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單元式引出機構及圖像記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將一個或多個單元從裝置中引出的單元式引出機構(unit drawing mechanism)。本發(fā)明還涉及在紙張(紙張沿供紙路 徑送入)上記錄圖像的圖像記錄裝置,且該裝置配備了用來將一個或 多個單元從記錄裝置中引出的單元式引出機構。
背景技術:
電子照相或其他的圖像記錄裝置包括供紙器,圖像記錄器,以及 接紙器。圖像記錄器在從供紙器送來的紙張上記錄圖像,然后將紙張 送到接紙器。出于這一目的,圖像記錄裝置有從供紙器開始穿過圖像 記錄器直到接紙器的供紙路徑。當紙張沿此供紙路徑輸送時,可能發(fā) 生卡紙。尤其在圖像記錄器部分,由于轉印裝置,定影裝置等對紙張 進行多種處理,例如將顯影劑圖像轉印到紙張上并使其在紙張上定 影,紙張會巻曲或變形。這降低了紙張的可輸送性,并使卡紙容易在 此圖像記錄裝置上發(fā)生。還有另一種圖像記錄裝置,其具有包括反向輸送通道的供紙路 徑,通過在此通道中將紙張翻轉,可以在紙張的兩面記錄圖像。包括 反向輸送通道導致該供紙路徑帶有分叉點和交叉點,在這些點紙張轉 向其它方向,因此卡紙容易發(fā)生在這些位置。如果在圖像記錄裝置的供紙路徑上發(fā)生了卡紙,需要在整個路徑 上停止紙張輸送,并中止圖像形成,直到路徑上所有的紙張都被清除。 例如,JP-H9-134050A公開了 一種包括圖像記錄器部分的常規(guī)圖像記 錄裝置,此裝置的各個壁都可以打開。該圖像記錄器可從圖像記錄裝 置中引出到記錄裝置的前側,從而使紙張能夠從此裝置中輕易取出。一種提出的單元式引出機構包括第一引出單元和第二引出單元。 第一引出單元可以從裝置中引出到該裝置的前側。第二引出單元可從 第一引出單元引出到該裝置的一側。第一引出單元具有作為供紙路徑 一部分的第一輸送通道。第二引出單元具有作為供紙路徑另一部分的 第二輸送通道。通過從第一引出單元引出第二引出單元,可以將第二輸送通道從 第一輸送通道分離出來,從而在較寬的范圍內露出這兩個通道。這兩個引出單元可自由引出和縮回。第二個引出單元可在第一引 出單元未完全從圖像記錄裝置引出的狀態(tài)下從第一引出單元引出。第 一引出單元可在第二引出單元沒有完全縮回第一引出單元的狀態(tài)下 縮回到圖像記錄裝置中。在這些情況下,第二引出單元可能與裝置發(fā) 生干涉,從而使該裝置可能出現(xiàn)故障或損壞。以上發(fā)明申請人所提出的單元式引出機構包括第一引出單元和 第二引出單元。第一引出單元可從裝置中引出。第二引出單元可從第 一引出單元中引出。如果第二引出單元處在可與裝置發(fā)生干涉的情況 下,這兩個引出單元被阻止移動。這阻止了裝置出現(xiàn)故障或損壞。當兩個引出單元中的每一個被引出或縮回時,在其到達某位置時 都會自動鎖定在該位置。結果是,正在從設備中清理卡紙的操作人員 無法確切知道引出單元是否已經被鎖定。因此,即使引出單元沒有被 鎖定,操作人員也可能認定它們中的一個或兩個已經被鎖定了。這會 虧1起對操作人員手指的意外傷害??赡軙羞@樣的情況,第一引出單元沒有鎖定,而操作人員正在 從裝置的供紙路徑中清理紙張。在這種情況下,兩個引出單元的重量 可能會使第一引出單元移入該裝置內,使得操作人員的手指可能會卡 在此引出單元和裝置之間。還會發(fā)生在只包括一個可以從裝置中引出的引出單元的單元式引出 機構上。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單元式引出機構,該機構通過桿的 角位置顯示其引出單元位于縮回位置和露出位置之間的位置來阻止 對操作人員的傷害,該桿被支撐在引出單元的前側之上,且適于被操 作人員在縮回位置和露出位置之間引出和推入該引出單元時抓握。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配有這種單元式引出機構的圖像記 錄裝置。發(fā)明內容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單元式引出機構包括引出單元,桿,緊固件,止動器,連接件(linkage),以及桿固定器(leverholder)。引出單元可以沿運 動路徑在位于裝置之內的縮回位置和位于裝置之外的露出位置之間 移動。桿可繞樞軸旋轉地支撐在引出單元的前側之上。緊固件將引出 單元鎖定在縮回位置。止動器阻止引出單元從露出位置移動。連接件 將桿連接到緊固件和止動器上。在引出單元分別處于由緊固件鎖定, 位于移動路徑上,及^t止動器阻止從露出位置移動的狀態(tài)下時,桿固 定器將桿分別固定在第一角位置、第二角位置和第三角位置。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圖像記錄裝置包括供紙器,成像器,接紙器,以及 單元式引出機構。供紙路徑從供紙器開始,穿過成像器,到達接紙器。 成像器在正在被沿供紙路徑輸送的紙張上形成圖像。單元式引出機構 包括引出單元,至少部分供紙路徑穿過此引出單元。
圖1是體現(xiàn)了本發(fā)明的圖像記錄裝置的示意性正面剖視圖。圖2顯示了該圖像記錄裝置中的供紙路徑。圖3是該圖像記錄裝置的單元式引出機構的透視圖,顯示了其已 經從該記錄裝置引出到該記錄裝置前側的第一引出單元和第二引出 單元。圖4是該單元式引出機構的另一個透視圖,顯示第二引出單元已經被從第一引出單元引出到該圖像記錄裝置的右側(在圖4中為左 側)。圖5是該圖像記錄裝置部分的放大正面剖視圖,顯示了兩個引出單元的供紙路徑。圖6A-6D是該單元式引出機構滑軌的側視圖,顯示了滑軌(slide rail)的結構和操作。圖7A和7B分別是該圖像記錄裝置第一鎖定機構和第二鎖定機 構的俯^見圖和側視圖。圖8A和8B分別是第一鎖定機構的俯視圖和側視圖,顯示了此 才幾構4干的動作。圖9A和9B分別是第二鎖定機構的俯視圖和側視圖,顯示了此 機構閉鎖裝置的動作。圖10A-10C是該單元式引出機構連接件和緊固件的后視圖。 圖11A-11C是該單元式引出機構第一止動器的前視圖。 圖12A-12C是該單元式引出機構桿固定器的透視圖。 圖13是該圖像記錄裝置前蓋板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附圖,以下將對實施本發(fā)明的最佳;溪式進行詳細描述。圖1示意性地顯示了實施本發(fā)明的圖像記錄裝置100。該記錄裝置100包括圖像讀取單元200,圖像形成單元300,以及供紙單元400。 該圖像讀取單元200包括自動原稿輸送器(automatic documentfeeder)201,第一原稿平臺202,第二原稿平臺203,第一鏡基座(mirrorbase) 204,第二鏡基座205,透鏡206,以及電荷耦合器件(CCD)207。原稿輸送器201將原稿從原稿盤211 —頁接一頁地通過第二原稿 平臺203輸送到出口盤212。原稿輸送器201的后邊緣被支撐,使得 該輸送器可以繞樞軸旋轉地覆蓋第一原稿平臺202的上面。通過升高原稿輸送器201的前邊緣,使得第一原稿平臺202的上面露出,從而 可以手動地將原稿放在此平臺上。原稿平臺202和203是硬玻璃板。鏡基座204和205可以在原稿平臺202和203下面水平移動。第 二鏡基座205移動的速度是第一鏡基座204移動速度的1/2。第一鏡 基座204承載著光源和第一鏡。第二鏡基座205承載著第二鏡和第三 鏡。由原稿輸送器201從第二原稿平臺203之上輸送的原稿上的圖像 由靜止在該平臺下的第一鏡基座204讀取。位于第二原稿平臺203之 下的第一鏡基座204上的光源向正在通過該平臺的原稿的前面發(fā)出 光。由原稿這一面反射的光然后被第一鏡基座204上的第一鏡向第二 鏡基座205反射。放置在第一原稿平臺202上的原稿上的圖像由正在此平臺下水平 移動的鏡基座204和205讀取。正在第一原稿平臺202下移動的第一 鏡基座204上的光源向此平臺上的原稿的前面發(fā)出光。由原稿這一面 反射的光然后被第一鏡基座204上的第一鏡向第二鏡基座205反射。不管是否使用原稿輸送器201,由原稿前面所反射的光依靠第二 4t基座205上的第二鏡和第三鏡通過透鏡206入射在CCD 207上,且 光路長度保持恒定。CCD 207根據(jù)由原稿前面反射的光的質量輸出電信號。該電信號 作為圖像數(shù)據(jù)輸入到圖像形成單元300。圖像形成單元300包括記錄器30。該記錄器30包括感光鼓31, 充電器32,曝光器33,顯影器34,轉印帶35 ,清潔器36和定影器(fixing device)37。感光鼓31在其圓柱體表面形成有感光層,并在圖1中順時針旋 轉。充電器32使感光鼓的表面均勻地充電至預定電勢。充電器32可 以是帶充電裝置的非接觸式充電器,也可以是帶滾軸或電刷的接觸式 充電器。曝光器33用基于圖像數(shù)據(jù)的光對感光鼓31的圓柱體表面進行照 射。感光鼓31的感光層的光電導性在感光鼓31受到照射的表面上形 成靜電潛像。曝光器33依靠多角鏡使用根據(jù)圖像數(shù)據(jù)進行調制的激 光光束軸向地對感光鼓31的鼓表面進行掃描。曝光器33還可備選地 由具有EL, LED陣列或其他發(fā)光設備的曝光設備取代。顯影器34給感光鼓31的圓柱形表面提供色調劑,以便將靜電潛 像轉換成色調劑圖像,該圖像可見。轉印帶35在位于感光鼓31下的滾軸上以環(huán)形軌跡移動,并具有 約1 x 109到1 x 1013Qcm之間的電阻。轉印滾軸35A支撐在轉印帶 35的內側,并偏轉從而使轉印帶和感光鼓31的圓柱形表面形成壓縮 接觸。對該轉印滾軸施加轉印電壓。感光鼓31上攜帶的色調劑圖像 被轉印到從感光鼓和轉印帶35之間通過的紙張上。清潔器36清除殘留在感光鼓表面部分上的色調劑,色調劑圖像 就是從這一部分被轉印到紙張上。定影器37包括加熱滾軸37A和才齊壓滾軸37B。加熱滾軸37A內 裝有加熱器,用于將其加熱到該滾軸上的色調劑能夠熔化的溫度。擠 壓滾軸37B偏轉,而以預定壓力和加熱滾軸37A形成壓縮4妄觸。當 上面帶有色調劑圖像的紙張從滾軸37A和37B之間經過時,定影器 37加熱并按壓紙張,從而將圖像徹底地定影在紙張上。在紙張經過定 影器37后,它被傳送到接紙盤38上,此盤安裝在圖像記錄裝置100 的右側(在圖1中為左側)。接紙盤38對應本發(fā)明的接紙器。供紙單元400包括供紙盒401-404以及手動供紙盤405。供紙盒 401-404中的每一個都裝有一種尺寸的紙張。手動供紙盤405支持其 尺寸或質量較少使用的紙張。供紙單元400從供紙盒401-404之一或手動供紙盤405 —張接一 張地供紙。從供紙單元400輸送的紙張然后被通過供紙路徑10輸送 到記錄器30,對該路徑將在下文描述。圖2顯示了供紙路徑10,它形成在圖像形成單元300內。此供紙路徑10包括笫一供紙通道11,第二供紙通道12,第三供紙通道13, 第四供紙通道14,以及第五供紙通道15。第一供紙通道11從供紙單元400開始,穿過第一交叉點21,記 錄器30,第一分叉點24,以及第二交叉點22,以這樣的順序到達接 紙盤38。供紙滾軸61-63,配準滾軸(registration roller) 51,以及接 紙滾軸52被支撐在第一供紙通道11上,并可以由第一電機(未示出) 旋轉。轉印帶35在第一供紙通道11的大體水平的部分處移動,這一部 分穿過記錄器30。轉印帶35穩(wěn)定地將色調劑圖像從感光鼓31轉印到 紙張上,并穩(wěn)定地輸送色調劑圖像已經被通過靜電吸引到其上但還沒 有定影的紙張。第二供紙通道12從第一供紙通道11上的第一分叉點24(位于記 錄器30和接紙盤38之間)開始,穿過第二分叉點25和第三分叉點 26,以這樣的順序到達第一返回(switchback)部分12A,在此處紙 張向回返。此返回部分12A大體上與第一供紙通道11的大體水平部 分平行。換向滾軸53和58被支撐在第二供紙通道12上,并通過第 一離合器(未示出)和第二電機(未示出)連接,以便朝正常或相反的 方向纟支可選擇地旋轉。第三供紙通道13從第三分叉點26開始,穿過第三交叉點23到 達第一供紙通道11上的第一交又點21 (位于供紙單元400和記錄器 30之間)。供紙滾軸54-57被支撐在第三供紙通道13上,并通過第 二離合器(未示出)和第三電機(未示出)連接,以便朝正?;蛳喾?的方向被可選擇地旋轉。第四供紙通道14連接第二分叉點25和第三交叉點23。第五供紙 通道15連接第二分叉點25和笫二交叉點22。第二供紙通道12的第一返回部分12A在第一供紙通道11的大體 水平部分之下延展,并大體與之平行。第三供紙通道13位于第一供 紙通道11這一部分和此返回部分12A之間。圖像記錄裝置100配有如圖3和圖4所示的單元式引出機構。該 單元式引出機構包括笫一引出單元1和第二引出單元2。圖3顯示了 引出單元1和2被引出到記錄裝置100的前側。圖4顯示了第二引出 單元神皮從第一引出單元l引出到記錄裝置100的右側(在圖4中為左 側)。第一引出單元1承載著轉印帶35,轉印滾軸35A,以及定影器 37。圖像記錄裝置100的框架通過沿X軸線(對應本發(fā)明的第一軸線) 水平延伸的滑軌3A和3B支撐該第一引出單元1。該第一引出單元1 可沿X軸線在第一縮回位置(此時整個引出單元縮回到記錄裝置100 中)和第一露出位置(此時此引出單元的至少一面1A的全部露出在 記錄裝置100的前側之上)之間滑動。第一引出單元1包括前面板111,操作桿5被可繞樞軸旋轉地支 撐在此面板上。操作桿5對應本發(fā)明中的桿。當?shù)谝灰鰡卧猯在圖 像記錄裝置100之內的縮回位置和記錄裝置之外的露出位置之間移動 時,桿5被抓握。記錄裝置對應本發(fā)明中的裝置。桿5可通過作為中 間位置的第二角位置在第一角位置和第三角位置之間繞樞軸旋轉。在 第一角位置,桿5大體上垂直。在第三角位置(該位置在圖3和4中 離笫一角位置大約逆時針方向45度的地方)桿5大體上水平。如圖5所示,第一引出單元l具有第一供紙路徑,該路徑由第一 供紙通道11的大體水平的部分以及第三供紙通道13的一部分組成。 第一供紙路徑包括第一供紙通道11的這一部分,這部分穿過記錄器 30。當?shù)谝灰鰡卧?從第一縮回位置引出到第一露出位置時,如圖 3所示,露出第一供紙通道11的大體水平的部分。這使得發(fā)生卡紙或 類似情況時,只需要引出第一引出單元1,就可以輕易從第一供紙通 道11的這一部分取出紙張。這也使要確認是否有紙張停留在此通道 11上變得容易。滑軌3A和3B位于和Y軸線(此軸線水平并和X軸線垂直)垂直的垂直平面(位于Z軸線上)的對角線上。軌道3A和3B可為滾 珠軸承精密滑軌。如圖5所示,第二引出單元2具有第二供紙路徑,此路徑由第一 供紙通道11的一部分,第二供紙通道12,第三供紙通道13的一部分, 第四供紙通道14,以及第五供紙通道15組成。第二供紙路徑包括笫 二供紙通道12和第三供紙通道13 (此通道在第一供紙路徑中笫一供 紙通道ll的大體水平部分之下延伸并與其大體上平行)。如圖4所示,第一引出單元1通過沿Y軸線延伸的滑軌4A和4B 支撐著第二引出單元2。第二引出單元2可沿Y軸線在笫二縮回位置 (此時整個引出單元縮回到第一引出單元l中)和第二露出位置(此 時第二引出單元2露出在第一引出單元1的1A面之上)之間滑動。 滑軌4A和4B也可為滾珠軸承精密滑軌。雖然圖像記錄裝置100配有兩個引出單元1和2,但本發(fā)明也可 由僅有第一引出單元1的圖像記錄裝置實施。圖6A-6D顯示了滑軌3A的結構和操作,此滑軌沿X軸線延伸并 可伸縮?;?A包括固定軌道311,中間軌道312,和可移動軌道 313。固定軌道311和中間軌道312彼此可伸縮地接合。中間軌道312 和可移動軌道313彼此可伸縮地接合。固定軌道311固定在圖像記錄裝置100的框架上。中間軌道312 可沿X軸線在固定軌道311中通過滾珠軸承(未示出)滑動??梢苿?軌道313固定在第一引出單元1上,可沿此軸線在中間軌道312中通 過滾珠軸承(未示出)滑動?;?A還包括可伸縮滑動止動器。當滑軌3A伸長時,直到中 間軌道312從固定軌道311中伸出到最長長度之后,滑動止動器才阻 止可移動軌道313滑出中間軌道312。當滑軌3A縮回時,直到移動 軌道313向中間軌道312縮進最大長度之后,滑動止動器才阻止中間 軌道312滑進固定軌道311。當滑軌3A從其最大收縮狀態(tài)伸出時,如圖6A所示,中間軌道312從固定軌道311中伸出最大長度,而可移動軌道313在中間軌道 312中縮進最大長度,如圖6B所示。隨后,如圖6C和6D所示,可 移動軌道313從中間軌道312中伸出。當滑軌3A從其最大伸長狀態(tài)縮回時,如圖6D所示,可移動軌 道313在中間軌道312中縮回最大長度,而中間軌道312從固定軌道 311中伸出最大長度,如圖6C所示。隨后,如圖6B和6A所示,中 間軌道312縮進固定軌道311。例如,中間軌道312可支撐凸輪,凸輪可以上下繞樞軸旋轉,且 固定軌道311可具有用于和此凸輪接合的突出部。當可移動軌道313 從中間軌道312伸出時,凸輪的重量使其與該突出部保持接合,使得 中間軌道312不能縮回。當可移動軌道313在中間軌道312中縮回最 大長度時,可移動軌道313的末端使凸輪和該突出部不能接合,從而 使中間軌道312可以縮回。軌道312上安裝有板簧,當可移動軌道313縮回最大長度時,該板簧 和突出物彈性接合。當可移動軌道313被拉動從移動軌道3A中伸出 時,突出物和板簧之間的接合使此軌道和中間軌道312 —起從固定軌 道311中伸出。當中間軌道312從固定軌道311伸出最大長度后,如 果用比突出物和板簧之間的結合力更大的力拉動可移動軌道313,則 可移動軌道313會從中間軌道312伸出?;?A和3B可以是如圖6A-6D動作的包括止動器的現(xiàn)有滑軌。 當?shù)谝灰鰡卧?位于第一縮回位置時,滑軌3A如圖6A所示 縮回最大長度。當?shù)谝灰鰡卧?從此位置引出到第一露出位置時, 移動軌道313在中間軌道312中保持最大縮回長度,直到中間軌道312 從固定軌道311伸出最大長度。在中間軌道312伸出到最大長度后, 對第一引出單元1的更進一步引出使可移動軌道313滑出中間軌道 312。當?shù)谝灰鰡卧?位于第一露出位置時,滑軌3A如圖6D所示伸出最大長度。當?shù)谝灰鰡卧?從此位置推到第一縮回位置時,中間軌道312直到可移動軌道313在中間軌道312中縮回最大長度時才 開始滑動。在可移動軌道313縮回最大長度后,對第一引出單元l的 更進一步推動使中間軌道312滑進固定軌道311。圖像記錄裝置100配有如圖7A和7B所示的第一鎖定機構和第 二鎖定機構。鎖定軸701由第二引出單元2可旋轉地支撐在沿X軸線 延長的軸線上。軸701支撐著釋放臂711,釋放片(release plate )712, 以;5J束爪713A和713B,所有這些零件都固定在軸的外表面上。把手 702安裝在軸701的前端。第一引出單元l包括接合零件721A和721B,當?shù)诙鰡卧? 位于第二縮回位置時棘爪713A和713B和它們分別接合。鎖定軸701 配有巻簧703A和703B,它們繞各自的軸線偏轉,使得棘爪713A和 713B分別向上與接合零件721A和721B ^t妄合。對應本發(fā)明的第二止動器的第一鎖定機構包括桿501。桿501被 第一引出單元1可繞樞軸旋轉地支撐在樞軸511上。此軸511垂直地 沿Z軸線(與X軸線和Y軸線垂直)延伸。桿501支撐著位于移動 軌道313之上的滾軸513并包括位于此軌道313之下的延長部分512。 當?shù)谝灰鰡卧?位于第一露出位置之外時,桿延長部分512向下與 釋放臂711接合。在圖7A中桿501在彈簧(未示出)作用下順時針 (朝方向A)偏轉。第二鎖定機構包括閉鎖裝置601,它被第一引出單元1可繞樞軸 旋轉地支撐在樞軸611上。此軸611垂直地沿Z軸線延伸。閉鎖裝置 601包括止動器613和接觸器612,它們位于可移動軌道313之下。 當?shù)诙鰡卧?處于第二縮回位置時,接觸器612和釋放片712接 觸。止動器613朝向中間軌道312下部的前端。在圖7A中閉鎖裝置 601在彈簧(未示出)作用下逆時針(朝方向B)偏轉。當?shù)诙?單元2從第二縮回位置引出時,帶動釋放片712與接觸器612脫開接觸,閉鎖裝置601朝方向B繞樞軸旋轉,帶動止動器613和中間軌道 312下部的前端產生接觸。圖8A和8B顯示了第一鎖定機構桿501的動作。當可移動軌道 313在中間軌道312中縮回最大長度時,在第一引出單元1位于第一 露出位置之外的狀態(tài)下,桿501的滾軸513的外表面和位于可移動軌 道313之上的中間軌道312的鄰近面接觸。同時,桿501位于如圖8A中兩點點劃線所示的位置,而釋放臂 711和桿延長部分512的上面接觸。釋放臂711和桿延長部分512之 間的接觸阻止鎖定軸701旋轉,從而將臂711和棘爪713A及713B向 下翻轉。當?shù)谝灰鰡卧?位于第一露出位置之外時,對把手702的操作 不能使鎖定軸701旋轉并從而將棘爪713A和713B向下翻轉。這使棘 爪713A和713B分別保持與接合零件721A和721B接合,從而阻止 第二引出單元2被沿Y軸線從第一引出單元l引出。當笫一引出單元1被沿X軸線從第 一縮回位置向第 一露出位置引 出時,中間軌道312從固定軌道311向外伸出最大長度,且隨后隨著 桿滾軸513在中間軌道312的鄰近面上滾動,可移動軌道313從中間 軌道312伸出。當笫一引出單元1到達第一露出位置時,桿滾軸513已經經過中 間軌道312的前端,使得此滾軸513的外表面和中間軌道312脫離接 觸。這使桿501能夠在相連彈簧的彈力作用下朝方向A繞樞軸旋轉到 圖8A中實線所示的位置。在這個位置,桿延長部分512和釋放臂711 脫離接觸,使得臂可以向下翻轉。這使I束爪713A和713B可以向下翻 轉。當?shù)谝灰鰡卧?位于第一露出位置時,對把手702的操作使鎖 定軸701能夠旋轉,并從而使棘爪713A和713B向下翻轉。這使棘爪 713A和713B可以分別從接合零件721A和721B脫離接觸,從而使 第二引出單元2可以沿Y軸線從第一引出單元1引出。因此,當?shù)谝灰鰡卧?位于第一露出位置之外時,桿501使第二引出單元2不會從第二縮回位置向第二露出位置移動。結果是,當 第一引出單元1從圖像記錄裝置100中引出時,第二引出單元2被可 靠地保持在第一引出單元l中。這阻止了第二引出單元2和圖像記錄 裝置IOO發(fā)生干涉,從而使記錄裝置不會發(fā)生故障或損壞。圖9A和9B顯示了第二鎖定機構閉鎖裝置601的動作。當?shù)诙?引出單元2位于第二縮回位置時,閉鎖裝置601位于如圖9A中實線 所示的位置,其接觸器612與釋放片712接觸。同時,閉鎖裝置601 的止動器613和中間軌道312下部的前端沒有接觸,使得第一引出單 元1可以沿X軸線滑動。因而,當?shù)诙鰡卧?位于笫二縮回位置 時,第一引出單元1可以向第一縮回位置滑動。當?shù)诙鰡卧?沿笫二縮回位置向第二露出位置引出時,鎖定 軸701隨著此引出單元遠離滑軌3A而移動,使得釋放片712與閉鎖 裝置601的止動器612脫離接觸。這使閉鎖裝置601可以在相連彈簧 的彈力作用下朝方向B繞樞軸旋轉到圖9A中兩點點劃線所示的位置。 在這個位置,止動器613與中間軌道312下部前端接觸。如已有的描述,可移動軌道313固定在第一引出單元1上,其支 撐著閉鎖裝置601。止動器613和中間軌道312下部前端的接觸阻止 可移動軌道313縮進中間軌道。當可移動軌道313沒有在中間軌道312 中縮回最大長度時,中間軌道被阻止縮回。這使得當?shù)诙鰡卧? 位于第二縮回位置之外時,第一引出單元1不會向第一縮回位置移動。因而,當?shù)诙鰡卧?位于第二縮回位置之外時,閉鎖裝置601 阻止了第一引出單元l從第一露出位置向第一縮回位置移動。結果是, 當?shù)诙鰡卧?位于第一引出單元1之外時,第一引出單元被可靠 地阻止縮回到圖像記錄裝置100中。這阻止了第二引出單元2和記錄 裝置100發(fā)生干涉從而使記錄裝置不會發(fā)生故障或損壞。如已有的描述,第一和笫二鎖定機構分別包括桿501和閉鎖裝置 601。作為備選,第一鎖定機構可包括當?shù)谝灰鰡卧?位于第一露出位置之外時阻止第二引出單元2從第二縮回位置移向第二露出位置的別的結構。同樣地,第二鎖定機構可包括當?shù)诙鰡卧?位于第二引出位置之外時阻止第一引出單元1從第一露出位置移向笫一縮回 位置的別的結構??赡懿恍枰峁﹥蓚€鎖定機構。至少提供這些鎖定機構之一 即可降低第二引出單元2可能與圖像記錄裝置100發(fā)生干涉的可能性。這 可以降低記錄裝置100發(fā)生故障或損壞的頻率。參考圖10A-10C,單元式引出機構包括連接件110和緊固件120A 及120B。連接件110包括連接件121-125,它們位于第一引出單元1 的背面。緊固件120A和120B分別包括軸126和127,并分別包括固 定片131和132,所有這些零件都位于第一引出單元1的背面。連接件121的一端固定在操作桿5的軸5A上。連接件122的一 端可旋轉地連接到連接件121的另一端上。連接件122的另一端^皮可 旋轉地連接到大體上為T形的連接件123上,連接件124的一端和連 接件125的一端也被可旋轉地連接到其上。連接件124和125的另一 端^f皮分別可旋轉地連接到固定軸126的一端和固定軸127的一端。第一引出單元l包括背板112,支撐片126A,126B,127A和127B 都固定在其上。固定軸126沿Y軸線穿過支撐片126A和126B上的 孔延伸,并可以相對背板112軸向地移動。固定軸127沿Y軸線穿過 支撐片127A和127B上的孔延伸,并可以相對背板112軸向地移動。當操作桿5被旋轉時,旋轉力從桿軸5A通過連接件121-125傳 遞到固定軸126和127上,從而相對背板112沿Y軸線移動這些軸。固定片131和132固定在圖像記錄裝置100的框架上,當?shù)谝灰?出單元1位于第一縮回位置時分別朝向固定軸126和127的自由端。 固定片131和132中每個都有穿過其上的孔,用于和鄰近的固定軸126 或127的自由端4妻合。當操作桿5位于第一角位置時,如圖IOA所示,在第一引出單元 1處在笫一縮回位置的狀態(tài)下,固定軸126或127的自由端分別和固定片131和132的孔接合。這阻止了第一引出單元1從第一縮回位置 移動。當操作桿5從第一角位置向第二角位置朝方向S旋轉約70度時, 如圖10B所示,固定軸126或127的自由端從固定片131和132脫開 接合。這使第一引出單元1可以從笫一縮回位置移開。如圖IOC所示,操作桿5可以從第二角位置更進一步地朝方向S 向第三角位置旋轉。連接件121-125只將操作桿5在第一角位置和第 二角位置之間繞樞軸旋轉時產生的旋轉力傳遞給固定件120A和 120B。連接件121-125不會向固定軸126或127傳遞操作桿5在第二 角位置和第三角位置之間繞樞軸旋轉時產生的旋轉力。當操作桿5位 于第三角位置時,第一引出單元1也可以移動。參考圖11A-11C,單元式引出機構包括第一止動器140。連接件 110包括其他連接件151-154,軸155,以及彈簧156和157,所有這 些零件都位于第一引出單元l的前側之上。連接件151的一端固定在操作桿5的軸5A上。連接件152的一 端可旋轉地連接到連接件151的另一端上。連接件152的另一端可旋 轉地連接到連接件153的中間部分,連接件153的頂端可旋轉地由第 一引出單元1支撐。彈簧156連接著連接件153和154。連接件154 可繞樞軸旋轉地由第一引出單元1支撐。連接軸155的一端可旋轉地 連接到連接件154上。彈簧157連接著連接軸155的另一端和第一引 出單元1的前面板111。第一止動器140由第一引出單元1可繞軸線(未示出)旋轉地支 撐,并連接到連接軸155 (此軸連接到彈簧157)的末端。止動器140 包括延長部分142。當操作桿5位于第一角位置時,如圖IIA所示,止動器延長部分 142和滑軌3B的中間軌道312的上邊緣接觸。連接件151和152的移 動吸收由操作桿5從第一角位置向第二角位置繞樞軸旋轉時所產生的 旋轉力,如圖11B所示。所吸收的力不會4皮傳遞給連接件153,因此連接件154和連接軸155不會移動。因此,當操作桿5位于笫二角位 置時,止動器延長部分142也會和中間軌道312的上邊緣保持接觸。當操作桿5位于第一角位置和第二角位置之間時,連接彈簧156 既不伸展也不壓縮,且不會產生彈力。同時,連接彈簧157產生拉力, 使連接軸155朝方向P偏轉并遠離操作桿5,并且使第一止動器140 朝方向T偏轉。當操作桿5位于第二角位置時,如圖11B所示,在第一引出單元 1還位于第一露出位置之外的狀態(tài)下,連接件151和連接件154接觸。 這阻止了連接件151隨操作桿5朝方向S繞樞軸旋轉。當?shù)谝灰鰡卧?被引出到第一露出位置時,滑軌3B的伸長使 閉鎖裝置延長部分142與此滑軌的中間軌道312的上邊緣脫離接觸, 如圖IIC所示。這讓連接彈簧157的拉力能夠使第一止動器140朝方 向T旋轉,帶動止動器延長部分142和滑軌3B的中間軌道312的上 部前端發(fā)生接觸。同時,連接彈簧157的拉力使連接軸155朝方向P移動,使連接 件154朝方向L旋轉。這拉長了連接彈簧156,使連接件153朝方向 M旋轉。此連接件153的旋轉力#皮通過連接件152傳遞到連接件151 上,從而使連接件151隨操作桿5和桿軸5A—起朝方向S旋轉。這 將操作桿5從第二角位置移動到第三角位置。單元式引出機構包括如圖12A-12C所示的桿固定器170。固定器 170包括軸承160,其安裝在第一引出單元1的前面板111的后側之 上。桿軸5A由軸承160可旋轉地且可軸向移動地支撐。桿軸5A沒有 束縛地貫穿前面板lll,在前面板lll的前面,操作桿5被固定在軸 5A的前端。軸承有狹縫161,其包括前面部分,后面部分,以及在這兩部分 之間延伸的水平部分。桿軸5A有固定在其外表面上的銷5B。此銷5B 可通過擰入位于桿軸5A上的螺紋孔的方式固定在軸表面上。銷5A和 狹縫161接合。當?shù)谝灰鰡卧?位于第一縮回位置時,銷5B位于狹縫161后 面部分的底部,如圖12A所示。同時,操作桿5在第一角位置,且第 一引出單元1由固定件120A和120B鎖定在第一縮回位置,如圖10A 所示。當操作桿5被朝方向S從第一角位置旋轉時,銷5B沿狹縫161 的后面部分向上移動。操作桿5可以一直朝這個方向旋轉,直到銷5B 到達狹縫161的水平部分。當銷5B到達狹縫161的這一部分時,操 作桿5到達第二角位置,如圖12B所示。同時,如圖10B所示,固定 軸126和127從固定片131和132脫離接合。當位于第二角位置的操 作桿5被朝方向N拉出時,銷5B沿狹縫161的水平部分向前移動。 在銷5B到達狹縫161的前面部分后,如圖12B所示,朝這個方向對 操作桿5的更進一步拉動會使笫一引出單元1向前移動。參考圖IIC,當?shù)谝灰鰡卧猯到達第一露出位置時,連接彈簧 156的拉力使操作桿5隨桿軸5A朝方向S旋轉。隨著操作桿5朝著 第三角位置旋轉,這使銷5B沿狹縫161的前面部分向上移動到這一 部分的頂部,如圖12C所示。和狹縫161的前面部分接合的銷5B被 阻止在方向N和0上相對桿固定器170移動。即使在操作桿5被向回 推的情況下,這也可阻止處在第一露出位置的第一引出單元1向第一 縮回位置移動。第一引出單元l從第一露出位置向第一縮回位置的移動要求操作 桿5被從第三角位置朝方向Q向笫二角位置旋轉,且銷5B沿狹縫161 的前面部分向該狹縫的水平部分移動。當操作桿5被從第三角位置(亦 如圖11C所示)向第二角位置(亦如圖11B所示)轉動時,連接件 151被朝方向Q轉動,使得連接件152和153以及連接彈簧156將連 接件154朝方向K轉動。此連接件154朝這個方向的轉動將連接軸 155朝方向R移動,因而轉動第一止動器140,使得止動器延長部分 142向上移動,與中間軌道312的前端脫離接合。這使通過將操作桿 5朝方向O推動,從而將第一引出單元1從第一露出位置移向第一縮回位置成為可能(圖12B)。因此,當?shù)谝灰鰡卧?分別位于第一縮回位置,在此位置和第一露出位置之間,以及在此露出位置時,操作桿5可以分別被保持在笫一角位置,第二角位置和第三角位置。操作人員可以通過視覺確認操作桿5正處在三個角位置中的哪一個來精確地了解第一引出單元1的位置。例如,為了從圖像記錄裝置100清除卡紙,操作人員將第一引出 單元1從第一縮回位置引出。當?shù)谝灰鰡卧?位于此位置和第一露 出位置之間時,操作桿5位于第二角位置。通過視覺確認該桿位置, 操作人員可以知道第一引出單元1可以沿X軸線自由移動,并且如果 將手指放進該引出單元或記錄裝置100的話,它們可能受傷。圖像記錄裝置100的正面可以由如圖13所示的前蓋板蓋上。前 蓋板190有形成在其背面的凹陷191。此凹陷191的形狀大體上和操 作桿5的形狀一致,并位于當此桿位于第一角位置時與其接合的位置。 前蓋板190上環(huán)繞凹陷191的部分對應本發(fā)明的接觸器。當操作桿5位于第一角位置時,前蓋板190可以蓋住圖像記錄裝 置100的正面,且凹陷191與桿5接合。當操作桿5不在此位置時, 蓋板190上環(huán)繞凹陷191的部分通過與桿5的正面形成接觸來阻止記 錄裝置100的正面纟支蓋上。圖像記錄裝置100被設計成只有在其正面被前蓋板190蓋上時才 會工作。這阻止了該記錄裝置在第一引出單元1沒有被保持在縮回位 置的情況下工作。結果是,阻止了記錄裝置IOO損壞。即使在只有第一引出單元1安裝到記錄裝置上,而沒有第二引出 單元2安裝在其上的狀態(tài)下,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單元式引出機構也可以類 似地在圖像記錄裝置IOO上實施。本發(fā)明的裝置不限于圖像記錄裝置 100,而可在多種裝置中實施,每種裝置均要求引出單元被可選擇地 保持在其中,并被可選擇地阻止從其中移出或向其中移入。應該認為對這些實施例的前述描述均為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描述。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定義,而非由這些實施例所定義, 且旨在包括等同于權利要求要素的意義以及所有對權利要求的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單元式引出機構,包括可沿移動路徑,而在位于裝置之內的縮回位置和位于所述裝置之外的露出位置之間移動的引出單元;可繞樞軸旋轉地被支撐在所述引出單元前側之上的桿;用于將所述引出單元鎖定在所述縮回位置的緊固件;用于阻止所述引出單元從所述露出位置移動的止動器;將所述桿連接到所述緊固件和所述止動器上的連接件;及桿固定器,所述桿固定器用于在所述引出單元分別處于被所述緊固件鎖定,位于所述移動路徑上,以及被所述止動器阻止從所述露出位置移動的狀態(tài)時,將所述桿分別固定在第一角位置,第二角位置,以及第三角位置。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元式引出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 接件將由所述桿從所述第一角位置向所述第二角位置繞樞軸旋轉所產生的旋轉力,以及所述桿從所述第二角位置向所述第一角位置繞樞 軸旋轉所產生的旋轉力傳遞給所述緊固件,且其中,所述連接件將由 所述桿從第二角位置向所述第三角位置繞樞軸旋轉所產生的旋轉力, 以及所述桿從所述第三角位置向所述第二角位置繞樞軸旋轉所產生 的旋轉力傳遞給所述止動器。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元式引出機構,其特征在于,當所述 引出單元位于所述縮回位置時,所述緊固件通過利用由所述桿從所述 第二角位置向所述第一角位置繞樞軸旋轉所產生的旋轉力將所述引 出單元鎖定在所述縮回位置,且所述緊固件通過利用由所述桿從所述 第 一角位置向所述第二角位置繞樞軸旋轉所產生的旋轉力而釋放所 述引出單元。
4.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元式引出機構,其特征在于,當所述 引出單元從所述移動路徑到達所述露出位置時,所述止動器阻止所述引出單元從所述露出位置移動,且其中,當由所述桿從所述第三角位 置向所述第二角位置繞樞軸旋轉所產生的旋轉力在所述引出單元位 于所述露出位置的情形下被從所述連接件傳遞到所述止動器上時,所 述止動器釋放所述引出單元。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元式引出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沿所述移動路徑可伸縮的滑軌;所述滑軌在所迷縮回位置和露出位置之間支撐所述引出單元; 所述止動器適于阻止所述滑軌收縮。
6.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元式引出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沿所述移動路徑可伸縮的滑軌;所述滑軌在所述縮回位置和露出位置之間支撐著所述引出單元;所述止動器適于阻止所述滑軌收縮。
7. —種單元式引出機構,包括第一引出單元,所述第一引出單元可沿移動路徑,而在其中整 個所述第一引出單元縮進到裝置中時所處的第一縮回位置和其中所 述第一引出單元的至少整個一面露出在所述裝置前側上時所處的第 一露出位置之間移動;第二引出單元,所述第二引出單元可垂直于所述移動路徑,而 在其中整個所述第二引出單元縮進所述第一引出單元之中時所處的 第二縮回位置和其中所述第二引出單元露出在所述第一引出單元一 側之上時所處的笫二露出位置之間移動;可繞樞軸旋轉地-故支撐在所述第一引出單元前側之上的桿; 用于將所述第一引出單元鎖定在所述第一縮回位置的緊固件; 用于阻止所述第 一 引出單元從所述第 一露出位置移動的第一止動器;將所述桿連接到所述緊固件和所述笫 一止動器上的連接件; 第二止動器,當所述第一引出單元位于所述第一露出位置之外時,所述第二止動器用于阻止所述第二引出單元從所述第二縮回位置向所述第二露出位置移動;當所述第一止動器釋放所述第一引出單元時,所述第二止動器適 于阻止所述第二引出單元從所述第二縮回位置向所述第二露出位置 移動;當所述第一止動器阻止所述笫一引出單元從所述第一露出位置 移動時,所述第二止動器被進一步調整以適應釋放所述第二引出單 元;及桿固定器,所述桿固定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引出單元分別處于被所 述緊固件鎖定,位于所述移動路徑上,以及被所述第一止動器阻止從 所述第一露出位置移動的狀態(tài)下時,將所述桿分別固定在第一角位 置,第二角位置,以及笫三角位置。
8. —種圖像記錄裝置,包括 供紙器;成像器; 接紙器;從所述供紙器開始穿過所述成像器到達所述接紙器的供紙路徑;所述成像器適于在正在被沿所述供紙路徑輸送的紙張上形成 圖像;及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元式引出機構;其中,所述供紙路徑的至少一部分穿過所述引出單元。
9. 一種圖像記錄裝置,包括 供紙器;成像器; 接紙器;從所述供紙器開始穿過所述成像器到達所述接紙器的供紙路徑;所述成像器適于在正在被沿所述供紙路徑輸送的紙張上形成圖像;及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元式引出機構;其中,所述供紙路徑的至少一部分穿過所述引出單元。
10. —種圖像記錄裝置,包括 供紙器;成像器; 接紙器;從所述供紙器開始穿過所述成像器到達所述接紙器的供紙路徑;所述成像器適于在正在被沿所述供紙路徑輸送的紙張上形成 圖像;及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單元式引出機構;其中,所述供紙路徑的至少一部分穿過每個所述引出單元。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IO所述的圖像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 像器包括安裝在所述第一引出單元上的定影器。
12. 根據(jù)權利要求8-11所述的圖像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蓋住所述圖像記錄裝置正面的蓋板; 所述蓋板包括形成于其內側的接觸器,所述接觸器用來在所述 桿位于所述第一角位置之外時與所述桿形成接觸。
全文摘要
一種單元式引出機構及圖像記錄裝置,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單元式引出機構包括引出單元,桿,緊固件,止動器,連接件,以及桿固定器。引出單元可以沿移動路徑在位于裝置之內的縮回位置和位于裝置之外的露出位置之間移動。桿可繞樞軸旋轉地支撐在該引出單元的前側之上。止動器阻止該引出單元從該露出位置移動。連接件將桿連接到緊固件和止動器上。當引出單元分別處于被緊固件鎖定,位于移動路徑上,以及被止動器阻止從露出位置移動的狀態(tài)時,桿固定器分別將桿固定在第一角位置、第二角位置及第三角位置。
文檔編號G03G15/00GK101236377SQ200810005378
公開日2008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2月1日
發(fā)明者增田潤也, 清家俊彥, 若本宏治 申請人:夏普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