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噴漿機改良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噴漿機改良構造。
市面上常見的噴漿機,參閱
圖1,機體1內設有一輸料軟管11以及一其上設有夾壓輪13的滾夾壓送裝置12,夾壓輪13成對地夾設于輸料軟管受擠壓段兩側,其可滾夾壓送輸料軟管11,使輸料軟管11中的泥漿受擠壓而不斷地由出口14送出,并達噴漿的目的;其中,輸料軟管11一般均以軟性材質如橡、塑膠等制成,其受夾壓輪13滾夾壓送時處于受壓變形的狀態(tài),尤其是當夾壓輪13滾動至脫離輸料軟管11的部位A時,其對輸料軟管11會形成一側向拉力,使輸料軟管11產生一最大變形量,因此其使用一段時間之后很容易由此部位A產生破裂導致無法使用,以致必須將破損的輸料軟管11拆除,更換另一新的輸料軟管11,如此的話,不僅會影響到機體1的運作效率,并且無形亦增加了其使用上的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種構造簡單,可延長輸料軟管的使用壽命的噴漿機改良構造。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仍包括一殼體、一滾夾壓送裝置及一驅動裝置,殼體概呈圓筒狀,其內部沿其弧形內壁面裝設一兩端伸出殼體且與外界相通的輸料軟管;滾夾壓送裝置包括一軸桿與一滾壓單元,該軸桿樞設于殼體壁面上,且受驅動裝置帶動而轉動,滾壓單元固設于該軸桿上,其隨軸桿轉動而滾夾壓送該輸料軟管,將輸料軟管中的泥漿送出;其特征在于殼體內壁面的軸桿樞設處設有一凸輪;滾壓單元包括一第一肋板、一第二肋板、二第一塊體及二第二塊體,第一、二肋板徑向穿設于軸桿上,第二肋板介于凸輪與第一肋板之間,該二第一塊體固設于第一肋板的兩相對端,第一塊體上往第二肋板的方向凸伸有一樞耳,第一塊體上并徑向設有一固定夾壓輪,第二肋板上對應于各樞耳處凹設有一缺口,該第二塊體概呈L形狀,其一端與樞耳樞接,該樞接端附近并徑向伸設有一與該固定夾壓輪相對應的活動夾壓輪,第二塊體的另一端外側設有一滾輪,滾輪恰可于該凸輪輪緣上滾動。
本實用新型第一肋板的二第二塊體之間連接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是一拉伸彈簧。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構造簡單,當驅動裝置帶動滾夾壓送裝置轉動,而滾夾壓送裝置的活動夾壓輪與固定夾壓輪轉動至夾出輸料軟管的位置時,活動夾壓輪可周期性地相對于固定夾壓輪張開,減低其對輸料軟管所產生的側向拉力,以延長輸送軟管的使用壽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
圖1是習用噴漿機的使用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內部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另一內部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滾夾壓送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首先參閱圖2,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主要包括一殼體2、一滾夾壓送裝置3及一驅動裝置4。
請配合參閱圖3,殼體2概呈圓筒狀,其上設有進、出口21、22且內部形成一中空容室23,中空容室23內部沿其弧形壁面裝設一輸料軟管24,輸料軟管24的兩端分別伸出殼體2的進、出口21、22;滾夾壓送裝置3包括一軸桿31與一滾壓單元32;軸桿31的一端311樞設于殼體2上,另一端312以耦合的方式與驅動裝置4相互組接,于本較佳實施例中,驅動裝置4由一馬達41與一減速箱42組成;滾壓單元32設于軸桿31上,可隨著軸桿31轉動,并用于滾夾壓送殼體2內的輸料軟管24,使輸料軟管24中的泥漿受壓并自出口21的方向送出殼體2外,殼體2內壁面于軸桿31的樞設處并設有一凸輪33,凸輪33的最低點34對應于殼體2的出口22。
有關滾壓單元32的構造,以下茲配合圖4進一步加以說明之滾壓單元32包括一第一肋板35、一第二肋板36、二第二塊體37及二第二塊體38,第一、二肋板35、36概呈八邊形,其中央分別形成一穿孔351、361,各穿孔351、361可穿設于軸桿31上,使第一、二肋板35、36徑向設于該軸桿31上;第一肋板35的二相對端凹設缺口352,各缺口352兩側均設有二固定孔353,第一肋板35上并設有二護輪354,各第一塊體37概呈矩形狀,其上對應于第一肋板35的固定孔353處設有孔洞371,可于孔洞371與固定孔353中穿過固定元件372而將第一塊體37組裝于第一肋板35上,第一塊體37的一側面自該缺口352中往第二肋板36的方向凸伸有一樞耳373,樞耳373上貫設有樞接樞接孔374,樞耳373底端并徑向設有一固定夾壓輪375,第二肋板36上對應于各樞耳373處凹設有一缺口362,二缺口362之間徑向設有一與第一肋板35的護輪354相對應的護輪363;該第二塊體38概呈L形狀,其一端381可活動地穿設于缺口361中,且該端381的末端緣形成一與該樞耳373樞接孔374相配合的嵌槽382與組裝孔383,可將樞耳373嵌設于嵌槽382中并以一樞設元件384穿過該組裝孔383與樞接孔374,使第二塊體38樞設于第一塊體37上,該端381附近并徑向伸設有一與該固定夾壓輪375相對應的活動夾壓輪385,各第二塊體38上于活動夾壓輪385附近并設有一固定梢386,可于二第二塊體38的固定梢386之間裝設一彈性元件387,于本實施例中,彈性元件387是一拉伸彈簧,其可使該二第二塊體38之間具適度的拉緊度,第二塊體38的另一端388外側設有一滾輪389,滾輪389可于該凸輪33輪緣上滾動。
使用時,再參閱圖2、3,可啟動驅動裝置4,令驅動裝置4帶動軸桿31轉動,則滾壓裝置32的第一、二肋板35、36亦隨著軸桿31一起轉動,且各第二塊體38的滾輪389將貼抵并繞行于該凸輪33輪緣上,當任一第二塊體38的滾輪389滾動至凸輪33最低點34時,由于第二塊體38樞設于第一塊體37上,因此,第二塊體38將以其與第一塊體37的樞接處39為支點,往靠近該凸輪33圓心的方向偏擺,而活動夾壓輪385設于該第二塊體38上,故其亦會隨之往凸輪33圓心的方向偏擺,這可使得活動夾壓輪385相對于固定夾壓輪375往外張開,使得其與固定夾壓輪375之間距增大,而當該滾輪389繼續(xù)轉動并逐漸離開最低點34時,該第二塊體38將逐漸往遠離凸輪33圓心的方向移動,亦即往靠近固定壓輪375的方向移動,并概于殼體2的進口21處夾合于輸料軟管24上,如此周期性地對輸料軟管24進行松開與滾夾壓送的動作;而在此特別要說明的是,由于凸輪33的最低點34概對應于殼體的出口33,因此滾輪389轉動至凸輪33的最低點34時,活動夾壓輪385與固定夾壓輪375是處于即將脫離輸料軟管24的位置,亦即處于夾壓輪375會對輸料管24產生一側向拉力,因此,通過活動夾壓輪385與固定夾壓輪375之間距增大,將可減小其對輸料軟管24產生的側向拉力,使輸料軟管24不至產生太大的變形量,延長其使用壽命。
由以上說明可知,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活動夾壓輪與固定夾壓輪于夾出該輸料軟管時,活動夾壓輪可相對于固定夾壓輪張開,亦即其與固定夾壓輪的間距可適度地增大,并減小其對輸料軟管形成的側向拉力,如此輸料管受夾出的部位便不至于產生太大變形量而很容易地產生破裂的情形,故可知,本實用新型確實較習用品更具有進步性與實用性。
權利要求1.一種噴漿機改良構造,包括一殼體、一滾夾壓送裝置及一驅動裝置,殼體概呈圓筒狀,其內部沿其弧形內壁面裝設一兩端伸出殼體且與外界相通的輸料軟管;滾夾壓送裝置包括一軸桿與一滾壓單元,該軸桿樞設于殼體壁面上,且受驅動裝置帶動而轉動,滾壓單元固設于該軸桿上,其隨軸桿轉動而滾夾壓送該輸料軟管,其特征在于殼體內壁面的軸桿樞設處設有一凸輪;滾壓單元包括一第一肋板、一第二肋板、二第一塊體及二第二塊體,第一、二肋板徑向穿設于軸桿上,第二肋板介于凸輪與第一肋板之間,該二第一塊體固設于第一肋板的兩相對端,第一塊體上往第二肋板的方向凸伸有一樞耳,第一塊體上并徑向設有一固定夾壓輪,第二肋板上對應于各樞耳處凹設有一缺口,該第二塊體概呈L形狀,其一端與樞耳樞接,該樞接端附近并徑向伸設有一與該固定夾壓輪相對應的活動夾壓輪,第二塊體的另一端外側設有一滾輪,滾輪恰可于該凸輪輪緣上滾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噴漿機改良構造,其特征在于第一肋板的二第二塊體之間連接一彈性元件。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噴漿機改良構造,其特征在于彈性元件是一拉伸彈簧。
專利摘要一種噴漿機改良構造,包括殼體、滾夾壓送裝置及驅動裝置。殼體內裝有輸料軟管與凸輪;滾夾壓送裝置包括軸桿與滾壓單元;滾壓單元包括第一肋板、第二肋板、第一塊體及第二塊體。藉由上述簡單構造,活動夾壓輪與固定夾壓輪可于夾壓及脫離該輸料軟管時適度張開,并不至對輸料軟管產生太大的側向拉力,延長了輸料軟管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E04G21/20GK2323067SQ9724998
公開日1999年6月9日 申請日期1997年11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11月21日
發(fā)明者蔡妙玲 申請人:蕭水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