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顯示裝置、顯示面板單元以及信息處理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朋涉及一種顯示信息的顯示裝置、顯示面板單元以及處理信息 并顯示經處理信息的信息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在諸如個人計算機的裝置的領域中,迄今為止廣泛使用的液晶面板 作為顯示信息的超薄顯示屏。具體來講,在特別需要裝置厚度減小的膝 上型個人計算機、移動電話等中,廣泛使用了其中從背面?zhèn)认蛞壕姘?照射光的背光型顯示裝置。
在背光型顯示裝置中,液晶面板的側面布置有以直線狀延伸的光源, 并且液晶面板的背面附有光導板。光源發(fā)出的光被光導板引導至液晶面 板,并被光導板進一步擴散,從而光從液晶面板的背面進行照射。在這 種背光型顯示裝置中,光源和用于驅動光源的驅動板被布置在具有相對 較大空間余量的液晶面板的側翼,從而可以減小顯示裝置的厚度。
通常,在背光型顯示裝置中,使用CFL管(冷陰極熒光管)作為光 源。但是,CFL管使用汞來發(fā)光。因此,從環(huán)保的觀點出發(fā),逐漸用不 使用汞的LED (發(fā)光二極管)光源代替了 CFL管。LED光源具有在環(huán)保 方面更令人滿意以及比CFL管更廉價的優(yōu)點。但是,LED光源存在以下 問題相對于發(fā)光量而言熱量產生較大,并且其壽命和發(fā)光效率由于發(fā) 熱而顯著地降低。
就此而言,在背光型顯示裝置中已經采取了以下措施設置散熱鰭 片,該散熱鰭片用于散去由LED光源產生的熱量(例如,參見日本專利 特開No. 2006-267936);為LED光源附上用于散熱的散熱板(例如,參 見日本專利特開No. 2006-268066和2005-135862);設置傳熱板,該傳熱 板用于接收由LED光源產生的熱量,并將熱量傳導給外殼和散熱板(例
如,日本專利特開No. 2006-293182)。應用了這些技術后,可以抑制由 LED光源產生的熱量而導致的顯示裝置內的溫度上升,從而減輕了 LED 光源的劣化。
在使用LED光源的背光型顯示裝置中,通常沿液晶面板的側表面成 直線地布置多個LED。然而,根據放置的位置,熱量在每個LED中以不 同的方式流動,由此造成這多個LED的環(huán)境溫度不均勻。因此,即使為 了散去由這多個LED產生的熱量而應用了上述專利文獻的技術,這多個 LED的劣化程度也是不均勻的,因而液晶面板中的顯示屏的發(fā)光度幾乎 不可能是均勻的。
這種問題不僅出現(xiàn)在使用液晶面板的顯示裝置中,而且通常會出現(xiàn) 在背光型顯示裝置中。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提出的,因此提供了一種可以抑制光源溫 度的不均勻性并由此長時間保持均勻顯示的顯示裝置、顯示面板單元和 信息處理設備。
一種根據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包括
顯示面板單元,其包括用于顯示信息的顯示屏和具有光源的發(fā)光部, 該光源用于發(fā)光以便從背面照明該顯示屏,該發(fā)光部在發(fā)光過程中細長 地(linearly)產生熱量;
散熱器,用于接收由所述發(fā)光部產生的熱量并散去所接收的熱量;
以及
傳熱部,用于按如下方式將所述發(fā)光部產生的熱量傳導至所述散熱 器,即,使所述發(fā)光部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的中部所產生的熱量比該細 長熱量產生部分的端部所產生的熱量更快地被傳導。
在從背面對顯示有信息的顯示屏進行照明的背光型顯示裝置中,光 通常從顯示屏的側面細長地發(fā)射;并且在發(fā)光過程中細長地產生熱量的 熱量產生部分的中部中,熱量易于累積,因此溫度傾向于上升得更高。 而根據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因為發(fā)光部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的中部所產
生的熱量較之該細長熱量產生部分的端部所產生的熱量,以更優(yōu)異的方 式被傳導,所以熱量易于累積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的中部的熱量被更有 效地散去。因此,可以抑制發(fā)光部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中的溫度不均勻 性,從而可以長時間保持均勻的顯示。
此外,在根據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散熱器是顯示 裝置的外殼。
由于所述散熱器是顯示裝置的外殼,不需要額外提供用于散去由發(fā) 光部產生的熱量的散熱片等,因此可以抑制顯示裝置的尺寸增大和成本 增加。
此外,在根據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光源是發(fā)光二 極管。
發(fā)光二極管(LED)相對于發(fā)光量產生了大量的熱且傾向于因熱量 而劣化。因此,當在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中使用LED時,可以實現(xiàn)顯著的 效果。
此外,在根據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散熱器具有由 第一材料制成的第一區(qū)域,和由比第一材料傳熱更快的第二材料制成的 第二區(qū)域,并且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之間的邊界在第一區(qū)域側形成了突 起,并且
所述傳熱部是沿所述發(fā)光部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延伸同時與所述發(fā) 光部相接觸的部件,該部件具有與所述散熱器的突起相對應的部分,該 部分包括中央部和端部,并且與端部相比,中央部與所述散熱器的第二 區(qū)域相接觸的接觸面積更大。
根據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顯示裝置,采用了一種簡單的結構,其中通過使 用導熱性彼此不同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來形成所述散熱器,并且使所 述傳熱部接觸所述散熱器。因此,能夠以更優(yōu)異的方式散去所述發(fā)光部 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的中部所產生的熱量,從而能夠防止裝置復雜性和 元件數(shù)量的增大,并因此能夠提高裝置壽命。
此外,在根據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傳熱部在與所 述發(fā)光部和所述散熱器板二者相接觸的同時,隨著所述傳熱部沿所述發(fā)
光部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朝向所述傳熱部的端部延伸而逐漸變窄。
當用于從所述發(fā)光部向所述散熱器傳導熱量的所述傳熱部的寬度在
所述發(fā)光部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的中部比其端部更寬時,也可以抑制所
述熱量產生部分的溫度變化。
一種根據本發(fā)明的顯示面板單元包括
面板體,其包括用于顯示信息的顯示屏和具有光源的發(fā)光部,該光 源用于發(fā)光以便從背面照射所述顯示屏,并且該發(fā)光部在發(fā)光過程中細 長地產生熱量;以及
散熱板,用于接收由所述發(fā)光部產生的熱量并散去所接收的熱量, 該散熱板沿所述發(fā)光部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延伸,其中該散熱板的中部 較之該散熱板的端部具有更寬的散熱區(qū)。
根據本發(fā)明的顯示面板單元,在沿所述發(fā)光部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 延伸的所述散熱板中,熱量易于累積的熱量產生部分的中部被形成為散 熱區(qū)比其端部更寬。因此,可以抑制所述熱量產生部分中的溫度不均勻 性,并因此可以長時間保持均勻顯示。
此外,在根據本發(fā)明的顯示面板單元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散熱板從 中部向端部逐漸變窄。
根據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顯示面板單元,在所述發(fā)光部的細長熱量產生部 分中,熱量易于累積的中部的散熱效果比端部更強,從而可以精確地使 所述熱量產生部分的溫度均勻。
此外,在根據本發(fā)明的顯示面板單元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光源是發(fā) 光二極管。
發(fā)光二極管容易因熱量而劣化。因此,當在本發(fā)明的顯示面板單元 中使用發(fā)光二極管時,可以實現(xiàn)顯著的效果。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信息處理設備包括 顯示部,其具有
顯示面板單元,其包括用于顯示信息的顯示屏和具有光源的發(fā)光 部,該光源用于發(fā)光以便從背面照明該顯示屏,并且該發(fā)光部在發(fā)光 過程中細長地產生熱量;
散熱器,用于接收由所述發(fā)光部產生的熱量并散去所接收的熱
量;以及
傳熱部,用于按如下方式將所述發(fā)光部產生的熱量傳導至所述散 熱器,即,使所述發(fā)光部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的中部所產生的熱量比
該細長熱量產生部分的端部所產生的熱量更快地被傳導;以及 處理部,用于對信息進行處理并使所述顯示部在所述顯示部中包括 的所述顯示面板單元的所述顯示屏上顯示經處理的信息。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信息處理設備包括 具有顯示面板單元的顯示部,該顯示面板單元包括
面板體,其包括用于顯示信息的顯示屏和具有光源的發(fā)光部,該 光源用于發(fā)光以便從背面照射所述顯示屏,并且該發(fā)光部在發(fā)光過程 中細長地產生熱量;以及
散熱板,用于接收由所述發(fā)光部產生的熱量并散去所接收的熱 量,該散熱板沿所述發(fā)光部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延伸,其中該散熱板
的中部較之該散熱板的端部具有更寬的散熱區(qū);以及
處理部,用于對信息進行處理并使所述顯示部在所述顯示部中包括 的所述顯示面板單元的所述顯示屏上顯示經處理的信息。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信息處理設備或第二信息處理設備,可以抑制所 述發(fā)光部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中的溫度不均勻性,因此可以在所述顯示 屏上長時間均勻地照射光。
根據本發(fā)明,可以抑制光源中的溫度的局部不均勻性,并因此可以 在背光型顯示屏上長時間均勻地照射光。
圖1是應用了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個人計算機的外部立體圖2是該個人計算機的硬件構成圖3A是例示了從表看去前蓋的視圖3B是例示了從表看去顯示面板單元的視圖3C是例示了從表看去后蓋的視圖4A是例示了從里看去前蓋的視圖4B是例示了從里看去顯示面板單元的視圖4C是例示了從里看去后蓋的視圖5是例示了其中設置有顯示面板單元和天線的前蓋的內部構成的
視圖6是例示了從中移去了控制板的顯示面板單元的視圖7是沿散熱板延伸的方向截取的顯示裝置的截面圖8是沿散熱板延伸的方向截取的常規(guī)顯示裝置的截面圖9是例示了根據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單元從表看去的
視圖10是例示了根據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單元從里看去 的視圖11是例示了用于覆蓋顯示面板單元的后面的后蓋的視圖12是例示了當顯示面板單元容納在后蓋中時顯示面板單元與后
蓋之間的位置關系的視圖;而
圖13是例示了根據本發(fā)明第三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單元的后面的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圖1是應用了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個人計算機10的外部立體圖。 參照圖1,個人計算機IO包括主體裝置11、根據來自主體裝置11 的命令在顯示屏12A上顯示各種信息的顯示裝置12、用于根據鍵操作向 主體裝置11中輸入各種信息的鍵盤13,以及借以指定顯示屏上的位置, 以便輸入取決于該位置上顯示的圖標等的命令的鼠標14。此外,盡管在 圖1中未示出,但是個人計算機IO還包括用于安裝軟盤(下面稱為FD) 的FD安裝開口和用于安裝CD-ROM的CD-ROM安裝開口 。顯示屏12A 對應于根據本發(fā)明的顯示屏的實施例。
在個人計算機10中,顯示裝置12經由鉸鏈10A接合到主體裝置11 。
在顯示裝置12中,外殼12B在顯示屏12A旁邊的邊距處的寬度W很小, 由此實現(xiàn)了裝置尺寸的減小。顯示裝置12對應于根據本發(fā)明的顯示部的 實施例,還對應于根據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的一個實施方式;而主體裝置 11對應于根據本發(fā)明的處理部的實施例。
稍后將詳細描述顯示裝置12的外殼12B內部的構成。
圖2是個人計算機10的硬件構成圖。
如圖2中所示,并入在主體裝置ll內部的有CPU21,用于控制整 個個人計算機10;主存儲器22,將存儲在硬盤裝置23中的程序讀取到 其中,待由CPU21執(zhí)行;硬盤裝置23,其中存儲有各種程序、數(shù)據等; FD驅動器24,用于在其中安裝FD 30; CD-ROM驅動器25,用于訪問 CD-ROM40;輸入接口26,其連接到各種裝置并接收各種數(shù)據;以及輸 出接口 27,其連接到打印機等并發(fā)送各種數(shù)據。圖1中所示的這些部件、 顯示裝置12、鍵盤13以及鼠標14經由總線15彼此連接。
個人計算機IO基本上具有上述結構。
現(xiàn)在將詳細描述顯示裝置12的內部構成。在下面的描述中,"表" 是指圖1所示的顯示裝置12的設置有用于顯示信息的顯示屏12A的表 側,而"里"是指顯示裝置12的后側(相對于設置有顯示屏12A的前側 的另一側)。
圖3A、 3B、 3C、 4A、 4B和4C是例示了顯示裝置12的主要部件的 視圖;圖3A和4A例示了前蓋100;圖3B和4B例示了顯示面板單元200; 圖3C和4C例示了后蓋300。圖3A、 3B和3C例示了從"表"看去的每 個部件;圖4A、 4B和4C例示了從"里"看去的每個部件。下面將對這 些部件圖和圖l進行描述。
在顯示裝置12中,顯示面板單元200容納在由兩個蓋構成的外殼 12B中。外殼12B包括覆蓋了顯示面板單元200的顯示屏12A的邊緣 的前蓋100;以及覆蓋了顯示面板單元200的背面的后蓋300。前蓋100 和后蓋300在顯示面板單元200的兩側彼此適配在一起。顯示面板單元 200對應于根據本發(fā)明的顯示面板單元的實施例。
圖3A例示了前蓋100的"表"側。前蓋100包括覆蓋了顯示面板單元200的邊緣的邊緣覆蓋部110; 圖1所示的鉸鏈10A所連接到的鉸鏈接合部130;以及覆蓋了用于將主體裝置11和顯示裝置12連接起來的各種連接線等的布線覆蓋部140。邊 緣覆蓋部110的面對顯示面板單元200的顯示屏12A的那部分中形成有 開口 120。
圖3B例示了顯示面板單元200的"表"側。
顯示面板單元200包括面板體210,面板體210包括堆疊在一起的 多個部件(例如,兩個板之間封裝了液晶的液晶層、將光引導至液晶層 的光導板,以及抑制光反射的防反射膜),還包括成直線布置并裝配在面 板體210的下邊緣中的多個LED光源201。顯示面板單元200還包括用 于控制整個顯示面板單元200的控制板220 (參見圖4B)。 LED光源201 發(fā)出的光被設置在面板體210上的光導板引導至液晶層,并從后側照射 在顯示屏12A上。LED光源201易于產生熱量,還易于因該熱量而劣化。 根據本實施方式,所述多個LED光源201成直線布置;因此裝配了LED 光源201的細長區(qū)域P易于產生高溫,特別是在區(qū)域P的中央部分P'處 熱量易于累積。
圖3C例示了后蓋300的"表"側。
后蓋300包括覆蓋了顯示面板單元200的后面的后蓋部300A;以 及鉸鏈IOA所連接到的鉸鏈接合部310。并且在后蓋部300A的覆蓋了顯 示面板單元200的側面的那部分中形成有多個通孔301。
圖4A例示了前蓋100的"里"側。
前蓋100的邊緣覆蓋部110的覆蓋了顯示面板單元200的側面的那 部分中設置有多個突起101;當這些突起101適配到設置在后蓋部300A 中的多個通孔301中時,后蓋300與前蓋100以可分離的方式相接合。
圖4B例示了顯示面板單元200的"里"側。
在面板體210的后面,在被LED光源201加熱的區(qū)域P上附有用于 散熱的散熱板230,此外將用于控制整個顯示面板單元200的控制板220 放置在散熱板230上。根據本實施方式,控制板220的寬度Wl小于面 板體210的寬度W2,因此在控制板220的兩側形成了臺階。
圖4C例示了后蓋300的"里"側。
后蓋300還設置有布線覆蓋部320,布線覆蓋部320適配在前蓋100 的布線覆蓋部140中并從顯示面板單元200的背面覆蓋各條連接線。
在組裝顯示裝置12時,首先按照使顯示面板單元200的顯示屏12A 適配到前蓋100的開口 120中的方式將顯示面板單元200容納在前蓋100。
接著,在前蓋100與顯示面板單元200之間的開口空間中布置天線 400 (參見圖5),該開口空間形成在前蓋100的上部中。
圖5是例示了其中布置有顯示面板單元200和天線400的前蓋100 的內部構成的視圖。
如圖5所示,顯示面板單元200容納在前蓋100中,同時前蓋100 的上部中有剩余空間;天線400布置在該空間中。根據本實施方式,控 制板220的寬度Wl小于面板體210的寬度W2,因此在控制板220的兩 側形成了臺階;從天線400延伸出的信號線410通過這些臺階到達布線 覆蓋部140。
如圖3B所示,在面板體210的其中裝配了 LED光源201的細長區(qū) 域P中,特別是中央部分P'易于產生高溫。
圖6是例示了從中移去了控制板220的顯示面板單元200的視圖。
如圖6所示,散熱板230沿細長區(qū)域P延伸;細長區(qū)域P的寬度從 中央部分P'到細長區(qū)域P的端部逐漸變小。因此,在中央部分P'中,相 對更有效地進行了散熱,抑制了細長區(qū)域P中的溫度不均勻性,并因此 可以提高所有多個LED光源201的壽命。
如上所述,將顯示面板單元200和天線400容納在前蓋100中之后, 前蓋100的突起101適配在后蓋300的通孔301中,從而組裝成了外殼. 12B。
圖7是沿散熱板230延伸的方向截取的顯示裝置12的截面圖;圖8 是沿散熱板延伸的方向截取的常規(guī)顯示裝置的截面圖。
在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2中,如圖7所示,后蓋300被形成 為,使其表面?zhèn)鹊谋诤馾l比后側的壁厚d2要薄;后蓋300的這種厚度 變化貫穿通孔301。此外,前蓋100被形成為,使其表面?zhèn)鹊谋诤馾3近
似等于后蓋300的壁寬度差(d2-dl);前蓋100的這種厚度變化貫穿突起 101。因此,當前蓋100和后蓋300相接合時,外殼12B的外表面變得平 滑。此外,前蓋100的突起101適配在后蓋300的通孔301中,同時被 擠壓到后蓋300的側表面上并朝向外殼12B的外部彎曲;此外,輔助突 起302適配在后蓋300中。結果,前蓋100和后蓋300彼此緊閉。
在常規(guī)顯示裝置12'中,如圖8所示,因為分別設置在前蓋100'和后 蓋300'中的爪(click) 101鄰30r在外殼12B'的內部彼此嚙合,所以在外 殼12B'和顯示面板單元200'之間必須有足夠的空間,以便這些爪101'和 301'可以彎曲。在根據圖7所示的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2中,突起101 朝向外部彎曲,從而可以減小外殼12B與顯示面板單元200之間的空間, 使得顯示裝置12的尺寸可以減小。
此外,在如圖8所示的常規(guī)顯示裝置12'中,控制板220'的寬度恰好 與面板體210'的寬度相等,因此必須在顯示面板單元200'與外殼12B'之 間準備出用于容納從天線400 (參見圖5)延伸出的信號線410'的空間。 在圖7所示的顯示裝置12中,信號線410通過控制板220旁邊的空間來 鋪設,從而可以減小顯示裝置的寬度。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2,可以減小外殼與顯示面 板單元200之間的空間,從而可以在不減小顯示屏12A的尺寸的情況下 減小顯示裝置12的尺寸。
此外,還可以抑制易受熱影響的LED光源周圍的區(qū)域中的溫度不均 勻性,從而有效地散熱,可以提高顯示裝置12的壽命。
到此完成了對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描述,下面將描述本發(fā)明的第 二實施方式。第一實施方式與第二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在于顯示面板單 元和后蓋的結構;除了這些差異之外,第二實施方式基本上與第一實施 方式的結構相同。因此,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對應的 部分,并因此省略對其的說明;僅對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進行描述。
圖9是例示了本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單元500的前面的視圖。
類似于圖3B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單元200,圖9所示的 本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單元500包括面板體210和控制板220;面板體
210中裝配有多個LED光源201。但是,在顯示面板單元500中,控制 板220并未布置在面板體210上,而是放置在外殼內,同時從面板體210 延伸。
圖10是例示了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單元500的背面的視圖。 在本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單元500中,其中累積了 LED光源201產 生的熱量的細長區(qū)域P上附有用于將熱量傳導至后蓋600 (參見圖11) 的橡膠傳熱板510。
圖11是例示了用于覆蓋顯示面板單元500背面的后蓋600的視圖。 本實施方式的后蓋600具有與圖3C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后蓋300 相同的形狀,只不過是由導熱性彼此不同的兩種材料構成的。根據本實 施方式,以混合方式形成了由金屬制成的具有高導熱性的金屬區(qū)610和 由塑料制成的具有較低導熱性的塑料區(qū)620,它們之間的邊界在后蓋600 中向下突出。
圖12是例示了當顯示面板單元500容納在后蓋600中時顯示面板單 元500與后蓋600之間的位置關系的視圖。
如圖12所示,布置在由LED光源201加熱的細長區(qū)域P中的傳熱 板510與后蓋600的金屬區(qū)610和塑料區(qū)620之間的邊界及其鄰近區(qū)域 相接觸;細長區(qū)域P (參見圖10)的中央部分P'與金屬區(qū)610的接觸面 積大,而細長區(qū)域P的兩端與塑料區(qū)620的接觸面積大。由細長區(qū)域P 產生的熱量經由傳熱板510傳導至后蓋600,并通過后蓋600散去。在此 情況下,由于熱量易于累積的中央部分P'與金屬區(qū)610相接觸,所以可 以有效地傳熱和散熱;由于熱量幾乎不累積的細長區(qū)域P的端部與導熱 性差的塑料區(qū)620相接觸,所以傳熱和散熱的效率低。因此,減小了細 長區(qū)域P中的溫度不均勻性,從而可以提高裝置壽命。
到此完成了對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描述,下面將描述本發(fā)明的第 三實施方式。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三實施方式之間的差異在于安裝在顯示 面板單元中的傳熱板的構成以及后蓋的結構;除了這些差異之外,第三 實施方式基本上與第二實施方式的結構相同。因此,用相同的標號來表 示與第二實施方式相對應的部分,并因此省略對其的說明;僅對與第二
實施方式的不同點進行描述。
在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中,使用了與圖12所示的第二實施方 式的后蓋600的構成相同的后蓋,只不過除了覆蓋顯示面板單元的邊緣 的那部分之外,其整個表面都由金屬構成。
圖13是例示了本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單元700的背面的視圖。 類似于圖10中所示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單元500,本實施方 式的顯示面板單元700包括面板體210、控制板220和傳熱板510'。但是, 傳熱板510'的構成與第二實施方式的傳熱板510的構成不同。在本實施 方式的傳熱板510'中,被LED光源加熱的細長區(qū)域P的寬度從細長區(qū)域 P的中央部分P'到端部逐漸變??;并且整個傳熱板510'都與后蓋600的金 屬表面相接觸。
在中央部分P'中,細長區(qū)域P中產生的大量的熱通過傳熱板510傳 導至后蓋600并通過后蓋600散去。這樣,當熱量易于累積的細長區(qū)域P 的中央部分具有較大寬度時,也可以抑制細長區(qū)域P中的溫度不均勻性。
以上描述了其中將本發(fā)明應用于個人計算機的例子。但是,本發(fā)明 也可以應用于,例如液晶電視機或移動電話終端。
此外,以上描述了通過形成傳熱板使細長區(qū)域的中央部分具有較大 寬度來抑制細長區(qū)域中的溫度不均勻性的例子。但是,也可以通過使用 在整個細長區(qū)域上方具有均勻寬度,而其兩個端部都涂有防止熱傳導的 樹脂的傳熱板來抑制細長區(qū)域中的溫度不均勻性。
權利要求
1、一種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單元,其包括用于顯示信息的顯示屏和具有光源的發(fā)光部,該光源用于發(fā)光以便從背面照明該顯示屏,該發(fā)光部在發(fā)光過程中細長地產生熱量;散熱器,用于接收由所述發(fā)光部產生的熱量并散去所接收的熱量;以及傳熱部,用于按如下方式將所述發(fā)光部產生的熱量傳導至所述散熱器,即,使所述發(fā)光部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的中部所產生的熱量比該細長熱量產生部分的端部所產生的熱量更快地被傳導。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散熱器是所述顯示裝 置的外殼。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光源是發(fā)光二極管。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散熱器具有由第一材 料制成的第一區(qū)域,和由比第一材料傳熱更快的第二材料制成的第二區(qū) 域,并且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之間的邊界在第一區(qū)域側形成了突起,并 且其中所述傳熱部是沿所述發(fā)光部的所述細長熱量產生部分延伸同時 與所述發(fā)光部相接觸的部件,該部件具有與所述散熱器的所述突起相對 應的部分,該部分包括中央部和端部,并且與端部相比,中央部與所述 散熱器的第二區(qū)域相接觸的接觸面積更大。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傳熱部在與所述發(fā)光 部和所述散熱板二者相接觸的同時,隨著所述傳熱部沿所述發(fā)光部的所 述細長熱量產生部分朝向所述傳熱部的端部延伸而逐漸變窄。
6、 一種顯示面板單元,該顯示面板單元包括面板體,其包括用于顯示信息的顯示屏和具有光源的發(fā)光部,該光 源用于發(fā)光以便從背面照射該顯示屏,并且該發(fā)光部在發(fā)光過程中細長 地產生熱量;以及散熱板,用于接收由所述發(fā)光部產生的熱量并散去所接收的熱量, 該散熱板沿所述發(fā)光部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延伸,其中該散熱板的中部 較之該散熱板的端部具有更寬的散熱區(qū)。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面板單元,其中所述散熱板從中部向 端部逐漸變窄。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面板單元,其中所述光源是發(fā)光二極管。
9、 一種信息處理設備,該信息處理設備包括顯示部,其包括顯示面板單元,其包括用于顯示信息的顯示屏和具有光源的發(fā)光 部,該光源用于發(fā)光以便從背面照明該顯示屏,并且該發(fā)光部在發(fā)光過程中細長地產生熱量;散熱器,用于接收由所述發(fā)光部產生的熱量并散去所接收的熱 量;以及傳熱部,用于按如下方式將所述發(fā)光部產生的熱量傳導至所述散 熱器,即,使所述發(fā)光部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的中部所產生的熱量比 該細長熱量產生部分的端部所產生的熱量更快地被傳導;以及 處理部,用于對信息進行處理并使所述顯示部在所述顯示部中包括 的所述顯示面板單元的所述顯示屏上顯示經處理的信息。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其中所述散熱器是所述 信息處理設備的外殼。
11、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其中所述光源是發(fā)光二 極管。
12、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其中所述散熱器具有由 第一材料制成的第一區(qū)域,和由比第一材料傳熱更快的第二材料制成的 第二區(qū)域,并且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之間的邊界在第一區(qū)域側形成了突 起,并且其中所述傳熱部是沿所述發(fā)光部的所述細長熱量產生部分延伸同時 與所述發(fā)光部相接觸的部件,該部件具有與所述散熱器的所述突起相對應的部分,該部分包括中央部和端部,并且與端部相比,中央部與所述 散熱器的第二區(qū)域相接觸的接觸面積更大。
13、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其中所述傳熱部在與所述發(fā)光部和所述散熱器二者相接觸的同時,隨著所述傳熱部沿所述發(fā)光 部的所述細長熱量產生部分朝向所述傳熱部的端部延伸而逐漸變窄。
14、 一種信息處理設備,該信息處理設備包括 具有顯示面板單元的顯示部,該顯示面板單元包括面板體,其包括用于顯示信息的顯示屏和具有光源的發(fā)光部,該 光源用于發(fā)光以便從背面照射所述顯示屏,并且該發(fā)光部在發(fā)光過程 中細長地產生熱量;以及散熱板,用于接收由所述發(fā)光部產生的熱量并散去所接收的熱 量,該散熱板沿所述發(fā)光部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延伸,其中該散熱板的中部較之該散熱板的端部具有更寬的散熱區(qū);以及處理部,用于對信息進行處理并使所述顯示部在所述顯示部中包括 的所述顯示面板單元的所述顯示屏上顯示經處理的信息。
15、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其中所述散熱板從中部 向端部逐漸變窄。
16、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其中所述光源是發(fā)光二 極管。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顯示裝置、顯示面板單元以及信息處理設備。該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單元,其包括用于顯示信息的顯示屏和具有光源的發(fā)光部,該光源用于發(fā)光以便從背面照明該顯示屏,該發(fā)光部在發(fā)光過程中細長地產生熱量;以及散熱器,用于接收由所述發(fā)光部產生的熱量并散去所接收的熱量。該顯示裝置還包括傳熱部,該傳熱部按如下方式將所述發(fā)光部產生的熱量傳導至所述散熱器,即,使所述發(fā)光部的細長熱量產生部分的中部所產生的熱量比該細長熱量產生部分的端部所產生的熱量更快地被傳導。
文檔編號G02F1/133GK101206324SQ20071019421
公開日2008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2月19日
發(fā)明者大西益生, 高柳雅哉 申請人:富士通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