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晶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液晶顯示裝置,具體涉及具備所謂直下型背光源的液 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伴隨著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大型化傾向,作為液晶顯 示裝置的背光源使用了謀求面狀光源均勻化的直下型背光源。這種背光源在具有光反射功能的底座的與上述液晶顯示面板對 置的面內(nèi),多個熒光管在與其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并排設置。另 外,上述各焚光管的兩端的電極部分由電極配件夾持而被支承在上 述底座上。而且,夾持上述各熒光管的一端側例如正極側電極的電極配件分 別以共同地連接起來的形態(tài)而構成,另外,夾持另一端側即負才及側 電才及的電極配件也分別以連接起來的形態(tài)而構成。因此,相互連接的各電極配件被配備于由在上述熒光管的并排設構成???、 I , 、、 這種背光源在與具有光反射功能的底座的與上述液晶顯示面板對置的面內(nèi),多個熒光管在與其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并排設置。上述各熒光管在其兩端的電極部分由電極配件夾持起來,電極配件被配置在上述底座的兩端。而且,在沿上述熒光管的并排設置方向延伸的由帶狀的導電材料組成的電極支承材料上形成多個電極配件。由此,電極支承材料具有夾持多個熒光管的功能。因此,背光源內(nèi)的多個熒光管,通過底座兩端的電極支承材料以及電極配件而以并排連接的方式得以構成。具備這樣的背光源的液晶顯示裝置例如在下述專利文件1中得 以公開。專利文件1日本專利公開特開2005-347259號公報(美國公 開號US20050265047 )發(fā)明內(nèi)容但是,在這樣構成的液晶顯示裝置中,由于上述電極支承材料由 比較長的導電材料組成,因來自焚光管的熱而引起的膨脹程度將會 變大,在假設將該電極支承材料牢固地固定在底座側的情況下,就 易于在那些固定部位之間的電極支承材料上發(fā)生撓曲。因此,嘗試過采用以下結構,即,為了在上述電極支承材料中形 成因熱膨脹而引起的伸張,而使該電極支承材料對于底座側的固定基板側擠壓。但是,可以確認,在這種情況下,由于電極支承材料的上述伸張 將使該電極支承材料與突起部摩擦,會發(fā)出嘎吱嘎吱聲。另外,還可以確認,在為了避免發(fā)出嘎吱嘎吱聲而使上述突起部 從電極支承材料以微小的距離離開而配置的情況下,當該電極支承 材料因來自外部的原因等而發(fā)生振動時,與上述突起部接觸,而發(fā) 生鳴嗚聲、嘩啦嘩啦聲。本發(fā)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減少發(fā)出嘎吱嘎吱聲、嗚嗚 聲、嘩啦嘩啦聲中的任意一個的液晶顯示裝置在本申請中所公開的發(fā)明之中,若對有代表性的發(fā)明之概要簡單 地進行說明則如下面那樣。(1)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特征在于例如具備液晶顯示面 板和被配置在該液晶顯示面板的背面的背光源。背光源具有并排 設置在與液晶顯示面板對置的平面內(nèi)的多個棒狀光源;將這些各棒 狀光源在其電極部上進行保持的電極配件;以及覆蓋電極部和電極配件的側壁板。另外,棒狀光源、電極配件、側壁板被收納且固定于下框架(底座)上。電極配件支承棒狀光源的電極部,并與在棒狀光源的并排設置方向上延伸的連接部連接。另外,電極配件為了并排設置棒狀光源而以預定的間隔配置。側壁板沿棒狀光源的并排設置方向具備多個突起部件。連接部在其延伸方向的每個預定間隔的部位具有與突起部件接觸的部分和不與突起部件接觸的部分。(2) 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 )的結構為 前提,上述突起部件在與上述連接部對置的部位具備有圓弧面的頂部。(3) 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l)的結構為 前提,上述連接部的與上述突起部件接觸的部分和不與上述突起部 件接觸的部分沿著該連接部的延伸方向以相同間隔配置。(4) 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的結構為 前提,上述連接部由使上述電極配件配置在中間的 一 對部件組成, 上述突起部件在各個連接部上向該連接部的延伸方向配置。(5) 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4)的結構為 前提,在一對連接部每一個中與上述突起部件接觸的部分和不接觸 的部分沿該連接部的延伸方向大致均等地進行分配,與 一個連接部 的不與上述突起部件接觸的部分對置的另 一個連接部的部分為與上 述突起部件接觸的部分。(6) 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l)的結構為 前提,上述突起部件與固定配置于上述下框架的側壁板一體地形成。(7) 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的結構為 前提,上述側壁板相對于上述底座的面以鈍角的展寬而傾斜配置, 并在與形成了上述突起部件一側相反側的面上具有光反射功能。(8) 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特征在于例如具備液晶顯示面 板和被配置在該液晶顯示面板的背面的背光源。背光源具有并排設置在與液晶顯示面板對置的平面內(nèi)的多個棒狀光源;將這些各棒 狀光源在其電極部上進行保持的電極配件;以及覆蓋電極部和電極 配件的側壁板。另外,棒狀光源、電極配件、側壁板被收納且固定 于下框架(底座)上。電極配件支承棒狀光源的電極部,并與在棒狀光源的并排設置方 向上延伸的連接部連接。另外,電極配件為了并排設置棒狀光源而 以預定的間隔配置。側壁板沿棒狀光源的并排設置方向具備多個突 起部件。突起部形成得比相鄰的電極配件的間隔的數(shù)量少,并與連 4妄部接觸。此外,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以上結構,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 的范圍內(nèi)可以進行種種變更。這樣所構成的液晶顯示裝置就能夠減少發(fā)出嘎吱嘎吱聲、鳴鳴 聲、嘩啦嘩啦聲中的任意一個。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要部剖視圖, 即表示圖8的IA-IA線、IB-IB線上的剖一見圖。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的整體概要的分解俯視圖。圖3是表示經(jīng)過模塊化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的圖。圖4是表示上述液晶顯示裝置上具備的背光源的實施例的結構圖。圖5是表示電極支承材料的一個實施例的整體俯視圖。圖6是表示上述電極支承材料之要部的放大圖。圖7是表示電極支承架和被固定于該電極支承架的側壁板的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圖。圖8是將上述側壁板上所形成的突起部件用與電極支承材料的連接部的關系進行了表示的透視立體圖。圖9是表示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其他實施例的要部剖視圖。 圖10是表示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其他實施例的要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的 一 個實施例的概略結構圖。 首先,從觀察者一側起順次配置有液晶顯示面板PNL、光學片OS以及背光源BL。液晶顯示面板PNL是將一對平行配置的例如由玻璃組成的基板SUB1、 SUB2作為封裝,并在上述各基板SUB1、 SUB2之間間隔液晶而構成的。在上述基板SUB1、 SUB2的液晶側的面上呈矩陣狀配置的像素 (未圖示)將上述液晶作為一個構成要素而形成,并能夠對上述各 像素逐個控制該液晶的光透射率。而且,將形成了上述各像素的區(qū)域作為液晶顯示區(qū)域AR (圖中 單點劃線框所包圍的區(qū)域),并遍及整個該液晶顯示區(qū)域AR照射 來自后述的背光源BL的光,通過透過各像素的光使觀察者識別圖 像。此外,相對于觀察者側被配置在后方的基板SUB1被形成為具有 比基板SUB2更大的面積,且在從上述基板SUB2露出的基板SUB1 的周邊上搭載由用于獨立地驅動各像素的電路組成的半導體器件 SCD。然后,在液晶顯示面板PNL的背面,隔著例如漫射片、棱鏡片 或者由這些層疊體組成的光學片OS而配置有背光源BL。光學片OS 使來自背光源BL的光漫射、或者聚光并向液晶顯示面板PNL側引導。背光源BL是被稱之為所謂直下型的那種,首先,在平行于液晶 顯示面板PNL的平面內(nèi)具備由支承在圖中x方向上長度方向一致且 在圖中y方向上并排i殳置的多個例如外部電才及熒光管EFL的底座組 成的下框架(在圖3、圖4中用附圖標記BS示出)。該下框架BS呈例如由金屬構成的箱體狀。另外,在下框架BS的表面放置著具有 使圖中x方向的各邊分別彎曲而傾斜配置的側壁面BW的反射片 RS。此外,該下框架BS在其圖中y方向的各邊部,傾斜配置有例 如用樹脂材料形成并在上述液晶顯示面板PNL側的面上具有光反射 功能的側壁板BWh。該側壁板BWh與上述反射片RS的側壁面BW 一起構成背光源BL的實質(zhì)的側壁部。關于此背光源BL的結構在后 進行詳述。另外,這些液晶顯示面板PNL、光學片OS以及背光源BL如圖 3所示那樣,被收納在上框架FR以及中間框架MR內(nèi),作為經(jīng)過模 塊化的液晶顯示裝置而構成。圖3是經(jīng)過模塊化的液晶顯示裝置的 剖視圖,表示與圖2的Ill-Ill線相當?shù)奈恢玫钠拭妗I峡蚣蹻R在觀 察者側形成至少4吏液晶顯示面板PNL的液晶顯示區(qū)域AR露出的開 口 OP,使液晶顯示面板PNL、光學片OS以及背光源BL高精度地 定位而進行收納。此外,半導體器件SCD在本實施例中被形成在基 板SUB1上,但也可以將其形成在撓性基板上,在此情況下,半導 體器件SCD能夠在圖3的垂直方向上彎曲進行配置,能夠謀求進一 步窄邊框化。圖4的(a)是僅示出了上述背光源BL的俯視圖,圖4的(b) 示出了圖4的(a)的b-b線上的剖視圖。上述側壁板B Wh隔著例如用樹脂材料所形成的后述的電極支承 架TMT,被安置在上述下框架BS上。另外,在上述側壁板BWh上 形成被并排設置在該下框架BS側的邊上的孔HL,使通過這些孔HL 配置的上述外部電極熒光管EFL的各端上所形成的電極TM位于上 述側壁板BWh的背面?zhèn)取M獠侩姌O熒光管EFL的各電極TM被配置在上述電極支承架 TMT上的電極配件TMF所夾持(咬合)。由此,各外部電極熒光管 EFL由上述電極配件TMF支承在下框架BS上,并通過該電極配件 TMF提供電源。電極配件TMF與被分別配置在各外部電極熒光管EFL的各端側的相同金屬的電極支承材料TMS1、 TMS2—體化而構成。圖5是表 示上述電極支承材料TMS1、 TMS2的俯視圖,這些電極支承材料 TMS1、 TMS2被分別配置在上述各電極支承架TMT(圖中用TMT1 、 TMT2表示)上。在圖5中,一個電極支承材料TMS1被配置在配置外部電極熒光 管EFL (圖中虛線所示)的區(qū)域的圖中左側,另外,另一個電極支 承材料TMS2被配置在上述區(qū)域的圖中右側,分別呈在圖中y方向 上延伸的形狀。即、構成為電極支承材料TMS1支承各外部電極熒 光管EFL的圖中左側端的電極TM的部分,電極支承材料TMS2支 承各外部電極焚光管EFL的圖中右側端的電極TM的部分。此外,電極支承材料TMS1沿外部電極熒光管EFL的圖中左側 的電極TM的長度方向配置著3個電極配件TMF。電極配件TMF夾 持電極TM由此來支承外部電極熒光管EFL。同樣,電極支承材料 TMS2沿外部電極熒光管EFL的圖中右側的電極TM的長度方向配 置著3個電極配件TMF。該電極配件TMF夾持電極TM,由此來支 承外部電極熒光管EFL。這是為了在至少1個電極配件TMF形成的 電接觸不充分的情況下由其他剩余的電極TMF來確保電接觸。由此,在與電極支承材料TMS1、 TMS2分別相互對置而延伸的 一對連接部JC之間,在與這些連接部JC交叉的方向上并排設置的 多個電極配件TMF所組成的電極配件組,在上述連接部JC的延伸 方向上并排設置。而且,這些電極支承材料TMS1、 TMS2例如通過4反材的沖壓加 工而成型。圖6的(a)是挑選出圖5的虛線框A的部分的電極支承材料TMS1 進行了描繪的放大圖。在圖6的(a)中,電極支承材料TMS1具有 將并排設置的3個電極配件TMF共同固定的基部BP、和該基部BP 的各端側共同地連接的左側連接部JC (L)和右側連接部JC (R), 這些基部BP和各連接部JC (L) 、 JC (R),在俯視的情況下呈梯 子狀的圖案而形成。棒狀光源的個數(shù)n可以由液晶面板的大小和需要的亮度來決定。 如果決定棒狀光源的個數(shù)n,就可決定相鄰的電極配件的間隔數(shù)R。 即相鄰的電極配件的間隔數(shù)R為n- 1。另外,圖6的(b)是表示電極配件TMF的圖,示出了圖6的(a) 的b-b線上的剖視圖。電極配件TMF是具備了用于從兩側夾持外部 電極熒光管EFL的一對相對置的舌片的分叉結構。即、具備從基部 BP的兩側在垂直方向上彎曲的一對支承部SP。支持部SP具備將外 部電極焚光管EFL從其圓周側面的相對側分別進行擠壓的圓弧部。 另外,電極配件TMF具備導入部IN,通過該導入部IN,便于將外 部電極熒光管EFL引導至電極配件TMF。此外,圖6的(b)所示 的虛線圓表示外部電極熒光管EFL的圓周側面。另外,這樣所構成的電極支承材料TMS1如圖5所示那樣,在其 一端側例如用螺絲SC固定在上述電極支承架TMT1上。這樣僅僅在一端側固定電極支承材料TMS1是為了防止在假設 固定了兩端的情況下因來自外部電極熒光管EFL的熱而使電極支承 材料TMS1發(fā)生了熱膨脹之際,在那些經(jīng)過固定的部分之間產(chǎn)生從 電極支承架TMT1的表面脫離的撓曲。即、通過l又僅在一端側固定 電極支承材料TMSl,就能夠使其熱膨脹的伸展向另一端側擴張,抑 制電極支承材料TMS發(fā)生撓曲。而且,這樣相對電極支承架TMT1僅僅在一端側進行了固定的電 極支承材料TMS1 ,通過在被固定于電極支承架TMT1的側壁板BWh 上所形成的后述的突出部件PJ (L) 、 PJ(S),就能夠防止從電極 支承架TMT1的表面脫離。圖7的(a)表示配置了上述電極支承材料TMS1的電極支承架 TMT1的立體圖,圖7的(b)表示覆蓋電極支承架TMT1進行固定 (臨時固定)的側壁板BWh的立體圖。側壁板BWh表示相對于液晶顯示面板PNL側的面從背面?zhèn)扔^察 到的狀態(tài)。即、側壁板BWh從圖中的狀態(tài)將正面背面反過來,并將 左右反過來,以覆蓋在圖7的(a)所示的電極支承架TMT上進行固定(臨時固定)。此外,電極支承架TMT1形成在其長度方向上并排設置的螺絲孔 SCH,并且在側壁板BWh上也形成與螺絲孔SCH對應的螺絲孔 SCH,,在將側壁板BWh臨時固定于電極支承架TMT1上時,它們 的中心軸一致。而且,這樣被臨時固定的電極支承架TMT1和側壁 板BWh被通過這些螺絲孔SCH、螺絲孔SCH,而擰入下框架BS的 螺絲(未圖示)固定在該下框架BS上。在側壁板BWh的背面如圖7的(b)所示那樣,孔HL和形成得 比較小的多個突起部件PJ (S)沿側壁板BWh的傾斜面的邊以預定 間隔形成。另外,在與傾斜面的邊對置的另一邊側,形成得比較大 的多個突起部件PJ (L)沿該另一邊以預定間隔形成。在側壁板BWh被臨時固定在電極支承架TMT1的情況下,各突 起部件PJ ( S )被放置于電極支承材料TMS1的右側連接部JC ( R) 上,各突起部件PJ (L)被放置于電極支承材料TMS1的左側連接部 JC(L)上。即,在突起部件PJ (S)和突起部件PJ (L)之間配置 電極支承部件TMS。突起部件PJ ( S)和突起部件PJ (L)的大小不同是因為使相對 于電極支承材料TMS1傾斜配置的側壁板BWh上所形成的突起部件 PJ (S)、突起部件PJ (L)的頂部相對于電極支承材料TMS1大致 等高。此外,突起部件PJ (S)分別與對應的突起部件PJ (L)相對配 置,這些相互對置的突起部件PJ ( S)和突起部件PJ (L),由在側 壁板BWh上一體形成的加強筋RB連接而形成。加強筋RB為了提 高該側壁板B Wh針對變形的機械強度而設置。圖8表示從液晶顯示面板PNL側觀察側壁板BWh的立體圖,以 使突起部件PJ (L)以及突起部件PJ (S)等呈可透視的狀態(tài)表示。此外,在將側壁板BWh固定在電極支承架TMT上的情況下, 突起部件PJ(L)被放置于電極支承材料TMS1的左側連接部JC(L) 的上方,突起部件PJ ( S )被放置于電極支承材料TMS1的右側連接部JC(R)的上方。在圖8中,為了明確各部件的位置關系,用圖 中虛線來表示電極支承材料TMS1的左側連接部JC (L)、右側連 接部JC ( R)。在側壁板BWh的長度方向(圖中y方向)上并排設置的突起部 件PJ(L),由具有平行于并排設置方向的主面的板狀組成。突起部 件PJ ( L )與電極支承材料TMS1的左側連接部JC ( L )對置的頂部 呈圓弧形狀。這是為了在該突起部件PJ (L)與左側連接部JC(L) 接觸的狀態(tài)下降低它們的摩擦。在側壁板BWh的長度方向(圖中y方向)上并排設置的突起部 件PJ(S)也由具有平行于并排設置方向的主面的板狀組成。另夕卜, 該突起部件PJ ( S )與電極支承材料TMS1的右側連接部JC ( R)對 置的頂部呈圓弧形狀。這是為了在該突起部件PJ(S)與上述左側連 接部JC (R)接觸的狀態(tài)下降低它們的摩擦。在這里,在此實施例中,如根據(jù)圖7、圖8可明白那樣,保持預 定間隔配置的各突起部件PJ(L),有在某個部位沒有形成該突起部 件PJ(L)的地方,另外,在各突起部件PJ(S)中也同樣如此。即,比起相鄰的電極配件的間隔的數(shù)量R,配置在電才及配件之間 且與連接部接觸的突起部件PJ (L)或者突起部件PJ(S)的個數(shù)較 少。即、各突起部件PJ (L)如從圖8的I (a) -I (a)線所看到的剖 視圖即圖1的(a)所示那樣,例如,從圖中右側起3個突起部件PJ (L)等間隔地并排后,有1個沒有形成突起部件PJ (L)的地方, 此外,3個突起部件PJ (L)等間隔地并排。形成重復這種配置的構 造。而且,各突起部件PJ (L)的頂部接觸到電極支承材料TMS1 的左側連接部JC (L)。根據(jù)這種情況,連接部JC (L)在其延伸方向的每個預定間隔的 部位,具有與突起部件PJ (L)接觸的部分和不接觸的部分。由此, 就能夠沿連接部JC(L)的延伸方向,使降低嘎吱嘎吱聲的部分和 降低嗚嗚聲、以及嘩啦嘩啦聲的部分混在一起,作為整體謀求嘎吱嘎吱聲、嗚鳴聲、嘩啦嘩啦聲的降低。同樣,各突起部件PJ (S)如從圖8的I (b) -I (b)線所看到的 剖視圖即圖1的(b)所示那樣,對于突起部件PJ (L)的情況,錯 開2個間距來進行配置。例如,在向圖中左側3個突起部件PJ (S) 等間隔地并排之后,有1個沒有形成突起部件PJ(S)的地方,此外, 3個突起部件PJ (S)等間隔地并排,并反復這種配置。而且,各突 起部件PJ ( S )的頂部接觸到上述電極支承材料TMS1的左側連接部 JC ( R)。由此,上述連接部JC (R)也在其延伸方向的每個預定間隔的部 位具有與突起部件PJ(S)接觸的部分和不接觸的部分。由此,就能 夠沿連接部JC(R)的延伸方向,使降低嘎吱嘎吱聲的部分和降低 嗚嗚聲以及嘩啦嘩啦聲的部分混在 一 起,作為整體謀求嘎吱嘎吱聲、 嗚鳴聲、嘩啦嘩啦聲的降低。另外,在突起部件PJ(L)中,在圖l中從右側起例如使3個突 起部件PJ (L)等間隔地并排后,有1個沒有形成突起部件PJ (L) 的地方,此外,為了使3個突起部件PJ(L)等間隔地并排,將連接 部JC (L)的與突起部件PJ (L)接觸的部分和不與該突起部件PJ(L)接觸的部分沿該連接部JC (L)延伸方向均等地進行了分配。 通過這樣進行處理,就可以沿連接部JC (L)的延伸方向,均等地 謀求嘎吱嘎吱聲、嗚嗚聲、嘩啦嘩啦聲的降低。此外,在突起部件PJ(S)中,也是使在連接部JC(R)中與該 突起部件PJ (S)接觸的部分和不與該突起部件PJ (S)接觸的部分 沿其延伸方向均等地分配來進行配置。而且,該配置與突起部件PJ(L)的情況相比例如錯開2個間距。由此,就能夠將與一個連接部 JC (L)的不與突起部件PJ (L)接觸的部分對置的另一個連接部JC(R)的部分,作為與突起部件PJ (S)接觸的部分。這樣,通過這 些各突起部件PJ ( L ) 、 PJ ( S )能夠使具備一對連接部JC ( L )、 JC (R)的電極支承材料TMS均等地擠壓電極支承架TMT。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在不與突起部件PJ (L)以及突起部件( S )接觸的地方,沒有形成與側壁板BWh相當?shù)耐黄鸩考J ( L ) 以及突起部件PJ ( S )。但是,如與圖1對應的圖9所示的另一實施 例那樣,分別等間隔地形成各突起部件PJ( L )以及突起部件PJ( S ), 在不需要與連接部JC(L)接觸的突起部件PJ(L)處,其頂部與連 接部JC (L)分離而形成。此外,還可以構成為在不需要與連接部 JC ( R)接觸的突起部件PJ ( S )處也使其頂部與上述連接部JC ( R) 分離。連接部在其延伸方向的每個預定間隔的部位具有與突起部件接 觸的部分和不接觸的部分。在本實施例中,側壁板包括接觸到連接部的突起部、和不接觸到 連接部的突起部。另外,雖然在上述的實施例中,例如在突起部件PJ(L)中,例 如使3個突起部件PJ(L)等間隔地并排后,例如有l(wèi)個沒有形成突 起部件PJ(L)的地方,此外,使3個突起部件PJ (L)等間隔地并 排。但是,上述的個數(shù)可以是任意的,可兼顧嘎吱嘎吱聲降低、嗚 鳴聲、嘩啦嘩啦聲降低而設定成適當?shù)膫€數(shù)。從而,當然還可以如 與圖l對應所描繪的圖IO所示那樣,例如在突起部件PJ (L)中設 置沒有形成突起部件PJ (L)的地方,同時將突起部件PJ (L)每隔 一個進行并排設置。此外,在上述的實施例中,作為背光源BL的光源采用了外部電 極熒光管EFL。但是,并不限定于此,當然還可以是形成同樣形狀 的棒狀光源。上述的各實施例還可以分別單獨或者組合起來使用。這是因為能 夠單獨或者疊加取得各實施例中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液晶顯示面板和配置在液晶顯示面板的背面的背光源,其中,上述背光源具有并排設置在與上述液晶顯示面板對置的平面內(nèi)的多個棒狀光源;保持各棒狀光源的電極部的電極配件;覆蓋上述電極部的側壁板;以及收納上述棒狀光源的下框架,上述電極配件與在上述棒狀光源的并排設置方向上延伸的連接部連接,上述側壁板具備向上述連接部的延伸方向并排設置的多個突起部件,上述連接部在其延伸方向的每個預定間隔的部位具有與上述突起部件接觸的部分和不接觸的部分。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部件在與上述連接部對置的部位具備有圓弧面的頂部。
3.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連接部的與上述突起部件接觸的部分和不與上述突起部件 接觸的部分沿著該連接部的延伸方向以相同間隔配置。
4.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連接部由使上述電極配件配置在中間的一對部件組成,上述突起部件在各個連接部上向該連接部的延伸方向配置。
5. 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一對連接部的各連接部中,與上述突起部件4妄觸的部分和不與上述突起部件接觸的部分沿著該連接部的延伸方向而被大致均等地 分配,與一個連接部的不與上述突起部件接觸的部分對置的另一個 連接部的部分為與上述突起部件接觸的部分。
6.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起部件與固定配置在上述下框架上的側壁板一體形成。
7.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側壁板相對于上述底座的面以鈍角的展寬而被傾斜配置,并 在與形成有上述突起部件的 一側相反的 一側的面上具有光反射功能。
8. —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液晶顯示面板和被配置在上述液晶顯示面板的背面的背光源,其中,上述背光源具有并排設置在與上述液晶顯示面板對置的 平面內(nèi)的多個棒狀光源;保持各棒狀光源的電極部的多個電極配件; 覆蓋上述電極部的側壁板;以及收納上述棒狀光源的下框架,上述電極配件隔開間隔而配置,并與在上述棒狀光源的并排設置 方向上延伸的連接部連接,上述側壁板具備向上述連接部的延伸方向并排設置的多個突起 部件,突起部形成得比相鄰的電極配件的間隔的數(shù)量少,并與連接部接觸。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具備液晶顯示面板和背光源,其中,背光源具有多個棒狀光源;保持棒狀光源的電極配件;覆蓋電極部的側壁板。電極配件與在棒狀光源的并排設置方向上延伸的連接部連接,上述側壁板具備向連接部的延伸方向并排設置的多個突起部件。上述連接部具有與突起部件接觸的部分和不接觸的部分。通過采用這種結構能夠減少嘎吱嘎吱聲等。
文檔編號G02F1/1335GK101251675SQ200810080568
公開日2008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2月22日
發(fā)明者東祐士, 板倉史門 申請人:株式會社Ips先驅高新技術;株式會社日立顯示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