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樓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停車樓結構【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停車樓,包括螺旋上升的樓面和形成于各樓面的中心、且貫穿整個樓層的通道,樓面上設置有停車區(qū)域、行車區(qū)域和行人區(qū)域,行人區(qū)域連接有通行裝置,通行裝置設置于通道內,停車樓還包括預應力梁結構,預應力梁結構包括承重梁以及設置在承重梁兩端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樓面設置在承重梁上,相對應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承重梁相互連接形成一個整體的框架結構,承重梁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包括混泥土層和埋于混泥土層內的預應力鋼筋,預應力鋼筋具有弧形或拱形的形變區(qū)。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停車樓,停車空間內部無立柱,避免了視線遮擋,視野開闊,停車位多,空間利用率高,建造成本低。
【專利說明】停車樓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停車樓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走式停車樓。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的擁有量也急劇增加,隨之帶來的停車難問題日益凸顯,一直是城市建設中不可避免的問題之一。近幾年國內外針對停車問題也探索多種解決方案,建設了不同形式的停車樓。而自走式停車樓無需機械輔助,節(jié)省能源,在早期就有所應用,但是目前的自走式停車樓,為了保證其足夠的承載強度,在設計時,低一層的空間內會設置較多的立柱,用于支撐上一樓層的自重以及車輛的重量。這種停車樓存在諸多問題,包括建造成本高,受內部空間立柱結構的限制,空間利用率低、而且立柱還會阻擋行車視線,其次由于國內《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6.0.7的規(guī)定,“ 1、II類地上汽車庫和停車數大于100輛的地下汽車庫,當采用錯層或斜樓板式且車道、坡道為雙車道時,其首層或地下一層至室外的汽車疏散出口不應少于兩個,汽車庫內的其他樓層汽車疏散坡道可設一個”。所以現今的大型停車樓一般都不滿足此項規(guī)定。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停車樓,其視野開闊,立柱少,空間利用率高,建造成本低,符合消防規(guī)范。而且能自主停車,無需其它機械設備輔助停車,能耗低。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停車樓,用于提高停車樓的停車空間和空間利用率,包括螺旋上升形成用于停車的樓面和形成于各所述樓面的中心、且貫穿整個樓層的通道,所述樓面上設置有停車區(qū)域、行車區(qū)域和行人區(qū)域,所述行人區(qū)域連接有通向相鄰所述樓面的通行裝置,所述通行裝置設置于所述通道內,還包括用于支撐所述樓面的預應力梁結構,所述預應力梁結構包括承重梁以及設置在所述承重梁兩端用于支撐所述承重梁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樓面設置在所述承重梁上,相對應的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承重梁相互連接形成一個整體的框架結構,所述承重梁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包括混泥土層和埋于所述混泥土層內與所述混泥土層形成一體的預應力鋼筋,所述預應力鋼筋具有弧形或拱形的形變區(qū)。
[0005]具體地,所述預應力鋼筋的外周上交錯設置有加強筋。
[0006]優(yōu)選地,所述樓面呈“圓環(huán)形”或“橢圓形”。
[0007]具體地,所述第一立柱設置于所述樓面的內側,其長為600mm,寬為400mm,所述第二立柱設置于所述樓面的外側,其長為600mm,寬為600_。
[0008]具體地,所述承重梁的高度為500mm,寬為400mm。
[0009]具體地,所述停車區(qū)域分隔設置多個停車位,于每個所述停車位對應的樓頂上設置有車位顯示裝置。
[0010]具體地,所述樓面上從內至外依次設置為所述行人區(qū)域、所述行車區(qū)域和所述停車區(qū)域,所述行車區(qū)域內設置有一個進車道和一個出車道。
[0011]具體地,所述樓面上從內至外依次設置為所述行人區(qū)域、所述行車區(qū)域、所述停車區(qū)域和所述行車區(qū)域,所述行車區(qū)域內設置有兩個進車道和兩個出車道。
[0012]具體地,所述樓面上從內至外依次設置為所述行人區(qū)域、所述行車區(qū)域、所述停車區(qū)域、所述行車區(qū)域和所述停車區(qū)域,所述行車區(qū)域內設置有兩個進車道和兩個出車道。
[0013]具體地,所述通行裝置為樓梯或電梯。
[001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停車樓,具有的螺旋上升的樓面,不僅可作為車道用于行車,還可用于停車,并且采用預應力梁結構來支撐樓面,通過預應力梁結構中的承重梁預先產生的負彎矩的力,來抵消預應力梁在使用時受到的正彎矩,使樓面實現大跨度結構設計,這樣,在保證支撐穩(wěn)定的同時還降低了立柱設置的數量,避免了內部柱網遮擋行車的情況出現,空余出更大的連續(xù)空間,使得停車位置不再受內部柱網的影響,增加了停車數量,空間利用率得到提高。另外,車輛可自主停車,無需其它機械設備輔助停車,能耗低,節(jié)能環(huán)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停車樓的整體立體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停車樓中預應力梁結構的分布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停車樓中預應力梁結構示意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停車樓中預應力梁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0019]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停車樓中圓形樓面的一種分布示意圖;
[0020]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停車樓中橢圓形樓面的一種分布示意圖;
[0021]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停車樓中圓形樓面的另一種分布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3]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停車樓,用于提高停車樓的停車空間和空間利用率,停車樓包括螺旋上升形成用于停車的樓面100和形成于各樓面100的中心、且貫穿整個樓層的通道200。在建造時,樓面100的中心位置會預留出一定面積的空心,空心的形狀跟樓面100外形的形狀相同,這樣,隨著樓面100的螺旋上升,便會在中心處形成一個通道200。螺旋上升的樓面100坡度不大于5%(高/長*100%),在本實施例中,樓面100的坡度設置為4%,坡度平緩,汽車可以自行沿著樓面100行駛,無需采用其它的機械設備輔助停車,提高了停車的便捷性,降低了能耗。樓面100上設置有停車區(qū)域110、行車區(qū)域120和行人區(qū)域130,行人區(qū)域130連接有通向相鄰樓面100的通行裝置300,通行裝置300設置于通道200內。這樣,待停的車輛在樓面100上設置的行車區(qū)域120內行駛,選擇好位置時便停放在設定的停車區(qū)域110內,然后行人從設定的行人區(qū)域130通行,最后通過設置在通道200內的通行裝置300離開。而當需要駕車離開時,便可以通過通行裝置300選擇進入到車輛停放的樓層,然后從行車區(qū)域120駛離停車樓。通過將樓面100設置成停車區(qū)域110、行車區(qū)域120和行人區(qū)域130,使停車、行車和行人都分開,保證了行人和行車的安全以及整個停車樓的有序運行,而通道200以及設置在通道200內的通行裝置300能夠為上下停車樓提供方便。
[0024]具體地,如圖2至圖5所示,停車樓還包括用于支撐樓面100的預應力梁結構400,預應力梁結構400包括承重梁410以及設置在承重梁410兩端用于支撐承重梁410的第一立柱420和第二立柱430,樓面100設置在承重梁410上,相對應的第一立柱420、第二立柱430和承重梁410相互連接形成一個整體的框架結構,承重梁410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包括混泥土層411和埋于混泥土層411內與混泥土層411形成一體的預應力鋼筋412,預應力鋼筋412具有弧形或者拱形的形變區(qū)。預應力鋼筋412是施加預應力的鋼絲,鋼絞線和預應力螺紋鋼筋等總稱。本申請中提供的預應力梁結構400為:對梁預先施加使其在跨中產生負彎矩的力,以部分抵消梁在使用中的正彎矩。即為承重梁410在設計建造時,讓預應力鋼筋412預先產生弧形或者拱形的形變區(qū),使梁內預先產生有負彎矩,而預先產生的負彎矩能夠在承重梁410承受壓力時抵消其受到的正彎矩,這樣設置,弧形或者拱形的形變區(qū)增強了承重梁410承受壓力的能力,能夠產生較大的跨距。在建造時,只需在承重梁410的兩端設置立柱來支撐,承重梁410的其他地方無需再另外設置立柱,因而取消了內部立柱的設置,克服了傳統(tǒng)的停車樓由于內部設置有立柱,而阻擋停車視線的問題。并且,采用預應力梁結構400,內部便空余處更大的連續(xù)的空間,使得停車區(qū)域110不需要受立柱的影響,同時也增加了停車的位置。而且,中間立柱的取消,節(jié)約了制造成本。
[002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停車樓,其螺旋上升用于停車的樓面100采用預應力梁結構400支撐,預應力梁結構400中的承重梁410預先產生有負彎矩,而預先產生的負彎矩能夠在承重梁410承受壓力時抵消其受到的正彎矩,增強了承重梁410承受壓力的能力,使承重梁410能夠承受較大的跨距,承重梁410兩端分別采用第一立柱420和第二立柱430支撐,中間其它位置無需再設置立柱便可對樓面100實現穩(wěn)定的支撐,避免了中間設置的立柱對行車視線造成的遮擋問題,同時也節(jié)省了建造成本。并且,中間立柱的取消空余出更大的連續(xù)空間,增加了停車的數量,提高了空間利用率。
[0026]具體地,為提高預應力鋼筋412的抗壓強度,便在預應力鋼筋412的外周上設置有加強筋(圖中未示出)。加強筋可以是只設在預應力鋼筋412形變區(qū)的內側,也可以是形變區(qū)的內側和外側兩側都設有。在本申請中,預應力鋼筋412的兩側都設置有加強筋,且交替設置在其外周上,使預應力鋼筋412的抗壓強度得到加強,滿足了設計的要求。
[0027]優(yōu)選地,如圖5和圖6所示,停車樓可以根據設計要求以及建設時的地形情況,設計成不同的形狀,在本實施例中,樓面100呈“圓環(huán)形”或“橢圓形”,以將土地的使用效率做到最大。
[0028]具體地,如圖2所示,第一立柱420設置于樓面100的內側,其長為600mm,寬為400mm,第二立柱430設置于樓面100的外側,其長為600mm,寬為600mm。由于第一立柱420設置在樓面100的內側,第二立柱430設置在樓面100的外側,樓面100內側需要承受的壓力小于樓面100外側,便將內側的第一立柱420橫截面的面積小于第二立柱430橫截面的面積,這樣的設置,不僅滿足了第一立柱420和第二立柱430支撐的強度要求,而且還節(jié)省了建造時的材料消耗,降低了建造成本。
[0029]具體地,承重梁410的高度為500mm,寬為400mm,含鋼約40kg/ m2。通過這樣的設置,承重梁410承受壓力強度的能力得到增加,同時較傳統(tǒng)的承重梁410,單位面積內鋼筋的消耗量得到降低,不僅降低了承重梁410自身的重量,而且減少了鋼材的消耗,降低了承重梁410的建造成本。
[0030]具體地,如圖5至圖8所示,停車區(qū)域110分隔設置多個停車位111,于每個停車位111對應的樓頂上設置有車位顯示裝置(圖中未示出)。為提高停車樓的智能化水平以及停車時找位的效率,便在每個停車位111對應的樓頂上設置一個車位顯示裝置,這樣,當有空位或無空位時,均可通過顯示裝置給出指示信號(如亮燈或字體顯示等),方便找位,提高了停車的效率,另外,樓頂上還設置有照明裝置(圖中未示出)和火災報警裝置(圖中未示出),照明裝置能夠根據環(huán)境光來自動調整照明強度,節(jié)能環(huán)保。火災報警裝置則能在發(fā)生火災時自動報警,以確保生命財產的安全。
[0031]具體地,根據《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要求,停車樓設計能停放汽車的總數不同,對樓面100上行車區(qū)域120內進車道和出車道的個數便會有不一樣的要求,本申請中為滿足這一規(guī)定,根據不同的需求情況,對樓面100設置成不同規(guī)定,可以是如圖5和圖6所示,在樓面100上從內至外依次設置為行人區(qū)域130、行車區(qū)域120和停車區(qū)域110 ;也可以是如圖7所示,在樓面100上設置有兩個行車區(qū)域120,即從內至外依次設置為行人區(qū)域130、行車區(qū)域120、停車區(qū)域110和行車區(qū)域120 ;還可以是如圖8所示,在樓面100上設置有兩個行車區(qū)域120和兩個停車區(qū)域110,即從內至外依次設置為行人區(qū)域130、行車區(qū)域120、停車區(qū)域110、行車區(qū)域120和停車區(qū)域110。通過這樣的設置,當設置有兩個行車區(qū)域120時,每個行車區(qū)域120內有一個進車道和一個出車道,這樣便會有兩個行車道和兩個出車道,避免內部堵車的情況發(fā)生。同時,這樣的設置也滿足了不同設計要求下對停車樓的要求,提高了停車樓應用的范圍。
[0032]具體地,如圖6和圖7所示,通行裝置300為樓梯310或電梯320。將通行設置成兩種不同的形式,既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也滿足了在不同情況下的使用需求,確保了停車樓使用的方便性。
[003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停車樓,用于提高停車樓的停車空間和空間利用率,包括螺旋上升形成用于停車的樓面和形成于各所述樓面的中心、且貫穿整個樓層的通道,所述樓面上設置有停車區(qū)域、行車區(qū)域和行人區(qū)域,所述行人區(qū)域連接有通向相鄰所述樓面的通行裝置,所述通行裝置設置于所述通道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支撐所述樓面的預應力梁結構,所述預應力梁結構包括承重梁以及設置在所述承重梁兩端用于支撐所述承重梁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樓面設置在所述承重梁上,相對應的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承重梁相互連接形成一個整體的框架結構,所述承重梁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包括混泥土層和埋于所述混泥土層內與所述混泥土層形成一體的預應力鋼筋,所述預應力鋼筋具有弧形或拱形的形變區(qū)。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停車樓,其特征在于,所述預應力鋼筋的外周上交錯設置有加強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停車樓,其特征在于,所述樓面呈“圓環(huán)形”或“橢圓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停車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設置于所述樓面的內側,其長為600mm,寬為400mm,所述第二立柱設置于所述樓面的外側,其長為600mm,寬為600mm。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停車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的高度為500mm,寬為400m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停車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車區(qū)域分隔設置多個停車位,于每個所述停車位對應的樓頂上設置有車位顯示裝置。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停車樓,其特征在于,所述樓面上從內至外依次設置為所述行人區(qū)域、所述行車區(qū)域和所述停車區(qū)域,所述行車區(qū)域內設置有一個進車道和一個出車道。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停車樓,其特征在于,所述樓面上從內至外依次設置為所述行人區(qū)域、所述行車區(qū)域、所述停車區(qū)域和所述行車區(qū)域,所述行車區(qū)域內設置有兩個進車道和兩個出車道。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停車樓,其特征在于,所述樓面上從內至外依次設置為所述行人區(qū)域、所述行車區(qū)域、所述停車區(qū)域、所述行車區(qū)域和所述停車區(qū)域,所述行車區(qū)域內設置有兩個進車道和兩個出車道。
10.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停車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行裝置為樓梯或電梯。
【文檔編號】E04H6/10GK203769375SQ201420111765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3月12日
【發(fā)明者】鮑永芳, 喻國盈, 王傳方 申請人:航天建設集團深圳工程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