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安裝的建筑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在建造、修理、上色、涂噴和維修時用于高樓建筑上的自動化建筑棚(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棚模組(130)、多條移動柱(110)、垂直成型條(119)和橫向成型條(120)和引導元件(125);所述建筑棚模組(130)包括多層疊加層(131);所述多條移動柱(110)通過一驅(qū)動單元(116)開啟所述自動化建筑棚,以在多層所述疊加層(131)之間形成工作距離(A);所述垂直成型條(119)和所述橫向成型條(120)位于每對疊加層(131)之間的工作距離(A)之內(nèi);所述引導元件(125)設置在多塊承載板(118)上,并且固定所述垂直成型條(119)。
【專利說明】自動化安裝的建筑棚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以自動化安裝的建筑棚,其可在建造、修理、上色、涂噴和維修時用于高樓建筑上。
【背景技術】
[0002]根據(jù)其中一個目前使用的建筑棚結構實施例,建筑棚包含多塊承載板和多條中間接棒,多塊承載板上形成有多塊鋪墊元件,多條中間接棒連接多塊鋪墊元件,多條中間接棒通過承載板的鋪墊元件實現(xiàn)建筑棚的折疊。在此實施例中,建筑棚憑借剪切設備并通過中間接棒開合,因此而升起建筑棚。
[0003]在有關建筑棚的專利檢索中,有一德語提交的歐洲專利申請EP07001953.4。此申請公開了一種制作建筑棚的方法,其中包括制作一墻體,該墻體通過多條棒形錨接物保護其之前的填充物,所述多條棒形錨接物具有錨接物背板,多條棒形錨接物連接墻體的背面。泥土是作為多層的填充物,當一層填充物形成后,一組橫向棒形錨接物在水底內(nèi)形成于該層填充物上,并且相互之間隔開一段距離,錨接物背板連接棒形錨接物的端部。設計好棒形錨接物連接墻體背面的位置之后,下層之上再覆蓋至少多一層泥土。
[0004]在另一件土耳其申請TR1999/00311中,包含運輸部件的裝置也設有一連接部件,所述連接部件包括一楔形接頭,該楔形接頭具有一橫向裂口,該楔形接頭放置在棒上安裝的有孔環(huán)上。另設有楔形孔,是為能插入接頭和有孔環(huán)的楔子設置的。接頭由可韌性鑄造的物料制成,接頭包括一殼體和一接體。為了使殼體安裝在棒上,殼體具有殼體墻,殼體墻上有裝配位置。
[0005]另一件土耳其申請TR2008/05306公開了另一種用于建筑物外墻和建造時使用的建筑棚系統(tǒng),該建筑棚系統(tǒng)包括建筑棚承載體、使用該建筑棚承載體的設備以空間構架系統(tǒng)制成的建筑棚、建筑棚驅(qū)動部件和建筑棚的其它部分,并且也包括制動阻尼滑輪系統(tǒng)、阻尼滑輪系統(tǒng)和繩。
[0006]另一件土耳其申請TR2006/01339公開了一種可以輕易安裝的楔形建筑棚連接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容許超過一道橫向管道對角連接,其用于在多種場合安裝建筑棚系統(tǒng),例如外部建筑、內(nèi)部及外部涂漆、涂漆及鋪設絕緣體、鋪設幕墻、造船及維修、隧道、堤壩、橋梁和高幕的建造及維修,以及在高樓建筑上制造作為看臺或儲物用途的棚架。所述楔形建筑棚連接系統(tǒng)包括在所需位置上設置垂直管道、橫向管道、燕尾榫、楔子、(中間)凸緣和對角元件。
[0007]由于目前使用的建筑棚系統(tǒng)沒有自動化結構,因此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安裝及拆卸建筑棚,對生產(chǎn)過程和成本造成負面影響。
【發(fā)明內(nèi)容】
[0008]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和目前使用的建筑棚結構不相同的建筑棚;本發(fā)明的建筑棚可以自動升起和自動下降。
[0009]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通過一控制單元或一遙控裝置,在非常短的時間內(nèi)安裝好建筑棚。
[0010]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需耗費太多勞力便能輕易安裝的建筑棚;尤其是,這種建筑棚可以消除使用現(xiàn)有系統(tǒng)安裝建筑棚時造成的工作損耗。
[0011]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使建造建筑棚時使用的物料和元件具有高強度和高抗性,為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0012]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視乎建造物的高度和闊度實現(xiàn)所需高度和闊度的量度和設置。因此,本發(fā)明可根據(jù)需要供應物料,不必把多余的物料和元件供應到建筑棚安裝的地點。
[0013]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把安裝建筑棚所需的時間、成本、勞力和安裝周期減至最小最低。因此本發(fā)明可以通過其快速安全和簡易的安裝促進生產(chǎn)程序。
[0014]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可選擇地根據(jù)需要,在現(xiàn)有的建筑棚系統(tǒng)中垂直和橫向形成的建筑棚骨架上加設平臺走道(如沒有需要,可以不加設平臺走道)。加設的平臺走道可以是密封或半密封的。不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系統(tǒng),若不在一層定位設置長度和闊度完整的平臺走道,則無法在其上再建筑下一層。換個角度看,根據(jù)現(xiàn)有的建筑棚系統(tǒng),所需的平臺走道都從安裝好的建筑棚中拆除出來,建筑棚是在沒有平臺走道的情況下制成的,但據(jù)本發(fā)明,建筑棚中任何一層的平臺走道都不能拆除,要拆除建筑棚中間一層的平臺,必須把整個系統(tǒng)由上而下拆除。
[0015]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包含多層疊加層的建筑棚模組包括移動柱,移動柱通過驅(qū)動中心移動建筑棚模組,并且在多層疊加層之間形成工作距離(A);垂直和橫向成型條設置于每一對疊加層之間的工作距離(A)之內(nèi);引導元件設置在承載板上,其也固定了垂直成型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發(fā)明的自動化安裝的建筑棚的前立體圖;
[0017]圖2是一放大立體圖,示出了實現(xiàn)安裝的移動結構、建筑棚的承載板和成型條;
[0018]圖3是一放大立體圖,示出了疊合的承載板,其中一些呈開啟狀態(tài),一些則沒有開啟;
[0019]圖4是一放大立體圖,示出了疊合的建筑棚承載板和承載板上的成型條;
[0020]圖5是本發(fā)明的自動化安裝的建筑棚閉合時的立體圖;
[0021]圖6獨立地示出移動柱安裝狀態(tài)的前立體圖;
[0022]圖7示出建筑棚承載板閉合時的立體圖,其中部分承載板的前蓋沒有在圖中示出。
[0023]附圖標號
[0024]100-自動化建筑棚122-前蓋
[0025]110-移動柱123-梯子
[0026]111-外部承載柱 124-定位元件
[0027]112-置中元件 125-引導元件
[0028]113-移動空間 126-引導臺
[0029]114-內(nèi)部移動柱 127-滾輪
[0030]115-控制桿128-引導空間
[0031]116-驅(qū)動單元129-腳
[0032]117-圓形齒輪130-建筑棚模組
[0033]118-承載板131-疊加層
[0034]119-垂直成型條132-遙控裝置
[0035]120-橫向成型條 A-工作距離
[0036]121-短成型條
【具體實施方式】
[0037]本發(fā)明涉及一自動化建筑棚(100),其可在例如建造、修理、上色、涂噴和維修時用于高樓建筑上;所述自動化建筑棚(100)的特征在于包括一建筑棚模組(130)、多條移動柱
(110)、多條垂直和橫向成型條(119,120)和多個引導元件(125);所述建筑棚模組(130)包括多層疊加層(131);所述多條移動柱(110)通過一驅(qū)動單元(116)使建筑棚開啟,從而在每一對疊加層(131)之間形成一工作距離(A);所述多條垂直和橫向成型條(119,120)位于每一對疊加層(131)之間的每一工作距離(A)之內(nèi);所述多個引導元件(125)位于多塊承載板(118)上,用于固定垂直成型條(119)。
[0038]當建筑棚被驅(qū)動單元(116)驅(qū)動,多條外部承載柱(111)朝方向S把與其連接的建筑棚模組(130)向上帶起;驅(qū)動單元(116)是馬達,也可以是液壓或氣動系統(tǒng)操作的活塞。
[0039]本發(fā)明也包括圓形齒輪(117)、控制桿(115)、內(nèi)部移動柱(114)、多個置中元件(112)、引導臺(126)、引導空間(128)、定位元件(124)、前蓋(122)和腳(129);所述圓形齒輪(117)由所述驅(qū)動單元(116)驅(qū)動旋轉(zhuǎn);所述控制桿(115)連接所述圓形齒輪(117);所述內(nèi)部移動柱(114)上固定設置所述控制桿(115),并且所述內(nèi)部移動柱(114)位于所述外部承載柱(111)的移動空間(113)內(nèi);所述多個置中元件(112)包括滾輪(127),以供所述內(nèi)部移動柱(114)在所述外部承載柱(111)內(nèi)直線移動;所述引導臺(126)形成于所述引導元件(125)上;所述引導空間(128)形成于承載板(118)上,為所述引導元件(125)定位;所述定位元件(124)使垂直成型條(119)、橫向成型條(120)和短成型條(121)固定定位在所述承載板(118)上;所述前蓋(122)固定設置于所述建筑棚模組(130)的疊加層(131)上;所述腳(129)位于所述垂直成型條(119)的底部,并且與地面固定。
[0040]本發(fā)明的自動化建筑棚(100)的工作系統(tǒng)如下:這種工作系統(tǒng)可以因應建造物或建筑物闊度調(diào)整,并且具有多條移動柱(110);這種工作系統(tǒng)可以整體地由長車運載,或由于其模組結構,也可以拆成多件組件運載。
[0041]如圖5所示,建筑棚模組(130)優(yōu)選包含4條移動柱(110)并且其上有11層疊加層(131)。圖5示出建筑棚未安裝時的狀態(tài)。要開始自動化的安裝程序,可通過一控制單元或一遙控裝置(132)指揮本發(fā)明的工作系統(tǒng)。建筑棚模組(130)朝方向S整個升起,其中一層疊加層(131)會留在最底層。當最底層標號為Al的疊加層(131)留在最底后,建筑棚模組(130)的其它部分會全部朝方向S被升起,以形成工作距離(A)。工作距離(A)大約2米高,可供一人舒適地在其中工作。形成工作距離(A)后,釋放另一標號為A2的疊加層(131),其它疊加層(131)繼續(xù)向上升起,再之后,又再釋放另一標號為A3的疊加層(131),如此類推。建筑棚模組(130)的各層疊加層(131)會被分開,并且每一對疊加層(131)之間都形成工作距離,如圖1所示。
[0042]建筑棚模組(130)整體朝方向S的上升運動和朝方向SI的下降運動由移動柱
(110)實現(xiàn)。
[0043]移動柱(110)開合建筑棚的操作如下:建筑棚模組(130)加載于所述外部承載柱
(111);換言之,整個負載都由外部承載柱(111)承受。不過,建筑棚模組(130)垂直的上升和下降運動是由外部承載柱(111)相對于內(nèi)部移動柱(114)的運動實現(xiàn)的。因此,系統(tǒng)工作時的所有負載都由內(nèi)部移動柱(114)承受。內(nèi)部移動柱(114)位于外部承載柱(111)的移動空間(113)內(nèi);工作系統(tǒng)在移動空間(113)內(nèi)移動。外部承載柱(111)通過固定設置在內(nèi)部移動柱(114)上的控制桿(115)和外部承載柱(111)上的馬達驅(qū)動的圓形齒輪(117)實現(xiàn)方向S和SI之間的垂直直線運動(見圖6)。為了使垂直直線運動穩(wěn)定和保持垂直,在外部承載柱(111)的移動空間(113)內(nèi)設有置中元件(112);置中元件(112)包括滾輪(127),滾輪(127)使外部承載柱(111)更容易移動。
[0044]圖7獨立地示出本發(fā)明的建筑棚模組(130)。多層疊加層(131)以疊加形式疊加起來。引導元件(125)嵌在或集中于多層疊加層(131)之間。引導元件(125)設置在承載板(118)的引導空間(128)中,與此同時作為每對疊加層(131)之間的垂直成型條(119)的墊底元件。工作距離(A)由引導元件(125)和垂直成型條(119)形成。定位元件(124)使垂直成型條(119)、橫向成型條(120)和短成型條(121)定位在承載板(118)上(參見圖4)。形成工作距離(A)后,工人以拍扣形式把垂直成型條(119)、橫向成型條(120)和短成型條
(121)與引導元件(125)固定(參見圖2)。形成建筑棚模組(130)的疊加層(131)的疊加狀態(tài)由承載板(118)上的引導空間(128)和設置于引導空間(128)內(nèi)的引導元件(125)實現(xiàn)。引導元件(125)的上端具有引導臺(126),底端則安裝在另一引導臺(126)上,以供疊加和閉合操作。當疊加層(131)開啟,垂直成形條(119)固定在引導元件(125)之間。
[0045]承載板(118)為一體成型的結構,優(yōu)選地,承載板(118)采用多件式模組工件結構。垂直成型條(119)被壓迫在承載板(118)之間形成骨架結構。承載板(118)包括一平臺和一走道;建筑棚中任何一層的平臺走道都不能拆除,要拆除建筑棚中間一層的平臺,必須把整個系統(tǒng)由上而下拆除。
[0046]為了在每對疊加層(131)之間形成工作距離(A),本發(fā)明設有垂直成型條(119)、橫向成型條(120)和短成型條(121)。這些成型條可以由工人快速安裝,以獲得具有工作距離(A)的層。疊加層(131)之間的通道以梯子(123)實現(xiàn)。要移動移動柱(110),要使用作為驅(qū)動單元(116)的馬達。不過,除了馬達外,也可以優(yōu)選地使用手動操作;移動柱(110)也可以通過使用具有液壓和氣動系統(tǒng)的升降器來實現(xiàn)垂直直線運動。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化建筑棚(100),其可在建造、修理、上色、涂噴和維修時用于高樓建筑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筑棚模組(130),所述建筑棚模組(130)包括多層疊加層(131); 多條移動柱(110),所述多條移動柱(110)通過一驅(qū)動單元(116)或以手動開啟所述自動化建筑棚(100),以在多層所述疊加層(131)之間形成工作距離(A); 垂直成型條(119)和橫向成型條(120),所述垂直成型條(119)和所述橫向成型條(120)位于每對疊加層(131)之間的工作距離(A)之內(nèi); 多塊承載板(118),所述多塊承載板(118)包括引導元件(125),所述引導元件(125)固定所述垂直成型條(119)。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化建筑棚(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化建筑棚(100)包括多條外部承載柱(111);當建筑棚模組(130)被所述驅(qū)動單元(116)驅(qū)動時,所述多條外部承載柱(111)朝方向S把與其連接的所述建筑棚模組(130)向上帶起。
3.如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自動化建筑棚(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化建筑棚(100)包括的所述多塊承載板(118)為一體成結構及/或模組結構。
4.如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自動化建筑棚(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驅(qū)動單元(116)是馬達。
5.如權利要求1、2和3所述的自動化建筑棚(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驅(qū)動單元(116)是具有液壓或氣動系統(tǒng)的活塞。
6.如上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自動化建筑棚(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化建筑棚(100)包括圓形齒輪(117)和控制桿(115);所述圓形齒輪(117)由所述驅(qū)動單元(116)驅(qū)動旋轉(zhuǎn);所述控制桿(115)連接所述圓形齒輪(117)。
7.如上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自動化建筑棚(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化建筑棚(100)包括內(nèi)部移動柱(114);所述內(nèi)部移動柱(114)連接所述控制桿(115),并且所述內(nèi)部移動柱(114)位于所述外部承載柱(111)的移動空間(113)內(nèi)。
8.如上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自動化建筑棚(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化建筑棚(100)包括多個置中元件(112);所述多個置中元件(112)包括滾輪(127),以供所述內(nèi)部移動柱(114)在所述外部承載柱(111)內(nèi)按準確的直線移動。
9.如上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自動化建筑棚(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化建筑棚(100)包括引導臺(126);所述引導臺126)形成于所述引導元件(125)上。
10.如上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自動化建筑棚(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化建筑棚(100)包括引導空間(128);所述引導空間(128)形成于承載板(118)上,為所述引導元件(125)定位。
11.如上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自動化建筑棚(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化建筑棚(100)包括定位元件(124);所述定位元件(124)使所述垂直成型條(119)、所述橫向成型條(120)和短成型條(121)固定定位在所述承載板(118)上。
12.如上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自動化建筑棚(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化建筑棚(100)包括前蓋(122);所述前蓋(122)固定設置于所述建筑棚模組(130)的所述疊加層(131)上。
13.如上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自動化建筑棚(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化建筑棚(100)包括腳(129);所述腳(129)位于所述垂直成型條(119)的底部,并且與地面固定。
14.如上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自動化建筑棚(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化建筑棚(100)包括一遙控裝置(132)開始和結束自動化安裝程序,并且指揮所述驅(qū)動單元(116)。
15.—種安裝自動化建筑棚(100)的方法;所述自動化建筑棚(100)可在建造、修理、上色、涂噴和維修時用于高樓建筑上;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疊加建筑棚模組(130)的疊加層(131); 把疊加層(131)連接至移動柱(110); 通過所述移動柱(110)使所述疊加層(131)朝方向S向上移動或朝方向SI向下移動; 以工作距離(A)為單位釋放和固定至少一層所述疊加層(131),而其余的多層疊加層(131)則繼續(xù)向上移動; 以工作距離㈧為單位釋放的疊加層(131)以垂直成型條(119)和橫向成型條(120)固定,而其余的多層疊加層(131)則繼續(xù)朝方向S向上移動。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安裝自動化建筑棚(10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把所述垂直成型條(119)和所述橫向成型條(120)和短成型條(121)定位設置在承載板(118)上。
17.如權利要求15和16所述的安裝自動化建筑棚(10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所述移動柱(110)和內(nèi)部移動柱(114)都通過驅(qū)動單元(116)在外部承載柱(111)內(nèi)移動。
【文檔編號】E04G5/00GK104145067SQ201380007646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6日
【發(fā)明者】阿布達蘭曼·穆垃特·費納奇 申請人:阿布達蘭曼·穆垃特·費納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