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溝底板坡度控制和溝中溝抹壓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變電站電纜溝施工領域,尤其是電纜溝底板坡度的控制及溝中溝抹壓的施工技術。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變電站設計多采用電纜溝中設置支溝進行排水。根據(jù)國家電網(wǎng)公司標準工藝要求,電纜溝中設置R30mm的溝中溝至集水井排水,最終匯集至就近的雨水檢查井。目前,施工單位對溝中溝的施工沒有統(tǒng)一的工藝標準,小溝的施工工具不統(tǒng)一,有些在溝底找坡時采用預埋PVC管;有采用人工分段用PVC管抹壓成型。不美觀,且標高及坡度控制不精確。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對現(xiàn)有技術方案進行完善與改進,提供電纜溝底板坡度控制和溝中溝抹壓工具,以提升電纜溝底板坡度和溝中溝抹壓施工質(zhì)量和速度為目的。為此,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0004]電纜溝底板坡度控制和溝中溝抹壓工具,包括支架桿、坡度控制桿、落地桿及操作手桿,所述的支架桿為4根,兩支架桿與一位于支架桿之間的落地桿連接形成一支架;兩支架左右設置,所述的坡度控制桿設于兩支架之間形成坡度控制架;支架桿豎直放置,所述的坡度控制桿斜向設于左右兩支架桿的中下部,所述的落地桿垂直設于支架桿的底部,所述的操作手桿垂直設于支架桿的頂部,所述的落地桿為圓形鋼管。通過不同的組合實現(xiàn)兩種工具的裝配,可以快速有效地進行電纜溝坡度和溝中溝的施工,提升了施工速度和質(zhì)量。
[0005]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附加技術特征。
[0006]所述的支架桿、落地桿之間的通過焊接固定,坡度控制桿與支架桿之間、操作手桿與支架桿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或焊接固定。焊接方式成熟簡單牢固,可拆卸式連接便于進行不同工具的組合。
[0007]所述的支架桿、坡度控制桿、落地桿及操作手桿均采用鍍鋅圓形鋼管或鍍鋅方形鋼管。鍍鋅鋼管光潔度高,粘性小,對坡度面的抹平效率高,面光效果好,移動方便。
[0008]所述的坡度控制桿與支架桿之間、操作手桿與支架桿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所述的支架桿的一側的中下部設有位控制桿,位控制桿與支架垂直設置構成溝中溝抹壓架??刹鹦妒竭B接便于拆裝,位控制桿便于控制溝與溝側壁的距離。
[0009]所述的落地桿的半徑為R30mm。符合國家電網(wǎng)公司標準工藝要求,電纜溝中設置R30mm的溝中溝至集水井排水,最終匯集至就近的雨水檢查井。
[0010]所述的坡度控制桿截面呈方形。方形截面的抹光效果好。
[0011]所述的操作手桿設有定位件以實現(xiàn)操作手桿方向調(diào)整固定。操作手桿實現(xiàn)換向便于操作手桿在兩種不同使用狀態(tài)下切換方向。
[0012]有益效果:方便定位、標高,可以進行不間斷作業(yè)施工,人員操作簡單,移動方面,施工效率高,可以重復循環(huán)使用。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纜溝底板坡面光面施工原理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溝中溝抹壓工具示意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溝中溝抹壓工具抹壓示意圖。
[0016]圖中:1-支架桿;2-操作手桿;3-落地桿;4-坡度控制桿;5-電纜溝側壁;6_電纜溝底板7-位控制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8]實例一:如圖1-3所示,電纜溝底板坡度控制和溝中溝抹壓工具,包括支架桿1、坡度控制桿4、落地桿3及操作手桿2,支架桿I為4根,兩支架桿I與一位于支架桿I之間的落地桿3連接形成一支架;兩支架左右設置,坡度控制桿4設于兩支架之間形成坡度控制架;支架桿I豎直放置,坡度控制桿4斜向設于左右兩支架桿I的中下部,落地桿3垂直設于支架桿I的底部,操作手桿2垂直設于支架桿I的頂部,落地桿3為圓形鋼管。
[0019]為了便于進行不同使用方式的組合,支架桿1、落地桿3之間的通過焊接固定,坡度控制桿4與支架桿I之間、操作手桿2與支架桿I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固定。支架桿I與落地桿3之間不需要拆卸可直接焊接固定,坡度控制桿4與支架桿I之間、操作手桿2與支架桿I之間的可拆卸式連接固定方式便于在不同使用方式下拆卸合組合。
[0020]為了便于抹光操作,支架桿1、坡度控制桿4、落地桿3及操作手桿2均采用鍍鋅圓形鋼管。鍍鋅鋼管光潔度高,粘性小,對坡度面的抹平效率高,面光效果好,移動阻力小。
[0021]為了實現(xiàn)溝中溝抹壓的操作使用方式,所述的坡度控制桿4與支架桿I之間、操作手桿2與支架桿I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支架桿I的一側的中下部設有位控制桿7,位控制桿7與支架垂直設置構成溝中溝抹壓架。便于切換使用方式,位控制桿7可以確定溝中溝的位置。
[0022]為了便于排水和符合國家電網(wǎng)公司標準工藝要求,落地桿3的半徑為R30mm。
[0023]為了實現(xiàn)操作手桿2的方向切換和定位,操作手桿2設有定位件以實現(xiàn)操作手桿2方向調(diào)整固定。
[0024]電纜溝底板坡度控制步驟為:
[0025]11)將兩支架通過坡度控制桿4連接形成坡度控制架;
[0026]12)在混凝土底板6斜面施工完畢后,通過移動操作手桿2從電纜溝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動而實現(xiàn)混凝土底板6坡度面的面層收光操作;
[0027]13)在面層收光完成后,拉出工具,并對拉出部位進行抹平操作;
[0028]溝中溝抹壓步驟為:
[0029]21)拆除坡度控制架的坡度控制桿4,保留一支架,并在支架的支架桿I的中下部加裝位控制桿7形成溝中溝抹壓架;操作手桿2換向,使其與支架垂直;
[0030]22)在電纜溝側壁5上進行彈線,在電纜溝中溝施工時,施工人員握住操作手桿2,將坡度控制桿4對準彈線,通過按壓操作手桿2,使得落地桿3深入混凝土一半,即形成電纜溝溝中溝。
[0031]實例二:與以上實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坡度控制桿4與支架桿I之間、操作手桿2與支架桿I之間為采用鍍鋅方形鋼管焊接固定。
[0032]以上圖1-3所示的電纜溝底板坡度控制和溝中溝抹壓工具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已經(jīng)體現(xiàn)出本實用新型實質(zhì)性特點和進步,可根據(jù)實際的使用需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對其進行形狀、結構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列。
【主權項】
1.電纜溝底板坡度控制和溝中溝抹壓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桿(I)、坡度控制桿(4)、落地桿(3)及操作手桿(2),所述的支架桿(I)為4根,兩支架桿(I)與一位于支架桿(I)之間的落地桿(3)連接形成一支架;兩支架左右設置,所述的坡度控制桿(4)設于兩支架之間形成坡度控制架;支架桿(I)豎直放置,所述的坡度控制桿(4)斜向設于左右兩支架桿(I)的中下部,所述的落地桿(3)垂直設于支架桿(I)的底部,所述的操作手桿(2)垂直設于支架桿(I)的頂部,所述的落地桿(3)為圓形鋼管。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溝底板坡度控制和溝中溝抹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桿(I)、落地桿(3 )之間的通過焊接固定,坡度控制桿(4)與支架桿(I)之間、操作手桿(2)與支架桿(I)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或焊接固定。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溝底板坡度控制和溝中溝抹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桿(I)、坡度控制桿(4)、落地桿(3)及操作手桿(2)均采用鍍鋅圓形鋼管或鍍鋅方形鋼管。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任一權利求所述的電纜溝底板坡度控制和溝中溝抹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度控制桿(4)與支架桿(I)之間、操作手桿(2)與支架桿(I)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所述的支架桿(I)的一側的中下部設有位控制桿(7),位控制桿(7)與支架垂直設置構成溝中溝抹壓架。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纜溝底板坡度控制和溝中溝抹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地桿(3 )的半徑為R30_。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纜溝底板坡度控制和溝中溝抹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度控制桿(4)截面呈方形。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纜溝底板坡度控制和溝中溝抹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手桿(2)設有定位件以實現(xiàn)操作手桿(2)方向調(diào)整固定。
【專利摘要】電纜溝底板坡度控制和溝中溝抹壓工具,涉及變電站電纜溝施工領域。目前,施工單位對溝中溝的施工沒有統(tǒng)一的工藝標準,小溝的施工工具不統(tǒng)一,標高及坡度控制不精確。本實用新型包括支架桿、坡度控制桿、落地桿及操作手桿,支架桿為4根,兩支架桿與一位于支架桿之間的落地桿連接形成一支架;兩支架左右設置,坡度控制桿設于兩支架之間形成坡度控制架;支架桿豎直放置,坡度控制桿斜向設于左右兩支架桿的中下部,落地桿垂直設于支架桿的底部,操作手桿垂直設于支架桿的頂部,落地桿為圓形鋼管。本技術方案通過不同的組合實現(xiàn)兩種工具的裝配,可以快速有效地進行電纜溝坡度和溝中溝的施工,提升了施工速度和質(zhì)量。
【IPC分類】E02D15/02, E02D17/08
【公開號】CN205259196
【申請?zhí)枴緾N201521124987
【發(fā)明人】姚煒, 鄭棋, 孫建忠, 占冬冬, 朱崯斌, 程雄, 方俊齊, 童成飛
【申請人】浙江省送變電工程公司, 國家電網(wǎng)公司, 國網(wǎng)浙江省電力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