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防偽造用印刷物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566441閱讀:38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防偽造用印刷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銀行券、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各種證明書以及重要文件等需要防止 偽造或者防止復制的印刷物。
背景技術
通常,在證明文件的貴重印刷物中,為了提供防偽造效果,采用了各種各樣的技 術,但是,近年來,伴隨著彩色復印機的高畫質化以及彩色制版技術的計算機化,存在證明 文件的偽造技術多樣化的趨勢。與此伴隨的證明文件的防偽造對策也通過高度化來進行應 對。但是,另一方面,存在如下情況在防偽造對策方面花費的制造成本也上升,為了得到確 認防偽造效果的環(huán)境而引入由特殊機械器具構成的專用設備等因判定真?zhèn)螌е赂叱杀?。作為能夠以低成本判定真?zhèn)蔚挠杏玫姆椒?,有在印刷物上重疊判別工具來進行 的技術。也就是說,在實施了不可見圖像的印刷物上重疊判別工具,從而使不可見圖像作 為可見圖像來呈現(xiàn),該判別工具的主要形式是印刷了平行線絲網的透明片材(以下稱為萬 線濾光片)或者雙凸透鏡(Lenticular lens) 0使用該判別工具使不可見圖像呈現(xiàn)的技 術主要有兩種方法,存在點相位調制(Dot phase modulation)和線相位調制(Lin印hase modulation)。作為通過重疊這種由萬線濾光片構成的判別工具來呈現(xiàn)潛像圖像的印刷物及其 真?zhèn)闻袆e方法,存在具有以萬線(或者網點)畫線所印刷的背景圖像部和以與背景圖像部 不同的相位的萬線(或者網點)畫線所印刷的潛像圖像部的印刷物。該印刷物的背景圖像 部和潛像圖像部乍一看難以區(qū)分識別,但是,公知如下方法在預定的位置將萬線濾光片重 疊在印刷物上的情況下,能夠區(qū)分識別背景圖像部和潛像圖像部。作為點相位調制(Dot phase modulation)的一例,存在形成有在第一方向和第二 方向上進行了相位調制的圖形的印刷物、以及形成有以使該印刷物的第一方向和萬線狀濾 光片的萬線狀圖形的方向一致的方式重疊萬線狀濾光片而形成的第一多灰度圖像和當萬 線狀濾光片重疊的角度改變?yōu)榕c印刷物的第二方向一致時形成的第二多灰度圖像的印刷 物以及圖像形成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另外,作為點相位調制(Dot phase modulation)的一例,有如下印刷物,在基材上 構成通過重疊透鏡陣列(復眼透鏡、蜂窩透鏡、雙凸透鏡等)而使圖像出現(xiàn)的點圖形的各個 點由至少兩種以上的網屏線數(shù)、并且至少兩種以上網屏角度(screen angle)的網點構成, 其中,若是真品,則由于構成點圖形的各個點的網點面積率相同,所以,不可見圖像由于重 疊透鏡陣列而呈現(xiàn),在復制品的情況下,由于進行復制,以網屏線數(shù)的大小或網點角度再現(xiàn) 的點發(fā)生變形,點的濃度發(fā)生變化,從而呈現(xiàn)與不可見圖像不同的圖像(例如,參照專利文 獻2)。另外,作為國外的點相位調制(Dot phase modulation)的一例,有阿斯拓洛公司 (7 ;^卜口 > · y廿〗 >社)(荷蘭)的平版影像(Isogram)(例如,參照非專利文獻1340 頁)。如圖27(a)所示的印刷物那樣,在看起來具有均一的濃度的平坦的圖案中,當放大時,利用如圖27(b)所示那樣的細微的網點的位相實施不可見圖像,當在印刷物上重疊專用的片材時,如圖27(c)或圖27(d)所示那樣,正負狀中的哪一個上被可見圖像化。但是,由于 是具有均勻的濃度的平坦的圖案,因而不能夠鮮明地呈現(xiàn)圖像。另外,本申請的申請人等進行與使用了點相位調制(Dot phasemodulation)的印 刷物相關的專利申請。一種潛像印刷物,在基材上有規(guī)則地排列多個等色的像素,形成兩個 潛像圖案,其中,在多個像素中,具有在第一方向使相位錯開排列的第一區(qū)域形成的第一潛 像圖案(不可見圖像)和利用具有功能性的油墨印刷而成的第二區(qū)域形成的第二潛像圖案 (不可見圖像)(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作為線相位調制(Line Phase modulation)的一例,有如下例子,一種印刷物,在 基材上具有潛像,該潛像是多種潛像萬線圖形分別以不同的角度重疊印刷而成的,該多種 潛像萬線圖形具有線部和非線部,對于由同一間距以及寬度構成的萬線圖形,具有使萬線 相位錯開二分之一間距而形成的潛像部,其中,多種潛像萬線圖形各自顏色不同,將與印刷 物的萬線圖形同一間距的濾光片重疊在多種不可見圖像上,從而使?jié)撓癫靠梢妶D像化(例 如,參照專利文獻4)。另外,作為使用了國外的線相位調制(Line phase modulation)的印刷物,有JURA 公司(Λ,社)(匈牙利)的HIT (Hidden Image Technology)(參照非專利文獻1;341頁)。 如圖28(a)所示,在看起來具有均一的濃度的平坦的圖案中,當放大時,利用如圖28(b)所 示的細微的萬線的相位實施不可見圖像,當在印刷物上重疊專用的片材時,如圖28(c)或 圖28(d)所示那樣正負狀中的哪一個被可見圖像化。此外,在圖28(a)的印刷物中,存在在 通常觀察下也能夠確認不可見圖像的危險,因此,如圖28(b)所示,作為隱蔽圖案使萬線的 一部分畫線寬度變化,設置可見圖像。另外,也可以利用背景上的白色字體(白抜t )畫線 設置可見圖像。但是,作為該隱蔽圖案,在重疊專用的片材使不可見圖像可見圖像化時,隱 蔽圖案也作為可見圖像同時呈現(xiàn),所以,存在阻礙呈現(xiàn)不可見圖像時的識別性。通常,由點相位調制(Dot phase modulation)或線相位調制(Linephase modulation)形成的圖案為平坦的形狀。另外,一種防偽造用圖像印刷物,在圖像形成片材上形成有將各最小單位區(qū)bl、 b2、b3、b4、…分別作為1單位像素gl、g2、g3、g4、...的各潛像圖像G1、G2、G3、G4、…,所 述各最小單位區(qū)將單位區(qū)內等形狀分割成m列η行,該單位畫素gl、g2、g3、g4、…是由萬 線條數(shù)為1條以上的萬線構成的萬線圖形,其中,該防偽造用圖像印刷物由以間距pl、p2、 p3、p4、…的各個萬線間距ρ和角度θ 1、θ 2、θ 3、θ 4…的各個萬線角度θ的萬線構成的 不同的各個萬線圖形中的任意一個萬線圖形構成,將構成1單位像素gl、g2、g3、g4、…的 萬線圖形和在透明片材上形成有由同一萬線間距P以及萬線角度θ的萬線構成的分別不 同的萬線圖形的顯像化用的萬線片材重疊,由此,使?jié)撓駡D像G1、G2、G3、G4、…顯像化(例 如,參照專利文獻5)。該專利文獻5的防偽造用圖像印刷物在各個單位畫素中使萬線圖形的間距以及 角度不同,從而使多個潛像圖像顯像化,但是,作為可見圖像,僅能表現(xiàn)一樣的背景圖案,為 了進一步使?jié)撓駡D像顯像化,需要要求與構成該潛像圖像的單位像素的萬線圖形匹配的間 距以及角度的透明片材,存在必須使用多個判別工具的問題。非專利文獻 1 ;Optical Security and Counterfeit Deterrence Techniques IVVol. 4677(by SPIE-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專利文獻1 日本特許第4132122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許第4013450號公報專利文獻3 日本特愿2007-43171號公報專利文獻4 日本特開2004-174997號公報專利文獻5 日本特開2007-15120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在上述的現(xiàn)有印刷物中,由于潛像圖案由具有平坦的濃度的印刷畫線構成,所以, 不能夠形成能鮮明地呈現(xiàn)的不可見圖像。另外,即使設置任何可見圖像,如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印刷物那樣由單純的背景 上的白色字體畫線構成,所以,存在妨礙呈現(xiàn)不可見圖像時的識別性的問題。進而,往往如 專利文獻5所記載的印刷物那樣需要多個判別工具。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偽造用印刷物,形成能夠 利用單一的判別工具鮮明地呈現(xiàn)的不可見圖像,并且,不會在呈現(xiàn)不可見圖像時由于可見 圖像而妨礙識別性。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以固定間距呈矩陣狀配置有多個 畫線要素,該畫線要素具有第一畫線以及第二畫線,沿著第一方向以中心為界對置地配 置;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沿著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以中心為界對置地配置,各個 畫線要素中的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處于正負的關系,并且,面積相同,由第一畫線形成第一 不可見圖像的正像或負像,由第二畫線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的負像或正像,各個畫線要素 中的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處于正負的關系,并且,面積相同,由第三畫線形成第二不可見圖 像的正像或負像,由第四畫線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的負像或正像。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中的畫線要素具有正方形的形狀并且一邊的長度 為Imm以下也可以。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中的畫素要素還具有第五畫線,該第五畫線配置 在不存在所述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的區(qū)域,由第五畫線形成可見圖像。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中的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也能夠分別具有圓形形狀或分別具有多邊形形狀。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中的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 分別具有半圓形狀,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以對置的方式配置,由第一畫線以及第二畫線形 成一個圓,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以對置的方式配置,由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形成一個圓, 第一畫線的二分之一和第三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第一畫線的二分之一和第四畫線的二分 之一重復,第二畫線的二分之一和第三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第二畫線的二分之一和第四 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由此,由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形成一個圓也 可以。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中的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 分別具有等腰三角形的形狀,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以對置的方式配置,由第一畫線以及第二畫線形成一個四邊形,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以對置的方式配置,由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 線形成一個四邊形,第一畫線的二分之一和第三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第一畫線的二分之 一和第四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第二畫線的二分之一和第三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第二畫 線的二分之一和第四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由此,由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第 四畫線形成一個四邊形也可以。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中,第五畫線配置在畫線要素的中心,由第五畫線 形成第一可見圖像,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以將第五畫線作為間隔而對置的方式配置,第三 畫線和第四畫線以將第五畫線作為間隔而對置的方式配置,第六畫線配置在畫線要素的四 個角,由第六畫線形成第二可見圖像也可以。
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中,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第四畫線、第 五畫線以及第六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在由具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的 第五畫線以及/或者第六畫線上的至少一部分上,還具有由任意的有色油墨印刷的第七畫 線,該第七畫線由分別與第五畫線以及/或者第六畫線的大小相同或比第五畫線以及/或 者第六畫線小的畫線面積構成,由第七畫線形成第三可見圖像也可以。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中,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第四畫線、第 五畫線以及/或者第六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在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 線、第四畫線、第五畫線以及/或者第六畫線上的至少一部分畫線上,使用無色透明材料, 利用固體印刷形成所希望的圖案也可以。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交替排列多個第一不可見圖像要 素和第二不可見圖像要素,該第一不可見圖像要素中,沿著固定方向有規(guī)則地以固定間距 配置多個由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構成的第一畫線要素,該第一畫線和該第二畫線以中心為 界對置地配置,該第二部不可見圖像要素中,沿著與固定方向相同的方向且以與固定間距 相同的間距,有規(guī)則地配置多個由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構成的第二畫線要素,該第三畫線 和第四畫線以中心為界對置地配置,各個第一畫線要素中的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處于正負 的關系,并且,面積以及顏色相同,由第一畫線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的正像或負像,由第二 畫線形成所述第一不可見圖像的負像或正像,各個第二畫線要素中的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 處于正負的關系,并且,面積以及顏色相同,由第三畫線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的正像或負 像,由第四畫線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的負像或正像。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中,第一畫線要素的間距以及第二畫線要素的間 距為1謹以下。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構成第一畫線要素的第一畫線和第 二畫線以及構成第二畫線要素的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彼此形狀相同。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 第四畫線的形狀以及顏色相同。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構成的第一 畫線要素和由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構成的第二畫線要素的顏色不同。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不可見圖像要素以及第二不 可見圖像要素中,在與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的一部分畫線重復的位 置配置第五畫線,第五畫線的面積與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相同或比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大,由第五畫線形成可見圖像。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第五畫線的顏色濃度與第一畫線、 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的顏色濃度相同或比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 第四畫線低。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第五畫線的形狀與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相同。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將第五畫線配置在與第一畫線、第 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的一部分畫線重復的位置是指,在有規(guī)則地排列多個第一 不可見圖像要素以及第二不可見圖像要素時,在本來應配置的一部分畫線的位置不配置一 部分畫線而僅配置第五畫線,或者在配置一部分畫線后,重疊印刷配置第五畫線。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第一畫線至第四畫線或第一畫線至 第五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在從由具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的第一畫線至 第四畫線或第一畫線至第五畫線中選擇的至少一部分畫線上,還具有由任意的有色油墨印 刷的第六畫線,該第六畫線由分別與第一畫線至第四畫線或第一畫線至第五畫線大小相同 或者比第一畫線至第四畫線或第一畫線至第五畫線小的畫線面積構成,由第六畫線形成第 三可見圖像。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第一畫線至第四畫線或第一畫線至 第五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在第一畫線至第四畫線或第一畫線至第五畫線上 的至少一部分畫線上,使用無色透明材料,利用固體印刷形成所希望的圖案。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在基材上,在預定的區(qū)域有規(guī)則地 以固定間距配置多個由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構成的單元,該第一畫線和該第二畫線沿著第 一方向以中心為界對置地(無間隙)配置,在配置多個的各個單元中,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 處于正負的關系,并且,面積以及顏色相同,在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中,利用使一方為閉并 且使另一方為開的組合,形成不可見圖像,用于形成不可見圖像而配置的第一畫線以及第 二畫線中的、多個相鄰配置的單元中的成為開的部分相鄰配置的位置上,以第一畫線和第 二畫線的邊界線為中心配置第三畫線,以緩和預定的區(qū)域中的濃度的不均衡,其中,該第三 畫線具有第一畫線以及第二畫線的大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率且大致為相同顏色。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單元彼此間的固定間距為Imm以下。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畫線以及/或者第二畫線本來形 成不可見圖像的一部分畫線的位置,利用重復印刷配置第四畫線或者僅配置所述第四畫 線,第四畫線的面積與第一畫線以及第二畫線相同或者比第一畫線以及第二畫線大,由第 四畫線形成可見圖像。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第四畫線的顏色濃度與第一畫線以及第 二畫線的顏色濃度相同或者比第一畫線以及第二畫線低。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第四畫線 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在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第四畫線的畫線中的一 部分畫線上,使用無色透明材料,利用固體印刷形成所希望的圖案。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在基材上,在預定的區(qū)域有規(guī)則地 以固定間距配置多個具有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以及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的單元,所述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沿第一方向以中心為界對置地配置,所述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沿與第一方 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以中心為界對置地配置,在配置多個的各個單元中,第一畫線和第二畫 線處于正負的關系,并且,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處于正負的關系,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 畫線以及第四畫線的面積以及顏色相同,在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中,利用使一方為閉并且 使另一方為開的組合,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用于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而配置的第一畫線 以及第二畫線中的、多個相鄰配置的單元中的成為開的部分相鄰配置的位置上,以單元彼 此間的邊界線為中心配置第五畫線,以緩和預定的區(qū)域中的濃度的不均衡,其中,第五畫線 具有第一畫線以及第二畫線的大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率,在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中,利用使 一方為閉并且使另一方為開的組合,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用于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而配 置的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中的、多個相鄰配置的單元中的成為開的部分相鄰配置的位置 上,以單元彼此間的邊界線為中心配置第六畫線,以緩和預定的區(qū)域中的濃度的不均衡,其 中,第六畫線具有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的大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率。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單元具有正方形的形狀,一邊的長度為Imm以下。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單元還具有第七畫線,該第七畫線配置在 不存在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的區(qū)域,由第七畫線形成可見圖像。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第四 畫線分別具有圓形或多邊形的形狀。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 及第四畫線分別具有半圓形狀或等腰三角形,在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為半圓形狀時,由第 一畫線和第二畫線形成一個圓,在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為等腰三角形時,由第一畫線和第 二畫線形成一個四邊形,在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為半圓形狀時,由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形 成一個圓,在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為等腰三角形時,由第三畫線和第四畫形成一個四邊形, 第一畫線的二分之一和第三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第一畫線的二分之一和第四畫線的二分 之一重復,第二畫線的二分之一和第三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第二畫線的二分之一和第四 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由此,由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形成一個圓或 一個四邊形。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第七畫線配置在單元的中心,由第七畫線 形成第一可見圖像,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以夾持第七畫線對置的方式配置,并且,第三畫線 和第四畫線以夾持第七畫線對置的方式配置,并且,第八畫線配置在單元的四個角,由第八 畫線形成第二可見圖像。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在第一方向上相 鄰配置以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而本來存在的位置、以及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在第二方向上 相鄰配置以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而本來存在的位置,在單元的中心配置有第九畫線,以緩 和預定的區(qū)域中的濃度的不均衡,該第九畫線具有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以及第四 畫線的大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率。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在不存在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 以及第四畫線的單元中,還具有在單元的中心配置的第九畫線,第九畫線的畫線面積與第 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或第四畫線大致相同。
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第四畫 線、第五畫線、第六畫線、第七畫線、第八畫線以及第九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 在由具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的第七畫線以及/或者第八畫線的一部分畫線上,還具有 由任意的有色油墨印刷的第十畫線,該第十畫線由與第七畫線以及/或者第八畫線相同或 比第七畫線以及/或者第八畫線小的畫線面積構成,由第十畫線形成第三可見圖像。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第四畫 線、第五畫線、第六畫線、第七畫線、第八畫線以及第九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 在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三畫線、第四畫線、第五畫線、第六畫線、第七畫線、第八畫線以及 第九畫線的一部分畫線上,使用無色透明材料,利用固體印刷形成所希望的圖案。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以固定間距配置多個第一畫線要 素,該第一畫線要素中,沿第一方向配置的第一畫線和在與所述第一畫線相同的方向配置 的第二畫線以成為一對的方式形成,以固定間距配置多個第二畫線要素,該第二畫線要素 中,沿與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即第二方向配置的第三畫線和在與所述第三畫線相同的 方向配置的第四畫線以成為一對的方式形成,以固定間距配置多個第三畫線要素,該第三 畫線要素中,沿與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不同的方向即第三方向配置的第五畫線 和在與所述第五畫線相同的方向配置的第六畫線以成為一對的方式形成,以成為所述一對 的方式形成的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的面積相同,以成為所述一對的方式形成的所 述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線的面積相同,以成為所述一對的方式形成的所述第五畫線和所 述第六畫線的面積相同,由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構成的各個所述第一畫線要素利 用閉開的關系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由所述第一畫線形成所述第一不可見圖像的正像或負 像中的一方,由所述第二畫線形成所述第一不可見圖像的負像或正像中的另一方,由所述 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線構成的各個所述第二畫線要素利用閉開的關系形成第二不可見 圖像,由所述第三畫線形成所述第二不可見圖像的正像或負像中的一方,由所述第四畫線 形成所述第二不可見圖像的負像或正像中的另一方,由所述第五畫線和所述第六畫線構成 的各個所述第三畫線要素利用閉開的關系形成第三不可見圖像,由所述第五畫線形成所述 第三不可見圖像的正像或負像中的一方,由所述第六畫線形成所述第三不可見圖像的負像 或正像中的另一方。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方向中,在所述第一畫線以及 所述第二畫線所排列的第一方向為0°的情況下,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所排列 的第二方向為60°,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所述第六畫線所排列的第三方向為120°。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 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所述第六畫線的形狀以及顏色相同。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構成的 第一畫線要素、由所述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線構成的第二畫線要素和由所述第五畫線以 及所述第六畫線構成的第三畫線要素的顏色彼此不同。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 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所述第六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 在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所述第 六畫線的至少一部分畫線上,使用無色透明材料,利用固體印刷形成所希望的圖案。
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在不存在所述第一畫線、所 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所述第六畫線的區(qū)域配置的 第七畫線以及第八畫線這兩者或者任意一方,由所述第七畫線形成第一可見圖像,由所述 第八畫線形成第二可見圖像。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畫線以及/或者所述第八 畫線配置形成在由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 畫線以及所述第六畫線的任意一個畫線排列的六邊形排列內或三角形排列內的中心。另外,本發(fā)明的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 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所述第六畫線分別具有圓形的形狀、分別具 有半圓形以下的形狀、分別具有多邊形的形狀。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畫線以及/或者所述第八 畫線分別具有圓形的形狀、分別具有多邊形的形狀。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畫線以及所述第八畫線由 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在所述第七畫線以及所述第八畫線的至少一部分畫線上,使 用無色透明材料,利用固體印刷形成所希望的圖案。另外,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 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所述第六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在 所述第七畫線以及/或者所述第八畫線的一部分畫線上,還具有由任意的有色油墨印刷的 第九畫線,該第九畫線由與所述第七畫線以及/或者所述第八畫線相同或比所述第七畫線 以及/或者所述第八畫線小的畫線面積構成,由所述第九畫線形成第三可見圖像。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能夠提供一種防偽造用印刷物,形成通過單一的 判別工具能夠鮮明地呈現(xiàn)的不可見圖像,并且,在呈現(xiàn)不可見圖像時不會因可見圖像妨礙 識別性,消除印刷再現(xiàn)上的不良。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 3的印刷物和判別工具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通過目視觀察該印刷物時所識別的圖案的一例的說明圖。圖3是在該印刷物上以預定的角度重疊判別工具時所識別的圖案的一例的說明 圖。圖4是在該印刷物上以與上述預定的角度成90度的角度重疊判別工具時所識別 的圖案的一例的說明圖。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印刷物中的一個畫線的結構的說明圖。圖6是表示將該實施方式1的印刷物的一個畫線配置成矩陣狀的樣子的說明圖。圖7是表示在該實施方式1的印刷物上重疊雙凸透鏡并通過目視進行觀察的樣子 的說明圖。圖8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1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A上的方式放置雙 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說明圖。圖9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1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A’上的方式放置 雙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說明圖。
圖10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1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B上的方式放置 雙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說明圖。圖11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1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B’上的方式放置 雙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說明圖。圖1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印刷物中的一個畫線的結構的說明圖。圖13是表示將該實施方式2的印刷物的一個畫線配置成矩陣狀的樣子的說明圖。圖14是表示在該實施方式2的印刷物上重疊雙凸透鏡并通過目視所觀察的樣子 的說明圖。圖15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2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A上的方式放置 雙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說明圖。圖16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2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A’上的方式放置 雙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說明圖。圖17是放大表示在實施方式2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B上的方式放置雙 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說明圖。
圖18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2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B’上的方式放置 雙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說明圖。圖19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3的印刷物上所實施的圖案的說明圖。圖20是表示該實施方式3的印刷物中的一個畫線的結構的說明圖。圖21是表示將該實施方式3的印刷物的一個畫線配置成矩陣狀的樣子的說明圖。圖22是表示在該實施方式3的印刷物上重疊雙凸透鏡并通過目視所觀察的樣子 的說明圖。圖23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3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A上的方式放置 雙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說明圖。圖24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3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A’上的方式放置 雙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說明圖。圖25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3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B上的方式放置 雙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說明圖。圖26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3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B’上的方式放置 雙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說明圖。圖27是表示現(xiàn)有的印刷物的一例的說明圖。圖28是表示現(xiàn)有的印刷物的一例的說明圖。圖29是表示上述實施方式1的印刷物中的畫線的其他形狀的一例的說明圖。圖30是表示上述實施方式2的印刷物中的畫線的其他形狀的一例的說明圖。圖31是表示上述實施方式3的印刷物中的畫線的其他形狀的一例的說明圖。圖32是表示印刷有由光亮性材料構成的畫線A、A’、B、B’、C以及D和由有色油墨 構成的畫線F的狀態(tài)的圖。圖33是表示在擴散光區(qū)域和正反射光區(qū)域觀察印刷物1時的各自的照明光源9、 觀察點10和印刷物1這三者的位置關系的圖。圖34是表示在擴散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和在正反射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的圖。圖35表示印刷有由光亮性材料構成的畫線A、A’、B、B’、C以及D和由無色透明材料構成的圖案G的狀態(tài)的圖。圖36是表示在擴散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和在正反射光區(qū)域通過 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的圖。圖37是表示在畫線A或畫線B的中心重疊作為判別工具的雙凸透鏡中的透鏡的 中心時所識別的圖案的一例的圖。圖38是表示在畫線A’或畫線B’的中心重疊作為判別工具的雙凸透鏡中的透鏡 的中心時所識別的圖案的一例的圖。圖39是表示畫線要素的結構的圖。圖40是表示不可見圖像要素的結構的圖。圖41是表示排列了多個不可見圖像要素的圖。圖42是表示排列了多個不可見圖像要素從而在印刷物上呈矩陣狀配置各畫線的 圖。圖43是圖42的部分放大圖。圖44是說明構成不可見圖像的畫線和構成可見圖像的畫線的大小的圖。圖45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6的印刷物上重疊作為判別工具的雙凸透鏡并 通過目視所觀察的樣子的圖。圖46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6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A上的方式放置 雙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圖。圖47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6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A’上的方式放置 雙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圖。圖48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6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B上的方式放置 雙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圖。圖49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6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B’上的方式放置 雙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圖。圖50是表示構成不可見圖像的各畫線以及構成可見圖像的畫線的形狀的圖。圖51是使第一畫線要素中的畫線形狀、第二畫線要素中的畫線形狀以及構成可 見圖像的畫線的形狀不同的情況下的示意圖。圖52是表示印刷有由光亮性材料構成的畫線A、A’、B、B’以及C和由有色油墨構 成的畫線D的狀態(tài)的圖。圖53是表示在擴散光區(qū)域和正反射光區(qū)域觀察印刷物1時的各自的照明光源8、 觀察點9和印刷物1這三者的位置關系的圖。圖54是表示針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7的印刷物在擴散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 物1的情況和在正反射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的圖。圖55是表示印刷有由光亮性材料構成的畫線A、A’、B、B’以及C和由無色透明構 成的畫線E的狀態(tài)的圖。圖56是表示針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8的印刷物在擴散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 物1的情況和在正反射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的圖。
圖57是表示在將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上時從正面通過目視所觀察的狀態(tài)的說明圖。圖58是表示在印刷物上重疊雙凸透鏡并通過目視所觀察的樣子和在制版工序或 印刷工序中成為印刷物品質的不穩(wěn)定要素的一例的說明圖。圖59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9的印刷物中的一個畫線的結構和將印刷物的一 個畫線配置成矩陣狀的樣子的說明圖。圖60是表示用于緩和在肉眼觀察下濃度變得不均衡的情況的執(zhí)行畫線的刪除和 追加的算法的流程圖。圖61是表示根據(jù)圖60的算法刪除單元[h,ν]的畫線A’ [h,ν]的狀態(tài)的圖。圖62是表示根據(jù)圖60的算法追加具有畫線A或Α’的一半的畫線面積的畫線a 以及畫線E的狀態(tài)的圖。圖63是表示在該實施方式9的印刷物上重疊雙凸透鏡并通過目視所觀察的樣子 的說明圖。圖64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9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A上的方式放置 雙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說明圖。圖6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0的印刷物中的一個畫線的結構和將印刷物的一 個畫線配置成矩陣狀的樣子的說明圖。圖66是表示根據(jù)圖60的算法刪除單元[h,ν]的畫線A’ [h,ν]的狀態(tài)的圖。圖67是表示根據(jù)圖60的算法追加具有畫線A或畫線Α’的一半的畫線面積的畫 線a以及畫線E的狀態(tài)的圖。圖68是表示在該實施方式10的印刷物上重疊雙凸透鏡并通過目視所觀察的樣子 的說明圖。圖69是表示在該實施方式10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A上的方式放置雙凸 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說明圖。圖70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1的印刷物上所實施的圖案的說明圖。圖71是表示在該印刷物上以預定的角度重疊判別工具時所識別的圖案的一例的 說明圖。圖72是表示在該印刷物上以與上述預定的角度成90度的角度重疊判別工具時所 識別的圖案的一例的說明圖。圖73是表示該實施方式11的印刷物中的一個畫線的結構的說明圖。圖74是表示將該實施方式11的印刷物的一個畫線配置成矩陣狀的樣子的說明 圖。圖75是表示用于緩和在肉眼觀察下濃度變得不均衡的執(zhí)行畫線的刪除以及追加 的算法的流程圖。圖76是表示根據(jù)圖60的算法刪除單元[h,ν]的畫線A’ [h,ν]的狀態(tài)和根據(jù)圖 75的算法刪除單元[h,v]的畫線B’ [h,v]的圖。圖77是表示將單元[h,v]的畫線Α’的刪除和單元[h,v]的畫線B' [h,v]的刪 除應用于印刷圖案3的狀態(tài)的圖。圖78是表示根據(jù)圖60的算法追加具有畫線A或畫線A’的一半畫線面積的畫線a以及畫線E的狀態(tài)和根據(jù)圖75的算法追加具有畫線B或畫線B’的一半的畫線面積的畫線b以及畫線E的狀態(tài)的圖。圖79是表示將畫線a、畫線b以及畫線E的追加應用于印刷圖案3的狀態(tài)的圖。圖80是表示配置了用于形成第一可見圖像(設計圖案)的畫線C和用于形成第 二可見圖像(設計圖案)的畫線D的印刷圖案3的圖。圖81是表示在該實施方式11的印刷物上重疊雙凸透鏡并通過目視所觀察的樣子 的說明圖。圖82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11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A上的方式放置 雙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說明圖。圖83是放大表示在該實施方式11的印刷物上以中心線位于畫線B上的方式放置 雙凸透鏡的狀態(tài)以及此時所識別的畫線的說明圖。圖84是表示該實施方式11的印刷物中的畫線的其他形狀的一例的說明圖。圖85是表示印刷有由光亮性材料構成的畫線A、A’、a、B、B’、b、C、D以及E和由 有色油墨構成的畫線F的狀態(tài)的圖。圖86是表示在擴散光區(qū)域和正反射光區(qū)域觀察印刷物1時的各自的照明光源9、 觀察點10和印刷物1這三者的位置關系的圖。圖87是表示在擴散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和在正反射光區(qū)域通過 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的圖。圖88是表示印刷有由光亮性材料構成的畫線A、A’、a、B、B’、b、C、D以及E和由 無色透明材料構成的圖案G的狀態(tài)的圖。圖89是表示在擴散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和在正反射光區(qū)域通過 目視印刷物1的情況的圖。圖90是表示在單元[h,ν]中畫線A或Α’以及畫線B或B’完全缺少時追加畫線 E’的狀態(tài)的圖。圖9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5的印刷物中的畫線的其他形狀的一例的說明圖。圖92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6的印刷物上以預定的角度重疊判別工具時所 識別的圖案的一例的說明圖。圖93是表示在該印刷物上以與預定的角度成120度的角度重疊判別工具時所識 別的圖案的一例的說明圖。圖94是表示在該印刷物上以與預定的角度成60度的角度重疊判別工具時所識別 的圖案的一例的說明圖。圖9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6 23都涉及的由六邊形排列構成的基本的畫 線結構的說明圖。圖96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6 23都涉及的印刷物上重疊雙凸透鏡并通 過目視所觀察的樣子的說明圖。圖97是表示能夠對該實施方式16 23的不可見圖像析像的5種間隔S的說明 圖。圖98是表示用于將8種單元(a) (h)有規(guī)則地排列成矩陣狀的圖形區(qū)域的說明圖。圖99是表示構成在該實施方式17的印刷物上所印刷的印刷圖案3的配置成矩陣狀的單元的示意圖。圖100是基于在圖99的示意圖中所示的畫線的配置來表示實施方式17中的8種 單元(a) (h)的畫線結構的說明圖。圖101是表示構成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8中的印刷物上所印刷的印刷圖案3的 配置成矩陣狀的單元的示意圖。圖102是基于圖101的示意圖中所示的畫線的配置來表示實施方式18中的8種 單元(a) (h)的畫線結構的說明圖。圖103是表示在該實施方式18的印刷物上實施的圖案的說明圖。圖104是表示構成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9中的印刷物上所印刷的印刷圖案3的 配置成矩陣狀的單元的示意圖。圖105是基于圖104的示意圖所示的畫線的配置來表示實施方式19中的8種單 元(a) (h)的畫線結構的說明圖。圖106是表示構成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0中的印刷物上所印刷的印刷圖案4的 配置成矩陣狀的單元的示意圖。圖107是基于圖106的示意圖中所示的畫線的配置來表示該實施方式20中的8 種單元(a) (h)的畫線結構的說明圖。圖108是表示構成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1中的印刷物上所印刷的印刷圖案5的 配置成矩陣狀的單元的示意圖。圖109是基于圖108的示意圖中所示的畫線的配置來表示該實施方式21中的8 種單元(a) (h)的畫線結構的說明圖。圖110是表示印刷有由光亮性材料構成的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A’、畫線B’、 畫線C’、畫線D以及畫線E和由有色油墨構成的畫線F的狀態(tài)的圖。圖111是表示在擴散光區(qū)域和正反射光區(qū)域觀察印刷物1時的各自的照明光源9、 觀察點10和印刷物1這三者的位置關系的說明圖。圖112是表示在擴散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和在正反射光區(qū)域通過 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的說明113是表示在擴散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和在正反射光區(qū)域通過 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使用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 23的防偽造用印刷物進行說明。但是, 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以下所敘述的實施方式1 23,若在技術方案所記載的技術范圍內,則包 含其他各種變形。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 3的防偽造用印刷物是如下的印刷物在印 刷物1上重疊判別工具2,從而能夠容易地使不可見圖像呈現(xiàn),判別真?zhèn)涡浴E袆e工具2是 在具有透明性的濾光片上呈萬線狀地沿一個方向形成有多條直線的萬線濾光片或者雙凸 透鏡等。當在通常的可見條件下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印刷圖案3時,如圖2所示,識別出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等構成的圖案4。并且,當在印刷物1上以預定的角度(使其為O 度)重疊判別工具2時,如圖3 (a)或圖3(b)所示那樣的第一不可見圖像5成為可見圖像而 呈現(xiàn)。另外,當在印刷物1上以與預定的角度成90度的角度重疊判別工具2時,如圖4(a) 或圖4(b)所示那樣的第二不可見圖像6成為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如圖3(a)或圖3(b)以及 圖4(a)或圖4(b)所示那樣可觀察到正負狀中的哪一個取決于判別工具2和印刷物1之間 的相對位置,在本發(fā)明的效果的范圍內。(1)實施方式1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防偽造用印刷物進行說明。在圖5中部分地放大表示針對本實施方式1中的印刷物的印刷圖案的一個畫線的 結構。在此,縱橫的尺寸S例如為340 μ m那樣Imm以下的大小。這樣的畫線在印刷物的表 面上有規(guī)則地配置成矩陣狀。各畫線具有至少三個以上的畫線要素。畫線A和畫線A’構 成對,并相互處于正負的關系。該正負的關系是指,例如,一方為黑(閉(on))時,另一方為 白(開(off)),一方為有著色時,另一方為無著色,不會是雙方都為黑或雙方都為白。并且, 畫線A和畫線A’的面積相同。由于這種畫線A和畫線A’的存在,從而在通常的可見條件 下不被識別,僅由畫線A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負或正),僅由畫線A’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 (正或負)。同樣,畫線B和畫線B’構成對,并處于正負的關系,且面積相同。僅由畫線B形成 第二不可見圖像(負或正),僅由畫線B’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正或負)。畫線C是構成可見圖像(設計(design)圖案)的畫線,并構成在通常的識別狀 態(tài)下通過肉眼被識別的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等構成的圖案。在此,可見圖像是在通常的可見光下通過目視能夠識別的圖像,不可見圖像是在 通常的可見光下通過目視不能識別或極難識別的圖像。關于畫線A和畫線A’、畫線B和畫線B’,在縱橫的長度為S的四邊形內,在縱軸方 向上分別以長度S的大約一半的長度配置圓形的畫線A和畫線A’,在橫軸方向上分別以長 度S的大約一半的長度分別配置圓形的畫線B和畫線B’。進而,以畫線C的中心位于四邊 形的四個角的方式分別配置四分之一。當在印刷物上呈矩陣狀無間隙、連續(xù)且有規(guī)則地配置具有這種結構的畫線時,如 圖6。該圖6是為了 了解第一不可見圖像、第二不可見圖像以及第一可見圖像各自的結構 而簡易地示出構成在印刷物上印刷印刷圖案3的配置成矩陣狀的多個畫線的示意圖。在印 刷圖案3中,畫線A的總畫線面積和畫線A’的總畫線面積相等,且分別成對的畫線A和畫 線A’彼此間處于正負的關系,從而第一不可見圖像在通常的目視下處于不可見的狀態(tài)。同 樣,由畫線B和畫線B’構成的第二不可見圖像處于不可見的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7所示,例如,將由雙凸透鏡構成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上,并從正面通過目視觀察,從而能夠使在印刷圖案3上實施的不可見圖像 作為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此外,在本實施方式1中,長度S為340 μ m,印刷圖案3通過膠版印 刷被印刷在銅版紙(coat paper)上。但是,長度S、印刷物的基材、印刷方法、印刷材料、印 刷裝置等沒有任何限定。在通常的目視下,可見圖像被識別出,但是,不可見圖像沒有被識別出。當將判別 工具重疊在印刷圖案上的預定的位置上時,此前被識別出的可見圖像完全不能夠確認,相反地,不可見圖像被識別出。關于這種本實施方式1的印刷物中的圖像的轉換效果的原理, 在下面進行說明。在可見圖像被識別出而不可見圖像沒有被識別出時,構成該可見圖像的是畫線C, 構成其背景一面的是構成不可見圖像的畫線A或A’以及畫線B或B’。由于畫線A以及畫 線A’、畫線B以及B’分別處于正負的關系,并且面積相同,所以,不會作為圖像(圖案)被 確認。在印刷物上的預定的位置上,以作為判別工具的雙凸透鏡中的各透鏡的中心線與畫線A的中心即圖5中的線Ll 一致的方式放置。在該情況下,由于處于畫線A被放大的狀 態(tài),所以,能夠確認由畫線A構成的圖像(圖案)。此時,構成可見圖像的畫線C以及構成 不可見圖像的畫線B以及B’與被放大的畫線A相比,面積相對變小。進而,畫線B以及B’ 相互處于正負的關系。由此,由于并不是作為圖像而是僅作為一樣的背景被識別,所以,實 際上圖像進行轉換(switch)。在以畫線Α’被放大的方式沿縱軸方向使判別工具移動的情 況下,利用畫線A被識別的第一不可見圖像的正負反轉,被識別。另外,使判別工具旋轉90 度,使雙凸透鏡的各透鏡的中心線與圖5中的線L3 —致,從而以畫線B被放大的方式放置 判別工具的情況下,進而從該狀態(tài)沿橫軸方向以畫線B’被放大的方式放置的情況下,都以 同樣的原理,第二不可見圖像的正負反轉,被識別。對于印刷圖案3,以預定的角度,更具體地說,以圖5中的線Ll和各透鏡的中心線 一致的方式,將由雙凸透鏡構成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上,并從正面 通過目視所觀察的狀態(tài)表示在圖8中。在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以與圖5中的線Ll 一致的 方式位于圖8(a)所示的位置時,位于中心線7上的變?yōu)楫嬀€A。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 于中心線7上的畫線A膨脹,能夠觀察到,因此,在目視下呈現(xiàn)如圖8 (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 可見圖像。另外,在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與圖5中的線L2 —致、并位于圖9(a)所示的位置 時,位于中心線7的變?yōu)楫嬀€A’。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于中心線7上的畫線A’膨脹,能 夠觀察到,因此在目視下呈現(xiàn)如圖9(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見圖像。在此,畫線A和畫線 A’處于正負的關系。因而,上述的圖3(a)或圖3(b)所示那樣的第一不可見圖像成為可觀 察到正負狀中的哪一個的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以圖5中的線L2和雙凸透鏡的各透鏡的中心線與圖5中的線L3 —致的方式,在 印刷圖案3上以90度的角度將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上,并從正面通 過目視所觀察的狀態(tài)表示在圖10中。在該情況下,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位于圖10(a)所示 的位置,位于中心線7上的變?yōu)楫嬀€B。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于中心線7上的畫線B膨 脹,能夠觀察到,因此在目視下呈現(xiàn)如圖10(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見圖像。另外,在雙凸 透鏡的中心線7與圖5中的線L4 一致并位于圖11 (a)所示的位置時,位于中心線7上的變 為畫線B’。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于中心線7上的畫線B’膨脹,能夠觀察到,因此在目視 下呈現(xiàn)如圖11(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見圖像。也就是,前述的圖4(a)或圖4(b)所示那 樣的第二不可見圖像成為可觀察到正負狀中哪一個的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此外,在使用判別工具判別第一、第二不可見圖像時,由畫線C形成的可見圖像幾 乎觀察不到,或者難以觀察到。因此,在第一不可見圖像以及第二不可見圖像作為可見圖像 而呈現(xiàn)時,不會妨礙這些的識別性。在此,判別工具2并不限于雙凸透鏡,例如,萬線濾光片也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在該萬線濾光片的情況下,與濾光片上的萬線相當?shù)牟糠终诒螛嫵煽梢妶D像的畫線,從而僅能夠確認構成不可見圖像的畫線,但是,往往不能夠完全遮蔽可見圖像而稍稍被識別出。 但是,由于不會因此損害本發(fā)明的效果,所以,為了簡單地進行判別,即使使用萬線濾光片 也足夠。此外,對于后述的實施方式2以及3也同樣。但是,本實施方式1的印刷物1的一個畫線的畫線A、A’、B、B’具有圓形形狀。但 是,并不限于這樣的形狀,例如,也可以如圖29所示的畫線那樣是四邊形等的多邊形形狀。 只要一個畫線具有至少三個以上的畫線要素,畫線A和畫線A’構成對,處于正負的關系,并 且,面積相同,構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畫線B和畫線B’構成對并處于正負的關系,并且,面積 相同,構成第二不可見圖像,進而,畫線C作為第一可見圖像(設計(design)圖案)被識 別即可,對畫線的形狀沒有任何限定。根據(jù)本實施方式1,由于能夠使用畫線C在不妨礙呈現(xiàn)不可見圖像時的識別性的 情況下形成自由度高且具有外觀設計性的鮮明的可見圖像,因此在有價證券等印刷物中也 是有用的。另外,在印刷物上重疊單一的判別工具,從而能夠容易且鮮明地使由畫線A以及 A’、畫線B以及B’形成的不可見圖像呈現(xiàn)。進而,僅通過使構成本發(fā)明中的印刷物的各畫 線為同一顏色的單色印刷也能夠獲得充分的防偽造效果,并且對制版以及印刷方法等也沒 有任何限定,因此能夠降低成本。(2)實施方式2圖12中放大表示針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中的印刷物的印刷圖案的一個畫線的 結構要素。如圖12(a)所示,印刷圖案3由至少三個以上的畫線要素構成。如圖12(b)所 示,畫線A和畫線A’構成對并處于正負的關系,且面積相同,構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畫線A 和畫線A’在四邊形內配置成相對中心上下對稱。畫線B和畫線B’如圖12(c)所示那樣構成對并處于正負的關系,且面積相同,構 成第二不可見圖像。畫線B和畫線B’在四邊形內配置成相對中心左右對稱。進而,如圖 12(d)所示,畫線C以畫線C的中心位于四邊形的四個角并且分別分割成四分之一的方式配 置。該畫線C構成第一可見圖像(設計圖案)。在圖13中作為示意圖簡單地示出由畫線A以及A’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由畫線 B以及B’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由畫線C形成第一可見圖像的情況。在通常的目視狀態(tài)下,畫線A的總畫線面積和畫線A’的總畫線面積相等,由此,第 一不可見圖像成為不可見的狀態(tài)。另外,畫線B的總畫線面積和畫線B’的總畫線面積相等, 由此,第二不可見圖像成為不可見的狀態(tài)。相對于此,如圖14所示,將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的預定位 置上,并從正面通過目視觀察,從而能夠使第一或第二不可見圖像呈現(xiàn)為可見圖像。此外, 在本實施方式2中也與前述的實施方式1同樣地,長度S為340 μ m,印刷圖案3通過膠版印 刷印刷在銅版紙上,但是,長度S、印刷方法、印刷材料以及印刷裝置沒有任何限定。對于印刷圖案3,以雙凸透鏡的各透鏡的中心線7與圖12中的線Lll 一致的方式, 將由雙凸透鏡構成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上,并從正面通過目視所 觀察的狀態(tài)表示在圖15中。在該情況下,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位于圖15 (a)所示的位置,位 于中心線7上的變?yōu)榫€A、B以及B’。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于中心線7上的畫線A、B以 及B’中的面積相對大的畫線A進一步膨脹,能夠觀察到。因此,在目視下呈現(xiàn)由如圖15(b)所示那樣的面積大的畫線A和相對小的畫線B、B’形成的圖形的可見圖像。在此,畫線B和 B’處于正負的關系且面積相同,因此,其結果是,由畫線A形成的圖形作為可見圖像而被識 別。在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與圖12中的線L12 —致,并位于圖16(a)所示的位置時, 位于中心線7上的變?yōu)楫嬀€A’、B以及B’。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于中心線7的畫線A’、 B以及B’膨脹,能夠觀察到。特別是,面積大的A’進一步膨脹,能夠觀察到,所以,在目視下 呈現(xiàn)如圖16(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見圖像。由于畫線B和B’處于正負的關系且面積相 同,所以,由畫線A’形成的圖形被識別為可見圖像。也就是說,圖3(a)或圖3(b)所示那樣 的第一不可見圖像成為可觀察到正負狀的哪一個的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對于印刷圖案3,以雙凸透鏡的各透鏡的中心線7與圖12中的線L13 —致的方式, 將由雙凸透鏡構成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上,并從正面通過目視所 觀察的狀態(tài)表示在圖17中。在該情況下,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位于圖17(a)所示的位置, 位于中心線7上的變?yōu)楫嬀€B、A以及A’。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于中心線7上的畫線B 進一步膨脹,能夠觀察到,另外,畫線A以及A’處于正負的關系,所以,在目視下呈現(xiàn)如圖 17(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見圖像。另外,在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與圖12的線L14 一致、并 位于圖18(a)所示的位置時,位于中心線7上的變?yōu)楫嬀€B’、A以及A’。借助雙凸透鏡的 特性,另外,畫線A以及A’處于正負的關系,因此,位于中心線7的畫線B’膨脹,能夠觀察 至IJ,在目視下呈現(xiàn)如圖18(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見圖像。也就是說,前述的圖4(a)或圖 4(b)所示的第二不可見圖像成為可觀察到正負狀中的哪一個的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如在上述實施方式1中所敘述那樣,判別工具2并不限于雙凸透鏡,例如,萬線濾 光片也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在使用判別工具2觀察時,由于畫線C極難被識別,所以,不 會妨礙第一不可見圖像以及第二不可見圖像作為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時的識別性。本實施方式2的印刷物1的印刷圖案3的畫線結構并不限于圖12所示那樣的圓 形的畫線形狀,也可以是圖30(a)那樣的四邊形等多邊形的畫線形狀。即,印刷圖案3由至 少三個以上的畫線要素構成,若詳細說明各個畫線要素,則畫線A和畫線A’如圖30(b)所 示那樣以成對結構實施第一不可見圖像,畫線A和畫線A’在四邊形內配置成相對中心上下 對稱,另外,畫線B和畫線B’如圖30(c)所示那樣以成對結構實施第二不可見圖像,畫線B 和畫線B’在四邊形內配置成相對中心左右對稱,進而,畫線C如圖30(d)所示那樣作為第一 可見圖像(設計圖案)被識別即可,對本實施方式2的畫線形狀不進行任何限定。另外, 如果畫線A和畫線A’的畫線面積率一致,則并不對各自的形狀進行限定。另外,進一步,如 果畫線B和畫線B’的畫線面積率一致,則并不對各自的形狀進行限定。根據(jù)本實施方式2,使用畫線C在不妨礙呈現(xiàn)不可見圖像時的識別性的情況下形 成自由度高且具有外觀設計性的鮮明的可見圖像,因此在有價證券等印刷物中也是有用 的。另外,在印刷物上重疊單一的判別工具,從而能夠容易且鮮明地使由畫線A以及A’、畫 線B以及B’形成的不可見圖像呈現(xiàn)。進而,僅通過使構成本發(fā)明的印刷物的各畫線為同 一顏色的單色印刷也能夠獲得充分的防偽造效果,并且對制版以及印刷方法等沒有任何限 定,因此能夠降低成本。(3)實施方式3在上述實施方式1以及實施方式2中,當在通常的條件下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印刷圖案3時,識別出如圖2所示那樣的由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圖案4。相對于此,在本 實施方式3中,如圖19所示,除了圖案4,還能夠實施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圖案8。 例如,圖19所示的圖案4和圖案8進行重疊那樣的配置,但并不限于此,能夠實施各種設計 表現(xiàn)。在圖20中放大表示在實施方式3的印刷物上形成的印刷圖案的一個畫線的結構 要素。如圖20(a)所示,印刷圖案3由至少四個以上的畫線要素構成。如圖20(b)所示,畫 線A和畫線A’構成對,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畫線A和畫線A’分別在四邊形內配置成相 對中心上下對稱。如圖20(c)所示,畫線B和畫線B’構成對,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畫線B 和畫線B’分別在四邊形內配置成相對中心左右對稱。如圖20(d)所示,畫線C形成第一可 見圖像(設計圖案),成為構成圖19所示那樣的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圖案4的 畫線,以畫線C的中心位于四邊形的四個角的方式分別配置四分之一。進而,如圖20(e)所 示,畫線D形成第二可見圖像(設計圖案),成為構成圖19所示那樣的由任意的圖形以及 文字構成的圖案8的畫線,并且以畫線D的中心與四邊形的中心一致的方式配置。在圖21中簡單地表示構成印刷圖案3的各畫線的位置關系。處于正負的關系的畫 線A的總畫線面積和畫線A’的總畫線面積相等,由此,第一不可見圖像變?yōu)椴豢梢姷臓顟B(tài)。 同樣,處于正負的關系的畫線B和畫線B’的總畫線面積相等,由此,第二不可見圖像變?yōu)椴?可見的狀態(tài)。如圖22所示,將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上,并從正面通 過目視觀察,從而能夠使對印刷圖案3實施的不可見圖像作為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此外,在本 實施方式3中,與前述的實施方式1以及2同樣地,長度S為340 μ m,將印刷圖案3通過膠 版印刷印刷在銅版紙上,但是,長度S、印刷方法、印刷材料以及印刷裝置沒有任何限定。對于印刷圖案3,以雙凸透鏡的各透鏡的中心線7與圖20中的線L21 —致的方式, 將由雙凸透鏡構成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上,并從正面通過目視所 觀察的狀態(tài)表示在圖23中。在該情況下,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位于圖23(a)所示的位置, 位于中心線7上的變?yōu)楫嬀€A和畫線B以及B’。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于中心線7上的 畫線A、B以及B’膨脹,能夠觀察到,所以,在目視下呈現(xiàn)如圖23(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見 圖像。在此,畫線B以及B’處于正負的關系,且面積相同,所以,由這些形成的圖像沒有被 識別。因此,只是由畫線A形成的第一不可見圖像被識別。在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與圖20中的線L22 —致,并位于圖24(a)所示的位置時, 位于中心線7上的變?yōu)楫嬀€A’、B以及B’。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于中心線7上的畫線 A’、B以及B’膨脹,能夠觀察到,因而在目視下呈現(xiàn)如圖24(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見圖像。 在該情況下,由畫線B以及B’形成的圖像也沒有被識別出,由畫線A’形成并與由畫線A形 成的圖像處于正負反轉的關系的第一不可見圖像被識別出。即,圖3(a)或圖3(b)所示那 樣的第一不可見圖像在正負中的任意一個的狀態(tài)下成為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對于印刷物1的圖案3,以雙凸透鏡中的各透鏡的中心線7與圖20中的線L23 — 致的方式,將由雙凸透鏡構成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上,并從正面通 過目視所觀察的狀態(tài)表示在圖25中。在該情況下,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位于圖25(a)所示 的位置,位于中心線7上的變?yōu)楫嬀€B、A以及A’。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于中心線7上 的畫線B、A以及A’膨脹,能夠觀察到,因而在目視下呈現(xiàn)如圖25(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 見圖像。但是,畫線A以及A’處于正負的關系,且面積相同。因此,由畫線B形成的第二不可見圖像被識別出。在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與圖20中的線L24—致并位于圖26(a)所示的位置時,位 于中心線7的變?yōu)楫嬀€B’、A以及A’。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于中心線7的畫線B’、A以 及A’膨脹,能夠觀察到,因而在目視下呈現(xiàn)如圖26(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見圖像。在該情況下,也以同樣的理由,由畫線B’形成的第二不可見圖像被識別。也就是說,如前述的圖4(a)或圖4(b)所示那樣的第二不可見圖像利用正負狀中 的任意一個變?yōu)榭梢妶D像而呈現(xiàn)。在本實施方式3中,使用雙凸透鏡作為判別工具,但與前述的實施方式1以及2的 情況相同,例如,即使萬線濾光片也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在利用雙凸透鏡觀察時,畫線C 幾乎沒有被識別出,所以,不會妨礙第一不可見圖像以及第二不可見圖像作為可見圖像呈 現(xiàn)時的識別性。本實施方式3中的印刷物1的印刷圖案3的畫線并不限于如圖20所示的圓形的形 狀,也可以是圖31(a)所示那樣的橢圓形。印刷圖案3具有至少四個以上的畫線要素。畫 線A和畫線A’如圖31 (b)所示那樣構成對,構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畫線A和畫線A’在四邊 形內配置成相對中心上下對稱。畫線B和畫線B’如圖31(c)所示那樣構成對,構成第二不 可見圖像,畫線B和畫線B’在四邊形內配置成相對中心左右對稱。畫線C如圖31(d)所示 那樣作為第一可見圖像(設計圖案)被識別,畫線D如圖31(e)所示那樣作為第二可見圖 像(設計圖案)被識別。畫線A和畫線A’的面積相同,另外,畫線B和畫線B’的面積也 相同。若是具有這種結構的畫線,則不對各個畫線的形狀進行限定。根據(jù)本實施方式3,采用畫線C以及D,在不妨礙呈現(xiàn)不可見圖像時的識別性的情 況下形成自由度高且具有外觀設計性的鮮明的可見圖像,所以,在有價證券等印刷物中也 是有用的。另外,在印刷物上重疊單一判別工具,由此,能夠容易且鮮明地使由畫線A以及 A’、畫線B以及B’形成的不可見圖像呈現(xiàn)。進而,僅通過使構成本發(fā)明的印刷物的各畫線 為同一顏色的單色印刷也能夠獲得充分的防偽造效果,并且對制版以及印刷方法等不進行 任何限定,因而能夠降低成本。(4)實施方式4在實施方式1至3中,對設置了能夠使用雙凸透鏡等判別工具來識別的至少一種 以上的不可見圖像的防偽造用印刷物進行了說明,但是,在實施方式4的防偽造用印刷物 中,對如下例子進行說明,即,除了能夠使用雙凸透鏡等判別工具識別的至少一種以上的不 可見圖像,還實施不使用判別工具也能夠識別的不可見圖像。圖3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4中的畫線結構的圖?;镜漠嬀€結構與圖21所示的畫 線的配置相同。圖32所示的畫線A、A’、B、B’、C以及D構成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例 如具有金屬光澤的銀油墨等印刷的印刷圖案3。并且,在印刷圖案3的畫線C上印刷有由任 意的有色、例如淺紫色油墨構成的畫線F。該畫線F與由畫線C構成的第一可見圖像以及由 畫線D構成的第二可見圖像不同,構成根據(jù)印刷物的觀察條件而出現(xiàn)的圖像。在本實施方 式4中,通過畫線F的配置構成文字“N”。另外,本實施方式4中的畫線C的畫線面積與畫 線F相同或者比畫線F大。此外,對本實施方式4中的光亮性材料以及有色油墨沒有任何 限定。圖33是圖示了在本實施方式4中的印刷有印刷圖案3的印刷物1中,在擴散光區(qū)域和正反射光區(qū)域觀察印刷物1時的各自的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這三者的位 置關系。在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處于圖33(a)的位置關系時,成為在擴散光區(qū) 域觀察,在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處于圖33(b)的位置關系時,成為在正反射光 區(qū)域觀察。在如圖33(a)所示那樣在擴散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下,如圖34(a)所示,成為如下狀態(tài)在印刷圖案3上實施的淺紫色的畫線F難以被識別,而主要由畫線C 以及D構成的兩種可見圖像能夠識別,其中畫線C以及D由銀油墨構成。另一方面,在如圖 33(b)所示那樣在正反射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下,如圖34(b)所示,由銀油 墨構成的畫線A、A’、B、B’、C以及D借助正反射光帶來的光亮性的作用,亮度提高,僅僅由 不具有光亮性作用的淺紫色油墨構成的畫線F被強調而被識別。因此,觀察到通過畫線F 的配置構成的文字“N”。(5)實施方式5本實施方式5與實施方式4同樣對如下例子進行說明,即,除了實施能夠使用雙凸 透鏡等判別工具來識別的至少一種以上的不可見圖像,還實施了不使用判別工具也能夠識 別的不可見圖像。圖35是表示本實施方式5的畫線結構的圖?;镜漠嬀€結構與圖21所示的畫線 的配置相同。圖35所示的畫線A、A’、B、B’、C以及D構成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例如 具有金屬光澤的銀油墨等印刷的印刷圖案3。并且,在印刷圖案3上印刷有由無色透明材 料、例如透明漆等構成的圖案G。該圖案G與畫線A、A’、B、B’、C以及D的配置沒有特別的 位置關系。在本實施方式5中,通過圖案G的配置構成文字“N”。此外,對本實施方式5中 的光亮性材料以及無色透明材料沒有任何限定。圖33圖示出在本實施方式5的印刷有印刷圖案3的印刷物1中,在擴散光區(qū)域和 正反射光區(qū)域觀察印刷物1時的各自的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這三者的位置關 系。在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處于圖33(a)的位置關系時,成為在擴散光區(qū)域觀 察,在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處于圖33(b)的位置關系時,成為在正反射光區(qū)域觀察。如圖33(a)所示,在擴散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下,如圖36(a)所 示,在印刷圖案3上實施的由無色透明材料構成圖案G完全透過,所以,處于主要由畫線C 以及D構成的兩種可見圖像能夠識別的狀態(tài),其中,畫線C以及D由銀油墨構成。另一方面, 如圖33(b)所示,在正反射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下,如圖36(b)所示,由銀 油墨構成的畫線A、A’、B、B’、C以及D借助正反射光帶來的光亮性的作用,亮度提高,關于 由無色透明材料構成的圖案G的部分,畫線A、A’、B、B’、C以及D的光亮性的作用被抑制。 由此,僅圖案G因光亮光性的差異被強調識別。因此,觀察到通過圖案G的配置構成的文字 “N”。在以下說明的實施方式6 8中,當在印刷物1上以預定的角度(使其為0度) 重疊判別工具2時,圖37 (a)所示那樣的第一不可見圖像5變?yōu)榭梢妶D像而呈現(xiàn),當從該位 置使判別工具2稍微沿縱軸方向錯開時,如圖37(b)所示那樣的第二不可見圖像6變?yōu)榭?見圖像而出現(xiàn)。另外,當進一步將判別工具2沿縱軸方向稍微錯開重疊時,如圖38(a)那樣 的第一不可見圖像5以正狀態(tài)出現(xiàn),當從該位置將判別工具2稍微沿縱軸方向錯開時,如圖38(b)所示那樣的第二不可見圖像6變?yōu)檎隣顟B(tài)而出現(xiàn)。如圖37(a)或圖38(a)以及圖 37(b)或圖38(b)所示,能夠觀察到正負狀中的哪一個取決于判別工具2和印刷物1之間的 相對位置,在本發(fā)明的效果的范圍內。(6)實施方式6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6的防偽造用印刷物進行說明。圖39是構成實施方式6的防偽造用印刷物1的不可見圖像的畫線。如圖39(a) 所示,畫線A和畫線A’相對假想的中心線Xl對置,并且相互處于正負的關系。該正負的關 系是指,例如,一方為黑(閉)時,另一方為白(開),一方為有著色時,另一方為無著色,不 會雙方都為黑或白。并且,該畫線A和畫線A’的面積相同,由這些畫線構成第一畫線要素 8。另外,關于圖39(b),與圖39(a)相同,畫線B和畫線B’相對假想的中心線X2對 置,相互處于負正的關系。該畫線B和畫線B’的面積相同,由這些畫線構成第二畫線要素 9。圖40是在固定的方向Y配置多個前述的各畫線要素的圖。圖40(a)是在固定的 方向Y配置多個第一畫線要素8的第一不可見圖像要素10,圖40 (b)是在與配置有第一畫 線要素8的方向相同的固定方向Y配置多個第二畫線要素9的第二不可見圖像要素11。構 成第一不可見圖像要素10的各畫線要素的中心線Xl彼此間的距離(間距)S固定。另外, 構成第二不可見圖像要素11的各畫線要素的中心線X2彼此間的距離(間距)S也固定,第 一不可見圖像要素10中的間距S和第二不可見圖像要素11中的間距S相同。此外,關于 該間距S,考慮可見狀態(tài)下的設計而為Imm以下。圖41是有規(guī)則地排列多個前述的第一不可見圖像要素10和第二不可見圖像要素 11的圖。該有規(guī)則的排列是指,構成第二不可見圖像要素11的第二畫線要素9的各畫線B 以及B’的中心位于構成第一不可見圖像要素10的第一畫線要素8的中心線Xl的位置,由 于第一不可見圖像要素10的間距S和第二不可見圖像要素11的間距S相同,所以,相對于 第一不可見圖像要素10,使第二不可見圖像要素11錯開1/4間距來排列。此外,圖41(a) 是第一不可見圖像要素10和第二不可見圖像要素11接觸排列的圖,圖41 (b)是第一不可 見圖像要素10和第二不可見圖像要素11以不接觸的方式排列的圖。當考慮可見狀態(tài)下的 設計時,優(yōu)選如圖41(a)那樣第一不可見圖像要素10和第二不可見圖像要素11接觸的方 式。當將這種不可見圖像要素10以及不可見圖像要素11在基材上呈矩陣狀無間隙、 連續(xù)且有規(guī)則地配置時,如圖42。該圖42是為了 了解第一不可見圖像、第二不可見圖像以 及可見圖像各自的結構而簡單地表示構成在印刷物上印刷的印刷圖案3的配置成矩陣狀 的多個畫線的示意圖,圖43表示在圖42中用圓圈包圍的部分的放大圖。此外,在該圖中, 虛線包圍的空白畫線如前述那樣,各畫線要素的兩個畫線成對配置,并具有正負的關系,因 此,成為在一方為黑(閉)時,另一方為白(開)的狀態(tài)。另外,關于圖42中的畫線C,在印刷物中構成可見圖像(設計圖案),示出在通常的識別狀態(tài)下通過肉眼能夠識別的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等構成的圖案。在此,可見圖像 是指,在通常的可見光下通過目視能夠識別的圖像,不可見圖像是指,在通常的可見光下通 過目視不能識別或極難識別的圖像,如圖42所示,該畫線C配置在與構成不可見圖像的畫線A、A’、B以及B’的一部分畫線重復的位置,構成可見圖像。另外,優(yōu)選由畫線C構成的可見圖像(設計圖案)將以不完全遮蔽畫線A、A’、B以及B’的方式交替配置等的構成可見 圖像的畫線C的數(shù)量控制在至少整個畫線數(shù)量的一半左右。畫線C和構成不可見圖像的各畫線A、A’、B以及B’的位置關系如前述那樣,配置 在與各畫線的一部分畫線重復的位置,但為了明確識別可見圖像,關于其大小,如圖44(a) 所示那樣相同或者如圖44(b)所示那樣是其以上,即所謂的“畫線C的面積彡畫線A、A’、B 以及B’的面積”的關系,優(yōu)選所有的畫線的大小都相同。在本實施方式6中,構成為所有的 畫線的大小相同。另外,關于將畫線C配置在與畫線A、A’、B以及B’的一部分畫線重復的位置,例 如,可以在本來配置畫線A的地方不配置畫線A而配置畫線C,另外,也可以先配置畫線A后 通過重疊印刷配置畫線C。關于構成不可見圖像的各畫線A、A’、B以及B’以及構成可見圖像的畫線C的顏 色,考慮成本方面能夠為單色(都為相同的顏色),但為了具有色彩觀感也可以為多個顏 色。但是,作為不可見圖像的畫線要素的畫線A以及畫線A’和畫線B以及畫線B’分別構 成對,所以,需要畫線A以及畫線A’為同色,畫線B以及畫線B’為同色。另外,關于構成可 見圖像的畫線C和構成不可見圖像的畫線A、A’、B以及B’的顏色的關系,若畫線C與各畫 線A、A’、B以及B’相比,濃度較高,則重疊判別工具使不可見圖像出現(xiàn)時,妨礙不可見圖像 的出現(xiàn)。因此,優(yōu)選畫線C的濃度與畫線A、A’、B以及B’的濃度相同或變低。特別是,在將 畫線C重疊印刷在畫線A、A’、B以及B’的一部分畫線上進行配置的情況下,由于重疊印刷 的部分無論如何都變?yōu)榛旌仙?,導致濃度變高,因此為了極力抑制該濃度的上升,需要降低 畫線C的濃度。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45所示,將例如由雙凸透鏡構成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 上的印刷圖案3上,并從正面通過目視觀察,由此,能夠使在印刷圖案3上實施的不可見圖 像作為可見圖像來呈現(xiàn)。此外,在本實施方式6中,距離(間距)S為340μπι,印刷圖案3通 過膠版印刷被印刷在銅版紙上。但是,距離(間距)S、印刷物的基材、印刷方法、印刷材料、 印刷裝置等沒有任何限定。在通常的目視下可見圖像被識別,但不可見圖像不被識別。當將判別工具重疊在 印刷圖案上的預定的位置上時,此前被識別的可見圖像完全不能確認,相反地,不可見圖像 被識別。關于這樣的本實施方式6的印刷物中的圖像的轉換效果的原理,下面進行說明。在可見圖像被識別而不可見圖像不被識別時,構成該可見圖像的是畫線C,構成該 背景一面的是構成不可見圖像的畫線A或Α’以及畫線B又B’。畫線A以及畫線Α’和畫線 B以及B’分別處于正負的關系,并且面積相同,因此不會作為圖像(圖案)被確認。在印刷物上的預定的位置,以作為判別工具的雙凸透鏡中的各透鏡的中心線與畫 線A的中心即圖39中的線Ll 一致的方式放置。在該情況下,由于成為畫線A被放大的狀 態(tài),所以,能夠確認由畫線A構成的圖像(圖案)。此時,構成可見圖像的畫線C以及構成 不可見圖像的畫線B以及B’與被放大的畫線A相比,面積相對變小。進而,畫線B以及B’ 相互處于正負的關系。由此,由于并不是作為圖像而僅是作為一樣的背景被識別,所以,實 際上圖像進行轉換。另外,為了放大畫線Α’,沿縱軸方向以判別工具2的各透鏡的中心線與 圖39中的線L2 —致的方式移動的情況下,利用畫線A被識別的第一不可見圖像進行正負反轉被識別。此外,使判別工具在縱軸方向錯開并使雙凸透鏡的各透鏡的中心線與圖39中的 線L3 —致,從而以畫線B被放大的方式放置判別工具的情況下,進而,在從該狀態(tài)沿縱軸方 向以判別工具2的各透鏡的中心線與圖39中的線L4 一致的方式移動的情況下,也以同樣 的原理,第二不可見圖像的正負進行反轉被識別。對于印刷圖案3,更具體地說,以圖39中的線Ll和各透鏡的中心線一致的方式,將由雙凸透鏡構成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上,并從正面通過目視觀 察的狀態(tài)表示在圖46中。在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以與圖39中的線Ll 一致的方式位于圖 46(a)所示的位置時,位于中心線7上的變?yōu)楫嬀€A。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于中心線7 上的畫線A膨脹,能夠觀察到,因此在目視下呈現(xiàn)圖46(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見圖像。另 夕卜,在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與圖39中的線L2 —致,位于圖47(a)所示的位置時,位于中心 線7上的變?yōu)楫嬀€A’。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于中心線7上的畫線A’膨脹,能夠觀察到, 因此在目視下呈現(xiàn)圖47(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見圖像。在此,畫線A和畫線A’處于正負 的關系。因而,上述的圖37(a)或圖38(a)所示那樣的第一不可見圖像變?yōu)榭捎^察到正負 狀中的哪一個的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接著,以圖39中的線L3和雙凸透鏡的各透鏡的中心線一致的方式,以相對于印刷 圖案3在縱軸方向錯開的方式將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上,從正面通 過目視所觀察的狀態(tài)表示在圖48中。在該情況下,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位于如圖48(a)所 示的位置,位于中心線7上的變?yōu)楫嬀€B。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于中心線7上的畫線B 膨脹,能夠觀察到,因此在目視下呈現(xiàn)如圖48(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見圖像。另外,在雙 凸透鏡的中心線7與圖39中的線L4 一致,位于如圖39(a)所示的位置時,位于中心線7上 的變?yōu)楫嬀€B’。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于中心線7上的畫線B’膨脹,能夠觀察到,因此, 在目視下呈現(xiàn)如圖49(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見圖像。也就是說,如前述的圖37(b)或圖 38(b)所示那樣的第二不可見圖像成為可觀察到正負狀中的哪一個的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此外,在使用判別工具判別第一、第二不可見圖像時,由畫線C形成的可見圖像幾 乎不能觀察到或難以觀察到。因此,在第一不可見圖像以及第二不可見圖像作為可見圖像 呈現(xiàn)時,不會妨礙這些圖像的識別性。在此,判別工具2不限于雙凸透鏡,例如,萬線濾光片也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在 該萬線濾光片的情況下,與濾光片上的萬線相當?shù)牟糠终诒螛嫵煽梢妶D像的畫線,從而僅 能夠確認構成不可見圖像的畫線,但是,往往無法完全遮蔽可見圖像而稍稍被識別。但是, 由于不會因此損害本發(fā)明的效果,所以,為了簡單地進行判別,使用萬線濾光片也足夠。但是,本實施方式6中的印刷物1的一個畫線的畫線A、A’、B以及B’具有圓形。 但是,并不限于這樣的形狀,也能夠使用如圖50那樣的圓形(a)、四邊形(b)、六邊形(C)、橢 圓形(d)、長方形(e)或菱形(f)等各種形狀。在該情況下,各畫線A、A’、B、B’以及C也可 以分別不同。如果畫線A和畫線A’構成對,并且是正負的關系,且面積相同,構成第一不可 見圖像,畫線B和畫線B’構成對,并且是正負的關系,且面積相同,構成第二不可見圖像,進 而,畫線C作為可見圖像(設計圖案)被識別,則畫線的形狀沒有任何限定。在圖51中示出使各畫線的形狀不同而構成的印刷物的示意圖。構成第一畫線要素的畫線A以及畫線A’由圓形形成,構成第二畫線要素的畫線B以及畫線B’由六邊形形成,構成可見圖像的畫線C由菱形形成。在該方式中,構成第一畫 線要素的畫線A以及畫線A’的面積也相同并且為相同顏色,構成第二畫線要素的畫線B以 及畫線B’的面積也相同并且為相同顏色,構成視圖像的畫線C與其他畫線面積相同,但顏 色不同。另外,第一不可見圖像要素和第二不可見圖像要素以不接觸的方式排列。根據(jù)該圖51的配置,以作為判別工具2的雙凸透鏡中的各透鏡的中心線與各畫線 的中心、即L1、L2、L3以及L4 一致的方式,分別使位置在縱軸方向稍微錯開來放置,從而畫 線A所構成的不可見圖像、畫線A’所構成的不可見圖像(畫線A所構成的不可見圖像的正 像)、畫線B所構成的不可見圖像以及畫線B’所構成的不可見圖像(畫線B所構成的不可 見圖像的正像)分別出現(xiàn)。根據(jù)本實施方式6,使用畫線C,在不妨礙呈現(xiàn)不可見圖像時的識別性的情況下形 成自由度高且具有外觀設計性的鮮明的可見圖像,因此在有價證券等的印刷物中也是有用 的。另外,在印刷物上重疊單一的判別工具,從而容易且鮮明地使由畫線A以及A’和畫線 B以及B’形成的不可見圖像呈現(xiàn)。進而,即使僅通過使構成本實施方式6的印刷物的各畫 線為同一顏色的單色印刷,也能夠獲得充分的防偽造效果,并且對制版、印刷方法等沒有任 何限定,因此能夠降低成本。(7)實施方式7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7進行說明。在上述實施方式6中,說明了設置有能夠使用 雙凸透鏡等判別工具來識別的至少一種以上的不可見圖像的防偽造用印刷物,但是,對實 施了不使用雙凸透鏡等判別工具的情況下能夠識別的潛像圖案的方式進行說明。圖52表示本實施方式7中的畫線結構。基本的畫線結構與圖42所示的畫線的配 置相同。圖52所示的畫線A、A’、B、B’以及C構成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例如具有金 屬光澤的銀油墨等印刷的印刷圖案。并且,在從前述的畫線中選擇的任意的畫線上印刷由 任意的有色油墨、例如淺紫色油墨構成的畫線D。該畫線D構成與由畫線C構成的可見圖像 不同的根據(jù)印刷物的觀察條件而出現(xiàn)的潛像圖像。另外,本實施方式7中的畫線D的面積 成為與畫線A、A’、B、B’以及C相同或比其小的結構。此外,本實施方式7中的光亮性材料 以及有色油墨沒有任何限定。圖53圖示了在本實施方式7的印刷有印刷圖案的印刷物1中,在擴散光區(qū)域和正 反射光區(qū)域觀察印刷物1時的各自的照明光源8、觀察點9和印刷物1這三者的位置關系。 在照明光源8、觀察點9和印刷物1處于圖53 (a)的位置關系時,成為在擴散光區(qū)域觀察,在 照明光源8、觀察點9和印刷物1處于圖53(b)的位置關系時,成為正反射光區(qū)域觀察。如圖53(a)所示,在擴散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下,如圖54(a)所 示,在印刷圖案上實施的淺紫色的畫線D難以被識別,成為主要由畫線C構成的可見圖像能 夠識別的狀態(tài),其中,畫線C由銀油墨構成。另一方面,如圖53(b)所示,在正反射光區(qū)域 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下,如圖54(b)所示,由銀油墨構成的畫線A、A’、B、B’以及 C利用正反射光帶來的光亮性的作用,亮度提高,只是由不具有光亮性作用的淺紫色油墨構 成的畫線D被強調而被識別。因此,能夠觀察到通過畫線D的配置構成的文字“N”。(8)實施方式8接著,對通過與上述實施方式6、7不同的方法形成潛像圖案的實施方式8進行說 明。圖55表示本實施方式8中的畫線結構。基本的畫線結構與圖42的結構相同,畫線A、A’、B、B’以及C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構成。并且,在印刷圖案上印刷有由無色透明材料、例如透明漆等構成的圖案。該圖案與畫線A、A’、B、B’以及C的配置沒有特別的關系, 能夠形成任意的圖案。圖53圖示出在本實施方式8的印刷有印刷圖案的印刷物1中在擴散光區(qū)域和正 反射光區(qū)域觀察印刷物1時的各自的照明光源8、觀察點9和印刷物1這三者位置關系。在 照明光源8、觀察點9和印刷物1處于圖53 (a)的位置關系時,成為在擴散光區(qū)域觀察,在照 明光源8、觀察點9和印刷物1處于圖53(b)的位置關系時,成為在正反射光區(qū)域觀察。如圖53(a)所示,在擴散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下,如圖56(a)所 示,在印刷圖案上實施的透明漆的畫線E難以被識別,成為主要由畫線C構成的可見圖像能 夠識別的狀態(tài),其中,畫線C由銀油墨構成。另一方面,如圖53(b)所示,在正反射光區(qū)域 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下,如圖56(b)所示,由銀油墨構成的畫線A、A’、B、B’以及 C借助正反射光帶來的光亮性的作用,亮度提高,只是由不具有光亮性的作用的透明漆構成 的畫線E被強調而被識別。因此,觀察到通過畫線E的配置構成的文字“N”。但是,與點相位調制(Dot phase modulation)或線相位調制(Linephase modulation)無關,往往產生如專利文獻5所示那樣的在單位區(qū)邊界上的萬線圖案的切斷 或因在圖案上實施的不可見圖像的邊界的狀態(tài)導致印刷再現(xiàn)上的不良。例如,如圖57所 示,在實施了具有340 μ m的萬線間距的尺寸S的印刷圖案3的印刷物1中,例如,在將由雙 凸透鏡構成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上時,從正面通過目視觀察的狀 態(tài)表示在圖58中。在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位于圖58(a)所示的位置時,位于中心線7上的 變?yōu)楫嬀€A。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于中心線7上的畫線A膨脹,能夠觀察到,因此在目視 下呈現(xiàn)如圖58(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見圖像。但是,在圖像再現(xiàn)性依賴于印刷方式、例如凸版方式、凹版方式以及孔版 (silk-screen)方式等中的最低畫線寬度、制版基材的再現(xiàn)性或數(shù)字制版(例如CTP等) 的圖像分辨率設定等的情況下,由于圖58(a)所示的畫線部Xl的最小畫線寬度為30μπι以 下,所以,存在在制版工序或印刷工序中消失的危險,作為印刷再現(xiàn)困難部位,成為印刷物 品質的不穩(wěn)定要素。另外,由于非畫線部x2的最短非畫線寬度為30 μ m以下,所以,有在制 版工序或印刷工序中由于周圍的畫線的膨脹而填埋的危險,作為印刷再現(xiàn)困難部位,成為 印刷物品質的不穩(wěn)定要素。另外,即使設置任何不可見圖像,也存在因不可見圖像的邊界的狀態(tài)使該邊界部 成為印刷再現(xiàn)困難的部的情況,從而往往也產生印刷再現(xiàn)上的不良。下面說明的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9 14用于解決與上述印刷再現(xiàn)上的不良相關的 問題。(9)實施方式9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9的防偽造用印刷物進行說明。圖59是表示針對本實施方 式9中的印刷物的印刷圖案的一個畫線的結構的部分放大和為了了解構成在印刷物上印 刷的印刷圖案3的配置成矩陣狀的結構而簡單示出的示意圖。在此,縱向的尺寸S例如為 340 μ m那樣Imm以下的大小。圖59 (a)的畫線是稱為單元的最小單位,由畫線A和畫線A’ 構成。該圖59(a)的畫線在印刷物的表面上有規(guī)則地配置成矩陣狀。畫線A和畫線A’構 成對,并且相互處于閉開(on off)的關系。該閉開的關系是指,例如一方為黑(閉)時,另一方面為白(開),一方為有著色時,另一方面為無著色,基本上不會雙方都為黑或雙方都 為白。并且,畫線A和畫線A’的面積相同。存在這種畫線A和畫線A’,由此,在通常的可見 條件下不被識別,僅由畫線A形成不可見圖像(負或正),僅由畫線A’形成不可見圖像(正 或負)。當將具有這種結構的畫線呈矩陣狀、縱橫無間隙、連續(xù)且有規(guī)則地配置在印刷物 上時,如圖59(b)。該圖59(b)是將構成在印刷物上印刷的印刷圖案3的以縱向級數(shù)ν和 橫向級數(shù)h配置成矩陣狀的多個畫線和不可見圖像為了了解其結構而以粗實線簡單地示 出的示意圖。此外,本實施方式9中所說的級(st印)數(shù)是指,在印刷圖案3上重復的單元 的數(shù)量,對級數(shù)沒有任何限制,根據(jù)該級數(shù),與可見圖像以及不可見圖像的分辨率成比例。 由不可見圖像所示的粗實線只不過是說明位置而已,實際上不如是如圖59(b)那樣能夠目 視。此時,印刷圖案3中的畫線A的總面積和畫線A’的總面積相等,另夕卜,由于畫線A以及 畫線A’在橫向上排列,從而形成由畫線A組構成的平行萬線以及由畫線A’組構成的平行 萬線。即,圖59(b)是成為利用線相位調制(Line phasemodulation)實施不可見圖像的狀 態(tài)的圖。但是,在該狀態(tài)下,通過肉眼觀察,在多個畫線A和多個畫線A’配置成矩陣狀的單 元的附近部,畫線A和畫線A’這二者為閉(有著色),所以,可觀察到濃度變高(較濃),或 者,在多個畫線A和多個畫線A’配置成矩陣狀的單元的附近部,畫線A和畫線A’這二者為 開(無著色),所以,可觀察到濃度變低(較淡),往往在肉眼觀察下可觀察到濃度變得不均 衡。為了緩和觀察到該濃度的不均衡,根據(jù)圖60所示的算法,對各最小單位即單元 [h,v]執(zhí)行畫線的刪除以及追加。此外,[ν]是從縱向上方開始數(shù)單元的級數(shù),[h]是從橫向 左側數(shù)單元的級數(shù)。首先,在處理fl中,在配置成矩陣狀的每列的單元[h,v]中,依次檢測 畫線A[h,v]以及畫線A’ [h,v]。此外,作為檢測畫線A[h,ν]以及畫線A’ [h, ν]的方法, 例如,在印刷圖案3為位圖形式的二值圖像的情況下,在應處理的單元內,可以通過一般稱 為標示的處理識別并刪除畫線A[h,ν]或畫線A’ [h,ν]。接著,在處理f2中,在與在單元[h,v]中具有畫線A’ [h,v]且在單元[h,v+l]中 具有畫線A[h,v+1]的條件一致時,在處理f3中,刪除單元[ν]中的本來配置的位置即畫線 A’ [h,v]。8卩,如圖61(£1)所示,在是單元[11^]、單元[11,計1]、單元[11,計2]的配置時,在 單元[h,ν]的畫線A,[h,ν]和單元[h,v+1]的畫線A[h,v+1]相鄰的情況下,如圖61(b) 所示,刪除單元[h,ν]中的畫線A’ [h,v]。另外,在與處理2的條件不一致的情況下,移轉 到處理4。此外,該將該處理f2、處理f3應用到圖59(b)的印刷圖案3的情況下,成為圖 61(c)所示的印刷圖案3。另外,部分地刪除畫線A’,由此,成為畫線A’的總面積比畫線A 的總面積少的狀態(tài)。接著,在處理f4中,在與在單元[h,ν]中具有畫線A[h,ν]且在單元[h,v+1]中 具有畫線A’ [h,v]的條件一致時,在處理f5中,進行單元[h,v]和單元[h,v+l]之間的畫 線的追加。即,如圖62(b)所示,在單元[h,v]和單元[h,v+l]的中間追加具有畫線A或畫 線A’的一半或大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的畫線a。由此,在單元[h,v]和單元[h,v+l]間的在 肉眼觀察下的濃度的不均衡被緩和。接著,在處理f6中,在與在單元[h,ν]中具有畫線A,[h,ν]、在單元[h,v+1]中 不具有畫線且在單元[h,v+2]中具有畫線A[h,v+2]的條件一致時,在處理f7中,進行單元[h,v+l]的中心的畫線E的追加。即,如圖62(c)所示,在單元[h,v+l]的中心追加具有畫 線A或畫線A’的一半或大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的畫線E。由此,單元[h,ν]和單元[h,v+2] 間的在肉眼觀察下的濃度的不均衡被緩和。接著,在處理f8中,在與在單元[h,ν]中具有畫線A,[h,ν]、在單元[h,ν+l]中 不具有畫線且在單元[h,v+2]中具有畫線A’ [h,v+2]的條件一致時,在處理f9中,在單元 [h,ν+l]的中心追加畫線E以及在單元[h,ν+l]和單元[h,v+2]之間追加畫線a。即,如 圖62(d)所示,在單元[h,v+l]的中心追加具有畫線A或畫線Α’的一半或大約一半的畫線 面積的畫線E,在單元[h,v+l]和單元[h,v+2]之間追加具有畫線A或畫線Α’的一半或大 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的畫線a。由此,單元[h,ν]和單元[h,v+2]間的在肉眼觀察下的濃度 的不 均衡被緩和。因而,在將這些處理f4至處理f8應用到圖59(b)的印刷模式3的情況 下,在圖62(e)所示的印刷圖案3的整個區(qū)域,在肉眼觀察下的濃度的不均衡被緩和。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63所示,將例如由雙凸透鏡構成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 上的印刷圖案3上,并從正面通過目視觀察,從而能夠使在印刷圖案3實施的不可見圖像作 為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此外,在本實施方式9中,長度S為340 μ m,將印刷圖案3通過膠版印 刷印刷在銅版紙上。但是,長度S、印刷物的基材、印刷方法、印刷材料、印刷裝置等沒有任何 限定。在印刷物上的預定的位置,以作為判別工具的雙凸透鏡中的各透鏡的中心線與畫 線A的中心即圖62中的線Ll 一致的方式放置。在該情況下,成為畫線A被放大的狀態(tài),所 以,能夠確認由畫線A構成的圖像(圖案)。在以畫線A’被放大的方式沿縱軸方向使判別 工具移動的情況下,利用畫線A被識別的第一不可見圖像的正負進行反轉而被識別。對于印刷圖案3,以預定的角度,更具體地說,以圖62中的線Ll和各透鏡的中心線 一致的方式,將由雙凸透鏡構成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上,并從正面 通過目視觀察的狀態(tài)表示在圖64中。在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以與圖62中的線Ll 一致的 方式位于圖64(a)所示的位置時,位于中心線7上的變?yōu)楫嬀€A。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 于中心線7上的畫線A膨脹,能夠觀察到,因此在目視下呈現(xiàn)圖64 (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 見圖像。在此,畫線A和畫線A’處于正負的關系。因而,第一不可見圖像變?yōu)榭捎^察到正 負狀中哪一個的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在此,判別工具2并不限于雙凸透鏡,例如萬線濾光片也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在 該萬線濾光片的情況下,與濾光片上的萬線相當?shù)牟糠终诒螛嫵煽梢妶D像的畫線,從而只 能夠確認構成不可見圖像的畫線,但是,往往不能夠完全遮蔽可見圖像而被識別出一些。但 是,由于不會因此損害本發(fā)明的效果,所以,為了簡單地進行判別,使用萬線濾光片也足夠。 此外,對于后述的實施方式10以及14也同是樣的。根據(jù)本實施方式9,在印刷物上重疊單一的判別工具,由此,能夠容易且鮮明地使 由畫線A以及A’形成的不可見圖呈現(xiàn)像。進而,僅通過使本實施方式9中的構成印刷物的 各畫線為同一顏色的單色印刷也能夠獲得充分的防偽造效果,并且對制版以及印刷方法等 沒有任何限定,因而能夠降低成本。另外,使畫線a以及畫線E的最短寬度為能夠維持印刷 物品質的最低畫線寬度以上,從而必然能夠消除印刷物品質的不穩(wěn)定要素。(10)實施方式10接著,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0的防偽造用印刷物進行說明。
在上述實施方式9中示出了線相位調制(Line phase modulation)的一例,而本 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0示出點相位調制(Dot phase modulation)的一例。圖65是表示針對 本實施方式10中的印刷物的印刷圖案的一個畫線的結構的部分放大和為了了解構成在印 刷物上印刷的印刷圖案3的配置成矩陣狀的結構而簡單示出的示意圖。在此,縱向的尺寸S 例如為340 μ m那樣Imm以下的大小。圖65(a)的畫線是稱為單元的最小單位,由畫線A和 畫線A’構成。該圖65(a)的畫線在印刷物的表面上有規(guī)則地配置成矩陣狀。畫線A和畫 線A’構成對,并且,相互處于閉開的關系。該閉開的關系是指,例如,一方為黑(閉)時,另 一方為白(開),一方為有著色時,另一方為無著色,基本上不會雙放都為黑或雙方都為白。 并且,畫線A和畫線A’的面積相同。存在這種畫線A和畫線A’,由此,在通常的可見條件 下不被識別,僅由畫線A形成不可見圖像(負或正),僅由畫線A’形成不可見圖像(正或 負)。當將具有這種結構的畫線呈矩陣狀、縱橫無間隙、連續(xù)且有規(guī)則地配置在印刷物 上時,為圖65(b)。該圖65(b)是將構成在印刷物上印刷的印刷圖案3的以縱向級數(shù)ν和橫 向級數(shù)h配置成矩陣狀的多個畫線和不可見圖像為了了解其結構而用粗實線簡單示出的 示意圖。此外,在本實施方式10中所說的級數(shù)是指,在印刷圖案3上重復的單元的數(shù)量,級 數(shù)沒有任何限制,根據(jù)該級數(shù),與可見圖像以及不可見圖像的分辨率成比例。由不可見圖像 所示的粗實線只不過是說明位置而已,實際上并不是如圖65(b)那樣能夠目視。此時,印刷 圖案3中的畫線A的總面積和畫線A’的總面積相等。另外,畫線A以及畫線A’在橫向上 排列,由此,形成由畫線A組構成的平行萬線以及由畫線A’組構成的點組。S卩,圖65(b)為 通過點相位調(Dot phase modulation)實施不可見圖像的狀態(tài)。但是,在該狀態(tài)下,在多 個畫線A和多個畫線A’配置成矩陣狀的單元的附近部,畫線A和畫線A’這二者為閉(有 著色),所以,在肉眼觀察下可觀察到濃度變高(較濃),或者在多個畫線A和多個畫線A’ 配置成矩陣狀的單元的附近部,畫線A和畫線A’這二者為開(無著色),在肉眼觀察下可觀 察到濃度變低(較淡),往往在肉眼觀察下可觀察到濃度變得不均衡。為了緩和可觀察到該濃度的不均衡的情況,根據(jù)圖60所示的算法,按每個最小單 位即單元[h,v]執(zhí)行畫線的刪除以及追加。此外,[ν]是從縱向上方數(shù)單元的級數(shù),[h]是 從橫向左側數(shù)單元的級數(shù)。首先,在處理fl中,在配置成矩陣狀的各列的單元[h,v]中,依 次檢測畫線A[h,v]以及畫線A’ [h,v]。此外,作為檢測畫線A[h,ν]以及畫線A' [h,v] 的方法,例如,在印刷圖案3為位圖形式的二值圖像的情況下,在應處理的單元內內,可以 通過一般稱為標示的處理,識別刪除畫線A[h,ν]或畫線A’ [h,v]。接著,在處理f2中,在與在單元[h,v]中具有畫線A’ [h,v]且在單元[h,v+l]中 具有畫線A[h,v+1]的條件一致時,在處理f3中,刪除單元[ν]中的本來配置的位置即畫線 A’ [h,v]。S卩,如圖66(a)所示,在是單元[h,v]、單元[h,v+l]、單元[h,v+2]的配置時,在 單元[h,ν]的畫線A,[h,ν]和單元[h,v+1]的畫線A[h,v+1]相鄰的情況下,如圖66(b) 所示,刪除單元[h,ν]的畫線A’ [h,ν]。另外,在與處理f2的條件不一致的情況下,轉移 到處理4。此外,在將該處理f2、處理f3應用到圖65(b)的印刷圖案3中的情況下,成為圖 66(c)所示的印刷圖案3。另外,部分地刪除畫線A’,由此,成為畫線A’的總面積比畫線A 的總面積少的狀態(tài)。接著,在處理f4中,在與在單元[h,ν]中具有畫線A[h,ν]且在單元[h,v+1]中具有畫線A’ [h,v+l]的條件一致時,在處理f5中,進行單元[h,v]和單元[h,v+l]之間的 畫線a的追加。即,如圖67(b)所示,在單元[h,v]和單元[h,v+l]的中間追加具有畫線A 或畫線A’的一半或大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的畫線a。由此,單元[h,v]和單元[h,v+l]間的 在肉眼觀察下的濃度的不均衡被緩和。接著,在處理f6中,在與在單元[h,ν]中具有畫線A,[h,ν]、在單元[h,ν+l]中 不具有畫線且在單元[h,v+2]中具有畫線A[h,v+2]的條件一致時,在處理f7中,進行單元 [h,v+l]的中心的畫線E的追加。即,如圖67(c)所示,在單元[h,v+l]的中心追加具有畫 線A或畫線A’的一半或大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的畫線E。由此,單元[h,ν]和單元[h,v+2] 間的在肉眼觀察下的濃度的不均衡被緩和。接著,在處理f8中,在與在單元[h,ν]中具有畫線A,[h,ν]、在單元[h,ν+l]中 不具有畫線且在單元[h,v+2]中具有畫線A’ [h,v+2]的條件一致時,在處理f9中,在單元 [h,ν+l]的中心追加畫線E以及在單元[h,ν+l]和單元[h,v+2]之間追加畫線a。即,如 圖67(d)所示,在單元[h,v+l]的中心追加具有畫線A或畫線Α’的一半或大約一半的畫線 面積的畫線E,在單元[h,v+l]和單元[h,v+2]之間追加具有畫線A或畫線Α’的一半或大 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的畫線a。由此,單元[h,ν]和單元[h,v+2]間的在肉眼觀察下的濃度 的不均衡被緩和。因而,在將這些處理f4至處理f8應用到圖65(b)的印刷圖案3的情況 下,在圖67(e)所示的印刷圖案3的整個區(qū)域,在肉眼觀察下的濃度的不均衡被緩和。
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68所示,將例如由雙凸透鏡構成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 上的印刷圖案3上,并從正面通過目視觀察,從而能夠使在印刷圖案3上實施的不可見圖像 作為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此外,在本實施方式10中,長度S為340 μ m,印刷圖案3通過膠版印 刷被印刷在銅版紙上。但是,長度S、印刷物的基材、印刷方法、印刷材料、印刷裝置等沒有任 何限定。在印刷物上的預定的位置,以作為判別工具的雙凸透鏡中的各透鏡的中心線與畫 線A的中心即圖67中的線Ll 一致的方式放置。在該情況下,成為畫線A被放大的狀態(tài),所 以,能夠確認由畫線A構成的圖像(圖案)。在以畫線A’被放大的方式沿縱軸方向使判別 工具移動時,利用畫線A被識別的第一不可見圖像的正負進行反轉被識別。對于印刷圖案3,以預定的角度,更具體地說,以圖67中的線Ll和各透鏡的中心線 一致的方式,將由雙凸透鏡構成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上,并從正面 通過目視觀察的狀態(tài)表示在圖69中。在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以與圖62中的線Ll 一致的 方式位于圖69(a)所示的位置時,位于中心線7上的變?yōu)楫嬀€A。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 于中心線7上的畫線A膨脹,能夠觀察到,因而在目視下呈現(xiàn)如圖69 (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 可見圖像。在此,畫線A和畫線A’處于正負的關系。因而,第一不可見圖像變?yōu)榭捎^察到 正負狀中哪一個的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在此,判別工具2并不限于雙凸透鏡,例如,萬線濾光片也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 在該萬線濾光片的情況下,與濾光片上的萬線相當?shù)牟糠终诒螛嫵煽梢妶D像的畫線,從而 僅能夠確認構成不可見圖像的畫線,但是,往往不能夠完全遮蔽可見圖像而稍稍被識別出。 但是,由于不會因此損害本發(fā)明的效果,所以,為了簡單地進行判別,使用萬線濾光片也足 夠。此外,后述的實施方式11以及12也是同樣的。但是,本實施方式10中的印刷物1的一個畫線的畫線A、畫線A’、畫線a以及畫線E具有圓形。但是,并不限于這樣的形狀,也能夠使用圓形、四邊形、六邊形、橢圓形、長方形 或菱形等各種形狀。在該情況下,畫線A、畫線A’、畫線a以及畫線E可以分別不同。只要 畫線A和畫線A’構成對,處于閉開的關系,且畫線a和畫線E具有畫線A和畫線A’的一半 或大約一半的畫線面積即可,畫線的形狀沒有任何限定。根據(jù)本實施方式10,在印刷物上重疊單一的判別工具,從而能夠容易且鮮明地使 由畫線A以及A’形成的不可見圖像呈現(xiàn)。進而,僅通過使構成本實施方式10的印刷物的 各畫線為同一顏色的單色印刷也能夠獲得充分的防偽造效果,并且,對制版以及印刷方法 等沒有任何限定,因此能夠降低成本。另外,使畫線a以及畫線E的最短寬度為能夠維持印 刷物品質的最低畫線寬度以上,從而能夠必然地消除印刷物品質的不穩(wěn)定要素。(11)實施方式11在上述實施方式9中,當在通常的條件下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印刷圖案3時, 由利用線相位調制(Line phase modulation)、點相位調制(Dot phase modulation)構成 的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不可見圖像被識別。相對于此,在本實施方式11中,對通過形成更 復雜的圖形組從而能夠設置多個不可見圖像以及在通常觀察時的可見圖像的防偽造用印 刷物進行說明。在此,可見 圖像是指,在通常的可見光下通過目視能夠識別的圖像,不可見 圖像是指,在通常的可見光下通過目視不能識別或極難識別的圖像。如圖70所示,當在通常的可見條件下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印刷圖案3時,由 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等構成的圖案4和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圖案8被識別。圖70 所示的圖案4和圖案8為重疊配置,但并不限于此,能夠實施各種的設計表現(xiàn)。并且,當在 印刷物1上以預定的角度(使其為0度)重疊判別工具2時,如圖71(a)或圖71(b)所示 那樣的第一不可見圖像5變?yōu)榭梢妶D像而呈現(xiàn)。另外,當在印刷物1上以與預定的角度成 90度的角度重疊判別工具2時,如圖72(a)或圖72(b)所示那樣的第二不可見圖像6變?yōu)?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捎^察到如圖71 (a)或圖71(b)以及圖72(a)或圖72(b)所示那樣正負 狀中的哪一個取決于判別工具2和印刷物1之間的相對位置,在本發(fā)明的效果的范圍內。圖73放大表示在本實施方式11的印刷物上形成的印刷圖案的一個畫線的結構要 素。如圖73(a)所示,印刷圖案3由至少七個以上的畫線要素構成。如圖73(b)所示,畫線 A和畫線A’構成對,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畫線A和畫線A’分別在四邊形內配置成相對中 心上下對稱。如圖73(c)所示,畫線B和畫線B’構成對,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畫線B和畫 線B’分別在四邊形內配置成相對中心左右對稱。如圖73(d)所示,畫線C形成第一可見圖 像(設計圖案),成為構成如圖70所示那樣的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圖案4的畫 線,并且,以畫線C的中心位于四邊形的四個角的方式配置。進而,如圖73(e)所示,畫線D 形成第二可見圖像(設計圖案),成為構成如圖70所示那樣的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構 成的圖案8的畫線,畫線D的中心與四邊形的中心一致。圖73(f)所示的畫線E、圖73(g) 所示的畫線a、圖73 (h)所示的畫線b分別是為了緩和在肉眼觀察下的濃度的不均衡而設置 的,關于這些畫線的追加在后面詳細說明。當將具有這種結構的畫線呈矩陣狀、縱橫無間隙、連續(xù)且有規(guī)則地配置在印刷物 上時,為圖74。該圖74是將構成在印刷物上印刷的印刷圖案3的以縱向級數(shù)ν和橫向級數(shù) h配置成矩陣狀的多個畫線和不可見圖像為了了解其結構而以粗實線簡單示出的示意圖, 圖74(a)和圖74(b)在相同的印刷圖案3中說明不可見圖像的差異。此外,與上述實施方式9相同,在本實施方式11中所說的級數(shù)是指,在印刷圖案3上重復的單元數(shù),對級數(shù)沒有任何限制,根據(jù)該步數(shù),與可見圖像以及不可見圖像的分辨率成比例。不可見圖像所示的粗 實線只不過是說明位置而已,實際上并不如圖74那樣能夠目視。此時,印刷圖案3中的畫 線A的總面積、畫線A’以及畫線B的總面積、畫線B’的總面積相等。即,圖74成為利用點 相位調制(Dot phase modulation)實施圖74(a)和圖74(b)所示的兩種不可見圖像的狀 態(tài)。但是,在該狀態(tài)下,在肉眼觀察下可觀察到多個畫線A、多個畫線A’以及多個畫線B、多 個畫線B’配置成矩陣狀的附近部的濃度變高,另外,可觀察到濃度因配置成矩陣狀的空白 部而變低,往往在肉眼觀察下可觀察到濃度變得不均衡。為了緩和可觀察到該濃度的不均衡的情況,根據(jù)在縱向進行處理的圖60所示的 算法以及在橫向進行處理的圖75所示的算法,按每個最小單位即單元[h,v]執(zhí)行畫線的刪 除以及追加。此外,[ν]是從縱向上方數(shù)單元的級數(shù),[h]是從橫向左側數(shù)單元的級數(shù)。首 先,在處理fl中,在配置成矩陣狀的各列的單元[h,ν]中依次檢測畫線A[h,ν]以及畫線 A,[h,ν]、畫線B[h,ν]以及畫線B’ [h,ν]。此外,作為檢測畫線A[h,ν]以及畫線A’ [h, ν]、畫線B[h,ν]以及畫線B’ [h,ν]的方法,例如,在印刷圖案3為位圖形式的二值圖像的 情況下,在應處理的單元內,可以通過一般稱為標示的處理,識別刪除畫線A[h,ν]或畫線 A,[h,ν]以及畫線B[h,ν]或畫線B,[h,ν]。接著,在圖60所示的處理f2中,在與在單元[h,ν]中具有畫線A’ [h,ν]且在單元 [h, v+1]中具有畫線A[h,v+1]的條件一致時,在處理f3中刪除單元[ν]中的本來配置的 位置即畫線A’ [h,v]。即,如圖76(a)所示,在是單元[h,ν]、單元[h,v+1]、單元[h,v+2] 的配置時,在單元[h,v]的畫線A’ [h,v]和單元[h,v+l]的畫線A[h,v+1]相鄰的情況下, 如圖76(b)所示,刪除單元[h,v]的畫線A’ [h,v]。另外,在與處理f2的條件不一致的情 況下,轉移到處理4。另一方面,在圖75所示的處理fl2中,在與在單元[h,v]中具有畫線 B’ [h,ν],且在單元[h+1,ν]中具有畫線B[h+1,ν]的條件一致時,在處理fl3中,刪除單 元[ν]中的本來配置的位置即畫線B’ [h,ν]。即,如圖76(c)所示,在是單元[h,ν]、單元 [h+1, ν]、單元[h+2,ν]的配置時,在單元[h,ν]的畫線B’ [h,ν]和單元[h+1,ν]的畫線 B[h+1, ν]相鄰的情況下,如圖76(d)所示,刪除單元[h,v]的畫線B’ [h,v]。另外,在與處 理f 12的條件不一致的情況下,轉移到處理Π4。此外,在將該處理Π2、處理Π3應用到圖 74的印刷圖案3的情況下,成為圖77所示的印刷圖案3。另外,部分地刪除畫線A’以及畫 線B’,從而畫線A’的總面積比畫線A的總面積少,畫線B’的總面積比畫線B的總面積少。接著,在圖60所示的處理f4中,在與在單元[h,ν]中具有畫線A[h,ν]且在單元 [h, v+1]中具有畫線A,[h,v+1]的條件一致時,在處理f5中,進行單元[h,ν]和單元[h, v+1]之間的畫線a的追加。即,如圖78(b)所示,在單元[h,ν]和單元[h,v+1]的中間追 加具有畫線A或畫線A’的一半或大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的畫線a。由此,單元[h,ν]和單 元[h,v+l]間的在肉眼觀察下的濃度的不均衡被緩和。另一方面,在圖75所示的處理Π4 中,在與在單元[h,ν]中具有畫線B[h,ν]且在單元[h+Ι,ν]中具有畫線B’ [h+1, ν]的條 件一致時,在處理fl5中,進行單元[h,ν]和單元[h+Ι,ν]之間的畫線b的追加。即,如圖 78(f)所示,在單元[h,v]和單元[h+l,v]的中間追加具有畫線B或畫線B’的一半或大約 一半的畫線面積的畫線b。由此,單元[h,ν]和單元[h+1,ν]間的在肉眼觀察下的濃度的 不均衡被緩和。
接著,在圖60所示的處理f6中,在與在單元[h,ν]中具有畫線A’ [h,v]、在單元[h,v+l]中不具有畫線且在單元[h,v+2]中具有畫線A[h,v]的條件一致時,在處理f7中, 進行單元[h,v+l]的中心的畫線E的追加。即,如圖78(c)所示,在單元[h,v+l]的中心追 加具有畫線A或畫線A’的一半或大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的畫線E。由此,單元[h,v]和單元 [h,v+2]間的在肉眼觀察下的濃度的不均衡被緩和。另一方面,在圖75所示的處理fl6中, 在與在單元[h,ν]中具有畫線B’ [h,ν]、在單元[h+1,ν]中不具有畫線且在單元[h,v+2] 中具有畫線B[h,ν]的條件一致時,在處理fl7中,進行單元[h+1,ν]中的畫線E的追加。 艮口,如圖78(g)所示,在單元[h+1,ν]的中心追加具有畫線B或畫線B,的一半的畫線面積 的畫線Ε。由此,單元[h,v]和單元[h+2,v]間的在肉眼觀察下的濃度的不均衡被緩和。接著,在圖60所示的處理f8中,在與在單元[h,ν]中具有畫線A’ [h,v]、在單元 [h,v+l]中不具有畫線且在單元[h,v+2]中具有畫線A’ [h,v+2]的條件一致時,在處理f9 中,在單元[h,v+1]中追加畫線E以及在單元[h,v+1]和單元[h,v+2]之間追加畫線a。 艮口,如圖78(d)所示,在單元[h,v+1]的中心追加具有畫線A或畫線Α,的一半或大約一半 的畫線面積的畫線E。由此,單元[h,ν]和單元[h,v+2]間的在肉眼觀察下的濃度的不均 衡被緩和。另一方面,在圖75所示的處理fl8中,在與在單元[h,ν]中具有畫線B’ [h+2, ν]、在單元[h+1,ν]中不具有畫線且在單元[h+2,ν]具有畫線B’ [h+2, ν]的條件一致時, 在處理fl9中,在單元[h+1,ν]中追加畫線E以及在單元[h+1,ν]和單元[h+2,ν]之間追 加畫線b。S卩,如圖78(h)所示,在單元[h+1,ν]的中心追加具有畫線B或畫線B’的一半 或大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的畫線Ε,在單元[h+1,ν]和單元[h+2,ν]之間追加具有畫線B或 畫線B’的一半或大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的畫線b。由此,單元[h,v]和單元[h+2,v]間的在 肉眼觀察下的濃度的不均衡被緩和。因而,在將圖60中的處理f4至處理f9以及圖75中 的處理fl4至處理fl9應用到圖65(b)的印刷圖案3的情況下,在圖79所示的印刷圖案3 的整個區(qū)域,肉眼觀察下的濃度的不均衡被緩和。接著,如圖80所示,配置畫線C和畫線D。畫線C形成第一可見圖像(設計圖 案),成為構成圖70所示那樣的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圖案4的畫線,畫線D形成第 二可見圖像(設計圖案),構成圖70所示那樣的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圖案8的 畫線。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81所示,例如將由雙凸透鏡構成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 的印刷圖案3上,從正面通過目視觀察,從而能夠使在印刷圖案3上實施的不可見圖像作為 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此外,在本實施方式11中,長度S為340 μ m,印刷圖案3通過膠版印刷被 印刷在銅版紙上。但是,長度S、印刷物的基材、印刷方法、印刷材料、印刷裝置等沒有任何限 定。對于印刷圖案3,以雙凸透鏡的各透鏡的中心線7與圖78中的線Ll 一致的方式, 將由雙凸透鏡構成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上,并從正面通過目視觀 察的狀態(tài)表示在圖82中。在該情況下,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處于圖82(a)所示的位置,位 于中心線7上的是畫線A、畫線B以及B’。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于中心線7上的畫線A、 B以及B’膨脹,能夠觀察到,因此,在目視下呈現(xiàn)圖82(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見圖像。在 此,畫線B以及B’相對于畫線A,與中心線7的切線少,所以,由這些形成的圖像難以被識 另O。因此,只是由畫線A形成的第一不可見圖像被識別。對于印刷物1的圖案3,以雙凸透鏡中的各透鏡的中心線7與圖78中的線Ll 一致的方式,將由雙凸透鏡構成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上,并從正面通過 目視所觀察的狀態(tài)表示在圖83中。在該情況下,雙凸透鏡的中心線7位于圖83(a)所示的 位置,位于中心線7上的變?yōu)楫嬀€B、A以及A’。借助雙凸透鏡的特性,位于中心線7上的 畫線B、A以及A’膨脹,能夠觀察到,因此通過目視呈現(xiàn)如圖83(b)所示那樣的圖形的可見 圖像。在此,畫線A以及A’相對于畫線B,與中心線7的切線少,所以,由這些形成的圖像難 以被識別。因此,只是由畫線B形成的第二不可見圖像被識別。在本實施方式11中,使用雙凸透鏡作為判別工具,但與前述的實施方式9的情況相同,例如,萬線濾光片也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在利用雙凸透鏡觀察時,由于畫線a、畫線 b、畫線C、畫線D以及畫線E幾乎沒有被識別,所以,不會妨礙第一不可見圖像以及第二不可 見圖像作為可見圖像呈現(xiàn)時的識別性。本實施方式11中的印刷物1的印刷圖案3的畫線不限于如圖73所示的圓形的形 狀,也可以是如圖84所示那樣的橢圓形。如圖84(a)所示,印刷圖案3由至少七個以上的畫 線要素構成。如圖84(b)所示,畫線A和畫線A’構成對,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畫線A和畫 線A’分別在四邊形內配置成相對中心上下對稱。如圖84(c)所示,畫線B和畫線B’構成 對,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畫線B和畫線B’分別在四邊形內配置成相對中心左右對稱。如 圖84(d)所示,畫線C形成第一可見圖像(設計圖案),成為構成如圖70所示那樣的由任 意的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圖案4的畫線,并且,以畫線C的中心位于四邊形的四個角的方式 配置。進而,如圖84(e)所示,畫線D形成第二可見圖像(設計圖案),成為構成如圖70所 示那樣的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圖案8的畫線,以畫線D的中心與四邊形的中心一 致的方式配置。圖84(f)所示的畫線E、圖84(g)所示的畫線a、圖84(h)所示的畫線b分 別是為了緩和在肉眼觀察下的濃度的不均衡而設置的。只要具有這種結構即可,各個畫線 的形狀沒有限定。根據(jù)本實施方式11,使用畫線C以及D,在不妨礙呈現(xiàn)不可見圖像時的識別性的情 況下形成自由度高且具有外觀設計性的鮮明的可見圖像,因此在有價證券等印刷物中也是 有用的。另外,在印刷物上重疊單一的判別工具,由此,能夠容易且鮮明地使由畫線A以及 A’形成的不可見圖像呈現(xiàn)。進而,僅通過使構成本實施方式11的印刷物的各畫線為同一顏 色的單色印刷,也能夠獲得充分的防偽造效果,并且對制版以及印刷方法等沒進行任何限 定,因而能夠降低成本。另外,使畫線a、畫線b以及畫線E的最短寬度為能夠維持印刷物品 質的最低畫線寬度以上,從而必然能夠消除印刷物品質的不穩(wěn)定要素。(12)實施方式12在上述實施方式11中,在印刷物1的印刷圖案3上設置第一不可見圖像和第二不 可見圖像這兩種不可見圖像。但是,在進行設置各個第一不可見圖像和第二不可見圖像的 處理時,往往會出現(xiàn)在構成印刷圖案3的畫線中圖90所示的單元[h,ν]那樣畫線A或A’ 以及畫線B或B’完全缺少的情況。因此,如本實施方式12那樣,期望在單元[h,ν]的中心 追加具有與畫線A、A’、B或B’大致相同的畫線面積的畫線E。由此,在肉眼觀察下的濃度 的不均衡被進一步緩和。(13)實施方式13在上述實施方式9至12中,對設置有能夠使用雙凸透鏡等的判別工具來識別的至 少一種以上的不可見圖像的防偽造用印刷物進行了說明,但是,在本實施方式13的防偽造用印刷物中,對如下例子進行說明,除了實施能夠使用雙凸透鏡等判別工具來識別的至少 一種以上的不可見圖像,還實施不使用判別工具也能夠識別的不可見圖像。圖85是表示本實施方式13中的畫線結構的圖?;镜漠嬀€結構與圖80所示的畫 線的配置相同。圖85所示的畫線A、A’、a、B、B’、b、C、D以及E構成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 墨、例如具有金屬光澤的銀油墨等印刷的印刷圖案3。并且,在印刷圖案3中的畫線C上印 刷有由任意的有色例如淺紫色油墨構成的畫線F。該畫線F與由畫線C構成的第一可見圖 像以及由畫線D構成的第二可見圖像不同,構成根據(jù)印刷物的觀察條件而出現(xiàn)的圖像。在 本實施方式13中,通過畫線F的配置構成文字“N”。另外,本實施方式13中的畫線C的畫 線面積與畫線F相同或比畫線F大。此外,對本實施方式13中的光亮性材料以及有色油墨 不進行任何限定。圖86圖示出在本實施方式13的印刷有印刷圖案3的印刷物1中,在擴散光區(qū)域 和正反射光區(qū)域觀察印刷物1時的各自的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這三者的位置 關系。在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處于圖86(a)的位置關系時,成為在擴散光區(qū)域 觀察,在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處于圖86(b)的位置關系時,成為在正反射光區(qū) 域觀察。如圖86(a)所示,在擴散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下,如圖87(a)所 示,在印刷圖案3上實施的淺紫色的畫線F難以被識別,處于主要由畫線C以及D構成的兩 種可見圖像能夠識別的狀態(tài),畫線C以及D由銀油墨構成。另一方面,如圖86(b)所示,在 正反射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下,如圖87(b)所示,由銀油墨構成的畫線A、 A’、a、B、B’、b、C、D以及E借助正反射光帶來的光亮性的作用,亮度提高,只是由不具有光 亮性的作用的淺紫色油墨構成的畫線F被強調而被識別。因此,觀察到通過畫線F的配置 構成的文字“N”。(14)實施方式14本實施方式14與上述實施方式13同樣地,對如下的例子進行說明,除了實施能夠 使用雙凸透鏡等判別工具來識別的至少一種以上的不可見圖像,還實施不使用判別工具也 能夠識別的不可見圖像。圖88表示本實施方式14中的畫線結構?;镜漠嬀€結構與圖80所示的畫線的 配置相同。圖88所示的畫線A、A’、a、B、B’、b、C、D以及E構成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 例如具有金屬光澤的銀油墨等印刷的印刷圖案3。并且,在印刷圖案3上印刷有由無色透明 材料、例如透明漆等構成的圖案G。該圖案6與畫線4、4’、3』、8’、13、(、0以及E的配置沒 有特別的位置關系。在本實施方式14中,通過圖案G的配置構成文字“N”。此外,對本實施 方式14中的光亮性材料以及無色透明材料沒有任何限定。圖86是圖示在本實施方式14的印刷有印 刷圖案3的印刷物1中,在擴散光區(qū)域 和正反射光區(qū)域觀察印刷物1時的各自的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這三者的位置 關系的圖。在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處于圖86(a)的位置關系時,成為在擴散光 區(qū)域觀察,在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處于圖86(b)的位置關系時,成為正反射光 區(qū)域觀察。如圖86(a)所示,在擴散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下,如圖89 (a)所示 那樣,在印刷圖案3上實施的由無色透明材料構成的圖案G完全透過,所以,處于主要由畫線C以及D構成的兩種可見圖像能夠識別的狀態(tài),其中畫線C以及D由銀油墨構成。另一 方面,如圖86 (b)所示,在正反射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下,如圖89 (b)所示, 由銀油墨構成的畫線A、A’、a、B、B’、b、C、D以及E借助正反射光帶來的光亮性的作用,亮 度提高,關于由無色透明材料構成的圖案G的部分,畫線A、A’、a、B、B’、b、C、D以及E的光 亮性的作用被抑制。由此,僅是圖案G因光亮性的差異而被強調識別。因此,觀察到通過圖 案G的配置構成的文字“N”。(15)實施方式15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5是設置有一種不可見圖像以及可見圖像的例子。如圖91 (a)所示,印刷圖案3由至少四個以上的畫線要素構成。如圖91 (b)所示, 畫線A和畫線A’構成對,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畫線A和畫線A’分別在四邊形內配置成相 對中心上下對稱。如圖91(c)所示,畫線C與畫線A以及畫線A’的面積相同或比其大,由 該畫線C形成可見圖像(設計圖案),成為構成如圖70所示那樣的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 字構成的圖案4的畫線,畫線C的中心位于四邊形的大致中央。圖91 (d)所示的畫線E、圖 91(e)所示的畫線a是為了緩和在肉眼觀察下的濃度的不均衡而設置的。只要具有這種結 構即可,并不對各個畫線的形狀進行限定。此外,畫線C和畫線E將位置共有,但是,對本發(fā) 明的效果沒有任何影響。根據(jù)上述實施方式9 15,能夠利用第五畫線設置可見圖像,使由這些可見圖像 構成的自由度高的有價證券取得具有特有的高級感的美麗的外觀。印刷圖案所具有的具有外觀設計性的美麗的可見圖像在呈現(xiàn)不可見圖像時不會 妨礙識別性的情況下,通過在印刷物上重疊判別工具,從而不可見圖像容易且鮮明地變?yōu)?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根據(jù)畫線結構,僅通過單色印刷就能夠帶來防偽造效果,所以,成本方面比優(yōu)良, 對制版以及印刷方法也沒有任何限定,所以,在印刷方式上也有自由度。(16)實施方式16在以下說明的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6 22中,當在印刷物1上以預定的角度(使 其為0度)重疊判別工具2時,圖92(a)或圖92(b)所示那樣的第一不可見圖像5變?yōu)榭?見圖像而呈現(xiàn)。另外,當在印刷物1上以與預定的角度成120度的角度重疊判別工具2時, 圖93 (a)或圖93(b)所示那樣的第二不可見圖像6變?yōu)榭梢妶D像而呈現(xiàn)。進而,當在印刷 物1上以與預定的角度成60度的角度重疊判別工具2時,圖94(a)或圖94(b)所示那樣的 第三不可見圖像7變?yōu)榭梢妶D像而呈現(xiàn)。如圖92(a)或圖92(b)、圖93 (a)或圖93(b)、圖 94(a)或圖94(b)所示那樣可觀察到正負狀中的哪一個,取決于判別工具2和印刷物1之間 的相對的位置,在本發(fā)明的效果的范圍內。本實施方式16 22中的基本的畫線結構是如圖95的印刷圖案3所示那樣的由 六邊形排列構成的細微的畫線組。對于這樣的圖案,如圖96所示,例如,將由雙凸透鏡構成 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案3上,從正面通過目視觀察,從而能夠使在印刷 圖案3上實施的不可見圖像作為可見圖像而呈現(xiàn)。判別工具2是在具有透明性的濾光片上 呈萬線狀沿一個方向形成多個直線而形成的,在該六邊形排列中,關于重疊萬線濾光片或 雙凸透鏡等判別工具2時的有效角度,角度La為0度,角度Lz為30度,角度Lc為60度, 角度Ly為90度,角度Lb為120度,角度Lx為150度,能夠使用總計6種角度。
44
另外,對于圖96所示的雙凸透鏡的萬線間距的間隔S來說,若根據(jù)圖95所示的例 子,則被分類成一方為角度La、角度Lb、角度Lc、另一方為角度Lx、角度Ly、角度Lz的這兩 個系統(tǒng)。利用這些角度能夠對不可見圖像進行析像的間隔S,為圖97所示的5種。如圖97 所示,在角度Lx、角度Ly、角度Lz中,成為間隔SI、間隔S2、間隔S3,在角度La、角度Lb、角 度Lc中,成為間隔S4、間隔S5。這些的不同與在實施方式16 22中所說明的重疊雙凸透 鏡等判別工具2時的有效角度和不可見圖像的有效面積相關。進而,本實施方式16 22由稱為單元的8種畫線的集合體構成。例如在如圖98 所示那樣的圖形區(qū)域呈矩陣狀有規(guī)則地配置由構成可見圖像和不可見圖像的畫線組構成 的8種單元(a) (h),由此,將圖92所示的第一不可見圖像5或圖93所示的第二不可見 圖像6或圖94所示的第三不可見圖像7應用到印刷圖案3。在該單元(a) (h)中所包含 的畫線要素由畫素A以及畫線A’的任意一個或其多個、多個畫線B以及畫線B’的任意一 個或其多個、多個畫線C以及畫線C’的任意一個或其多個構成。此外,畫線A和畫線A’以圖91所示的線L1的角度即0度的軸對置,相互處于閉 開的關系。該閉開的關系是指,例如一方為黑(閉)時,另一方為白(開),一方為有著色 時,另一方為無著色,基本上不會雙方都為黑或雙方都為白。并且,畫線A和畫線A’的面積 相同。由于存在這樣的畫線A和畫線A’,由此,在通常的可見條件下不被識別,僅由畫線A 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負或正),僅通過畫線A’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正或負)。同樣,畫線B和畫線B’以線L2的軸對置,處于閉開的關系,且面積相同。僅由畫 線B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負或正),僅由畫線B’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正或負)。進而, 同樣,畫線C和畫線C’以線L3的角度的軸對置并處于閉開的關系,且面積相同。僅由畫線 C形成第三不可見圖像(負或正),僅由畫線C,形成第三不可見圖像(正或負)。接著,使用圖100對單元(a) (h)中的各個畫線結構進行說明。首先,對于由 單元(a)構成的畫線來說,畫線A為閉,其他為開。S卩,畫線A、畫線B’和畫線C’成為單元 (a)中的主要畫線。接著,對于由單元(b)構成的畫線來說,畫線B為閉,其他為開。S卩,畫 線B、畫線A’和畫線C’成為單元(b)中的主要畫線。接著,對于由單元(c)構成的畫線來 說,畫線C為閉,其他為開。S卩,畫線C、畫線A’和畫線B’成為單元(c)中的主要畫線。接 著,對于由單元(d)構成的畫線來說,畫線A和畫線B為閉,其他為開。S卩,畫線A、畫線B和 畫線C’成為單元(d)中的主要畫線。接著,對于由單元(e)構成的畫線來說,畫線B和畫 線C為閉,其他為開。S卩,畫線B、畫線C和畫線A’成為單元(e)中的主要畫線。接著,對于 由單元(f)構成的畫線來說,畫線A和畫線C為閉,其他為開。S卩,畫線A、畫線C和畫線B’ 成為單元(f)中的主要畫線。接著,對于由單元(g)構成的畫線來說,畫線A、畫線B和畫線 C為閉,沒有開的畫線。S卩,畫線A、畫線B和畫線C成為單元(g)中的主要畫線。接著,對 于由單元(h)構成的畫線來說,畫線A’、畫線B’和畫線C’為閉,其他為開。S卩,畫線A’、畫 線B’和畫線C’成為單元(h)中的主要畫線。(17)實施方式17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7的防偽造用印刷物進行說明。圖99是構成在本實施方式17的印刷物上印刷的印刷圖案3的配置成矩陣狀的單 元的示意圖。線L1、線L2、線L3與作為判別工具的雙凸透鏡的中心線的角度一致,線L1為 0度、線L2為120度、線L3為60度。另外,線L1、線L2和線L3各自的間隔相當于圖97所示的用于對不可見圖像進行析象的間隔S2的2倍,在本實施方式17中,為例如340 ym那 樣1mm以下的尺寸。圖100是基于圖99的示意圖所示的畫線的配置表示本實施方式17中的8種單 元(a) (h)的畫線結構的圖。這8種單元應用于圖98所示的畫線區(qū)域(a) (h)。圖 100(a)構成本實施方式17中的單元01),由畫線々、畫線8’和畫線C’構成。圖100(b)構 成本實施方式17中的單元(⑴,由畫線丄畫線々’和畫線C’構成。圖100(c)構成本實施 方式17中的單元&),由畫線(、畫線4’和畫線8’構成。圖100(d)構成本實施方式17中 的單元((1),由畫線々、畫線8和畫線(’構成。圖100(e)構成本實施方式17中的單元(e), 由畫線B、畫線C和畫線A’構成。圖100 (f)構成本實施方式17中的單元(f),由畫線A、畫 線C和畫線B’構成。圖100(g)構成本實施方式17中的單元&),由畫線々、畫線8和畫線 C構成。圖100(h)構成本實施方式17中的單元01),由畫線々’、畫線8’和畫線C’構成。本實施方式17以圖100所示的畫線的配置和結構,應用在圖98所示的各個區(qū)域 中。由此,如圖96所示,例如將由雙凸透鏡構成的判別工具2重疊在印刷物1上的印刷圖 案3上,并從正面通過目視觀察,從而圖92所示的第一不可見圖像5、或圖93所示的第二不 可見圖像6或圖94所示的第三不可見圖像7分別成為可見圖像而被呈現(xiàn)。根據(jù)本實施方式17,在印刷物上重疊單一的判別工具,從而容易且鮮明地使由畫 線A以及A’、畫線B以及B’、畫線C以及C’形成的不可見圖像呈現(xiàn)。進而,僅通過使構成 本實施方式17的印刷物的各畫線為同一顏色的單色印刷就能獲得充分防偽造效果,并且 對制版以及印刷方法等沒有任何限定,因而能夠降低成本。(18)實施方式18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8的防偽造用印刷物進行說明。圖101是表示構成在本實施方式18的印刷物上印刷的印刷圖案3的配置成矩陣 狀的單元的示意圖。線L1、線L2、線L3與作為判別工具的雙凸透鏡的中心線的角度一致, 線L1為0度、線L2為120度、線L3為60度。另外,線L1、線L2、線L3各自的間隔相當于 圖97所示的用于對不可見圖像進行析像的間隔S4,在本實施方式18中,為例如340 y m那 樣1mm以下的尺寸。另外,如圖101所示,本實施方式18的特征在于,成對的畫線的距離比與其他線畫 的距離近,另外,成對畫線的距離比相同的畫線要素彼此間的距離近。例如特征在于,處于 成對的畫線A和畫線A’的距離比與畫線B、畫線C、畫線B’以及畫線C’的距離近的關系, 另一方面,在相同的畫線要素即畫線A彼此間距離以及與畫線A’的距離中,也處于成對的 畫線A和畫線A’的距離近的關系。進而,在本實施方式18中,除成對的畫線外的大多其他畫線比成對的畫線間的距 離遠。因此,可以在距離遠的畫線之間根據(jù)需要設置畫線D以及畫線E。此外,該畫線D以 及畫線E如下配置,即,在與雙凸透鏡的中心線一致的線L1、線L2以及線L3位于畫線A、畫 線B、畫線C、畫線A’、畫線B’以及畫線C’的任意一個的中心時,與雙凸透鏡的中心線一致 的線L1、線L2以及線L3都不重疊。由該畫線D以及畫線E構成第一可見圖像以及第二可 見圖像。即,如圖103所示,在不使用判別工具2在通常的條件下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 印刷圖案3時,利用畫線D識別出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圖案4,進而,利用畫線E識 別出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圖案8。由此,能夠實施各種設計表現(xiàn)。
46
圖102是基于圖101的示意圖所示的畫線的配置,表示本實施方式18中的8種單元(a) (h)的畫線結構的圖。此外,單元(a) (h)各自包含的畫線A、畫線B、畫線C、畫 線A’、畫線B’以及畫線C’的作用基本上與上述實施方式17同樣,本實施方式18以圖101 的示意圖所示的畫線的配置和結構應用在圖98所示的各個區(qū)域中。根據(jù)本實施方式18,能夠使用畫線D以及畫線E在不妨礙呈現(xiàn)不可見圖像時的識 別性的情況下形成自由度高且具有外觀設計性的鮮明的可見圖像,所以,在有價證券等印 刷物中也是有用的。另外,在印刷物上重疊單一的判別工具,由此,能夠容易且鮮明地使由 畫線A以及A’、畫線B以及B’、畫線C以及C’形成的不可見圖像呈現(xiàn)。進而,僅通過使構 成本實施方式18中的印刷物的各畫線為同一顏色的單色印刷也能夠獲得充分的防偽造效 果,并且對制版以及印刷方法等沒有任何限定,因此,能夠降低成本。(19)實施方式19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9的防偽造用印刷物進行說明。圖104是構成在本實施方式19的印刷物上印刷的印刷模式3的配置成矩陣狀的 單元的示意圖。線L1、線L2、線L3與作為判別工具的雙凸透鏡的中心線的角度一致,線L1 為0度、線L2為120度、線L3為60度。另外,線L1、線L2、線L3各自的間隔S相當于圖97 所示的用于對不可見圖像進行析像的間隔S1的4倍,在本實施方式19中,例如為340 ym 那樣1mm以下的尺寸。另外,如圖104所示,在本實施方式19中,共有畫線A或畫線A’、畫線B或畫線B’、 畫線C或畫線C’。作為一例,與共有畫線A、畫線B’和畫線C’的畫線成對的畫線為共有畫 線A’、畫線B和畫線C的畫線。這樣,即使分別共有畫線要素,圖92所示的第一不可見圖 像5、或圖93所示的第二不可見圖像6、或圖94所示的第三不可見圖像7分別變?yōu)榭梢妶D 像而被呈現(xiàn)。進而,在本實施方式19中,共有畫線A或畫線A’、畫線B或畫線B’、畫線C或畫線 C’,由此,在六邊形排列中,能夠設置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A’、畫線B’以及畫線C’的 任一個都不共有的畫線。也就是,在該不共有的畫線中根據(jù)需要可以設置畫線D以及畫線 E。此外,該畫線D以及畫線E為如下配置,即,在與雙凸透鏡的中心線一致的線L1、線L2以 及線L3位于分別被共有的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A’、畫線B’以及畫線C’的任意一個 的中心時,與雙凸透鏡的中心線一致的線L1、線L2以及線L3都不重疊。由該畫線D以及畫 線E構成第一可見圖像。即,如圖103所示,當不使用判別工具2在通常的條件下通過目視 觀察印刷物1的印刷圖案3時,利用畫線D識別出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圖案4,進 而,利用畫線E識別出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圖案8。由此,能夠實施各種各樣的設 計表現(xiàn)。圖105是基于圖104的示意圖所示的畫線的配置表示本實施方式19中的8種單 元(a) (h)的畫線結構的圖。此外,單元(a) (h)各自包含的畫線A、畫線B、畫線C、畫 線A’、畫線B’以及畫線C’的作用基本上與上述實施方式17同樣,但是,本實施方式19的 特征在于,共有畫線A或畫線A’、畫線B或畫線B’、畫線C或畫線C’。另外,本實施方式19 以圖104的示意圖所示的畫線的配置和結構應用在圖98所示的各個區(qū)域中。根據(jù)本實施方式19,使用畫線D以及畫線E,能夠在不妨礙呈現(xiàn)不可見圖像時的識 別性的情況下形成自由度高且具有外觀設計性的鮮明的可見圖像,所以,在有價證券等印刷物中也是有用的。另外,在印刷物上重疊單一的判別工具,從而能夠容易且鮮明地使由畫 線A以及A’、畫線B以及B’、畫線C以及C’形成的不可見圖像呈現(xiàn)。進而,僅通過使構成 本實施方式19的印刷物的各畫線為同一顏色的單色印刷也能夠獲得充分的防偽造效果, 并且對制版以及印刷方法等沒有任何限定,因此,能夠降低成本。(20)實施方式20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0的防偽造用印刷物進行說明。圖106是表示構成在本實施方式20中的印刷物上所印刷的印刷圖案3的配置成 矩陣狀的單元的示意圖。線L1、線L2、線L3與作為判別工具的雙凸透鏡的中心線的角度一 致,線L1為0度,線L2為120度,線L3為60度。另外,線L1、線L2、線L3各自的間隔S相 當于圖97所示的用于對不可見圖像進行析像的間隔S4的3倍,在本實施方式20中,例如 為340 ii m那樣1mm以下的尺寸。另外,如圖106所示,在本實施方式20中,畫線A或畫線A’、畫線B或畫線B’、畫 線C或畫線C’將各自的位置關系保持為六邊形排列,并且,各個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 A’、畫線B’以及畫線C’在作為雙凸透鏡的中心線的線L1、線L2、或線L3的角度方向上,按 照相同的每個畫線要素至少連續(xù)配置兩個以上。因此,本實施方式20中,與實施方式18或 實施方式19相比,與雙凸透鏡的中心線接觸的畫線區(qū)域多,所以,圖92所示的第一不可見 圖像5、或圖93所示的第二不可見圖像6、或圖94所示的第三不可見圖像7分別成為比上 述實施方式18或實施方式19更鮮明的可見圖像而出現(xiàn)。進而,在本實施方式20中,也可以在六邊形排列中的除了畫線A、畫線B、畫線C、畫 線A’、畫線B’以及畫線C’的位置設置畫線D以及畫線E。此外,該畫線D以及畫線E為如 下配置,即,在與雙凸透鏡的中心線一致的線L1、線L2以及線L3位于畫線A、畫線B、畫線 C、畫線A’、畫線B’以及畫線C’的任意一個的中心時,與雙凸透鏡的中心線一致的線L1、線 L2以及線L3的任意一個都不重疊。由該畫線D以及畫線E構成第一可見圖像以及第二可 見圖像。即,如圖103所示,當不使用判別工具2在通常的條件下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 印刷圖案3時,利用該畫線D識別出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圖案4,進而,利用畫線E 識別出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圖案8。由此,能夠施加各種的設計表現(xiàn)。圖107是基于圖106的示意圖所示的畫線的配置表示本實施方式20中的8種單 元(a) (h)的畫線結構的圖。此外,單元(a) (h)各自包含的畫線A、畫線B、畫線C、畫 線A’、畫線B’以及畫線C’的作用基本上與上述實施方式17相同,本實施方式20中,以圖 106的示意圖所示的畫線的配置和結構應用到圖98所示的各個區(qū)域中。根據(jù)本實施方式20,使用畫線D以及畫線E,能夠在不妨礙呈現(xiàn)不可見圖像時的識 別性的情況下形成自由度高且具有外觀設計性的鮮明的可見圖像,因此,在有價證券等印 刷物中也是有用的。另外,在印刷物上重疊單一的判別工具,從而能夠容易且鮮明地使由 畫線A以及A’、畫線B以及B’、畫線C以及C’形成的不可見圖像呈現(xiàn)。進而,僅通過使構 成本實施方式20中的印刷物的各畫線為同一顏色的單色印刷也能夠獲得充分的防偽造效 果,并且,對制版以及印刷方法等沒有任何限定,因而能夠降低成本。(21)實施方式21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1的防偽造用印刷物1進行說明。圖108是表示構成在本實施方式2的印刷物上印刷的印刷圖案3的配置成矩陣狀
48的單元的示意圖。線L1、線L2、線L3與作為判別工具的雙凸透鏡的中心線的角度一致,線 L1為0度、線L2為120度、線L3為60度。另外,線L1、線L2、線L3各自的間隔S相當于圖 97所示的用于對不可見圖像進行析像的間隔S4的3倍,在本實施方式21中,例如為340 u m 那樣1mm以下的尺寸。此外,與上述實施方式20看起來的印象不同,但是,六邊形排列中的 各畫線要素的位置關系基本上成為與上述實施方式20相同的畫線配置。另外,如圖108所示,在本實施方式21中,畫線A或畫線A’、畫線B或畫線B’、畫 線C或畫線C’將各自的位置關系保持為六邊形排列,并且各個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 A’、畫線B’以及畫線C’在作為雙凸透鏡的中心線的線L1、線L2、或線L3的角度方向伸長。 因此,本實施方式21與上述實施方式18至實施方式20相比,與雙凸透鏡的中心線接觸的 畫線區(qū)域多,因而圖92所示的第一不可見圖像5、或圖93所示的第二不可見圖像6、或圖94 所示的第三不可見圖像7分別變?yōu)楸壬鲜鰧嵤┓绞?8至實施方式20更鮮明的可見圖像而 出現(xiàn)。進而,在本實施方式21中,可以在六邊形排列中的除了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 八’、畫線8’以及畫線C’的位置設置畫線D以及畫線E。此外,該畫線D以及畫線E為如下 配置,即,與雙凸透鏡的中心線一致的線L1、線L2以及線L3位于畫線A、畫線B、畫線C、畫 線A’、畫線B’以及畫線C’的任意一個的中心時,與雙凸透鏡的中心線一致的線L1、線L2 以及線L3的任意一個都不重疊。由該畫線D以及畫線E構成第一可見圖像以及第二可見 圖像。另外,即,如圖103所示,當不使用判別工具2在通常的條件下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 1的印刷圖案3時,利用該畫線D識別出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圖案4,進而,利用該 畫線E識別出由任意的圖形以及文字構成的圖案8。由此,能夠實施各種設計表現(xiàn)。圖109基于圖108的示意圖所示的畫線的配置表示本實施方式21中的8種單元 (a) (h)的畫線結構。此外,單元(a) (h)各自包含的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A’、 畫線B’以及畫線C’的作用基本上與上述實施方式17相同,本實施方式21中,以圖108的 示意圖所示的畫線的配置和結構應用到圖98所示的各個區(qū)域中。根據(jù)本實施方式21,使用畫線D以及畫線E,能夠在不妨礙呈現(xiàn)不可見圖像時的識 別性的情況下形成自由度高且具有外觀設計性的鮮明的可見圖像,因而在有價證券等印刷 物中也是有用的。另外,在印刷物上重疊單一的判別工具,從而能夠容易且鮮明地使由畫線 A以及A’、畫線B以及B’、畫線C以及C’形成的不可見圖像呈現(xiàn)。進而,僅通過使構成本實 施方式21中的印刷物的各畫線為同一顏色的單色印刷也能夠獲得充分的防偽造效果,并 且對制版以及印刷方法等沒有任何限定,因而能夠降低成本。(22)實施方式22在上述實施方式17至實施方式21中,對設置能夠使用雙凸透鏡等判別工具來識 別的至少一種以上的不可見圖像的防偽造用印刷物進行了說明,但是,在本實施方式22的 防偽造用印刷物中,對如下例子進行說明,除了實施能夠使用雙凸透鏡等判別工具來識別 的至少一種以上的不可見圖像,還實施即使不使用判別工具也能夠識別的不可見圖像。圖110表示本實施方式22中的畫線結構。基本的的畫線結構與圖108所示的畫 線的配置相同,圖110所示的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D以及 畫線E構成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例如具有金屬光澤的銀油墨等印刷的印刷圖案3。并 且,在印刷圖案3中的畫線D上印刷有由任意的有色例如淺紫色油墨構成的畫線F。該畫線F與由畫線D構成的第一可見圖像以及由畫線E構成的第二可見圖像不同,構成根據(jù)印 刷物的觀察條件而出現(xiàn)的圖像。在本實施方式22中,通過畫線F的配置構成文字“N”。另 外,本實施方式22中的畫線C的畫線面積與畫線F相同或比畫線F大。此外,對本實施方 式22中的光亮性材料以及有色油墨沒有任何限定。圖111圖示出在本實施方式22的印刷有印刷圖案3的印刷物1中在擴散光區(qū)域 和正反射光區(qū)域觀察印刷物1時的各自的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這三者的位置 關系。在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位于圖111 (a)的位置關系時,成為在擴散光區(qū) 域觀察,在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位于圖111(b)的位置關系時,成為正反射光區(qū) 域觀察。如圖111(a)所示,在擴散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下,如圖112(a)所 示,在印刷圖案3上實施的淺紫色的畫線F難以被識別,處于主要由畫線D以及E構成的可 見圖像1以及2能夠識別的狀態(tài),其中,畫線D以及E由銀油墨構成。另一方面,如圖111(b) 所示,在正反射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下,如圖112(b)所示,由銀油墨構成的 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D以及畫線E借助正反射光帶來的光 亮性的作用,亮度提高,僅由不具有光亮性作用的淺紫色油墨構成的畫線F被強調識別。因 此,觀察到通過畫線F的配置構成的文字“N”。(23)實施方式23本實施方式23與實施方式22同樣地,對如下的例子進行說明,即,除了能夠使用 雙凸透鏡等的判別工具來識別的至少一種以上的不可見圖像,還實施不使用判別工具也能 夠識別的不可見圖像。本實施方式23中的基本的的畫線結構與圖108所示的畫線的配置相同,畫線A、畫 線B、畫線C、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D以及畫線E構成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例 如具有金屬光澤的銀油墨等印刷的印刷圖案3。并且,在印刷圖案3上印刷有由無色透明材 料、例如透明漆等構成的圖案G。該圖案G與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A’、畫線B’、畫線 C’、畫線D以及畫線E的配置沒有特別的位置關系。在本實施方式23中,通過圖案G的配 置構成文字“N”。圖案G可以是文字、數(shù)字、圖形、圖樣、標識等,并不特別限定。此外,對本 實施方式23中的光亮性材料以及無色透明材料也不進行任何限定。圖111圖示了在本實施方式23的印刷有印刷圖案3的印刷物1中,在擴散光區(qū)域 和正反射光區(qū)域觀察印刷物1時的各自的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這三者的位置 關系。在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處于圖111(a)的位置關系時,成為在擴散光區(qū) 域觀察,在照明光源9、觀察點10和印刷物1處于圖111(b)的位置關系時,成為正反射光區(qū) 域觀察。如圖111(a)所示,在擴散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下,如圖113(a)所 示,在印刷圖案3上實施的由無色透明材料構成的圖案G完全透過,所以,處于主要由畫線D 以及E構成的兩種可見圖像能夠識別的狀態(tài),其中畫線D以及E由銀油墨構成。另一方面, 如圖111(b)所示,在正反射光區(qū)域通過目視觀察印刷物1的情況下,如圖113(b)所示,由 銀油墨構成的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D以及畫線E借助正反 射光帶來的光亮性的作用,亮度提高,關于由無色透明材料構成的圖案G的部分,畫線A、畫 線B、畫線C、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D以及畫線E的光亮性的作用被抑制。由此,只是圖案G因光亮性的差異被強調識別。因此,觀察到通過圖案G的配置構成的文字“N”。圖案G為文字、數(shù)字、圖形、圖樣、標識等,并不特別限定。在上述實施方式17至23任一個中,例如,沿0°的方向配置的畫線A和在與畫線 A同一方向上配置的畫線A’成為一對而形成的第一畫線要素以固定的間距配置多個,沿 60°的方向配置的畫線B和在與畫線B同一方向配置的畫線B’成為一對而形成的第二畫 線要素以固定的間距配置多個,沿120°的方向配置的畫線C和在與畫線C同一方向配置的 畫線C’成為一對而形成的第三畫線要素以固定的間距配置多個。進而,成為一對而形成的 畫線A和畫線A’的面積相同,成為一對而形成的畫線B和畫線B’的面積相同,成為一對而 形成的畫線C和畫線C’的面積相同。此外,成為一對而形成的畫線彼此面積相同即可,畫 線ABC、畫線A’ B’ C’各自的畫線面積也可以不同。進而,某一個成為一對而形成的畫線A 和畫線A’與其他成為一對而形成的畫線A和畫線A’的面積也可以不同。另外,某一個成 為一對而形成的畫線B和畫線B’與其他的成為一對而形成的畫線B和畫線B’的面積也可 以不同。同樣,某一個成為一對而形成的畫線C和畫線C’與其他成為一對而形成的畫線C 和畫線C’面積也可以不同。在上述實施方式17至23任一個中,由畫線A和畫線A’構成的各個第一畫線要素 利用閉開的關系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由畫線A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的正像或負像中的一 種,由畫線A’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的負像或正像中的另一種。另外,由畫線B和畫線B’構 成的各個第二畫線要素借助閉開的關系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由畫線B形成第二不可見圖 像的正像或負像中的一種,由畫線B’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的負像或正像中另一種。進而, 由畫線C和畫線C’構成的各個第三畫線要素借助閉開的關系形成第三不可見圖像,由畫線 C形成第三不可見圖像的正像或負像中的一種,由畫線C,形成第三不可見圖像的負像或正 像中的另一種。第一不可見圖像、第二不可見圖像以及第三不可見圖像可以是文字、數(shù)字、 圖形、圖樣、標識等,并不特別限定。在上述實施方式17至23的任一個中,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A’、畫線B’以 及畫線C’的形狀以及顏色為同一結構,從而在防偽造用印刷物上重疊雙凸透鏡的情況下, 三個不可見圖像以同色被識別。另外,作為其他形式,由畫線A和畫線A’構成的第一畫線 要素、由畫線B和畫線B’構成的第二畫線要素、由畫線C以及畫線C’構成的第三畫線要素 的顏色相互不同,從而在防偽造用印刷物上重疊雙凸透鏡的情況下,三個不可見圖像以分 別不同的顏色被識別。在該結構中,可見圖像的色彩和重疊雙凸透鏡觀察時的不可見圖像 的色彩不同,所以,具有能夠容易確認不可見圖像的效果。在上述實施方式17至23的任一個中,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A’、畫線B’以 及畫線C’的畫線的形狀優(yōu)選分別呈圓形的形狀、分別呈半圓形以下的形狀、分別呈多邊形 的形狀。利用該形狀,三個不可見圖像在不重疊雙凸透鏡的階段的三個不可見圖像的不可 見性良好,且在重疊雙凸透鏡的情況下,三個不可見圖像的識別性提高。畫線D和畫線E配置在不存在畫線A、畫線B、畫線C、畫線A’、畫線B’以及畫線C’ 的畫線的區(qū)域。另外,在實施方式17 23中,優(yōu)選畫線D和畫線E配置在由畫線A、畫線 B、畫線C、畫線A’、畫線B’以及畫線C’的任意一個的畫線排列成的六邊形排列內或三角形 排列內的中心。根據(jù)該形狀,對于三個不可見圖像來說,在重疊雙凸透鏡的情況下,三個不 可見圖像的識別性提高。
根據(jù)上述實施方式17 23,提供一種防偽造用印刷物,形成利用單一的判別工具 能夠鮮明的呈現(xiàn)的三個不可見圖像,并且,在特定的方向排列三個不可見圖像,從而在呈現(xiàn) 不可見圖像時不會因可見圖像妨礙識別性。上述實施方式1至23的任意一個中記載的“面積相同”是指,也包含在印刷機、打 印機等中油墨轉移的畫線面積的偏差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一種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在基材上以固定間距呈矩陣狀配置有多個畫線要素,該畫線要素具有第一畫線以及第二畫線,沿著第一方向以中心為界對置地配置;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沿著與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以所述中心為界對置地配置,各個所述畫線要素中的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處于正負的關系,并且,面積相同,由所述第一畫線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的正像或負像,由所述第二畫線形成所述第一不可見圖像的負像或正像,各個所述畫線要素中的所述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線處于正負的關系,并且,面積相同,由所述第三畫線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的正像或負像,由所述第四畫線形成所述第二不可見圖像的負像或正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畫線要素具有正方形的形狀,一邊的長度為1mm以下。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畫素要素還具有第五畫線,該第五畫線配置在不存在所述第一畫線、第二畫線、第 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的區(qū)域,由所述第五畫線形成可見圖像。
4.如權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分別具有圓形形狀或 分別具有多邊形形狀。
5.如權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分別具有半圓形狀,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以對置的方式配置,由所述第一畫線以及所述第二畫線 形成一個圓,所述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線以對置的方式配置,由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 形成一個圓,所述第一畫線的二分之一和所述第三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所述第一畫線的二分之一 和所述第四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所述第二畫線的二分之一和所述第三畫線的二分之一重 復,所述第二畫線的二分之一和所述第四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由此,由所述第一畫線、所 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形成一個圓。
6.如權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分別具有等腰三角形 的形狀,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以對置的方式配置,由所述第一畫線以及所述第二畫線 形成一個四邊形,所述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線以對置的方式配置,由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 形成一個四邊形,所述第一畫線的二分之一和所述第三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所述第一畫線的二分之一 和所述第四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所述第二畫線的二分之一和所述第三畫線的二分之一重 復,所述第二畫線的二分之一和所述第四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由此,由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形成一個四邊形。
7.如權利要求2至6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畫線配置在所述畫線要素的中心,由所述第五畫線形成第一可見圖像, 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以將所述第五畫線作為間隔而對置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線以將所述第五畫線作為間隔而對置的方式配置, 第六畫線配置在所述畫線要素的四個角,由所述第六畫線形成第二可見圖像。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所述 第六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在由具有所述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的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或者所述第六畫線上的 至少一部分上,還具有由任意的有色油墨印刷的第七畫線,該第七畫線由分別與所述第五 畫線以及/或者所述第六畫線的大小相同或比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或者所述第六畫線小的 畫線面積構成,由所述第七畫線形成第三可見圖像。
9.如權利要求1至6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 油墨印刷,在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上的至少一部分上, 使用無色透明材料,利用固體印刷形成所希望的圖案。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所述 第六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在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所 述第六畫線上的至少一部分上,使用無色透明材料,利用固體印刷形成所希望的圖案。
11.一種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在基材上交替排列多個第一不可見圖像要素和第二不可見圖像要素, 該第一不可見圖像要素中,沿著固定方向有規(guī)則地以固定間距配置多個由第一畫線和 第二畫線構成的第一畫線要素,該第一畫線和該第二畫線以中心為界對置地配置,該第二部不可見圖像要素中,沿著與所述固定方向相同的方向且以與所述固定間距相 同的間距,有規(guī)則地配置多個由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構成的第二畫線要素,該第三畫線和 第四畫線以中心為界對置地配置,各個所述第一畫線要素中的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處于正負的關系,并且,面 積以及顏色相同,由所述第一畫線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的正像或負像,由所述第二畫線形成所述第一不 可見圖像的負像或正像,各個所述第二畫線要素中的所述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線處于正負的關系,并且,面 積以及顏色相同,由所述第三畫線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的正像或負像,由所述第四畫線形成所述第二不 可見圖像的負像或正像。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要素的間距以及所述第二畫線要素的間距為1mm以下。
13.如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構成所述第一畫線要素的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以及構成所述第二畫線要素 的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彼此形狀相同。
14.如權利要求11至13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的形狀以及顏色相同。
15.如權利要求11至13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構成的所述第一畫線要素和由所述第三畫線和所述 第四畫線構成的所述第二畫線要素的顏色不同。
16.如權利要求11至15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不可見圖像要素以及所述第二不可見圖像要素中,在與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的一部分畫線重 復的位置配置第五畫線,所述第五畫線的面積與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 線相同或比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大,由所述第五畫線形成可見圖像。
17.如權利要求11至16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畫線的顏色濃度與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 四畫線的顏色濃度相同或比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 線低。
18.如權利要求11至17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畫線的形狀與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 線相同。
19.如權利要求11至18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第五畫線配置在與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 畫線的一部分畫線重復的位置是指,在有規(guī)則地排列多個所述第一不可見圖像要素以及所 述第二不可見圖像要素時,在本來應配置的所述一部分畫線的位置不配置所述一部分畫線 而僅配置所述第五畫線,或者在配置所述一部分畫線后,重疊印刷配置所述第五畫線。
20.如權利要求11至19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至所述第四畫線或所述第一畫線至所述第五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 油墨印刷,在從由具有所述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的所述第一畫線至所述第四畫線或所述第一 畫線至所述第五畫線中選擇的至少一部分畫線上,還具有由任意的有色油墨印刷的第六畫 線,該第六畫線由分別與所述第一畫線至所述第四畫線或所述第一畫線至所述第五畫線大 小相同或者比所述第一畫線至所述第四畫線或所述第一畫線至所述第五畫線小的畫線面 積構成,由所述第六畫線形成第三可見圖像。
21.如權利要求11至19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至所述第四畫線或所述第一畫線至所述第五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 油墨印刷,在所述第一畫線至所述第四畫線或所述第一畫線至所述第五畫線上的至少一部分畫 線上,使用無色透明材料,利用固體印刷形成所希望的圖案。
22.一種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在基材上,在預定的區(qū)域有規(guī)則地以固定間距配置多個由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構成的 單元,該第一畫線和該第二畫線沿著第一方向以中心為界對置地配置,在配置多個的各個所述單元中,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處于正負的關系,并且, 面積以及顏色相同,在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中,利用使一方為閉并且使另一方為開的組合,形成 不可見圖像,用于形成所述不可見圖像而配置的所述第一畫線以及所述第二畫線中的、多個相鄰配 置的單元中的成為開的部分相鄰配置的位置上,以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的邊界線 為中心配置第三畫線,以緩和所述預定的區(qū)域中的濃度的不均衡,其中,所述第三畫線具有 所述第一畫線以及所述第二畫線的大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率且為大致相同顏色。
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元彼此間的固定間距為1mm以下。
24.如權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畫線以及/或者所述第二畫線本來形成所述不可見圖像的一部分畫線的 位置,利用重復印刷配置第四畫線或者僅配置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四畫線的面積與所述第一畫線以及所述第二畫線相同或者比所述第一畫線以 及所述第二畫線大,由所述第四畫線形成可見圖像。
25.如權利要求22至24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畫線的顏色濃度與所述第一畫線以及所述第二畫線的顏色濃度相同或者比 所述第一畫線以及所述第二畫線低。
26.如權利要求22至25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 印刷,在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的畫線中的一部分畫線 上,使用無色透明材料,利用固體印刷形成所希望的圖案。
27.一種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在基材上,在預定的區(qū)域有規(guī)則地以固定間距配置多個具有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以 及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的單元,所述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沿第一方向以中心為界對置地配 置,所述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沿與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以所述中心為界對置地配 置,在配置多個的各個所述單元中,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處于正負的關系,并且, 所述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線處于正負的關系,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的面積以及顏色相同,在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中,利用使一方為閉并且使另一方為開的組合,形成 第一不可見圖像,用于形成所述第一不可見圖像而配置的所述第一畫線以及所述第二畫線中的、多個相 鄰配置的單元中的成為開的部分相鄰配置的位置上,以單元彼此間的邊界線為中心配置第 五畫線,以緩和所述預定的區(qū)域中的濃度的不均衡,其中,所述第五畫線具有所述第一畫線 以及所述第二畫線的大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率,在所述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線中,利用使一方為閉并且使另一方為開的組合,形成 第二不可見圖像,用于形成所述第二不可見圖像而配置的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中的、多個相 鄰配置的單元中的成為開的部分相鄰配置的位置上,以所述單元彼此間的邊界線為中心配 置第六畫線,以緩和所述預定的區(qū)域中的濃度的不均衡,其中,所述第六畫線具有所述第三 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的大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率。
28.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元具有正方形的形狀,一邊的長度為1mm以下。
29.如權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元還具有第七畫線,該第七畫線配置在不存在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 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的區(qū)域,由所述第七畫線形成可見圖像。
30.如權利要求27至29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分別具有圓形或多邊 形的形狀。
31.如權利要求27至29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分別具有半圓形狀或 等腰三角形,在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為半圓形狀時,由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形成 一個圓,在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為等腰三角形時,由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 線形成一個四邊形,在所述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線為半圓形狀時,由所述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線形成 一個圓,在所述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線為等腰三角形時,由所述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 形成一個四邊形,所述第一畫線的二分之一和所述第三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所述第一畫線的二分之一 和所述第四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所述第二畫線的二分之一和所述第三畫線的二分之一重 復,所述第二畫線的二分之一和所述第四畫線的二分之一重復,由此,由所述第一畫線、所 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形成一個圓或一個四邊形。
32.如權利要求27至31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畫線配置在所述單元的中心,由所述第七畫線形成第一可見圖像,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以夾持所述第七畫線對置的方式配置,并且,所述第三 畫線和所述第四畫線以夾持所述第七畫線對置的方式配置,并且,第八畫線配置在所述單元的四個角,由所述第八畫線形成第二可見圖像。
33.如權利要求32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鄰配置以形成所述第一不可見 圖像而本來存在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線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鄰配置以 形成所述第二不可見圖像而本來存在的位置,在所述單元的中心配置有第九畫線,以緩和 所述預定的區(qū)域中的濃度的不均衡,該第九畫線具有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 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的大約一半的畫線面積率。
34.如權利要求27至30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在不存在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的單元中,還 具有在所述單元的中心配置的第九畫線,所述第九畫線的畫線面積與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或所述第四 畫線大致相同。
35.如權利要求27至34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所述第六 畫線、所述第七畫線、所述第八畫線以及所述第九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在由具有所述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的所述第七畫線以及/或者所述第八畫線的一 部分畫線上,還具有由任意的有色油墨印刷的第十畫線,該第十畫線由與所述第七畫線以 及/或者所述第八畫線相同或比所述第七畫線以及/或者所述第八畫線小的畫線面積構 成,由所述第十畫線形成第三可見圖像。
36.如權利要求27至34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所述第六 畫線、所述第七畫線、所述第八畫線以及所述第九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在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所述第 六畫線、所述第七畫線、所述第八畫線以及所述第九畫線的一部分畫線上,使用無色透明材 料,利用固體印刷形成所希望的圖案。
37.一種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在基材上,以固定間距配置多個第一畫線要素,該第一畫線要素中,沿第一方向配置的 第一畫線和在與所述第一畫線相同的方向配置的第二畫線以成為一對的方式形成,以固定間距配置多個第二畫線要素,該第二畫線要素中,沿與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方 向即第二方向配置的第三畫線和在與所述第三畫線相同的方向配置的第四畫線以成為一 對的方式形成,以固定間距配置多個第三畫線要素,該第三畫線要素中,沿與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 第二方向不同的方向即第三方向配置的第五畫線和在與所述第五畫線相同的方向配置的 第六畫線以成為一對的方式形成,以成為所述一對的方式形成的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的面積相同,以成為所述 一對的方式形成的所述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線的面積相同,以成為所述一對的方式形成 的所述第五畫線和所述第六畫線的面積相同,由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構成的各個所述第一畫線要素利用閉開的關系形成 第一不可見圖像,由所述第一畫線形成所述第一不可見圖像的正像或負像中的一方,由所述第二畫線形成所述第一不可見圖像的負像或正像中的另一方,由所述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線構成的各個所述第二畫線要素利用閉開的關系形成 第二不可見圖像,由所述第三畫線形成所述第二不可見圖像的正像或負像中的一方,由所 述第四畫線形成所述第二不可見圖像的負像或正像中的另一方,由所述第五畫線和所述第六畫線構成的各個所述第三畫線要素利用閉開的關系形成 第三不可見圖像,由所述第五畫線形成所述第三不可見圖像的正像或負像中的一方,由所 述第六畫線形成所述第三不可見圖像的負像或正像中的另一方。
38.如權利要求37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方向中,在所述第一畫線以及所述第二畫線所排列的第一方向為0°的情 況下,所述第三畫線以及所述第四畫線所排列的第二方向為60°,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所述 第六畫線所排列的第三方向為120°
39.如權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所述 第六畫線的形狀以及顏色相同。
40.如權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畫線和所述第二畫線構成的第一畫線要素、由所述第三畫線和所述第四畫 線構成的第二畫線要素和由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所述第六畫線構成的第三畫線要素的顏色 彼此不同。
41.如權利要求37至39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所述 第六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在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所 述第六畫線的至少一部分畫線上,使用無色透明材料,利用固體印刷形成所希望的圖案。
42.如權利要求37至41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在不存在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 五畫線以及所述第六畫線的區(qū)域配置的第七畫線以及第八畫線這兩者或者任意一方,由所述第七畫線形成第一可見圖像,由所述第八畫線形成第二可見圖像。
43.如權利要求42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畫線以及/或者所述第八畫線配置形成在由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 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所述第六畫線的任意一個畫線排列的六 邊形排列內或三角形排列內的中心。
44.如權利要求37至43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以及所述 第六畫線分別具有圓形的形狀、分別具有半圓形以下的形狀、分別具有多邊形的形狀。
45.如權利要求42至44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畫線以及/或者所述第八畫線分別具有圓形的形狀、分別具有多邊形的形狀。
46.如權利要求41至45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畫線以及所述第八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在所述第七畫線以及所述第八畫線的至少一部分畫線上,使用無色透明材料,利用固 體印刷形成所希望的圖案。
47.如權利要求42至45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防偽造用印刷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畫線、所述第二畫線、所述第三畫線、所述第四畫線、所述第五畫線、所述第六 畫線、所述第七畫線以及所述第八畫線由含有光亮性材料的油墨印刷,在所述第七畫線以及/或者所述第八畫線的一部分畫線上,還具有由任意的有色油墨 印刷的第九畫線,該第九畫線由與所述第七畫線以及/或者所述第八畫線相同或比所述第 七畫線以及/或者所述第八畫線小的畫線面積構成, 由所述第九畫線形成第三可見圖像。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防偽造用印刷物,形成能夠進行鮮明的呈現(xiàn)的不可見圖像,并且在呈現(xiàn)不可見圖像時不會因可見圖像妨礙識別性。本發(fā)明的防偽造用印刷物中,以固定間距呈矩陣配置多個畫線要素,該畫線要素具有第一畫線以及第二畫線,沿第一方向以中心為界對置地配置;第三畫線以及第四畫線,沿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以中心為界對置地配置,各個畫線要素中的第一畫線和第二畫線、第三畫線和第四畫線處于正負的關系,由第一畫線以及/或者第二畫線形成第一不可見圖像,由第三畫線以及/或者第四畫線形成第二不可見圖像。
文檔編號B42D15/10GK101821106SQ20088010541
公開日2010年9月1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9月3日
發(fā)明者佐藤加代子, 大島一矢, 木內正人, 木內進 申請人:獨立行政法人國立印刷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