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驅動方法,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面板(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LCD)而言,傳統(tǒng)上MxN個子像素(sub-pixel)需要利用到M條源極線還有 N條柵極線來控制,其中M與N皆為自然數(shù)。但目前已有一種新的驅動技術, 其將所需要的源極線數(shù)目減半,并將所需要的柵極線數(shù)目加倍,來控制具有 MxN個子像素的面板,而采用這種新技術的面板,稱為半源極-倍柵極式面板 (half-source-double-gate type panel)。由于一般M為N的數(shù)倍之多,因此采用這種新技術的優(yōu)點,是可大量減 少控制這些源極線的源極驅動器芯片的輸出腳位數(shù),使其芯片面積得以減少, 進而降低其制造成本。此外,這種新技術亦可達到降低直流電流的優(yōu)點,同時 還能增加面板布局(panel layout)的彈性,例如將芯片置于面板的左側或右側。然而,這種新型面板卻仍采用舊型面板的柵極線驅動時序,導致在顯示同 一灰階(gray level)時,會產(chǎn)生垂直明暗紋的現(xiàn)象,因而使得畫面品質下降。以 下分別以采用線反轉(line inversion)技術與交流式共同電位的新型面板,以及 采用點反轉(dot inversion)技術與直流式共同電位的新型面板來說明,并假設所 列舉的新型面板皆采用常態(tài)黑畫面顯示模式。圖1為采用線反轉技術的半源極-倍柵極式面板的示意圖。此圖中的面板 亦采用交流式共同電位,其具有N條掃描線、M/2條源極線及2N條柵極線, 分別以L1 L(N)、 S1 S(M/2)及G1 G(2N)來表示。每一掃描線中皆具有M個 子像素(sub-pixel)101,且在同一掃描線中,相鄰的子像素101所顯示的顏色 互不相同,其中R表示顯示紅原色的子像素101, G表示顯示綠原色的子像素 101, B表示顯示藍原色的子像素101。圖2為圖1所述面板的各信號時序圖。此圖中的VCOM表示共同電位, 至于其余的標示則皆對應至圖1中的標示。由圖中可以得知,此面板的柵極線 G卜G(2N)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逐一驅動,也就是采用舊有的柵極線驅動時 序,并同時依照柵極線的開啟順序,通過源極線載入畫面資料至對應的子像素 中。例如,當驅動柵極線G1,進而開啟耦接至柵極線G1的子像素101時, 源極線S1 S(M/2)就對應地傳輸被開啟的子像素所需的畫面資料;而當驅動柵 極線G2,進而開啟耦接至柵極線G2的子像素101時,源極線S1 S(M/2)就 對應地傳輸被開啟的子像素所需的畫面資料。然而,由于采用線反轉技術的關系,在驅動同一掃描線中的柵極線時,交 流共同電位會呈現(xiàn)同一極性,如圖3所示。圖3為圖2的各掃描線的共同電位 及各源極線的極性變化說明圖。請參照圖3,以掃描線L1為例,由于在驅動柵 極線G1時,共同電位VCOM才剛變換極性,因此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才能達到 穩(wěn)定值,而在驅動柵極線G2時,由于不需變換極性,故共同電位始終保持同 一極性的穩(wěn)定值b由此可知,在驅動柵極線G1時的畫面信號與共同電位的壓 差,會小于驅動柵極線G2時的畫面信號與共同電位的壓差,故柵極線G1所 開啟的子像素的亮度,會小于柵極線G2所開啟的子像素的亮度。當然,就事 實而言,在驅動柵極線G1時,共同電位VCOM并非一定如圖3所示波形而作 變化,但總而言之,在驅動柵極線G1時的畫面信號與共同電位的壓差,以及 在驅動柵極線G2時的畫面信號與共同電位的壓差,二者的值是不一樣的。同 理,掃描線L2 L(N)也會發(fā)生同樣的情形,故采用舊有的柵極線驅動時序,會 造成視覺上產(chǎn)生垂直明暗紋的現(xiàn)象。圖4為采用點反轉技術的半源極-倍柵極式面板的示意圖。此圖中的面板 亦采用直流式共同電位,至于此面板的硬件架構如同圖1所示的硬件架構,在 此不再贅述。為了說明的方便,以下僅以源極線S1及S2,還有柵極線G1-G4 來說明舊有的操作方式,如圖5所示。圖5為圖4的源極線S1、 S2的極性變 化及柵極線G1 G4的時序的說明圖。此圖中的N可表示為整數(shù)0,或者表示 為自然數(shù)。若N為0,貝IJ4N+1、 4N+2、 4N+3及4N+4分別表示第1、第2、 第3及第4畫面期間;若N為1,則4N+1、 4N+2、 4N+3及4N+4分別表示 第5、第6、第7及第8畫面期間,其余依此類推。至于柵極線G1 G4是以循 序漸進的方式來逐一驅動,也就是采用舊有的柵極線驅動時序。借由圖5可以發(fā)現(xiàn),無論在哪一個畫面期間,在驅動柵極線G2及G4時,源極線S1、 S2都是才剛變換極性,因此此時共同電位VCOM的準位會受到影 響。以第4N+1畫面期間為例,在驅動柵極線G2時,源極線S1、 S2的極性 才剛由正轉負,因此液晶面板上的共同電位的準位會被稍微地拉至負極性;而 在驅動柵極殘G4時,源極線S1、 S2的極性才剛由負轉正,因此液晶面版上 的共同電位的準位會被稍微地拉至正極性。如此一來,在驅動柵極線G2及G4 時的源極線S1、 S2與共同電位VCOM的壓差,會小于驅動柵極線G1及G3 時的源極線S1、 S2與共同電位VCOM的壓差。同理,第4N+2畫面期間 第 4N+4畫面期間也會發(fā)生同樣的情形,故采用舊有的柵極線驅動時序,會造成 視覺上產(chǎn)生垂直明暗紋的現(xiàn)象。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為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可改善半源極 -倍柵極式面板發(fā)生垂直明暗紋的現(xiàn)象,以使此種新型面板具有較高的畫面品 質。本發(fā)明為解決上述問題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提出一種顯示面板的驅動方 法,此顯示面板包括第一掃描線,且此第一掃描線包括多數(shù)個子像素。上述子 像素的第一部分由第一柵極線控制,而上述子像素的第二部分由第二柵極線控 制,其中第一部分的子像素與第二部分的子像素交錯排列。此方法包括下列步 驟,首先,在第一畫面期間中,先驅動第一柵極線,再驅動第二柵極線。接著, 在第二畫面期間中,先驅動第二柵極線,再驅動第一柵極線。上述的顯示面板還包括第二掃描線,且此第二掃描線包括多數(shù)個子像素。 上述子像素分成第三部分及第四部份,而第三部分由第三柵極線控制,第四部 分由第四柵極線控制,且第三部分與第四部分的子像素為交錯排列。依照本發(fā)明的上述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上述的第二畫面期間鄰接在第一 畫面期間之后,且有第三畫面期間鄰接在第一畫面期間之前,以及有第四畫面 期間鄰接在第二畫面期間之后,且在第一畫面期間及第三畫面期間時,依序驅 動第一柵極線、第二柵極線、第三柵極線及第四柵極線,而在第二畫面期間及 第四畫面期間時,依序驅動第二柵極線、第一柵極線、第四柵極線及第三柵極 線。依照本發(fā)明的上述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上述的第二畫面期間鄰接在第一 畫面期間之后,且有第三畫面期間鄰接在第二畫面期間之后,以及有第"四畫面期間鄰接在第三畫面期間之后,且在第一畫面期間及第三畫面期間時,依序驅 動第一柵極線、第二柵極線、第三柵極線及第四柵極線,而在第二畫面期間及 該第四畫面期間中,依序驅動第二柵極線、第一柵極線、第四柵極線及第三柵 極線。依照本發(fā)明的上述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上述的第二畫面期間鄰接在第一 畫面期間之后,且有第三畫面期間鄰接在第二畫面期間之后,以及有第四畫面 期間鄰接在第三畫面期間之后,且在第一畫面期間及第四畫面期間時,依序驅 動第一柵極線、第二柵極線、第三柵極線及第四柵極線,而在第二畫面期間及 第三畫面期間時,依序驅動第二柵極線、第一柵極線、第四柵極線及第三柵極 線。本發(fā)明因在不同的畫面期間中,以不同的順序來驅動同一掃描線所對應的 柵極線,因此得以改善因明暗度不均勻而引起的垂直明暗紋現(xiàn)象。
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 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詳細說明,其中 ' 圖1為采用線反轉技術的半源極-倍柵極式面板的示意圖。 圖2為圖1所述面板的各信號時序圖。圖3為圖2的各掃描線的共同電位及各源極線的極性變化說明圖。圖4為采用點反轉技術的半源極-倍柵極式面板的示意圖。圖5為圖4的源極線S1、 S2的極性變化及柵極線G1 G4的時序的說明圖。圖6為依照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圖7為依照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圖8為依照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圖9~圖13、圖15~圖17為依照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圖14為依照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說明的方便,以下各實施例中所提及的顯示面板,皆是半源極-倍柵極 式的新型面板,且皆采用常態(tài)黑畫面顯示模式。此外,以下實施例將分別以采用線反轉技術與交流式共同電位的新型面板,以及采用點反轉技術與直流式共 同電位的新型面板來說明本發(fā)明。由于此種新型面板的硬件構造已展現(xiàn)于圖1或圖4中,因此以下各實施例的說明便不再繪示,并請依照說明的需要而參照 圖1或圖4。假設半源極-倍柵極式面板采用線反轉技術與交流式共同電位,如圖1所 示。那么解決垂直明暗紋現(xiàn)象的方法之一,便如圖6所示。圖6為依照本發(fā)明 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列舉掃描線L卜L3于第4N+1畫面期間~ 第4N+4畫面期間時,共同電位VCOM的極性,以及柵極線G1 G6在第4N+1 畫面期間~第4N+4畫面期間時的驅動順序。其中N可表示為整數(shù)0,或者表 示為自然數(shù)。若N為0,貝U4N+1、 4N+2、 4N+3及4N+4分另U表示第1、第2、 第3及第4畫面期間;若N為1,貝'J4N+1、 4N+2、 4N+3及4N+4分別表示 第5、第6、第7及第8畫面期間,其余依此類推。此外,圖6中的標示VCOM 表示共同電位,至于其他的標示則皆對應于圖1中的標示。在圖6中,在第4N+1畫面期間及第4N+2畫面期間時,柵極線G1~G6 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逐一驅動,然而在第4N+3畫面期間及第4N+4畫面期 間時,便改變同一掃描線所對應的柵極線的驅動順序。因此在第4N+1畫面期 間及第4N+2畫面期間中,在驅動柵極線G1、 G3及G5 時的畫面信號與共同電位的壓差,會小于驅動柵極線G2、 G4及G6時的畫面 信號與共同電位的壓差,故柵極線G1、 G3及G5所開啟的子像素的亮度,會 小于柵極線G2、 G4及G6所開啟的子像素的亮度。同理,在第4N+3畫面期間及第4N+4畫面期間中,在驅動柵極線G2、 G4及G6時的畫面信號與共同電位的壓差,會小于驅動柵極線G1、 G3及G5 時的畫面信號與共同電位的壓差,故柵極線G2、 G4及G6所開啟的子像素的 亮度,會小于柵極線G1、 G3及G5所開啟的子像素的亮度。因此可知,此種 操作方法可以改善因明暗度不均勻而引起的垂直明暗紋現(xiàn)象。由于線反轉技術并非每更新一次畫面就一定要改變同一掃描線的共同電 位的極性,其也可以是每二個畫面反轉極性一次。在這種情況下,便可用圖7 所示方式來解決垂直明暗紋現(xiàn)象。圖7為依照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 驅動方法,其同樣列舉掃描線L1 L3于第4N+1畫面期間 第4N+4畫面期間 時,共同電位VCOM的極性,以及柵極線G卜G6在第4N+1畫面期間 第、4N+4 畫面期間時的驅動順序。圖7中的標示VCOM表示共同電位,至于其他的標示則皆對應于圖1中的標示。在圖7中,在第4N+1畫面期間及第4N+3畫面期間時,柵極線G1 G6 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逐一驅動,然而在第4N+2畫面期間及第4N+4畫面期 間時,便改變同一掃描線所對應的柵極線的驅動順序。因此在第4N+1畫面期 間及第4N+3畫面期間中,在驅動柵極線G1、 G3及G5 時的畫面信號與共同電位的壓差,會小于驅動柵極線G2、 G4及G6時的畫面 信號與共同電位的壓差,故柵極線G1、 G3及G5所開啟的子像素的亮度,會 小于柵極線G2、 G4及G6所幵啟的子像素的亮度。同理,在第4N+2畫面期間及第4N+4畫面期間中,在驅動柵極線G2、 G4及G6時的畫面信號與共同電位的壓差,會小于驅動柵極線G1、 G3及G5 時的畫面信號與共同電位的壓差,故柵極線G2、 G4及G6所開啟的子像素的 亮度,會小于柵極線G1、 G3及G5所開啟的子像素的亮度。因此可知,此種 操作方法可以改善因明暗度不均勻而引起的垂直明暗紋現(xiàn)象。理所當然地,在上述二個實施例當中,源極線S卜S3當依照柵極線G1 G6 的驅動順序而對應地傳送畫面信號,以顯示出正常的畫面。值得一提的是,在圖6的第4N+1畫面期間及第4N+3畫面期間中,同一 掃描線的交流共同電位的極性相同,而在第4N+2畫面期間及第4N+4畫面期 間中,同一掃描線的交流共同電位的極性亦相同,但此時的極性與在第4N+1 畫面期間及第4N+3畫面期間中的極性相反。另外,在圖7的第4N+1畫面期 間及第4N+2畫面期間中,同一掃描線的交流共同電位的極性相同,而在第 4N+3畫面期間及第4N+4畫面期間中,同一掃描線的交流共同電位的極性亦 相同,但此時的極性與在第4N+1畫面期間及第4N+2畫面期間中的極性相反。 把握此原則,使用者當可依照上述的教示而觸類旁通,進而使用本發(fā)明于其他 各型態(tài)的線反轉技術中。假設半源極-倍柵極式面板采用點反轉技術與直流式共同電位,如圖4所 示。那么解決垂直明暗紋現(xiàn)象的方法之一,便如圖8所示。圖8為依照本發(fā)明 再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列舉源極線S1及S2于第4N+1畫面期 間~第4N+4畫面期間時的極性,以及柵極線G1 G4在第4N+1畫面期間~第 4N+4畫面期間時的驅動順序。此外,圖8中的標示VCOM表示共同電位,至 于其他的標示則皆對應于圖4中的標示。在圖8中,于第4N+1畫面期間及第4N+2畫面期間時,柵極線G1M34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逐一驅動,然而在第4N+3畫面期間及第4N+4畫面期 間時,便改變同一掃描線所對應的柵極線的驅動順序。因此在第4N+1畫面期 間及第4N+2畫面期間中,在驅動柵極線G2及G4時的源極線S1、 S2與共同 電位VCOM的壓差,會小于驅動柵極線G1及G3時的源極線S1、 S2與共同 電位VCOM的壓差。同理,在第4N+3畫面期間及第4N+4畫面期間中,在驅 動柵極線G1及G3時的源極線S1、 S2與共同電位VCOM的壓差,會小于驅 動柵極線G2及G4時的源極線S1 、 S2與共同電位VCOM的壓差。因此可知, 此種操作方法可以改善因明暗度不均勻而引起的垂直明暗紋現(xiàn)象。由于點反轉技術也有多種的實施方式,難以逐一列舉,然而使用者當可依 照圖8所述的精神而運用在其他的點反轉技術當中。以下將再列舉數(shù)個本發(fā)明 的驅動方式,以期使用者能更了解本發(fā)明,如圖9 圖13所示。圖9 圖13皆 列舉源極線S1及S2于第4N+1畫面期間~第4N+4畫面期間時的極性,以及 柵極線G1 G4在第4N+1畫面期間 第4N+4畫面期間時的驅動順序。此外, 圖9~圖13中的標示VCOM表示共同電位,至于其他的標示則皆對應于圖4 中的標示。圖9~圖13所示的操作方式與圖8所示的操作方式極其類似,主要 是在第4N+1畫面~第4N+4畫面的四個畫面中,改變(或對調)源極線S1、 S2 對共同電位VCOM的壓差的極性變化順序(只要符合液晶二端電壓需交流變化 即可),再搭配變化柵極線G1 G4的驅動順序,來進行顯示面板的驅動,所以 實施例當不止圖8~圖13,使用者當可觸類旁通,在此便不再贅述。借由上述各實施例的教示,大致可以歸納出本發(fā)明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 如圖14所示。圖14為依照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的流程圖。 此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驟,首先,在第一畫面期間中,先驅動第一柵極線,再驅 動第二柵極線(如步驟a)。接著,在第二畫面期間中,先驅動第二柵極線,再 驅動第一柵極線(如步驟b)。上述列舉的采用線反轉技術的各實施例,仔細來說,都是采用交流式的共 同電位于完成一條掃描線時反轉極性,以圖1及圖6來舉例,完成一條掃描線 須含驅動二條柵極線的時間,然而有些半源極-倍柵極式面板的共同電位及源極 線上所傳輸?shù)男盘柨稍谕瓿砂霔l掃描線(驅動一條柵極線的時間)后即反轉一 次,搭配共同電位的極性變化與柵極線開啟順序可達成另一種型式的點反轉技 術或行(column)反轉技術,即使如此,這些變化的技術也仍然適用于本發(fā)明, 如圖15~17所示。為了方便說明,圖15~17皆以采用常態(tài)黑畫面顯示模式的面板為例。請先參照圖15,圖15列舉出在上述另一型式點反轉技術的其中一種實施方式下, 應用本發(fā)明的一個例子,其繪示源極線S1、 S2及共同電位VCOM于第4N+1 畫面期間 第4N+4畫面期間時的極性,以及柵極線G1 G4在第4N+1畫面期 間~第4N+4畫面期間時的驅動順序。當然,利用交流式的共同電位及交流式 的源極線傳輸信號來達成點反轉技術并非只有圖15所示的方式,因此不應以 圖15所示方式來限制本發(fā)明。也就是說,圖15所示的第4N+1畫面期間~第 4N+4畫面期間的信號波形,并非絕對依照第4N+1、第4N+2、第4N+3及第 4N+4的順序,使用者可以任意對調此四個畫面的順序,只要按照第4N+1畫 面期間~第4N+4畫面期間中所繪示的信號波形來操作,便可達到液晶顯示所 需的極性交換特性,同時能改善因明暗度不均勻而引起的垂直明暗紋現(xiàn)象。圖16及圖17分別列舉出在上述行反轉技術的其中二種實施方式下,應用 本發(fā)明的例子。圖16及圖17皆繪示源極線S1、 S2及共同電位VCOM于第 4N+1畫面期間~第4N+4畫面期間時的極性,以及柵極線G1 G4在第4N+1 畫面期間 第4N+4畫面期間時的驅動順序。同樣地,利用交流式的共同電位 及交流式的源極線傳輸信號來達成行反轉技術并非只有圖16及圖17所示的方 式,因此不應以圖16及圖17所示方式來限制本發(fā)明。也就是說,圖16及圖 17所示的第4N+1畫面期間 第4N+4畫面期間中的信號波形,皆可任意對調 順序,只要按照第4N+1畫面期間 第4N+4畫面期間中所繪示的信號波形來操 作,便可達到液晶顯示所需的極性交換特性,同時能改善因明暗度不均勻而引 起的垂直明暗紋現(xiàn)象。再次強調,只要對調上述各實施例的圖示中,第4N+1畫面期間 第4N+4 畫面期間中所繪示的信號波形,便能衍生出多種不同的實施方式,而這些實施 方式皆隸屬于本發(fā)明所述的驅動方式。雖然上述各實施例僅以半源極-倍柵極式面板中的一小部分架構來做說明, 但依照本發(fā)明的精神,使用者當可輕易地推知半源極-倍柵極式面板中的其他部 分架構的操作方式。再者,本發(fā)明也不限定使用在常態(tài)黑畫面顯示模式下,使 用者亦可依照本發(fā)明的精神,而運用本發(fā)明于常態(tài)白畫面顯示模式下。此外, 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當知道,半源極-倍柵極式面板能采用直流式共同電位或交流式共同電位來操作,搭配柵極線驅動方式與共同電位極性的變化,能夠 組合出多種不同的操作方式,如線反轉技術,點反轉技術及行反轉技術等,因此上述各實施例不應用來限定本發(fā)明。總的;只要在一畫面期間中,以一順序 來驅動同一掃描線所對應的柵極線,而在另一畫面期間中,以另一順序來驅動 同一掃描線所對應的柵極線,便是本發(fā)明的精神所在,亦屬本發(fā)明所欲保護的 范疇。本發(fā)明因在不同的畫面期間中,以不同的順序來驅動同一掃描線所對應的柵極線,因此得以改善因明暗度不均勻而引起的垂直明暗紋現(xiàn)象。若采用圖6~ 圖13以及圖15所示的方式,甚至能抵消垂直明暗紋現(xiàn)象。雖然本發(fā)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熟 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 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當以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
1. 一種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該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掃描線,該第一掃描線包括多數(shù)個子像素,該些子像素的一第一部分由一第一柵極線控制,該些子像素的一第二部分由一第二柵極線控制,其中該第一部分的子像素與該第二部分的子像素交錯排列,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在一第一畫面期間中,先驅動該第一柵極線,再驅動該第二柵極線;以及b.在一第二畫面期間中,先驅動該第二柵極線,再驅動該第一柵極線。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掃描 線的交流共同電位在該第一畫面期間與該第二畫面期間時的極性相同。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還包 括當驅動該第一柵極線時,傳送對應該第一部分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至該 第一部分的子像素,當驅動該第二柵極線時,傳送對應該第二部分的子像素 的畫面信號至該第二部分的子像素。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還包 括當驅動該第二柵極線時,傳送對應該第二部分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至該 第二部分的子像素,當驅動該第一柵極線時,傳送對應該第一部分的子像素 的畫面信號至該第一部分的子像素。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畫面 期間鄰接在該第一畫面期間之后,且有一第三畫面期間鄰接在該第一畫面期 間之前,以及有一第四畫面期間鄰接在該第二畫面期間之后,且在該第三畫 面期間時,先驅動該第一柵極線,再驅動該第二柵極線,在該第四畫面期間 時,先驅動該第二柵極線,再驅動該第一柵極線。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掃描 線的交流共同電位在該第二畫面期間與該第三畫面期間時的極性相同,在該 第一畫面期間與該第四畫面期間時的極性相同,且在該第一畫面期間時的極 性與在該第二畫面期間時的極性不同。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該第一畫 面期間、該第二畫面期間、該第三畫面期間及該第四畫面期間中,當驅動該 第一柵極線時,傳送對應該第一部分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至該第一部分的子 像素,當驅動該第二柵極線時,傳送對應該第二部分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至 該第二部分的子像素。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畫面 期間鄰接在該第一畫面期間之后,且有一第三畫面期間鄰接在該第一畫面期 間之前,以及有一第四畫面期間鄰接在該第二畫面期間之后,且在該第三畫 面期間時,先驅動該第二柵極線,再驅動該第一柵極線,在該第四畫面期間 時,先驅動該第一柵極線,再驅動該第二柵極線。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掃描 線的交流共同電位在該第一畫面期間與該第三畫面期間時的極性相同,在該 第二畫面期間與該第四畫面期間時的極性相同,且在該第一畫面期間時的極 性與在該第二畫面期間時的極性不同。
10.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該第一畫 面期間、該第二畫面期間、該第三畫面期間及該第四畫面期間中,當驅動該 第一柵極線時,傳送對應該第一部分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至該第一部分的子 像素,當驅動該第二柵極線時,傳送對應該第二部分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至 該第二部分的子像素。
11.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顯示面板 還包括一第二掃描線,該第二掃描線包括多數(shù)個子像素,該些子像素分成一 第三部分及一第四部份,該第三部分由一第三柵極線控制,該第四部分由一 第四柵極線控制,該第三部分與該第四部分的子像素為交錯排列,且在該第 一畫面期間及該第三畫面期間中,先驅動該第三柵極線,再驅動該第四柵極 線,在該第二畫面期間及該第四畫面期間中,先驅動該第四柵極線,再驅動 該第三柵極線。
12.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掃 描線及該第二掃描線的共同電位為直流共同電位,且在該第二畫面期間及該 第三畫面期間時,傳送至該第一部分及該第四部分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一第一極性,傳送至該第二部分及該第三部分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一第二極 性,而在該第一畫面期間及該第四畫面期間時,傳送至該第一部分及該第四 部份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該第二極性,傳送至該第二部分及該第三部分的 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該第一極性。
13.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極 性為正極性,該第二極性為負極性。
14.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掃 描線及該第二掃描線的共同電位為直流共同電位,且在該第一畫面期間及該 第二畫面期間時,傳送至該第一部分及該第四部份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一 第一極性,傳送至該第二部分及該第三部分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一第二極 性,而在該第三畫面期間及該第四畫面期間時,傳送至該第一部分及該第四 部份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該第二極性,傳送至該第二部分及該第三部分的 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該第一極性。
15.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極 性為負極性,該第二極性為正極性。
1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畫面 期間鄰接在該第一畫面期間之后,且有一第三畫面期間鄰接在該第二畫面期 間之后,以及有一第四畫面期間鄰接在該第三畫面期間之后,在該第三畫面 期間時,先驅動該第一柵極線,再驅動該第二柵極線,在該第四畫面期間時, 先驅動該第二柵極線,再驅動該第一柵極線。
17. 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顯示面 板還包括一第二掃描線,該第二掃描線包括多數(shù)個子像素,該些子像素分成 一第三部分及一第四部份,該第三部分由一第三柵極線控制,該第四部分由 一第四柵極線控制,該第三部分與該第四部分的子像素為交錯排列,且在該 第一畫面期間及該第三畫面期間中,先驅動該第三柵極線,再驅動該第四柵 極線,在該第二畫面期間及該第四畫面期間中,先驅動該第四柵極線,再驅 動該第三柵極線。
18.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掃 描線及該第二掃描線的共同電位為直流共同電位,且在該第一畫面期間及該第四畫面期間時,傳送至該第一部分及該第四部份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一 第一極性,傳送至該第二部分及該第三部分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一第二極 性,而在該第二畫面期間及該第三畫面期間時,傳送至該第一部分及該第四 部份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該第二極性,傳送至該第二部分及該第三部分的 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該第一極性。
19. 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極 性為正極性,該第二極性為負極性。
20.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掃 描線及該第二掃描線的共同電位為直流共同電位,且在該第一畫面期間及該 第二畫面期間時,傳送至該第一部分及該第四部份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一 第一極性,傳送至該第二部分及該第三部分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一第二極 性,而在該第三畫面期間及該第四畫面期間時,傳送至該第一部分及該第四 部份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該第二極性,傳送至該第二部分及該第三部分的 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該第一極性。
21. 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極 性為正極性,該第二極性為負極性。
2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二畫面 期間鄰接在該第一畫面期間之后,且有一第三畫面期間鄰接在該第二畫面期 間之后,以及有一第四畫面期間鄰接在該第三畫面期間之后,且在該第三畫 面期間時,先驅動該第二柵極線,再驅動該第一柵極線,在該第四畫面期間 時,先驅動該第一柵極線,再驅動該第二柵極線。
23. 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顯示面 板還包括一第二掃描線,該第二掃描線包括多數(shù)個子像素,該些子像素分成 一第三部分及一第四部份,該第三部分由一第三柵極線控制,該第四部分由 一第四柵極線控制,該第三部分與該第四部分的子像素為交錯排列,且在該 第一畫面期間及該第四畫面期間時,先驅動該第三柵極線,再驅動該第四柵 極線,在該第二畫面期間及該第三畫面期間時,先驅動該第四柵極線,再驅 動該第三柵極線。
24. 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掃 描線及該第二掃描線的共同電位為直流共同電位,且在該第一畫面期間及該 第二畫面期間時,傳送至該第一部分及該第四部份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一 第一極性,傳送至該第二部分及該第三部分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一第二極 性,而在該第三畫面期間及該第四畫面期間時,傳送至該第一部分及該第四 部份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該第二極性,傳送至該第二部分及該第三部份的 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該第一極性。
25. 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極 性為正極性,該第二極性為負極性。
26. 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掃 描線及該第二掃描線的共同電位為直流共同電位,且在該第一畫面期間及該 第三畫面期間時,傳送至該第一部分及該第四部份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一 第一極性,傳送至該第二部分及該第三部份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一第二極 性,而在該第二畫面期間及該第四畫面期間時,傳送至該第一部分及該第四 部份的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該第二極性,傳送至該第二部分及該第三部份的 子像素的畫面信號為該第一極性。
27. 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極 性為正極性,該第二極性為負極性。
2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顯示面板 為一液晶顯示面板。
29.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子像素的 顯示顏色皆與其相鄰子像素的顯示顏色不同。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此顯示面板包括第一掃描線,且此第一掃描線包括多數(shù)個子像素。上述子像素的第一部分由第一柵極線控制,而上述子像素的第二部分由第二柵極線控制,其中第一部分的子像素與第二部分的子像素交錯排列。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在第一畫面期間中,先驅動第一柵極線,再驅動第二柵極線。接著,在第二畫面期間中,先驅動第二柵極線,再驅動第一柵極線。本發(fā)明由于在不同的畫面期間中,以不同的順序來驅動同一掃描線所對應的柵極線,因此得以改善因明暗度不均勻而引起的垂直明暗紋現(xiàn)象。
文檔編號G09G3/36GK101271658SQ200710089750
公開日2008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3月23日
發(fā)明者張貴凱 申請人:旭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