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制版設備的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版設備的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以往,公知有一種制版設備,該制版設備包括有用于把圖像記錄材料安裝在其外圓表面上的圓筒形記錄滾筒、用于使該記錄滾筒圍繞著沿該記錄滾筒的軸線配置的轉動軸旋轉的轉動驅動機構、用于把根據(jù)一個圖像信號調(diào)制的光束對準該圖像記錄材料的記錄頭。在這樣一種制版設備中,通過把來自記錄頭的光束對準安裝在以高速轉動的記錄滾筒的外圓表面上的圖像記錄材料,沿著與記錄滾筒的轉動軸相平行的方向移動記錄頭,把所需要的圖像記錄在該圖像記錄材料上。例如,在日本特開2002-341561中公開一種制版設備。該制版設備包括大體為長方體形狀的框架。在框架上安裝有存儲/傳送機構、驅動機構、沖孔單元、記錄滾筒、記錄頭和電路部分。另外,在日本特開2003-280212中公開了另一種制版設備。在該制版設備中附加了用于作為輔助裝置的調(diào)整臺和圖像記錄材料導向裝置,調(diào)整臺和圖像記錄材料導向裝置可以固定在制版設備上,也可以從其上拆卸下。在該制版設備中,將圖像記錄材料(印刷版)放置在調(diào)整臺上,利用調(diào)整臺進行調(diào)整,然后利用調(diào)整臺和圖像記錄材料導向裝置將調(diào)整好的圖像記錄材料裝載在料盤上,然后在圖像記錄材料記錄需要的圖像。在使用這些制版設備的過程中,記錄頭會發(fā)熱,如果記錄頭持續(xù)在規(guī)定溫度以上的條件下運行,則會影響光源的壽命,或者損壞光源。因此,為了保證能夠長時間的使用制版設備且高品質(zhì)的進行制版,通常需要保證制版設備的運行溫度即周邊溫度和濕度在規(guī)定范圍以內(nèi),例如溫度在2廣25攝氏度(無急劇變化)的范圍內(nèi),濕度在4(Γ70% (無結露,無急劇變化)的范圍內(nèi)。由此,使記錄頭在規(guī)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進行動作,來確保記錄頭的壽命,避免記錄頭fe壞。為了滿足上述那樣的溫度和濕度這樣的條件,通常在構成箱體的左右側板上安裝對制版設備進行散熱的散熱系統(tǒng),來使制版設備中的空氣流通,將設備中的溫度維持在外部氣體溫度+5攝氏度的范圍內(nèi)。S卩,在圖f圖4中示出了現(xiàn)有技術的一個制版設備的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的例子,其中,圖I是表示現(xiàn)有技術的制版設備的后視立體圖,圖2是表示現(xiàn)有技術的制版設備的后視剖視示意圖,圖3是表示現(xiàn)有技術的制版設備的右視示意圖,圖4是表示現(xiàn)有技術的制版設備的俯視剖視示意圖。如圖I所示,該制版設備I具有箱體1,該箱體I具有框架,在框架上安裝前板11 (參照圖4)、后板12、左側板13、右側板14、頂板15和底板16 (參照圖3),由此形成制版設備的內(nèi)部空間。在制版設備I的內(nèi)部空間中內(nèi)置有記錄滾筒2、記錄頭3、控制基板部4、電路安裝部5。另外,在左側板13上安裝有I個排氣風扇13F,在右側板14上安裝有3個吸氣風扇14F,在后板12上形成開口部(排氣孔)12H。在上述的制版設備的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中,如圖2、圖4所示,通過排氣風扇13F和吸氣風扇14F,在記錄頭2與頂板15之間的空間中形成氣體流路來對整個制版設備內(nèi)部進行散熱,另外,通過開口部12H散發(fā)安裝在記錄頭2上的珀爾帖冷卻用的風扇所排出的氣體,來進一步對記錄頭2進行冷卻。由此,通過這樣的散熱系統(tǒng),來將制版設備中的溫度維持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由此將記錄頭的溫度控制在規(guī)定范圍之內(nèi)。但是在現(xiàn)有的冷卻方法中,尤其在記錄頭(光學單元)周邊溫度變高。而且,在通過作業(yè)人員放置圖像記錄材料的現(xiàn)有的制版設備中,由于制版設備比較高,作業(yè)人員需要高高的將臂部抬起,來放置圖像記錄材料,這樣給放置圖像記錄材料的作業(yè)帶來很大的不便。因此,通常降低用于支撐記錄滾筒的構件的防振結構G的高度,并縮小制版設備的構成箱體的頂板與記錄頭之間的距離,來降低制版設備整體的高度。從而在作業(yè)人員放置圖像記錄材料時,手臂不用抬起過高,由此提高了圖像記錄材料的安裝性(參照圖6、圖7)。然而,在制版設備釋放出同樣的熱量的情況下,隨著制版設備內(nèi)的空間的壓縮,該空間內(nèi)的溫度上升。另外,如圖5所示,由于頂板與記錄滾筒之間的距離縮短,阻擋了吸氣風扇14F與排氣風扇13F之間的氣體流通,所以通過吸氣風扇14F和排氣風扇13F的冷卻作用降低。因此,通過現(xiàn)有的散熱系統(tǒng),不能夠使制版設備內(nèi)的溫度和濕度降低至上述的規(guī)定范圍內(nèi),即,不能夠將記錄頭(光學單元)周邊溫度降低至規(guī)定范圍以內(nèi),會出現(xiàn)影響光源的壽命或者損壞光源的問題。另外,會出現(xiàn)即使制版設備內(nèi)的溫度有所降低,由于制版設別中的其他各部件進行運轉,它們散出的熱量散發(fā)至記錄頭,而使記錄頭溫度變高。另外,在日本特開2002-254681中公開的一種記錄頭冷卻系統(tǒng),其安裝在記錄頭上,隨著記錄頭的移動進行移動。由于冷卻系統(tǒng)安裝在記錄頭本身上,所以能夠一直對記錄頭進行冷卻。但是,在該冷卻系統(tǒng)中,氣體不進行內(nèi)部循環(huán),需要增加用于從外部取得氣體的開口,從而有可能從開口再次取入被安裝在記錄頭上的珀爾帖冷卻用的風扇所排出的熱的氣體,而降低冷卻的效果。另外,由于風扇振動,所以還有可能使記錄頭的曝光品質(zhì)降低。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是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縮小制版設備的內(nèi)部空間的條件下,能夠對記錄頭良好的進行冷卻,將該記錄頭的溫度維持在規(guī)定溫度以內(nèi)的制版設備的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I提供一種制版設備的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所述制版設備具有記錄滾筒,在其外周面安裝有圖像記錄材料,滾筒驅動部,其使所述記錄滾筒圍繞所述記錄滾筒的中心軸旋轉,記錄頭,其對安裝在所述記錄滾筒的外周面上的所述圖像記錄材料照射光束,來在所述圖像記錄材料上記錄圖像,記錄頭驅動部,其使所述記錄頭沿著所述記錄滾筒的長度方向直線移動,箱體,其容置所述記錄滾筒、所述滾筒驅動部、所述記錄頭、所述記錄頭驅動部,所述制版設備的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的特征在于,具有對所述箱體內(nèi)部進行換氣的換氣單元,所述換氣單元對所述記錄頭的待機位置送風。在技術方案2中,優(yōu)選所述換氣單元從與所述記錄頭的待機位置相對應的所述箱體的背側吸氣。在技術方案3中,優(yōu)選所述換氣單元包括在所述箱體的背板上形成的吸氣風扇,和在所述箱體的在所述記錄滾筒的軸向一側的側板上形成的排氣風扇。[0016]在技術方案4中,優(yōu)選所述吸氣風扇是兩個,所述排氣風扇是一個。在技術方案5中,優(yōu)選所述記錄頭配置在所述記錄滾筒的背側。根據(jù)上述的散熱系統(tǒng)能夠在箱體的左右兩側形成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在制版設備的內(nèi)部空間的右側形成“L”字狀的氣流,來對制版設備的內(nèi)部空間的右側進行冷卻,并且在制版設備的內(nèi)部空間的左側也形成“U”字狀的氣流,來對制版設備的內(nèi)部空間的左側進行冷卻。從而,即使制版設備的頂板與記錄頭之間的間距縮短,從吸氣風扇吸入的氣體被記錄頭擋住,也能夠通過在制版設備的內(nèi)部空間的左右兩側形成的獨立的冷卻流路中流動的氣體對整個制版設備的內(nèi)部空間很好地進行冷卻,使整個制版設備的內(nèi)部空間的溫度降低到規(guī)定的溫度,從而能夠避免出現(xiàn)影響光源的壽命或者損壞光源的問題。尤其,所述吸氣風扇安裝在后板的與記錄頭待機停止時處于的位置相對應的部分上,因此能夠對處于待機位置的記錄頭進行充分的冷卻,從而能夠進一步避免出現(xiàn)影響光源的壽命或者損壞光源的問題。另外,由于所述吸氣風扇安裝在后板的與記錄頭待機停止時處于的位置相對應的 部分上,沒有安裝在記錄頭自身上,從而不需要增加用于從外部取得氣體的開口,由此不會出現(xiàn)從開口再次取入被安裝在記錄頭上的珀爾帖冷卻用的風扇所排出的熱的氣體,而降低冷卻的效果的問題。另外,也不會出現(xiàn)由于安裝在記錄頭自身上的風扇振動,而使記錄頭的曝光品質(zhì)降低的問題。
圖I是表示現(xiàn)有技術的制版設備的后視立體圖。圖2是表示現(xiàn)有技術的制版設備的后視剖視示意圖。圖3是表示現(xiàn)有技術的制版設備的右視示意圖。圖4是表示現(xiàn)有技術的制版設備的俯視剖視示意圖。圖5是表示內(nèi)部空間被縮減了的制版設備的后視剖視示意圖。圖6是表示制版設備的高度變更前的示意圖。圖7是表示制版設備的高度變更后的示意圖。圖8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主視立體圖。圖9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后視立體圖。圖10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打開前板后的主視立體圖。圖1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后視透視立體圖。圖12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后視剖視示意圖。圖13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俯視剖視示意圖。圖14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內(nèi)部結構的局部圖。圖15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記錄頭的放大后視圖。圖16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記錄頭的放大俯視圖。圖17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風扇的圖。圖18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記錄滾筒的側視圖。圖19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散熱效果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8 18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圖8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主視立體圖。圖9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后視立體圖。圖10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打開前板后的主視立體圖。圖1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后視透視立體圖。圖12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后視剖視示意圖。圖13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俯視剖視示意圖。圖14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內(nèi)部結構的局部圖。圖15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記錄頭的放大后視圖。圖16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記錄頭的放大俯視圖。圖17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風扇的圖。圖18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記錄滾筒的側視圖。圖19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散熱效果的示意圖。另·夕卜,為了便于說明,按照主視情況下的方向定義本實用新型的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前方、后方(參照圖8)。(整體結構)如圖8 圖10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制版設備II具有箱體10,該箱體10具有框架,在框架上安裝前板101、后板102、左側板103、右側板104、頂板105和底板106,由此形成制版設備的內(nèi)部空間。另外,在前板101的右側設置有電源開關S,在頂板105上設置有操作面板,并且在頂板105上設置傳導部T。在傳導部T上設置有印版設定用刻度Tl和印版檢測傳感器T2。另外,如圖10 圖13所示,在制版設備II的內(nèi)部空間中內(nèi)置有記錄滾筒20、記錄頭30、控制基板部40、電路部50、對記錄滾筒20進行驅動的驅動部(未圖示)以及對記錄頭30進行驅動的驅動部(未圖示)。另外,在左側板103上安裝有I個排氣風扇103F,在右側板104上安裝有3個吸氣風扇104F,在后板102上形成有2個吸氣風扇102F,由此形成散熱系統(tǒng)。另外,在后板102上還形成有開口部(排氣孔)102H。(記錄滾筒)下面,簡單描述記錄滾筒20。圖18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記錄滾筒的側視圖。參照圖18,記錄滾筒20被設置于制版設備II之內(nèi),借助電動機(未圖示)產(chǎn)生的驅動力,該記錄滾筒20繞著圓柱軸旋轉。由此被傳送來的印版被安裝和纏繞于記錄滾筒20的外表面(環(huán)形曲面)周圍。作為用于將印版(圖像記錄材料)穩(wěn)定于記錄滾筒20的外表面上的結構,包括至少四個定位銷201、前端夾具202和尾端夾具203。定位銷201被固定于記錄滾筒20的外表面上,并被排列為能夠夾住被傳送來的印版的一端(即前端)。尾端夾具203被構造為可從記錄滾筒20的外表面松開。在尾端夾具203從記錄滾筒20松開的同時,尾端夾具203由第一夾具驅動部分(未圖示)保持。一旦尾端夾具203附著于記錄滾筒20上,該尾端夾具203就在記錄滾筒20的外表面上夾住被傳送來的印版的另一端(即尾端)。旋轉編碼器204被附著于記錄滾筒20的旋轉軸上,以檢測其各種角位置。在當前的圓柱形外表面掃描設備中,預先限定了第一角位置X、第二角位置Z和第三角位置Q。特別地,前端夾具202在第一角位置X處夾緊;第二角位置Z與尾端夾具203的定位有關;以及前端夾具202的夾緊在第三角位置Q處被松開。如圖18所示,相對于預定的基準線S來限定每個角的位置。在記錄滾筒20處于第一角位置X時,前端夾具202被第一夾具驅動部分(未圖示)驅動,以夾住印版的前端。在記錄滾筒20處于第三角位置Q時,前端夾具202被第二夾具驅動部分(未圖示)驅動,以松開已被夾住的印版的前端。在記錄滾筒20處于第二角位置Z時,尾端夾具203可被第三夾具驅動部分(未圖示)驅動,以附著于記錄滾筒20的外表面上,以便夾住印版的尾端。在記錄滾筒20處于第二角位置Z時,這樣附著于記錄滾筒20外表面上的尾端夾具203可通過第三夾具驅動部分而脫離外表面,由此松開印版的尾端。由于第一至第三夾具驅動部分不構成本實用新型的實質(zhì)部分,所以將省略其具體描述。而且,作為用于保持印版緊密接觸記錄滾筒20外表面的結構,圓柱形外表面掃描設備包括多個小孔和槽(下文稱為“吸孔”和“吸槽”),其設置于記錄滾 筒20的外表面上,用于吸附印版;鼓風機(未圖示),其與吸孔和吸槽相配合以建立真空系統(tǒng);擠壓輥(未圖示),其設置于記錄滾筒20的附近。由于吸孔、吸槽、鼓風機和擠壓輥不構成本實用新型的實質(zhì)部分,所以將省略其具體描述。(記錄頭)下面,將描述記錄頭30。如圖14所示,記錄頭30被設置于工作臺60上,該工作臺60被設置于記錄滾筒20附近。該記錄頭30借助輸送螺桿機構61所產(chǎn)生的驅動力,在平行于記錄滾筒20旋轉軸的方向上移動,并且利用光束來掃描印版,由此,記錄頭30進行曝光處理以將圖像記錄于印版上。如圖15、圖16所示,記錄頭30包括CPU基板301、光纖LD單元302和光學單元303。另外,在記錄頭30的光纖LD單元的后表面安裝有4個珀爾帖冷卻用風扇304。在記錄頭30中,通過光學單元303發(fā)出光束來掃描印版,由此將圖像記錄于印版上。(控制基板部和電路部)如圖13所示,控制基板部40和電路部50被附著于框架的側面??刂苹宀?0被電連接于上述各種組成部分上,以在與各組成部件交換信號的同時,控制整個制版設備的操作。(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如圖12、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制版設備的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包括換氣單元,所述換氣單元包括形成在左側板103上的I個排氣風扇103F、形成在右側板104上的3個吸氣風扇104F、形成在后板102上的2個吸氣風扇102F和多個開口部102H。其中,將所述吸氣風扇102F安裝在后板102的與記錄頭30待機停止時處于的位置相對應的部分上,對記錄頭30的待機位置送風。通過這些吸氣風扇和排氣風扇對制版設備的內(nèi)部空間進行換氣,由此來對記錄頭30進行散熱。尤其通過安裝在記錄頭30的待機位置附近的風扇,在記錄頭30處于待機位置時,對記錄頭30進行充分散熱。如圖17所示,各風扇由風扇主體FB、風扇濾網(wǎng)FF、過濾網(wǎng)外蓋FK構成。所述風扇濾網(wǎng)FF能夠嵌入過濾網(wǎng)外蓋FK中,所述過濾網(wǎng)外蓋FK能夠與風扇主體FB卡合。這樣的構成的風扇能夠拆卸地固定在各板部上。由此能夠自由地清洗風扇。如圖12、圖13所示,通過這樣構成的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在吸氣風扇102F、吸氣風扇104F以及排氣風扇103F工作時,在制版設備II的內(nèi)部中形成氣體的第一流路A和第二流路B。在所述第一流路A中,氣體從吸氣風扇104F經(jīng)由吸氣風扇104F與記錄頭30的CPU基板301之間的空間,最終從開口部102H,在所述第二流路B中,氣體從吸氣風扇102F經(jīng)由待機狀態(tài)下的記錄頭30的光學單元303,然后經(jīng)由控制基板部40、電路部50,最終從排出風扇103F排出。由于制版設備的頂板105與記錄頭30之間的間距縮短,所以從吸氣風扇104F吸入的氣體被記錄頭30擋住,不能充分從頂板與記錄頭之間通過。但是,在本實施例中,由于形成從吸氣風扇104F經(jīng)由吸氣風扇104F與記錄頭30的CPU基板301之間的空間至開口部的第一流路A,所以能夠通過在第一流路A中流過的氣體對制版設備II的內(nèi)部空間的右側(主視情況下的右側)進行冷卻,即,能夠對包括CPU基板301在內(nèi)的制版設備II的內(nèi)部空間的右側(主視情況下的右側)進行冷卻。另外,由于還形成從吸氣風扇102F經(jīng)由控制基板部40和電路部50至排氣風扇103F的第二流路B,所以能夠對制版設備II的內(nèi)部空間的左側(主視情況下的左側)進行冷卻,即,對包括記錄頭30的光學單元303、控制基板部40 和電路部50在內(nèi)的制版設備II的內(nèi)部空間的左側(主視情況下的左側)進行冷卻。根據(jù)上述的散熱系統(tǒng)所形成的第一流路A和第二流路B,在制版設備II的內(nèi)部空間的右側形成“L”字狀的氣流,來對制版設備II的內(nèi)部空間的右側進行冷卻,并且在制版設備II的內(nèi)部空間的左側也形成“U”字狀的氣流,來對制版設備II的內(nèi)部空間的左側進行冷卻。從而,即使制版設備的頂板105與記錄頭30之間的間距縮短,從吸氣風扇104F吸入的氣體被記錄頭30擋住,也能夠通過在制版設備II的內(nèi)部空間的左右兩側形成的獨立的冷卻流路中流動的氣體對整個制版設備的內(nèi)部空間很好地進行冷卻,使整個制版設備的內(nèi)部空間的溫度降低到規(guī)定的溫度,從而能夠避免出現(xiàn)影響光源的壽命或者損壞光源的問題。尤其,所述吸氣風扇102F安裝在后板102的與記錄頭30待機停止時處于的位置相對應的部分上,因此能夠對處于待機位置的記錄頭30進行充分的冷卻,從而能夠進一步避免出現(xiàn)影響光源的壽命或者損壞光源的問題。另外,由于所述吸氣風扇102F安裝在后板102的與記錄頭30待機停止時處于的位置相對應的部分上,沒有安裝在記錄頭30自身上,從而不需要增加用于從外部取得氣體的開口,由此不會出現(xiàn)從開口再次取入被安裝在記錄頭上的珀爾帖冷卻用的風扇所排出的熱的氣體,而降低冷卻的效果的問題。另外,也不會出現(xiàn)由于安裝在記錄頭30自身上的風扇振動,而使記錄頭的曝光品質(zhì)降低的問題。另外,在圖19中示出了在使用以往的散熱系統(tǒng)的情況下記錄頭周圍的溫度與在使用本實施例的散熱系統(tǒng)的情況下記錄頭周圍的溫度。根據(jù)圖19可明顯的看出,在使用以往的散熱系統(tǒng)的情況下,由于氣體不能夠在制版設備II的內(nèi)部很好的流通,所以在長時間使用后,記錄頭30周圍的溫度在34攝氏度左右,而在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系統(tǒng)的情況下,能夠發(fā)揮很好的冷卻效果,將記錄頭30周圍的溫度維持在32攝氏度左右。(變形例)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具有形成在左側板103上的I個排氣風扇103F、形成在右側板104上的3個吸氣風扇104F、形成在后板102上的用于冷卻記錄頭30的2個吸氣風扇102F和多個開口部102H,但是各風扇的數(shù)量不限于此,能夠根據(jù)制版設備的冷卻需求進行增減。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在左側板103上形成排氣風扇103F,在右側板104上形成吸氣風扇104F,但是這些風扇的形成位置不限于此,對記錄頭的待機位置送風,能夠根據(jù)制版設備的結構以及冷卻需求進行適當?shù)淖兏?。上述的實施方式僅為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權利要求書限定。還包括與權利要求書等同的意思及范圍內(nèi)的全部的變更。
權利要求1.一種制版設備的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 所述制版設備具有 記錄滾筒,在其外周面安裝有圖像記錄材料, 滾筒驅動部,其使所述記錄滾筒圍繞所述記錄滾筒的中心軸旋轉, 記錄頭,其對安裝在所述記錄滾筒的外周面上的所述圖像記錄材料照射光束,來在所述圖像記錄材料上記錄圖像, 記錄頭驅動部,其使所述記錄頭沿著所述記錄滾筒的長度方向直線移動, 箱體,其容置所述記錄滾筒、所述滾筒驅動部、所述記錄頭、所述記錄頭驅動部, 所述制版設備的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的特征在于, 具有對所述箱體內(nèi)部進行換氣的換氣單元, 所述換氣單元對所述記錄頭的待機位置送風。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制版設備的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氣單元從與所述記錄頭的待機位置相對應的所述箱體的背側吸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版設備的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氣單元包括在所述箱體的背板上形成的吸氣風扇,和在所述箱體的在所述記錄滾筒的軸向一側的側板上形成的排氣風扇。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版設備的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氣風扇是兩個,所述排氣風扇是一個。
5.如權利要求廣4中任一項所述的制版設備的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記錄頭配置在所述記錄滾筒的背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制版設備的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所述制版設備具有記錄滾筒,在其外周面安裝有圖像記錄材料,滾筒驅動部,其使所述記錄滾筒圍繞所述記錄滾筒的中心軸旋轉,記錄頭,其對安裝在所述記錄滾筒的外周面上的所述圖像記錄材料照射光束,來在所述圖像記錄材料上記錄圖像,記錄頭驅動部,其使所述記錄頭沿著所述記錄滾筒的長度方向直線移動,箱體,其容置所述記錄滾筒、所述滾筒驅動部、所述記錄頭、所述記錄頭驅動部,所述制版設備的記錄頭散熱系統(tǒng)的特征在于,具有對所述箱體內(nèi)部進行換氣的換氣單元,所述換氣單元對所述記錄頭的待機位置送風。
文檔編號B41C1/00GK202702818SQ201220396710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10日
發(fā)明者王舜祺 申請人:美迪亞印刷設備(杭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