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噴墨記錄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499455閱讀:173來源:國知局
噴墨記錄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噴墨記錄設備,包括:由一個樹脂部件形成的基礎部件;輸送單元,由基礎部件支撐,并且被構造成在與第一方向平行的輸送方向上輸送片材;和記錄單元,由基礎部件支撐,并且被構造成在所述記錄單元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與片材相對的狀態(tài)中噴射墨,以在片材上記錄圖像。所述基礎部件被劃分成:支撐輸送單元和記錄單元的第一基礎部分,與第一基礎部分鄰接并且位于第一基礎部分的在輸送方向上的下游的第二基礎部分,以及與第二基礎部分鄰接并且位于第二基礎部分的在輸送方向上的下游的第三基礎部分。其中,所述第二基礎部分的剛度小于所述第一基礎部分和所述第三基礎部分的剛度。
【專利說明】噴墨記錄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噴墨記錄設備,該噴墨記錄設備包括形成為一個部件的樹脂基礎部件。
【背景技術】
[0002]已知一種噴墨記錄設備。該噴墨記錄設備控制輸送單元以通過輸送路徑在輸送方向上輸送記錄片材,并且在記錄單元在與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與記錄片材相對的狀態(tài)中控制記錄單元噴射墨滴,以在記錄片材上記錄圖像。
[0003]為了減小尺寸、成本、構件數目等,專利文獻I (日本專利申請公報N0.5-556公開了這種噴墨記錄設備的一種結構,該噴墨記錄設備并不包括用于定位輸送單元和記錄單元的金屬片構件,而是包括被形成為用于直接支撐輸送單元和記錄單元的一個部件的樹脂基礎部件。

【發(fā)明內容】

[0004]然而,在施加外力時,樹脂基礎部件比金屬片構件更大地變形。例如,如果如上所述構造的噴墨記錄設備被放置在臺階之上或者被提升,并且由此彎曲力矩被施加到基礎部件,則輸送單元的輥軸可能彎曲或者傾斜,或者在記錄單元和記錄片材之間的間隙(即,距離)可能改變?yōu)榉抢硐氲拈g隙。
[0005]本實用新型 已經被開發(fā),用于提供一種包括基礎部件的噴墨記錄設備,該基礎部件的支撐輸送單元和記錄單元的部分通過作用于設備上的外力較小地變形。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噴墨記錄設備,該噴墨記錄設備包括:由一個樹脂部件形成的基礎部件;輸送單元,該輸送單元由基礎部件支撐,并且被構造成在與第一方向平行的輸送方向上輸送片材;和記錄單元,該記錄單元由基礎部件支撐,并且被構造成在記錄單元在第二方向上與片材相對的狀態(tài)中噴射墨以在片材上記錄圖像,該第二方向與第一方向垂直;該基礎部件被劃分成(i)支撐輸送單元和記錄單元的第一基礎部分,(?)與第一基礎部分鄰接并且位于第一基礎部分的在輸送方向上的下游的第二基礎部分,和(iii)與第二基礎部分鄰接并且位于第二基礎部分的在輸送方向上的下游的第三基礎部分,該噴墨記錄設備的特征在于,第二基礎部分的剛度小于第一基礎部分和第三基礎部分中的每一個的剛度。
[0007]在如上所述構造的噴墨記錄設備中,當與第一基礎部分和第三基礎部分相比較時,具有低剛度的第二基礎部分易于變形。因此,在外力被施加到基礎部件的情形中,能夠減小傳遞到支撐輸送單元和記錄單元的第一基礎部分的外力的大小。這使得能夠防止輸送單元和記錄單元的構件的移位,并且減小圖像記錄質量的降低程度。
[0008]在該噴墨記錄設備中,在包括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平面中,與作用于基礎部件上的彎曲力矩相關的第二基礎部分的抗彎剛度小于第一基礎部分和第三基礎部分中的每個基礎部分的抗彎剛度。[0009]根據如上所述的構造,例如,在圖像記錄設備被放置在臺階之上的情形中,或者在噴墨記錄設備的在第一方向上相對的邊緣被抓持時提升該噴墨記錄設備的情形中,作用于基礎部件上的彎曲力矩能夠被較少地傳遞到第一基礎部分。
[0010]在該噴墨記錄設備中,第二基礎部分在第二方向上的長度小于第一基礎部分和第三基礎部分中的每個基礎部分在第二方向上的長度。
[0011]根據如上所述的構造,當與第一基礎部分和第三基礎部分相比較時,第二基礎部分的抗彎剛度能夠是小的。
[0012]在該噴墨記錄設備中,基礎部件包括:一對側壁,每一個側壁在第一基礎部分、第二基礎部分和第三基礎部分上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一對側壁在第三方向上相互間隔開的狀態(tài)中在第二方向上延伸,該第三方向與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每一個方向垂直;和主板,該主板伸展以僅在第一基礎部分和第三基礎部分中將所述一對側壁相互連接。
[0013]根據如上所述的構造,第二基礎部分的所述一對側壁不被主板連接,使得當與第一基礎部分和第三基礎部分相比較時,第二基礎部分的抗彎剛度是小的,其中第一基礎部分和第三基礎部分中的每個基礎部分的所述一對側壁被主板連接。
[0014]在該噴墨記錄設備中,在第二基礎部分中所述一對側壁中的每個側壁在第二方向上的長度小于在第三基礎部分中所述一對側壁中的每個側壁在第二方向上的長度。
[0015]在該噴墨記錄設備中,在第二基礎部分中所述一對側壁中的每個側壁在第二方向上的長度小于在第一基礎部分和第三基礎部分中的每個基礎部分中所述一對側壁的在第二方向上的長度。
[0016]根據如上所述的構造,當與第一基礎部分和第三基礎部分相比較時,能夠進一步使得第二基礎部分的抗彎剛度是小的。
[0017]該噴墨記錄設備包括;一對金屬壁,所述一對金屬壁由主板的位于第一基礎部分中的一部分支撐,所述一對金屬壁在第三方向上相互間隔開;和導軌,該導軌由所述一對金屬壁支撐,并且在第三方向上延伸。該記錄單元包括:滑架,該滑架由導軌支撐,并且在第三方向上往復;和記錄頭,該記錄頭安裝在滑架上,并且被構造成從多個噴嘴噴射墨。該輸送單元包括:輸送輥,該輸送輥在記錄頭的在輸送方向上的上游的位置處由該一對金屬壁支撐;和輸出輥,該輸出輥在記錄頭的在輸送方向上的下游的位置處由所述一對金屬壁支撐。
[0018]根據如上所述的構造,所述一對金屬壁被安裝在較小地變形的第一基礎部分上,并且這些金屬壁支撐輸送單元和記錄單元,從而允許輸送單元和記錄單元的構件被準確地定位。
[0019]該噴墨記錄設備包括:盤,該盤布置在由所述一對側壁和主板限定的空間中,該盤被構造成支撐片材;和供應單元,該供應單元由所述一對側壁之一和主板支撐,并且被構造成向輸送輥供應由盤支撐的片材。
[0020]根據如上所述的構造,較小地變形的第一基礎部分支撐供應單元,由此供應單元能夠被準確地定位。而且,盤被布置在由所述一對側壁和主板限定的空間中,從而使得噴墨記錄設備的尺寸減小。
[0021]在該噴墨記錄設備中,主板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第一表面和布置盤的空間之間的距離小于在第二表面和該空間之間的距離。第一表面支撐供應單元,并且第二表面支撐所述一對金屬壁。主板的在輸送方向上的上游邊緣部分用作引導件,該引導件從主板的靠近第一表面的一側向主板的靠近第二表面的一側引導由供應單元供應的片材。
[0022]根據如上所述的構造,片材通過U形轉彎路徑被從主板的靠近第一表面的一側輸送到主板的靠近第二表面的一側,從而導致噴墨記錄設備的尺寸減小。
[0023]在該噴墨記錄設備中,所述一對金屬壁被擰緊到主板。
[0024]在該噴墨記錄設備中,在第二方向上凸出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個肋形成在主板的位于第一基礎部分中的一部分上。
[0025]根據如上所述的構造,平行于彎曲力矩作用的平面的所述至少一個肋被設置在第一基礎部分上,從而導致第一基礎部分的抗彎剛度提高。注意該肋可以被設置在第三基礎部分上。
[0026]該噴墨記錄設備包括由主板的位于第三基礎部分上方的一部分支撐的控制板,該控制板被構造成控制輸送單元和記錄單元。
[0027]根據如上所述的構造,具有相對大的抗彎剛度的第三基礎部分支撐控制板,從而防止控制板被作用于基礎部件上的外力彎曲。
[0028]本實用新型的效果
[0029]根據本實用新型,高剛度部分(B卩,第一基礎部分和第三基礎部分)和低剛度部分(即,第二基礎部分)被交替地布置,從而能夠減小支撐輸送單元和記錄單元的第一基礎部分的變形程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0]當結合附圖考慮時,通過閱讀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以下詳細說明,將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優(yōu)點以及技術和工業(yè)意義,其中:
[0031]圖1是示意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一個實例的多功能外圍設備(MFP)1的透視圖;
[0032]圖2是概略地示意打印部11的內部結構的豎直截面立視圖;
[0033]圖3是示意供應盤20的透視圖;
[0034]圖4A和4B是示意基礎部件100的透視圖,其中圖4A是示意當從斜上方觀察時的基礎部件100的透視圖,而圖4B是示意當從斜下方觀察時的基礎部件100的透視圖;
[0035]圖5A-圖5C是圖4A的截面視圖,其中圖5A是沿著圖4A中的線A-A截取的截面視圖,圖5B是沿著圖4A中的線B-B截取的截面視圖,而圖5C是沿著圖4A中的線C-C截取的截面視圖;
[0036]圖6是沿著圖4A中的線D-D截取的截面視圖;
[0037]圖7是示意基礎部件100和側框架120、130的分解透視圖;
[0038]圖8是示意由側框架120、130支撐的導軌45、輸送輥對51、壓盤42和輸出輥對61的透視圖;
[0039]圖9是示意安裝了滑架40的基礎部件100的透視圖;并且
[0040]圖10是示意在被施加了彎曲力矩的基礎部件100變形前后的該基礎部件100的形狀的概略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0041]在下文中,將通過參考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應該理解以下實施例是僅通過實例描述的,并且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以各種變型被以其它方式實施。在圖1示意的狀態(tài)中使用多功能外圍設備(MFP)1。在本實施例中,在圖1中示意的三個箭頭示意上下方向7、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在以下解釋中,上下方向7被限定為在圖1中示意的MFP10,S卩,處于正常狀態(tài)中的MFPlO的上下方向。此外,通過將MFPlO的形成有開口 13的一側視為前側來限定前后方向8,并且在從前側看MFPlO的狀態(tài)中限定左右方向9。在本實施例中,前后方向8是第一方向的一個實例,上下方向7是第二方向的一個實例,并且左右方向9是第三方向的一個實例。
[0042]〈MFP10的總體結構>
[0043]如在圖1中所示意地,作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噴墨記錄設備的一個實例的MFPlO是具有基本長方體形狀的纖細類型。打印部11設置在MFPlO的下部中。MFPlO具有各種功能,諸如傳真功能和打印功能。MFPlO的打印功能的一個實例是用于噴射墨以在記錄片材12的一側上記錄圖像的功能(見圖2)。注意MFPlO可以被構造成在記錄片材12的兩側上記錄圖像。
[0044]如在圖1中所示意地,開口 13形成在打印部11的前端面中。能夠容納各種尺寸的記錄片材12的供應盤20能夠在前后方向8上通過開口 13插入打印部11中和從該打印部11移除。輸出盤21堆疊在供應盤20上。輸出盤21與供應盤20—起移動。輸出盤21支撐記錄片材12,該記錄片材12通過將在下面描述的記錄單元24進行記錄,并且由將在下面描述的輸出棍對61排出。
[0045]< 供應盤 20>
[0046]如在圖3中所示意地,供應盤20具有向上打開的盒子形狀并且包括底板81、左側板82、右側板83、前板84和傾斜板85。左側板82和右側板83分別地從底板81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相對的邊緣部分向上凸出。前板84從底板81的在前后方向8上的前邊緣部分向上凸出。輸出盤21由左側板82、右側板83和前板84支撐(見圖1)。傾斜板85從底板81的在前后方向8上的后端在后上方的方向上延伸,以在從供應單元16供應記錄片材12之后將記錄片材12引導到輸送路徑35。
[0047]底板81能夠支撐具有多個標準尺寸諸如A4尺寸、B5尺寸、法定尺寸和明信片尺寸的記錄片材12。底板81具有標記,每一個標記均示意了具有各種標準尺寸中的相應的一種尺寸的記錄片材12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邊緣部分之一(在圖3中的實例中的左邊緣部分)的位置。圖3作為標記的實例示意了“A4”、“B5”和“明信片”,但是當然可以使用其它標記。如在圖3中所示意地,用于通過接觸記錄片材12的在左右方向上的相對的邊緣來定位放置在底板81上的一張或者多張記錄片材12的引導部件90、91被設置在底板81上。引導部件90、91使用中心對準,以防止記錄片材12傾斜,并且定位放置在底板81上的各種標準尺寸的記錄片材12。中心對準是使得每一張記錄片材12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中心與底板81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中心對準的操作。
[0048]使用者將記錄片材12放置在底板81上,使得每一張記錄片材12的中心在左右方向9上與底板81的中心線對準。使用者然后在左右方向9的向左方向上將引導部件90滑動到由與記錄片材12的尺寸對應的標記示意的位置,使得引導部件90與記錄片材12的右邊緣接觸。引導部件91連同引導部件90通過未示出的小齒輪在向右方向上滑動,并且該引導部件91與記錄片材12的左邊緣接觸。放置在底板81上的具有各種標準尺寸的一張或者多張記錄片材12因此使用中心對準被引導部件90、91定位。
[0049]打印部11包括基礎部件100(見圖4)和用于從上方覆蓋基礎部件100的外蓋14。如在圖2中所示意地,設置在打印部11中的構件包括供應單元16、輸送輥對51、記錄單元
24、輸出輥對61和壓盤42。在打印部11中,基礎部件100支撐被外蓋14覆蓋的供應單元16、輸送輥對51、記錄單元24、輸出輥對61、壓盤42和其它構件。
[0050]供應單元16從供應盤20拾取記錄片材12之一,以將記錄片材12供應到輸送路徑35。輸送輥對51將由供應單元16供應到輸送路徑35中的記錄片材12向輸送方向15上的下游側輸送。記錄單元24將墨滴噴射到由輸送輥對51輸送的記錄片材12上,以在記錄片材12上記錄圖像。輸出棍對61將由記錄單元24記錄的記錄片材12排出到輸出盤21上。壓盤42支撐由輸送輥對51輸送的記錄片材12的下側。
[0051]〈輸送路徑35>
[0052]如在圖2中所示意地,輸送路徑35從供應盤20的后邊緣部分延伸。輸送路徑35包括彎曲輸送路徑33和筆直輸送路徑34。彎曲輸送路徑33以打印部11的后側作為路徑33的外側地彎曲。筆直輸送路徑34在前后方向8上延伸。在供應盤20上支撐的記錄片材12被輸送,從而從輸送路徑33的下部通過彎曲輸送路徑33形成向上的U形轉彎,并且然后通過筆直輸送路徑34在前后方向8上被向前輸送到記錄單元24。在記錄單元24的圖像記錄之后,記錄片材12在前后方向8上被向前輸送通過筆直輸送路徑34,并且被排出到輸出盤21上。S卩,記錄片材12在由圖2中的單點劃線箭頭示意的輸送方向15上被輸送。
[0053]彎曲輸送路徑33由外部引導部件18和內部引導部件19限定,該外部引導部件18和內部引導部件19在其間帶有預定距離地彼此相對。外部引導部件18用作彎曲輸送路徑33的外壁,并且內部引導部件19用作彎曲輸送路徑33的內壁。筆直輸送路徑34由記錄單元24和壓盤42限定,該記錄單元24和壓盤42在布置記錄單元24的位置處在其間帶有預定距離地彼此相對。即,引導部件18、19中的每個引導部件形成輸送路徑35的至少一部分。
[0054]外部引導部件I8由將在下面描述的基礎部件100以可樞轉方式支撐。每個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的軸48分別形成在外部引導部件18的下端部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相對端上。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個軸48是從外部引導部件18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相對端中的相應的一端向外延伸的凸起。軸48被裝配于在基礎部件100中形成的未示出的孔中。結果,夕卜部引導部件18能夠在覆蓋位置(由圖2中的實線示意)和暴露位置(由圖2中的虛線示意)之間樞轉,在該覆蓋位置處,外部引導部件18覆蓋彎曲輸送路徑33,而在該暴露位置處,外部引導部件18暴露彎曲輸送路徑33。
[0055]在覆蓋位置處,外部引導部件18與內部引導部件19 一起限定輸送路徑35的彎曲輸送路徑33。在另一方面,在外部引導部件18的暴露位置處,內部引導部件19的外側端面被暴露于打印部11的外側。即,在暴露位置處,外部引導部件18向外側暴露輸送路徑35的彎曲輸送路徑33。結果,MFPlO的使用者能夠清除在彎曲輸送路徑33中卡住的記錄片材12,換言之,使用者能夠執(zhí)行堵塞清除操作。
[0056]<輸送單元80>[0057]輸送單元80包括:供應單元16,該供應單元16布置在輸送路徑33的在輸送方向15上的上游;輸送棍對51,該輸送棍對51在記錄單兀24的在輸送方向15上的上游的位置處布置在筆直輸送路徑34中;和輸出棍對61,該輸出棍對61在記錄單兀24的在輸送方向15上的下游的位置處布置在筆直輸送路徑34中。
[0058]<供應單元16>
[0059]如在圖2中所示意地,供應單元16在打印部11中被設置在供應盤20上方,并且被設置在記錄單元24下方。供應單元16包括供應棍25、供應臂26和驅動動力傳遞機構27。供應輥25在供應臂26的遠端部處由軸支撐。供應臂26繞設置在供應臂26的基礎端部上的支撐軸28在由箭頭29示意的方向上樞轉。結果,供應輥25能夠朝向供應盤20或者支撐在供應盤20上的記錄片材12和離開該供應盤20或記錄片材12地移動。供應輥25通過由未示出的輸送馬達產生的驅動力而旋轉,該驅動力被由多個齒輪構成的驅動動力傳遞機構27傳遞。注意可以利用從獨立于輸送馬達設置的馬達施加的驅動力來旋轉供應輥25。
[0060]<輸送棍對51>
[0061]如在圖2中所示意地,輸送輥對51由輸送輥52和夾持輥53構成。在本實施例中,例如通過利用陶瓷包覆輥軸的外部周向表面來形成輸送輥52。而且,在本實施例中采用金屬柱形軸(例如,中空軸)作為輥軸。然而,輸送輥52的具體結構不限于這種結構。例如,可以通過在輥軸上裝配輥來形成輸送輥52,并且可以采用實心軸作為輥軸。
[0062]在本實施例中,輸送輥52被布置在筆直輸送路徑34的下部中,并且接觸從彎曲輸送路徑33輸送到筆直輸送路徑34的記錄片材12的下側。利用從能夠向前和反向地旋轉的輸送馬達施加的驅動力旋轉輸送棍52。在另一方面,夾持棍53被布置在筆直輸送路徑34的上部中,從而與輸送輥52相對,并且接觸記錄片材12的上側。通過輸送輥52的旋轉,夾持輥53被旋轉。輸送輥52和夾持輥53相配合以在上下方向7上夾壓記錄片材12,從而在輸送方向15上輸送記錄片材12。
[0063]利用從向前旋轉的輸送馬達施加的驅動力向前旋轉輸送輥52。這里,輸送輥52的向前旋轉是在記錄片材12在輸送方向15上被輸送的方向上的旋轉。即,當沿著圖2中的方向觀察打印部11時,輸送輥52的向前旋轉是在順時針方向上的旋轉,并且夾持輥53的向前旋轉是在逆時針方向上的旋轉。在另一方面,利用從反向地旋轉的輸送馬達施加的驅動力反向地旋轉輸送輥52。輸送輥52的反向旋轉是在記錄片材12在與輸送方向15反向的方向上被輸送的方向上的旋轉。即,當沿著圖2中的方向觀察打印部11時,輸送輥52的反向旋轉是在逆時針方向上的旋轉,并且夾持輥53的反向旋轉是在順時針方向上的旋轉。
[0064]〈輸出輥對61>
[0065]如在圖2中所示意地,輸出輥對61由輸出輥62和正齒輪63構成。在本實施例中,輸出輥62被布置在筆直輸送路徑34的下部中,并且接觸通過筆直輸送路徑34輸送的記錄片材12的下側。輸出輥62由利用從輸送馬達施加的驅動力旋轉的軸64和裝配在軸64上從而與軸64 —起旋轉的棍65構成。在另一方面,正齒輪63被布置在筆直輸送路徑34的上部中,從而與輸出輥62相對,并且接觸記錄片材12的上側。正齒輪63被分別地裝配在軸66上,并且通過輸出輥62的旋轉而被旋轉。輸出輥62和正齒輪63相配合以在上下方向7上夾壓記錄片材12,從而在輸送方向15上輸送記錄片材12。[0066]利用從向前旋轉的輸送馬達施加的驅動力向前旋轉輸出輥62。這里,輸出輥62的向前旋轉是在記錄片材12在輸送方向15上被輸送的方向上的旋轉。即,當沿著圖2中的方向觀察打印部11時,輸出輥62的向前旋轉是在順時針方向上的旋轉,并且正齒輪63的向前旋轉是在逆時針方向上的旋轉。在另一方面,利用從反向地旋轉的輸送馬達施加的驅動力反向地旋轉輸出輥62。輸出輥62的反向旋轉是在記錄片材12在與輸送方向15反向的方向上被輸送的方向上的旋轉。即,當沿著圖2中的方向觀察打印部11時,輸出輥62的反向旋轉是在逆時針方向上的旋轉,并且正齒輪63的反向旋轉是在順時針方向上的旋轉。
[0067]< 壓盤 42>
[0068]如在圖2中所示意地,在筆直輸送路徑34的下部中并且在輸送輥對51和輸出輥對61之間設置壓盤42,即,壓盤42被設置在輸送棍對51的在輸送方向15上的下游和輸出輥對61的在輸送方向15上的上游。壓盤42被布置成在上下方向7上與記錄單元24相對,以支撐通過筆直輸送路徑34輸送的記錄片材12的下側。
[0069]<記錄單元24>
[0070]如在圖2中所示意地,記錄單元24被布置在筆直輸送路徑34的上部中,從而在上下方向7上與壓盤42相對。記錄單兀24包括滑架40和記錄頭38。滑架40由兩個導軌45,46支撐。每個均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的該兩個導軌45、46被布置成在前后方向8上相互間隔開?;?0被布置在該兩個導軌45、46之上,并且在作為主掃描方向的左右方向9上沿著該兩個導軌45、46往復。記錄頭38被安裝在滑架40上。記錄頭38的下端面具有噴嘴39,記錄頭38通過該噴嘴39噴射由未示出的墨盒供應的墨。即,在滑架40在左右方向9上往復期間,記錄頭38從噴嘴39朝向壓盤42噴射墨滴,以在支撐在壓盤42上的記錄片材12上記錄圖像。
[0071]〈基礎部件100〉
[0072]如在圖4A和圖4B中所示意地,基礎部件100由下列部分構成:位于其在左右方向9上的中央部分處的中央基礎部101 ;和在左右方向9上與中央基礎部101鄰接的側基礎部102、103。側基礎部102位于中央基礎部101的右側,而側基礎部103位于中央基礎部101的左側。S卩,側基礎部102、103在左右方向9上相互間隔開。而且,中央基礎部101在左右方向9上位于側基礎部102、103之間。在本實施例中,基礎部件100作為一個部件由樹脂形成。
[0073]中央基礎部101具有用于容納供應盤20和輸出盤21的盤容納空間107。中央基礎部101支撐供應單元16、記錄單元24、輸送輥對51、輸出輥對61、壓盤42、控制板47和其它構件。記錄片材12通過在中央基礎部101中形成的輸送路徑35被輸送單元80從供應盤20輸送到輸出盤21。
[0074]側基礎部102具有用于容納未示出的墨盒的盒容納空間108,和用于容納清洗機構43的清洗機構容納空間109 (見圖9)。側基礎部103具有用于容納沖洗罐44或者廢墨罐的沖洗罐容納空間110。注意清洗機構43使用未示出的泵,執(zhí)行利用墨從記錄頭38的噴嘴39抽吸和移除空氣氣泡和異物的清洗操作。沖洗罐44用于接收通過沖洗操作從記錄頭38的噴嘴39沖洗出的墨。清洗機構43和沖洗罐44中的每一個是用于維護安裝在滑架40上的記錄頭38的維護單元的一個實例。
[0075]基礎部件100在前后方向8上被劃分成以下三個區(qū)域:位于基礎部件100的后部處的第一區(qū)域104 (作為第一基礎部分的一個實例);位于基礎部件100的中央部分處的第二區(qū)域105(作為第二基礎部分的一個實例);和位于基礎部件100的前部處的第三區(qū)域106(作為第三基礎部分的一個實例)。第一區(qū)域104在筆直輸送路徑中在輸送方向15上位于最上游側34。第二區(qū)域105在筆直輸送路徑34中位于第一區(qū)域104的在輸送方向15上的下游和第三區(qū)域106的在輸送方向15上的上游的位置處。第三區(qū)域106在筆直輸送路徑34中在輸送方向15上位于最下游側。
[0076]如在圖5A中所示意地,中央基礎部101的設置在第一區(qū)域104中的一部分由下列部件構成:在左右方向9上相互間隔開的一對側壁111、112 ;和連接所述一對側壁111、112的主板或者壁113。如在圖5C中所示意地,中央基礎部101的設置在第三區(qū)域106中的一部分由所述一對側壁111、112和連接所述一對側壁111、112的主板或者壁114構成。
[0077]側壁111從側基礎部102的內側,具體地,在中央基礎部101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右邊緣上凸出或者向上延伸。側壁112從側基礎部103的內側,具體地,在中央基礎部101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左邊緣上凸出或者向上延伸。而且,如在圖5A、圖5B、圖5C中所示意地,側壁111、112中的每一個側壁在基礎部件100的第一區(qū)域104、第二區(qū)域105和第三區(qū)域106上在前后方向8上延伸。如在圖4A和圖4B中所示意地,在側壁111的位于第一區(qū)域104中的一部分中形成通孔111A。
[0078]如在圖5A中所示意地,布置在第一區(qū)域104中的主板113在所述一對側壁111、112之間在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上伸展。如在圖5C中所示意地,布置在第三區(qū)域106中的主板114在所述一對側壁111、112之間在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上伸展。在本實施例中,主板113、114中的每一個主板連接所述一對側壁111、112的上邊緣(即,突出邊緣)。然而,主板113、114和所述一對側壁111、112連接的位置不限于上述實例中的位置。例如,主板113、114可以被連接到所述一對側壁111、112的稍微地低于它們相應的上邊緣的部分。鑒于以上,主板113、114伸展以在其位于第一基礎部分和第二基礎部分上方的支撐部分處將所述一對側壁111、112相互連接。
[0079]如在圖5B中所示意地,相反,用于連接所述一對側壁111、112的主板不被設置在中央基礎部101的位于第二區(qū)域105中的一部分上。換言之,主板113、114僅被設置在中央基礎部101的第一區(qū)域104和第三區(qū)域106中。換言之,主板113、114在前后方向8上相互間隔開,使得第二區(qū)域105處于其間。
[0080]多個肋117、118被設置在布置在第一區(qū)域104中的主板1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肋117在于左右方向9上相互間隔開的位置處被設置在主板1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每一個肋117在上下方向7和前后方向8上延伸。肋118在于前后方向8上相互間隔開的位置處被設置在主板1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每一個肋118在上下方向7和左右方向9上延伸。設置在主板113的下表面上的每一個肋117具有通孔117AU17B。這些通孔117AU17B和在側壁111中形成的通孔IllA處于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的同一直線上。
[0081]如在圖5A-圖5C中所示意地,在第一區(qū)域104中的側壁111的高度(即,其在上下方向7上的長度)是H1,在第二區(qū)域105中的側壁111的高度是H2,并且在第三區(qū)域106中的側壁111的高度是H3。在本實施例中,這些高度的關系如下:H1=H2〈H3。相應地,如在圖6中所示意地,布置在第三區(qū)域106中的主板114在上下方向7上位于比布置在第一區(qū)域104中的主板113更高的位置處。然而,在區(qū)域104、105、106中的側壁111的高度不限于具有上述關系。應該指出,在第二區(qū)域105中的側壁111的高度H2優(yōu)選低于在第一區(qū)域104和第三區(qū)域106中的側壁111的高度H1、H3中的每一個高度。換言之,在第二區(qū)域105中的側壁111的高度優(yōu)選地最低。這些關系適用于側壁112的高度。
[0082]如在圖7中所示意地,凸起115A、115B、116A、116B被設置在主板113的上表面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相對邊緣部分上。凸起115AU15B在主板113的上表面的右邊緣部分上被設置成在前后方向8上相互間隔開。凸起116A、116B在主板113的上表面的左邊緣部分上被設置成在前后方向8上相互間隔開。而且,凸起115A、115B、116A、116B中的每一個凸起的基本中央部分均具有作為緊固件的一個實例的螺釘所接合的螺紋孔。
[0083]如在圖4B中所示意地,盤容納空間107由所述一對側壁111、112和主板113、114限定。即,盤容納空間107在上下方向7上形成在基礎部件100的主板113、114的下方。盤容納空間107在第一區(qū)域104、第二區(qū)域105,和第三區(qū)域106之上在前后方向8上伸展,即,盤容納空間107在基礎部件100的基本全部區(qū)域之上伸展。而且,盤容納空間107被設置于在左右方向9上與中央基礎部101對應的位置處,即,盤容納空間107被設置在基礎部件100的中央部分上。
[0084]如在圖4A中所示意地,內部引導部件19被設置在主板113的在前后方向8上的后邊緣部分上,即,內部引導部件19被設置在主板113的在輸送方向15上的上游邊緣部分上。支撐在供應盤20上的記錄片材12被內部引導部件19從主板113的更靠近它的下表面(作為第一表面的一個實例)的一側引導到主板113的更靠近它的上表面(作為第二表面的一個實例)的一側。記錄片材12然后被沿著主板113的上表面和主板114的下端面引導到在前后方向8上的前側。即,彎曲輸送路徑33從主板113的下端面到上表面地沿著主板113的后邊緣部分彎曲。筆直輸送路徑34在前后方向8上線性地設置在沿著主板113的上表面和主板114的下端面伸展的水平平面中。
[0085]供應單元16的支撐軸28插入在通孔111A、117A、117B中。S卩,支撐軸28由側壁111和主板113的下表面以可旋轉方式支撐。供應單元16被布置在盤容納空間107中,并且向輸送路徑35供應支撐在供應盤20上的記錄片材12。
[0086]如在圖7中所示意地,一對側框架120、130 (作為一對金屬壁的一個實例)被安裝在布置在第一區(qū)域104中的主板113的上表面上。所述一對側框架120、130在左右方向9上相互間隔開。側框架120、130中的每一個側框架通過金屬片加工而形成。側框架120由基礎部分121和支撐壁122構成,基礎部分121和支撐壁122中的每個均類似板狀地成形,使得側框架120在其橫向方向上的截面中具有基本L形狀。側框架130由基礎部分131和支撐壁132構成,基礎部分131和支撐壁132中的每個均類似板狀地成形,使得側框架130在其橫向方向上的截面中具有基本L形狀。
[0087]基礎部分121被安裝在主板113的上表面上,使得它的縱向方向與前后方向8 一致。基礎部分121具有在前后方向8上相互間隔開的通孔123AU23B。側框架120被安裝在主板113上,使得凸起115A、115B被分別地插入通孔123AU23B中。即,凸起115AU15B和通孔123AU23B被設置在彼此對應的位置處,以在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上關于主板113定位側框架120。在側框架120被安裝在主板113上時,螺釘分別地與凸起115AU15B的螺紋孔接合,由此側框架120被固定到主板113。
[0088]支撐壁122豎立在基礎部分121的在它的橫向方向上的相對邊緣部分之一上。即,在側框架120被安裝在主板113上的狀態(tài)中,支撐壁122向上并且在前后方向8上伸展。支撐壁122設置有(i)每一個均從支撐壁122的上邊緣向上延伸的凸出件124、125,和(ii)沿著該支撐壁122的厚度方向通過支撐壁122形成的第一接收器126和第二接收器127。凸出件124、125以及第一接收器126和第二接收器127在側框架120的縱向方向上相互間隔開。在側框架120被安裝在主板113上的狀態(tài)中,支撐壁122設置有在前后方向8上從后側到前側按照如下次序布置的凸出件124、第一接收器126、第二接收器127和凸出件125。
[0089]側框架130具有類似于側框架120的構造。即,基礎部分131具有通孔133A、133B。而且,支撐壁132設置有凸出件134、135、第一接收器136和第二接收器137。在側框架120、130被安裝在主板113上的狀態(tài)中,支撐壁122、132在左右方向9上面對彼此。更加具體地,凸出件124、134在前后方向8上彼此相對,凸出件125、135在前后方向8上彼此相對,第一接收器126、136在前后方向8上彼此相對,并且第二接收器127、137在前后方向8上彼此相對。
[0090]如在圖8中所示意地,導軌45由側框架120、130支撐。具體地,導軌45具有通孔45A、45B,該通孔45A、45B在于左右方向9上相互間隔開的位置處在該導軌45的厚度方向(即,在圖8中在上下方向7)上穿過該導軌45形成。這些通孔45A、45B在分別與側框架120、130的凸出件124、134對應的位置處形成,并且具有分別與凸出件124、134對應的形狀。即,導軌45由側框架120、130的上側支撐,使得凸出件124、134分別插入通孔45A、45B中。結果,導軌45在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上關于側框架120、130 (換言之,基礎部件100)定位。
[0091]雖然未示意,但是導軌46類似導軌45地由側框架120、130的上側支撐,并且在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上通過凸出件125、135定位。S卩,導軌45、46在于前后方向8上相互間隔開的位置處由側框架120、130支撐,并且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
[0092]如在圖9中所示意地,導軌45、46在左右方向9上通過中央基礎部101延伸到側基礎部102、103。S卩,滑架40能夠通過與中央基礎部101相對的區(qū)域移動到與側基礎部102、103相對的位置。
[0093]清洗機構43被設置在側基礎部102的位于第一區(qū)域104中的一部分上。具體地,清洗機構43被設置在與已經移動到在側基礎部102上的位置的滑架40相對的位置處。對于已經沿著導軌45、46移動到與清洗機構43相對的位置的滑架40執(zhí)行清洗操作。類似地,沖洗罐44被設置在側基礎部102的位于第一區(qū)域104中的一部分上。具體地,沖洗罐44被設置在與已經移動到在側基礎部103上的位置的滑架40相對的位置處。對于已經沿著導軌45、46移動到與沖洗罐44相對的位置的滑架40執(zhí)行沖洗操作。
[0094]如在圖8中所示意地,在輸送輥52上裝配在輸送輥52的軸向方向(即,在圖8中的左右方向9)上相互間隔開的軸承54、55。具體地,在與側框架120、130的第一接收器126、136對應的位置處,軸承54、55被裝配在輸送輥52上。軸承54由側框架120的第一接收器126支撐,并且軸承55由側框架130的第一接收器136支撐。
[0095]輸送輥對51包括在輸送輥52的軸向方向上相互間隔開的夾持輥53(在本實施例中四個夾持輥)。夾持輥53分別地由多個輥保持器56 (在本實施例中四個輥保持器)以可旋轉方式支撐。每一個輥保持器56包括接合部分56A。在接合部分56A經過在導軌45的厚度方向上穿過導軌45形成的通孔45C的狀態(tài)中,接合部分56A與導軌45的上表面接合。SP,棍保持器56由導軌45支撐。
[0096]輥保持器56被連接到釋放軸57。釋放軸57平行于輸送輥52的軸延伸并且能夠與棍保持器56 —起沿著徑向方向移動。未不出的推壓部件被布置在導軌45和相應的棍保持器56之間,以將相應的輥保持器56 (換言之,相應的夾持輥53)推壓到輸送輥52上。
[0097]輸出輥62由軸64和在軸向方向上相互間隔開的位置處裝配在軸64上的輥65構成。軸64經由在它的軸向方向上相互間隔開的位置處裝配在軸64上的未示出的軸承由側框架120、130以可旋轉方式支撐。更具體地,裝配在軸64上的軸承由側框架120、130的第二接收器127、137支撐。正齒輪63被設置在分別與輸出輥62的輥65對應的位置處。正齒輪63由相應的軸66以可旋轉方式支撐。每一個正齒輪63由未不出的支撐板支撐。該支撐板由導軌46支撐。
[0098]如上所述,導軌45、46、供應單元16、輸送輥對51和輸出輥對61由側框架120、130支撐?;?0 (換言之,記錄單元24)經由導軌45、46由側框架120、130支撐。S卩,導軌45、46、供應單元16、輸送輥對51、記錄單元24和輸出輥對61在第一區(qū)域104中由基礎部件100支撐。
[0099]圖10是示意在上下方向7和前后方向8上伸展的平面中的基礎部件100的概略視圖(換目之,圖10是不意當沿著左右方向9觀察時基礎部件100的平面視圖)。圖10中的虛線示意基礎部件100在變形之前的形狀,并且實線示意基礎部件100在變形之后的形狀。
[0100]如在圖10中所示意地,在基礎部件100僅在它的前、后邊緣處被支撐的情形中,基礎部件100受到在使其以向下凸出的形狀變形的方向(即,在由圖10中的箭頭示意的方向)上的彎曲力矩。注意例如在MFPlO被放置在臺階上的情形中或者在抓持其前邊緣和后邊緣以提升MFPlO的情形中可以引起這種情況。為了減小在這種情況中由于彎曲力矩引起的圖像記錄質量降低的程度,在本實施例中基礎部件100被構造成使得在第二區(qū)域105中基礎部件100的關于彎曲力矩的抗彎剛度被設定成小于在第一區(qū)域104和第三區(qū)域106中的每一個區(qū)域中基礎部件100的抗彎剛度。
[0101]注意能夠通過如下方式減小在第二區(qū)域105中基礎部件100的抗彎剛度,例如在第二區(qū)域105中,不設置用于連接所述一對側壁111、112的主板,或者降低側壁111、112的高度。在另一方面,能夠通過如下方式使得在第一區(qū)域104和第三區(qū)域106中基礎部件100的抗彎剛度更高,例如設置用于連接所述一對側壁111、112的主板113、114 ;使得在第一區(qū)域104和第三區(qū)域106中側壁111、112的高度更高;或者在主板113的表面上設置肋117。
[0102]本實施例的效果
[0103]在第一區(qū)域104、第二區(qū)域105和第三區(qū)域106中基礎部件100的抗彎剛度被如上所述地設定。因此,在如在圖10中所示意的外力(即,彎曲力矩)被施加到MFPlO的情形中,基礎部件100的第二區(qū)域105高度地變形。雖然第一區(qū)域104和第三區(qū)域106隨著在第二區(qū)域105中基礎部件100的變形而傾斜,但是當與在第二區(qū)域105中基礎部件100的變形程度相比較時,它們的變形程度是顯著地小的。
[0104]S卩,施加到基礎部件100的外力被第二區(qū)域105吸收,從而導致傳遞到第一區(qū)域104和第三區(qū)域106的外力減小。這防止了被布置在第一區(qū)域104中的主板113支撐的構件,諸如記錄單元24、供應單元16、輸送輥對51和輸出輥對61的移位。因此,能夠減小由打印部11執(zhí)行的圖像記錄質量的降低程度。進而,能夠防止被布置在第三區(qū)域106中的主板114支撐的控制板47的變形。
[0105]而且,構件諸如記錄單元24、導軌45、46、輸送輥對51和輸出輥對61由安裝在較小地變形的主板113上的側框架120、130支撐,從而允許這些構件被準確地定位。因此,能夠進一步減小由打印部11執(zhí)行的圖像記錄質量的降低程度。
[0106]注意用于使在第二區(qū)域105中基礎部件100的抗彎剛度小于在第一區(qū)域104和第三區(qū)域106中基礎部件100的抗彎剛度的具體裝置不限于上述裝置。例如,構成第二區(qū)域105的樹脂板(例如,側壁111、112)的厚度可以比構成第一區(qū)域104和第三區(qū)域106中的每一個區(qū)域的板的厚度薄。可替代地,在第二區(qū)域105中基礎部件100的每單位體積的樹脂量(即,樹脂的密度)可以小于在第一區(qū)域104和第三區(qū)域106中基礎部件100的每單位體積的樹脂量。
[0107]雖然在本實施例中基礎部件100是在其內側具有盤容納空間107的中空部件,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這種結構。例如,基礎部件100可以為不具有類似盤容納空間107的大的空間的結構,即,基礎部件100可以具有高的樹脂密度。在該結構中,為了使得在第二區(qū)域中基礎部件100的抗彎剛度小于在第一區(qū)域和第三區(qū)域中的基礎部件100的抗彎剛度,僅需要例如使得在第二區(qū)域中基礎部件100的高度在上下方向7上比在第一區(qū)域和第三區(qū)域中基礎部件100的高度小。然而,如在圖4A和4B中所示意地,通過應用于在其內側具有類似盤容納空間107的大的空間的基礎部件100,即,具有低的樹脂密度的基礎部件100,本發(fā)明呈現顯著的效果。
[0108]在本實施例中,以上解釋了在圖10中示意的抗彎剛度關于彎曲力矩的關系,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以上解釋的關系。關于除了彎曲負荷之外的作用于基礎部件100上的外力,在第二區(qū)域105中基礎部件100的剛度優(yōu)選地小于在第一區(qū)域104和第三區(qū)域106中基礎部件100的剛度。例如,關于在前后方向8上施加到MFPlO的壓縮負荷(或者拉伸負荷),可以使得在第二區(qū)域105中基礎部件100的剛度小于在第一區(qū)域104和第三區(qū)域106中基礎部件100的剛度。
[0109]在本實施例中,供應盤20和供應單元16被布置在主板113的更靠近下表面的一側上,并且輸送輥對51、記錄單元24、輸出輥對61等被布置在主板113的更靠近上表面的一側上,并且彎曲輸送路徑33形成在布置在下表面?zhèn)壬系臉嫾筒贾梅旁谏媳砻鎮(zhèn)壬系臉嫾g。因此,能夠使得MFPlO的尺寸更小。然而,本實用新型不限于這種構造,并且可以被應用于僅具有筆直輸送路徑34的噴墨記錄設備。
[0110]在以上解釋的實例中,在本實施例中前后方向8是第一方向,上下方向7是第二方向,并且左右方向9是第三方向,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這種關系。例如,左右方向9和前后方向8可以分別地是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并且其它組合是可能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噴墨記錄設備,包括: 基礎部件,所述基礎部件由一個樹脂部件形成; 輸送單元,所述輸送單元由所述基礎部件支撐,并且被構造成在與第一方向平行的輸送方向上輸送片材;和 記錄單元,所述記錄單元由所述基礎部件支撐,并且被構造成在所述記錄單元在第二方向上與所述片材相對的狀態(tài)中噴射墨以在所述片材上記錄圖像,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基礎部件被劃分成:支撐所述輸送單元和所述記錄單元的第一基礎部分,與所述第一基礎部分鄰接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基礎部分的在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的第二基礎部分,和與所述第二基礎部分鄰接并且位于所述第二基礎部分的在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的第三基礎部分, 所述噴墨記錄設備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礎部分的剛度小于所述第一基礎部分和所述第三基礎部分中的每個基礎部分的剛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在包括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平面中,與作用于所述基礎部件上的彎曲力矩相關的所述第二基礎部分的抗彎剛度小于所述第一基礎部分和所述第三基礎部分中的每個基礎部分的抗彎剛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述第二基礎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長度小于所述第一基 礎部分和所述第三基礎部分中的每個基礎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述基礎部件包括: 一對側壁,每一個所述側壁在所述第一基礎部分、所述第二基礎部分和所述第三基礎部分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一對側壁在第三方向上相互間隔開的狀態(tài)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三方向與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每一個方向垂直;和 主板,所述主板伸展,以僅在所述第一基礎部分和所述第三基礎部分中將所述一對側壁相互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在所述第二基礎部分中所述一對側壁中的每個側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長度小于在所述第三基礎部分中所述一對側壁中的每個側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長度。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在所述第二基礎部分中所述一對側壁中的每個側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長度小于在所述第一基礎部分和所述第三基礎部分中的每個基礎部分中所述一對側壁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長度。
7.根據權利要求4到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進一步包括: 一對金屬壁,所述一對金屬壁由所述主板的位于所述第一基礎部分中的一部分支撐,并且所述一對金屬壁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互間隔開;和 導軌,所述導軌由所述一對金屬壁支撐,并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記錄單元包括: 滑架,所述滑架由所述導軌支撐,并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往復運動;和 記錄頭,所述記錄頭安裝在所述滑架上,并且被構造成從多個噴嘴噴射墨,并且其中,所述輸送單元包括: 輸送輥,所述輸送輥在所述記錄頭的在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上游的位置處由所述一對金屬壁支撐;和 輸出輥,所述輸出輥在所述記錄頭的在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的位置處由所述一對金屬壁支撐。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進一步包括: 盤,所述盤布置在由所述一對側壁和所述主板限定的空間中,所述盤被構造成支撐所述片材;和 供應單元,所述供應單元由所述一對側壁之一和所述主板支撐,并且被構造成向所述輸送輥供應由所述盤支撐的所述片材。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 其中,所述主板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其中,在所述第一表面和布置所述盤的空間之間的距離小于在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空間之間的距離, 其中,所述第一表面支 撐所述供應單元,并且所述第二表面支撐所述一對金屬壁,并且其中,所述主板的在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上游邊緣部分用作引導件,所述引導件從所述主板的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側向所述主板的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側引導由所述供應單元供應的所述片材。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所述一對金屬壁被擰緊到所述主板。
11.根據權利要求4到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其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凸出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個肋形成在所述主板的位于所述第一基礎部分中的一部分上。
12.根據權利要求4到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噴墨記錄設備,進一步包括由所述主板的位于所述第三基礎部分上方的一部分支撐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被構造成控制所述輸送單元和所述記錄單元。
【文檔編號】B41J2/01GK203818753SQ201420069470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2月18日
【發(fā)明者】川俁范幸, 太田恭平, 三本匡雄, 佐野巖根, 修杰, 若草敬介, 伊藤慎悟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