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軟弱地基加固,具體為一種加固淺層軟弱地基的雙向整體攪拌設備。
背景技術:
1、軟弱地基包括淤泥、淤泥質土、泥炭、泥炭質土等,這類土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壓縮性高、抗剪強度低,若處理不當,極易引起路面沉降或下埋管道的斷裂等問題。目前,普遍使用水泥土攪拌樁法,對軟弱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將水泥作為固化劑的主劑,利用攪拌樁機將水泥噴入土體并充分攪拌,水泥與土發(fā)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后,土體固結,形成具有整體性、水穩(wěn)定性和一定強度的水泥土樁,以此實現(xiàn)提高地基強度的效果。
2、現(xiàn)有技術中,雙向整體攪拌設備通常包括支架、供料系統(tǒng)、雙向攪拌樁、驅動機構和升降機構,施工過程中,供料系統(tǒng)通過管道向雙向攪拌樁中注入水泥,雙向攪拌樁在對地面進行鉆孔或從地面的樁孔中抽離的過程中,一邊不斷向土體中注入水泥漿,一邊不斷進行充分的攪拌,當雙向攪拌樁從地面的樁孔中完全抽離后,經過一段時間的靜置,最終形成水泥樁。
3、上述技術中,雙向攪拌樁一般是通過上下兩層攪拌機構進行上下雙向攪拌,但是為了便于輸送漿料,上下兩層攪拌機構的距離一般是固定的,導致無法根據軟土層的厚度需要進行調整。同時,在攪拌過程中,上層攪拌容易帶有粉塵,導致無法滿足綠色施工的要求。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加固淺層軟弱地基的雙向整體攪拌設備以良好的解決上述弊端。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固淺層軟弱地基的雙向整體攪拌設備,用于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一種加固淺層軟弱地基的雙向整體攪拌設備,包括支架,還包括:
3、外旋轉軸,所述外旋轉軸沿豎直方向設置且為中空軸,在外旋轉軸的下端近端部沿周向固定連接有若干上攪拌刀片;
4、內旋轉軸,所述內旋轉軸沿豎直方向活動穿過外旋轉軸且與外旋轉軸同軸設置;
5、雙向動力傳動單元,所述雙向動力傳動單元設置于支架上且與外旋轉軸和內旋轉軸傳動連接,用于驅動外旋轉軸和內旋轉軸雙向旋轉;
6、鉆頭,所述鉆頭的上端近端部沿周向固定連接有若干下攪拌刀片;
7、間距調節(jié)機構,所述間距調節(jié)機構設置于內旋轉軸與鉆頭之間,用于調節(jié)鉆頭與內旋轉軸之間的距離;
8、高壓注漿單元,所述高壓注漿單元的進料端與外部供料裝置導通連接,在鉆頭的側面沿周向間隔開設有若干與高壓注漿單元出料端導通的噴漿口;
9、負壓吸塵機構,所述負壓吸塵機構設置于支架上,負壓吸塵機構的進塵端位于上攪拌刀片上方,負壓吸塵機構的出塵端與高壓注漿單元的進料端導通。
10、可選的,所述鉆頭的中部沿周向開設有環(huán)形槽,在鉆頭的外表面設置有環(huán)形密封組件,環(huán)形密封組件和環(huán)形槽配合構成環(huán)形密封腔。
11、可選的,所述環(huán)形密封組件包括活動套設在鉆頭外表面的環(huán)形防護套,在環(huán)形防護套的下端近端部沿周向間隔穿設有若干與鉆頭螺紋連接的沉頭螺絲,在環(huán)形防護套的上端開設有與各下攪拌刀片一一相應的定位卡槽,在環(huán)形防護套的上端開設有與各噴漿口一一相應的避讓槽。
12、可選的,所述鉆頭包括由上至下依序設置的大外徑段、小外徑段和鉆孔段;
13、所述下攪拌刀片和噴漿口分別設置于大外徑段的外表面,所述環(huán)形槽設置于小外徑段的外圍,所述環(huán)形密封組件設置于大外徑段和鉆孔段之間。
14、可選的,所述間距調節(jié)機構包括開設在大外徑段上端的調節(jié)槽,內旋轉軸的下端活動插入調節(jié)槽內,在內旋轉軸的下端面平行且間隔固定連接有兩個調節(jié)桿,各調節(jié)桿沿豎直方向活動穿過大外徑段且下端延伸至環(huán)形槽內;
15、在兩個調節(jié)桿之間固定連接有活動套設在小外徑段上的滑套,在小外徑段上沿豎直方向間隔貫穿有若干調節(jié)孔,在滑套上可拆卸穿設有與調節(jié)孔相配合的固定螺栓。
16、可選的,所述調節(jié)桿上活動套設有與大外徑段下端面相貼合的輔助鎖緊螺母,在調節(jié)桿的外表面設置有與輔助鎖緊螺母相配合的螺紋結構。
17、可選的,所述滑套由兩個相互配合活動夾設在小外徑段上的滑塊組成;
18、在各滑塊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板,同側的兩個連接板相互配合活動夾設在對應的調節(jié)桿上,在同側的兩個連接板與調節(jié)桿之間可拆卸穿設有連接螺栓。
19、可選的,所述高壓注漿單元包括固定在支架上且位于內旋轉軸上方的旋轉接頭,所述旋轉接頭的靜止部接頭導通連接有注漿管,所述注漿管與外部供料裝置導通連接,負壓吸塵機構的出塵端與注漿管導通連接;
20、在內旋轉軸的內部沿軸向設置漿液流動通道,旋轉接頭的旋轉部接頭與漿液流動通道導通連接,在漿液流動通道的下端與噴漿口之間導通連接有波紋管。
21、可選的,所述負壓吸塵機構包括設置在支架上的機殼,在機殼內設置有用于產生空氣負壓的葉輪,在葉輪的軸心處固定連接有輪軸,所述輪軸的一端活動延伸至機殼外且與外旋轉軸傳動連接;
22、機殼的出塵端通過管道與高壓注漿單元的進料端導通連接,在機殼的進塵端通過管道導通連接有位于支架和上攪拌刀片之間的環(huán)形吸塵管,在環(huán)形吸塵管的底部沿周向間隔設置有若干吸塵口。
23、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加固淺層軟弱地基的雙向整體攪拌設備,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24、1.本發(fā)明在鉆頭和內旋轉軸之間設置間距調節(jié)機構,能夠調節(jié)鉆頭與內旋轉軸之間的距離,從而可根據軟土層的厚度對上攪拌刀片與下攪拌刀片之間的間距進行調整,使攪拌設備更貼合于現(xiàn)場的軟土結構,使用效果較好。
25、2.本發(fā)明將防塵與攪拌一體化設置,使得防塵跟隨攪拌同時工作,即可快速收集粉塵,從而實現(xiàn)綠色施工。并且,負壓吸塵機構的出塵端與高壓注漿單元的進料端導通,可將粉塵導入灌料區(qū),無需對收集的粉塵進行額外處理,滿足綠色施工的要求。
1.一種加固淺層軟弱地基的雙向整體攪拌設備,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固淺層軟弱地基的雙向整體攪拌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鉆頭(6)的中部沿周向開設有環(huán)形槽(12),在鉆頭(6)的外表面設置有環(huán)形密封組件(13),環(huán)形密封組件(13)和環(huán)形槽(12)配合構成環(huán)形密封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加固淺層軟弱地基的雙向整體攪拌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環(huán)形密封組件(13)包括活動套設在鉆頭(6)外表面的環(huán)形防護套(131),在環(huán)形防護套(131)的下端近端部沿周向間隔穿設有若干與鉆頭(6)螺紋連接的沉頭螺絲(132),在環(huán)形防護套(131)的上端開設有與各下攪拌刀片(7)一一相應的定位卡槽(133),在環(huán)形防護套(131)的上端開設有與各噴漿口(10)一一相應的避讓槽(134)。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加固淺層軟弱地基的雙向整體攪拌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鉆頭(6)包括由上至下依序設置的大外徑段(601)、小外徑段(602)和鉆孔段(60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加固淺層軟弱地基的雙向整體攪拌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間距調節(jié)機構(8)包括開設在大外徑段(601)上端的調節(jié)槽(801),內旋轉軸(4)的下端活動插入調節(jié)槽(801)內,在內旋轉軸(4)的下端面平行且間隔固定連接有兩個調節(jié)桿(802),各調節(jié)桿(802)沿豎直方向活動穿過大外徑段(601)且下端延伸至環(huán)形槽(12)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加固淺層軟弱地基的雙向整體攪拌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jié)桿(802)上活動套設有與大外徑段(601)下端面相貼合的輔助鎖緊螺母(806),在調節(jié)桿(802)的外表面設置有與輔助鎖緊螺母(806)相配合的螺紋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加固淺層軟弱地基的雙向整體攪拌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803)由兩個相互配合活動夾設在小外徑段(602)上的滑塊組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固淺層軟弱地基的雙向整體攪拌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注漿單元(9)包括固定在支架(1)上且位于內旋轉軸(4)上方的旋轉接頭(901),所述旋轉接頭(901)的靜止部接頭導通連接有注漿管(902),所述注漿管(902)與外部供料裝置導通連接,負壓吸塵機構(11)的出塵端與注漿管(902)導通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固淺層軟弱地基的雙向整體攪拌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吸塵機構(11)包括設置在支架(1)上的機殼(111),在機殼(111)內設置有用于產生空氣負壓的葉輪(112),在葉輪(112)的軸心處固定連接有輪軸(113),所述輪軸(113)的一端活動延伸至機殼(111)外且與外旋轉軸(2)傳動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