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單向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單向門。
背景技術:
現有的旋轉門一般由中間的旋轉門扇和四周的封閉板狀門扇構成,存在不能用作單向通道的缺陷,且需要專門人員進行把守。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棘輪機構的單向運動,控制轉軸逆向轉動,并配合限位桿,實現單向進入的目的的單向門。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單向門,包括轉軸,及與轉軸下端·相連且同心的棘輪機構,及與轉軸上端相連且同心的固定塊,及設置在轉軸上的第一連接桿,及設置在轉軸上且與第一連接桿等高,并形成90°的第二連接桿,及與第一連接桿或第二連接桿交叉配合的限位桿,及與連接桿旋轉形成的弧面相隔一定間隙的半圓形的隔板,所述的棘輪機構只允許逆時針轉動。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連接桿與第二連接桿結構相同,都相隔一定距離固定連接在轉軸上,且都與限位桿底部存有間隙。作為優(yōu)選,所述限位桿與轉軸存有間隙,且成梳狀。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棘輪機構的單向運動,控制轉軸逆向轉動,并配合限位桿,實現單向進入的目的,其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單向通行的優(yōu)點。
為了易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單向門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單向門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單向門,包括轉軸I,及與轉軸I下端相連且同心的棘輪機構2,控制轉軸I的運動方向,及與轉軸I上端相連且同心的固定塊3,及設置在轉軸I上的第一連接桿4,及設置在轉軸I上且與第一連接桿4等高,并形成90°的第二連接桿5,及與第一連接桿4或第二連接桿5交叉配合的限位桿6,現實單向通行的目的,及與連接桿旋轉形成的弧面相隔一定間隙的半圓形的隔板7,完善單向通行的功能,所述的棘輪機構2只允許逆時針轉動。其中,所述第一連接桿4與第二連接桿5結構相同,都相隔一定距離固定連接在轉軸I上,且都與限位桿6底部存有間隙;所述限位桿6與轉軸I存有間隙,且成梳狀。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棘輪機構的單向運動,控制轉軸逆向轉動,并配合限位桿,實現單向進入的目的,其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單向通行的優(yōu)點。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不經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ー種單向門,其特征在于包括轉軸,及與轉軸下端相連且同心的棘輪機構,及與轉軸上端相連且同心的固定塊,及設置在轉軸上的第一連接桿,及設置在轉軸上且與第一連接桿等高,并形成90°的第二連接桿,及與第一連接桿或第二連接桿交叉配合的限位桿,及與連接桿旋轉形成的弧面相隔一定間隙的半圓形的隔板,所述的棘輪機構只允許逆時針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向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桿與第二連接桿結構相同,都相隔一定距離固定連接在轉軸上,且都與限位桿底部存有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向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桿與轉軸存有間隙,且成梳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單向門,包括轉軸,及與轉軸下端相連且同心的棘輪機構,及與轉軸上端相連且同心的固定塊,及設置在轉軸上的第一連接桿,及設置在轉軸上且與第一連接桿等高,并形成90°的第二連接桿,及與第一連接桿或第二連接桿交叉配合的限位桿,及與連接桿旋轉形成的弧面相隔一定間隙的半圓形的隔板,所述的棘輪機構只允許逆時針轉動。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是利用棘輪機構的單向運動,控制轉軸逆向轉動,并配合限位桿,實現單向進入的目的。其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單向通行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E06B3/90GK202627855SQ20122012712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30日
發(fā)明者羅婉霞 申請人:羅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