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鏡頭模組、具有該鏡頭模組的相機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光學系統(tǒng)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鏡頭模組、具有該鏡頭模組的相機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數(shù)碼相機、攝像機及帶有攝像頭的手機越來越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在人們對數(shù)碼相機、攝像機及手機攝像頭拍攝物體的影像質(zhì)量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對數(shù)碼相機、攝像機及帶有攝像頭的手機等產(chǎn)品需求量也在增加。數(shù)碼相機、攝像機及手機攝像頭等攝影裝置中,鏡頭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部件。
手機數(shù)碼相機模塊的組成主要為光學透鏡模塊以及感光模塊的組合,以實現(xiàn)影像記錄的目的。目前手機數(shù)碼相機鏡頭所使用的鏡筒(barrel),多采用塑料射出成型,利用螺牙與鏡座(holder)相配合,以將鏡頭固定于鏡座之中。用此方式固定鏡筒與鏡座,必須考慮鏡筒與鏡座間螺牙配合所產(chǎn)生的扭力問題。因為生產(chǎn)鏡筒與鏡座的模具其螺牙部位為分別加工,螺牙尺寸及特征對于兩零件間扭力的影響相當敏感,若配合太松將使鏡頭不易調(diào)焦及固定,若太緊則不易轉(zhuǎn)動鏡頭,易造成塑料零件損毀。并且,螺牙的特征及尺寸不易量測,因此使得模具整修需要慢慢進行精修,才能達到要求的配合扭力,于量產(chǎn)上造成零件不易合格。
除上述缺點以外,于鏡頭調(diào)焦制程中,通常利用金屬調(diào)焦治具,配合鏡筒上的調(diào)焦環(huán)轉(zhuǎn)動鏡頭至合焦位置,但是利用此制程,常因調(diào)焦治具與塑料鏡筒不當?shù)慕佑|,常造成鏡筒外觀的損傷,在生產(chǎn)上,容易造成外觀不良而使模塊失效,也是造成產(chǎn)品量率下降的因素。并且由于產(chǎn)品微小化的需求,鏡筒的螺牙間距通常只有0.35mm左右,在鏡頭調(diào)焦制程中,通常需要使鏡頭移動數(shù)毫米,因此使得調(diào)焦制程時間無法縮短,無法有效提高生產(chǎn)效率。
發(fā)明內(nèi)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構造簡單,組裝方便快捷且調(diào)焦比較容易的的鏡頭模組及具有該鏡頭模組的相機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一種鏡頭模組,其包括 一鏡筒,所述鏡筒具有一主體部及分別位于該主體部兩端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所述鏡筒的主體部具有一側壁表面; 一鏡座,所述鏡座具有一主體部及分別位于該主體部兩端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所述鏡座的主體部為中空且內(nèi)部形成一容置腔用于部分或全部容置所述鏡筒的主體部,所述鏡座的主體部具有一內(nèi)壁表面;及至少一鏡片,所述至少一鏡片容置于該鏡筒的主體部中,所述鏡筒的主體部側壁表面與所述 鏡座的主體部內(nèi)壁表面均為光滑表面,所述鏡筒的主體部的外徑與所述鏡座的主體部的內(nèi)徑 相當,且所述鏡筒的側壁表面恰可與所述鏡座的內(nèi)壁表面相貼合接觸,所述鏡筒的第二端部 設置有至少一夾持部,用于夾持所述鏡筒從而便于調(diào)整鏡筒在鏡座中的位置,所述鏡座的第 一端部設置有至少一點膠部,用于鏡筒位置設置好后將膠水點入該點膠部從而將所述鏡筒固 定于所述鏡座中。
一種相機模組,其包括 一鏡筒,所述鏡筒具有一主體部及分別位于該主體部兩端的一 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所述鏡筒的主體部具有一側壁表面; 一鏡座,所述鏡座具有一主體
部及分別位于該主體部兩端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所述鏡座的主體部為中空且內(nèi)部形
成一容置腔用于部分或全部容置所述鏡筒的主體部,所述鏡座的主體部具有一內(nèi)壁表面;至 少一鏡片,所述至少一鏡片容置于該鏡筒的主體部內(nèi);及一影像感測元件,所述影像感測元 件設置于鏡座相對于鏡筒的另外一側,所述鏡筒的主體部側壁表面與所述鏡座的主體部內(nèi)壁 表面均為光滑表面,所述鏡筒的主體部的外徑與所述鏡座的主體部的內(nèi)徑相當,且所述鏡筒 的側壁表面恰可與所述鏡座的內(nèi)壁表面相貼合接觸,所述鏡筒的第二端部設置有至少一夾持 部,用于夾持所述鏡筒從而便于調(diào)整鏡筒在鏡座中的位置,所述鏡座的第一端部設置有至少 一點膠部,用于鏡筒位置設置好后將膠水點入該點膠部從而將所述鏡筒固定于所述鏡座中。
一種相機模組的組裝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種如上面所述的相機模組;將所述 鏡筒的第一端部對準所述鏡座的第一端部,并將鏡筒主體部置入所述鏡座主體部中;采用一 夾持工具夾持所述鏡筒第二端部的夾持部,調(diào)整鏡筒與鏡座的相對位置,并使鏡筒內(nèi)的至少 一鏡片所形成的光學系統(tǒng)的成像面落在所述影像感測元件上;將膠水點至所述鏡座第一端部 的點膠部,使鏡筒與鏡座固定。
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由于該鏡頭模組的鏡筒及鏡座采用無螺牙的配合方式,于制造中可以 簡化制程,避免因鏡筒及鏡座的螺牙不配合產(chǎn)生的良率不高問題,且在組裝制程中,可節(jié)省 旋轉(zhuǎn)鏡頭所需的時間,縮短調(diào)焦制程時間,并且免去因螺牙配合造成的扭力問題,使鏡筒與 鏡座的組裝更加方便快捷,可提高產(chǎn)率及良率,并可大量生產(chǎn)。
圖l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相機模組的分解示意圖。 圖2是圖1的相機模組的鏡筒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圖1的相機模組的鏡座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圖1的相機模組的組裝后的立體示意圖。圖5是圖1的相機模組的組裝過程中的立體示意圖。
圖6是圖1的相機模組的組裝過程中的另一狀態(tài)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至圖4,其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相機模組100。該相機模組100包括鏡筒 10、鏡座20、若干鏡片30及影像感測元件40。其中,所述鏡筒IO、鏡座20及若干鏡片30構成 一鏡頭模組50。
所述鏡筒10包括一主體部11,所述鏡筒10還包括一第一端部12及一與第一端部12相對的 第二端部13。所述第一端部12位于所述主體部11的一端,所述第二端部13位于所述主體部 ll的另一端。所述鏡筒10的主體部11為圓筒狀,且所述圓筒狀的主體部11具有一側壁表面14 。所述主體部11為中空且內(nèi)部形成一容置腔15。所述鏡筒10的第二端部13的外徑大于所述主 體部l 1的外徑,所述第一端部12的外徑與所述主體部l 1的外徑相當。所述第二端部13為圓環(huán) 狀且中間具有一光圈孔。
所述鏡座20具有一主體部21,所述鏡座20還包括一第一端部22及一與第一端部22相對的 第二端部23。所述第一端部22位于所述主體部21的一端,所述第二端部23位于所述主體部 21的另一端。所述鏡座20的主體部21也為圓筒狀,所述圓筒狀的主體部21為中空且內(nèi)部形成 一容置腔24用于部分或全部容置所述鏡筒10的主體部11,所述鏡座20的主體部21具有一內(nèi)壁 表面25。所述鏡座20的第二端部23為方形形狀,所述鏡座20的第一端部22為圓筒形且與所述 鏡座20的主體部21的外徑相當。
所述鏡片30容置于該鏡筒10的容置腔15內(nèi)。所述鏡片30的數(shù)目為一個或者多個,在本實 施例中,所述鏡片30的個數(shù)為兩個。
所述影像感測元件40設置于鏡座20的相對于鏡筒10的另外一側。所述影像感測元件40可 以設置于鏡座20中,即設置于鏡座20的第二端部23處。當然,其也可以設置于鏡座20外部, 然后與鏡座20通過其他結構固定。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影像感測器40設置于一個形狀與所述 鏡座20的第二端部23的形狀相配合的承載座41上,并將所述承載座41與所述鏡座20的第二端 部23之間采用卡合的方式來固定。
所述鏡筒10的主體部11側壁表面14與所述鏡座20的主體部21內(nèi)壁表面25均為光滑表面。 所述鏡筒10的主體部11的外徑與所述鏡座20的主體部21的內(nèi)徑相當使得所述鏡筒10主體部 11可置入所述鏡座20的主體部21的容置腔24中,且所述鏡筒10的側壁表面14恰可與所述鏡座 20的內(nèi)壁表面25相貼合接觸。所述鏡座20的第一端部22及所述鏡筒10的第一端部12均具有一導角結構,便于將所述鏡 筒10主體部11置入所述鏡座20主體部21中。所述鏡筒10的第一端部22具有一導角16,所述鏡 座20的第一端部22具有一導角26,所述導角16與導角26相對設置且形狀相配合。
所述鏡筒10的第二端部13設置有至少一夾持部17,用于夾持所述鏡筒10從而便于調(diào)整鏡 筒10在鏡座20中的位置。所述夾持部17可設置為環(huán)狀凹槽,如本實施例所示。當然,其也可 以設置為其他形狀,例如設置為半環(huán)狀凹槽或者弧形凹槽等。
所述鏡座20的第一端部22對稱設置有兩個點膠部27,用于鏡筒10位置設置好后將膠水點 入該點膠部27從而將所述鏡筒10固定于所述鏡座20中。所述點膠部27的形狀可以為方形、弧 形或三角形等形狀。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點膠部27為兩個方形凹槽。
如圖5及圖6所示,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相機模組的組裝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一如上面所述的相機模組100;
將所述鏡筒10的第一端部12對準所述鏡座20的第一端部22,并將鏡筒10主體部11置入所 述鏡座20主體部21中;
采用一夾持工具200夾持所述鏡筒10第二端部22的夾持部17,調(diào)整鏡筒10與鏡座20的相 對位置,并使鏡筒10內(nèi)的至少一鏡片30所形成的光學系統(tǒng)的成像面落在所述影像感測元件 40上;
將膠水點至所述鏡座20第一端部22的點膠部27,使鏡筒10與鏡座20固定。
具體地,所述夾持工具200包括兩個夾爪,所述夾爪可張開及合攏。所述夾抓張開時, 對準所述鏡筒10的夾持部17,并合攏兩夾爪,從而將鏡筒10夾持住,便于移動鏡筒10進行調(diào) 焦操作。當焦距對準后,即可將鏡筒點膠固定。
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由于該鏡頭模組的鏡筒及鏡座采用無螺牙的配合方式,于制造中可以 簡化制程,避免因鏡筒及鏡座的螺牙不配合產(chǎn)生的良率不高問題,且在組裝制程中,可節(jié)省 旋轉(zhuǎn)鏡頭所需的時間,縮短調(diào)焦制程時間,并且免去因螺牙配合造成的扭力問題,使鏡筒與 鏡座的組裝更加方便快捷,可提高產(chǎn)率及良率,并可大量生產(chǎn)。
可以理解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做出其它 各種相應的改變與變形,而所有這些改變與變形都應屬于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權利要求1一種鏡頭模組,其包括一鏡筒,所述鏡筒具有一主體部及分別位于該主體部兩端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所述鏡筒的主體部具有一側壁表面;一鏡座,所述鏡座具有一主體部及分別位于該主體部兩端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所述鏡座的主體部為中空且內(nèi)部形成一容置腔用于部分或全部容置所述鏡筒的主體部,所述鏡座的主體部具有一內(nèi)壁表面;及至少一鏡片,所述至少一鏡片容置于該鏡筒的主體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鏡筒的主體部側壁表面與所述鏡座的主體部內(nèi)壁表面均為光滑表面,所述鏡筒的主體部的外徑與所述鏡座的主體部的內(nèi)徑相當,且所述鏡筒的側壁表面恰可與所述鏡座的內(nèi)壁表面相貼合接觸,所述鏡筒的第二端部設置有至少一夾持部,用于夾持所述鏡筒從而便于調(diào)整鏡筒在鏡座中的位置,所述鏡座的第一端部設置有至少一點膠部,用于鏡筒位置設置好后將膠水點入該點膠部從而將所述鏡筒固定于所述鏡座中。
2.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鏡頭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鏡座的第一端 部及所述鏡筒的第一端部均具有一導角結構,便于將所述鏡筒主體部置入所述鏡座主體部中
3.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鏡頭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鏡筒的第一端 部與所述鏡座的主體部的外徑相當,所述鏡筒的第二端部的外徑大于所述鏡筒的主體部的外 徑。
4.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鏡頭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鏡座的第一端 部為圓形且與所述鏡座的主體部的外徑相當,所述鏡座的第二端部為方形。
5. 一種相機模組,其包括 一鏡筒,所述鏡筒具有一主體部及分別位于該主體部兩端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 ,所述鏡筒的主體部具有一側壁表面;一鏡座,所述鏡座具有一主體部及分別位于該主體部兩端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 ,所述鏡座的主體部為中空且內(nèi)部形成一容置腔用于部分或全部容置所述鏡筒的主體部,所 述鏡座的主體部具有一內(nèi)壁表面;至少一鏡片,所述至少一鏡片容置于該鏡筒的主體部內(nèi);及一影像感測元件,所述影像感測元件設置于鏡座相對于鏡筒的另外一側,其特征在于所述鏡筒的主體部側壁表面與所述鏡座的主體部內(nèi)壁表面均為光滑表面,所述鏡筒的 主體部的外徑與所述鏡座的主體部的內(nèi)徑相當,且所述鏡筒的側壁表面恰可與所述鏡座的內(nèi) 壁表面相貼合接觸,所述鏡筒的第二端部設置有至少一夾持部,用于夾持所述鏡筒從而便于 調(diào)整鏡筒在鏡座中的位置,所述鏡座的第一端部設置有至少一點膠部,用于鏡筒位置設置好 后將膠水點入該點膠部從而將所述鏡筒固定于所述鏡座中。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相機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鏡座的第一端 部及所述鏡筒的第一端部均具有一導角結構,便于將所述鏡筒主體部置入所述鏡座主體部中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相機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鏡筒的第一端 部與所述鏡座的主體部的外徑相當,所述鏡筒的第二端部的外徑大于所述鏡筒的主體部的外 徑。
8.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相機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鏡座的第一端 部為圓形且與所述鏡座的主體部的外徑相當,所述鏡座的第二端部為方形。
9. 一種相機模組的組裝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一如權利要求5至8任意一項所述的相機模組;將所述鏡筒的第一端部對準所述鏡座的第一端部,并將鏡筒主體部置入所述鏡座主體 部中;采用一夾持工具夾持所述鏡筒第二端部的夾持部,調(diào)整鏡筒與鏡座的相對位置,并使 鏡筒內(nèi)的至少一鏡片所形成的光學系統(tǒng)的成像面落在所述影像感測元件上;將膠水點至所述鏡座第一端部的點膠部,使鏡筒與鏡座固定。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相機模組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夾 持工具為兩個可以張開和合攏的夾爪。
全文摘要
一種鏡頭模組包括一鏡筒,該鏡筒具有一主體部及分別位于該主體部兩端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鏡筒的主體部具有一側壁表面;一鏡座,該鏡座具有一主體部及分別位于該主體部兩端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該鏡座的主體部為中空且內(nèi)部形成一容置腔,該鏡座的主體部具有一內(nèi)壁表面;該鏡筒的主體部側壁表面與該鏡座的主體部內(nèi)壁表面均為光滑表面,鏡筒的主體部的外徑與鏡座的主體部的內(nèi)徑相當,且所述鏡筒的側壁表面恰可與所述鏡座的內(nèi)壁表面相貼合接觸,鏡筒的第二端部設置有至少一夾持部,鏡座的第一端部設置有至少一點膠部。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具有該鏡頭模組的相機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文檔編號G02B7/02GK101470239SQ20071020343
公開日2009年7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2月27日
發(fā)明者張耕銘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yè)(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