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顯示器及計算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583248閱讀:14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顯示器及計算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顯示器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顯示器及計算機。
背景技術
目前,為滿足用戶的不同使用需求,各類型顯示器均具備有高度調節(jié)和傾斜角度調節(jié)兩種調節(jié)功能,尤其對于觸摸型顯示器來說,能夠靈活自由調節(jié)顯示器,使操作者可以任意調節(jié)至方便觸摸的位置,并在可調節(jié)范圍內都能夠實現(xiàn)觸摸使用要求,為顯示器結構設計的考慮重點。然而,現(xiàn)有技術的顯示器,通常高度調節(jié)和傾斜角度調節(jié)都是獨立進行的,顯示器的調節(jié)過程需要分兩次完成,先上下調整高度再旋轉角度,或者先旋轉角度再進行上下高度調節(jié),操作過程繁瑣,為使用帶來不便。另外,現(xiàn)有技術中,傾斜角度的調節(jié)依靠轉軸來完成,但是為了使顯示器在調節(jié)的過程中,不因顯示器的重心的問題而造成顯示器的傾倒,往往將顯示器的高度調節(jié)裝置設計成套筒結構(即通過抽拉的方式進行直上直下的調節(jié)),同時還需要保證顯示器的顯示屏所在面和底座所在面不為平行。這樣一來不僅使用戶操作起來不方便,同時還限制了顯示器的使用模式。例如,帶有觸摸型顯示器來說,就僅僅能保證顯示器的顯示屏所在面與底座所在面基本垂直的使用模式。將顯示器的顯示屏所在面與底座所在面基本平行的使用模式無法實現(xiàn),從而限制了觸摸型顯示器的發(fā)展,因為在顯示器的顯示屏所在面與底座所在面基本垂直的使用模式下限制了觸摸的優(yōu)勢,例如,用戶只能將手懸空在豎直的屏幕上進行觸摸,容易造成手的疲勞,另外還無法進行多人同時觸摸互動等等。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顯示器及計算機,保證顯示器調節(jié)過程重心不會發(fā)生偏離。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一方面提供一種顯示器,包括顯示裝置;第一轉軸,設置于所述顯示裝置上;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顯示裝置連接;第二轉軸;底座,所述第二轉軸設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通過所述第二轉軸與所述支撐架連接,所述底座上具有一預定區(qū)域;其中,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第一方向轉動的過程中,和/或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第二方向轉動的過程中,所述顯示器的重心位于由所述預定區(qū)域構成的預定空間內,其中所述預定空間垂直于所述底座。優(yōu)選地,上述所述的顯示器,還包括
傳動機構,用于當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的同時,帶動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二方向轉動,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不同。優(yōu)選地,上述所述的顯示器,所述顯示裝置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所述顯示裝置相對于所述底座的傾斜角度變化;所述支撐架相對于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二方向轉動,所述顯示裝置相對于所述底座的距離變化。優(yōu)選地,上述所述的顯示器,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傳動桿,兩端分別與所述顯示裝置和所述底座轉動連接,所述 顯示裝置、所述支撐架、所述傳動桿和所述底座構成為四連桿機構。優(yōu)選地,上述所述的顯示器,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與所述第一轉軸不同軸的第三轉軸,設置于所述顯示裝置上;與所述第二轉軸不同軸的第四轉軸,設置于所述底座上;傳動桿,所述傳動桿的第一端通過所述第三轉軸與所述顯示裝置連接并能夠相對于所述顯示裝置轉動,所述傳動桿的第二端通過所述第四轉軸與所述底座連接并能夠相對于所述底座轉動;其中,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的同時,通過所述第三轉軸相對于所傳動桿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帶動所述傳動桿通過所述第四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二方向轉動,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二方向轉動。優(yōu)選地,上述所述的顯示器,所述傳動桿包括第一傳動機和第二傳動桿;所述支撐架形成為長方形板狀結構,在所述板狀結構的第一表面,沿所述支撐架的長度方向形成有兩個開槽,用于分別設置所述第一傳動桿和所述第二傳動桿。優(yōu)選地,上述所述的顯示器,所述第一轉軸、所述第二轉軸、所述第三轉軸和所述第四轉軸相互平行。優(yōu)選地,上述所述的顯示器,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平行連桿傳動組,與所述顯示裝置轉動連接,用于當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的同時,帶動所述平行連桿傳動組相對于所述顯示裝置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齒輪傳動組,與所述平行連桿傳動組和所述支撐架分別轉動連接,用于當所述平行連桿傳動組相對于所述顯示裝置以所述第一方向并以第一角速度轉動時,帶動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以所述第二方向并以第二角速度轉動。優(yōu)選地,上述所述的顯示器,所述齒輪傳動組包括第一齒輪,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二轉軸上;第二齒輪,通過第五轉軸與所述支撐架連接;齒輪組,包括齒輪安裝架;第三齒輪,固定設置于所述齒輪安裝架上,且所述第三齒輪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連接;第四齒輪,固定設置于所述齒輪安裝架上,且所述第四齒輪與所述第三齒輪同軸心設置,所述第四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嚙合連接;其中,所述齒輪安裝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與所述底座連接,并通過所述第五轉軸與所述支撐架連接。優(yōu)選地,上述所述的顯示器,所述平行連桿傳動組包括第一傳動桿,所述第一傳動桿的第一端通過第三轉軸與所述顯示裝置連接,所述第一傳動桿的第二端通過第六轉軸與所述第二齒輪連接;第二傳動桿,與所述第一傳動桿平行設置,所述第二傳動桿的第一端通過第四轉軸與所述顯示裝置連接,所述第二傳動桿的第二端通過第七轉軸與所述第二齒輪連接;其中,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使所述第一傳動桿和所述第二傳動桿帶動所述第二齒輪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并通過所述第二齒輪以所述第一方向的轉動,使所述齒輪組帶動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二方向轉動。優(yōu)選地,上述所述的顯示器,所述支撐架形成為長方形板狀結構,在所述板狀結構的第一表面,沿所述支撐架的長度方向形成有第一開槽和與所述第一開槽平行的第二開槽,其中沿所述第一開槽設置有所述第一傳動桿和所述第二傳動桿,沿所述第二開槽也設置有所述第一傳動桿和所述第二傳動桿。優(yōu)選地,上述所述的顯示器,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第一轉動輪,設置于所述第一轉軸上;第二轉動輪,設置于所述第二轉軸上;環(huán)形傳送帶,繞所述第一轉動輪和所述第二轉動輪設置,并在所述第一轉動輪和所述第二轉動輪之間交叉;其中,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時,通過所述第一轉動輪和所述第二轉動輪的轉動,帶動所述傳送帶傳動,使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二方向轉動。優(yōu)選地,上述所述的顯示器,所述傳動機構還包括固定軸,設置于所述支撐架上,用于支撐所述傳送帶,且所述傳送帶在所述固定軸和所述第二轉動輪之間交叉。本發(fā)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種計算機,包括主機,所述主機具有一硬件系統(tǒng)以及基于所述硬件系統(tǒng)的操作系統(tǒng),其中,所述硬件系統(tǒng)至少包括顯示單元,所述顯示單元的顯示區(qū)域顯露于所述主機;第一轉軸;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主機連接;第二轉軸;底座,通過所述第二轉軸與所述支撐架連接,所述底座上具有一預定區(qū)域;其中,所述主機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第一方向轉動的過程中,或/和,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第二方向轉動的過程中,所述計算機的重心位于由所述預定區(qū)域構成的預定空間內,其中所述預定空間垂直于所述底座。
本發(fā)明還提供另一種計算機,包括顯示裝置;第一轉軸;
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顯示裝置連接;第二轉軸;底座,通過所述第二轉軸與所述支撐架連接,至少具有主板,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支撐架與所述主板電連接,所述底座上具有一預定區(qū)域;其中,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第一方向轉動的過程中,和/或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第二方向轉動的過程中,所述顯示器的重心位于由所述預定區(qū)域構成的預定空間內,其中所述預定空間垂直于所述底座。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上述技術方案中的至少一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顯示器用于調節(jié)顯示裝置的傾斜角度的機構和調節(jié)顯示裝置的高度的機構都是依靠轉軸來完成,同時還能夠保證顯示器的重心不因顯示裝置的角度和高度變化而有大幅度的偏移造成顯示器的傾倒;在這個調節(jié)過程中基本保持在顯示器的重心在底板的預定區(qū)域所構成的預定空間內。這樣使所述顯示器不僅僅具有顯示裝置顯示屏所在面與底座所在面基本垂直的使用模式,同時還具有了將顯示裝置的顯示屏所在面與底座所在面基本平行的使用模式;更進一步,所述顯示器設置傳動機構,使顯示裝置相對于支撐架轉動時,支撐架能夠同步相對于底座轉動,保證顯示器的重心均位于垂直于底座的預定空間內,且該預定空間是由底座上的預定區(qū)域構成,也即顯示器調節(jié)過程中,顯示器的重心不會偏離底座的豎直支撐范圍;通過設置傳動機構,使顯示裝置和支撐架之間的調節(jié)可以一次完成,使調節(jié)過程更加便捷。


圖I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所述顯示器在第一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所述顯示器在第二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所述顯示器在第三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所述顯示器原理結構的分解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所述顯示器的動作原理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所述顯示器具體實現(xiàn)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7為用于顯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所述顯示器中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原理結構的分解示意圖;圖9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具體實現(xiàn)結構的側面示意圖;圖10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具體實現(xiàn)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11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中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所述顯示器的側面示意圖;圖13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所述顯示器中傳動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所述顯示器,包括顯示裝置;第一轉軸;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顯示裝置連接;第二轉軸;底座,通過所述第二轉軸與所述支撐架連接,所述底座上具有一預定區(qū)域;其中,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第一方向轉動的過 示器的重心位于由所述預定區(qū)域構成的預定空間內,其中所述預定空間垂直于所述底座。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所述顯示器,顯示裝置繞支撐架轉動的過程,和/或支撐架繞底座轉動的過程,顯示器的重心均位于垂直于底座的預定空間內,且該預定空間是由底座上的預定區(qū)域構成,也即顯示器調節(jié)過程中,顯示器的重心不會偏離底座的豎直支撐范圍。最佳地,所述顯示器還包括一傳動機構,用于當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的同時,帶動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二方向轉動,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不同。進一步,所述顯示裝置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時,所述顯示裝置相對于所述底座的傾斜角度變化;所述支撐架相對于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二方向轉動時,所述顯示裝置相對于所述底座的距離變化。圖I至圖3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所述顯示器,利用傳動機構使顯示器轉動調節(jié)過程中三個狀態(tài)的示意圖,如圖I所述顯示器的第一狀態(tài),顯示裝置I相對于底座3豎直,為用戶使用的通常狀態(tài),顯示屏幕豎直,以方便用戶觀看;該第一狀態(tài)可以為旋轉調節(jié)的起始狀態(tài),當用戶轉動顯示裝置I時,顯示裝置I相對于支撐架2以順時針方向轉動,利用顯示器上的傳動機構,此時支撐架2可以相對于底座3以逆時針方向轉動,經過圖2的第二狀態(tài),轉動至圖3的第三狀態(tài),也即最后狀態(tài),顯示裝置I、支撐架2與底座3相對平行放置。由于從第一狀態(tài)轉動至第三狀態(tài)的過程,顯示裝置I與支撐架2兩個轉軸之間的距離較長,當分別轉動顯示裝置I和支撐架2實現(xiàn)該動作過程時,就容易造成重心偏移的問題。然而,當根據(jù)圖I至圖3所示顯示器的調節(jié)過程,顯示裝置I與支撐架2連動時,能夠保證整個顯示器的重心始終位于底座3上方垂直于底座3的預定空間4內,沒有偏離底座3的支撐范圍。另外,顯示裝置I的轉動角度與支撐架2的轉動角度不同,兩者相差90度,兩者之間設置傳動機構時能夠保證實現(xiàn)上述整個運動過程。因此,通過所述傳動機構,使所述顯示裝置相對于所述支撐架的轉動,帶動所述支撐架相對于所述底座轉動,保證所述顯示器的重心位于由所述預定區(qū)域構成的預定空間內,也即顯示器轉動調節(jié)過程中,重心不會偏離底座的豎直支撐范圍,從而不會導致顯示器發(fā)生傾斜。以下將對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所述顯示器的結構進行詳細描述。圖4為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所述顯示器結構原理的分解示意圖。參閱圖4,第一實施例所述顯示器100,除包括顯示裝置110、支撐架120、底座130、第一轉軸111和第二轉軸131外,還包括傳動機構,用于使顯示裝置120與支撐架120之間相對轉動的同時,支撐架120也能夠相對于底座130轉動,能夠使顯示器100轉動至圖3所示的第三狀態(tài)。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中,如圖4,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傳動桿140、第二轉軸112和第四轉軸132。以下將對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結構進行詳細描述。顯示裝置110,包括顯示屏幕等,用于顯示圖像,該顯示裝置110的形狀與結構并不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重點,在此不具 體描述;所述顯示裝置110上的不同位置設置有第一轉軸111和第三轉軸112,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中,第一轉軸111和第三轉軸112位于顯示裝置110的一突出件113上,且第一轉軸111和第三轉軸112不同軸。支撐架120,用于支撐顯示裝置11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設置有軸套121,第二端設置有軸套132。底座130,用于穩(wěn)固放置顯示裝置110,在底座130上設置有不同軸的第二轉軸131和第四轉軸132。傳動桿14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設置有軸套141,第二端設置有軸套 142。第一實施例所述顯示器100組合安裝時,支撐架120第一端的軸套121套設于第一轉軸111上,支撐架120第二端的軸套122套設于底座130的第二轉軸131上。通過第一轉軸111,使支撐架120能夠相對于顯示裝置110轉動;通過第二轉軸131,使支撐架120能夠相對于底座130轉動。由于支撐架120具有用于支撐顯示裝置110的作用,當顯示器100以圖2所示狀態(tài)放置時,支撐架120與第一轉軸111之間的摩擦力需要能夠保證顯示裝置110能夠以圖2所示傾斜角度固定,而支撐架120與第二轉軸131之間摩擦力又需要能夠保證支撐架120以圖2所示傾斜角度固定,因此當使顯示裝置110相對于支撐架120轉動時,或者使支撐架120相對于底座130轉動時,均需要施加一定轉動力才行。此外,傳動桿140第一端的軸套141套設于第三轉軸112上,傳動桿140第二端的軸套142套設于第四轉軸132上。通過第三轉軸112,使傳動桿140能夠相對于顯示裝置110轉動;通過第四轉軸132,使傳動桿140能夠相對于底座130轉動。圖4所示顯示器100形成為一如圖5所示的四連桿傳動機構,底座130構成為固定不動的機架,顯示裝置110為需要調節(jié)的部件,形成為連桿,支撐架120和傳動桿140形成為連架桿。因此,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所述顯示器100的傳動機構,通過設置傳動桿140、第二轉軸112和第四轉軸132,當用戶扳動顯示裝置110時,由于顯示裝置110與傳動桿140之間的相對轉動,形成為推動支撐桿120的轉動力矩,使支撐架120通過第二轉軸131相對于底座130轉動。這樣,通過顯示裝置110相對于支撐架120和傳動桿140的轉動,帶動支撐架120和傳動桿140分別相對于底座130轉動。另外,再參閱圖5所示,當扳動顯示裝置110順時針轉動時,形成為推動支撐架120和傳動桿140逆時針轉動的力矩,因此使支撐架120和傳動桿140逆時針轉動。利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所述顯示器100的傳動機構,在顯示器100的轉動調節(jié),僅扳動顯示裝置110,即能夠從圖I所示第一狀態(tài),經過圖2所示第二狀態(tài),調節(jié)至圖3所示的第三狀態(tài),且由于顯示裝置110與支撐桿120之間的連動,保證在第一狀態(tài)至第三狀態(tài)中的任何一個狀態(tài),顯示器100的重心始終位于預定空間內,不會偏離底座130的支撐范圍。此外,如圖4,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所述顯示器100還包括一支撐彈簧150,用于支撐支撐架120,并為支撐架120的翻轉提供一彈性力,使支撐架120在固定于一傾斜角度時,保持穩(wěn)定,不會發(fā)生轉動。因此,利用支撐架120與第一轉軸111之間的摩擦力,以及利用支撐架120與第二轉軸131之間摩擦力和支撐彈簧150的支撐力,保證顯示器100在第一狀態(tài)和第三狀態(tài)之間的任何一個狀態(tài)時,均能夠使支撐架120和顯示裝置110穩(wěn)定保持于該狀態(tài),不會隨時發(fā)生翻轉。當顯示器100具備觸摸功能時,保持穩(wěn)定以便于用戶的觸摸操作。圖6為第一實施例所述顯示器具體實現(xiàn)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為用于表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所述顯示器具體實現(xiàn)結構的傳動機構的示意圖。對應圖4所示的原理示意圖,第一實施例所述顯示器100包括顯示裝置110、支撐架120、底座130、傳動桿140、第一轉軸111、第二轉軸131、第三轉軸112和第四轉軸132,各部件之間的聯(lián)接關系及工作原理參閱以上關于第一實施例所述顯示器結構原理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贅述。以下僅以各·部件的具體結構形式進行描述。參閱圖6和圖7,所述傳動桿140包括第一傳動桿143和第二傳動桿144,支撐架120形成為長方形板狀結構,在板狀結構的一表面,沿支撐架120板面長度方向形成有兩個開槽,用于分別設置第一傳動桿143和第二傳動桿144。其中,第一傳動桿143和第二傳動桿144分別通過一第三轉軸112與顯不裝置110連接,且該兩個第三轉軸112位于同一直線上,通過該第三轉軸112,第一傳動桿143和第二傳動桿144分別能夠相對于顯示裝置110轉動。所述第一轉軸111用于連接支撐架120和顯示裝置110,位于兩個第三轉軸112之間,且位于兩個第三轉軸112的下方位置,其中第一轉軸111包括兩個軸段部分,其中第一轉軸111的第一軸段和第二軸段位于同一直線上,且第一轉軸111與第三轉軸120平行。通過該第一轉軸111,支撐架120能夠相對于顯示裝置110轉動。另外,第一傳動桿143和第二傳動桿144分別通過一第四轉軸132與底座130連接,且該兩個第四轉軸132位于同一直線上,通過該第四轉軸132,第一傳動桿143和第二傳動桿144分別能夠相對于底座130轉動。所述第二轉軸131位于第四轉軸132下方的位置,且與第四轉軸132相平行。通過該第二轉軸131,支撐架120能夠相對于底座130轉動。通過上述的設置結構,顯示裝置110、支撐架120、第一傳動桿143(或第二傳動桿144)、底座130形成為四連桿運動機構,傳動桿140平行于支撐架120設置,顯示器100在從圖I所示第一狀態(tài)運動至圖3所示第三狀態(tài)過程中,傳動桿140始終與支撐架120保持平行。第一實施例所述顯示器100,所述支撐彈簧150套設于第二轉軸131上,用于支撐支撐架120,并為支撐架120的翻轉提供一彈性力,使支撐架120在固定于一傾斜角度時,保持穩(wěn)定,不會發(fā)生轉動。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xiàn)圖4所示結構原理所述顯示器的具體實現(xiàn)形式并不限于為圖6和圖7所示,其結構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實現(xiàn),如支撐架120和傳動桿140不限于為平行設置,傳動桿140不限于由兩個條狀桿構成,也可以形成為一個片狀式的板體結構等,在此不再對每一種實現(xiàn)形式一一詳述。本發(fā)明另一方面還提供第二實施例的顯示器,圖8為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結構原理的分解示意圖。參閱圖8,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200,包括顯示裝置210、支撐架220、底座230、第一轉軸211和第二轉軸231,該些部件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此外,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200包括與第一實施例所述顯示器100不同的傳動機構。其中,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平行連桿傳動組,與顯示裝置210轉動連接,用于當顯示裝置210通過第一轉軸211相對于支撐架220述第一方向轉動的同時,帶動平行連桿傳動組相對于顯示裝 置210以第一方向轉動,也即保證顯示裝置210與支撐架220之間實現(xiàn)同步轉動;齒輪傳動組,與平行連桿傳動組和支撐架220分別轉動連接,用于當所述平行連桿傳動組相對于顯示裝置210以所述第一方向并以第一角速度轉動時,帶動支撐架220通過第二轉軸231以所述第二方向并以第二角速度轉動,也即顯示裝置210與支撐架220之間實現(xiàn)同步轉動的同時,用于對顯示裝置210與支撐架220之間的同步轉動進行變速調節(jié)。以下將對上述傳動機構的結構原理及工作原理進行詳細描述。參閱圖8,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第三轉軸212和第四轉軸213,分別設置于顯示裝置210上,且該第三轉軸212和第四轉軸213不同軸,且與顯示裝置210上的第一轉軸211也不同軸;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中,第三轉軸212和第四轉軸213以第一轉軸211為中心,設置于第一轉軸211的兩側;連桿傳動組,包括第一傳動桿240和第二傳動桿250,其中第一傳動桿240的第一端設置有第一軸套241,第二端設置有第二軸套242 ;第二傳動桿250的第一端設置有第三軸套251,第二端設置有第四軸套252 ;齒輪傳動組,包括第一齒輪280,套設于第二轉軸231上;第二齒輪260,如圖8,所述第二齒輪260端面的中心設置有第五轉軸262,另外在以第五轉軸262為中心的半徑上,第五轉軸262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六轉軸261和第七轉軸 263 ;齒輪組270,包括齒輪安裝架275,該齒輪安裝架275上設置有不同軸心的第五軸套271和第六軸套273;第三齒輪272,固定設置于齒輪安裝架275上;第四齒輪274,固定設置于齒輪安裝架275上,且第四齒輪274與第三齒輪272具有不同直徑,且同軸心設置。再者,如圖8所示,為了與顯示裝置210和齒輪傳動組配合安裝,支撐架220的第一端還設置有第七軸套223,第二端設置有第八軸套222,在接近第二端的位置設置有第九軸套221,分別為不同軸心設置具有上述部件的傳動機構在顯示器上的組裝方式為支撐架220第一端的第七軸套223套設于顯示裝置210的第一轉軸211上,支撐架220第二端的第八軸套222套設于底座230的第二轉軸231上。通過第一轉軸,使支撐架220能夠相對于顯示裝置210轉動;通過第二轉軸231,使支撐架220能夠相對于底座230轉動。此外,第二轉軸231上還套設有支撐彈簧290,用于支撐支撐架220,當顯示器200以圖2所示狀態(tài)放置時,利用支撐架220與第一轉軸211之間的摩擦力、支撐架220與第二轉軸231之間的摩擦力以及支撐彈簧290的支撐,保證顯示裝置210和支撐架220維持在翻轉角度而固定。此外,支撐架220還與第二齒輪260連接,其中第九軸套221套設于第二齒輪260的第五轉軸262上,利用第五轉軸262,使第二齒輪260與支撐架220之間能夠相對轉動。第一傳動桿240上的第一軸套241套設于顯示裝置210上的第三轉軸212,第一傳動桿240的第二軸套242套設于第二齒輪260上的第六轉軸261 ;通過第三轉軸,第一傳動桿240能夠相對于顯示裝置210轉動;通過第六轉軸261,該第一傳動桿240能夠相對于第二齒輪260轉動。第二傳動桿250上的第三軸套251套設于顯示裝置210上的第四轉軸213,第二傳 動桿250上的第四軸套252套設于第二齒輪260上的第七轉軸263。通過第四轉軸213,第二傳動桿250能夠相對于顯示裝置210轉動;通過第七轉軸263,第二傳動桿250能夠相對于第二齒輪260轉動。此外,齒輪組270通過第五軸套271套設于第二轉軸231,通過第六軸套273套設于第二齒輪260的第五轉軸262上,使齒輪組270能夠相對于底座230和第二齒輪260轉動。在采用上述連接方式時,第一齒輪280與齒輪組270上的第三齒輪272相嚙合連接,第二齒輪260與齒輪組270上的第四齒輪274嚙合,形成為如圖9所示的平面連接結構示意圖。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中,第一傳動桿240、第二傳動桿250分別與支撐架220平行,第一傳動桿240和第二傳動桿250之間形成為平行連桿結構,而顯示裝置210、第一傳動桿240、第二傳動桿250、第二齒輪260又構成為四連桿結構,顯示裝置210相對支撐架220轉動時,通過第一傳動桿240和第二傳動桿250的設置,實現(xiàn)顯示裝置210與第二齒輪260的同步轉動。通過四連桿結構實現(xiàn)顯示裝置210與第二齒輪260同步轉動的原理可以參閱第一實施例中關于圖5的描述,在此不再贅述。又利用齒輪傳動組的設置,第二齒輪260與齒輪組270上的第四齒輪274嚙合,第一齒輪280與齒輪組270上的第三齒輪272相嚙合連接,當顯示裝置210的轉動帶動第二齒輪260同步轉動時,通過第二齒輪260的轉動,帶動第四齒輪274轉動,又由于第四齒輪274與第三齒輪272同軸設置,第一齒輪280固定設置于第二轉軸231,齒輪組270形成為行星齒輪組,繞第一齒輪280轉動,同時能夠帶動支撐架220相對于底座230轉動。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中,第二齒輪260與齒輪組270上的第四齒輪274相嚙合,以及第一齒輪280與齒輪組270上的第三齒輪272相嚙合的連接結構,形成為兩級減速傳動,當?shù)谝积X輪280與第三齒輪272的傳動比為rl,第二齒輪260與第四齒輪274的傳動比為r2時,顯示裝置210轉動的角速度與支撐架220轉動的角速度之比為r = rlXr2。因此,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200,通過設置齒輪傳動組,實現(xiàn)了顯示裝置210與支撐架220之間同步轉動的速度調節(jié)。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200,當用戶將圖I所示狀態(tài)的顯示裝置210從豎直方向以順時針方向轉動調整時,通過第一傳動桿240和第二傳動桿250該兩個平行連桿的傳遞作用,第二齒輪260也作順時 針方向轉動,而齒輪組270上的第四齒輪274與第二齒輪260外嚙合,第四齒輪274反向轉動,也即向逆時針方向轉動,同樣第三齒輪272也向逆時針方向轉動,由于第一齒輪280固定設置于第二轉軸231上,因此齒輪組270形成為行星齒輪,圍繞底座230上的第二轉軸231作逆時針轉動,而又由于齒輪組270上的第五軸套271與支撐架220的第八軸套222同軸安裝于第二轉軸231上,齒輪組270的第六軸套273與支撐架220的第九軸套221同軸安裝于第二齒輪260上的第五轉軸262上,因此當齒輪組270繞第二轉軸271作逆時針轉動時,同時帶動支撐架220作逆時針轉動。通過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上述的設置結構與動作方式,顯示裝置210與支撐架220可以同步轉動,從圖I所示的第一狀態(tài)轉動至圖3所示的第三狀態(tài)。圖10為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具體實現(xiàn)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1為用于表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具體實現(xiàn)結構中傳動機構的示意圖。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200中,顯示裝置210、支撐架220、底座230、第一傳動桿240、第二傳動桿250、第一齒輪280、第二齒輪260、齒輪組270的具體實現(xiàn)結構可以參閱圖10和圖11所示。在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200中,支撐架220形成為長方形板狀結構,在板狀結構的一表面,沿支撐架220板面長度方向形成有兩個開槽,其中第一開槽內設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傳動桿240和第二傳動桿250,第二開槽內也設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傳動桿240和第二傳動桿250,也即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200具體可以包括圖8和圖9所示第一傳動桿240和第二傳動桿250相組合的兩組結構。兩個第一傳動桿240分別通過一第三轉軸212與顯示裝置210連接,該兩個第三轉軸212同軸設置,也即位于同一直線上;兩個第二傳動桿250分別通過一第四轉軸213與顯示裝置210連接,該兩個第四轉軸213也同軸設置。第一轉軸211設置于兩個第三轉軸212和兩個第四轉軸213之間,且與第三轉軸212和第四轉軸213不同軸。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中,第一轉軸211包括兩個軸段,但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第一轉軸211的結構形式并不限于為形成為兩個軸段,也可以為只由一個軸段構成。另一方面,在第一傳動桿240和第二傳動桿250的另一端,兩個第一傳動桿240分別通過兩個第六轉軸261與第二齒輪260連接,該兩個第六轉軸261同軸設置;第二傳動桿250分別通過兩個第七轉軸263與第二齒輪260連接,該兩個第七轉軸263也同軸設置(為清楚顯示齒輪傳動組的設置結構,圖11中未顯示第一傳動桿240和第二傳動桿250分別與第二齒輪260之間的連接)。根據(jù)以上,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200中,齒輪傳動組設置于兩個第一傳動桿240之間,同理也設置于兩個第二傳動桿250之間,第二齒輪260的第一側用于安裝第一組的第一傳動桿240和第二傳動桿250,第二齒輪260的第二側用于安裝第二組的第一傳動桿240和第二傳動桿250。然而,實現(xiàn)圖8所示結構原理所述顯示器的具體實現(xiàn)形式并不限于為圖10和圖11所示結構,具體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實現(xiàn),如圖11所示的兩個第一傳動桿240可以采用一個片狀式板體結構取代,兩個第二傳動桿250也可以采用兩個片狀式板體結構取代,兩個片狀式板體相互平行,截面形成為圖8所示,也能夠實現(xiàn)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200的傳動方式。采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200中所述傳動機構動作原理的具體結構,還可以有多種形式,在此不詳述。另外,本發(fā)明還提供第三實施例的顯示器,圖12為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所述顯示器工作原理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13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所述顯示器中傳送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參閱圖12,與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相同,第三實施例所述顯示器300,包括包括顯示裝置310、支撐架320、底座330、第一轉軸311和第二轉軸331,該些部件 的結構與連接關系參閱上述兩個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如圖12和圖13,第三實施例所述顯示器300包括與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所述顯示器不同的傳動機構。其中,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第一轉動輪350,設置于所述第一轉軸311上,能夠隨第一轉軸350的轉動而轉動;第二轉動輪360,設置于所述第二轉軸331上,能夠隨第二轉軸331的轉動而轉動;環(huán)形傳送帶340,繞第一轉動輪350和第二轉動輪360設置,并在第一轉動輪350和第二轉動輪360之間交叉,當?shù)谝晦D動輪350和第二轉動輪360轉動時,使傳送帶340繞第一轉動輪350和第二轉動輪360循環(huán)轉動。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中,所述環(huán)形傳送帶340可以為皮帶或鏈條等。最佳地,如圖12,支撐架320上還設置有兩個固定軸370,用于支撐位于第一轉動輪350和第二轉動輪360之間的傳送帶340,并通過固定軸370可以調節(jié)傳送帶340的松緊度。此外,當設置固定軸370時,為了使傳送帶340順利傳送,傳送帶340的交叉點位于固定軸370與第二轉動輪360之間。采用圖13所示結構的傳送機構,當用戶扳動顯示裝置310,使顯示裝置310以順時針方向繞第一轉軸311轉動時,第一轉動輪350隨第一轉軸311以順時針方向轉動,利用環(huán)形傳送帶340的傳動作用,使第二轉動輪360旋轉,由于傳送帶340交叉設置,因此帶動第二轉動輪360以逆時針方向轉動,通過第二轉動輪360帶動第二轉軸331轉動,因此使支撐架320向逆時針方向轉動。參閱圖12和圖13,與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相同,第三實施例所述顯不器300也包括一支撐彈簧380,用于支撐支撐架380。第三實施例所述顯示裝置300,通過設置傳送帶340,同樣能夠達到使顯示裝置310和支撐架320同步向不同方向轉動的效果,使顯示裝置300能夠從圖I所示第一狀態(tài)轉動至圖3所示第三狀態(tài)。綜合以上,本發(fā)明第一至第三實施例,顯示器用于調節(jié)顯示裝置的傾斜角度的機構和用于調節(jié)顯示裝置的高度的機構都是依靠轉軸來完成,同時還能夠保證顯示器的重心不因顯示裝置的角度和高度變化而有大幅度的偏移造成顯示器的傾倒;在這個調節(jié)過程中基本保持在顯示器的重心在底板的預定區(qū)域所構成的預定空間內。這樣使所述顯示器不僅僅具有顯示裝置顯示屏所在面與底座所在面基本垂直的使用模式,同時還具有了將顯示裝置的顯示屏所在面與底座所在面基本平行的使用模式。所述顯示器通過設置傳動機構,使顯示裝置以第一方向轉動時,支撐架能夠以第二方向隨顯示裝置同步轉動,通過顯示器和支撐架的連動,保證顯示器的轉動調節(jié)過程,顯示器的重心位于底座上預定區(qū)域構成的預定空間內,也即顯示器轉動調節(jié)過程中,重心不會偏離底座的豎直支撐范圍,從而不會導致顯示器發(fā)生傾斜。所述顯示器通過設置傳動機構,使顯示裝置和支撐架之間的調節(jié)可以一次完成,使調節(jié)過程更加便捷。當然,除通過顯示裝置和支撐架連動方式保證顯示器在調節(jié)過程中重心不會偏移夕卜,顯示器本身結構設計尺寸也會影響顯示器重心的位置,如支撐架的長度等,但該些因素不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考慮重點,在此不對該些影響因素進行詳述。 此外,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中,相互配合的各轉軸和各軸套并非限定必須以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所述方式設置,只要能夠使相互連接部件實現(xiàn)可轉動連接即可。本發(fā)明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計算機,包括主機,所述主機具有一硬件系統(tǒng)以及基于所述硬件系統(tǒng)的操作系統(tǒng),其中,所述硬件系統(tǒng)至少包括顯示單元,所述顯示單元的顯示區(qū)域顯露于所述主機;第一轉軸;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主機連接;第二轉軸;底座,通過所述第二轉軸與所述支撐架連接,所述底座上具有一預定區(qū)域;其中,所述主機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第一方向轉動的過程中,或/和,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第二方向轉動的過程中,所述計算機的重心位于由所述預定區(qū)域構成的預定空間內,其中所述預定空間垂直于所述底座。在該計算機中,顯示器與主板、硬盤等元部件一體結構設置于主機上,支撐架用于支撐主板。該計算機的外觀形狀可以參閱圖I至圖13的顯示器,在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所述計算機中,圖I至圖13所示的顯示裝置為一主機,使顯示單元與主板、硬盤等部件一體位于主機上。最佳地,所述計算機還包括一傳動機構,用于當所述計算機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的同時,帶動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二方向轉動,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不同。其中該傳動機構的具體結構可以參閱以上關于圖I至圖13的描述,在此不再贅述。此外,本發(fā)明還提供另一種計算機,包括顯示裝置;第一轉軸;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顯示裝置連接;
第二轉軸;底座,通過所述第二轉軸與所述支撐架連接,至少具有主板,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支撐架與所述主板電連接,所述底座上具有一預定區(qū)域;其中,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第一方向轉動的過程中,和/或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第二方向轉動的過程中,所述顯示器的重心位于由所述預定區(qū)域構成的預定空間內,其中所述預定空間垂直于所述底座。在該實施例所述計算機中,用于穩(wěn)固放置計算機的底座上設置有主板、硬盤等部件,也即將計算機的主機設置于底座上。該計算機的外觀形狀可以參閱圖I至圖13的顯示器,在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所述計 算機中,圖I至圖13所不的底座設置為具有一定聞度的主機。最佳地,所述計算機還包括一傳動機構,用于當所述計算機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的同時,帶動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二方向轉動,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不同。其中該傳動機構的具體結構可以參閱以上關于圖I至圖13的描述,在此不再贅述。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顯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顯示裝置; 第一轉軸,設置于所述顯示裝置上; 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顯示裝置連接; 第二轉軸; 底座,所述第二轉軸設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通過所述第二轉軸與所述支撐架連接,所述底座上具有ー預定區(qū)域; 其中,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第一方向轉動的過程中,和/或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第二方向轉動的過程中,所述顯示器的重心位于由所述預定區(qū)域構成的預定空間內,其中所述預定空間垂直于所述底座。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器還包括 傳動機構,用于當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的同時,帶動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二方向轉動,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裝置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所述顯示裝置相對于所述底座的傾斜角度變化;所述支撐架相對于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二方向轉動,所述顯示裝置相對于所述底座的距離變化。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 傳動桿,兩端分別與所述顯示裝置和所述底座轉動連接,所述顯示裝置、所述支撐架、所述傳動桿和所述底座構成為四連桿機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 與所述第一轉軸不同軸的第三轉軸,設置于所述顯示裝置上; 與所述第二轉軸不同軸的第四轉軸,設置于所述底座上; 傳動桿,所述傳動桿的第一端通過所述第三轉軸與所述顯示裝置連接并能夠相對于所述顯示裝置轉動,所述傳動桿的第二端通過所述第四轉軸與所述底座連接并能夠相對于所述底座轉動; 其中,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的同時,通過所述第三轉軸相對于所傳動桿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帶動所述傳動桿通過所述第四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二方向轉動,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二方向轉動。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干,所述傳動桿包括第一傳動機和第二傳動桿;所述支撐架形成為長方形板狀結構,在所述板狀結構的第一表面,沿所述支撐架的長度方向形成有兩個開槽,用于分別設置所述第一傳動桿和所述第二傳動桿。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軸、所述第二轉軸、所述第三轉軸和所述第四轉軸相互平行。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 平行連桿傳動組,與所述顯示裝置轉動連接,用于當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的同時,帶動所述平行連桿傳動組相對于所述顯示裝置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齒輪傳動組,與所述平行連桿傳動組和所述支撐架分別轉動連接,用于當所述平行連桿傳動組相對于所述顯示裝置以所述第一方向并以第一角速度轉動時,帶動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以所述第二方向并以第二角速度轉動。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傳動組包括 第一齒輪,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二轉軸上; 第二齒輪,通過第五轉軸與所述支撐架連接; 齒輪組,包括 齒輪安裝架; 第三齒輪,固定設置于所述齒輪安裝架上,且所述第三齒輪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連接; 第四齒輪,固定設置于所述齒輪安裝架上,且所述第四齒輪與所述第三齒輪同軸心設置,所述第四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嚙合連接; 其中,所述齒輪安裝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與所述底座連接,并通過所述第五轉軸與所述支撐架連接。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連桿傳動組包括 第一傳動桿,所述第一傳動桿的第一端通過第三轉軸與所述顯示裝置連接,所述第一傳動桿的第二端通過第六轉軸與所述第二齒輪連接; 第二傳動桿,與所述第一傳動桿平行設置,所述第二傳動桿的第一端通過第四轉軸與所述顯示裝置連接,所述第二傳動桿的第二端通過第七轉軸與所述第二齒輪連接; 其中,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使所述第一傳動桿和所述第二傳動桿帶動所述第二齒輪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并通過所述第二齒輪以所述第一方向的轉動,使所述齒輪組帶動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二方向轉動。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形成為長方形板狀結構,在所述板狀結構的第一表面,沿所述支撐架的長度方向形成有第一開槽和與所述第一開槽平行的第二開槽,其中沿所述第一開槽設置有所述第一傳動桿和所述第二傳動桿,沿所述第ニ開槽也設置有所述第一傳動桿和所述第二傳動桿。
12.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 第一轉動輪,設置于所述第一轉軸上; 第二轉動輪,設置于所述第二轉軸上; 環(huán)形傳送帯,繞所述第一轉動輪和所述第二轉動輪設置,并在所述第一轉動輪和所述第二轉動輪之間交叉; 其中,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所述第一方向轉動時,通過所述第一轉動輪和所述第二轉動輪的轉動,帶動所述傳送帶傳動,使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二方向轉動。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還包括 固定軸,設置于所述支撐架上,用于支撐所述傳送帯,且所述傳送帶在所述固定軸和所述第二轉動輪之間交叉。
14.一種計算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機,所述主機具有一硬件系統(tǒng)以及基于所述硬件系統(tǒng)的操作系統(tǒng),其中,所述硬件系統(tǒng)至少包括顯示單元,所述顯示單元的顯示區(qū)域顯露于所述主機; 第一轉軸; 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主機連接; 第二轉軸; 底座,通過所述第二轉軸與所述支撐架連接,所述底座上具有ー預定區(qū)域; 其中,所述主機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第一方向轉動的過程中,或/和,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第二方向轉動的過程中,所述計算機的重心位于由所述預定區(qū)域構成的預定空間內,其中所述預定空間垂直于所述底座。
15.一種計算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顯示裝置; 第一轉軸; 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顯示裝置連接; 第二轉軸; 底座,通過所述第二轉軸與所述支撐架連接,至少具有主板,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支撐架與所述主板電連接,所述底座上具有ー預定區(qū)域; 其中,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第一方向轉動的過程中,和/或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第二方向轉動的過程中,所述顯示器的重心位于由所述預定區(qū)域構成的預定空間內,其中所述預定空間垂直于所述底座。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顯示器及計算機,該顯示器包括顯示裝置;第一轉軸,設置于所述顯示裝置上;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顯示裝置連接;第二轉軸;底座,所述第二轉軸設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通過所述第二轉軸與所述支撐架連接,所述底座上具有一預定區(qū)域;其中,所述顯示裝置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相對于所述支撐架以第一方向轉動的過程中,和/或所述支撐架通過所述第二轉軸相對于所述底座以第二方向轉動的過程中,所述顯示器的重心位于由所述預定區(qū)域構成的預定空間內,其中所述預定空間垂直于所述底座。保證顯示器調節(jié)過程重心不會發(fā)生偏離。該顯示器能夠保證顯示器調節(jié)過程重心不會發(fā)生偏離。
文檔編號G09F9/30GK102691865SQ201110070840
公開日2012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23日
發(fā)明者孫昌玉, 甘立淵 申請人:聯(lián)想(北京)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