這些部分的拐角。因此,如圖3所示,訂書機40能夠在端導件邊緣部分Ta和側導件邊緣部分Tb處執(zhí)行裝訂,并且在各個邊緣部分處任意地改變裝訂位置(參考圖3中的附圖標記 40a至40d)。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訂書機導軌的位置相對于堆積部分35固定。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訂書機40的原位置為下述位置(參考附圖標記40c)在該位置,在將基本平行于端導件3 的縱向延伸的部分與基本平行于側導件35c的縱向延伸的部分連接的拐角處推入訂書釘41。無釘裝訂裝置50無釘裝訂裝置50形成為在不使用訂書釘41的情況下對由堆積部分35保持的片材S堆的邊緣部分進行裝訂(稍后論述)。另外,無釘裝訂裝置50被設置為可以在堆積部分35的附近移動。更具體而言,無釘裝訂裝置50被設置為可以在設置于堆積部分35附近的無釘裝訂裝置導軌(未示出)上移動(參考圖3中的箭頭B的方向)。無釘裝訂裝置50被形成為在用作驅(qū)動源的無釘裝訂裝置電動機(未示出)的作用下在無釘裝訂裝置導軌上移動。不同于訂書機40,無釘裝訂裝置50無需補充訂書釘41。無釘裝訂裝置導軌具有與堆積部分35的設置在堆積部分35上的端導件3 相對的邊緣部分的縱向(圖3中的上下方向)基本平行地延伸的部分、與堆積部分35的和側導件35c相對的邊緣部分的縱向(圖3中的水平方向)基本平行地延伸的部分、以及連接這些部分的拐角。因此,如圖3所示,無釘裝訂裝置50能夠在相對端導件邊緣部分Tc和相對側導件邊緣部分Td處對片材S堆進行裝訂,并且在各個邊緣部分處任意地改變裝訂位置 (參考圖3中的附圖標記50a至50d)。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無釘裝訂裝置50的原位置為下述位置(參考圖3中的附圖標記50c)在該位置,在將與堆積部分35的邊緣部分的縱向基本平行地延伸的部分以及與堆積部分35的和側導件35c相對的邊緣部分的縱向基本平行地延伸的部分連接的拐角處裝訂片材S堆的邊緣部分。無釘裝訂裝置導軌(未示出)的位置可以根據(jù)供應至堆積部分35的片材S的取向和尺寸而改變。更具體而言,無釘裝訂裝置導軌可以移動,從而無釘裝訂裝置導軌與端導件3 之間的距離或無釘裝訂裝置導軌與側導件35c之間的距離可以改變(參考圖3中的箭頭Bl和箭頭B2)。接著,將參考圖4A和圖4B更加詳細地說明無釘裝訂裝置50的的結構。這里,圖 4A是無釘裝訂裝置50的示意性透視圖,而圖4B示出片材S堆的拐角,該片材S的邊緣部分經(jīng)過無釘裝訂裝置50的處理。無釘裝訂裝置50具有擠壓部分52和壓凸部分53。擠壓部分52施加壓力,以通過朝向壓凸部分53前進而對各片材S的邊緣部分進行處理。壓凸部分53對片材S進行壓凸,從而片材S堆由于接受到來自擠壓部分52的壓力而被裝訂。擠壓部分52包括上擠壓部分5 和下擠壓部分52b。上擠壓部分5 被設置為能夠在上擠壓部分電動機(未示出)的作用下朝向下擠壓部分52b前進或從下擠壓部分52b 退回(參見圖4A中的箭頭Dl和D2)。擠壓部分52被形成為使壓力施加在設置于上擠壓部分5 和下擠壓部分52b之間的片材S上。壓凸部分53包括突出部分53a和接收部分53b。突出部分53a設置在上擠壓部分5 上,而接收部分5 設置在下擠壓部分52b上。突出部分53a和接收部分5 被形成為使得設置在它們之間的片材S得到處理。更具體而言,突出部分53a具有形成在與接收部分5 相對的表面上的起伏部分。 接收部分5 具有形成在與突出部分53a相對的表面上的起伏部分。形成有突出部分53a 的起伏部分的表面和形成有接收部分53b的起伏部分的表面被形成為彼此基本平行,并且被設置為使得突出部分53a的突出部與接收部分53b的凹陷部彼此接合。通過在壓凸部分 53接受到來自擠壓部分52的壓力時使突出部分53a與接收部分5 彼此接合,對片材S進行處理。如圖4B所示,片材S的經(jīng)過處理的部分為凸凹部分51,該凸凹部分51是與突出部分53a和接收部分5 的形狀對應并且設置在沿片材S彼此重疊的方向延伸的軸線的雙側上的示例性起伏部分,并且該凸凹部分51在不使用訂書釘41的情況下對片材S堆進行裝訂。訂書機40與無釘裝訂裝置50之間的關系這里,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訂書機40與無釘裝訂裝置50為這樣的關系它們對
9片材S的邊緣部分進行裝訂的位置不彼此重合。如圖3所示,這是基于訂書機40的可移動范圍(參考圖3中的雙頭箭頭A)與無釘裝訂裝置50的可移動范圍不彼此重合的事實。也就是說,由于無釘裝訂裝置50不能被設置在能夠設置訂書機40的范圍內(nèi),并且訂書機40 不能被設置在能夠設置無釘裝訂裝置50的范圍內(nèi),因此,訂書機40對片材S堆進行裝訂的位置與無釘裝訂裝置50對片材S堆進行裝訂的位置不彼此重合。片材S本示例性實施例中的片材S為矩形片材(包括方形片材),其具有兩條長邊、兩條短邊、正面和背面。這里,在片材S的各面中,片材S的正面指的是形成有圖像的面,而片材 S的背面指的是與形成有圖像的面處于相反側的面。當在片材S的雙面上形成圖像時,片材 S的正面是最后形成圖像的面。接下來,參考圖5A至圖5C,將對形成有圖像的片材S的邊緣部分M至Sd、以及這些片材S的邊緣部分至Sd與堆積部分35的底部35a的邊緣部分Ta至Td之間的關系進行說明。圖5A至圖5B示出了縱長圖像與片材之間的關系以及橫長圖像與片材之間的關系。圖5C是示出形成有圖像的片材和堆積部分35之間的關系的概念圖。首先,將參考圖5A至圖5B說明形成有圖像的片材S的邊緣部分的定義。這里,將使用在各片材S上形成字母A作為圖像的情況來對定義進行說明。圖5A示出了這樣的情況形成所謂的縱長圖像,此時片材S的短邊處于圖像的頂部。圖5B示出了這樣的情況形成所謂的橫長圖像,此時片材S的長邊處于圖像的頂部。如圖5A和圖5B分別所示,在形成有圖像的片材S上,圖像上方的片材S的邊緣部分被稱為上邊緣部分Μ。圖像下方的片材S的邊緣部分被稱為下邊緣部分&。圖像左方的片材S的邊緣部分被稱為左邊緣部分Sb。圖像右方的片材S的邊緣部分被稱為右邊緣部分Sd。在使用了圖5A所示的縱長圖像的示例性實施例中,上邊緣部分和下邊緣部分 Sc處于片材S的短邊。在使用了圖5B所示的橫長圖像的示例性實施例中,片材S的長邊處于上邊緣部分&和下邊緣部分Sc。因此,上邊緣部分&和下邊緣部分&可以處于長邊或短邊。接下來,參考圖5C,將使用實例說明當片材S被供應至堆積部分35時堆積部分35 的底部35a的邊緣部分Ta至Td與片材S的邊緣部分&至Sd之間的關系。這里,盡管將說明圖5A中所示的在片材S上形成縱長圖像的情況,但同樣適用于在片材S上形成橫長圖像的情況。首先,如圖5C所示,在片材S的第二行進方向S2上(即,在片材S沿著堆積部分 35的底部35a的頂面下落的方向上),沿著第二行進方向S2處于前側的邊緣部分為上邊緣部分Sa0片材S的背面接觸堆積部分35的底部35a。當片材S疊置在堆積部分35上時,片材S的上邊緣部分&處于端導件邊緣部分 Ta側。片材S的左邊緣部分Sb處于側導件邊緣部分Tb側。片材S的下邊緣部分&處于相對端導件邊緣部分Tc側。片材S的右邊緣部分Sd處于相對側導件邊緣部分Td側。在圖5A至圖5C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片材S的邊緣部分至Sd與堆積部分 35的底部35a的邊緣部分Ta至Td之間的關系如上所述。然而,該關系根據(jù)供應至堆積部分35的片材S(以及片材S上的圖像)而變化。例如,通過改變片材S的取向,片材S的邊緣部分&至Sd與堆積部分35的底部35a的邊緣部分Ta至Td之間的關系變化(稍后詳細說明)。圖像形成系統(tǒng)1的操作接下來,將參考圖1至圖9說明圖像形成系統(tǒng)1的操作。這里,首先,在參考圖1至圖5C說明圖像形成系統(tǒng)1的基本操作模式之后,將參考圖6的⑴至圖11以及圖1至圖5C詳細說明圖像形成系統(tǒng)1的操作模式。圖6的⑴至(12)示出這樣的實例在形成有縱長圖像的片材S堆上執(zhí)行各種裝訂操作。圖7的(1 至04)示出這樣的實例在形成有橫長圖像的片材S堆上執(zhí)行各種裝訂操作。圖8A至圖8H是示出從堆積部分35的上方看到的形成在供應至堆積部分35的片材S上的圖像的取向的概念圖。圖9是示出由控制器設定裝訂操作和圖像形成操作的步驟的流程圖。圖10是用于由控制器80判斷形成縱長圖像的條件的圖表。圖11是用于由控制器判斷形成橫長圖像的條件的圖表。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在片材S疊置在堆積部分35上的狀態(tài)下,將能夠從堆積部分35的上方(即,從圖2中的箭頭III的方向)看到片材S的正面的狀態(tài)稱為朝上狀態(tài)。 例如,圖5A至圖5C和圖8A至圖8D中所示的狀態(tài)被稱為朝上狀態(tài)。反之,在片材S疊置在堆積部分35上的狀態(tài)下,將不能從堆積部分35的上方看到片材S的正面的狀態(tài)稱為朝下狀態(tài)。例如,圖8E至圖8H中所示的狀態(tài)為朝下狀態(tài)。將說明圖像形成系統(tǒng)1的基本操作模式。首先,設置在圖像形成系統(tǒng)1上的用戶界面90接收來自用戶的與裝訂操作有關的信息。這里,來自用戶的與裝訂操作有關的信息的示例項如下。即,例如,獲得與待在片材S 上形成圖像的片材S堆中的片材數(shù)量有關的指令、與使用哪個裝訂單元來裝訂片材S堆的哪個邊緣部分有關的指令、以及與裝訂位置位于各片材S的邊緣部分的哪個位置有關的指令。接下來,在控制器80執(zhí)行圖像形成操作和裝訂操作之前,控制器80對圖像形成操作和裝訂操作進行設定。將參考圖9說明對圖像形成操作和裝訂操作進行設定的流程。首先,控制器80獲得用戶想要在片材S上形成的圖像的圖像信息數(shù)據(jù)(步驟S101)。這里,除了待形成在片材 S上的圖像本身的數(shù)據(jù)之外,控制器80獲得的圖像信息數(shù)據(jù)還包括與待形成有圖像的片材 S的取向有關的信息,諸如是各片材S的短邊位于上方(即,縱長圖像的取向),還是各片材 S的長邊位于上方(即,橫長圖像的取向)。接下來,控制器80通過第一片材供應傳感器63和第二片材供應傳感器64獲得與裝載在第一片材供應裝載部分61和第二片材供應裝載部分62中的片材S的存在/不存在有關的信號(步驟S102)。然后,用戶界面90從用戶接收指令,S卩,與待裝訂的堆中的片材 S的數(shù)量以及本堆中的片材S的數(shù)量有關的指令(步驟S103)、與使用哪個裝訂單元來裝訂各片材S邊緣部分的哪個位置有關的指令(步驟S104)、以及與片材S待被設置為朝上狀態(tài)或朝下狀態(tài)有關的指令(步驟S105)。基于在步驟SlOl至S105中獲得的信息項,首先,控制器80判斷是否適于根據(jù)所獲得的裝訂指令來對片材S堆執(zhí)行裝訂操作(步驟S106)。這里,指示不適于執(zhí)行裝訂操作的指令指的是例如,利用訂書機40和無釘裝訂裝置50在片材S的同一邊緣部分上執(zhí)行裝訂操作的指令;以及,利用訂書機40在片材S的邊緣部分的各個相對位置執(zhí)行裝訂操作的指令。在步驟S106中,如果控制器80判定該指令是不適于執(zhí)行裝訂操作的指令,則控制器80向用戶界面90發(fā)出指令以生成指示裝訂位置不適當?shù)妮敵?步驟S113)。在這種情況下,圖像形成系統(tǒng)1不執(zhí)行圖像形成操作(稍后說明)。反之,在步驟S106中,如果控制器80判定該指令是適于執(zhí)行裝訂操作的指令,則控制器80使用圖10和圖11中所示的表格來判斷是否能夠使用根據(jù)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1(具體而言,本示例性實施例中的片材供應部分6)來執(zhí)行從用戶接收的該指令的裝訂操作和圖像形成操作(步驟S107)。如上所述,在步驟S107中,如果控制器80判定能夠執(zhí)行操作,則控制器80向圖像形成部分5輸出圖像數(shù)據(jù)(步驟S108),向片材供應部分6輸出用于驅(qū)動第一片材供應裝載部分61或第二片材供應裝載部分62的驅(qū)動信號(步驟S109),在必要時輸出用于驅(qū)動片材反轉(zhuǎn)裝置7的驅(qū)動信號(步驟S110),向訂書機40輸出與例如在哪里執(zhí)行裝訂操作以及待裝訂的片材S的數(shù)量有關的驅(qū)動信號(步驟S111),并且向無釘裝訂裝置50輸出與在哪里執(zhí)行裝訂操作以及待裝訂的片材S的數(shù)量有關的驅(qū)動信號(步驟S112)。此外,盡管為清楚起見沒有在圖9中示出,但控制器80還可以向例如槳葉37和搗壓器38輸出驅(qū)動信號。如上所述,在步驟S107中,如果控制器80判定不能執(zhí)行操作,則控制器80向用戶界面90發(fā)出指令以生成指示不能執(zhí)行所命令的圖像形成操作和裝訂操作的輸出(步驟 S113)。在這種情況下,圖像形成系統(tǒng)1不執(zhí)行圖像形成操作(稍后說明)。接下來,當控制器80判定能夠執(zhí)行圖像形成操作和裝訂操作時,控制器80例如向圖像形成系統(tǒng)1的各個結構部分輸出信號,在上述情況之后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1的操作將在下面說明。下文中將參考以下情況說明圖像形成系統(tǒng)1的操作按照圖5C中所示的模式,即, 按照片材S的上邊緣部分M處于端導件邊緣部分Ta側、片材S的左邊緣部分Sb處于側導件邊緣部分Tb側、并且片材S的背面接觸堆積部分35的底部35a的模式,將形成有圖像的片材S供應至堆積部分35。這里,在一堆中使用三張片材S。首先,在由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部分5在第一片材S上形成色調(diào)劑圖像之前,控制器80使訂書機40處于原位置(S卩,圖3中的位置40c),并且使無釘裝訂裝置50處于原位置(即,圖3中的位置50c)。接收到來自控制器80的驅(qū)動信號的片材供應部分6向圖像形成部分5供應片材 S。更具體地說,接收到指令的第一片材供應裝載部分61或第二片材供應裝載部分62向圖像形成部分5供應片材S。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從第一片材供應裝載部分61供應片材S。接下來,圖像形成裝置2的圖像形成部分5在從第一片材供應裝載部分61供應的第一片材S上形成色調(diào)劑圖像。在圖1中,在經(jīng)過圖像形成部分5的上側以形成圖像并從圖像形成部分5的上方經(jīng)過的片材S中,面向圖像形成部分5的表面(即,圖1中的下表面) 為正面。由圖像形成部分5在片材S上形成色調(diào)劑圖像,從而片材S在傳送方向上的前邊緣部分為下邊緣部分&,而片材S在傳送方向上的后邊緣部分為上邊緣部分Sa0在必要的情況下,由片材反轉(zhuǎn)裝置7使形成有色調(diào)劑圖像的第一片材S反轉(zhuǎn)。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未由片材反轉(zhuǎn)裝置7使片材S反轉(zhuǎn)。如果片材S反轉(zhuǎn),則片材S的背面和正面反轉(zhuǎn),并且片材S在傳送方向上的前邊緣部分和后邊緣部分也反轉(zhuǎn)。之后,通過排出輥9將形成有圖像的片材S逐一供應至片材處理裝置3。在被供應有第一片材S的片材處理裝置3的傳送裝置10中,通過入口輥11接收第一片材S,并且,在必要的情況下,利用打孔器12在第一片材S上形成孔。之后,通過第一傳送輥13和第二傳送輥14朝著后處理裝置30向下游傳送第一片材S。后處理裝置30通過接收輥31接收第一片材S。由出口輥34沿著第一行進方向 Sl傳送經(jīng)過接收輥31的第一片材S。第一片材S在第一行進方向Sl上的前邊緣經(jīng)過堆積部分35和槳葉37之間,此后槳葉37向下移動(沿圖2中的箭頭Ul的方向)并且接觸第一片材S。如圖2所示的槳葉37沿箭頭R的方向的旋轉(zhuǎn)使得第一片材S被推向圖2中的第二行進方向S2。因此,由于片材S沿著與第一行進方向Sl相反的第二行進方向S2傳送,所以片材S在傳送方向上的前邊緣部分和后邊緣部分反轉(zhuǎn)。隨后,第一片材S的上邊緣部分M接觸端導件35b。之后,槳葉37抬起(S卩,沿圖 2中的箭頭U2的方向移動)。之后,搗壓器38受到驅(qū)動,并且推動第一片材S的右邊緣部分Sd,結果,第一片材S的左邊緣部分Sb與側導件35c形成接觸。當跟隨第一片材S并由圖像形成部分5形成有色調(diào)劑圖像的第二片材S和第三片材S被連續(xù)地供應至后處理裝置30時,槳葉37和搗壓器38使第二片材S和第三片材S的邊緣部分對齊。由此,數(shù)量被預先設定的三張片材S被保持在堆積部分35中,并且它們的邊緣部分對齊,從而形成片材S堆。接下來,對堆疊在堆積部分35上的片材S堆的邊緣部分進行裝訂。首先,訂書機40從原位置(即,圖3中的位置40c)起移動,并且被設置在訂書釘 41被推入的位置。在該位置,一個訂書釘41被推入片材S堆,從而片材S堆的邊緣部分被裝訂。之后,無釘裝訂裝置50從原位置(即,圖3中的位置50c)起移動,并且被設置在形成凸凹部分51的位置。在該位置,無釘裝訂裝置50的上擠壓部分5 和下擠壓部分52b 彼此相向移動,從而突出部分53a和接收部分5 將片材S堆夾在其間并彼此接合。這樣使得在每張片材S上形成凸凹部分51,并且片材S堆的邊緣部分被裝訂。在彼此疊置的所有三張片材S上都形成有凸凹部分51。彼此疊置的片材S被相互擠入,從而裝訂片材S堆。 片材S堆處于壓力接合(pressure-bonded)的狀態(tài)。之后,第一排出輥39a使由凸凹部分51和訂書釘41裝訂的片材S堆旋轉(zhuǎn),從而使片材S堆通過開口 69從堆積部分35移至堆疊器70。如上所述為圖像形成系統(tǒng)1的基本操作模式。接下來,將參考圖1至圖9說明圖像形成系統(tǒng)1的具體操作模式。裝訂片材S堆的模式首先,將參考圖6的(1)至圖7的04)說明能夠由根據(jù)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后處理裝置30進行各種模式的裝訂操作的片材S堆。這里,在圖6的(1)至圖7的04)中,以黑色矩形表示的訂書釘41示出了由訂書機40裝訂片材S堆的位置,并且以白色矩形表示的凸凹部分51示出了由無釘裝訂裝置50裝訂片材S堆的位置。圖6的(1)至圖7的04) 例示出了下述情況片材S堆在一個位置由訂釘操作裝訂而在一個位置由無釘裝訂操作裝訂。這里,首先,將說明在圖6的⑴至(12)各圖中示出的形成有縱長圖像的片材S 堆。將以圖6的(1)中示出的片材S堆作為實例。在片材S堆中,訂書釘41設置在上邊緣部分&上,該上邊緣部分&是片材S的一個短邊邊緣部分,并且凸凹部分51設置在下邊緣部分&上,下邊緣部分&是片材S的另一短邊邊緣部分。在片材S堆中,訂書釘41和凸凹部分51設置在片材S的彼此相對的短邊邊緣部分上。在圖6的(2)至(12)中示出的片材S堆中,訂書釘41和凸凹部分51設置在片材 S堆的不同邊緣部分上。在圖7的(13)至04)中示出的形成有橫長圖像的片材S堆中,訂書釘41和凸凹部分51類似地設置在片材S的不同邊緣部分上。這里,將訂書釘41的解開力與凸凹部分51的解開力相比,訂書釘41的解開力大于凸凹部分51的解開力。因此,當訂書釘41和凸凹部分51均被用于裝訂片材S堆時,例如,將片材S堆裝訂為,由訂書釘41更加可靠地裝訂,并在凸凹部分51處更加容易地解開 (即,片材S能夠更加容易地彼此分離)。這里,例如在以下情況下需要使已裝訂的片材S 堆易于解開當執(zhí)行需要使片材S堆(諸如含有測試問題的小冊子)的邊緣部分解開的暫時裝訂操作時;以及當需要表明片材S堆未開封時。片材S的取向與堆積部分35之間的關系參考圖6的(1)至圖7的(M),在上文中說明了能夠由根據(jù)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1在片材S堆上執(zhí)行的各種模式的裝訂操作。然而,如上所述,由于訂書機40的可移動范圍(參考圖3中的雙頭箭頭A)和無釘裝訂裝置50的可移動范圍(參考圖3中的雙頭箭頭B)有限,因此根據(jù)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1執(zhí)行以下操作。即,在必要的情況下,圖像形成系統(tǒng)1改變待形成在片材S 上的圖像的取向,然后執(zhí)行圖像形成操作。此外,在必要的情況下,圖像形成系統(tǒng)1在以不同取向設置的片材S上執(zhí)行圖像形成操作。參考圖8A至圖8H對此進行說明。這里,盡管針對諸如圖5A所示的在片材S上形成縱長圖像的情況說明圖像形成操作,但該說明也適用于形成橫長圖像的情況。首先,在圖8A至圖8H中示出了從堆積部分35的上方(S卩,沿圖2中的箭頭III 的方向)看到的片材S。參考圖8A至圖8H中向左的傳送方向(即,沿箭頭S2的方向的傳送方向)示出了被供應至堆積部分35的片材S。圖8A至圖8D示出了朝上狀態(tài),在朝上狀態(tài)下,有顏色的字母A為形成在圖8A至圖8D的片材平面的正面上的圖像。反之,圖8E至圖8H示出了朝下狀態(tài),在朝下狀態(tài)下,由虛線示出的字母A為形成在圖8E至圖8H的片材平面的背面上的圖像。在上述圖像形成系統(tǒng)1的基本操作說明中論述的圖像和片材S的模式中,S卩當對取向為使得片材S的短邊之一為傳送方向上的前邊緣的片材進行傳送時;當圖像形成部分 5在片材S上形成圖像,從而片材S在傳送方向上的前邊緣成為上邊緣部分M時;以及當在不驅(qū)動片材反轉(zhuǎn)裝置7的情況下將片材S傳送至堆積部分35時(為簡便起見,在下文中稱為“基本片材供應模式”),以圖8A中所示的狀態(tài)供應片材S。這里,在基本片材供應模式中,如上所述,圖像形成部分5形成圖像,從而片材S在傳送方向上的前邊緣成為上邊緣部分Μ。因此,具體而言,首先,當片材S被供應送至堆積
14部分35時,片材S的傳送方向從第一行進方向Sl變?yōu)榈诙羞M方向S2。因此,在基本片材供應模式中,圖像形成部分5從片材S的下邊緣部分&向片材S的上邊緣部分M連續(xù)地形成圖像。在基本片材供應模式中由圖像形成部分5形成的圖像的旋轉(zhuǎn)角度為0度的情況下 (參見圖8A),當待形成圖8B至圖8D中所示的圖像時,若從圖像形成部分5觀看片材S,圖 8B至圖8D中所示的圖像在順時針方向上的旋轉(zhuǎn)角度為圖8B中所示的圖像為180度;圖 8C中所示的圖像為90度;圖8D中所示的圖像為270度。這里,首先,將對圖8A至圖8D進行說明,圖8A至圖8D示出了以朝上狀態(tài)形成圖像的狀態(tài)。然后,將對圖8E至圖8H進行說明,圖8E至圖8H示出了以朝下狀態(tài)形成圖像的狀態(tài)。首先,將對圖8A至圖8D進行說明。(圖 8A)0 度片材S的取向和圖像為示例性實施例中的基本片材供應模式。片材S的上邊緣部分&處于端導件邊緣部分Ta(第二行進方向S2上的前邊緣)側,而片材S的左邊緣部分 Sb處于側導件邊緣部分Tb(圖中的下側)側,以傳送片材S。在基本片材供應模式中,片材 S在其短邊為第二行進方向S2上的前邊緣的情況下被傳送。(圖 8B)180 度以這樣的狀態(tài)形成圖像在該狀態(tài)下,圖像從示例性實施例中的基本片材供應模式的狀態(tài)旋轉(zhuǎn)了 180度。片材S的下邊緣部分&處于端導件邊緣部分Ta(第二行進方向 S2上的前邊緣)側,而片材S的右邊緣部分Sd處于側導件邊緣部分Tb (圖中的下側)側, 以傳送片材S。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片材S在其短邊為第二行進方向S2上的前邊緣的情況下被傳送。這一點與基本片材供應模式共同。(圖 8C)90 度以這樣的狀態(tài)形成圖像在該狀態(tài)下,圖像從示例性實施例中的基本片材供應模式的狀態(tài)旋轉(zhuǎn)了 90度。片材S的左邊緣部分Sb處于端導件邊緣部分Ta (第二行進方向S2 上的前邊緣)側,而片材S的下邊緣部分&處于側導件邊緣部分Tb (圖中的下側)側,以傳送片材S。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片材S在其長邊為第二行進方向S2上的前邊緣的情況下被傳送。(圖 8D)270 度以這樣的狀態(tài)形成圖像在該狀態(tài)下,圖像從示例性實施例中的基本片材供應模式的狀態(tài)旋轉(zhuǎn)了 270度。片材S的右邊緣部分Sd處于端導件邊緣部分Ta(第二行進方向 S2上的前邊緣)側,而片材S的上邊緣部分M處于側導件邊緣部分Tb (圖中的下側)側, 以傳送片材S。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片材S在其長邊為第二行進方向S2上的前邊緣的情況下被傳送。接下來,將對圖8E至圖8H進行說明,圖8E至圖8H示出了以朝下狀態(tài)形成圖像的狀態(tài)。由于以朝下狀態(tài)形成圖像,在圖8E至圖8H中所示的模式中,片材反轉(zhuǎn)裝置7受到驅(qū)動以使片材S的正面和背面反轉(zhuǎn),然后片材S被傳送至堆積部分35。(圖8E)0 度如示例性實施例中的基本片材供應模式中那樣,圖像角度為0度。如上所述,通過驅(qū)動片材反轉(zhuǎn)裝置7,片材S的正面和背面為基本片材供應模式中片材S的正面和背面的反轉(zhuǎn)。結果,在片材S的左邊緣部分Sb和右邊緣部分Sd為基本片材供應模式中片材S的左邊緣部分Sb和右邊緣部分Sd的反轉(zhuǎn)的情況下,片材S的上邊緣部分&處于端導件邊緣部分Ta(第二行進方向S2上的前邊緣)側,而片材S的右邊緣部分Sd處于側導件邊緣部分 Tb(圖中的下側)側。(圖 8F 至圖 8H)在其它模式中,圖像角度為180度(圖8F)、90度(圖8G)和270度(圖8H)。如圖8A至圖8D中那樣,通過使圖像分別從圖8E中的狀態(tài)旋轉(zhuǎn)180度、90度和270度來形成圖像,然后將片材S供應至堆積部分35。因此,可以在通過旋轉(zhuǎn)圖像使片材S的各個邊緣部分的布置改變的情況下,將片材S供應至堆積部分35。盡管圖8A至圖8H中未示出,這樣使得可以改變由設置在堆積部分35附近的無釘裝訂裝置50和訂書機40裝訂的邊緣部分。圖像形成操作和片材裝訂操作的條件接下來,參考圖10和圖11,將說明對圖6的(1)至圖7的Q4)中所示的片材S堆執(zhí)行裝訂的情況。圖10和圖11中所示的內(nèi)容存儲在控制器80的存儲部分(未示出)中。 基于該內(nèi)容,控制器80判斷是否能夠執(zhí)行由用戶接收的指令的圖像形成操作和裝訂操作。 如果控制器80判定可以執(zhí)行圖像形成操作和裝訂操作,則控制器80例如基于該內(nèi)容向各個結構部分輸出驅(qū)動信號。這里,在圖10和圖11中,符號對應于圖6的(1)至圖7的Q4)中的括號中的片材S堆的標號。在圖10和圖11的各欄中給出了對應于該符號的片材S堆的裝訂條件。更具體而言,“訂釘”欄和“壓凸”欄示出了設置訂書釘41和凸凹部分51的片材S 的邊緣部分。在這些欄中,“上”表示裝訂上邊緣部分Μ,“下”表示裝訂下邊緣部分&,“左” 表示裝訂左邊緣部分Sb,而“右”表示裝訂右邊緣部分Sd。接下來,“片材S”欄表示傳送片材S的方向。“長邊輸送(LEF)”表示沿著片材S 的長邊為前邊緣的方向(即,在片材S沿著片材S的短邊傳送的方向上)傳送片材S?!岸踢呡斔?SEF) ”表示沿著片材S的短邊為前邊緣的方向(即,在片材S沿著片材S的長邊傳送的方向上)傳送片材S。“旋轉(zhuǎn)角度”欄表示由圖像形成部分5形成的圖像的角度。當從圖像形成部分5觀看片材S時,這些角度為沿順時針方向的0度、180度、90度和270度?!胺崔D(zhuǎn)”欄表示是否存在片材反轉(zhuǎn)裝置7的反轉(zhuǎn)步驟?!坝嗎斘恢?Ta或Tb) ”欄表示訂書機40執(zhí)行裝訂操作的堆積部分35的底部3 的邊緣部分?!癟a”指示端導件邊緣部分,而“Tb”指示側導件邊緣部分。“壓凸位置(Tc或Td) ”欄表示無釘裝訂裝置50執(zhí)行裝訂操作的堆積部分35的底部35a的邊緣部分。“Tc”表示相對端導件邊緣部分,而“Td”指示相對側導件邊緣部分。在“片材供應部分”欄下方的“SEF&LEF”欄表示可以在SEF方向和LEF方向這兩個傳送方向上供應片材S。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第一片材供應裝載部分61和第二片材供應裝載部分62能夠在其內(nèi)部保持具有相同尺寸并且在片材S的傳送方向上沿相差90度的方向取向的片材S?!癝EF&LEF”欄更具體地指示片材供應部分的第一片材供應裝載部分61 和第二片材供應裝載部分62在其內(nèi)部保持片材S。
反之,“僅SEF”欄和“僅LEF”欄表示,例如當沿LEF方向供應的片材S用盡時,分別僅在SEF方向和僅在LEF方向上供應片材S。此外,〇表示可以在特定條件下執(zhí)行圖像形成操作;并且在這些條件下的圖像形成操作是優(yōu)選的。Δ表示可以在特定條件下執(zhí)行圖像形成操作;并且在這些條件下的圖像形成操作是非優(yōu)選的。這里,將參考由符號(1)指示的情況來給出詳細說明。在由符號(1)指示的情況下,如圖6的(1)所示,訂書釘41設置在上邊緣部分Μ, 而凸凹部分51設置在下邊緣部分&。首先,當在圖像形成裝置2中設置有片材反轉(zhuǎn)裝置7并且可以沿SEF方向和LEF 方向供應片材S時,用戶查閱“片材供應部分”欄下方的“SEF&LEF”欄。Δ位于“SEF&LEF” 欄中與所使用的片材的SEF對應的行中。反之,O位于“SEF&LEF”欄中與所使用的片材的 LEF對應的行中。如上所述,由于在〇指示的條件下的圖像形成操作有優(yōu)先權,因此選擇傳送在LEF方向上(即,在片材S的一條長邊處于前邊緣的方向上)使用的片材。在這種情況下圖像形成角度為270度,并且“反轉(zhuǎn)”欄指示“否”,因此片材反轉(zhuǎn)裝置7不使片材S反轉(zhuǎn)。另外,設置訂書釘41的位置為Ta,而設置凸凹部分51的位置為Tc。反之,當在相同條件下僅在SEF方向和僅在LEF方向上供應片材S時,在“僅SEF” 欄和“僅LEF”欄中各有一個〇。因此,選定在〇指示的行中的條件。這里,在圖10和圖11中所示的條件是如下確定的。首先,在圖像形成操作后片材 S不反轉(zhuǎn)的情況的優(yōu)先權高于在圖像形成操作后片材S反轉(zhuǎn)的情況。這是為了抑制生產(chǎn)率的降低。如果可以沿SEF方向和LEF方向供應片材S時,則沿LEF方向供應片材S具有優(yōu)先權。這是為了抑制生產(chǎn)率的降低。如上所述,在根據(jù)示例性實施例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1中,訂書機40的可移動范圍 (參考圖3中的雙頭箭頭A)和無釘裝訂裝置50的可移動范圍(參考圖3中的雙頭箭頭B) 是有限的。然而,如圖10和圖11所示,通過改變待形成在片材S上的圖像的取向,并且在必要的情況下在不同取向的片材S上執(zhí)行圖像形成操作,使得能夠以各種模式對片材S堆進行裝訂。在前面的說明中,描述了朝上狀態(tài)和朝下狀態(tài)下的圖像形成。當控制器80選擇了在朝上狀態(tài)下形成圖像時在片材S上形成圖像的順序不同于當控制器80選擇了在朝下狀態(tài)下形成圖像時在片材S上形成圖像的順序。例如,當由讀取單元(諸如掃描儀)(未示出)讀取形成在片材(1至N)上的圖像時,掃描儀按照片材S被供應至掃描儀的順序(這里為從1至N的順序)讀取圖像。然后, 當基于所讀取的圖像以朝上狀態(tài)形成圖像時,控制器80輸出圖像數(shù)據(jù),從而由圖像形成部分5按照從1至N的順序在片材S上形成圖像。反之,在朝下狀態(tài)下形成圖像時,堆疊在堆積部分35上的片材S的正面和背面反轉(zhuǎn),由此控制器80輸出圖像數(shù)據(jù),從而由圖像形成部分5形成圖像的順序顛倒,并且按照倒序形成圖像。在上述示例性實施例中,控制器80向圖像形成部分5輸出圖像數(shù)據(jù),從而按照從N至1的順序形成色調(diào)劑圖像。這里,將說明以朝下狀態(tài)形成圖像的情況。當以朝下狀態(tài)形成圖像時,選擇在各圖 10和圖11中的“反轉(zhuǎn)”欄下方指示“是”的行中的條件。
17
例如,對于圖10中用于符號(1)的條件而言,即,對于“訂釘”欄指示“上”并且“壓凸”欄指示“下”的情況而言,“反轉(zhuǎn)”欄下方的行中指示“否”。這里,圖10和圖11中的條件相似地設定。也就是說,在“反轉(zhuǎn)”欄下方的行指示“是”的情況下,在片材反轉(zhuǎn)裝置7受到驅(qū)動的條件下執(zhí)行圖像形成操作。更具體而言,當“片材S”欄指示“LEF”時,“旋轉(zhuǎn)角度)”欄指示270,“訂釘位置(Ta或Tb),,欄指示Ta,“壓凸位置(Tc或Td),,欄指示Tc,“片材供應部分”欄下方的 “SEF&LEF”欄指示〇,“片材供應部分”欄下方的“僅SEF”欄指示-,并且“片材供應部分”欄下方的“僅LEF”欄指示〇。類似地確定諸如圖10中用于(4)、(7)和(10)的條件的其它條件。盡管,在上述示例性實施例中,說明了當選擇了朝上狀態(tài)和朝下狀態(tài)時按照倒序在片材S上形成圖像的情況,但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按照由掃描儀讀取圖像的順序來形成色調(diào)劑圖像,并且可以在傳送片材S時物理地顛倒片材S的順序。更具體而言,可以將形成有圖像的片材S存放在設置于圖像形成系統(tǒng)1中的中間堆疊部分(未示出)中,并且在存放有片材S時將成堆的片材S連續(xù)地供應至堆積部分35。這里,如圖1中所示,在示例性實施例中,在經(jīng)過圖像形成部分5的上側以形成圖像并從圖像形成部分5的上方經(jīng)過的片材S中,面向圖像形成部分5的表面(S卩,圖1中的下表面)為正面。然而,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例如,除了圖1中所示的圖像形成部分5(即,在經(jīng)過圖像形成部分5的上側的片材S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部分幻以外,還可以設置與經(jīng)過的片材S對置(S卩,在經(jīng)過的片材S上方)的圖像形成部分5。這種結構使得可以在經(jīng)過的片材S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形成圖像。盡管,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片材反轉(zhuǎn)裝置7被描述為設置在圖像形成裝置2中, 但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即,片材反轉(zhuǎn)裝置7可以布置在任何位置,只要其沿著片材S的傳送方向設置在圖像形成部分5的下游并沿著片材S的傳送方向設置在堆積部分35的上游即可。 例如,片材反轉(zhuǎn)裝置7可以設置在片材處理裝置3中。另外,訂書機40被形成為能夠在堆積部分35的底部35a的兩個邊緣部分(端導件邊緣部分Ta和側導件邊緣部分Tb)執(zhí)行訂釘,而無釘裝訂裝置50被形成為能夠在堆積部分35的底部35a的另外兩個邊緣部分(相對端導件邊緣部分Tc和相對側導件邊緣部分 Td)對片材S堆執(zhí)行裝訂。然而,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即,可以允許將訂書機40設置在堆積部分35的底部35a的一個邊緣部分(諸如端導件邊緣部分Ta),并且允許將無釘裝訂裝置 50設置在另外三個邊緣部分(諸如側導件邊緣部分Tb、相對端導件邊緣部分Tc和相對側導件邊緣部分Td)。此外,可以將訂書機40僅固定在堆積部分35的底部35a的角落上,并且允許將無釘裝訂裝置50設置在邊緣部分上。此外,盡管在這里論述了在各圖6的(1)至圖7的04)中所示的片材S堆,但這些片材S堆僅為實例。示例性實施例中的后處理裝置30能夠以除了片材S堆的前述裝訂模式以外的其它裝訂模式進行操作。例如,后處理裝置30能夠以裝訂片材S堆的各角的模式進行操作,或者改變裝訂片材S堆的位置和裝訂位置的數(shù)目。此外,例如,后處理裝置30 能夠以僅通過設置訂書釘41而裝訂片材S堆的模式進行操作,或者能夠以僅執(zhí)行壓凸操作而裝訂片材S堆的模式進行操作。此外,盡管在前述說明中將訂書機40用作第一裝訂單元并將無釘裝訂裝置50用作第二裝訂單元,但本發(fā)明不限于該示例性實施例。例如,第一裝訂單元和第二裝訂單元可以是相同類型的裝訂單元。即,第一裝訂單元可以是利用第一訂書釘執(zhí)行裝訂的裝訂單元, 而第二裝訂單元可以是利用第二訂書釘執(zhí)行裝訂的裝訂單元,該第二訂書釘?shù)慕忾_力小于該第一訂書釘?shù)慕忾_力。類似地,第一裝訂單元和第二裝訂單元均可以是無釘裝訂單元,或者可以是其它類型的裝訂單元,諸如使用粘合劑的裝訂單元。此外,在上述示例性實施例中,說明了作為基本片材供應模式的下述模式在該模式中,以朝上狀態(tài)供應片材S,同時為了方便起見,各片材S的一條短邊沿傳送方向設置在前側,并且沒有驅(qū)動片材反轉(zhuǎn)裝置7。然而,各片材S的一條長邊沿傳送方向設置在前側的模式也可以是基本片材供應模式(參考圖8C至圖8D)。在這種情況下,每單位時間內(nèi)形成有圖像的片材的數(shù)量增加。另外,基本狀態(tài)可以是朝下狀態(tài)而非朝上狀態(tài)。從信息管理的觀點來看,期望為朝下狀態(tài),這是因為形成有圖像的片材S的表面朝向并被排放至堆疊器70。此外,可以使用以下裝置作為無釘裝訂裝置50。圖12A至圖12D示出無釘裝訂裝置500的另一示例性結構和經(jīng)過了無釘裝訂操作的片材S堆。如圖12A中所示,在片材S堆放置在基部501和底部部件502之間的情況下, 無釘裝訂裝置500通過沿圖12A中的箭頭Fl的方向推動基部部件503來裝訂片材S堆。更具體而言,首先,當如圖12B中所示,當板件504和打孔部件505穿過了片材S堆時,在片材S堆中形成狹縫51和舌狀部分522。通過在片材S堆的一部分上進行打孔并保持邊緣部分52 與片材S堆相連而形成舌狀部分522。當進一步推動基部部件503時,打孔部件505的上邊緣部分50 撞擊與基部501形成一體的突出部506,從而打孔部件505 沿圖12A中的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因此,如圖12C中所示,打孔部件505末端處的突起部50 沿著圖12C中的箭頭F2的方向?qū)⑸酄畈糠?22推入刀片504中的孔眼5(Ma。在圖12C中, 沒有示出打孔部件505。當基部部件503在這種狀態(tài)下沿著圖12C中的箭頭F3的方向抬起時,刀片504抬起,而舌狀部分522卡在刀片504的孔眼50 中。然后,如圖12D中所示, 舌狀部分522被插入狹縫521中,從而裝訂片材S堆。此時,裝訂孔523形成在片材S堆中的對舌狀部分522打孔的位置處。出于解釋和說明的目的提供了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前面的說明。不意在窮舉或?qū)⒈景l(fā)明限制為所公開的確切形式。顯然,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進行許多修改和變型。選擇和說明本示例性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因此使得本技術領域的其他人能夠為實現(xiàn)各種實施例理解本發(fā)明和各種適合于所構想的特定應用的修改。目的在于通過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內(nèi)容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形成系統(tǒng),包括第一供應單元,其以第一取向供應多張記錄材料,各張記錄材料具有長邊和短邊,所述第一取向為所述短邊在傳送方向上處于前側的取向;第二供應單元,其以第二取向供應多張記錄材料,各張記錄材料具有長邊和短邊,所述第二取向為所述長邊在傳送方向上處于前側的取向;圖像形成單元,其在從所述第一供應單元或所述第二供應單元供應的所述多張記錄材料上形成圖像;堆疊單元,其用于將由所述圖像形成單元形成有圖像的所述多張記錄材料堆疊成堆, 所述堆中的所述多張記錄材料彼此疊置為各張記錄材料的第一邊緣部分彼此對齊,并且各張記錄材料的不同于所述第一邊緣部分的第二邊緣部分彼此對齊;第一裝訂單元,其通過執(zhí)行第一裝訂操作來裝訂堆疊在所述堆疊單元上的所述多張記錄材料的所述堆的所述第一邊緣部分;第二裝訂單元,其通過執(zhí)行第二裝訂操作來裝訂堆疊在所述堆疊單元上的所述多張記錄材料的所述堆的所述第二邊緣部分;獲取單元,其獲取關于所述多張記錄材料的所述堆的與所述第一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和所述第二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有關的指令;以及控制器,其基于由所述獲取單元獲取的所述第一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和所述第二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來執(zhí)行控制,以從所述第一供應單元和所述第二供應單元中任一者供應所述多張記錄材料。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當從所述第一供應單元供應所述多張記錄材料和從所述第二供應單元供應所述多張記錄材料均被允許時,所述控制器使得從所述第二供應單元供應所述多張記錄材料。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還包括反轉(zhuǎn)傳送單元,其將由所述圖像形成單元形成有圖像的所述多張記錄材料的正面和背面反轉(zhuǎn),并且所述反轉(zhuǎn)傳送單元將反轉(zhuǎn)后的所述多張記錄材料傳送至所述堆疊單元,其中,所述控制器執(zhí)行控制,以基于所述圖像關于所述多張記錄材料的取向并基于所述第一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和所述第二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來判斷是否使所述反轉(zhuǎn)傳送單元反轉(zhuǎn)并傳送所述多張記錄材料。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所述控制器執(zhí)行控制,以基于所述圖像關于所述多張記錄材料的取向并基于所述第一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和所述第二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來對由所述圖像形成單元在所述多張記錄材料的所述堆中的各張記錄材料上形成的所述圖像的取向進行旋轉(zhuǎn)。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所述控制器執(zhí)行控制,以基于所述圖像關于所述多張記錄材料的取向并基于所述第一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和所述第二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來對由所述圖像形成單元在所述多張記錄材料的所述堆中的各張記錄材料上形成的所述圖像的取向進行旋轉(zhuǎn)。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利用所述第二裝訂單元通過所述第二裝訂操作裝訂的所述第二邊緣部分比利用所述第一裝訂單元通過所述第一裝訂操作裝訂的所述第一邊緣部分更容易解開。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利用所述第二裝訂單元通過所述第二裝訂操作裝訂的所述第二邊緣部分比利用所述第一裝訂單元通過所述第一裝訂操作裝訂的所述第一邊緣部分更容易解開。
8.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利用所述第二裝訂單元通過所述第二裝訂操作裝訂的所述第二邊緣部分比利用所述第一裝訂單元通過所述第一裝訂操作裝訂的所述第一邊緣部分更容易解開。
9.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利用所述第二裝訂單元通過所述第二裝訂操作裝訂的所述第二邊緣部分比利用所述第一裝訂單元通過所述第一裝訂操作裝訂的所述第一邊緣部分更容易解開。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所述控制器在使所述第一裝訂單元在所述多張記錄材料上執(zhí)行所述第一裝訂操作之后,使所述第二裝訂單元在所述多張記錄材料上執(zhí)行所述第二裝訂操作。
11.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所述控制器在使所述第一裝訂單元在所述多張記錄材料上執(zhí)行所述第一裝訂操作之后,使所述第二裝訂單元在所述多張記錄材料上執(zhí)行所述第二裝訂操作。
12.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所述控制器在使所述第一裝訂單元在所述多張記錄材料上執(zhí)行所述第一裝訂操作之后,使所述第二裝訂單元在所述多張記錄材料上執(zhí)行所述第二裝訂操作。
13.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像形成系統(tǒng),其中,所述控制器在使所述第一裝訂單元在所述多張記錄材料上執(zhí)行所述第一裝訂操作之后,使所述第二裝訂單元在所述多張記錄材料上執(zhí)行所述第二裝訂操作。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圖像形成系統(tǒng),包括第一供應單元,其以第一取向供應多張記錄材料;第二供應單元,其以第二取向供應多張記錄材料;圖像形成單元,其在多張記錄材料上形成圖像;堆疊單元,其將形成圖像的多張記錄材料堆疊成堆,堆中的多張記錄材料彼此疊置為各張記錄材料的第一邊緣部分和第二邊緣部分均彼此對齊;第一裝訂單元,其通過第一裝訂操作來裝訂多張記錄材料的堆的第一邊緣部分;第二裝訂單元,其通過第二裝訂操作來裝訂多張記錄材料的堆的第二邊緣部分;獲取單元,其獲取與第一和第二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有關的指令;以及控制器,其基于第一和第二裝訂操作的裝訂位置來執(zhí)行控制,以從第一和第二供應單元中任一者供應多張記錄材料。
文檔編號G03G15/00GK102205917SQ20101059184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29日
發(fā)明者白石隆一 申請人:富士施樂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