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由于建筑設計的多樣化、個性化、復雜化,為了滿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結構設計時往往兩片剪力墻距離很近,而這兩片剪力墻承受的豎向荷載又相差很大,使得這兩個剪力墻墻肢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產生的豎向變形差異較大,因而連接這兩片剪力墻連梁的兩端豎向變形相差較大,從而導致連梁產生很大的附加內力。為了滿足整個結構的穩(wěn)定和剛度要求,此連梁兩端必須設計為剛性連接,尤其是在超高層建筑的底部、連梁長度在3米以下的情況,由豎向變形差產生的附加內力更為顯著,使得此連梁設計成為結構設計難題之一。
[0003]為了對兩端豎向變形差異較大的連梁進行設計,結構設計時通常會不斷改變連梁尺寸進行試算,樓層越高樓層底部的這種連梁越難設計,如果截面太小,此連梁抗彎承載力難以保證,整個結構的剛度也很滿足規(guī)范要求;如果截面太大,連梁吸收了大量的地震力和風荷載,構件抗剪計算不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而且通常會影響建筑使用功能,故得通過大量反復的試算工作,最終還不一定滿足規(guī)范要求。還有一種“硬抗”連梁由于豎向變形差而產生附加內力的方法是,在連梁里增設型鋼或鋼板,若在連梁內部加型鋼,為了型鋼的連接,須在連梁型鋼對應的連梁兩端墻肢內增設型鋼,連梁變成型鋼連梁;若在連梁內部增設鋼板,雖然可以滿足計算要求,但沒有相應的規(guī)范規(guī)定。綜上,不管是不斷改變連梁截面尺寸,還是在連梁內部增設型鋼或鋼板,都大大增大施工難度,延長了施工周期,而且質量很難保證。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現有技術的“硬抗”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而產生附加內力計算困難、施工復雜、造價成本高等技術問題,提出一種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能夠釋放連梁兩端豎向沉降不同而產生的附加內力,減少連梁截面尺寸,降低連梁含鋼量。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包括:
[0006]所述構造包括連梁和托板,所述托板設置在連梁底面下,所述連梁和托板之間具有100至IlOmm的空隙,所述連梁和托板之間的空隙填充彈性材料,所述連梁內設箍筋和縱向鋼筋,先施工混凝土托板和連梁縱向鋼筋,待施工到一定高度后,連梁兩端剪力墻豎向沉降基本接近后,再施工連梁箍筋,最后澆注連梁混凝土。
[0007]進一步的,所述托板的厚度為50至80mm。
[0008]進一步的,所述托板為鋼筋混凝土托板。
[0009]進一步的,所述托板的寬度大于連梁的寬度。
[0010]進一步的,所述托板兩側均比連梁寬40至60mm。
[0011]進一步的,所述連梁的頂面與樓層的頂面在同一水平面。
[0012]進一步的,所述彈性材料包括加氣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或聚苯板。
[0013]本實用新型的連梁的縱向鋼筋與托板的鋼筋一起施工,先澆注托板混凝土,為了便于托板的施工,在澆注連梁混凝土之前,施工連梁箍筋。
[001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與效果:
[0015]1、在連梁底面以下澆注厚度為50至80mm托板,可釋放掉連梁由兩端豎向變形差異而產生的附加內力,大大減小了設計難度,減少連梁截面尺寸,降低連梁含鋼量。
[0016]2、托板與連梁間設置有100至IlOmm的空隙,并在澆注連梁混凝土前,用彈性材料填充此空隙,使托板與連梁分開,使托板起到模板支撐作用。
[0017]3、設置的托板可作為后澆注連梁的底部模板,也可為連梁澆注時側向模板提供支撐,托板鋼筋與連梁的縱向鋼筋一起施工,節(jié)約施工時間,降低施工難度。
[0018]4、本實用新型能夠減小設計及施工工期,節(jié)約工程成本。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連梁與剪力墻墻肢的連接示意圖;
[0020]圖2為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沿圖2中A-A向的剖視圖。
[0022]圖中附圖標記指代的技術特征為:
[0023]1、連梁;2、剪力墻墻肢;3、箍筋;4、縱向鋼筋;5、托板;6、空隙;7、樓層的頂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使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和達到的技術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梢岳斫獾氖?,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而非全部內容。
[0025]圖1為連梁與剪力墻墻肢的連接示意圖。圖2為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沿圖2中A-A向的剖視圖。如圖1、2和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包括:連梁I和托板5,連梁I固定設置在兩片剪力墻墻肢2之間,托板5設置在連梁I底面下,連梁I和托板5之間具有10mm左右的空隙,連梁I和托板5之間的空隙6填充彈性材料,連梁內設箍筋3和縱向鋼筋4。托板5的厚度為50至80mm。托板5為鋼筋混凝土托板。參見圖3,托板5的寬度大于連梁I的寬度。托板5兩側均比連梁I寬50mm。連梁I的頂面與樓層的頂面7在同一水平面。彈性材料包括加氣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或聚苯板。
[0026]本實用新型在施工時,連梁I的縱向鋼筋4與托板5的鋼筋一起施工,在距連梁I底面下10mm的位置先饒注一層厚度為50至80mm的鋼筋混凝土托板5,待施工到一定高度、連梁I兩側剪力墻墻肢2豎向沉降基本接近時,再綁扎或焊接連梁箍筋3,最后再澆注連梁I混凝土。托板5與連梁I之間預留10mm空隙,使得托板5與連梁I分開,由于托板5厚度較薄,可隨同剪力墻墻肢2 —起沉降,故可以釋放掉連梁I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此連梁I的截面尺寸不大,含鋼量較小,大大減少結構設計工作量,便于施工,節(jié)省造價。在澆注連梁I混凝土前,在托板5上放置一些彈性填充材料填充預留的空隙6,使得托板5與連梁I分開,托板5僅為后續(xù)澆注連梁I混凝土起到模板支撐作用,托板5在剪力墻墻肢2豎向沉降中可以開裂,待連梁I硬化后,托板5可以切除也可保留。
[0027]本實施例提供的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連梁I的縱向鋼筋4與托板5的鋼筋一起施工,然后再澆注托板5的混凝土 ;先澆注托板5,后綁扎或焊接連梁的箍筋3,待施工到一定高度、連梁兩側剪力墻墻肢2豎向沉降基本接近時,再澆注連梁I的混凝土,在澆注連梁I的混凝土前,用彈性填充材料將預留的空隙6填充,使得連梁I與托板5分開;托板5每側比連梁I寬50mm,作為連梁I澆注混凝土的底部模板,同時為側向模板提供支撐。由于托板5厚度較薄,可隨同剪力墻墻肢2 —起沉降,托板5在剪力墻墻肢2豎向沉降過程當中可以開裂,故就釋放掉連梁的附加內力,此連梁的截面尺寸不大,含鋼量較小,大大減少結構設計工作量,便于施工,節(jié)省造價。
[0028]本實用新型中關于混凝土、縱筋、箍筋、托板、連梁的設計和施工要求均可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 - 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 — 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10)等規(guī)范、規(guī)程執(zhí)行。
[0029]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構造包括連梁和托板,所述托板設置在連梁底面下,所述連梁和托板之間具有100至110_的空隙,所述連梁和托板之間的空隙填充彈性材料,所述連梁內設箍筋和縱向鋼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厚度為50至80mmo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為鋼筋混凝土托板。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寬度大于連梁的寬度。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兩側均比連梁寬40至60mm。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梁的頂面與樓層的頂面在同一水平面。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材料包括加氣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或聚苯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領域,提供一種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所述釋放連梁兩端由豎向變形差異產生附加內力的構造包括:連梁和托板,所述托板設置在連梁底面下,所述連梁和托板之間具有100至110mm的空隙,所述連梁和托板之間的空隙填充彈性材料,所述連梁內設箍筋和縱向鋼筋。本實用新型能夠釋放掉連梁由兩端豎向變形差異而產生的附加內力,減少連梁截面尺寸,降低連梁含鋼量。
【IPC分類】E04C3/29, E04B1/30
【公開號】CN204662658
【申請?zhí)枴緾N201520364707
【發(fā)明人】陳鵬, 陳勇
【申請人】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