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對準標記、使用對準標記的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對準標記、使用對準標記的顯示裝置、以及該顯示裝 置的制造方法。更具體地,本發(fā)明涉及對準標記,用于在制造對于 各個視點顯示不同圖像的顯示裝置(例如,自動立體三維顯示裝置) 的過程中,對諸如柱狀光柵式透鏡(lenticular lens)這樣的光學圖像分 離元件與顯示面板之間的位置進行對準;使用該對準標記的顯示裝置; 以及該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shù):
近年來,安裝在諸如投影儀、移動電話等的小型電子設備上的液 晶顯示裝置(LCD)的數(shù)目快速增長,以充分利用它們的特點,諸如 低功耗、輕重量和薄型。另一方面,還開發(fā)了通過將一些價值添加到 LCD裝置而制成的增值產(chǎn)品。增值產(chǎn)品的一個示例是自動立體三維顯 示裝置,該裝置具有利用光學元件(即,光學圖像分離元件或光學分 割器元件)來顯示立體三維圖像的性能,所述光學元件通過對于不同 視點分割入射光來分離圖像。通過此類型的自由立體三維顯示裝置, 觀察者可以用肉眼感知到立體三維圖像而無需使用任何專用眼鏡。一 般使用透鏡(例如,柱狀光柵式透鏡、蠅眼透鏡等)或視差柵欄(parallax barrier)作為光學圖像分離元件。
目前,傳統(tǒng)上,在制造對于各個視點顯示不同圖像的顯示裝置(例 如,自由立體三維顯示裝置)的過程中所使用的透鏡與顯示面板之間 的位置對準方法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的位置對準方法是這樣一種方法,其中,在顯示面板 和透鏡上分別形成標記,然后,使這些標記相匹配,從而使面板與透鏡的位置彼此對準。在于1993年公布的日本專利公布No. 5-188498中 公開了該方法的示例,如圖1所示。
對于第一種類型的位置對準方法,如圖1所示,在顯示面板100 上的預定位置處形成有定位標記101,并且與此同時,在透鏡102(公 布No. 5-188498中的柱狀光柵式透鏡)的表面上的預定位置處形成有 定位標記(未示出)。之后,顯示面板100上的定位標記101和透鏡 102上的定位標記的標記圖像105彼此匹配,從而利用定位設備103的 觀察裝置104而使面板100和透鏡102的位置彼此對準(參見摘要以 及圖1和圖4)。
第二種類型的位置對準方法是這樣一種方法,其中,將入射光照 射到透鏡,從而形成聚光圖像,然后,將這樣形成的聚光圖像與形成 在顯示面板上的標記中的一個標記相匹配。在于1998年公布的日本專 利公布No. 10-149110中公開了該方法的一個示例,并且在于2000年 公布的日本專利公布No. 2000-194277中公開了該方法的另一示例。圖 2示出了公布No. 10-149110中的方法的示例,圖3示出了公布No. 2000-194277中的方法的示例。
對于圖2中所示的第二種類型的位置對準方法,在顯示面板150 (公布No. 10-149110中的驅(qū)動器基板)上的預定位置處設置有對準標 記151。對準標記151,其位于面板150的顯示區(qū)域的外側(cè),包括以預 定間隔布置的平行直線。將入射光153照射到透鏡152 (公布No. 10-149110中的形成在對向基板上的柱狀透鏡)上,從而由于透鏡152 的聚光特性而在面板150上生成聚光圖像154。然后,將這樣生成的聚 光圖像154與對準標記151的直線中所期望的一條直線相匹配,從而 使面板150與透鏡152的位置彼此對準(參見摘要、圖4以及0020至 0022段)。
對于圖3中所示的第二種類型的位置對準方法,使用了具有圖3中所示的結(jié)構(gòu)的對準和粘接設備200。在設備200的工作臺上,堆疊有 微透鏡基板204和LCD元件205,如圖3所示。之后,從激光源201 發(fā)射的激光經(jīng)由半反射鏡(half mirror) 202和反射鏡203而被照射到 微透鏡基板204上并聚集,從而在位于下面的LCD元件205上形成光 斑。隨后,利用用于顯示來自顯微鏡206的圖像的監(jiān)視電視207來比 較光斑位置與元件205上的預定位置,同時,使光斑的位置與元件205 上的預定位置相匹配(參見摘要、圖1以及0042至0047段)。
第三種類型的位置對準方法是這樣一種方法,其中,利用由觀察 者所看到的特定圖案的狀態(tài)變化來使顯示面板的位置與透鏡的位置對 準,其中所述圖案形成在顯示面板的顯示區(qū)域外側(cè)。在于1999年公布 的日本專利公布No. 11-352441中公開了該方法的一個示例,并且在于 1999年公布的日本專利公布No. 11-15086中公開了該方法的另一示例。 圖4示出了公布No. 11-352441的方法的示例,圖7示出了公布No. 11-15086的方法的示例。
圖4中所示的第三種類型的位置對準方法用于包括主圖像區(qū)域 251以及被形成以圍繞該主圖像區(qū)域251的矩形框狀標尺(gauge)區(qū) 域252的印刷品250的生產(chǎn)。標尺253被印刷在標尺區(qū)域252中。標 尺253包括由具有預定寬度、以預定間隔彼此平行布置的直線形成的 圖案。對于該方法,利用以上述方法印刷在印刷紙上的標尺253來校 驗印刷酉己7隹(printing registration)。
當印刷配準未匹配時,形成標尺253的各條線未彼此明顯分開地 被印刷。這樣,即使在相鄰的線之間將要成為空白的部分上也執(zhí)行了 印刷,并且結(jié)果,整個標尺253都被毀壞或者破壞,如圖5A所示。另 一方面,當印刷配準相匹配時,形成標尺253的各條線彼此明顯分開 地被印刷,并且整個標尺253未被毀壞或者破壞,如圖5B所示。以該 方式,通過查明標尺253是處于圖5A的印刷狀態(tài)還是處于圖5B的印 刷狀態(tài),可以容易地以高精度來校驗印刷配準。此外,在其中在將柱狀光柵式透鏡粘貼到印刷品250上的步驟中
經(jīng)由片狀柱狀光柵式透鏡觀看印刷品250的情況下,圖6A、 6B、 6C 和6D中所示的圖像被觀察到。當粘接配準未匹配時,在標尺區(qū)域252 中生成莫爾條紋,并且因此,從傳感器得到的標尺253的圖像具有明 暗,其值由它們的預定值偏離或者是分散的。當粘接配準相匹配時, 在標尺區(qū)域252中沒有生成莫爾條紋,因此,從傳感器得到的標尺253 的圖像具有均勻的密度,如圖6D所示。以該方式,通過査明圖6A、 6B、 6C和6D的圖像中的哪一個圖像被看到,可以容易地校驗粘接配 準(參見摘要、圖1和圖2以及0023至0028段)
對于圖7中所示的第三種類型的位置對準方法,在合成圖像300 的指定位置處分別放置直的黑線301,所述合成圖像300包括具有視差 的、布置在相同平面上的各個單位像素中的多個圖像。例如,如圖7 所示,黑線301被分別放置在合成圖像300的左端位置和右端位置處, 形成柱狀光柵式透鏡的柱狀透鏡元件(未示出)分別與其相對。黑線 301位于顯示區(qū)域(或有效區(qū)域)的外側(cè)。之后,進行定位,使得黑線 301之一經(jīng)由柱狀光柵式透鏡(未示出)而全部被看到,從而使柱狀光 柵式透鏡的位置與合成圖像300的位置彼此對準(參見摘要、圖8和 圖9以及0022至0030段)。
對于圖1中所示的第一種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方法,使顯示 面板100上的定位標記101的位置與透鏡102的表面上的對準標記的 位置相匹配。因此,不僅需要以高精度在顯示面板100上形成對準標 記,而且還需要以高精度在透鏡102上形成對準標記。然而,為了形 成此類型的對準標記, 一般使用光刻、印刷、沖壓或噴墨技術(shù)。這意 味著,所述對準標記的形成過程易于受在其上將要形成所述標記的基 體材料的表面不規(guī)則影響。因此,難以以高精度在透鏡102的表面上 形成期望的對準標記。對準標記可以形成在透鏡102的背面。然而,在該情況下,定位
設備103需要具有在透鏡102的表面和背面都能執(zhí)行對準操作的性能 以解決透鏡102的精度問題。這一需求抬高了定位設備103的價格。
此外,對于圖1中所示的第一種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方法, 不僅由于上述原因而需要高價定位設備103,而且由于需要形成對準標 記而增加了透鏡102的制造成本。因此,存在使用顯示面板100的顯 示裝置的制造成本增加的問題。
對于圖2中所示的第二種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方法,聚光圖 像154與形成在顯示面板150上的對準標記151彼此相匹配,所述聚 光圖像154由照射到透鏡152的入射光生成在顯示面板150上,從而 使面板150的位置與透鏡152的位置對準。這意味著在透鏡152上沒 有對準標記。由于該原因,不能使用普通對準設備,并且需要為該方 法特別設計的對準設備。據(jù)此,存在對準設備的成本高的問題。
此外,對于圖2中所示的第二種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shù)對準方法,存在 下述可能性,即,由于透鏡152、面板150或粘合層的厚度的離散性, 通過透鏡152生成在顯示面板150上的聚光圖像154未準確聚焦,這 使得聚光圖像154不清晰。由于該原因,對于各顯示裝置都必須單獨 調(diào)整光源。結(jié)果,存在對準操作耗時很長并且因而生產(chǎn)率被降低的問 題。
對于圖3中所示的第二種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操作,存在與 上述的圖2的方法的問題相似的問題。具體地,從激光源201發(fā)射的 激光經(jīng)由微透鏡基板204而被照射到LCD元件205上,從而在元件205 上形成光斑。之后,在對元件205上的預定位置與光斑位置彼此進行 對比的同時,進行位置對準。因此,存在對準操作耗時很長并且因而 生產(chǎn)率被降低的問題。對于圖4中所示的第三種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操作方法,在
位于印刷品250的顯示區(qū)域(即,主圖像區(qū)域251)外側(cè)的標尺區(qū)域 252中形成具有特定圖案的標尺253,并且利用圖像的明暗以及莫爾條 紋的有無來進行位置對準。然而,該方法不涉及沿著柱狀光柵式透鏡 的圖像分離方向(即,光學分割方向)及其旋轉(zhuǎn)方向的相對位置偏移。 由于該原因,存在對準操作耗時很長并且因而生產(chǎn)率被降低的問題。
對于圖7中所示的第三種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方法,在合成 圖像300的指定位置處分別放置直的黑線301,然后,進行對準操作, 使得黑線301之一經(jīng)由柱狀光柵式透鏡而全部被看到。因為該方法同 樣不涉及沿著柱狀光柵式透鏡的圖像分離方向(即,光學分割方向) 的相對位置偏移,所以存在與圖4中所示的第三種類型的位置對準方 法的問題相似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創(chuàng)造本發(fā)明以解決參照圖1至7所說明的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方法 的上述問題。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對準標記,該對準標記使得能夠在現(xiàn) 有光學圖像分離元件(例如,柱狀光柵式透鏡)上未形成有標記的情 況下按照原狀使用所述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并且能夠利用普通的對準 和粘接設備來執(zhí)行光學圖像分離元件與顯示面板之間的對準操作;利 用該對準標記的顯示裝置;以及該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對準標記,該對準標記使得不僅能夠
容易地分辨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和顯示面板是否位置對準,而且還能夠 容易地知道在光學圖像分離元件與顯示面板未位置對準的情況下它們
之間的位置偏移方向和位置偏移量;利用該對準標記的顯示裝置;以 及該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對準標記,該對準標記使得能夠降低 包括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和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夠 提高其生產(chǎn)率;利用該對準標記的顯示裝置;以及該顯示裝置的制造 方法。
從下面的說明中,上述目的以及未具體提及的其他目的對于本領(lǐng) 域技術(shù)人員而言將變得清楚。
(1)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對準標記,其被設計為 形成在顯示面板上,用于在顯示裝置的制造過程中光學圖像分離元件 (例如,柱狀光柵式透鏡)與所述顯示面板之間的位置對準,所述顯 示裝置包括所述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和所述顯示面板。
該對準標記包括
用于第一視點的第一標記元件塊,通過以具有與預定標記元件節(jié) 距(pitch)相等的寬度的方式分割用于第一視點的第一標記元件而形成; 和
用于第二視點的第二標記元件塊,通過以具有與所述標記元件節(jié) 距相等的寬度的方式分割用于第二視點的第二標記元件而形成;
其中,第一標記元件和第二標記元件在平面形狀上彼此不同;
第一標記元件塊和第二標記元件塊沿著光學圖像分離元件的光學 圖像分離方向以標記元件節(jié)距按預定次序布置,從而形成圖案;并且
彼此相鄰的預定數(shù)目的第一標記元件塊和第二標記元件塊構(gòu)成一 個重復周期(分組),所述重復周期的寬度與所述光學圖像分離元件 的構(gòu)成元件(例如,柱狀透鏡元件)的布置節(jié)距(例如,透鏡元件節(jié) 距)相一致。
對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的對準標記,提供了上述結(jié)構(gòu),并且 因此,當在預定視識別距離處利用相機經(jīng)由光學圖像分離元件攝取形 成在顯示面板上的對準標記的圖像時,依據(jù)光學圖像分離元件的位置和顯示元件的位置是否對準而視識別到不同的狀態(tài)。例如,依據(jù)光學 圖像分離元件和顯示元件是否位置對準,視識別到不同的合成圖像。 另一方面,在其中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和顯示元件位置對準的情況下, 視識別不到合成圖像(換言之,合成圖像消失了),而在其中光學圖 像分離元件和顯示元件沒有位置對準的情況下,視識別到合成圖像。 由于該原因,可以容易地分辨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和顯示面板是否位置 對準。
此外,在其中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和顯示元件沒有位置對準的情況 下,依據(jù)沿著圖像分離方向的位置偏移方向和位置偏移量而視識別到 不同的合成圖像。換言之,這樣識別到的合成圖像根據(jù)所述位置偏移 方向和位置偏移量而改變。因此,可以容易地知道光學圖像分離元件 與顯示面板之間的位置偏移方向和位置偏移量。
因此,可以在現(xiàn)有光學圖像分離元件上未形成有標記的情況下按 照原狀使用該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并且可以利用普通的對準和粘接設 備來執(zhí)行光學圖像分離元件與顯示面板之間的位置對準操作。
進而,如以上所說明的,現(xiàn)有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和普通的對準和 粘接設備是可用的,并且以上述方式來分辨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和顯示 面板是否位置對準。因此,可以快速進行分辨操作并迅速校正位置偏 移。這使得能夠降低包括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和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的 制造成本,并且能夠提高其生產(chǎn)率。
(2)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對準標記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第一標 記元件塊和第二標記元件塊沿著圖像分離方向交替布置,并且彼此相 鄰的第一標記元件塊的一個和第二標記元件塊的一個構(gòu)成重復周期。
在該實施例中,對準標記僅包括第一標記元件塊和第二標記元件 塊,因此存在另一優(yōu)點,即,標記的結(jié)構(gòu)得到簡化。(3) 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對準標記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另外提 供了用于第三視點的第三標記元件塊,其中,所述第三標記元件塊通 過以具有與所述標記元件節(jié)距相等的寬度的方式分割用于第三視點的 第三標記元件而形成;
第一標記元件塊、第二標記元件塊和第三標記元件塊沿著光學圖 像分離方向布置,從而形成圖案;并且
彼此相鄰的第一標記元件塊的一個、第二標記元件塊的一個和第 三標記元件塊的一個構(gòu)成重復周期。
在該實施例中,除了第一標記元件塊和第二標記元件塊之外,還 包括第三標記元件塊。因此,雖然與僅包括第一標記元件塊和第二標 記元件塊的情況相比對準標記的結(jié)構(gòu)稍微變復雜了,但是存在另一優(yōu) 點,即,依據(jù)光學圖像分離元件的位置和顯示元件的位置是否對準而 視識別到的狀態(tài)的差異更突出,并且依據(jù)位置偏移方向和位置偏移量 而視識別到的合成圖像的變化也更易于區(qū)別。
(4) 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對準標記的又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另 外提供了空隙,所述空隙中的每一個都具有與標記元件節(jié)距相等的寬 度;
第一標記元件塊、第二標記元件塊和空隙沿著光學圖像分離方向 布置,從而形成圖案;
并且彼此相鄰的第一標記元件塊的一個、第二標記元件塊的一個 和空隙的一個構(gòu)成重復周期。
在該實施例中,除了第一標記元件塊和第二標記元件塊之外,還 包括空隙。因此,雖然與僅包括第一標記元件塊和第二標記元件塊的 情況相比對準標記的結(jié)構(gòu)稍微變復雜了,但是它比另外設置了第三標 記元件塊的情況要簡單。而且,存在另一優(yōu)點,即,依據(jù)光學圖像分 離元件的位置和顯示元件的位置是否對準而視識別到的狀態(tài)的差異更突出,并且依據(jù)位置偏移方向和位置偏移量而視識別到的合成圖像的 變化也更易于區(qū)別。
(5) 在上述實施例(4)中,優(yōu)選的是,當在預定視識別距離處 利用相機經(jīng)由所述光學圖像分離元件來攝取形成在顯示面板上的標記 的圖像時,在其中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和顯示元件位置對準的情況下, 視識別不到合成圖像,而在其中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和顯示元件沒有位 置對準的情況下,視識別到預定合成圖像。
(6) 在上述實施例(3)中,優(yōu)選的是,重復周期包括第一標記
元件塊、第二標記元件塊和/或第三標記元件塊的兩個或更多個。
在該情況下,存在另一優(yōu)點,即,與其中重復周期包括一個第一 標記元件塊、 一個第二標記元件塊和一個第三標記元件塊的情況相比, 位置對準精度提高了。
(7) 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對準標記或上述實施例(2)中, 優(yōu)選的是,第一標記元件塊和第二標記元件塊的每一個都通過沿著光 學圖像分離方向?qū)⑵涑跏计矫嫘螤畎幢壤s小(l/所述重復周期中所包 括的第一和第二標記元件塊的數(shù)目)而得到。
(8) 在上述實施例(3)或(6)中,優(yōu)選的是,第一標記元件塊、 第二標記元件塊和第三標記元件塊的每一個都通過沿著光學圖像分離 方向?qū)⑵涑跏计矫嫘螤畎幢壤s小(l/重復周期中所包括的第一、第二 和第三標記元件塊的數(shù)目)而得到。
(9)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其對于不同 視點顯示不同圖像。
該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方面或上述實施例(2)至(8)之一的標記,形 成在所述顯示面板上;和
光學圖像分離元件,附接到所述顯示面板。
對于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方面的顯示裝置,在顯示面板上形成有根據(jù) (1)至(8)之一的標記,并且光學圖像分離元件被附接到顯示面板。
因此,顯而易見的是,由于與對于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標記所描述 的原因相同的原因,可得到與所述標記的優(yōu)點相同的優(yōu)點。
(10) 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方面的顯示裝置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標記
沿著與光學圖像分離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而布置在顯示裝置的非顯示區(qū) 域中的三個或更多個位置處。
在該實施例中,因為標記被布置在三個或更多個位置處,所以存 在另一優(yōu)點,即,通過對由這些標記所生成的圖像進行匹配,使沿著 旋轉(zhuǎn)方向的位置對準更便利。
(11) 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方面的顯示裝置的另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
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包括
結(jié)構(gòu)元件,沿著圖像分離方向布置;和
附加結(jié)構(gòu)元件,它的光學圖像分離方向與光學圖像分離元件的光 學圖像分離方向相垂直-,
其中,顯示面板包括附加標記,所述附加標記通過在平行于顯示
面板的平面內(nèi)將所述標記旋轉(zhuǎn)90。而得到。
在該實施例中,存在另一優(yōu)點,即,除了沿著圖像分離方向的位 置偏移方向和位置偏移量之外,還可以知道沿著與所述圖像分離方向 垂直的方向的位置偏移方向和位置偏移量,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生產(chǎn)率。(12)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 該方法是用于制造對于不同視點顯示不同圖像的顯示裝置的方法。
該方法包括
在顯示面板上的預定位置處形成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方面或上述實施 例(2)至(8)之一的標記;
通過利用經(jīng)由光學圖像分離元件而視識別到的所述標記的圖像, 執(zhí)行顯示面板與光學圖像分離元件之間的位置對準;以及
在完成所述位置對準之后,將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固定在顯示面板上。
對于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三方面的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以上述方式將 光學圖像分離元件附接到顯示面板,因此,顯而易見的是,由于與對 于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標記所描述的原因相同的原因,可得到與所 述標記的優(yōu)點相同的優(yōu)點。
(13) 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三方面的方法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標記沿著 與光學圖像分離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而布置在顯示裝置的非顯示區(qū)域中 的三個或更多個位置處。
在該實施例中,因為標記被布置在三個或更多個位置處,所以存 在另一優(yōu)點,g卩,通過對由這些標記所生成的圖像進行匹配,使沿著 旋轉(zhuǎn)方向的位置對準更便利。
(14) 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三方面的方法的另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光學 圖像分離元件包括
結(jié)構(gòu)元件,沿著圖像分離方向布置;和
附加結(jié)構(gòu)元件,它的光學圖像分離方向與光學圖像分離元件的光 學圖像分離方向相垂直;
其中,顯示面板包括附加標記,所述附加標記通過將所述標記在平行于所述顯示面板的平面內(nèi)旋轉(zhuǎn)90。而得到。
在該實施例中,存在另一優(yōu)點,即,除了沿著圖像分離方向的位 置偏移方向和位置偏移量之外,還可以知道沿著與所述圖像分離方向 垂直的方向的位置偏移方向和位置偏移量,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生產(chǎn)率。
為了可以容易地實現(xiàn)本發(fā)明,現(xiàn)在將參照附圖來對其進行說明。 圖1是示出了第一種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方法的示意性透視圖。
圖2是示出了第二種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方法的示意性透視圖。
圖3是示出了在第二種類型的另一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方法中所使 用的對準和粘接設備的示意性側(cè)視圖。
圖4是示出了在第三種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方法中所使用的 印刷品的結(jié)構(gòu)的平面圖。
圖5A是示出了當在圖4的第三種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方法中 印刷配準未匹配時觀察者所看到的圖案狀態(tài)的局部平面圖。
圖5B是示出了當在圖4的第三種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方法中 印刷配準相匹配時觀察者所看到的圖案狀態(tài)的局部平面圖。
圖6A是示出了當在圖4的第三種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方法中 印刷配準未匹配時的標尺狀態(tài)的局部平面圖。
圖6B是示出了當在圖4的第三種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方法中 印刷配準未匹配時的標尺狀態(tài)的局部平面圖。
圖6C是示出了當在圖4的第三種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方法中 印刷配準未匹配時的標尺狀態(tài)的局部平面圖。
圖6D是示出了當在圖4的第三種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方法中 印屆U配準相匹配時的標尺狀態(tài)的局部平面圖。
圖7是示出了第三種類型的另一現(xiàn)有技術(shù)位置對準方法中所使用 的合成圖像的結(jié)構(gòu)的示意性局部平面圖。圖8A至8E是分別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制 造方法的說明圖,其中,示出了柱狀光柵式透鏡與對準標記之間的位 置關(guān)系、以及通過經(jīng)由柱狀光柵式透鏡對顯示面板上的對準標記攝取 圖像而生成的合成圖像。
圖9A至9D是分別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對準標記的一 系列形成步驟的說明圖。
圖10是示出了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 中透鏡元件節(jié)距、標記元件節(jié)距、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標記元件塊 數(shù)目和視識別距離之間的關(guān)系的說明性側(cè)視圖。
圖11是示出了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 中設置在顯示面板上的對準標記的放置位置和設置在這些標記上方的 相機的放置位置的示意性透視圖。
圖12是示出了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 中所使用的對準和粘接設備的示意性結(jié)構(gòu)的說明性側(cè)視圖。
圖13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對準標記的結(jié)構(gòu)的平面圖。
圖14A至14E是分別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顯示裝置 的制造方法的說明圖,其中,示出了柱狀光柵式透鏡與對準標記之間 的位置關(guān)系、以及通過經(jīng)由柱狀光柵式透鏡對顯示面板上的對準標記 攝取圖像而生成的合成圖像。
圖15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對準標記的結(jié)構(gòu)的平面圖。
圖16A至16E是分別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顯示裝置 的制造方法的說明圖,其中,示出了柱狀光柵式透鏡與對準標記之間 的位置關(guān)系、以及通過經(jīng)由柱狀光柵式透鏡對顯示面板上的對準標記 攝取圖像而生成的合成圖像。
圖17A至17C是分別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對準標記的 一系列形成步驟的說明圖。
圖18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對準標記的結(jié)構(gòu)的平面圖。圖19A至19E是分別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的顯示裝置
的制造方法的說明圖,其中,示出了柱狀光柵式透鏡與對準標記之間 的位置關(guān)系、以及通過經(jīng)由柱狀光柵式透鏡對顯示面板上的對準標記 攝取圖像而生成的合成圖像。
圖20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對準標記的結(jié)構(gòu)的平面圖。
圖21是示出了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對準標記的制造方法 中使用的柱狀光柵式透鏡的結(jié)構(gòu)的示意性透視圖。
圖22是示出了標記元件塊的重復周期(即,標記元件塊的數(shù)目) 和相對于所述重復周期的在顯示面板與柱狀光柵式透鏡片之間的對準 精度之間的關(guān)系的表格。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來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圖8A至8E分別示出了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的 制造方法中柱狀光柵式透鏡2與對準標記4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以及通 過利用相機C經(jīng)由柱狀光柵式透鏡2對顯示面板3上的對準標記4攝 取圖像而生成的合成圖像5a、 5b、 5c、 5d和5e。
利用噴墨、光刻、印刷或沖壓技術(shù),在顯示面板3上與面板3的 對準標記(未示出)相對應的位置處,形成多個標記4。此外,在這里 所描述的第一實施例中,標記4位于面板3的正表面上(例如,在薄 膜晶體管基板側(cè))。然而,標記4可以位于面板3的背面上(例如, 在濾色器基板側(cè)),其中,在形成濾色器基板(未示出)的工藝過程 期間,與黑色矩陣(未示出)的形成同時地形成標記4。
另外,諸如偏振板這樣的片狀透明構(gòu)件位于顯示面板3的正表面 上或上方。因此,當標記4形成在面板3的正表面上時,以覆蓋標記4的方式放置片狀透明構(gòu)件。與此不同,當標記4形成在面板3的背面 上時,片狀透明構(gòu)件直接放置在面板3的正表面上。
如圖8C所示,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包括顯示面板3, 其上形成有對準標記4;和片狀的柱狀光柵式透鏡(即,柱狀光柵式透
鏡片)2,其被附接到面板3上的期望位置。
這里,顯示面板3包括已知的LCD面板的結(jié)構(gòu)。換言之,面板3
包括主基板(或薄膜晶體管基板);對向基板(或濾色器基板), 其以預定間隙與主基板接合成一體;和液晶層,其形成在這兩個基板 之間。因為LCD面板的結(jié)構(gòu)是公知的,所以這里省略進一步的解釋。
在顯示面板3的正表面(即,在對向基板側(cè)的主表面)上的預定 位置處,形成具有相同結(jié)構(gòu)的三個標記4。如圖ll所示,這些標記4 全部位于顯示面板3的顯示區(qū)域20的外側(cè),換言之,這些標記4位于 非顯示區(qū)域21中。每個標記4都具有如圖9D所示的平面形狀,稍后 將更詳細地對此進行解釋。
整體為矩形片狀的柱狀光柵式透鏡2附接到顯示面板3的正表面 (即,對向基板側(cè)的主表面)。柱狀光柵式透鏡2由多個凸面的半圓 柱狀透鏡元件6沿著元件6的短邊方向x (即,光學分割方向)串聯(lián)連 接而構(gòu)成。半圓柱狀透鏡元件6中的每一個都是將入射光分成兩條光 束(換言之,分離圖像)以朝向左眼(即,第一視點)和右眼(即, 第二視點)分別發(fā)射這兩條光束的光學元件。這意味著,每個半圓柱 狀透鏡元件6都用作"光學分割元件"或"光學圖像分離元件"。人 或觀察者的視差由半圓柱狀透鏡元件6再現(xiàn),因此,對于左右眼可以 顯示不同圖像。
當柱狀光柵式透鏡2附接到顯示面板3的正表面時,透鏡2被如 下所述地置于所述正表面上,即,使得透鏡2中的一個半圓柱狀透鏡元件6重疊在單位像素上,所述單位像素在面板3的顯示區(qū)域20中布
置成矩陣。因為每個單位像素都由左眼子像素和右眼子像素形成,所
以透鏡元件6中的一個被重疊在構(gòu)成單位像素中的相應一個的左右眼 子像素上。因為柱狀光柵式透鏡2稍大于顯示區(qū)域20,所以透鏡元件 6會重疊在被布置于非顯示區(qū)域21中的標記4上。
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被如下所述地構(gòu)造,即,使得當如 圖11所示在預定視識別距離A處利用相機C經(jīng)由柱狀光柵式透鏡2 來攝取顯示面板3上的每個標記4的圖像時,圖8A至8E中所示的合 成圖像5a、 5b、 5c、 5d和5e根據(jù)它們的位置關(guān)系而被交替識別到。通 過使用合成圖像5a、 5b、 5c、 5d和5e,柱狀光柵式透鏡2可以與顯示 面板3位置對準,并且以預定位置附接到面板3上。
可以預先確定視識別距離A,使得合成圖像5a、 5b、 5c、 5d和5e 如所期望地被識別。合成圖像5a、 5b、 5c、 5d和5e不限于圖8A至8D 所示的圖案;如果它們可以被視分辨,則它們可以是任何其他圖案。
當柱狀光柵式透鏡2位于顯示面板3上的期望位置(即,最佳位 置)時,生成圖8C中所示的標記4的合成圖像5c。該圖像5c具有矩 形框狀圖案。
如果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稍微向左側(cè)偏移,則生 成圖8B中所示的標記4的合成圖像5b。該圖像5b具有下述圖案,所 述圖案包括縱向延伸的兩條細直線和橫向延伸的三條虛直線(其中, 中間的一條較粗,上下兩條較細)。
如果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進一步向左側(cè)偏移,則 生成圖8A中所示的標記4的合成圖像5a。該圖像5a具有包括橫向延
伸的一條粗直線的圖案。反之,如果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稍微向右側(cè)偏移,
則生成圖8D中所示的標記4的合成圖像5d。該圖像5d具有下述圖案, 所述圖案包括縱向延伸的三條直線(其中,中間的一條較粗,左右兩 條較細)和橫向延伸的三條虛直線。
如果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進一步向右側(cè)偏移,則 生成圖8E中所示的標記4的合成圖像5e。該圖像5e具有下述圖案, 所述圖案包括縱向延伸的一條較粗的直線和橫向延伸的一條較細的直 線。
因為圖8A至8E中所示的合成圖像5a、 5b、 5c、 5d和5e彼此明 顯不同,所以可以容易地分辨它們。因此,如果在預定視識別距離A 處經(jīng)由柱狀光柵式透鏡2來視識別形成在顯示面板3上的每個標記4 的圖像,則依據(jù)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的位置偏移的方 向和位置偏移量而生成明顯不同的合成圖像5a、 5b、 5c、 5d或5e。因 此,上面提及的位置偏移方向和位置偏移量可以通過直觀根據(jù)合成圖 像5a、 5b、 5c、 5d和5e中所識別到的那一個來感知。
標記4中的每一個都具有圖9D中所示的圖案,其由用于第一視點 的標記元件10c、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llc、用于第三視點的標記 元件12c構(gòu)成。這些標記元件10c、 llc和12c分別由圖9A中所示的、 平面形狀彼此不同的用于第一視點的標記元件10a、用于第二視點的標 記元件lla和用于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12a形成。
用于第一視點的標記元件10a由沿著圖像分離方向x (即,圖9A 中的橫向方向)延伸的具有預定厚度的一條直線形成,其中,所述一 條直線被放置在方形區(qū)域正中(這未在圖9A中示出,后面將稱為"初 始區(qū)域")。該線的長度與初始區(qū)域的寬度相等。
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lla由沿著圖像分離方向x (即,圖9A中的橫向方向)延伸的兩條直線(分別沿著與用于第一視點的標記元
件10a相同的初始區(qū)域的兩條對邊放置)和沿著與圖像分離方向x垂直 的方向(即,圖9A中的縱向方向,換言之,柱狀光柵式透鏡2的長邊 方向或半圓柱狀透鏡元件6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兩條直線(分別沿著 同一初始區(qū)域的另外兩條對邊放置)形成,從而整體上形成框狀圖案 (如同畫框)。這兩條豎線的寬度彼此相等,并且它們的長度與所述 初始區(qū)域的寬度相等。這兩條橫線的寬度彼此相等,并且它們的長度 與從所述初始區(qū)域的寬度減去每條豎線的寬度的兩倍的結(jié)果相等。
用于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12a由沿著圖像分離方向x延伸的一條 直線和沿著與圖像分離方向x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一條直線形成,從而 整體上形成十字狀圖案。這兩條線被放置在初始區(qū)域的正中。橫線的 寬度和長度分別與用于第一視點的標記元件10a的寬度和長度相等。豎 線的長度和寬度分別與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lla的豎線的寬度和 長度相等。形成標記元件12a的兩條線的交叉點位于所述初始區(qū)域的中 心。
接著,下面將說明第一實施例的標記4的形成方法。
首先,以相同尺寸在方形初始區(qū)域中分別形成上述的在圖9A中所 示的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10a、 11a和12a。
隨后,如圖9B中所示,沿著將要附接到顯示面板3上的柱狀光柵 式透鏡2的圖像分離方向x將這些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視點的標記 元件10a、 lla和12a按比例縮小(1/每透鏡元件的標記元件數(shù)目)。 在這里所描述的第一實施例中,三個標記元件10a、 11a和12a被分配 給柱狀光柵式透鏡2的每個透鏡元件6,并且因此,每透鏡元件的標記 元件數(shù)目為3。這意味著,標記元件10a、 lla和12a分別被按比例縮 小(1/3)。結(jié)果,如圖9B所示,初始標記元件10a、 lla和12a分別 轉(zhuǎn)變成按比例縮小(1/3)的標記元件10b、 11b和12b,其沿著圖像分離方向X按比例縮小(1/3)。
另外,因為初始標記元件10a、 lla和12a沒有沿著與圖像分離方 向x垂直的方向按比例縮小,所以按比例縮小后的標記元件10b、 lib 和12b沿著該方向的長度分別與初始標記元件10a、 lla和12a的長度相同。
在此之后,如圖9C所示,分別將按比例縮小后的標記元件10b、 llb和12b分割成五個相等部分,使得其寬度與預定標記元件節(jié)距MP 相等,從而形成分割后的標記元件10c、 llc和12c。分割后的標記元 件10c、 llc和12c具有條帶狀形狀。這里,標記元件節(jié)距MP被設定 成與用于第二視點的按比例縮小后的標記元件lib的縱向延伸的直線 或條帶的寬度相等(這也與用于第三視點的按比例縮小后的標記元件 12b的縱向延伸的直線或條帶的寬度相等)。在該階段將按比例縮小后 的標記元件10b、 llb和12b分別分割成五個相等部分的原因在于,對 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中的五個透鏡元件6,形成了 (或分配了) 一個標 記4,如圖IO所示。
如圖9C所示,分割后的用于第一視點的標記元件10c由五個標記 元件塊15形成。分割后的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llc由位于兩端的 兩個較長的標記元件塊16a以及布置在兩個塊16a之間的三較短的標記 元件塊16b形成。分割后的用于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12c由位于中間的 一個較長的標記元件塊17a以及對稱地布置在塊17a的兩側(cè)的四個較短 的標記元件塊17b形成。
最后,按塊12c、 llc和10c的預定次序,以標記元件節(jié)距MP, 相鄰地布置標記元件10c的標記元件塊15、標記元件llc的標記元件 塊16a和16b、以及標記元件12c的標記元件塊17a和17b,從而形成 作為標記4的圖案。如圖9D所示,標記4包括規(guī)則對準的十五個標記 元件塊15、 16a、 16b、 17a和17b。這十五個標記元件塊15、 16a、 16b、17a和17b被劃分成分組。三個對準的標記元件塊為一組構(gòu)成一個分組, 與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相對應。
從圖9D的左端順次向右端看,標記4由第一標記元件塊分組(17b、 16a、 15)、第二標記元件塊分組(17b、 16b、 15)、第三標記元件塊 分組U7a、 16b、 15)、第四標記元件塊分組(17b、 16b、 15)和第五 標記元件塊分組(17b、 16a、 15)構(gòu)成。第一至第五個標記元件塊分組 中的每一個都與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相對應。
具體而言,第一,將置于用于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12c左端的標 記元件塊17b放置在任意位置處。將置于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llc 左端的標記元件塊16a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17b的右側(cè),以與其相鄰。 將置于用于第一視點的標記元件10c左端的標記元件塊15放置在所述 標記元件塊16a的右側(cè),以與其相鄰。以該方式,形成第一標記元件塊 分組(17b、 16a、 15)。
第二,相鄰于放置在第一標記元件塊分組右端的標記元件塊15, 將從標記元件12c左端起置于第二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17b放置在上 述標記元件塊15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17b,將從標 記元件llc左端起置于第二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16b放置在所述標記 元件塊17b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16b,將從標記元件 10c左端起置于第二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15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 16b的右側(cè)。以該方式,形成第二標記元件塊分組(17b、 16b、 15)。
第三,相鄰于放置在第二標記元件塊分組右端的標記元件塊15, 將從標記元件12c左端起置于第三個位置處(即,中間)的標記元件塊 17a放置在上述標記元件塊15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 17a,將從標記元件llc左端起置于第三個位置處(即,中間)的標記 元件塊16b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17a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 元件塊16b,將從標記元件10c左端起置于第三個位置處(即,中間)的標記元件塊15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16b的右側(cè)。以該方式,形成
第三標記元件塊分組(17a、 16b、 15)。
第四,相鄰于放置在第三標記元件塊分組右端的標記元件塊15, 將從標記元件12c左端起置于第四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17b放置在上 述標記元件塊15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17b,將從標 記元件llc左端起置于第四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16b放置在所述標記 元件塊17b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16b,將從標記元件 10c左端起置于第四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15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 16b的右側(cè)。以該方式,形成第四標記元件塊分組(17b、 16b、 15)。
最后,相鄰于放置在第四標記元件塊分組右端的標記元件塊15, 將置于標記元件12c右端的標記元件塊17b放置在上述標記元件塊15 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17b,將置于標記元件llc右端 的標記元件塊16a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17b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 的標記元件塊16a,將置于標記元件10c右端的標記元件塊15放置在 所述標記元件塊16a的右側(cè)。以該方式,形成第五標記元件塊分組(17b、 16a、 15)。
如上所說明的,通過以上述方式布置各個標記元件塊,得到具有 如圖9D所示的圖案的標記4。
上述的用于標記4的標記元件塊的布置方法可以重述如下
具體地,如圖9C所示,以相等間隔沿著一個方向布置用于第一視 點的標記元件10c的五個標記元件塊15,其中,所述間隔為標記元件 節(jié)距MP的兩倍(=3-1)。接著,以兩倍于標記元件節(jié)距MP的相等間 隔,沿著相同方向布置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llc的五個標記元件塊 16a和16b,使得它們相對于標記元件塊15朝向沿著它們的布置方向的 兩側(cè)之一 (這里,向右側(cè))移動一個標記元件節(jié)距MP。最后,以兩倍于標記元件節(jié)距MP的相等間隔,沿著相同方向布置用于第三視點的標
記元件12c的五個標記元件塊17a和17b,使得它們相對于標記元件塊 16a和16b朝向沿著它們的布置方向的同一側(cè)(這里,向右側(cè))移動一 個標記元件節(jié)距MP。以該方式,沿著相同方向逐一交替布置標記元件 12c、 llc和10c的標記元件塊17a和17b、 16a和16b以及15,結(jié)果使 標記4具有圖9D的圖案。
因為標記4總共包括五個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可以被稱為"重 復周期")MC和十五個標記元件塊(換言之,五個標記元件節(jié)距MP), 所以標記4中所包括的標記元件塊數(shù)目MG為15。這意味著,MC-3MP 和MG=5MC=15MP的關(guān)系成立。
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與柱狀光柵式透鏡2的半圓柱狀透鏡元 件6的寬度相一致。換言之,如圖10所示,確定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 MC,使得其與透鏡元件6的寬度相等,并且將重復周期MC的三分之 一 (1/3)設定為標記元件節(jié)距MP。這些關(guān)系如圖10中所示。
可以分別任意地確定重復周期MC的值和標記元件塊數(shù)目MG的 值。標記元件節(jié)距MP的值可以利用下列等式(1)來計算
廣 1
廣 /
tai.
■ —i an
an
賴玩微巨
^標琉繊gxii^f糊、、
視賜鵬 .
透鏡的折射率 十(標玩繊gx^^爛■ ■
如圖11所示,利用己知的光刻法或印刷法,在顯示面板3的非顯 示區(qū)域(換言之,像框區(qū)域)21中形成標記4,使其不與顯示區(qū)域20 交疊。在這里所說明的第一實施例中,沿著平行于透鏡元件6的長度方向(與圖像分離方向X垂直的方向)的邊,以相等間隔將標記4布 置在非顯示區(qū)域21中,其中,標記4分別位于上述邊的三個位置,即 上、中、下位置處。然而,標記4可以布置在四個或更多個位置處。
如果標記4的數(shù)目以該方式增加,則可以進一步提高顯示面板3與柱 狀光柵式透鏡2之間的對準精度。
在其中標記4中所包括的標記元件塊數(shù)目MG增加的情況下,如 果在初始對準操作時顯示面板3與柱狀光柵式透鏡2之間的相對位置 偏移較大,則更容易知道相對位置是如何偏移的。然而,如果標記元 件塊數(shù)目MG太大,則顯示面板3的非顯示區(qū)域21被擴大,并且因此, 顯示裝置1本身尺寸也增大。因此,期望的是,依據(jù)顯示裝置1的尺 寸來適當?shù)卮_定標記元件塊數(shù)目MG。
接著,下面將說明具有上述結(jié)構(gòu)的顯示裝置1的制造方法。在該 方法中,使用了圖11中所示的顯示面板3,其中,沿著平行于透鏡元 件6的長度方向的邊,在非顯示區(qū)域21中布置有三個標記4 (每一個 都具有上述結(jié)構(gòu))。使顯示面板3和柱狀光柵式透鏡2彼此位置對準, 并且之后,利用圖12中所示的已知的對準和粘接設備22將它們粘接 在一起。
如圖12所示,對準和粘接設備22包括下托臺23,具有上表面, 可以通過真空吸附將顯示面板3保持在該上表面上;上托臺24,具有 下表面,通過真空吸附將柱狀光柵式透鏡2保持在該下表面上;和三 個相機C,用于攝取布置在顯示面板3上的標記4的圖像。下托臺23 和上托臺24位于垂直重疊的位置,并且彼此相對。下托臺23和上托 臺24具有透光性,因此可以,經(jīng)由托臺23和/或24而視識別出面板3 上的標記4。
首先,將粘合劑涂布在顯示面板3或柱狀光柵式透鏡2的預定粘 合位置上。替代粘合劑,粘片(clingy sheet)可以被附著。接著,通過真空吸附將顯示面板3保持在對準和粘接設備22的下
托臺23的上表面上,并且通過真空吸附將柱狀光柵式透鏡2保持在其 上托臺24的下表面上。之后,降低上托臺24 (或者,升高下托臺23), 從而使柱狀光柵式透鏡2接近顯示面板3。與此同時,設備22的相機 C被設置在與相對應的標記4相距視識別距離A的各個位置處。因為 在該階段尚未完成位置對準,所以柱狀光柵式透鏡2與顯示面板3沒 有接觸,并且保持彼此分開預定的微小距離。
隨后,為了使柱狀光柵式透鏡2和顯示面板3的旋轉(zhuǎn)方向(換言 之,柱狀光柵式透鏡2在平行于顯示面板3的平面內(nèi)的旋轉(zhuǎn)方向)相 匹配,調(diào)整透鏡2與面板3的相對位置,使得由相機C生成的、位于 面板3的上、中、下位置處的標記4的圖像彼此一致,從而沿著透鏡2 和面板3的旋轉(zhuǎn)方向進行位置對準。
這里,例如,如果標記4僅位于面板3的上下位置處,那么,即 使標記4位置移動一個或多個標記4的重復周期,在這兩個位置也生 成相同的合成圖像,因此,存在未能發(fā)現(xiàn)沿著旋轉(zhuǎn)方向的標記4的位 置偏移的可能性。為了克服該缺點,在這里所描述的第一實施例中, 在面板3的上、中、下位置處都設置了標記4。不必說,在面板3上, 可以在四個或更多個位置處設置標記4。因為清晰看見標記4的焦深范 圍較寬,所以即使透鏡2和粘合劑(或粘片)具有厚度離散性也不需 要相機C的調(diào)焦。因此,對生產(chǎn)節(jié)拍時間(tacttime)沒有影響。
在以上述方式完成了沿著旋轉(zhuǎn)方向的柱狀光柵式透鏡2與顯示面 板3的位置對準之后,使上托臺24平移并且停止在預定重疊位置處, 然后,進行透鏡2與面板3的沿著透鏡元件6的短邊方向(即,圖像 分離方向x)的位置對準。與此同時,調(diào)整上托臺24的位置,使得由 相機C識別到的、布置在面板3的上、中、下位置處的標記4的每個 合成圖像都與圖8C中所示的合成圖像5c相同。如果當上托臺24停止時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向左
側(cè)位置偏移,則依據(jù)位置偏移量而視識別到圖8B中所示的合成圖像5b 或圖8A中所示的合成圖像5a。反之,如果顯示面板3相對于透鏡2 向右側(cè)位置偏移,則依據(jù)位置偏移量而視識別到圖8D中所示的合成圖 像5d或圖8E中所示的合成圖像5e。由于該原因,立即找到將要校正 的方向和距離,并且可以迅速執(zhí)行必要的位置校正。
在以上述方式完成了沿著圖像分離方向x的柱狀光柵式透鏡2與 顯示面板3的位置對準之后,降低上托臺24,從而使透鏡2與面板3 相接觸。這樣,用預先涂布的粘合劑(或粘片)將透鏡2粘接到面板3。 以該方式,制造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
對于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如詳細說明的,在顯示面板3 上形成有三個對準標記4,其中,每個標記4都由用于第一視點的標記 元件10c、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llc和用于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12c 的組合形成,并且以下面的方式來制作。
具體地,首先,以相同尺寸在方形初始區(qū)域中分別制備用于第一、 第二和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10a、 lla和12a (參見圖9A)。接著,沿 著將要附接到顯示面板3上的柱狀光柵式透鏡2的圖像分離方向x將 這些標記元件10a、 lla和12a分別按比例縮小(1/3),從而形成按比 例縮小了的標記元件10b、 llb和12b(參見圖9B)。進而,分別將這 樣形成的按比例縮小的標記元件10b、llb和12b分割成五個相等部分, 使得其寬度與預定標記元件節(jié)距MP相等,從而形成分割后的標記元件 10c、 llc和12c (參見圖9C)。最后,按塊12c、 11c和10c的預定次 序,以標記元件節(jié)距MP,相鄰地布置標記元件10c的標記元件塊15、 標記元件llc的標記元件塊16a和16b、以及標記元件12c中的標記元 件塊17a和17b,從而形成作為標記4的圖案。以該方式,制作具有圖 9D的結(jié)構(gòu)的標記4。因此,當在預定視識別距離A處利用相機C經(jīng)由柱狀光柵式透鏡
2來攝取形成在顯示面板3上的每個標記4的圖像時,視識別到圖8A 至8E中所示的合成圖像5a、 5b、 5c、 5d和5e之一。由于該原因,可 以容易地分辨透鏡2與面板3之間的沿著圖像分離方向x的位置偏移 的有無(換言之,所述位置是否對準)。
另外,在其中柱狀光柵式透鏡2與顯示面板3未位置對準的情況 下,依據(jù)沿著圖像分離方向x的位置偏移方向和位置偏移量而視識別 到不同的合成圖像。換言之,這樣識別到的合成圖像根據(jù)所述位置偏 移方向和位置偏移量而改變。因此,可以容易地知道透鏡2與面板3 之間的位置偏移方向和位置偏移量。
因此,可以在現(xiàn)有柱狀光柵式透鏡上未形成有標記的情況下按照 原狀使用該柱狀光柵式透鏡,并且可以利用通常的對準和粘接設備來 執(zhí)行柱狀光柵式透鏡2與顯示面板3之間的位置對準操作。
進而,如以上所說明的,現(xiàn)有柱狀光柵式透鏡和通常的粘接設備 是可用的,并且以上述方式來分辨柱狀光柵式透鏡2與顯示面板3是 否位置對準。因此,可以快速進行分辨操作并迅速校正位置偏移。這 使得能夠降低包括柱狀光柵式透鏡2與顯示面板3的顯示裝置1的制 造成本,并且能夠提高其生產(chǎn)率。
另外,因為以上述方式形成標記4,所以,如果預先分別確定用 于第一、第二和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10a、 lla和12a的圖案并且然后 使標記元件10a、 lla和12a的按比例縮小、分割和布置工藝自動化, 則可以利用與現(xiàn)有標記相同的工藝步驟和材料在顯示面板3上形成標 記4。因此,標記4的形成幾乎沒有增加顯示裝置1的制造成本。
圖22示出了由發(fā)明人執(zhí)行的關(guān)于顯示面板3與柱狀光柵式透鏡2之間的對準精度的發(fā)明人的實驗結(jié)果,其中,將對應于一個透鏡元件6 (即,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或者, 一個透鏡元件6中所包括的)
的標記元件塊數(shù)目MG(等于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中所包括的標記 元件節(jié)距MP的數(shù)目)用作參數(shù)(參見圖10)。"對準精度" 一欄中 的數(shù)值表示通過相對于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的每一個值測試五個 顯示面板3而得到的實驗結(jié)果的平均值,其通過透鏡元件6的透鏡元 件節(jié)距RP標準化。
如從圖22中所看到的,已得到證實的是,增加與一個透鏡元件6 相對應的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的值可提高位置對準精度。
第二實施例
圖13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顯示裝置31中所使用的 對準標記30的平面圖,其中,與根據(jù)上述圖9D的第一實施例的對準 標記4的元件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
圖14A至14E分別示出了柱狀光柵式透鏡2與對準標記30之間 的位置關(guān)系、以及通過在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顯示裝置31的制造方法中 經(jīng)由柱狀光柵式透鏡2利用相機C對顯示面板3上的對準標記30攝取 圖像而生成的合成圖像32a、 32b、 32c、 32d和32e。
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標記30包括圖13中所示的圖案,其由上述第 一實施例中所使用的用于第一視點的標記元件10c和用于第三視點的 標記元件12c構(gòu)成。第一實施例中所使用的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 llc沒有被包括在內(nèi)。標記30相當于通過從第一實施例的標記4中省 去標記元件llc并且將空隙分配給對應于標記元件llc中的標記元件塊 16a和16b的各個位置而得到的一個標記。
標記30的形成方法如下
首先,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相同,分別形成用于第一和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10a和12a。然后,沿著將要附接到顯示面板3上的柱狀光柵 式透鏡2的圖像分離方向x將這些標記元件10a和12a分別按比例縮小 (l/每透鏡元件的標記元件數(shù)目)。在這里所描述的第二實施例中,兩 個標記元件10a和12a以及與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llc具有相同寬 度的空隙被分配給柱狀光柵式透鏡2中的每一個半圓柱狀透鏡元件6, 并且因此,每透鏡元件的標記元件數(shù)目為3。這意味著,標記元件10a 和12a以及空隙分別按比例縮小(1/3)。結(jié)果,初始標記元件10a和 12a分別變成按比例縮小(1/3)的標記元件10b和12b,其沿著圖像分 離方向x按比例縮小(1/3)。
在此之后,分別將按比例縮小后的標記元件10b和12b分割成五 個相等部分,使得具有等于預定標記元件節(jié)距MP的寬度,從而形成分 割的標記元件10c和12c。分割的標記元件10c由五個標記元件塊15 形成。分割的標記元件12c由位于中間的一個較長的標記元件塊17a 以及對稱地布置在塊17a兩側(cè)的四個較短的標記元件塊17b形成。
最后,按塊12c、空隙和塊10c的預定次序,以標記元件節(jié)距MP, 相鄰地布置標記元件10c的標記元件塊15、具有與標記元件llc的標 記元件塊16a和16b相同的寬度的空隙、以及標記元件12c的標記元件 塊17a和17b,從而形成在圖13中所示的作為標記30的圖案,如圖13 所示。如圖13所示,標記30包括規(guī)則地對準的十個標記元件塊15、 17a、和17b以及五個空隙。這十個標記元件塊15、 17a、和17b以及 五個空隙被劃分成分組。兩個對準的標記元件塊和它們之間的空隙為 一組構(gòu)成一個分組,與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相對應。
從圖13的左端順次向右端看,標記30由第一標記元件塊分組 U7b、空隙、15)、第二標記元件塊分組(17b、空隙、15)、第三 標記元件塊分組U7a、空隙、15)、第四標記元件塊分組U7b、空隙、 15)和第五標記元件塊分組(17b、空隙、15)構(gòu)成。第一至第五個標 記元件塊分組中的每一個都與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相對應。具體而言,第一,將置于用于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12c左端的標 記元件塊17b放置在左端。將寬度與置于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llc
左端的標記元件塊16a的寬度相同的空隙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17b 的右側(cè),以與其相鄰。將置于用于第一視點的標記元件10c左端的標記 元件塊15放置在所述空隙的右側(cè),以與其相鄰。以該方式,形成第一 標記元件塊分組(17b、空隙、15)。
第二,相鄰于放置在第一標記元件塊分組右端的標記元件塊15, 將從標記元件12c左端起置于第二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17b放置在上 述標記元件塊15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17b,將寬度 與從標記元件llc左端起置于第二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16a的寬度相 同的空隙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17b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空隙, 將從標記元件10c左端起置于第二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15放置在所 述空隙的右側(cè)。以該方式,形成第二標記元件塊分組(17b、空隙、15)。
第三,相鄰于放置在第二標記元件塊分組右端的標記元件塊15, 將從標記元件12c左端起置于第三個位置處(即,中間)的標記元件塊 17a放置在上述標記元件塊15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 17a,將寬度與從標記元件llc左端起置于第三個位置處(即,中間) 的標記元件塊16b的寬度相同的空隙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17a的右 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空隙,將從標記元件10c左端起置于第三個位置 處(即,中間)的標記元件塊15放置在所述空隙的右側(cè)。以該方式, 形成第三標記元件塊分組U7a、空隙、15)。
第四,相鄰于放置在第三標記元件塊分組右端的標記元件塊15, 將從標記元件12c左端起置于第四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17b放置在上 述標記元件塊15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17b,將寬度 與從標記元件llc左端起置于第四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16a的寬度相 同的空隙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Hb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空隙,將從標記元件10c左端起置于第四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15放置在所 述空隙的右側(cè)。以該方式,形成第四標記元件塊分組(17b、空隙、15)。
最后,相鄰于放置在第四標記元件塊分組右端的標記元件塊15, 將置于標記元件12c右端的標記元件塊17b放置在上述標記元件塊15 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17b,將寬度與置于標記元件 llc右端的標記元件塊16a的寬度相同的空隙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 17b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空隙,將置于標記元件10c右端的標記 元件塊15放置在所述空隙的右側(cè)。以該方式,形成第五標記元件塊分 組(17b、空隙、15)。
通過這里所說明的布置方法,得到具有在圖13中所示的圖案的標 記30。
上述標記元件塊的布置方法可以重述如下
具體地,如圖13所示,以相等間隔沿著一個方向布置用于第一視 點的標記元件10c中的五個標記元件塊15,其中,所述間隔等于兩倍 的標記元件節(jié)距MP。接著,以與兩倍的標記元件節(jié)距MP相等的間隔, 沿著相同方向布置用于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12c的五個標記元件塊17a 和17b,使得它們相對于標記元件塊15朝向沿著它們的布置方向的兩 側(cè)之一 (這里,向右側(cè))移動兩倍的標記元件節(jié)距MP。以該方式,沿 著相同方向逐一交替布置標記元件12c和10c的標記元件塊17a、 17b 和15以及空隙,結(jié)果使標記30具有圖13的圖案。
因為標記30總共包括五個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和十五個標記 元件塊或空隙(即,五個標記元件節(jié)距MP),所以標記30中所包括 的標記元件塊數(shù)目MG為15。這意味著,MC-3MP和MG-5M015MP
的關(guān)系成立。與標記30中所使用的標記元件塊和空隙的總數(shù)相等的重復周期
MC,與柱狀光柵式透鏡2的半圓柱狀透鏡元件6的寬度相一致(在這 里所描述的第二實施例中,使用了用于第一和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10a 和12a以及與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lla相對應的空隙,因此,標記 元件的總數(shù)為3)。換言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相同,確定標記元件塊 重復周期MC,使得其與透鏡元件6的寬度相等,并且將標記元件塊重 復周期MC的三分之一 (1/3)設定為標記元件節(jié)距MP。
與根據(jù)上述第一實施例的標記4相同,沿著與半圓柱狀透鏡元件 6的長度方向平行的邊,以相等間隔將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標記30布置 在非顯示區(qū)域(畫框區(qū)域)21中,其中,標記30分別位于上述邊的三 個位置,即上、中、下位置處(參見圖11)。利用已知的光刻法或印 刷法,在顯示面板3的非顯示區(qū)域21中形成標記30,使其不與顯示區(qū) 域20交疊。
在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顯示裝置31的制造方法中,如圖11所示, 當在預定視識別距離A處利用相機C經(jīng)由柱狀光柵式透鏡2來攝取形 成在顯示面板3上的每個標記30的圖像時,視識別到圖14A至14E中 所示的合成圖像32a、 32b、 32c、 32d和32e之一。通過利用合成圖像 32a、 32b、 32c、 32d和32e,柱狀光柵式透鏡2可以與顯示面板3位置 對準,并且以期望位置附接在面板3上。
如果柱狀光柵式透鏡2位于顯示面板3上的期望位置(即,最佳 位置),則生成圖14C中所示的空白的合成圖像32c。換言之,沒有生
成具體圖像。
如果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稍微向左側(cè)偏移,則生 成圖14B中所示的標記30的合成圖像32b。該圖像32b具有包括橫向 延伸的一條虛直線的圖案。如果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進一步向左側(cè)偏移,則
生成圖14A中所示的標記30的合成圖像32a。該圖像32a具有包括橫 向延伸的一條直線的圖案。
如果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稍微向右側(cè)偏移,則生 成圖14D中所示的標記30的合成圖像32d。該圖像32d具有下述十字 狀圖案,所述十字狀圖案包括縱向延伸的一條直線和橫向延伸的一條 虛直線。
如果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進一步向右側(cè)偏移,則 生成圖14E中所示的標記30的合成圖像32e。該圖像32e具有下述十 字狀圖案,所述十字狀圖案包括縱向延伸的一條較粗的直線和橫向延 伸的一條較細的直線。
因為圖14A至14E中所示的合成圖像32a、 32b、 32c、 32d和32e
彼此明顯不同,所以可以容易地分辨它們。因此,在顯示面板3和柱 狀光柵式透鏡2的對準和粘接操作中,如果在預定視識別距離A處經(jīng) 由柱狀光柵式透鏡2來視識別形成在顯示面板3上的每個標記30的圖 像,則面板3相對于透鏡2的位置偏移方向和位置偏移量可以根據(jù)合 成圖像32a、 32b、 32c、 32d和32e中哪一個被識別到通過直觀來感知。
如以上所說明的,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顯示裝置31相當于通過在根 據(jù)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對準標記4中用空隙替代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 件llc而得到的一個顯示裝置。裝置31的其他結(jié)構(gòu)與根據(jù)第一實施例 的顯示裝置l相同。因此,第二實施例的裝置31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 裝置1的優(yōu)點相同的優(yōu)點。
第三實施例
圖15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顯示裝置41中所使用的 對準標記40的平面圖,其中,與根據(jù)上述圖9D的第一實施例的對準標記4的元件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
圖16A至16E分別示出了柱狀光柵式透鏡2與對準標記40之間 的位置關(guān)系、以及通過在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顯示裝置41的制造方法中 經(jīng)由柱狀光柵式透鏡2利用相機C對顯示面板3上的對準標記40攝取 圖像而生成的合成圖像42a、 42b、 42c、 42d和42e。
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標記40包括圖15中所示的圖案,其由上述第 一實施例中所使用的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llc和用于第三視點的 標記元件12c構(gòu)成。第一實施例中所使用的用于第一視點的標記元件 10c沒有被包括在內(nèi)。標記40相當于通過從第一實施例的標記4中省 去標記元件10c并且將與標記元件10c中的標記元件塊15相對應的空 隙刪除而得到的一個標記。以該方式,標記40僅包括標記元件llc和 12c,因而,標記40在該點上不同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實施例的標記4 和30。
如從第三實施例所看到的,本發(fā)明的對準標記可以由兩個標記元 件形成。
標記40的形成方法如下
首先,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相同,分別形成用于第二和第三視點的 標記元件lla和12a。然后,沿著將要附接到顯示面板3上的柱狀光柵 式透鏡2的圖像分離方向x將這些標記元件lla和12a分別按比例縮小 (l/每透鏡元件的標記元件數(shù)目)。在這里所描述的第三實施例中,兩 個標記元件lla和12a被分配給柱狀光柵式透鏡2中的每一個半圓柱狀 透鏡元件6,并且因此,每透鏡元件的標記元件數(shù)目為2。這意味著, 標記元件lla和12a分別按比例縮小(1/2)。結(jié)果,初始標記元件lla 和12a分別變成按比例縮小(1/2)的標記元件llb和12b,其沿著圖 像分離方向x按比例縮小(1/2)。在此之后,分別將按比例縮小的標記元件llb和12b分割成五個 相等部分,使得具有與預定標記元件節(jié)距MP相等的寬度,從而形成分
割的標記元件llc和12c。分割的標記元件llc由位于兩端的兩個較長 的標記元件塊16a和布置在元件塊16a之間的三對較短的標記元件塊 16b形成。分割的標記元件12c由位于中間的一個較長的標記元件塊17a 以及對稱地布置在塊17a兩側(cè)的四個較短的標記元件塊17b形成。
最后,按塊12c和10c的預定次序,以標記元件節(jié)距MP,相鄰地 布置標記元件llc的標記元件塊16a和16b以及標記元件12c的標記元 件塊17a和17b,從而形成作為標記40的圖案,如圖15所示。標記40 包括規(guī)則對準的十個標記元件塊16a、 16b、 17a和17b。這十個標記元 件塊16a、 16b、 17a和17b被劃分成分組。兩個相鄰的標記元件塊為一 組構(gòu)成一個分組,與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相對應。
從圖15的左端順次向右端看,標記40由第一標記元件塊分組 (17b、 16a)、第二標記元件塊分組(17b、 16b)、第三標記元件塊分 組(17a、 16b)、第四標記元件塊分組(17b、 16b)和第五標記元件塊 分組(17b、 16a)構(gòu)成。第一至第五個標記元件塊分組的每一個都與標 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相對應。
標記40的標記元件塊的布置方法如下
具體地,如圖15所示,以相等間隔沿著一個方向布置用于第三視 點的標記元件12c的五個標記元件塊17a和17b,其中,所述間隔等于 標記元件節(jié)距MP。接著,以與標記元件節(jié)距MP相等的間隔,沿著相 同方向布置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llc的五個標記元件塊16a和 16b,使得它們相對于標記元件塊17a和17b朝向沿著它們的布置方向 的兩側(cè)之一 (這里,向右側(cè))移動標記元件節(jié)距MP。以該方式,沿著 相同方向逐一布置標記元件12c和llc的標記元件塊17a、 17b、 16a和200910151814.4
說明書第36/50頁
16b,結(jié)果形成具有圖15的圖案的標記40。
因為標記40總共包括五個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和十個標記元 件塊,所以標記40中所包括的標記元件塊數(shù)目MG為10。這意味著, MC=2MP和MG=5MC=10MP的關(guān)系成立。
在這里所描述的第三實施例中,使用了用于第二和第三視點的標 記元件lla和12a,因此,標記元件的總數(shù)為2。因此,與上述第一實 施例相同,確定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使得其與透鏡元件6的寬度 相等,并且將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的二分之一 (1/2)設定為標記 元件節(jié)距MP。
與根據(jù)上述第一實施例的標記4相同,在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相同 的布局的非顯示區(qū)域21中布置第三實施例的標記40。利用己知的光刻 法或印刷法等來形成標記40。
在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顯示裝置41的制造方法中,當在預定視識別 距離A處利用相機C經(jīng)由柱狀光柵式透鏡2來攝取形成在顯示面板3 上的每個標記40的圖像時,視識別到圖16A至16E中所示的合成圖像 42a、 42b、 42c、 42d和42e之一。通過利用合成圖像42a、 42b、 42c、 42d和42e,柱狀光柵式透鏡2可以與顯示面板3位置對準,并且以期 望位置附接在面板3上。
如果柱狀光柵式透鏡2位于顯示面板3上的期望位置(即,最佳 位置),則生成圖16C中所示的合成圖像42c。該圖像42c具有包括縱 向延伸的三條直線和橫向延伸的三條虛直線的圖案。
如果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位置稍微向左側(cè)偏移, 則生成圖16B中所示的標記40的合成圖像42b。該圖像42b具有包括 縱向延伸的三條直線和橫向延伸的三條虛直線的圖案,與合成圖像42c相似。然而,該圖像42b與圖像42c的不同之處在于(i)縱向延伸 線(其位于中間)的寬度比圖像42c的縱向延伸線的寬度小;(ii)橫 向延伸虛線(其位于中間)的寬度比圖像42c的橫向延伸虛線的寬度小, 并且另外兩條虛線的寬度比圖像42c的另外兩條虛線的寬度大;以及 (iii)橫向延伸虛線的分離部分的間隔比圖像42c的橫向延伸虛線的分 離部分的間隔小。
如果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位置進一步向左側(cè)偏移, 則生成圖16A中所示的標記40的合成圖像42a。該圖像42a具有包括 縱向延伸的兩條直線和橫向延伸的兩條直線的圖案,其中,豎線比圖 像42b的豎線粗。
反之,如果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位置稍微向右側(cè) 偏移,則生成圖16D中所示的標記40的合成圖像42d。該圖像42d具
有包括縱向延伸的三條直線和橫向延伸的三條虛直線的圖案,與合成 圖像42c相似。然而,該圖像42d與圖像42c的不同之處在于(i) 縱向延伸線(其位于中間)的寬度比圖像42c的縱向延伸線的寬度大, 并且另外兩條虛線的寬度比圖像42c的另外兩條虛線的寬度??;以及 (ii)橫向延伸虛線的分離部分的間隔比圖像42c的橫向延伸虛線的分 離部分的間隔大。
如果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位置進一步向右側(cè)偏移, 則生成圖16E中所示的標記40的合成圖像42e。該圖像42e具有包括
縱向延伸的一條較粗的直線和橫向延伸的一條較細的直線的圖案。該 圖像42e與圖像42d極為不同。
因此,在顯示面板3和柱狀光柵式透鏡2的對準和粘接操作中, 面板3相對于透鏡2的位置偏移方向和位置偏移量可以根據(jù)合成圖像 42a、 42b、 42c、 42d和42e中哪一個被識別到通過直觀來感知。如以上所說明的,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顯示裝置41相當于通過在根 據(jù)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對準標記4中省去用于第一視點的標記元件10c 并且交替布置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lie的標記元件塊16a和16b 以及用于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12c的標記元件塊17a和17b而得到的一 個顯示裝置。裝置41的其他結(jié)構(gòu)與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l相同。 因此,第三實施例的裝置41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裝置1的優(yōu)點相同的 優(yōu)點。
另外,對于第三實施例,位置對準精度略低于上述的第一實施例; 然而,與第一實施例的標記4的結(jié)構(gòu)相比,標記40的結(jié)構(gòu)可以得到簡 化,并且因此,存在另一優(yōu)點,即,可以進一步提高生產(chǎn)率。
第四實施例
圖18是示出了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顯示裝置61中所使用 的對準標記50的平面圖。
圖19A至19E分別示出了柱狀光柵式透鏡2與對準標記50之間 的位置關(guān)系、以及通過在根據(jù)第四實施例的顯示裝置61的制造方法中 利用相機C經(jīng)由柱狀光柵式透鏡2對顯示面板3上的對準標記50攝取 圖像而生成的合成圖像62a、 62b、 62c、 62d和62e。
圖17A至17C是分別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對準標記50
的 一 系列形成步驟的平面圖。
根據(jù)第四實施例的標記50包括圖18中所示的圖案。該標記50由 用于第一視點的標記元件51c、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52c、用于第 三視點的標記元件53c、用于第四視點的標記元件54c、以及用于第五 視點的標記元件55c構(gòu)成,其平面形狀或結(jié)構(gòu)與上述第一至第三實施例 不同。用于第一視點的標記元件51C由具有預定厚度的一條階梯狀斜線 形成,該斜線具有如同包括小矩形盒的階梯的平面形狀,并且位于初 始區(qū)域的中間。該斜線從初始區(qū)域的左下位置延伸到其右上位置。該 直線沿著圖像分離方向X的長度和沿著與方向X垂直的方向(即,圖 17A中的縱向方向)的長度分別等于初始區(qū)域的寬度和高度。
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52a由具有預定厚度、沿著圖像分離方 向x延伸的一條直線形成,其位于與標記元件51a相同的初始區(qū)域的中 間。該直線的長度等于初始區(qū)域的寬度。
用于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53a由沿著圖像分離方向x(即,圖17A 中的橫向方向)延伸的兩條直線(分別沿著與用于第一視點的標記元 件51a相同的初始區(qū)域的兩條對邊放置)和沿著與圖像分離方向x垂直 的方向(即,圖17A中的縱向方向,換言之,柱狀光柵式透鏡2的長 邊方向或半圓柱狀透鏡元件6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兩條直線(分別沿 著同一初始區(qū)域的另外兩條對邊放置)形成,從而整體上形成一框狀 圖案(如同像框)。這兩條豎線的寬度彼此相等,并且它們的長度與 所述初始區(qū)域的寬度相等。這兩條橫線的寬度彼此相等,并且它們的 長度與從所述初始區(qū)域的寬度減去每條豎線的寬度的兩倍的結(jié)果相 等。
用于第四視點的標記元件54a由沿著圖像分離方向x延伸的一條 橫向直線和沿著與圖像分離方向x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一條縱向直線形 成,從而整體上形成十字狀圖案。橫線的寬度和長度分別與用于第二 視點的標記元件52a的寬度和長度相等。豎線的長度和寬度分別與用于 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53a的豎線的寬度和長度相等。形成標記元件54a 的兩條線的交叉點位于所述初始區(qū)域的中心。
用于第五視點的標記元件55a由具有預定厚度的兩條階梯狀斜線 形成,其中, 一條階梯狀斜線具有如同包括小矩形盒的階梯的平面形狀并且從初始區(qū)域的左下位置延伸到其右上位置,另一條階梯狀斜線 具有如同階梯的平面形狀并且從初始區(qū)域的左上位置延伸到其右下位 置。這兩條斜線位于初始區(qū)域的中間。這兩條斜線沿著圖像分離方向X 的長度和其沿著與方向X垂直的方向的長度分別與初始區(qū)域的寬度和 高度相等。
如從這里所描述的第五實施例中看到的,本發(fā)明的標記可以由五 個標記元件形成。
接著,下面將說明標記50的形成方法。
首先,以相同尺寸在方形初始區(qū)域中分別形成上述用于第一、第
二、第三、第四和第五視點的標記元件51a、 52a、 53a、 54a和55a。
隨后,如圖17B中所示,沿著將要附接到顯示面板3上的柱狀光 柵式透鏡2的圖像分離方向x將這些標記元件51a、 52a、 53a、 54a和 55a按比例縮小(l/每透鏡元件的標記元件數(shù)目)。在這里所描述的第 四實施例中,五個標記元件51a、 52a、 53a、 54a和55a被分配給柱狀 光柵式透鏡2的每個半圓柱狀透鏡元件6,并且因此,每透鏡元件的標 記元件數(shù)目為5。這意味著,標記元件51a、 52a、 53a、 54a和55a分 別被按比例縮小(1/5)。結(jié)果,如圖17B所示,初始標記元件51a、 52a、 53a、 54a和55a分別轉(zhuǎn)變成按比例縮小(1/5)的標記元件51b、 52b、 53b、 54b和55b,其沿著圖像分離方向x按比例縮小(1/5)。
另外,因為初始標記元件51a、 52a、 53a、 54a和55a沒有沿著與 圖像分離方向x垂直的方向按比例縮小,所以按比例縮小的標記元件 51b、 52b、 53b、 54b和55b沿著所述方向的長度分別與初始標記元件 51a、 52a、 53a、 54a和55a的長度相同。
在此之后,如圖17C所示,分別將按比例縮小的標記元件51b、52b、 53b、 54b和55b分割成五個相等部分,使得具有與預定標記元件 節(jié)距MP相等的寬度,從而形成分割的標記元件51c、 52c、 53c、 54c 和55c。分割的標記元件51c、 52c、 53c、 54c和55c具有條帶狀形狀。 標記元件節(jié)距MP等于用于第三視點的按比例縮小的標記元件53b的縱 向延伸的直線或條帶的寬度(這也等于用于第四視點的按比例縮小的 標記元件54b的縱向延伸的直線或條帶的寬度)。在該階段將按比例 縮小的標記元件51b、 52b、 53b、 54b和55b分別分割成五個相等部分 的原因在于,對于五個半圓柱狀透鏡元件6形成了 (或分配了) 一個 標記50。
如圖17C所示,分割的用于第一視點的標記元件51c由五個標記 元件塊56a、 56b、 56c、 56d和56e形成,這五個標記元件塊的位置沿 著與圖像分離方向x垂直的方向順次移動。分割的用于第二視點的標 記元件52c由五個標記元件塊57形成,這五個標記元件塊沿著與圖像 分離方向x垂直的方向布置在相同位置處。分割的用于第三視點的標 記元件53c由位于兩端的兩個標記元件塊58a和布置在它們之間的三對 標記元件塊58b形成。分割的用于第四視點的標記元件54c由位于中間 的一個較長的標記元件塊59a以及相對于元件塊59a對稱地布置的四個 較短的標記元件塊59b形成。分割的用于第五視點的標記元件55c由位 于兩端的兩對標記元件塊60a、位于中間的標記元件塊60c、以及分別 位于元件塊60a和60c之間的兩對標記元件塊60b形成。
最后,按塊55c、 54c、 53c、 52c和51c的預定次序,以標記元件 節(jié)距MP,相鄰地布置標記元件51c的標記元件塊56a至56e、標記元 件52c的標記元件塊57、標記元件53c的標記元件塊58a和58b、標記 元件54c的標記元件塊59a和59b、以及標記元件55c的標記元件塊60a、 60b和60c,從而形成作為標記50的圖案,如圖18中所示。標記50 包括規(guī)則對準的二十五個標記元件塊56a至56e、 57、 58a和58b、 59a 和59b、以及60a、 60b和60c。這二十五個標記元件塊56a至56e、 57、 58a和58b、 59a和59b、 以及60a、 60b和60c被劃分成分組。五個對準的標記元件塊為一組構(gòu) 成一個分組,與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相對應。
從圖18的左端順次向右端看,標記50由第一標記元件塊分組 (60a、 59b、 58a、 57、 56a)、第二標記元件塊分組(60b、 59b、 58b、 57、 56b)、第三標記元件塊分組(60c、 59a、 58b、 57、 56c)、第四 標記元件塊分組(60b、 59b、 58b、 57、 56d)和第五標記元件塊分組 (60a、 59b、 58a、 57、 56e)構(gòu)成。第一至第五個標記元件塊分組中的 每一個都與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相對應。
具體而言,第一,將置于用于第五視點的標記元件55c左端的標 記元件塊60a放置在任意位置處。將置于用于第四視點的標記元件54c 左端的標記元件塊59b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60a的右側(cè),以與其相鄰。 將置于用于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53c左端的標記元件塊58a放置在所述 標記元件塊59b的右側(cè),以與其相鄰。將置于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 件52c左端的標記元件塊57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58a的右側(cè),以與 其相鄰。將置于用于第一視點的標記元件51c左端的標記元件塊56a 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57的右側(cè),以與其相鄰。以該方式,形成第一 標記元件塊分組(60a、 59b、 58a、 57、 56a)。
第二,相鄰于放置在第一標記元件塊分組右端的標記元件塊56a, 將從標記元件55c左端起置于第二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60b放置在上 述標記元件塊56a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60b,將從標 記元件54c左端起置于第二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59b放置在所述標記 元件塊60b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59b,將從標記元件 53c左端起置于第二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58b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 59b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58b,將從標記元件52c左 端起置于第二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57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58b的 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57,將從標記元件51c左端起置于第二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56b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57的右側(cè)。
以該方式,形成第二標記元件塊分組(60b、 5%、 58b、 57、 56b)。
第三,相鄰于放置在第二標記元件塊分組右端的標記元件塊56b, 將從標記元件55c左端起置于第三個位置處(即,中間)的標記元件塊 60c放置在上述標記元件塊56b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 60c,將從標記元件54c左端起置于第三個位置處(即,中間)的標記 元件塊59a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60c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 元件塊59a,將從標記元件53c左端起置于第三個位置處(即,中間) 的標記元件塊58b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59a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 的標記元件塊58b,將從標記元件52c左端起置于第三個位置處(即, 中間)的標記元件塊57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58b的右側(cè)。相鄰于這 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57,將從標記元件51c左端起置于第三個位置處 (即,中間)的標記元件塊56c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57的右側(cè)。以 該方式,形成第三標記元件塊分組(60c、 59a、 58b、 57、 56c)。
第四,相鄰于放置在第三標記元件塊分組右端的標記元件塊56c, 將從標記元件55c左端起置于第四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60b放置在上 述標記元件塊56c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60b,將從標 記元件54c左端起置于第四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59b放置在所述標記 元件塊60b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59b,將從標記元件 53c左端起置于第四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58b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 59b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58b,將從標記元件52c左 端起置于第四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57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59b的 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57,將從標記元件51c左端起置 于第四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56d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57的右側(cè)。 以該方式,形成第四標記元件塊分組(60b、 59b、 58b、 57、 56d)。
最后,相鄰于放置在第四標記元件塊分組右端的標記元件塊56d, 將從標記元件55c左端起置于第五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60a放置在上述標記元件塊56d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60a,將從標 記元件54c左端起置于第五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59b放置在所述標記 元件塊60a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59b,將從標記元件 53c左端起置于第五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58a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 59b的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58a,將從標記元件52c左 端起置于第五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57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58a的 右側(cè)。相鄰于這樣放置的標記元件塊57,將從標記元件51c左端起置 于第五個位置處的標記元件塊56e放置在所述標記元件塊57的右側(cè)。 以該方式,形成第五標記元件塊分組(60a、 5%、 58a、 57、 56e)。
如上所說明的,通過以上述方式布置各個標記元件塊,得到具有 如圖18所示的圖案的標記50。
第四實施例的標記元件塊的上述布置方法可以重述如下
具體地,如圖17C所示,首先,以相等間隔沿著一個方向布置用 于第一視點的標記元件51c的五個標記元件塊56a、 56b、 56c、 56d和 56e,其中,所述間隔為標記元件節(jié)距MP的四(=5-1)倍。
接著,以四倍于標記元件節(jié)距MP的相等間隔,沿著相同方向布 置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52c的五個標記元件塊57,使得它們相對 于標記元件塊56a、 56b、 56c、 56d和56e朝向沿著它們的布置方向的 兩側(cè)之一 (這里,向右側(cè))移動一個標記元件節(jié)距MP。
第三,以四倍于標記元件節(jié)距MP的相等間隔,沿著相同方向布 置用于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53c的五個標記元件塊58a和58b,使得它 們相對于標記元件塊57朝向沿著它們的布置方向的兩側(cè)之一 (這里, 向右側(cè))移動一個標記元件節(jié)距MP。置用于第四視點的標記元件54c的五個標記元件塊59a和59b,使得它 們相對于標記元件塊58a和58b朝向沿著它們的布置方向的兩側(cè)之一 (這里,向右側(cè))移動一個標記元件節(jié)距MP。
最后,以四倍于標記元件節(jié)距MP的相等間隔,沿著相同方向布 置用于第五視點的標記元件55c的五個標記元件塊60a、 60b和60c, 使得它們相對于標記元件塊59a和59b朝向沿著它們的布置方向的兩側(cè) 之一 (這里,向右側(cè))移動一個標記元件節(jié)距MP。
以該方式,沿著相同方向逐一交替布置標記元件55c、 54c、 53c、 52c和51c的標記元件塊60a、 60b和60c、 59a和59b、 58a和58b、 57 以及56a至56e,結(jié)果形成具有圖18的圖案的標記50。
重復周期MC與柱狀光柵式透鏡2的半圓柱狀透鏡元件6的寬度 相一致,并且將標記元件塊重復周期MC的五分之一 (1/5)設定為標 記元件節(jié)距MP。標記50中所包括的標記元件塊數(shù)目MG為25。這意 味著,MC=5MP和MG=5MC=25MP的關(guān)系成立。
與根據(jù)上述第一實施例的標記4類似,沿著平行于半圓柱狀透鏡 元件6的長度方向的邊,以相等間隔將根據(jù)第四實施例的標記50布置 在非顯示區(qū)域21中,其中,標記50分別位于上述邊的三個位置,即 上、中、下位置處(參見圖11)。利用已知的光刻法或印刷法,在顯 示面板3的非顯示區(qū)域21中形成標記50,使其不與顯示區(qū)域20交疊。
在根據(jù)第四實施例的顯示裝置61的制造方法中,當在預定視識別 距離A處利用相機C經(jīng)由柱狀光柵式透鏡2來攝取形成在顯示面板3 上的每個標記50的圖像時,視識別到圖19A至19E中所示的合成圖像 62a、 62b、 62c、 62d和62e之一。通過利用合成圖像62a、 62b、 62c、 62d和62e,柱狀光柵式透鏡2可以與顯示面板3位置對準,并且以期 望位置附接在面板3上。如果柱狀光柵式透鏡2位于顯示面板3上的期望位置(即,最佳
位置),則生成圖19C中所示的標記50的合成圖像62c。該圖像62c 包括縱向延伸的兩條直線和橫向延伸的兩條直線,從而整體上形成矩 形框狀圖案。圖像62c的圖案與圖17A中所示的標記元件53a大致相 同。
如果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稍微向左側(cè)偏移,則生 成圖19B中所示的標記50的合成圖像62b。該圖像62b具有包括橫向 延伸的一條直線的圖案。圖像62b的圖案與圖17A中所示的標記元件 52a大致相同。
如果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進一步向左側(cè)偏移,則 生成圖19A中所示的標記50的合成圖像62a。該圖像62a具有包括一 條階梯狀斜線的圖案,該斜線的平面形狀如同階梯,其中小矩形盒被 組合在一起。該斜線從初始區(qū)域的左下位置延伸到其右上位置。圖像 62a的圖案與圖17A中所示的標記元件51a大致相同。
反之,如果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稍微向右側(cè)偏移, 則生成圖19D中所示的標記50的合成圖像62d。該圖像62d具有包括 縱向延伸的一條直線和橫向延伸的一條直線的圖案,從而整體上形成 十字狀。圖像62d的圖案與圖17A中所示的標記元件54a大致相同。
如果顯示面板3相對于柱狀光柵式透鏡2進一步向右側(cè)偏移,則 生成圖19E中所示的標記50的合成圖像62e。該圖像62e具有包括兩 條階梯狀斜線的圖案,其中小矩形盒被組合在一起。兩條斜線中的一 條斜線從初始區(qū)域的左下位置延伸到其右上位置,另一條斜線從初始 區(qū)域的左上位置延伸到其右下位置。圖像62e的圖案與圖17A中所示 的標記元件55a大致相同。因為圖19A至19E中所示的合成圖像62a、 62b、 62c、 62d和62e 彼此明顯不同,所以可以容易地分辨它們。因此,在顯示面板3和柱 狀光柵式透鏡2的對準和粘接操作中,面板3相對于透鏡2的位置偏 移方向和位置偏移量可以根據(jù)合成圖像62a、 62b、 62c、 62d和62e中
哪一個被識別到通過直觀來感知。
如以上所說明的,對于根據(jù)第四實施例的顯示裝置61,形成在顯 示面板3上的三個對準標記50中的每一個都由用于第一至第五視點的 標記元件51c、 52c、 53c、 54c和55c的組合形成,并且通過與第一實 施例的對準標記4相同的方法來形成。因此,第四實施例的裝置61具 有與第一實施例的裝置1的優(yōu)點相同的優(yōu)點。
另外,第四實施例的標記50由五個標記元件51c、 52c、 53c、 54c 和55c形成,并且因此,位置對準精度略高于上述的包括三個標記元件 10c、 11c和12c的第一實施例。然而,與第一實施例的標記4的結(jié)構(gòu) 相比,標記50的結(jié)構(gòu)復雜。因此,降低了生產(chǎn)率。
第五實施例
圖20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例的標記70的平面圖,其 中,與根據(jù)上述圖9D的第一實施例的對準標記4的元件相同的元件用 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
標記70具有通過將第一實施例的標記4向右側(cè)旋轉(zhuǎn)90°而得到的 結(jié)構(gòu)。具體地,對于第一實施例的標記4,沿著柱狀光柵式透鏡2的圖 像分離方向x布置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10c、 11c和 12c (換言之,標記元件塊12c垂直于方向x)。與此不同,對于第五 實施例的標記70,沿著垂直于透鏡2的圖像分離方向x的方向布置用 于第一、第二和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10c、 llc和12c (換言之,標記 元件塊12c平行于方向x)。標記70與上述的根據(jù)第一至第四實施例的標記4、 30、 40和50 之一組合使用。例如,在其中標記70與第一實施例的標記4組合使用 的情況下,在顯示面板3的非顯示區(qū)域21的垂直于圖像分離方向x的 部分中(換言之,在位于顯示區(qū)域20的左側(cè)或右側(cè)的部分中)布置三 個(或者四個或更多個)標記4,如圖11所示。另一方面,在圖11中, 在顯示面板3的非顯示區(qū)域21的平行于圖像分離方向x的部分中(換 言之,在位于顯示區(qū)域20的上側(cè)或下側(cè)的部分中)布置三個(或者四 個或更多個)標記70。
對于根據(jù)第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未示出),替代圖IO中所示的 柱狀光柵式透鏡2而使用圖21中所示的柱狀光柵式透鏡71。柱狀光柵 式透鏡71具有通過將半圓柱狀透鏡72添加到第一實施例中所使用的 柱狀光柵式透鏡2的結(jié)構(gòu)而得到的結(jié)構(gòu)。半圓柱狀透鏡72垂直于形成 柱狀光柵式透鏡2的半圓柱狀透鏡元件6 (其平行于圖像分離方向x)。 標記70與透鏡72之間的對應關(guān)系與圖10中所示的相同。
在其中將標記70與第一實施例的標記4組合形成在顯示面板3上 并且使用圖21中所示的柱狀光柵式透鏡71的情況下,當在預定視識 別距離A處利用相機C經(jīng)由柱狀光柵式透鏡71來攝取形成在顯示面板 3上的每一標記70的圖像時,視識別到圖8A至8E中所示的合成圖像 5a、 5b、 5c、 5d和5e之一。由于該原因,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相同,可 以通過標記4和透鏡2來感知面板3相對于透鏡2的沿著圖像分離方 向x的位置偏移方向和位置偏移量,并且與此同時,可以通過標記70 和透鏡72來感知沿著與圖像分離方向x垂直的方向的位置偏移方向和 位置偏移量。
以該方式,對于第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可以同時執(zhí)行柱狀光柵 式透鏡2與顯示面板3之間的沿著圖像分離方向x和與其垂直的方向 的位置對準。另外,如果僅在非顯示區(qū)域21中的在顯示區(qū)域20的上側(cè)或下側(cè)
的部分中設置標記70,則在顯示面板3的上側(cè)或下側(cè)可以進一步縮窄 顯示面板3的像框區(qū)域。
在其中標記70與第二、第三或第四實施例的標記30、 40或50組 合形成在顯示面板3上的情況下,得到相同的優(yōu)點。
其他實施例
因為上述第一至第五實施例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所以不必說 的是,本發(fā)明不限于這些實施例。任何其他修改都可適用于這些實施 例。
例如,在上述第一至第五實施例中,將包括對準的多個柱狀透鏡 元件6或72的柱狀光柵式透鏡2或71用作光學圖像分離元件。然而, 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使用任何其他光學圖像分離元件。例如,可 以使用包括對準的多個蠅眼透鏡的蠅眼透鏡片、包括多個視差柵欄的 視差柵欄片等。
在使用蠅眼透鏡的情況下,可以在顯示面板3的非顯示區(qū)域21中、 在沿著與蠅眼透鏡的圖像分離方向平行的邊的三個或更多個位置處形 成標記。在使用視差柵欄的情況下,可以在顯示面板3的非顯示區(qū)域 21中、在沿著與視差柵欄的長度方向平行的邊的三個或更多個位置處 形成標記。
此外,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和第五實施例中,用于第一視點的標記 元件10c、用于第二視點的標記元件llc和用于第三視點的標記元件12c 被分割成條帶狀塊,使得這些塊具有與預定標記元件節(jié)距MP相等的寬 度。然而,本發(fā)明不限于此。標記元件10c、 llc和12c可以被分割成 條帶狀塊,使得這些塊具有與預定標記元件節(jié)距MP不相等的寬度。雖然己經(jīng)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形式,但是應當理解的是,在不背 離發(fā)明的精神的情況下,對于本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而言,修改將是顯而 易見的。因此,本發(fā)明的范圍將由所附權(quán)利要求單獨來限定。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標記,所述標記被設計為形成在顯示面板上,用于在顯示裝置的制造過程中光學圖像分離元件與所述顯示面板之間的位置對準,所述顯示裝置包括所述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和所述顯示面板;所述標記包括用于第一視點的第一標記元件塊,通過以具有等于預定標記元件節(jié)距的寬度的方式分割用于第一視點的第一標記元件而形成;和用于第二視點的第二標記元件塊,通過以具有等于所述標記元件節(jié)距的寬度的方式分割用于第二視點的第二標記元件而形成;其中,所述第一標記元件和所述第二標記元件在平面形狀上彼此不同;所述第一標記元件塊和所述第二標記元件塊沿著所述光學圖像分離元件的光學圖像分離方向以所述標記元件節(jié)距按預定次序布置,從而形成圖案;并且彼此相鄰的預定數(shù)目的所述第一標記元件塊和所述第二標記元件塊構(gòu)成一個重復周期,所述重復周期的寬度與所述光學圖像分離元件的構(gòu)成元件的布置節(jié)距相一致。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標記,其中,所述第一標記元件塊和所 述第二標記元件塊沿著所述圖像分離方向交替布置;并且彼此相鄰的所述第一標記元件塊的一個和所述第二標記元件塊的 一個構(gòu)成所述重復周期。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標記,進一步包括用于第三視點的第三 標記元件塊;其中,所述第三標記元件塊通過以具有等于所述標記元件節(jié)距的 寬度的方式分割用于第三視點的第三標記元件而形成;所述第一標記元件塊、所述第二標記元件塊和所述第三標記元件 塊沿著所述光學圖像分離方向布置,從而形成圖案;并且彼此相鄰的所述第一標記元件塊的一個、所述第二標記元件塊的 一個和所述第三標記元件塊的一個構(gòu)成所述重復周期。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標記,進一步包括空隙,所述空隙的每 一個都具有等于所述標記元件節(jié)距的寬度;其中,所述第一標記元件塊、所述第二標記元件塊和所述空隙沿 著所述光學圖像分離方向布置,從而形成圖案;并且彼此相鄰的所述第一標記元件塊的一個、所述第二標記元件塊的 一個和所述空隙的一個構(gòu)成所述重復周期。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標記,其中,在預定視識別距離處,利 用相機經(jīng)由所述光學圖像分離元件來攝取形成在所述顯示面板上的所 述標記的圖像,在其中所述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和所述顯示元件位置對 準的情況下,視識別不到合成圖像,而在其中所述光學圖像分離元件 和所述顯示元件沒有位置對準的情況下,視識別到預定合成圖像。
6.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標記,其中,所述重復周期包括所述第 一標記元件塊、所述第二標記元件塊和/或所述第三標記元件塊的兩個 或更多個。
7.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標記,其中,所述第一標記元件塊和所 述第二標記元件塊的每一個都通過沿著所述光學圖像分離方向?qū)⑵涑?始平面形狀按比例縮小(l/所述重復周期中所包括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標 記元件塊的數(shù)目)而得到。
8.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標記,其中,所述第一標記元件塊、所 述第二標記元件塊和所述第三標記元件塊的每一個都通過沿著所述光 學圖像分離方向?qū)⑵涑跏计矫嫘螤畎幢壤s小(l/所述重復周期中所包 括的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標記元件塊的數(shù)目)而得到。
9. 一種顯示裝置,對于不同視點顯示不同圖像,所述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標記,形成在所述顯示面板上;和 光學圖像分離元件,附接到所述顯示面板。
10.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標記沿著與所 述光學圖像分離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而布置在所述顯示裝置的非顯示區(qū) 域中的三個或更多個位置處。
11.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光學圖像分離 元件包括結(jié)構(gòu)元件,沿著圖像分離方向布置;和附加結(jié)構(gòu)元件,所述附加結(jié)構(gòu)元件的光學圖像分離方向與所述光 學圖像分離元件的光學圖像分離方向相垂直;其中,所述顯示面板包括附加標記,所述附加標記通過將所述標 記在平行于所述顯示面板的平面內(nèi)旋轉(zhuǎn)90。而得到。
12. —種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所述顯示裝置對于不同視點顯示 不同圖像,所述方法包括在顯示面板上的預定位置處形成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標記; 通過利用經(jīng)由光學圖像分離元件而視識別到的所述標記的圖像,執(zhí)行所述顯示面板與所述光學圖像分離元件之間的位置對準;以及在完成所述位置對準之后,將所述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固定在所述顯示面板上。
1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標 記沿著與所述光學圖像分離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而布置在所述顯示裝置 的非顯示區(qū)域中的三個或更多個位置處。
1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 學圖像分離元件包括結(jié)構(gòu)元件,沿著圖像分離方向布置;和附加結(jié)構(gòu)元件,所述附加結(jié)構(gòu)元件的光學圖像分離方向與所述光 學圖像分離元件的所述光學圖像分離方向相垂直;其中,所述顯示面板包括附加標記,所述附加標記通過將所述標 記在平行于所述顯示面板的平面內(nèi)旋轉(zhuǎn)卯。而得到。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對準標記、使用對準標記的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了一種對準標記,該對準標記在平面形狀上包括用于第一視點的第一標記元件塊和用于第二視點的第二標記元件塊。通過以具有與預定標記元件節(jié)距相等的寬度的方式分割標記元件而分別形成第一和第二標記元件塊。這些塊沿著光學圖像分離元件的光學圖像分離方向以標記元件節(jié)距來布置。預定數(shù)目的相鄰的第一和第二塊構(gòu)成一個重復周期。該重復周期的寬度與光學圖像分離元件的構(gòu)成元件的布置節(jié)距相一致。現(xiàn)有的光學圖像分離元件在其上未形成有標記的情況下可以被使用,并且可以利用普通的對準和粘接設備來執(zhí)行對準操作。
文檔編號G02F1/133GK101614897SQ20091015181
公開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6月27日
發(fā)明者真 森 申請人:Nec液晶技術(shù)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