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背光組件和具有其的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618777閱讀:11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背光組件和具有其的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背光組件和包括該背光組件的顯示裝置。更具體而言,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比常規(guī)背光組件具有更小的總厚度的背光組件和包括其的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地,液晶顯示(以下簡稱LCD)裝置包括設置于LCD面板下的背光組件,該背光組件用于產(chǎn)生光并將所述光引導到LCD面板。但是,常規(guī)的背光組件通常顯著增加了LCD裝置的重量、體積和能耗。常規(guī)背光組件的上述缺點在需要LCD裝置重量輕、厚度小和功耗低的便攜式LCD裝置中變得更加顯著。
為了克服常規(guī)背光組件的以上缺點,最近發(fā)光二極管(以下簡稱LED)作為一種點光源已經(jīng)被用作LCD裝置的背光組件的部分。
與其他常規(guī)的光源相比,LED需要的能耗低且適于用于重量輕和厚度小的便攜式LCD裝置。具體而言,輻射距離為光源和顯示面板之間的距離,并且在LED和顯示面板之間的輻射距離比其他常規(guī)光源和顯示面板之間的要小得多。因此,對于具有窄顯示區(qū)域的小型和中等尺寸顯示裝置,LED更加廣泛地作為背光組件的光源被用作光源組件的部分。
但是,當LED用作LCD裝置的光源時,除了LED自身之外還必須需要各種附加的構件,比如驅(qū)動LED的驅(qū)動構件和將LED組裝到LCD裝置的組裝構件。因此,由于涉及LED的各種附加構件,所以增加了LCD裝置的總尺寸。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示范性實施例提供了能夠減小背光組件的總厚度的背光組件。
本發(fā)明的示范性實施例提供了具有以上背光組件的顯示裝置。
在本發(fā)明的示范性實施例中,背光組件包括發(fā)光單元和容納構件。發(fā)光單元包括連接構件、光源和光導構件。將外部信號通過連接構件傳輸?shù)焦庠?,且響應外部信號從光源產(chǎn)生光。另外,將光通過光導構件引導到顯示面板。容納構件包括用于容納光源和光導構件的容納空間;和容納部分,用于容納連接構件。容納部分包括從容納構件的背表面凹入到預定的深度的凹入部分,用于容納連接構件。凹入部分的深度基本上與連接構件的凹入厚度相同。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示范性實施例中,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單元、背光組件和容納構件。顯示單元包括響應于第一驅(qū)動信號顯示圖像的顯示面板和電連接到顯示面板的第一連接構件。
背光組件包括第二連接構件、光源和光導構件。第二連接構件電連接到第一連接構件,且將第二驅(qū)動信號傳輸?shù)降诙B接構件。光源連接到第二連接構件且響應第二驅(qū)動信號產(chǎn)生光。將光通過光導構件引導到顯示面板。
容納構件包括用于容納光源和光導構件的容納空間和用于容納連接構件的容納部分。容納部分形成于容納構件的背表面上。
構件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示范性實施例,在連接構件和容納構件的背表面之間沒有形成臺階差異或至少基本上沒有臺階差異。因此,即使連接構件設置于容納構件的背表面上,也沒有增加或至少不顯著增加背光組件的總厚度。


結合附圖,參考以下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示范性實施例的以上和其他優(yōu)點將變得更加顯見,在附圖中圖1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范性實施例的LCD裝置的分解透視圖;圖2是沿圖1中的線I-I’所取的橫截面圖;圖3是示出圖2中的第二柔性印刷電路板的透視圖;圖4是示出圖1中的發(fā)光單元和容納構件的組裝結構的平面圖;圖5是示出顯示單元和容納構件的組裝結構的平面圖;圖6是示出圖1的LCD裝置的后視圖;和圖7是沿圖6中的線II-II’所取的橫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將參考其中顯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附圖更加全面地描述本發(fā)明。但是,本發(fā)明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實現(xiàn)且不應解釋為限于這里闡釋的實施例。在附圖中,為了清晰可以放大層和區(qū)域的尺寸和相對尺寸。通篇相似的附圖標記指示相似的元件。這里所用的術語“和/或”包括相關列舉項目的一個或更多的任何和所有組合。
可以理解雖然術語第一、第二和第三等可以用于此來描述各種元件、部件、區(qū)域、和/或部分,這些元件、部件、區(qū)域、和/或部分應不受這些術語限制。這些術語只用于區(qū)分一個元件、部件、區(qū)域、和/或部分與另一區(qū)域或部分。因此,以下討論的第一元件、部件、區(qū)域、層或部分也可以被稱為第二元件、部件、區(qū)域或部分,而不背離本發(fā)明的教導。
在這里使用空間相對術語,諸如“下面”、“下方”、“下”、“上方”、“上”、等,用于方便地描述一個元件或特征和另一(諸)元件或(諸)特征如圖中所示的關系??梢岳斫饪臻g相對的術語旨在包含除了在圖中所繪的方向之外在使用或操作中裝置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在圖中的裝置被翻轉(zhuǎn),那么被描述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的“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則應取向為所述其它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范性術語“下方”可以包含“下方”和“上方”兩個方向。該裝置可以另外取向(旋轉(zhuǎn)90度或以其它的角度)且相應地解釋這里使用的空間相對的描述。
這里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特別的實施例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發(fā)明。如這里所用,單數(shù)形式也旨在包括復數(shù)形式,除非內(nèi)容清楚地指示另外的意思。可以進一步理解當在此使用時,術語“包括”和/或“包含”說明所述特征、整數(shù)、步驟、操作、元件和/或組分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個或更多其它特征、整數(shù)、步驟、操作、元件、組分和/或其組。同樣地,因此期望從圖示的形狀的改變,例如制造技術和/或公差的改變。因此,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不應解釋為限于這里示出的區(qū)域的具體區(qū)域,而包括形狀的偏離,例如由制造引起的偏離,且圖中示出的區(qū)域本質(zhì)上是示意性的,且它們的形狀不旨在示出裝置的區(qū)域的實際形狀和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圖1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范性實施例的LCD裝置的分解透視圖,且圖2是沿圖1中的線I-I’所取的橫截面圖。
參考圖1和2,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范性實施例的LCD裝置600包括顯示圖像的顯示單元100和產(chǎn)生光的背光組件550。背光組件550設置于顯示單元100下,且為顯示單元100提供從背光組件550產(chǎn)生的光。另外,顯示單元100使用從背光組件550產(chǎn)生的光來顯示圖像。
顯示單元100包括顯示面板110、第一柔性印刷電路板(以下簡稱FPC)120和驅(qū)動器130。第一FPC 120連接到顯示面板110,用于接收外部信號。驅(qū)動器130響應外部信號產(chǎn)生第一驅(qū)動信號,且顯示面板110響應第一驅(qū)動信號顯示圖像。
顯示面板110包括陣列基板111、面對陣列基板111的彩色濾光基板112、和設置于陣列基板111和彩色濾光基板112之間的液晶層(未顯示)。
陣列基板111的端部分111a從相應于彩色濾光基板112的端部分112a的部分延伸。因此,驅(qū)動器130作為芯片安裝于陣列基板111的端部分111a上。第一FPC 120連接到陣列基板111的端部分111a,且電連接到驅(qū)動器130。因此,將外部信號通過第一FPC 120提供給驅(qū)動器130。
第一FPC 120接收外部的第二驅(qū)動信號以向背光組件550提供第二驅(qū)動信號。
背光組件550包括產(chǎn)生光的發(fā)光單元200和容納發(fā)光單元200的容納構件500。發(fā)光單元200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LED 211、212、213和214和第二FPC 250。
將從第一FPC 120輸出的第二驅(qū)動信號通過第二FPC 250供給第一到第四LED 211到214,第一到第四LED 211到214響應第二驅(qū)動信號產(chǎn)生光。
在每個第一到第四LED 211到214中,基于半導體的pn結結構產(chǎn)生例如電子或空穴的少數(shù)載流子,且當少數(shù)載流子彼此復合時產(chǎn)生光。雖然以上的示范性實施例公開了作為光源的四個LED,但是所使用的LED的數(shù)量可以改變,如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清楚的那樣。
圖3是示出圖2中的第二柔性印刷電路板的透視圖。
參考圖3,第二FPC 250包括基底膜251、第一電極線252和第二電極線253、以及第一輸入端子254和第二輸入端子255。第一和第二電極線252和253形成于基底膜251上。第一和第二電極線252和253基本上彼此平行延伸且對彼此絕緣。第一和第二輸入端子254和255形成于基底膜251上,且分別電連接到第一和第二電極線252和253。
將第一和第二輸入端子254和255分別焊接到且由此電連接到形成于第一FPC 120上的第一和第二輸出端子121和122。于是,第一和第二輸入端子254和255分別通過第一和第二輸出端子121和122接收第二驅(qū)動信號。
第一到第四LED 211到214安裝于基底膜251上且從彼此分開預定的間距?;啄?51包括安裝部分251a和連接部分251b。第一到第四LED 211到214安裝于安裝部分251a上。將連接部分251b彎曲且從安裝部分251a的端部分延伸。
LED 211到214每個都電連接到第一和第二電極線252和253。因此,第一到第四LED 211到214通過第一和第二電極線252和253接收第二驅(qū)動信號,由此產(chǎn)生光。
第一和第二輸入端子254和255設置于基底膜251的連接部分251b上。第一和第二輸入端子254和255通過設置于第一FPC 120上的第一和第二輸出端子121和122接收第二驅(qū)動信號,且又將第二驅(qū)動信號提供給第一和第二電極線252和253。
再次參考圖1和2,發(fā)光單元200還包括光導板220。光導板220將從第一到第四LED 211到214產(chǎn)生的光引導到顯示面板110。光導板220具有相應于顯示面板110的矩形板,且包括光入射面221、光逸出(或光發(fā)射)面222和鏡(或光反射)面223。
光入射面221設置相鄰于第一到第四LED 211到214,且從第一到第四LED 211到214產(chǎn)生的光進入光入射面221。
光選出面222從光入射面221的第一端部分221a延伸,且通過光入射面221供給的光通過光逸出面222輻射。
鏡面223從與光入射面221的第一端部分221a相對的光入射面221的第二端部分221b延伸,且面對光逸出面222。鏡面223將通過光入射面221供給的光反射向光選出面222。
在本示范性實施例中,將光導板220形成為如圖1所示的板形狀,使得沿整個光導板220,光逸出面222和鏡面223之間的間距不會改變。但是,可以將光導板形成為楔,其中光選出面222和鏡面223之間的間距沿整個光導板220線性變化,如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顯見的。例如,從第一到第四LED 211到214的間距越遠,光逸出面222和鏡面223之間沿整個光導板220的間距越小。
多個光學片230設置于光逸出面222上方,以提高通過光逸出面222逸出的光學特性。該多個光學片230具有相應于光逸出面22的尺寸。
反射板240可以設置于鏡面223下,且所具有的尺寸相應于鏡面223的尺寸。反射板240將從鏡面223泄漏的泄漏光反射向光導板220,由此增加光效率。
同時,容納構件500包括模制框架300和底機架400。
圖4是示出圖1中的發(fā)光單元和容納構件的組裝結構的平面圖。
參考圖1、2和4,模制框架300具有例如矩形框架,其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側壁310、320、330和340。模制框架300包括由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側壁310、320、330和340圍繞的容納空間R1,并包括多個容納溝槽310a、310b、310c和310d。第一容納空間R1由第一到第四側壁310到340來界定。第一側壁310部分地從其表面凹入預定的深度,由此形成多個容納溝槽310a到310d。容納溝槽310a到310d彼此分開預定的距離。
第一容納空間R1依序容納反射板240、光導板220和多個光學片230。容納溝槽310a到310d分別容納第一到第四LED 211到214。當?shù)谝坏降谒腖ED 211到214分別設置于第一到第四容納溝槽310a到310d內(nèi)時,第二FPC250設置于模制框架300上方,且覆蓋容納溝槽310a到310d。第二FPC 250的連接部分251a向模制框架300的外部突出,在第二FPC 250上安裝有第一和第二輸入端子254和255。
底機架400包括底板410和從底板410向上延伸的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側壁420、430、440和450,使得第二容納空間R2由底板410和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側壁420、430、440和450來界定。將模制框架300容納于第二容納框架R2,且將模制框架300和底機架400彼此連接。因此,在用模制框架300連接底機架400之后,模制框架300的第一到第四側壁310到340分別面對底機架400的第五到第八側壁420到450。
當?shù)讬C架400容納模制框架300時,底機架400的底板410支撐容納于模制框架300中的反射板240和光導板220。
圖5是示出圖1的顯示單元和容納構件的組裝結構的平面圖。
參考圖1、2和5,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臺階部分311、321、331、341分別形成于模制框架300的第一到第四側壁310到340的上部分上,且因此顯示單元100的周邊部分設置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臺階部分311、321、331、341上。在這樣的情形,顯示單元100的顯示面板110的側面通過第一到第四側壁310到340來橫向支撐,從而防止顯示單元100從模制框架300分離。
另外,第一FPC 120安裝于顯示面板110的端部分上,從模制框架300的外部突出,且與第二FPC 250的連接部分251b重疊。在本示范性實施例中,第一FPC 120在尺寸上大于第二FPC 250,使得部分的第一FPC 120與第二FPC 250重疊。
在第一FPC 120和第二FPC 250的重疊的部分中,第一FPC 120的第一和第二輸出端子121和122分別連接到第二FPC 250的第一和第二輸入撣子254和255。
圖6是示出圖1的LCD裝置的后視圖。圖7是沿圖6中的線II-II’所取的橫截面圖。
參考圖6和圖7,第一FPC 120向下彎曲,且設置于底機架400的背面460上,使得模制框架300的第一側壁310的頂表面和底機架400的第五側壁420被第一FPC 120圍繞。
以相似的方式,第二FPC 250彎曲,且設置于底機架400的背表面460上,使得模制框架300的第一側壁310的頂表面和底機架400的第五側壁420被第二FPC 250圍繞。
第二凹入部分461形成于底機架400的背表面460上,在從底機架400的背表面到預定的深度,且在彎曲FPC 250之后容納第二FPC 250。然后,設置于底機架400的背表面460上的第一FPC 120在彎曲之后在第二凹入部分461電連接到第二FPC 250。因此,第一FPC 120的第一輸出端子121在第二凹入部分461電連接到第二FPC 250的第一輸入端子254,如圖7所示。
在本示范性實施例中,第二凹入部分461的深度基本與第二FPC 250的凹入厚度相同,使得在完成第一和第二FPC 120和250的彎曲之后在第二FPC 250和底機架400的背表面460之間沒有臺階差異形成或至少基本上沒有臺階差異形成。另外,當?shù)谝籉PC 120設置于底機架400的背表面460上,且在第二凹入部分461與第二FPC 250部分地重疊,在第一和第二FPC 120和250重疊的部分和非重疊部分之間沒有臺階差異形成或至少基本沒有臺階差異形成。
因此,由于第一和第二FPC 120和250在底機架400的背表面460上重疊,所以背光組件的總厚度不增加或至少不顯著增加。
另外,在第一和第二FPC 120和250重疊的部分和非重疊的部分之間沒有臺階差異形成或至少基本上沒有臺階差異,從而當附加的構件安裝于底機架400的背表面460上時,這還去除對于通常由于背表面460的非均勻性所導致的附加構件的安裝限制。因此,充分防止了由背表面460的非均勻性或臺階差異導致的組裝失效。附加構件的實例包括但不限于印刷電路板或用于雙面板LCD的輔助顯示面板。
根據(jù)本示范性實施例的背光組件和包括該背光組件的LCD裝置,第二凹入部分461形成于底機架400的背表面460上,且將用于驅(qū)動第一到第四LED 211到214的第二FPC 250容納于第二凹入部分461,使得在第二FPC250和底機架400的背表面460之間沒有形成臺階差異或至少基本上沒有臺階差異。因此,即使第二FPC 250設置于底機架400的背表面460上,背光組件的總厚度也不增加或至少不顯著增加。另外,當?shù)谝籉PC 120與底機架400的背表面460上的第二FPC 250重疊時,在第一和第二FPC 120和250的重疊部分和非重疊部分之間沒有形成臺階差異或至少基本上沒有臺階差異。
已經(jīng)描述了本發(fā)明的示范性實施例,還請注意,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顯見的是在不脫離由權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可以進行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背光組件,包括發(fā)光單元,包括連接構件,接收外部驅(qū)動信號;設置于所述連接構件的光源,所述光源通過所述連接構件接收所述驅(qū)動信號來產(chǎn)生光;和光導構件,接收來自所述光源的光來在預定的方向引導所述光;和容納構件,包括容納空間,其中容納所述光源和所述光導構件;和容納部分,其中容納所述連接構件,所述容納部分包括從所述容納構件的背表面凹入到預定的深度的凹入部分,以用于容納所述連接構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組件,其中,所述容納構件還包括具有所述容納框架的第一容納容器和連接到所述第一容納容器的第二容納容器,所述第二容納容器具有所述容納部分。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組件,其中,所述第二容納容器包括底板和從所述底板延伸的多個側壁,且所述凹入部分從所述第二容納容器的背表面凹入預定深度。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容納容器包括多個形成框架的側壁,且所述容納空間由所述第一側壁界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容納容器還包括從所述第一側壁之一凹入預定深度的至少一個容納溝槽,且所述光源容納于所述容納溝槽中。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組件,其中,所述光源包括發(fā)光二極管。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組件,其中,所述光導構件包括光入射面,相鄰于所述光源設置,所述光進入所述光入射面;光逸出面,從所述光入射面的第一端部分延伸,且由光入射面所提供至此的光通過所述光逸出面逸出。鏡面,從所述光入射面的第二端部分延伸,所述鏡面面對所述光逸出面,所述鏡面將由所述入射面提供至此的光向所述光逸出面反射。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組件,其中,所述發(fā)光單元還包括光學片,設置于所述光逸出面上方,所述光學片提高了逸出所述光逸出面的所述光的光學特性;和反射板,設置于所述鏡面下,所述反射板將從所述鏡面泄漏的泄漏光向所述光導構件反射。
9.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單元,包括響應第一驅(qū)動信號顯示圖像的顯示面板,和電連接到所述顯示面板的第一連接構件;發(fā)光單元,包括第二連接構件,電連接到所述第一連接構件,所述第二連接構件接收外部第二驅(qū)動信號;光源,設置于所述第二連接構件上,所述光源通過所述第二連接構件接收所述第二驅(qū)動信號;光導構件,接收來自所述光源的光以將所述光向所述顯示面板引導;和容納構件,包括第一容納容器,具有其中容納了所述光源、所述光導構件和所述顯示單元的容納空間;和第二容納容器,所述第二容納容器連接到所述第一容納容器且具有容納部分,在所述容納部分中容納了所述第二連接構件,所述容納部分包括從所述第二容器的背表面凹入預定的深度,以用于容納所述第二連接構件,所述第二連接構件部分地與在所述第二容納容器的背表面上的第一連接構件重疊。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二連接構件在尺寸上小于所述第一連接構件。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光源包括多個發(fā)光二極管。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多個發(fā)光二極管包括四個發(fā)光二極管。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連接構件和第二連接構件每個的部分相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容器向下彎曲。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連接構件包括輸出提供于其的外部第二驅(qū)動信號的輸出端子;且所述第二連接構件包括電連接到所述輸出端子以從所述輸出端子接收所述第二驅(qū)動信號。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輸出和輸入端子在所述第二容納容器彼此電連接。
16.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連接構件和第二連接構件包括柔性膜。
17.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響應外部信號產(chǎn)生所述第一驅(qū)動信號的驅(qū)動器。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驅(qū)動器作為芯片設置于所述顯示面板上。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連接構件電連接到所述顯示面板,使得將所述外部信號通過所述第一連接構件供給到所述驅(qū)動器。
20.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單元,包括顯示面板,響應第一驅(qū)動信號顯示圖像,和第一柔性印刷電路板,電連接到所述顯示面板;發(fā)光單元,包括第二柔性電路板,電連接到所述第一柔性印刷電路板,所述第二柔性印刷電路板接收外部第二驅(qū)動信號;多個發(fā)光二極管,設置于所述第二連接構件上,所述多個發(fā)光二極管通過所述第二印刷電路板接收所述第二驅(qū)動信號;光導構件,接收來自所述光源的光以將所述光向所述顯示面板引導;和容納構件,包括框架和底機架,所述框架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側壁、由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側壁圍繞的第一容納空間、和多個容納溝槽,所述第一容納空間由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側壁界定,所述第一側壁部分地從其表面凹入預定的深度,由此形成所述多個溝槽,所述容納空間容納所述光導構件,且所述多個容納溝槽在其中容納所述多個發(fā)光二極管,所述底機架包括底板和從所述底板向上延伸的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側壁來界定第二容納空間,將所述框架和所述底機架彼此連接,使得將所述框架容納于所述底機架的第二容納框架中,所述第一柔性印刷電路板向下彎曲且設置于所述底機架的背表面上,使得所述框架的第一側壁的頂表面和所述底機架的第五側壁由所述第一柔性印刷電路板圍繞,所述第二柔性印刷電路板彎曲且設置于所述底機架的背表面上,使得所述框架的第一側壁的頂表面和所述底機架的第五側壁由所述第二柔性印刷電路板圍繞,所述第一柔性電路板在尺寸上大于所述第二柔性電路板,使得所述第一柔性電路板部分地與所述第二柔性電路板重疊,所述底機架還包括從所述底機架的背表面凹入預定深度的凹入部分,用于容納所述第二柔性電路板,所述凹入部分的深度基本上與所述第二柔性電路板的凹入厚度相同。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在其背部分沒有臺階差異的背光組件及具有其的顯示裝置。所述背光組件包括發(fā)光單元和容納構件。發(fā)光單元包括連接構件、光源和光導構件。將外部信號通過連接構件傳輸?shù)焦庠?,且響應外部信號從光源產(chǎn)生光。將從光源產(chǎn)生的光通過光導構件引導到顯示面板。容納構件包括用于容納光源和光導構件的容納空間和用于容納連接構件的容納部分。容納部分形成于容納構件的背表面上。因此,充分防止了由于在背光組件的背表面的臺階差別。
文檔編號G09F9/00GK1782813SQ2005101269
公開日2006年6月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1月29日
發(fā)明者趙昭行, 梁珍旭, 樸用世 申請人: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