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塵口罩帶體結合拉引機構及自動包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塵口罩帶體結合拉引機構及自動包裝結構。
一般防塵口罩的制造是先以多層布料制成口罩的本體1,如
圖1所示的構造,具有皺折部11及內(nèi)罩于一側的定位條12,然后利用一組熔合機構在兩端結合帶體13作為捆綁之用。通常是以半自動的制造方式,配合人工將防塵口罩本體1送至熔合機構處熔接兩端的帶體13,而后再以人工計數(shù)一定數(shù)量將成品直接疊放,置入包裝盒內(nèi)而封裝完成。此方式除了制造效率低之外,由于放置于包裝盒內(nèi)的口罩是各本體1直接疊合,而全部的帶體13也相互纏繞在一起,當使用者要取用時,其拿出上方的口罩時,必須將連接該口罩的帶體從相互纏繞的帶體間拉出,甚為麻煩不便,有時候甚至會造成全部帶體被拉出,而全部的口罩也隨之零亂而散落,因此,該包裝方式非常不利于使用者拿取。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塵口罩帶體結合拉引機構及自動包裝結構,使其可將完成品一一包裝于盒內(nèi),以方便使用者拿取。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說的結合拉引機構是,在機臺上設有熔接機構,將口罩本體與帶體相溶接,在機臺上設有拉引機構,該拉引機構位于機臺的內(nèi)側,該拉引機構包括有位于機臺外側平行的可轉動的鏈條,該鏈條上相隔一固定距離設有夾制器,夾制器的夾制端伸設于機臺的內(nèi)側,該夾制器外側面設有兩組控制凸柱,而在傳動鏈條的上下位置各設有固定于機臺上的斜板,夾制器隨著傳動鏈條移動;輸送帶將口罩本體送至溶接機構,與帶體相熔接,此帶體的前端受兩組夾制器所夾合,而可為其所連動向前輸送,當行經(jīng)斜板位置時,其控制凸柱會被斜板所推制轉動,而得以控制夾制器的開口打開或關閉;夾制器的開口內(nèi)緣側設有一裁刀,因此當夾制器移動至上層位置時,接觸到上斜板,因控制凸柱的旋動可使夾制器的開口閉合,與此同時,外側裁刀即切斷前方帶體,而夾制器夾住后方帶體連同口罩本體繼續(xù)向前輸出,當此夾制器移動至下層斜板時,經(jīng)由碰觸控制凸柱的反向轉動,使夾制器打開,而放開對帶體的夾制,此時,另一組夾制器也恰可完成切斷及夾合后一口罩的帶體的動作,繼續(xù)下一循環(huán)的輸送,達到完全自動拉引及裁切的動作。
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包裝結構是機臺下方設有基座,該基座設于下側的氣壓缸的氣缸軸上,基座的正上方設有折疊槽,折疊槽的側方設有數(shù)根連動支撐桿從側方伸入,可穿入基座上的凹槽,折疊槽的另一側方設有兩側壓板,可向折疊槽內(nèi)穿入,折疊槽側上方設有二并列的定位桿與支撐桿呈交錯狀態(tài);折疊槽的上方設有貯放槽,并由旋轉軸控制轉動180°,使另一空的貯放槽及另一組定位桿移至折疊槽的上方;包裝盒置放外端位于貯放槽的下側,前述經(jīng)裁切完成的已溶接二帶體的口罩本體,恰可落于自動包裝結構的基座上,經(jīng)進行自動包裝的程序,口罩本體可藉由氣壓缸向上頂起,而帶體于兩側向下垂懸,當基座伸入折疊槽內(nèi)部后,位于一側的數(shù)根連動支撐桿從側方伸入,穿入基座上的凹槽,而位于口罩本體的下部,在基座下移回復其位置時,可支撐口罩本體,并再將其向上移動一段距離,使口罩本體位于兩側壓板的稍上方,當二壓板向折疊槽穿入時,將原來呈垂懸狀的各帶體形成規(guī)則的來回折疊狀態(tài),與此同時,位于另側的二并列定位桿從下方伸入,當二壓板向外恢復原狀時,向上移動,即可定位住已經(jīng)規(guī)則折疊完成的帶體與口罩本體,由于二并列定位桿與各連動支撐桿呈交錯狀態(tài),所以,在其上移過程中,乃能將已經(jīng)折疊完成的口罩向上移動,使支撐桿得以縮收下移,以進行下一行程的動作。當累積一定數(shù)量,此為可設定,定位桿可將折疊完成的口罩向上移動,置入貯放槽中,并由旋轉軸控制轉動180°,使另一空的貯放槽及另一組定位桿移至折疊槽的上方,進行收折的程序,當縮回定位桿后,該設定數(shù)量已折疊完成的口罩即可一次的落入包裝盒內(nèi),由于其放置方式是每一個口罩為獨立的狀態(tài),即其排列為上層口罩的帶體完美地折疊位于下層口罩本體的上部,因此使用時可以非常輕松的拿出上部的口罩,完全不會影響到下層口罩的放置狀態(tài)。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為防塵口罩本體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部分立體示意圖。
圖4為圖3的俯視圖。
圖5為圖3的主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包裝結構的動作圖一。
圖7為本實用新型包裝結構的動作圖二。
圖8為本實用新型包裝結構的動作圖三。
圖9為本實用新型包裝結構的動作圖四。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包裝結構的動作圖五。
圖11為圖6所示的剖視圖。
圖12為圖7所示的剖視圖。
圖13為圖8所示的剖視圖。
圖14為圖9所示的剖視圖。
圖15為
圖10所示的剖視圖。
圖16為完成折疊的口罩及包裝盒的結構示意圖。
1為口罩本體、11為皺折、12為定位條、13為帶體、14為熔接機構、2為拉引機構、21為傳動鏈條、22為夾制器、23為裁刀、24為控制凸柱、25、25’為斜板、3為自動包裝結構、31為基座、32為氣壓缸、321為氣缸軸、33為折疊槽、34為支撐桿、35、35’為壓板、36為貯放槽、37為旋轉軸、38為定位桿、4為包裝盒。
請先參閱
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藉由一輸送帶將口罩本體1送至熔接機構14,與帶體13相熔接,此帶體13之前端受兩組夾制器22所夾合,而可為其所連動向前輸送,該夾制器22固設于拉引機構2的傳動鏈條21上,于其外側面設有兩組控制凸柱24,而在傳動鏈條21的上下位置各設有固定于機臺的斜板25、25’,夾制器22隨著傳動鏈條21移動,當行經(jīng)斜板25、25’位置時,其控制凸柱24會被斜板25、25’所推制轉動,而得以控制夾制器22的開口為打開或關閉,另在夾制器22的開口內(nèi)緣側設有一裁刀23,因此當夾制器22移動至上層位置時,在接觸到上斜板25時,因控制凸柱24的旋動乃可使夾制器22的開口閉合,與此同時,外側裁刀23即切斷前方帶體13,而夾制器22夾住后方帶體13連同口罩本體1繼續(xù)向前輸送,又當此夾制器22移動至下層斜板25’時,經(jīng)由碰觸控制凸柱24的反向轉動,乃使夾制器22打開,而放開對帶體13的夾制,此時另一組夾制器22也恰可完成切斷及夾合后一口罩的帶體的動作,繼續(xù)下一循環(huán)的輸送,乃達到完全自動拉引及裁切的動作。
在前述經(jīng)裁切完成已熔接二帶體13的口罩本體1,恰可落于自動包裝結構3的基座31上,以進行自動包裝的程序,請參閱圖6至
圖15所示,口罩本體1可藉由下側氣壓缸32的氣缸軸321向上頂起,而帶體13于兩側呈向下垂懸狀態(tài),如圖6、
圖11所示,當基座31伸入折疊槽33內(nèi)部后,位于一側的數(shù)根連動支撐桿3從側方伸入,穿入基座31上的凹槽311,而位于口罩本體1的下部,如圖7、
圖12所示,在基座31下移回復其位置時,可支撐口罩本體1,并再將其向上移動一段距離,使該口罩本體1位于兩側壓板35、35’的稍上方如圖8、
圖13所示,因此當二壓板35、35’向折疊槽33穿入時,將使原來呈垂懸狀各帶體13形成規(guī)則的來回折疊狀態(tài),如圖9、
圖14所示,與此同時,位于另側的二并列定位桿38從下方伸入,在壓板35、35’向外恢復原狀時,向上移動,即可定位住已經(jīng)規(guī)則折疊完成的帶體13與口罩本體1,由于二并列定位桿38與各連動支撐桿34呈交錯狀態(tài),因此在其上移過程中,乃能將已經(jīng)折疊完成的口罩向上移動,使支撐桿34得以縮收下移,以進行下一行程的動作。而當累積一定數(shù)量,此為可設定,定位桿38可將該折疊完成的口罩向上移動,置入貯放槽36,如
圖10、
圖15所示,并由旋轉軸37控制轉動180°度,使另一空的貯放槽36及另一組定位桿38移至折疊槽33的上方,進行收折的程序,而包裝盒4置放外端位于貯放槽36的下側,當縮回定位桿38后,該設定數(shù)量已折疊完成的口罩即可一次的落入包裝盒4內(nèi),如
圖16所示,由于其放置包裝方式是每一個口罩為獨立狀態(tài),即其排列為上層口罩上的帶體13是完美的折疊位于下層口罩本體的上部,因此使用者乃可以非常輕松的拿出上部的口罩,而完全不會影響到下層的口罩的放置狀態(tài)。
權利要求1.一種防塵口罩帶體結合拉引機構,其特征在于其拉引機構(2)設于機臺上,該拉引機構(2)位于機臺的內(nèi)側,該拉引機構(2)包括有位于機臺外側平行的可轉動的傳動鏈條(21),該傳動鏈條(21)上相隔設定的距離設有夾制器(22),夾制器(22)的夾制端伸設于機臺的內(nèi)側,該夾制器(22)外側面設有兩組控制凸柱(24),而在傳動鏈條(21)的上下位置各設有固定于機臺上的斜板(25)、(25’),夾制器(22)隨著鏈條(21)移動;夾制器(22)的開口內(nèi)緣側設有裁刀(2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塵口罩帶體結合機構及自動包裝結構,主要包括一帶體拉引機構2,使帶體13在夾制器22的夾持下獲得定位效果,且可由夾制器22上的裁刀23完成自動切斷,而送入自動包裝結構3的基座31上,該基座31藉由氣壓缸的控制向上移動,同時配合兩組壓板35、35’的側向夾合,使原垂懸的帶體13形成規(guī)則的折疊狀,暫時容置于貯放槽36內(nèi),在達到一定數(shù)量后,可自動回轉而送入包裝盒4內(nèi),使每一口罩形成單獨的層次,方便使用者拿取。
文檔編號A62B7/10GK2516180SQ0120373
公開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2月22日
發(fā)明者林徜云 申請人:林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