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利用天然形成或人為制造的地下潛流作為水源恢復干枯河流,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修建水庫,2)構(gòu)造地下潛流,3)選擇施工河段,4)河段施工。通過修建地下截水墻與溢流壩將地下潛流去路攔截,地下潛流便會順著截水墻與溢流壩形成的圍墻上升并提升到河底以上,上升到河底以上的水流沿著截水墻逆流而上,回流一段距離直到水位上升到溢流壩最頂端后,沿溢流壩留下形成流動的河流。本發(fā)明特別適合恢復季節(jié)性降水不均衡地區(qū)的季節(jié)性干枯河流,本發(fā)明造價低且不需要消耗現(xiàn)有水資源,地下潛流常年有水庫水源供應(yīng),加之采用了粘土鋪蓋換填,河道的保水性能提高了。營造園林濕地景觀,美化人們的生存環(huán)境。
【專利說明】一種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特別針對季節(jié)性降水不均衡地區(qū)的季節(jié)性河流。能夠恢復干枯河流、營造濕地景觀,美化人們的生存空間。
【背景技術(shù)】
[0002]受氣候的影響,特別是我國北方季節(jié)性降水不均衡的地區(qū)有許多季節(jié)性河流,這些河流只在雨季有水,旱季便干枯了。許多地區(qū)在河流的上游修建了水庫,在雨季收集雨水,到旱季水資源匱乏時用于灌溉及城市供水等,這有效的緩解了該地區(qū)因季節(jié)性降水不均衡導致的用水問題。水庫的滲水是不可避免的,當水庫與河流的地下表層為易滲水的滲水層、下層為不易滲水的保水層時,就會沿河流在滲水層與保水層之間形成一地下潛流。地下潛流中的水資源通常是補給了地下水或形成地下徑流,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0003]水庫的建設(shè)攔截了河流的流水,加劇了旱季時河流的干枯,干枯的河流容易積累垃圾,待到雨季河流中的垃圾又隨雨水擴散到人們的生活區(qū)甚至是飲用水水源中,極大的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0004]現(xiàn)有的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通常是采用水庫引水、地下水補充等方式,這些方式通常工程量大,需要消耗有限的水資源或電力資源,造價高、資源浪費嚴重,得不償失?;谝陨锨闆r,有必要提供一種低造價的利用地下潛流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該方法造價低且不需要消耗現(xiàn)有水資源。
[0006]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取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利用天然形成或人為制造的地下潛流作為水源恢復干枯河流,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修建水庫:通過現(xiàn)場勘察,確定河流上游是否有水庫,有水庫的情況直接進入步驟
2),對于上游沒有水庫的河流,通過對水文、地形、地質(zhì)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在河流上游選擇最符合修建水庫條件的位置修建水庫;
2)、構(gòu)造地下潛流:通過鉆探對水庫及水庫下游的河流進行地質(zhì)勘探,勘探有無地下潛流,勘探結(jié)果分有地下潛流與無地下潛流兩種,有地下潛流的情況直接進入步驟3),無地下潛流的情況與地下保水層直接相關(guān),無地下潛流的情況分以下三種情況,
A、對于河流及水庫都沒有地下保水層的河流采取以下施工措施:1)、在水庫外圍邊沿修建隔水墻,隔水墻圍繞水庫修建并在繞過堤壩兩側(cè)后沿河流兩岸修建一段距離;2)、在水庫水底以下地層修建一隔水層,隔水層與隔水墻底端連接,隔水層以下降的平緩坡度延伸至河流底部,并保持在河底以下地層沿河修建,直至覆蓋整個要恢復的河段,隔水層沿河流修建部分鋪設(shè)成兩側(cè)高、中間低的凹弧結(jié)構(gòu),隔水層地下覆蓋區(qū)域超過河流兩側(cè)堤壩;3)、在河流地下隔水層凹弧內(nèi)鋪設(shè)碎石層,碎石層以上填土恢復河流原貌,水庫滲水便會從碎石層流過形成地下潛流, B、對于河流地下有保水層而水庫地下無保水層的河流采取以下施工措施:1)、在水庫外圍邊沿修建隔水墻,隔水墻圍繞水庫修建并在繞過堤壩兩側(cè)后沿河流兩岸修建一段距離;2)、在水庫水底以下地層修建一隔水層,隔水層與隔水墻底端連接,隔水層以下降的平緩坡度延伸至河流地下保水層,并貼合河流地下保水層上表面修建一段距離;3)、在河流地下保水層頂部鋪設(shè)碎石層,碎石層以上填土恢復河流原貌,水庫滲水便會從碎石層流過形成地下潛流,
C、對于河流地下無保水層而水庫地下有保水層的河流采取以下施工措施:1)、在水庫外圍邊沿修建隔水墻,隔水墻底部嵌入水庫地下保水層,隔水墻圍繞水庫修建并在繞過堤壩兩側(cè)后沿河流兩岸修建一段距離;2)、在河流底部修建隔水層,隔水層低于水庫地下保水層并與水庫地下保水層邊沿平緩連接,隔水層與水庫地下保水層連接后再貼合水庫地下保水層上表面反向修建一段距離,隔水層保持在河底以下地層沿河修建,直至覆蓋整個要恢復的河段,隔水層沿河流修建部分鋪設(shè)成兩側(cè)高、中間低的弧形結(jié)構(gòu),隔水層要超過河流兩側(cè)堤壩;3)、在河流地下隔水層凹弧內(nèi)鋪設(shè)碎石層,碎石層以上填土恢復河流原貌,水庫滲水便會從碎石層流過形成地下潛流;
3)、選擇施工河段:通過對河流坡度、地下潛流深度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找到河流坡度小,地下潛流深度淺的河段;
4)河段施工:在上步中得到的河段修建一截水墻,截水墻總體成U形,沿地下潛流流動方向反向修建,截水墻兩側(cè)沿河流兩側(cè)堤壩向上游延伸,三面包裹住地下潛流,截水墻下端嵌入保水層或隔水層,截水墻兩側(cè)墻體頂端延伸至河流堤壩頂端以上,截水墻與河流流向垂直部分的墻體頂端延伸至河底,截水墻與河流垂直部分的墻體頂端修建一溢流壩,溢流壩與截水墻形成一個三面閉合的圍墻。
[0007]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的一種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造價低且不需要消耗現(xiàn)有水資源,而且恢復干枯的河流立竿見影,具有保水持久,縮短河流干枯期的巨大效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采用本發(fā)明實施方式恢復河流的縱斷面視圖水庫及水庫下游的河流有地下潛流的情況。
[0009]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中截水墻結(jié)構(gòu)示意圖箭頭方向為水流方向。
[0010]圖3為采用本發(fā)明實施方式恢復河流的橫斷面視圖河流地下有保水層的情況。
[0011]圖4為采用本發(fā)明實施方式構(gòu)造地下潛流的縱斷面視圖水庫及水庫下游的河流無地下潛流的情況。
[0012]其中,1.水庫、2.水壩、3.地下潛流、4.滲水層、5.保水層、6.河流、7.截水墻、
8.溢流壩、9.堤壩、10.河底、11.河槽邊坡、12攔蓄后河流水面、13.隔水墻、14.隔水層、
15.碎石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一種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利用天然形成或人為制造的地下潛流作為水源恢復干枯河流,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修建水庫1:通過現(xiàn)場勘察,確定河流6上游是否有水庫1,有水庫I的情況直接進入步驟2),對于上游沒有水庫I的河流6,通過對水文、地形、地質(zhì)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在河流6上游選擇最符合修建水庫I條件的位置修建水庫I ;
2)、構(gòu)造地下潛流3:通過鉆探對水庫I及水庫I下游的河流6進行地質(zhì)勘探,勘探有無地下潛流3,勘探結(jié)果分有地下潛流3與無地下潛流3兩種,有地下潛流3的情況直接進入步驟3),無地下潛流3的情況與地下保水層5直接相關(guān),無地下潛流3的情況分以下三種情況,
A、對于河流6及水庫I都沒有地下保水層5的河流6采取以下施工措施:1)、在水庫I外圍邊沿修建隔水墻13,隔水墻13圍繞水庫I修建并在繞過堤壩2兩側(cè)后沿河流6兩岸修建一段距離;2)、在水庫I水底以下地層修建一隔水層14,隔水層14與隔水墻13底端連接,隔水層14以下降的平緩坡度延伸至河流6底部,并保持在河底10以下地層沿河修建,直至覆蓋整個要恢復的河段,隔水層14沿河流6修建部分鋪設(shè)成兩側(cè)高、中間低的凹弧結(jié)構(gòu),隔水層14地下覆蓋區(qū)域超過河流6兩側(cè)堤壩9 ;3)、在河流6地下隔水層14凹弧內(nèi)鋪設(shè)碎石層15,碎石層15以上填土恢復河流6原貌,水庫I滲水便會從碎石層15流過形成地下潛流3,
B、對于河流6地下有保水層5而水庫I地下無保水層5的河流6采取以下施工措施:I)、在水庫I外圍邊沿修建隔水墻13,隔水墻13圍繞水庫I修建并在繞過堤壩2兩側(cè)后沿河流6兩岸修建一段距離;2)、在水庫I水底以下地層修建一隔水層14,隔水層14與隔水墻13底端連接,隔水層14以下降的平緩坡度延伸至河流6地下保水層5,并貼合河流6地下保水層5上表面修建一段距離;3)、在河流6地下保水層5頂部鋪設(shè)碎石層15,碎石層15以上填土恢復河流6原貌,水庫I滲水便會從碎石層15流過形成地下潛流3,
C、對于河流6地下無保水層5而水庫I地下有保水層5的河流6采取以下施工措施:I)、在水庫I外圍邊沿修建隔水墻13,隔水墻13底部嵌入水庫I地下保水層5,隔水墻13圍繞水庫I修建并在繞過堤壩2兩側(cè)后沿河流6兩岸修建一段距離;2)、在河流6底部修建隔水層14,隔水層14低于水庫I地下保水層5并與水庫I地下保水層5邊沿平緩連接,隔水層14與水庫I地下保水層5連接后再貼合水庫I地下保水層5上表面反向修建一段距離,隔水層14保持在河底10以下地層沿河修建,直至覆蓋整個要恢復的河段,隔水層14沿河流6修建部分鋪設(shè)成兩側(cè)高、中間低的弧形結(jié)構(gòu),隔水層14要超過河流6兩側(cè)堤壩9 ;
3)、在河流6地下隔水層14凹弧內(nèi)鋪設(shè)碎石層15,碎石層15以上填土恢復河流6原貌,水庫I滲水便會從碎石層15流過形成地下潛流3 ;
3)、選擇施工河段:通過對河流6坡度、地下潛流3深度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找到河流6坡度小,地下潛流3深度淺的河段;
4)河段施工:在上步中得到的河段修建一截水墻7,截水墻7總體成U形,沿地下潛流3流動方向反向修建,截水墻7兩側(cè)沿河流6兩側(cè)堤壩9向上游延伸,三面包裹住地下潛流3,截水墻7下端嵌入保水層5或隔水層14,截水墻7兩側(cè)墻體頂端延伸至河流6堤壩9頂端以上,截水墻7與河流6流向垂直部分的墻體頂端延伸至河底10,截水墻7與河流6垂直部分的墻體頂端修建一溢流壩8,溢流壩8與截水墻7形成一個三面閉合的圍墻。
[0014]該方法還包括防滲施工步驟,包含以下步驟:1)、清除河道中的垃圾、河槽邊坡11雜草及河底10淤泥;2)、碾壓鋪蓋區(qū)域;3)、分多次鋪蓋防滲材料,每鋪蓋一次碾壓一次。
[0015]所述的防滲材料鋪蓋總厚度≥100mm。
[0016]所述的隔水墻13與截水墻7的類型為淺層不透水換填、人工挖孔灌注樁、夯實混凝土予制柱、灌注樁、鋼板樁、插塑樁、垂直鋪塑、沉箱、水泥土攪拌樁、石灰樁、灰土擠壓樁、水泥粉煤灰碎石樁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各類型施工深度及重要尺寸見下表:
類型深度重要尺寸
(1)淺層不透水換填0-3M寬度1.0-10M
(2)人工挖孔灌注樁0-8M孔徑0.5-2.0M
(3)夯實混凝土予制柱3-20M樁徑0.2-1.0M
(4)灌注樁5-35M樁徑 0.5-1.5M
(5)鋼板樁5-30M樁薄 0.2-0.8M
(6)插塑樁0-18M尺寸 0.2-0.8M
(7)垂直鋪塑0-15M尺寸0.15-0.5M
(8)沉箱3-12M尺寸 1.5-5.0M
(9)水泥土攪拌樁2-28M樁徑0.3-0.8M
(10)石灰樁3-12M樁徑 0.3-0.8M
(11)灰土擠壓樁3-10M樁徑0.3-0.8M
(12)水泥粉煤灰碎石樁3-8M樁徑0.3-0.8M。
[0017]所述的截水墻7下端嵌入保水層5或隔水層14深度O~3m,截水墻7抗?jié)B透系數(shù)> 10_4cm/秒,截水墻7高度比攔河流6兩側(cè)堤壩9頂端高出O~2.0m。
[0018]所述的隔水墻13與截水墻7通過水泥土深層攪拌樁構(gòu)建,其中樁直徑10mm~500mm,樁間距為樁直徑的0.5~0.8倍,水泥土深層攪拌樁底部嵌入保水層5或隔水層14深度0.1~I米。
[0019]所述的隔水層14為填充防滲材料后夯實,隔水層14厚度> 100mm。
[0020]步驟2)中A、B、C所述的隔水墻13底部比水庫I水底深三米以上;步驟2)中A、B所述的隔水層14位于水庫I水底以下部分在水庫I水底三米以下修建;步驟2)中A、C所述的隔水層14沿河修建部分保持在距離河底10 —米以下地層修建。
[0021 ] 所述的防滲材料為混凝土、漿砌石、粘土、水泥土、石灰土、水工布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
[0022]所述的溢流壩8采用不同材料施工時,尺寸構(gòu)造如下:
(1)粘土壩高度3-25M 底寬3-15M
(2)漿砌石溢流壩高度2-15M底寬3-25M
(3)混凝土溢流壩高度2-15M底寬3-20M。
[0023] 所述的水泥土深層攪拌樁所應(yīng)有的水泥土中水泥含量> 15%,所用水泥標號不低于P032.5。出于保水性考慮,根據(jù)行業(yè)慣例施工時相鄰兩樁施工時間不大于24小時,超過24小時需在已施工的樁兩側(cè)進行包夾。
[0024]步驟2)中Al)、BI)、Cl)所述的,隔水墻13圍繞水庫I修建并在繞過堤壩2兩側(cè)后沿河流6兩岸修建一段距離,其修建距離≥3米;步驟2)中B2)所述的,隔水層14以下降的平緩坡度延伸至河流6地下保水層5,并貼合河流6地下保水層5上表面修建一段距離,其修建距離> 3米;步驟2)中C2)所述的,隔水層14與水庫I地下保水層5連接后再貼合水庫I地下保水層5上表面反向修建一段距離,其修建距離> 3米。
[0025]如圖1所示,要恢復河流6為北方丘陵地區(qū)的季節(jié)性干枯河流6,河流6上游多年前就修建了水庫1,水庫I在雨季能夠收集雨水,到旱季時水庫I中的水也不會枯竭;通過鉆探發(fā)現(xiàn)河流6地下有地下潛流3 ;如圖2所示,選擇了一河流6坡度小的河段修建了一截水墻7,截水墻7總體成U形,沿地下潛流3流動方向反向修建,截水墻7兩側(cè)沿河流6兩側(cè)堤壩9向上游延伸,三面包裹住地下潛流3 ;如圖3所示,截水墻7下端嵌入保水層5或隔水層14,截水墻7兩側(cè)墻體頂端延伸至河流6堤壩9頂端,截水墻7與河流6流向垂直部分的墻體頂端延伸至河底10,截水墻7與河流6垂直部分的墻體頂端修建一溢流壩8,溢流壩8與截水墻7形成一個三面閉合的圍墻;由于截水墻7與溢流壩8將地下潛流3的去路堵截,地下潛流3會順著截水墻7與溢流壩8形成的圍墻上升并提升到河底10以上,上升到河底10以上的水流沿著截水墻7逆流而上,回流一段距離直到水位上升到溢流壩8最頂端后,沿溢流壩8留下形成流動的河流。
[0026]如圖4所示,河流6及水庫I都沒有地下保水層5,I)、在水庫I外圍邊沿修建隔水墻13,隔水墻13底部比水庫I水底深3米以上,隔水墻13圍繞水庫I修建并在繞過堤壩2兩側(cè)后沿河流6兩岸修建一段距離;2)、在水庫I水底3米以下修建一隔水層14,隔水層14與隔水墻13底端連接,隔水層14以下降的平緩坡度延伸至河流6底部,并保持在河底I米以下地層沿河修建,直至覆蓋整個要恢復的河段,隔水層14沿河流6修建部分鋪設(shè)成兩側(cè)高、中間低的凹弧結(jié)構(gòu),隔水層14地下覆蓋區(qū)域超過河流6兩側(cè)堤壩9 ;3)、在河流6地下隔水層14凹弧內(nèi)鋪設(shè)碎石層15,碎石層15以上填土恢復河流6原貌,水庫I滲水便會從碎石層15流過形成地下潛流3。
[0027]對于河流6地下有保水層5而水庫I地下無保水層5以及河流6地下無保水層5而水庫I地下有保水層5的情況亦可參照附圖4。隔水層14與保水層5的作用都是防止?jié)B水流失。
[0028]由于水庫I常年有水,則地下潛流3常年有水源,由于在河流6河道中采用了粘土鋪蓋換填,河道的保水性能提高了,所恢復河流6能夠長久有水。
[0029]本發(fā)明意在提供一種回收利用水庫I滲水來恢復干枯河流6的方法,具體的施工方法除上述提到的還有很多種,屬于水利、建筑施工方面的常見施工方法,不屬于本發(fā)明的創(chuàng)意重點,在此不做敖述。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利用天然形成或人為制造的地下潛流作為水源恢復干枯河流,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修建水庫(I):通過現(xiàn)場勘察,確定河流(6)上游是否有水庫(1),有水庫(I)的情況直接進入步驟2),對于上游沒有水庫(I)的河流(6),通過對水文、地形、地質(zhì)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在河流(6 )上游選擇最符合修建水庫(I)條件的位置修建水庫(I); 2)、構(gòu)造地下潛流(3):通過鉆探對水庫(I)及水庫(I)下游的河流(6)進行地質(zhì)勘探,勘探有無地下潛流(3 ),勘探結(jié)果分有地下潛流(3 )與無地下潛流(3 )兩種,有地下潛流(3 )的情況直接進入步驟3),無地下潛流(3)的情況與地下保水層(5)直接相關(guān),無地下潛流(3)的情況分以下三種情況, A、對于河流(6)及水庫(I)都沒有地下保水層(5)的河流(6)采取以下施工措施:1)、在水庫(I)外圍邊沿修建隔水墻(13),隔水墻(13)圍繞水庫(I)修建并在繞過堤壩(2)兩側(cè)后沿河流(6)兩岸修建一段距離;2)、在水庫(I)水底以下地層修建一隔水層(14),隔水層(14)與隔水墻(13)底端連接,隔水層(14)以下降的平緩坡度延伸至河流(6)底部,并保持在河底(10)以下地層沿河修建,直至覆蓋整個要恢復的河段,隔水層(14)沿河流(6)修建部分鋪設(shè)成兩側(cè)高、中間低的凹弧結(jié)構(gòu),隔水層(14)地下覆蓋區(qū)域超過河流(6)兩側(cè)堤壩(9);3)、在河流(6)地下隔水層(14)凹弧內(nèi)鋪設(shè)碎石層(15),碎石層(15)以上填土恢復河流(6 )原貌,水庫(I)滲水便會從碎石層(15)流過形成地下潛流(3 ), B、對于河流(6)地下有保水層(5 )而水庫(I)地下無保水層(5 )的河流(6 )采取以下施工措施:I)、在水庫(I)外圍邊沿修建隔水墻(13),隔水墻(13)圍繞水庫(I)修建并在繞過堤壩(2)兩側(cè)后沿河流 (6)兩岸修建一段距離;2)、在水庫(I)水底以下地層修建一隔水層(14),隔水層(14)與隔水墻(13)底端連接,隔水層(14)以下降的平緩坡度延伸至河流(6)地下保水層(5 ),并貼合河流(6 )地下保水層(5 )上表面修建一段距離;3)、在河流(6 )地下保水層(5)頂部鋪設(shè)碎石層(15),碎石層(15)以上填土恢復河流(6)原貌,水庫(I)滲水便會從碎石層(15 )流過形成地下潛流(3 ), C、對于河流(6)地下無保水層(5)而水庫(I)地下有保水層(5)的河流(6)采取以下施工措施:1)、在水庫(I)外圍邊沿修建隔水墻(13),隔水墻(13)底部嵌入水庫(I)地下保水層(5),隔水墻(13)圍繞水庫(I)修建并在繞過堤壩(2)兩側(cè)后沿河流(6)兩岸修建一段距離;2)、在河流(6)底部修建隔水層(14),隔水層(14)低于水庫(I)地下保水層(5)并與水庫(I)地下保水層(5)邊沿平緩連接,隔水層(14)與水庫(I)地下保水層(5)連接后再貼合水庫(I)地下保水層(5)上表面反向修建一段距離,隔水層(14)保持在河底(10)以下地層沿河修建,直至覆蓋整個要恢復的河段,隔水層(14)沿河流(6)修建部分鋪設(shè)成兩側(cè)高、中間低的弧形結(jié)構(gòu),隔水層(14)要超過河流(6)兩側(cè)堤壩(9);3)、在河流(6)地下隔水層(14)凹弧內(nèi)鋪設(shè)碎石層(15),碎石層(15)以上填土恢復河流(6)原貌,水庫(I)滲水便會從碎石層(15)流過形成地下潛流(3); 3)、選擇施工河段:通過對河流(6)坡度、地下潛流(3)深度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找到河流(6)坡度小,地下潛流(3)深度淺的河段; 4)、河段施工:在上步中得到的河段修建一截水墻(7),截水墻(7)總體成U形,沿地下潛流(3)流動方向反向修建,截水墻(7)兩側(cè)沿河流(6)兩側(cè)堤壩(9)向上游延伸,三面包裹住地下潛流(3),截水墻(7)下端嵌入保水層(5)或隔水層(14),截水墻(7)兩側(cè)墻體頂端延伸至河流(6)堤壩(9)頂端以上,截水墻(7)與河流(6)流向垂直部分的墻體頂端延伸至河底(10 ),截水墻(7 )與河流(6 )垂直部分的墻體頂端修建一溢流壩(8 ),溢流壩(8 )與截水墻(7)形成一個三面閉合的圍墻。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防滲施工步驟,包含以下步驟:1)、清除河道中的垃圾、河槽邊坡(11)雜草及河底(10)淤泥;2)、碾壓鋪蓋區(qū)域;3)、分多次鋪蓋防滲材料,每鋪蓋一次碾壓一次。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滲材料鋪蓋總厚度≥100mm。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水墻(13)與截水墻(7)的類型為淺層不透水換填、人工挖孔灌注樁、夯實混凝土予制柱、灌注樁、鋼板樁、插塑樁、垂直鋪塑、沉箱、水泥土攪拌樁、石灰樁、灰土擠壓樁、水泥粉煤灰碎石樁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截水墻(7)下端嵌入保水層(5)或隔水層(14)深度O~3m,截水墻(7)抗?jié)B透系數(shù)> 10_4cm/秒,截水墻(7)高度比攔河流(6)兩側(cè)堤壩(9)頂端高出O~2.0m0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水墻(13)與截水墻(7)通 過水泥土深層攪拌樁構(gòu)建,其中樁直徑10mm~500mm,樁間距為樁直徑的.0.5~0.8倍,水泥土深層攪拌樁底部嵌入保水層(5)或隔水層(14)深度0.1~I米。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水層(14)為填充防滲材料后夯實,隔水層(14)厚度> 100mm。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A、B、C所述的隔水墻(13)底部比水庫(I)水底深三米以上;步驟2)中A、B所述的隔水層(14)位于水庫(I)水底以下部分在水庫(I)水底三米以下修建;步驟2)中A、C所述的隔水層(14)沿河修建部分保持在距離河底(10) —米以下地層修建。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8中任一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一種恢復干枯河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滲材料為混凝土、漿砌石、粘土、水泥土、石灰土、水工布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
【文檔編號】E02B3/02GK104074166SQ201410324838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7月9日
【發(fā)明者】黃青, 李彩民, 黃駿衡, 苑冬梅, 李國慶 申請人:青島環(huán)境工程設(shè)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