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背光模塊及其承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背光模塊及其承接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彈片 裝置的承接裝置用以承接燈管,燈管通過承接裝置內的彈片裝置與電路板電 連接。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液晶電視(LCD TV)廠在組裝LCD燈管時,都是在燈管端末以人 工焊接線材方式連接,而在線材的另一端則組裝于公側連接器后,透過公側 連接器再與位于電路板上的母側連接器電連接之后,可以達到電源導通,并 使燈管可以發(fā)光。
然而,在傳統(tǒng)LCD燈管組裝的過程中,由于燈管與公側連接器、及公 側連接器與母側連接器之間均以人工焊接、在高壓的條件下進行線材的焊 接,然而在人工焊接過程中,容易有焊渣殘留在線材的連接點上,使得整個 背光模塊的電壓不穩(wěn)定、且背光模塊品質較不穩(wěn)定。此外,此種背光模塊組 裝燈管時,需耗費時間及成本在焊接公側連接器、母側連接器及電路板之間 的線材上,因此,成本須要花費較多。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的實用新型背景中,傳統(tǒng)組裝燈管時,人工焊接線材與燈管所 造成品質不穩(wěn)定性等所產生的諸多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背 光模塊及其承接裝置以降低組裝成本以及增加元件品質的穩(wěn)定性。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一體成型的燈座承接裝置,承接裝 置由一上殼體與一下殼體構成,且以掀蓋方式連接,因此可以減少元件及組 裝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 目的在于通過設置于承接裝置內的彈片裝置,用以電 性連接燈管與電路板,以節(jié)省人工焊接線材的成本以及耗費時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卡鉤與定位柱的承接裝置,以固定
在電路板上方,使得承接裝置可以承載設置于承接裝置上的燈管的重量,以 改善燈管的重量完全由焊錫承載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的更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接腳的承載裝置設置于電路板內, 使其與電路板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即提供一種背光模塊,其包含:具有 燈管芯材的燈管;承接裝置,具有上殼體、下殼體及一彈片,其中上殼體與 下殼體以掀蓋方式連接;在上殼體的兩側側邊具有卡扣,卡扣的內側的相對 側邊具有第一突部,在卡扣的外側具有第二突部;下殼體的前端具有開口, 用以承接燈管,且在下殼體的相對側邊具有破孔結構、及彈片裝置設置于下 殼體的殼身內;及電路板,設置于承接裝置下方。當燈管設置于下殼體的開 口時,當上殼體與下殼體壓合,位于上殼體兩側側邊的卡扣的第一突部壓迫 彈片裝置的頂端,并施予 一壓力,使得彈片裝置受力而夾合燈管的燈管芯材, 由此燈管可與電路板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通過一個彈片裝置而達到燈管與電路板的 電連接,不但是可以確保裝置的品質穩(wěn)定性之外,也可以節(jié)省組裝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承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A至圖2B為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彈片裝置與電路板電連接示意圖; 圖3A至圖3B為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燈管、承接裝置與電路板固定的 示意圖4A為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燈管、承接裝置、彈片裝置及電路板其分 解結構的相對位置示意圖4B為燈管設置于承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及
圖5及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燈管與承接裝置結合的連續(xù)示意圖。
主要部分的代表符號
1 承接裝置
10 上殼體
101第一溝槽
104 卡扣
1042第一突部
1044傾斜面
106 第二突部
20 下殼體 20A下殼體前端 20B下殼體后端
202 開口 204擋板 2042開口
206 第二溝槽 208破孔結構 210空隙 2002第一固定結構 2004第二固定結構
30 連接結構
40 連接結構
50 燈管
52 燈管主體
54 燈管芯材
60 彈片裝置
61 固定孔
62 第一彈片元件 622 pq部分
624折彎部分
626接腳
64 第二彈片元件
642 開口
644 連接部
66 薄片
662 固定孔
70 固定元件
72 固定孔
80 電路板
802 第一破孔 804第二破孔 806第三破孔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會詳細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詳細描述外,本 實用新型還可以廣泛地在其它的實施例施行,且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不受限 定,其以之后的專利范圍為準。
近年來為了避免人工焊接線材與燈管時,所造成品質不穩(wěn)定性及降低組 裝成本的考量,故將傳統(tǒng)的背光模塊設計成只需要一個燈管承接裝置,即可
達成支撐燈管并且導通燈管與電路板而達到發(fā)光的目的。
如圖l所述,其表示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承接裝置1的示意圖。首先, 承接裝置1是由上殼體IO與下殼體20構成且為一體成型的結構,上殼體10 以掀蓋方式與下殼體20連接。上殼體10具有第一溝槽101 ,在第一溝槽101 的兩側具有至少一卡扣104,卡扣104為一階梯狀,其目的是為了與下殼體 20卡合???04的內側的相對側面具有第一突部1042,其中第一突部1042 具有一傾斜面1044,此傾斜面1044與設置在下殼體20內的彈片裝置60的 頂端接觸,使彈片裝置60可受到一向下的壓迫力。另外,在卡扣104的外 側側邊具有第二突部106。
同樣請參閱圖1,其為承接裝置1的下殼體20的前端20A具有一開口 202,其依序在下殼體20的殼身內具有設置開口 2042的擋板204及第二溝 槽206,其中開口 202用以承接LCD燈管50的部分主體52,此開口 202的 形狀,可以是U型也可以是其它配合設計的形狀。擋板204則設置在下殼體 20內,及第二溝槽206設置于下殼體20的后端20B。另外上殼體IO,與下 殼體20通過連接結構30、 40連接,連接結構30、 40具有可撓性。此外, 連接結構30、 40與上殼體10及下殼體20可以一體成型方式制作,以減少 制作成本及組裝成本。
另夕卜,具有開口 2042的擋板204設置于下殼體20的開口 202及第二溝 槽206之間,其開口 202的大小及高度是配第二溝槽206的開口 2062,這是 為了在后續(xù)承接燈管50時可以有一個固定、且一致性的高度,使得燈管50
可以固定在承接裝置l上。另外,在擋板204與第二溝槽206之間具有一空 隙210,此空隙210是用以置放彈片裝置60。
請參考圖2A,彈片裝置60可分為第一彈片元件62及第二彈片元件64。 第一彈片元件62與第二彈片元件64成垂直形狀,第一彈片元件62的上半 部形狀為似英文字母小寫"p"及"q,'、并且為階梯狀的兩片金屬片,其相對置 放的形狀即為似英文字母小寫"p"及"q",即為"pq"形狀622,且第一彈片元 件62與薄板66固接,即"pq"的折彎部分624與薄板66接合。其薄板66是 用以連接、并固定第一彈片元件62及第二彈片元件64。另外,彈片裝置60 還包含第二彈片元件64,其中第二彈片元件64的前端具有開口 642,在開 口 642的兩側分別具有連接部644,此連接部644是用以與電路板80電連接, 還可以與其它電子元件電連接。因此,第一彈片元件62的折彎處624與薄 板66接合,也設置在第二彈片元件64內,并與第二彈片元件64卡合。
另外,為了要將彈片裝置60固定在電路板80上,將固定元件70與彈 片裝置60的薄板66固定(即垂直方向),并利用固定元件70上的固定孔72 與彈片裝置70中薄板66上的固定孔662連接固定,且將彈片裝置60以是 適當方式,例如,螺絲、焊接或是其它可以卡合的結構,固定于電路板80 特定的線路上,而完成電連接(即如B圖2B所示)。
另外,圖3A及圖3B表示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背光模塊及其承接裝置 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A表示燈管與承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與圖1所述的承接裝置1的結構的差異性在于,在承接裝置1的下殼 體20的底部具有第一固定結構2002例如,卡鉤及第二固定結構2004,例如 定位柱,其中卡鉤2002與定位柱2004可設置于下殼體20底部的四個角落, 或者是四個側邊。在此要說明的是,第一固定結構2002及第二固定結構2004 無論是設置在承接裝置1的下殼體20底部的四個角落或是四個側邊,其目 的都是通過卡鉤2002與定位柱2004與具有第一破孔802及第二破孔804的 電路板80結合,將承接裝置1固定在電路板80上。
因此,如圖3B所示,當承接裝置1置放在具有第一破孔802及第二破 孔804電路板80上時,其承接裝置1的卡鉤2002可對準并置入第一破孔802 內,利用卡鉤2002與電路板80卡合。而承接裝置1的定位柱2004同樣對 準并置入電路板80的第二破孔804,而固定在電路板80上。另外要說明的 是,在本實施例中,彈片裝置60具有第一彈片元件62,因此,當彈片裝置
60組裝于承接裝置1時,第一彈片元件60的接腳644可對準并置入電路板 80上的第三破孔806內,且可以焊接的方式,將接腳644焊接且固定于電路 板80內,且達到電連^J妾的目的。因此,當燈管80的燈管芯材(未表示)與彈 片裝置50夾合時,通過彈片裝置60的接腳626連接,而達到與電路板80 電連接的目的。另外,也可以解決燈管的重量完全需要靠焊錫承載的缺點。
因此,根據以上所述可以得知,相比較于圖2B中具有第一彈片元件62 及第二彈片元件64的彈片裝置60,圖3B中的彈片裝置60只需一個彈片元 件62的接腳626即可達到電連接以及固定于電路板80上的效果,因此在組 裝上更具有便利性。
請參考圖4A及圖4B,表示燈管、承接裝置、彈片裝置及電路板的相對 位置示意圖。將承接裝置1放置于組裝好彈片裝置60的電路板80,彈片裝 置60的第一彈片元件62的"pq"部分622,可插入下殼體20的擋板204與第 二溝槽206之間的空隙210中(此空隙210在設計承接裝置1時需預留,用 以與彈片裝置60組裝)。另外,彈片裝置60的第二彈片元件64的連接部644, 在與承接裝置1組裝之后,暴露出承接裝置1的下殼體20底部。
燈管50具有燈管主體52以及燈管芯材54。接著,將燈管50的主體52 設置于承接裝置1的下殼體20的開口 202上、且燈管50與燈管芯材54的 接面與具有開口 202的擋板204接觸,因此,燈管芯材54可以穿過擋板204 的開口 2042及彈片裝置60的"pq"部分622中間微小空隙,然后部分燈管芯 材54會暴露且設置在第二溝槽206內。因此,如圖4B所示,當承接裝置l 的開口 202承接燈管50時,其燈管50的部分主體52是在承接裝置1的開 口 202上,而燈管芯材54的部分則穿越過具有開口 2042的擋板204、彈片 裝置60的"pq"部分622的微小空隙、且暴露及置放在第二溝槽206內。
參考圖5及圖6,其表示燈管設置于承接裝置之后,進行電連接的連續(xù) 示意圖。圖5及圖6根據圖4B所迷的結構的連續(xù)動作,首先,將上殼體IO 以覆蓋方式朝向下殼體20壓合,上殼體10的卡扣104內側的第一突部1042 的傾斜面1044壓迫彈片裝置60的"pq"部分622的頂端,使得彈片裝置60 的"pq"部分622受到一壓迫力向內緊縮,這意指彈片裝置60受到向下的壓 力,彈片裝置60是做成折彎的結構而具有一些彈性,因此當承受壓力時, 在"pq"部分622會向下移動,因而導致于"pq"部分622之間的空隙縮小,使 得燈管50的燈管芯材54可通過彈片裝置60的"pq"部分622縮小的空隙而200620149921.5
說明書第7/7頁夾合。
接著參考圖6,當上殼體10持續(xù)與下殼體20壓合時,上殼體10的卡 扣104的第二突部106可與下殼體20的破孔結構208卡合,即表示燈管50 的燈管芯材54已與彈片裝置60夾合。也由于彈片裝置60的第二彈片元件 64與電路板80連接,因此,當燈管50的燈管芯材54與彈片裝置60夾合時, 也同時與電路板80產生電連接。
ii
權利要求1.一種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燈管,具有一燈管芯材;一承接裝置,具有一上殼體、一下殼體及一彈片裝置,該上殼體具有一卡扣,該下殼體具有一開口,該開口用以承接該燈管及該彈片裝置設置于該下殼體內;及一電路板,與該彈片裝置電性連接;當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壓合時,該卡扣壓迫該彈片裝置,使該彈片裝置與該燈管芯材夾合,由此該燈管與該電路板電連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利用一連接結構連接。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連接結構具有可撓性。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承接裝置的該上殼體,該下殼體及該連接結構為一體成型。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彈片裝置具有一連接 部延伸并暴露出該承接裝置的 一底部。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卡扣位于該上殼體的 兩側側邊。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卡扣的內側具有一第 一突部。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突部具有一傾斜 面,使在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壓合時,該第一突部的該傾斜面壓迫該彈片裝 置的一頂端,并給予該彈片裝置一壓力,使該彈片裝置可向內夾合。
9.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卡扣的相對外側具有 一第二突部。
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破孔結構 位于該下殼體的一上端且在相對側面上,當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壓合時,該 卡扣的該第二突部與該破孔結構卡合。
11. 一承接裝置,適用于耦接一燈管,其特征在于,該承接裝置包含: 一上殼體,具有一卡扣;及一彈片裝置;及一下殼體,具有一開口,該開口 用以承接該燈管,該彈片裝置設置于該下殼體內;當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壓 合時,該卡扣壓迫該彈片裝置,使該彈片裝置與該燈管的芯材夾合。
12. 如權利要求ll所述的承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上殼體與該下殼 體利用一連接結構連接。
13.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承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連接結構具有可 撓性。
14.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承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承接裝置的該上 殼體,該下殼體及該連接結構為一體成型。
15. 如權利要求ll所述的承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彈片裝置具有一 連接部延伸并暴露出該承接裝置的 一底部。
16.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承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卡扣位于該上殼 體的兩側側邊。
17. 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承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卡扣的內側分別具有一第一突部。 .
18.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承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突部具有一傾斜面,使在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壓合時,該第一突部的該傾斜面壓迫該彈 片裝置的一頂端,使該彈片裝置可以向內夾合。
19. 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承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卡扣的相對外側 具有一第二突部。
20. 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承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至少一破孔 結構位于該下殼體的一上端且在相對側面上,當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壓合 時,該兩個卡扣的該第二突部與該破孔結構卡合。
21. —種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燈管,具有一燈管芯材; 一承 接裝置,具有一上殼體、 一下殼體及一彈片裝置,該上殼體具有一卡扣,該 下殼體具有一開口及一第一固定結構,該開口用以承接該燈管及該彈片裝置 設置于該下殼體內;及一電路板,具有一第一破口及一第二破口,該第一破 口用以承接該第一固定結構;當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壓合時,該卡扣壓迫 該彈片裝置,使該彈片裝置與該燈管芯材夾合,由此該燈管與該電路板電性 連接。
22. 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承接裝置的該下 殼體還包含一第二固定結構,且與該第二破口卡合以固定于該電路板內。
23. 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固定結構為 定位柱。
24.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卡鉤。
25. 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接腳設置在該電路板內,且與該電路板電連接。
26. 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體利用一連接結構連接。
27. 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撓性。
28. 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體的兩側側邊。
29. 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具有一傾斜面的一第一突部,使在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壓合時,該第一突部 的該傾斜面壓迫該彈片裝置的一頂端,并給予該彈片裝置一壓力,使該彈片 裝置可向內夾合。
30. 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卡扣的相對外側 具有一第二突部。
31. 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破孔結構 位于該下殼體的一上端且在相對側面上,當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壓合時,該 卡扣的該第二突部與該破孔結構卡合。該第一固定結構為 該彈片裝置具有一 該上殼體與該下殼 該連接結構具有可 該卡扣4立于該上殼 該卡扣的內側包含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背光模塊及其承接裝置,其具有燈管芯材的燈管;承接裝置,具有上殼體、下殼體及彈片裝置,其中上殼體與下殼體通過一連接結構以掀蓋方式連接;上殼體具有卡扣;下殼體的前端具有開口,用以承接燈管,彈片裝置設置在下殼體內,當上下殼體壓合時,該卡扣壓迫該彈片裝置,使該彈片裝置與燈管的芯材夾合,并完成電連接。
文檔編號G02F1/1333GK201015019SQ20062014992
公開日2008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1月13日
發(fā)明者呂紹安 申請人: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