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及光纜配線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815927閱讀:18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及光纜配線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closure)及光纜配線系統。
背景技術
作為現有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已知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所記 載的接續(xù)盒。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具有托架收容 箱,其設置在接續(xù)盒主體內;以及下層托架和上層托架疊放而構成的
入戶芯線用托架,其可自由插拔地收容于該托架收容箱中。在下層托
架及上層托架上設置芯線導出/導入部,其對光纖芯線進行導出/ 導入;連接器收容部,其收容將光纖芯線之間連接的連接器;分光器 收容部,其收容與光纖芯線連接的分光器;及芯線富余長度收容部,
其收容光纖芯線的富余長度。
在使用光纜的網絡中,已知例如將光纜直接引入住處的方式 (FTTH: Fiber To The Home)。作為該FTTH中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 盒,已知具有如下部分的接續(xù)盒分光模塊部或者分支芯線模塊部,
該分光模塊部對光纖芯線進行光分支,該分支芯線模塊部對光纖芯線
進行多芯/單芯變換;以及主體部,其收容模塊部(例如,參照專利 文獻2)。在這種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中,第1光纜中的第1光纖芯線、 及第2光纜中的第2光纖芯線經由終端盤與模塊部連接。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21535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2007-121603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在利用上述這樣的現有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時,對于進一步提高 便利性的要求逐漸增加。因此,本發(fā)明就是鑒于上述情況而提出的,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提高便利性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及光纜配線系統。
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是以下面所述的情況作為背景而提出的。艮口,
在FTTH中,在使用光纜的網絡中,在從集線站至用戶住宅之間的3 個位置的光纜連接點(干線點、配線點、入戶點)上設置光纜連接用 接續(xù)盒,利用各接續(xù)盒對光纜進行分支,從而以集線站為起點將光纜 進行樹狀配線。
在上述FTTH網絡中,正在普及一種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系統,其在集線站或接續(xù)盒中配置分光器,將1芯的光信 號最大分配為32芯后輸送至用戶住宅。此外,通常集線站側的光纜 內置多芯帶型的光纖芯線,但由于與入戶用的光纜之間的連接以單芯 為單位進行,因此必須通過某個接續(xù)盒進行單芯分離。
根據上述情況,作為要求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具有的連接功能, 在各光纜連接點中都不相同。在現有技術中,在各光纜連接點上,分 別設置與所要求的連接功能對應而具有不同構造的專用接續(xù)盒。然 而,在此情況下,在要求接續(xù)盒具有的連接功能變更時,極難進行對 應,無法應對將來預想的光纜配線系統的變更。
因此,本發(fā)明的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使所要求的連 接功能改變,也可以容易地進行對應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及光纜配線 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的特征在于, 具有殼體,其具有模塊收容部;以及連接模塊,其可自由插拔地收 容在模塊收容部中,用于連接第1光纖和第2光纖,連接模塊具有 模塊主體;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它們安裝在模塊主體上,分別
與第1光纖及第2光纖連接;及光纖連接部,其設置在模塊主體內,
連接第1連接器和第2連接器,模塊收容部構成為可以收容多個種類
的連接模塊,這些連接模塊的模塊主體的構造相同而光纖連接部的連 接功能不同。
在上述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中,模塊主體的結構相同而光纖連接 部的連接功能不同的多種連接模塊,可自由插拔地收容于殼體的模塊 收容部中。因此,在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所要求具有的連接功能發(fā)生變更的情況下,例如只要將符合所要求的連接功能的那種連接模塊替換 當前設置的連接模塊,并收容在殼體的模塊收容部中即可。此時,由 于在連接模塊的模塊主體上設有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因此通過 將第1光纜及第2光纜以連接器進行連接,可以簡單地進行連接模塊 的替換作業(yè)。由此,可以容易地應對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所要求具有的 連接功能的變更。
優(yōu)選光纖連接部具有下述功能中的任意一種將第1連接器和 第2連接器直線連接的功能;在第1連接器和第2連接器之間進行芯 數變換并連接的功能;以及在第1連接器和第2連接器的間進行光分
支并連接的功能。
這樣,通過使用作為光纖連接部的連接功能具有直線連接功能、
芯數變換功能及分光功能中的任一個的3種連接模塊,例如可以在集
線站側光纜和用戶側光纜之間構筑多種形式的光纜配線系統。
此外,優(yōu)選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設置在模塊主體的一端部,
模塊收容部具有下述構造將連接模塊以相對于殼體縱向放置的狀態(tài)
收容在模塊收容部中,使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朝向殼體的前表面
在上述結構中,可以將多個連接模塊以排列在殼體的模塊收容 部中的狀態(tài)進行收容。因此,例如在集線站側光纜與用戶側光纜之間 構筑的光纜配線系統中,適用于與光纖芯數多的集線站側光纜連接的 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
此外,也可以是第1連接器設置在模塊主體的一端部,第2連
接器設置在模塊主體的另一端部,模塊收容部具有下述構造將連接
模塊以相對于殼體縱向放置的狀態(tài)收容在模塊收容部中,使第1連接
器及第2連接器相對于殼體的前表面朝向左右兩側。
在上述結構中,在僅將1個連接模塊收容在殼體的模塊收容部 中的情況下,可以使殼體成為小型*薄型的結構。因此,例如在集線 站側光纜與用戶側光纜之間構筑的光纜配線系統中,適用于與單芯的 用戶側光纜連接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
此外,本發(fā)明是一種光纜配線系統,其架設在空中,在集線站側光纜和用戶側光纜之間進行光纜配線,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 光纜,其與集線站側光纜連接;第2光纜,其與用戶側光纜連接;集 線站側接續(xù)盒,其連接集線站側光纜和第l光纜;用戶側接續(xù)盒,其 連接用戶側光纜和第2光纜;以及中間接續(xù)盒,其連接第l光纜和第 2光纜,集線站側接續(xù)盒、用戶側接續(xù)盒及中間接續(xù)盒由上述光纜連 接用接續(xù)盒構成,并且具有種類互不相同的連接模塊。
在上述光纜配線系統中,作為集線站側接續(xù)盒、用戶側接續(xù)盒 及中間接續(xù)盒,使用上述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因此,在集線站側接續(xù) 盒、用戶側接續(xù)盒及中間接續(xù)盒所要求具有的連接功能變更的情況 下,例如可以通過替換為符合所要求的連接功能的那種連接模塊,從 而容易地進行對應。
根據上面的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即使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所要求 具有的連接功能改變,也可以容易地進行對應,而無需重新進行光纜 連接用接續(xù)盒的設計及制造。由此,可以充分地應對將來設想的光纜 配線系統的變更。
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是以下面所述的情況為背景而提出的。艮卩, 在現有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中,如上述所示,由于第1及第2光纖芯 線經由終端盤與模塊部連接,所以芯線富余長度容易變長。因此,有 可能使光纖芯線的處理變得麻煩。另外,如果芯線富余長度較長,則 為了慎重處理光纖芯線,需要較長時間,存在對光纖芯線進行連接及 收容的作業(yè)效率降低的問題。
因此,本發(fā) 明的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將芯線富余 長度縮短化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用于將第1光 纜中的第1光纖芯線和第2光纜中的第2光纖芯線進行連接,其特征 在于,具有分光模塊部或分支芯線模塊部,該分光模塊部對第1 光纖芯線進行光分支并與第2光纖芯線連接,該分支芯線模塊部對第 1光纖芯線進行多芯/單芯變換并與第2光纖芯線連接;以及主體部, 其收容模塊部,在模塊部中設置有第1連接器,其連接第1光纖芯 線;以及第2連接器,其連接第2光纖芯線。根據該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設置在模塊部中的第1連接器與第1
光纖芯線直接連接,同時,設置在模塊部中的第2連接器與第2光纖
芯線直接連接。因此,可以抑制由于光纖芯線經由終端盤與模塊部連接而其富余長度變長的情況,可以使芯線富余長度縮短化。其結果,光纖芯線的處理變得容易,可提升其連接及收容的作業(yè)效率。
此外,優(yōu)選分光模塊部及分支芯線模塊部具有彼此相同的外形形狀。在此情況下,由于分支芯線模塊部和分光模塊部具有互換性,因此,例如可以將作為分支芯線模塊部而使用的部分替換為分光模塊部進行使用。因此,可以在主體部內部中對光纖芯線進行自由配線。
此外,優(yōu)選模塊部層疊配置。在此情況下,可以將模塊部適當地收容在主體部內部中。
此外,優(yōu)選模塊部構成為可以圍繞設置在第1連接器附近的旋
轉軸轉動。在此情況下,通過使模塊部以期望方式轉動,可以使第2連接器的位置位于容易將第2光纖芯線拆裝的位置。因此,可以提升第2光纖芯線的拆裝性。
此外,優(yōu)選還具有梳齒狀的引導部,其設置在主體部內,引導第2光纖芯線。在此情況下,通過使第2光纖芯線進入具有梳齒狀的引導部的槽部,可以防止第2光纖芯線堆集。
此外,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用于將第1光纜中的第1光纖芯線和第2光纜中的第2光纖芯線進行連接,其特征在于,具有分光模塊部,其對光纖芯線進行光分支;分支芯線模塊部,其對光纖芯線進行多芯/單芯變換;以及主體部,其收容模塊部,在分光模塊部或分支芯線模塊部中的任一個上設置與第1光纖芯線連接的第1連接器,在分光模塊部或分支芯線模塊部中的另一個上設置與第2光纖芯線連接的第2連接器,在分光模塊部及分支芯線模塊部中分別設置有與第3光纖芯線連接的第3連接器,該第3光纖芯線連接分光模塊部和分支芯線模塊部。
根據該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設置在分光模塊部上的第1連接器與第1光纖芯線直接連接,同時,設置在分支芯線模塊部上的第2連接器與第2光纖芯線直接連接。另外,設置在各個模塊部上的第3連接器與第3光纖芯線直接連接。因此,可以抑制由于光纖芯線經由終端盤與模塊部連接而其富余長度變長的情況,可以使芯線富余長度縮短化。另外,由于主體部由分光模塊部和分支芯線模塊部共用,因此不需要具有與它們分別對應的兩種主體部。
依據上述的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可以使芯線富余長度縮短化。其結果,光纖芯線的處理變得容易,可以提升其連接及收容的作業(yè)效率。
發(fā)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fā)明,可以提供一種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及光纜配線系統,其使得即使要求的連接功能變更也可以容易地對應,或可以使芯線富余長度縮短化,可以提高便利性。


圖1是表示具有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第1實施方式的光纜配線系統的結構圖。
圖2是圖1所示的干線光纜及支線光纜的放大剖面圖。圖3是圖1所示的入戶光纜的放大剖面圖。圖4是圖1所示的準支線光纜的放大剖面圖。圖5是圖1所示的干線接續(xù)盒打開狀態(tài)下的斜視圖。圖6是圖5所示的連接模塊的概略俯視圖。圖7是圖1所示的配線接續(xù)盒打開狀態(tài)下的斜視圖。圖8是圖7所示的各連接模塊的概略俯視圖。圖9是圖1所示的入戶接續(xù)盒打開狀態(tài)下的斜視圖。圖IO是圖9所示的連接模塊的概略俯視圖。圖11是表示具有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第2實施方式的其他光纜配線系統的結構圖。
圖12是圖11所示的干線接續(xù)盒打開的狀態(tài)下的斜視圖。
圖13是圖12所示的連接模塊的概略俯視圖。
圖14是圖11所示的配線接續(xù)盒打開狀態(tài)下的斜視圖。圖15是表示具有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第3實施方
式的另一個光纜配線系統的結構圖。
圖16是圖15所示的入戶接續(xù)盒打開的狀態(tài)下的斜視圖。 圖17是圖16所示的連接模塊的概略俯視圖。 圖18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 的剖面斜視圖。
圖19是表示圖18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的模塊部的斜視圖。 圖20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5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 的剖面斜視圖。
圖2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4、第5實施方式的變形例所涉及的光 纜連接用接續(xù)盒的剖面圖。
圖22是對本發(fā)明的第6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末端處理構造的集束 入戶光纜進行導出/導入的接續(xù)盒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正視圖。
圖23是表示圖22所示的接續(xù)盒的光纜導出/導入部中的集束 入戶光纜的保持構造的斜視圖。
圖24是插入圖23所示的光纜導出/導入部中的集束入戶光纜 的末端處理構造的斜視圖。
圖25是形成圖24所示的防水用捆束部及握持用捆束部的方法 的說明圖。
圖26是從圖25所示的狀態(tài)開始將帶部以渦狀巻繞的狀態(tài)的剖 面圖。
圖27是圖24的B — B剖面圖。
圖28是第6實施方式中的集束入戶光纜的一個例子的斜視圖。 圖29是第6實施方式的集束入戶光纜的另一個例子的斜視圖。 圖30是表示現有的接續(xù)盒中的光纜導出/導入部結構的斜視圖。
圖31是圖30所示的密封用端面板的正視圖。 圖32是圖31所示的密封用端面板371的主光纜用及分支光纜 用的光纜插入部打開狀態(tài)下的正視圖。標號的說明 101…光纜配線系統 102…干線光纜(集線站側光纜)
103…入戶光纜(用戶側光纜)
104…支線光纜(第1光纜)
105…準支線光纜(第2光纜)
109…4芯光纖帶狀芯線(第1光纖、第2光纖)
115…光纖芯線(第l光纖、第2光纖)
118…干線接續(xù)盒(集線站惻接續(xù)盒、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
121…殼體
122…模塊收容部
123…連接模塊
127…模塊主體
128…MT連接器(第1連接器) 129…MT連接器(第2連接器) 130…光纖連接部
132…配線接續(xù)盒(中間接續(xù)盒、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
135…殼體
136…模塊收容部
137…連接模塊
138…連接模塊
142…模塊主體
143…MT連接器(第l連接器) 144…單芯連接器(第2連接器) 145…光纖連接部 147…模塊主體
148…單芯連接器(第1連接器) 149…單芯連接器(第2連接器) 150…光纖連接部 151…分光器153…連接用光纖(第l光纖、第2光纖)
154…入戶接續(xù)盒(用戶側接續(xù)盒、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
157…殼體
158…連接模塊
159…模塊收容部
163…模塊主體
164…單芯連接器(第1連接器) 165…單芯連接器(第2連接器) 167…光纖連接部 170…光纜配線系統
171…干線接續(xù)盒(集線站側接續(xù)盒、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
172…連接模塊
173…模塊主體
174…MT連接器(第l連接器) 175…MT連接器(第2連接器) 176…光纖連接部
178…配線接續(xù)盒(中間接續(xù)盒、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 180…光纜配線系統
181…入戶接續(xù)盒(用戶側接續(xù)盒、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
182…連接模塊
183…模塊主體
184…單芯連接器(第l連接器) 185…單芯連接器(第2連接器) 186…光纖連接部
201、 210、 220、 230、 240…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
220…主體部
203…分光模塊部
204…引導部
205…輸入連接器(第1連接器、第3連接器) 206…光纖芯線(第1光纖芯線)207…輸出連接器(第2連接器、第3連接器) 217…輸出連接器(第2連接器) 208…光纖芯線(第2光纖芯線、第3光纖芯線) 213…分支芯線模塊部 218…入戶光纜(第2光纖芯線) G…旋轉軸
T0…主光纜(第1光纜)
Tl、 T2…分支光纜(第2光纜)
303…主光纜
305…分支光纜
306…集束入戶光纜
311…集束入戶光纜
312…支撐線
313…單芯入戶光纜
317…集束入戶光纜
319…捆束線
321…防水帶
323…防水用捆束部
325…握持用帶
327…握持用捆束部
341…光纜導出/導入部
343…棘螺栓
363、 365、 367…光纜插入部
371…密封用端面板
373…光纜握持件
379、 380、 381…密封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另外,在各 圖中對相同或相當的要素標注相同標號,省略重復說明。此外,在下述說明中"上"、"下"等用語是基于附圖所示的狀態(tài)為了方便而使 用的。
圖1是表示具有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第1實施方 式的光纜配線系統的結構圖。在該圖中,光纜配線系統101是利用光 纜從站內的傳送裝置至多個用戶住宅進行光纜配線的系統。
光纜配線系統101具有從地下引出而架設于空中的干線光纜
102、從各用戶住宅延伸出的入戶光纜103、與干線光纜102連接的 支線光纜104、以及與入戶光纜103和支線光纜104連接的支線光纜 105。
干線光纜102及支線光纜104如圖2所示,具有在中心部設有 抗拉體106的套管107,在該套管107上形成多個(這里是5個)螺 旋狀的槽部(slot) 108。在各槽108內配置有多根(這里是5根)4 芯光纖帶狀芯線(簡稱為4芯帶狀芯線)109。套管107由光纜外皮 110覆蓋,該光纜外皮110由聚乙烯(PE)等形成。
入戶光纜103如圖3所示,具有支撐線111、單芯光纖芯線112、 及配置在該光纖芯線112兩側的1對抗拉體113。上述支撐線111、 光纖芯線112及各抗拉體113由蒙皮114集中包覆,該蒙皮114由 PE等形成。
支線光纜105如圖4所示,具有多根(這里為8根)單芯光纖 芯線115、和配置在這些光纖芯線115兩側的1對抗拉體116。光纖 芯線115排列為2層。各光纖芯線115及各抗拉體116由蒙皮117 集中包覆,該蒙皮117由PE等形成。
干線光纜102和支線光纜104在干線點經由干線接續(xù)盒118連 接。干線點是指光纜從地下上升而架設于空中的點。
干線接續(xù)盒118如圖5所示,具有由箱型的接續(xù)盒主體119和 門120構成的殼體121。門120可自由轉動地支撐在接續(xù)盒主體119 的下端部上,可以相對于接續(xù)盒主體119打開/關閉。接續(xù)盒主體 119具有模塊收容部122。在模塊收容部122中,多個連接模塊123 以相對于接續(xù)盒119的底面直立的狀態(tài)(縱向放置狀態(tài))沿寬度方向(左右方向)排列。
具體地說,在模塊收容部122上配置有前面抽出式的收容架(未
圖示)。由此,各連接模塊123可從前表面?zhèn)?門120側)自由插拔 地收容在該收容架中。連接模塊123在收容于收容架中的狀態(tài)下,通 過例如螺栓或插拔板等固定單元固定在收容支架上。
在接續(xù)盒主體119的一端部設置光纜導入部124,其具有用于將 去除干線光纜102端部的光纜外皮110而取出的4芯帶狀芯線109 導入的導入口。在接續(xù)盒主體119的另一端部設置光纜導入部125, 其具有用于將去除支線光纜104端部的光纜外皮110而取出的4芯帶 狀芯線109導入的導入口。殼體121由塑料等形成,而光纜導入部 124、 125則由橡膠等形成,以確保密封性、防水性。
在接續(xù)盒主體119的背面設置2個安裝件126,它們用于將干線 接續(xù)盒118保持 固定在架空設置的吊線(未圖示)上。安裝件126 通過在由例如L字形板和平板夾持吊線的狀態(tài)下進行螺栓固定,從 而將干線接續(xù)盒118安裝在吊線上。
連接模塊123如圖5及圖6所示,具有長方板狀的模塊主體127, 在模塊主體127的一端面,上下分別安裝多個(這里為5個)4芯 MT連接器128、 129。
在模塊主體127內配置光纖連接部130,其將各MT連接器128、 129之間連接。光纖連接部130具有通過光纖131分別將各MT連接 器128與各MT連接器129直線連接的功能。
將上述連接模塊123收容在模塊收容部122中,使MT連接器 128、 129面向殼體120的前表面?zhèn)?。然后,干線光纜102的4芯帶 狀芯線109與MT連接器128以連接器進行連接,支線光纜104的4 芯帶狀芯線109與MT連接器129以連接器進行連接。由此,干線光 纜102的4芯帶狀芯線109和支線光纜104的4芯帶狀芯線109經由 連接模塊123連接。
支線光纜104和支線光纜105在配線點經由配線接續(xù)盒132分 支連接。
配線接續(xù)盒132如圖7所示,具有由箱型的接續(xù)盒主體133和門134構成的殼體135。殼體135與上述干線接續(xù)盒118的殼體120構造相同。接續(xù)盒主體133具有模塊收容部136,在該模塊收容部136中,連接模塊137和多個連接模塊138以相對于接續(xù)盒主體133的底面直立的狀態(tài)沿寬度方向排列。模塊收容部136中的連接模塊137、138的收容構造與上述模塊收容部122中的連接模塊123的收容構造完全相同。
在接續(xù)盒主體133的一端部設置光纜導入部139,其具有用于將去除支線光纜104中間部分的光纜外皮110而取出的4芯帶狀芯線109導入的導入口。在接續(xù)盒主體133的另一端部設置光纜導入部140,其具有用于將去除支線光纜105端部的蒙皮117而取出的8根單芯光纖芯線115導入的導入口。另外,在圖7中雖未圖示,但支線光纜104穿過光纜導入部139、 140而貫穿接續(xù)盒主體133內(參照圖l)。此外,光纜導入部139、 140與上述光纜導入部124、 125相同地由橡膠等形成。
在接續(xù)盒主體133的背面設有2個安裝件141,它們用于將配線接續(xù)盒132保持 固定在吊線(未圖示)上。安裝件141的結構與上述安裝件126相同。
連接模塊137如圖7及圖8 (a)所示,具有模塊主體142。模塊主體142具有與上述連接模塊123的模塊主體127相同的構造及尺寸。在模塊主體142的一端面,上下安裝4芯MT連接器143和多個(這里為4個)單芯連接器144。作為單芯連接器144,例如使用SC連接器或FAS連接器等。
在模塊主體142內配置光纖連接部145,其將MT連接器143和各單芯連接器144連接。光纖連接部145具有在MT連接器143和各單芯連接器144之間通過光纖146進行4芯—單芯變換(芯數變換)并連接的功能。
連接模塊138如圖7及圖8 (b)所示,具有構造及尺寸與上述模塊主體142相同的模塊主體147。在模塊主體147的一端面,上下安裝單芯連接器148和多個(這里為8個)單芯連接器149。作為單芯連接器148、 149,使用與上述單芯連接器144相同的連接器。在模塊主體147內配置有光纖連接部150,其將單芯連接器148和各單芯連接器149連接。光纖連接部150包括分光器(光分支器)151,其將l個光輸入分支為多個(這里為8個)輸出,該光纖連接部150具有在單芯連接器148和各單芯連接器149之間通過光纖152進行分光并連接的功能。
將連接模塊137收容在模塊收容部136中,使MT連接器143及單芯連接器144面向殼體135的前表面?zhèn)?,將連接模塊138收容在模塊收容部136中,使單芯連接器148、 149面向殼體135的前表面?zhèn)?。另外,支線光纜104的4芯帶狀芯線109與MT連接器143以連接器進行連接,支線光纜105的各光纖芯線115分別與各單芯連接器149以連接器進行連接。另外,單芯連接器144和單芯連接器148經由連接用光纖153以連接器進行連接。由此,支線光纜104的4芯帶狀芯線109和支線光纜105的各光纖芯線115經由連接模塊137、連接用光纖153及連接模塊138連接。
支線光纜105和入戶光纜103在入戶點經由入戶接續(xù)盒154進行分支連接。
入戶接續(xù)盒154如圖9所示,具有由箱型的接續(xù)盒主體155和門156構成的殼體157。門156可自由轉動地支撐在接續(xù)盒主體155的下端部上,可以相對于接續(xù)盒主體155打開/關閉。殼體157與干線接續(xù)盒118的殼體121相比更小型 薄型。
接續(xù)盒主體155具有模塊收容部159,其用于可自由插拔地收容1個連接模塊158。連接模塊158以相對于接續(xù)盒主體155的底面直立的狀態(tài)(縱向放置狀態(tài)),通過例如螺栓或鉤掛部等固定單元而緊貼在接續(xù)盒主體155的后部內表面155a上。
在接續(xù)盒主體155的一端部設置光纜導入部160,其具有用于將去除支線光纜105中間部分的蒙皮117而取出的各光纖芯線115導入的導入口,在接續(xù)盒主體155的另一端部設置光纜導入部161,其具有用于將入戶光纜103導入的導入口。另外,在圖9中雖未圖示,但支線光纜105穿過光纜導入部160、161而貫穿接續(xù)盒主體155內(參照圖l)。此外,光纜導入部160、 161與上述光纜導入部124、 125相同地由橡膠等形成。
在接續(xù)盒主體155的背面設置安裝件162,其用于將入戶接續(xù)盒154保持 固定在吊線(未圖示)上。安裝件162的構造與上述安裝件126相同。
連接模塊158如圖9及圖IO所示,具有模塊主體163。模塊主體163也具有與上述連接模塊123的模塊主體127完全相同的構造及尺寸。在模塊主體163的一端面安裝單芯連接器164,在模塊主體153的另一端面安裝單芯連接器165。作為單芯連接器164、 165,使用與上述單芯連接器144相同的連接器。
在模塊主體163內配置光纖連接部167,其具有通過光纖166將單芯連接器164、 165之間直線連接的功能。
將上述連接模塊158收容在模塊收容部159中,使單芯連接器164、 165相對于殼體157的前表面朝向左右兩側。另外,支線光纜105的光纖芯線115與單芯連接器164以連接器進行連接,單芯的入戶光纜103與單芯連接器165以連接器進行連接。由此,支線光纜105的光纖芯線115和入戶光纜103經由連接模塊158進行連接。
由于在上述光纜配線系統101中,使干線接續(xù)盒118、配線接續(xù)盒132及入戶接續(xù)盒154的光纜連接部分模塊化,并且采用能夠以連接器進行連接的結構,所以可以簡單地進行光纜連接作業(yè),從而縮短作業(yè)時間。
圖11是表示具有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第2實施方式的其他光纜配線系統的結構圖。圖中,對于與圖1所示的光纜配線系統相同的部件標注相同標號,省略其說明。
在該圖所示的光纜配線系統170中,干線光纜102和支線光纜104在干線點經由干線接續(xù)盒171連接。
干線接續(xù)盒171如圖12所示,具有與上述干線接續(xù)盒118相同的殼體121,在該殼體121的模塊收容部122中,多個連接模塊172以相對于接續(xù)盒主體118的底面直立的狀態(tài)沿寬度方向排列。
連接模塊172如圖12及圖13所示,具有構造及尺寸與上述連接模塊123相同的模塊主體173。在模塊主體173的一端面,上下安裝4芯MT連接器174和多個(這里為8個)4芯MT連接器175。
在模塊主體173內配置光纖連接部176,其將MT連接器174、175之間連接。光纖連接部176包含4個分光器151 (前述),具有在MT連接器174和各MT連接器175之間通過光纖177進行分支《匯集而連接的功能。
將上述連接模塊172收容在模塊收容部122中,使MT連接器174、 175朝向殼體120的前表面?zhèn)?。然后,干線光纜102的4芯帶狀芯線109與MT連接器174以連接器進行連接,支線光纜104的4芯帶狀芯線109與各MT連接器175以連接器進行連接。由此,干線光纜102的4芯帶狀芯線109和支線光纜104的4芯帶狀芯線109經由連接模塊172連接。
支線光纜104和支線光纜105在配線點經由配線接續(xù)盒178分支連接。
配線接續(xù)盒178如圖14所示,具有與上述配線接續(xù)盒132相同的殼體135,在該殼體135的模塊收容部136中,多個連接模塊137(參照圖8 (a))以相對于接續(xù)盒主體133的底面直立的狀態(tài)沿寬度方向排列。
將連接模塊137收容在模塊收容部136中,使4芯MT連接器143及單芯連接器144面向殼體135的前表面?zhèn)取H缓?,支線光纜104的4芯帶狀芯線109與MT連接器143以連接器進行連接,支線光纜105的各光纖芯線115與各單芯連接器149分別以連接器進行連接。由此,支線光纜104的4芯帶狀芯線109和支線光纜105的各光纖芯線115經由連接模塊137連接。
支線光纜105和入戶光纜103與圖1所示的光纜配線系統101相同地,在入戶點經由入戶接續(xù)盒154分支連接。
由于在上述光纜配線系統170中,在干線接續(xù)盒171中設置具有分光功能的連接模塊172,所以可以增加與干線接續(xù)盒連接的支線光纜104的數量,進而增加與集線站連接的用戶數,提高系統的使用效率。
接下來說明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 圖18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的剖 面斜視圖,圖19是表示圖18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的分光模塊部的斜 視圖。如圖18所示,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01用于進行光纜連接。這 里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01對于用于發(fā)送互聯網的通信信息等的主 光纜(第1光纜)TO,將具有數芯 數十芯左右的光纖芯線的位于 住宅附近的分支光纜(第2光纜)Tl進行配線。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 201具有主體部202、多個分光模塊部203、和引導部204。
主體部202構成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01的外殼,具有長條箱狀。 該主體部202可以利用蓋部(未圖示)進行密封,在內部收容分光模 塊部203及引導部204。在主體部202的上部,沿著主體部202的長 度方向(以下稱為"前后方向")將主光纜TO插入。此外,在主體 部202的后側(圖中右側)端部連結有分支光纜T1。
分光模塊部203將主光纜TO的光纖芯線(第1光纖芯線)206 進行分支并與分支光纜Tl的光纖芯線(第2光纖芯線)208連接。 該分光模塊部203為板狀的盒式,例如在內部設置光波導路而構成。 此外,分光模塊部203在沿厚度方向觀察下具有前后方向長的矩形形 狀。
具體地說,分光模塊部203如圖19所示,形成一個角部切去的形狀,在外周面上形成有相對于長度方向傾斜的傾斜面203e。更具 體地說,分光模塊部203的外周面由與長度方向垂直的端面203a、 203b、與長度方向平行的側面203c、 203d、及傾斜面203e構成,構 成為端面203a、 203b的各自的一端側與側面203c連續(xù),端面203a 的另一端側與傾斜面203e連續(xù),該傾斜面203e和端面203b與側面 203d連續(xù)。
在該分光模塊部203的傾斜面203e上設置有輸入連接器(第1 連接器)205,其上連接主光纜TO的光纖芯線206。作為光纖芯線 206使用4芯帶狀芯線。作為輸入連接器205例如使用多芯線連接用 的MT (Mechanically Transferable)連接器。
此外,在分光模塊部203的端面203b上設置多個輸出連接器(第 2連接器)207,其與分支光纜T1的光纖芯線208連接。在這里,輸 出連接器207沿著分光模塊部203的寬度方向并列設置4個。上述輸 出連接器207分別可以與2根光纖芯線208連接。即,在分光模塊部 203中,可以與8根光纖芯線208連接。作為光纖芯線208使用4芯 帶狀芯線。作為輸出連接器207例如使用多芯線連接用的MT連接器。 另外,為了識別及保護光纖芯線,光纖芯線208由識別管(未圖示) 進行保護。
此外,在分光模塊部203的側面203c的輸入連接器205側的端 部上,設有用于與旋轉軸G卡合的卡合槽209。
返回圖18,該分光模塊部203位于主體部202的內部,以使輸 入連接器205位于前側(輸出連接器207位于后側)的狀態(tài)下配置于 主體部202內。另外,在上下方向上層疊6個,同時各個卡合槽209 與旋轉軸G (參照圖19)連通并卡合。由此,各分光模塊部203可 以沿箭頭a方向以規(guī)定的角度范圍(在這里為O。 卯°的范圍)轉 動。即,分光模塊部203構成為可以繞著設置在輸入連接器205附近 的旋轉軸G的軸線轉動。
引導部204用于引導光纖芯線208,配設在主體部202的內部的 分光模塊部203的后側。該引導部204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并列設置的 梳齒片204a,其在主體部202的寬度方向上延伸。艮卩,引導部204形成梳齒狀。
具體地說,該梳齒片204a以與層疊的分光模塊部203的厚度對 應的規(guī)定間隔,沿上下方向并列設置。由此,使與各個分光模塊部 203連接的光纖芯線208分別進入梳齒片204a之間,防止光纖芯線 208發(fā)生堆集。
然而,在現有的FTTH中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中,通常在主體 部202內收容有熔融連接部(終端盤等),經由該熔融連接部使光纖 芯線206、 208與分光模塊部203連接。因此,在主體部202內進行 熔融連接時,從確保5次 10次左右的連接失敗次數和至熔融連接 機為止的作業(yè)距離的角度出發(fā),需要約lm的富余長度芯線。因此, 芯線富余長度變長,使光纖芯線的處理變得繁雜。
另外,如果富余長度芯線較長,則為了將光纖芯線206、 208收 容在主體部202中的收容時間增加。此外,在利用熔融連接機進行連 接時,需要3 5分鐘左右的連接時間。因此,在具有龐大芯線數量 的光纖線路的開通作業(yè)中,非??赡軐е抡系K。
與其相對,根據第4實施方式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01,由于光 纖芯線206與輸入連接器205直接連接,同時光纖芯線208與輸出連 接器207直接連接,所以可以抑制光纖芯線206、 208的富余長度變 長,可以使芯線富余長度縮短化。其結果,光纖芯線206、 208的處 理變得容易,可以提高光纖芯線206、 208的連接或收容的作業(yè)效率。 另外,由于芯線富余長度的處理作業(yè)等繁雜作業(yè)變少,因此可以抑制 與光纖芯線206、 208接觸而對品質造成不良影響,同時可以使作業(yè) 時間縮短化。
此外,在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01中,如上所述,分光模塊部203 構成為可以圍繞設置在輸入連接器205附近的旋轉軸G轉動。因此, 在將光纖芯線208相對于輸出連接器207進行拆裝時,通過將分光模 塊部203進行所期望的轉動,從而可以使輸出連接器207的位置位于 易于拆裝光纖芯線208的位置。其結果,可以提高光纖芯線208的拆 裝性。
另外,在光纖芯線208拆裝后對光纖芯線208進行收容時,通過使分光模塊部203的位置再次轉動,可以將光纖芯線208高密度地 收容在主體部202內。另外,在分光模塊部203中,由于設有多個與 光纖芯線208連接的輸出連接器207,所以對于提高光纖芯線208的 拆裝性這樣的效果尤其有效。
此外,在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01中,如上所述,由于分光模塊 部203以層疊的方式配置在主體部202內,因此可以將分光模塊部 203以節(jié)省空間的方式適宜地收容在主體部202內。
此外,在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01中,如上所述,由于具有梳齒 狀的引導部204,因此通過使光纖芯線208進入該梳齒片204a間(槽 部分),可以防止光纖芯線208發(fā)生堆集,同時,可以使光纖芯線 208追隨分光模塊部203的移動而順暢地移動。另外,如上所述,由 于梳齒片204a之間形成與層疊的各個分光模塊部203的厚度對應的 規(guī)定間隔,所以可以將與各個分光模塊部203連接的光纖芯線208 區(qū)分開。
此外,在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01中,由于可以通過連接器205、 207的插拔而將分光模塊部203相對于主體部202進行拆裝,因此, 例如可以容易地將分光模塊部203替換為其它功能的模塊部。其結 果,在設置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01后,在周邊的光纜配線網絡變更的 情況下等,可以容易地實現對模塊部的功能進行部分替換,不需要新 設置另外的接續(xù)盒。
另外,如上所述,在分光模塊部203中,由于在傾斜面203e上 設置有輸入連接器205,所以可以容易地將光纖芯線206與輸入連接 器205連接。另外,由于輸入連接器205位于主體部202的前側,輸 出連接器207位于后側,所以可以進一步防止主體部202內的光纖芯 線206、 208的堆集。
下面,說明本發(fā)明的第5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 210。在下面的說明中,省略與上述第4實施方式相同的說明,主要 說明不同點。
圖20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5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的剖面斜視圖。如圖20所示,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10對于主光纜T0, 將由多個入戶光纜(第2光纖芯線)218構成的分支光纜(第2光纜) T2進行配線。該入戶光纜218是單芯線的光纖芯線,大多用于例如 將光纖芯線引入住處。此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10與上述光纜連接用接 續(xù)盒201的不同點在于,替代分光模塊部203而具有分支芯線模塊部 213。分支芯線模塊部213將主光纜TO的光纖芯線206進行多芯/單 芯變換并與分支光纜T2的入戶光纜218連接。該分支芯線模塊部213 形成與上述分光模塊部203相同的外形形狀。此外,分支芯線模塊部 213的后側的端面213b上設置有多個輸出連接器(第2連接器)217。 在這里,輸出連接器217沿著分支芯線模塊部213的寬度方向并列設 置4個。作為輸出連接器217使用外皮握持連接器。在該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10中,實現與上述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 201相同的效果,即所謂可以使芯線富余長度縮短化的效果。此外,由于上述分光模塊部203和分支芯線模塊部213形成彼 此相同的外形形狀,所以模塊部203、 213具有互換性,因此,例如 可以將作為分支芯線模塊部213使用的部分替換為分光模塊部203 使用,或者與其相反地替換而使用。因此,可以在主體部202的內部 將光纖芯線206、 208、 218自由配線。此外,如上所述,由于作為輸出連接器217使用外皮握持連接 器,所以可以將入戶光纜218與輸出連接器217適宜地直接連接。即, 例如即使將入戶光纜218在主體部202內進行空中配線,也可以防止 與入戶光纜218接觸而產生品質損害。以上針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限 定于上述第4、第5實施方式。例如,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也可以同時 具有分光模塊部203和分支芯線模塊部213。具體地說,如圖21(a)所示,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30也可以具 有模塊部203、 2B。模塊部203、 213沿上下方向層疊而配置在主體 部202內。具體地說,在3個分支芯線模塊部213的上方層疊3個分 光模塊部203。此外,在該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30中,與分光模塊部203的輸出連接器207連接的光纖芯線208,連接在分支芯線模塊部 213的輸入連接器205上。即,光纖芯線208構成第3光纖芯線,分 光模塊部203的輸出連接器207及分支芯線模塊部213的輸入連接器 205構成第3連接器。此外,如圖21 (b)所示,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40也可以具有 分光模塊部203,其配置在主體部202的前側,沿上下方向層疊;以 及分支芯線模塊部213,其配置在主體部202的后側,沿上下方向層 疊。在該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40中,在各模塊部203、 213的后側分 別配設有引導部204。此外,在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40中,與分光模 塊部203的輸出連接器207連接的光纖芯線208,連接在分支芯線模 塊部213的輸入連接器205上。即,光纖芯線208構成第3光纖芯線, 分光模塊部203的輸出連接器207及分支芯線模塊部213的輸入連接 器205構成第3連接器。根據上述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30、 240,光纖芯線206與分光模 塊部203的輸入連接器205直接連接,同時入戶光纜218與分支芯線 模塊部213的輸出連接器217直接連接。另外,光纖芯線208與分光 模塊部203的輸出連接器207及分支芯線模塊部213的輸入連接器 205直接連接。因此,實現與上述效果相同的可以使芯線富余長度縮 短化的效果。此外,在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30、 240中,由于主體部202由分 光模塊部203和分支芯線模塊部213共用,因此無需設置分別與它們 對應的2種主體部202。另外,在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230、 240中,也可以將光纖芯線206 與分支芯線模塊部213的輸入連接器205連接,將入戶光纜218與分 光模塊部203的輸出連接器207連接,將光纖芯線208與分支芯線模 塊部213的輸出連接器217及分光模塊部203的輸入連接器205連接。 在此情況下,光纖芯線208構成第3光纖芯線,分光模塊部203的輸 入連接器205及分支芯線模塊部213的輸出連接器217構成第3連接 器。[第6實施方式]下面說明本發(fā)明的第6實施方式。本發(fā)明的第6實施方式涉及
將多根入戶光纜捻合而成的集束入戶光纜的末端處理構造、及應用該 構造的接續(xù)盒。
首先,記述本發(fā)明的第6實施方式中的背景技術。作為利用光 纜構筑網絡的方法,具有下述方法,g卩,將收容光纖連接部的接續(xù)盒, 從集線站至用戶住宅劃分為干線點、配線點、分配點這3個階段進行 設置,為了在各個階段進行合理的連接,靈活使用收容在各設置點的 接續(xù)盒中的光纜。
例如,在位于基站側的干線點的接續(xù)盒中,作為支線配線通常 收容多芯的帶狀開槽光纜。此外,在對用于用戶住宅的入戶配線進行 收容的分配點的接續(xù)盒中,作為入戶光纜,收容適當數量的內置1 芯或2芯光纖的入戶光纜。另一方面,在從配線點的接續(xù)盒至分配點 的接續(xù)盒之間進行連接的光纜中,將入戶配線工程的省力化效果作為 目的,將對多根入戶光纜進行捻合的構造的集束入戶光纜用作準支線 配線這種方式逐漸增多。
圖28及圖29表示在配線點和入戶點之間作為準支線配線使用 的集束入戶光纜的構成例。圖28所示的集束入戶光纜311形成在支 撐線312的周圍捻合4根單芯入戶光纜313 (單芯元素)的構造。單 芯入戶光纜313的構造為將1根光纖314、及添加在該光纖314的 兩側的2根張力元件315,由外皮316進行覆蓋。如圖29所示的集 束入戶光纜317形成下述構造,g卩,在更多數量的單芯入戶光纜313 捻合而成的圓形線束中縱向添加支撐線318,利用捆束線319將單芯 入戶光纜313的線束和支撐線318進行捆束。
當前,在將上述集束入戶光纜311或317向接續(xù)盒導出/導入 的情況下,將彼此捻合的單芯入戶光纜313的捻合解除,逐根插入并 握持在接續(xù)盒的光纜導出/導入部中。
圖30表示現有的接續(xù)盒的端部中的光纜導出/導入部的構造。 這里示出的光纜導出/導入部341是在日本特開2005 — 295749號公 報中所公開的,其由密封用端面板371和光纜握持件373構成,其中, 該密封用端面板371將接續(xù)盒的筒狀殼體兩端的開放部以防水狀態(tài)堵塞,該光纜握持件373接近該端面板371并裝備在接續(xù)盒的殼體主體內。
如圖31所示,在端面板371中形成有光纜插入部363,其用 于使主光纜303插入;2個光纜插入部365,它們用于使分支光纜305 插入;以及多個光纜插入部367,它們用于使入戶光纜307逐根單獨 插入。光纜插入部363及365如圖32所示,構成為可以打開而分為 兩部分,以使得通過夾入光纜而簡單地形成插入狀態(tài)。
光纜握持件373如圖30所示,構成為具有金屬件主體374, 其固定在接續(xù)盒的殼體主體上;棘螺栓343,其用于握持光纜303、 305,螺合安裝在金屬件主體374上;以及位置限制板375,其用于 握持入戶光纜307,固定在金屬件主體374上。
棘螺栓343分別一對一對地配置在與各光纜插入部363、 365、 365對應的位置上,將插入上述各光纜插入部363、 365、 365中的光 纜303、 305通過一對棘螺栓金屬件挾持。
位置限制板375是樹脂成型品,以固定間隔形成有多個挾持入 戶光纜307的光纜握持槽389,通過將插入光纜插入部367中的入戶 光纜307逐根分別插入光纜握持槽389,從而將多根入戶光纜307保 持為排列狀態(tài)。
下面,記述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點及第6實施方式的目的。將 構成圖28及圖29所示的集束入戶光纜311、317的單芯入戶光纜313, 例如解除其捻合,逐根插入圖30所示的密封用端面板371的光纜插 入部367,進而逐根插入光纜握持件373的入戶光纜用光纜握持槽 389,上述作業(yè)非常消耗工時,招致作業(yè)延遲。
而且,裝備在現有接續(xù)盒的光纜導出/導入部341上的入戶光 纜用光纜插入部367或光纜握持槽389的數量,最多為12 16左右, 在捻合的入戶光纜數為大于或等于16根的多根集束入戶光纜317的 情況下,產生無法完全收容在現有的接續(xù)盒351中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第6實施方式的目的與解決上述問題相關,其目的在 于提供一種集束入戶光纜的末端處理構造、以及應用該構造的接續(xù) 盒,其在使集束入戶光纜向接續(xù)盒導出/導入時,無需將入戶光纜逐根插入入戶光纜用光纜插入部及握持用槽,可以實現作業(yè)性提高,即 使是超過現有接續(xù)盒所預設的入戶光纜收容數的多根入戶光纜,也可 以收容在已安裝的接續(xù)盒中。
下面,對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點且實現上述目的的本發(fā)明的第6 實施方式所具有的單元進行記述。(1)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第6實 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束入戶光纜的末端處理結構,是一種將多根入戶光 纜進行捻合而成的集束入戶光纜的末端處理構造,其特征在于,使由 接續(xù)盒的密封用端面板保持的范圍形成為巻繞防水帶進行捆束而成 的防水用捆束部,由光纜握持件握持的范圍形成為巻繞握持用帶進行 捆束而成的握持用捆束部,在前述防水帶或前述握持用帶上將前述防 水用捆束部及握持用捆束部進行排列之后,從前述帶的一端側與帶一 起進行巻繞,將多根入戶光纜形成以渦狀排列的大致圓形線束。
(2) 此外,上述集束入戶光纜的末端處理構造也可以具有下述 特征前述防水帶至少表面由低硬度且具有彈性的熱塑性彈性材料形 成。
(3) 此外,上述集束入戶光纜的末端處理構造也可以具有下述
特征前述握持用帶在表面上形成限制與其表面接觸的部件移動的防 滑部。
(4) 此外,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點且實現上述目的,第6實施方 式所涉及的接續(xù)盒,是一種將具有上述(1) (3)中任一項所述的 集束入戶光纜的末端處理構造的入戶光纜進行導出/導入的接續(xù)盒,
其特征在于,作為插入前述集束入戶光纜的光纜導出/導入部,具有 密封用端面板,其使前述防水用捆束部插入;以及光纜握持件,其挾
持前述握持用捆束部。
根據上述集束入戶光纜的末端處理構造,集束入戶光纜的端部 的防水用捆束部,由于巻繞為渦狀的防水帶將渦形的半徑方向上相鄰 的入戶光纜間的間隙填埋,將相鄰的入戶光纜之間的間隙封閉,所以, 即使在捆束的狀態(tài)下作為單一的大直徑防水光纜而整個插入光纜插 入部,也不會損害插入部的防水性。
此外,集束入戶光纜的端部的握持用捆束部,由于巻繞為渦狀的握持用帶設置在渦形的半徑方向上相鄰的入戶光纜之間,捆束成相 鄰的入戶光纜彼此無法相對滑動的多芯光纜形狀,所以,即使在捆束 的狀態(tài)下作為單一的大直徑光纜而整個由光纜握持件握持,也可以將 所有的入戶光纜進行良好的握持固定。
此外,第6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接續(xù)盒,通過例如將主光纜及分 支光纜用的光纜插入部,分配作為使集束入戶光纜的防水用捆束部插 入的光纜插入部,此外,將主光纜及分支光纜用的光纜握持件分配作 為對握持用捆束部進行握持的光纜握持件,從而無需改良現有的密封 用端面板及光纜握持件,并且可以不浪費工時而收容多根集束入戶光 纜。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第6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束 入戶光纜的末端處理構造。
圖22是將第6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末端處理構造的集束入戶光纜 進行導出/導入的接續(xù)盒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正視圖,圖23是表示圖 22所示的接續(xù)盒的光纜導出/導入部中,集束入戶光纜的保持構造 的斜視圖,圖24是表示在圖23所示的光纜導出/導入部中插入的集 束入戶光纜的末端處理構造的斜視圖,圖25是圖24的B — B剖面圖。
圖22所示的接續(xù)盒351設置在光纜網絡的所謂配線點,收容并 保護光纜連結部309,該光纜連結部309將分支光纜及集束入戶光纜 306作為準支線配線相對于多芯的帶狀開槽光纜等主光纜303進行連 結,該接續(xù)盒351具有下述部件而構成筒狀殼體353,其包圍光纜 連接部309的外周;以及光纜導出/導入部341,其分別設置在各光 纜303、 306出入的筒狀殼體353兩端的開放部353a、 353b上。
作為集束入戶光纜306,利用在圖28及圖29等所示的集束入戶 光纜31K 317等上施加后述的末端處理后的光纜。
筒狀殼體353如上所述收容光纜連接部309,同時,通過前表面 開放的殼體主體354、和覆蓋該殼體主體354的開放表面的外罩355 形成兩端開放的筒狀構造。在圖示例的情況下,外罩355的一側的側 緣355a與殼體主體354進行鉸鏈接合,可以打開/關閉。在外罩355 的另一側的側緣355b上,安裝有在閉合外罩355時與殼體主體354側的卡合部卡止的彈性卡止片355c。
光纜導出/導入部341具有密封用端面板371,其將筒狀殼體 353兩端的開放部353a、 353b閉塞為防水狀態(tài),同時形成有光纜插 入部363、 365、 367;以及光纜握持件373,其將插入光纜插入部363、 365、 367中的各光纜303、 306或單芯入戶光纜在筒狀殼體353內進 行握持固定。
密封用端面板371如圖23所示,具有外輪廓基材377,其由 硬質樹脂或金屬等形成,作成外輪廓形狀;以及橡膠制的密封板379、 380、 381,其設置在該外輪廓基材377的內周部上,提供各光纜插入 部363、 365、 367。
密封用端面板371與圖30至圖32所示的端面板371具有相同 構造。形成在橡膠制的密封板379上的光纜插入部363是用于使主光 纜303插入的孔,光纜插入部365是用于使分支光纜305(參照圖30) 及集束入戶光纜306插入的孔,光纜插入部367是用于使單芯的入戶 光纜307逐根單獨插入的孔。光纜插入部363及光纜插入部365如圖 32所示,構成為可以打開而分為兩部分,以使得可以通過夾入光纜 而簡單地形成插入狀態(tài)。
光纜握持件373如圖23所示,具有下述部件而構成金屬件主 體374,其固定在殼體主體354上;棘螺栓343,其用于握持光纜303、 305、 306,螺合安裝在金屬件主體374上;以及位置限制板375,其 用于握持單芯的入戶光纜307,固定在金屬件主體374上。
棘螺栓343分別一對一對地配置在與各光纜插入部363、 365對 應的位置上,通過對將插入上述各光纜插入部363、 365的光纜303、 305、 306進行挾持而進行握持 固定d
位置限制板375是樹脂成型品,其構成為,以固定間隔形成多 個挾持入戶光纜307的光纜握持槽389,通過將插入光纜插入部367 中的入戶光纜307逐根分別夾入光纜握持槽389,從而將多根入戶光 纜307保持為排列狀態(tài),但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不使用單芯的入戶 光纜307,因此位置限制板375沒有得到實際使用。
在本實施方式的接續(xù)盒351中,如圖23所示,將集束入戶光纜306整個插入分支光纜305用的光纜插入部365中,該光纜插入部365 具有與集束入戶光纜306的外徑相應的孔徑,此外,通過與光纜插入 部365對應的一對棘螺栓343進行挾持而固定。
如圖24所示,在集束入戶光纜306的端部,由接續(xù)盒351的光 纜導出/導入部341的密封用端面板371所保持的范圍,形成為對構 成光纜的所有單芯入戶光纜313巻繞防水帶321進行捆束而成的防水 用捆束部323。另外,由光纜導出/導入部341的光纜握持件373所 握持的范圍,形成為對構成光纜的所有單芯入戶光纜313巻繞握持用 帶325進行捆束而成的握持用捆束部327。
防水用捆束部323及握持用捆束部327以下述方式形成,如圖 25所示在防水帶321或握持用帶325上將解除捻合的多根入戶光纜 313排列為一列之后,如圖26所示,從帶321、 325的一端側與帶一 起巻繞,如圖27所示,將多根入戶光纜313形成以渦狀排列的大致 圓形線束。
防水帶321至少表面由低硬度且具有彈性的熱塑性彈性材料 (SEBS共聚物)形成,以填埋排列在表面上的入戶光纜313之間的 間隙。此外,防水帶321設定成厚度1 2mm左右。
握持用帶325是將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樹脂材料以帶狀擠壓成型 而形成的,在表面形成有波浪形狀或凹凸形狀的防滑部,該防滑部用 于限制與其表面接觸的入戶光纜313的移動。此外,此握持用帶325 的厚度設定為1 2mm左右。
防滑部是如下所示形成的,即在樹脂擠壓成型時,通過在表面 上進行壓花,形成例如上述的凹凸,使表面粗糙。另外,作為握持用 帶325,也可使用金屬帶。在此情況下,通過在表面上進行壓花而形 成限制所接觸的部件移動的防滑部的凹凸等。
根據以上說明的集束入戶光纜306的末端處理構造,由于在集 束入戶光纜306的端部的防水用捆束部323中,巻繞成渦狀的防水帶 321的彈性材料層,將渦形的半徑方向上相鄰的入戶光纜313之間的 間隙填埋,將在半徑方向及周向上相鄰的入戶光纜313之間的間隙封 閉,所以即使在捆束的狀態(tài)下作為單一的大直徑防水光纜而整個插入光纜插入部365,也不會損害插入部的防水性。
此外,對于集束入戶光纜306的握持用捆束部327,由于將巻繞 成渦狀的握持用帶325設置在螺旋的半徑方向上相鄰的入戶光纜313 之間,捆束成相鄰的入戶光纜313彼此不會相對滑動的多芯光纜形 狀,所以,即使在捆束的狀態(tài)下作為單一的大直徑光纜而整個由光纜 握持件373的一對棘螺栓343握持,也可以對所有入戶光纜313進行 良好的握持固定。
因此,根據第6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束入戶光纜306的末端處 理構造,在使集束入戶光纜306插入接續(xù)盒351的光纜導出/導入部 341中時,不使用使入戶光纜逐根插入的專用光纜插入部367,而可 以在捆束的狀態(tài)下,例如圖23所示使用分支光纜用的光纜插入部365 及棘螺栓343,向接續(xù)盒351導出/導入,可以減少向接續(xù)盒351收容 時的工時,提高作業(yè)性。此外,即使是超過現有接續(xù)盒351所預設的 入戶光纜收容數的多根入戶光纜,也可以收容在現有的接續(xù)盒351中。
此外,由于用于形成防水用捆束部323的防水帶321,其表面由 低硬度且具有彈性的熱塑性彈性材料形成,因此與帶表面接觸的單芯 入戶光纜313通過表面的彈性變形而咬入表面,將相鄰的入戶光纜 313之間的間隙填埋,因此可以獲得良好的防水性。
此外,由于用于形成握持用捆束部327的握持用帶325,在表面 形成防滑部,因此在由棘螺栓343進行挾持時,不易發(fā)生滑動,握持 作業(yè)變得容易。
此外,應用本實施方式的末端處理構造的接續(xù)盒351,通過將分 支光纜用的光纜插入部365,分配作為使集束入戶光纜306的防水用 捆束部323插入的光纜插入部,此外,將分支光纜用的光纜握持件即 棘螺栓343,分配作為對集束入戶光纜306的握持用捆束部327進行 握持的光纜握持件,從而無需改良現有的密封用端面板371及光纜握 持件373,并且可以不浪費工時而應用于多根集束入戶光纜306。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已進行末端處理的集束入戶光纜306 插入分支光纜305用的光纜插入部365,但也可以插入主光纜303用 的光纜插入部363。
權利要求
1.一種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其特征在于,具有殼體,其具有模塊收容部;以及連接模塊,其可自由插拔地收容在前述模塊收容部中,用于連接第1光纖和第2光纖;前述連接模塊具有模塊主體;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它們安裝在前述模塊主體上,分別與前述第1光纖及前述第2光纖連接;以及光纖連接部,其設置在前述模塊主體內,連接前述第1連接器和前述第2連接器,前述模塊收容部構成為可以收容多種前述連接模塊,這些連接模塊的前述模塊主體的構造相同而前述光纖連接部的連接功能不同。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光纖連接部具有下述功能中的任意一種將前述第1連接器和前述第2連接器直線連接的功能;在前述第1連接器和前述第2連接器之間進行芯數變換并連接的功能;以及在前述第1連接器和前 述第2連接器之間進行光分支并連接的功能。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連接器及前述第2連接器設置在前述模塊主體的一端部,前述模塊收容部具有下述構造將前述連接模塊以相對于前述殼體縱向放置的狀態(tài)收容在前述模塊收容部中,使前述第1連接器及前述第2連接器面向前述殼體的前表面?zhèn)取?br> 4.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連接器設置在前述模塊主體的一端部,前述第2連接器設置在前述模塊主體的另一端部,前述模塊收容部具有下述構造將前述連接模塊以相對于前述殼體縱向放置的狀態(tài)收容在前述模塊收容部中,使前述第1連接器及 前述第2連接器相對于前述殼體的前表面朝向左右兩側。
5. —種光纜配線系統,其架設在空中,在集線站側光纜和用戶側光纜之間進行光纜配線,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光纜,其與前述集線站側光纜連接; 第2光纜,其與前述用戶側光纜連接;集線站側接續(xù)盒,其連接前述集線站側光纜和前述第l光纜; 用戶側接續(xù)盒,其連接前述用戶側光纜和前述第2光纜;以及中間接續(xù)盒,其連接前述第1光纜和前述第2光纜,前述集線站側接續(xù)盒、前述用戶側接續(xù)盒及前述中間接續(xù)盒,由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構成,并且具有種類互不相同的前述連接模塊。
6. —種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其用于連接第1光纜中的第1光纖 芯線和第2光纜中的第2光纖芯線,其特征在于,具有分光模塊部或者分支芯線模塊部,其中,該分光模塊部對前述第1光纖芯線進行光分支并與前述第2光纖芯線連接,該分支芯線模 塊部對前述第1光纖芯線進行多芯/單芯變換并與前述第2光纖芯線 連接;以及主體部,其收容前述模塊部,在前述模塊部設有第1連接器,其連接前述第1光纖芯線; 以及第2連接器,其連接前述第2光纖芯線。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分光模塊部及前述分支芯線模塊部形成彼此相同的外形形狀。
8. 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其特征在于,前述模塊部層疊配置。
9. 如權利要求6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其特 征在于,前述模塊部構成為,可以圍繞設置在前述第1連接器附近的旋 轉軸轉動。
10. 如權利要求6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其 特征在于,該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還具有梳齒狀引導部,其設置在前述主體 部內,引導前述第2光纖芯線。
11. 一種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其用于連接第1光纜中的第1光 纖芯線和第2光纜中的第2光纖芯線,其特征在于,具有分光模塊部,其對前述光纖芯線進行光分支;分支芯線模塊部,其對前述光纖芯線進行多芯/單芯變換;以及主體部,其收容前述模塊部,在前述分光模塊部或前述分支芯線模塊部的任意一個中設置與 前述第1光纖芯線連接的第1連接器,在前述分光模塊部或前述分支芯線模塊部的另一個中設置與前述第2光纖芯線連接的第2連接器,在前述分光模塊部及前述分支芯線模塊部各自中,設置與第3 光纖芯線連接的第3連接器,該第3光纖芯線連接前述分光模塊部和 前述分支芯線模塊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即使要求的連接功能改變也可以容易地進行對應的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及光纜配線系統。光纜連接用接續(xù)盒(118)具有殼體(121),在該殼體(121)的模塊收容部(122)中,多個連接模塊(123)以相對于接續(xù)盒主體(119)的底面直立的狀態(tài)沿寬度方向排列(收容)。連接模塊(123)具有長方板狀的模塊主體(127),在該模塊主體(127)的一端面,上下分別安裝多個MT連接器(128、129)。在模塊主體(127)內配置光纖連接部(130),其將各MT連接器(128、129)之間連接。模塊收容部(122)可以收容與連接模塊(123)的連接方式(功能)不同的其他種類的連接模塊。
文檔編號G02B6/00GK101657744SQ20088000817
公開日2010年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3月12日
發(fā)明者今泉剛, 大塚健一郎, 大杉哲也, 室園亮, 渡邊伸也, 貴志彰夫 申請人:住友電氣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