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屋頂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屋頂結構技術領域[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屋頂結構,屬于建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普通房屋屋頂采用鋪設瓦片的形式進行防水?,F如今,人們的節(jié)能環(huán)保意識越來 越強,太陽能作為一種最清潔,資源最豐富的能源,越來越受到廣泛使用。隨著太陽能技術 的越來越成熟,太陽能已經逐步進入到普通家庭生活中去,然而太陽能的收集需要一定的 空間,能夠有充足的陽光照射,這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在地面上鋪設太陽能板也是一種資 源的浪費。而屋頂相對于地面來書,空間開闊,沒有高樓遮擋,能充分接收太陽能,是太陽能 板安裝的絕佳場所。而一般在屋頂鋪設太陽能板采用的是在屋頂搭設支架的形式,這樣會 使屋頂的負重加大,不利于房屋安全。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屋頂結構,用以實現屋頂太陽能采集以及良好的排水系 統,同時減少屋頂承重。[0004]為實現這一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法是一種屋頂結構,包括本體,所述本 體外側鋪設有一層孔板,孔板上排布通孔,孔板外側鋪設太陽能板,太陽能板利用轉向器連 接到本體上,本體底部設有排水管。[0005]所述孔板上的通孔與排水管相通。[0006]在本體頂部設有感光器。[0007]所述感光器連接并控制轉向器轉動。[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雨水可滲入孔板內,然后通過排水管排出;感光器控 制轉向器轉動,當太陽能板與光線垂直時,太陽能板所能收集到的太陽能最多;該屋頂結構 節(jié)能環(huán)保,充分利用了屋頂空間,不會使屋頂承重過大,在充分利用太陽能的同時,保證屋 頂結構的安全性。
[0009]本實用新型將通過例子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剖視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 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0012]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 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 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0013]如圖1所示,為在保證房屋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屋頂空間的充分利用,本實用新型 提出了 一種屋頂結構,該屋頂結構包括本體1,本體I側面為梯形結構,本體I的外側鋪設有 一層孔板2,孔板2上遍布著通孔,通孔底部相連,并連接到本體I底部設置的排水管4,當 雨水從孔板2上的通孔滲入后,可通過排水管4排出,不會在屋頂積留,導致屋頂漏水???板2外側鋪設有一層太陽能板3,太太陽能板3通過轉向器5連接到本體I上,避免了使用 支架,減少屋頂的承重,本體I的頂部設有一感光器6,感光器6能感知光線的方向,當感光 器6感受到光線時,感光器6控制連接著的轉向器5轉動,使轉向器5所連接的太陽能板3 與光線相垂直,即使太陽能板3所接收到最多的太陽能。[0014]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 書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口 ο
權利要求1.一種屋頂結構,包括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1)外側鋪設有一層孔板(2),孔板(2)上排布通孔,孔板(2)外偵_設太陽能板(3),太陽能板(3)采用轉向器(5)連接到本體(1)上,本體(I)底部設有排水管(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頂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2)上的通孔與排水管(4)相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頂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本體(I)頂部設有感光器(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屋頂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器(6)連接并控制轉向器(5)轉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屋頂結構,包括本體,本體表面鋪設有一層孔板,孔板上排布通孔,通孔連接本體底部的排水管,雨水可滲入孔板內,然后通過排水管排出,孔板外鋪設有太陽能板,太陽能板利用轉向器固定在本體上,本體頂部設有一感光器,感光器連接轉向器,當光線照射到感光器上時,感光器控制轉向器轉動,當太陽能板與光線垂直時,太陽能板所能收集到的太陽能最多。該屋頂結構節(jié)能環(huán)保,充分利用了屋頂空間,不會使屋頂承重過大,在充分利用太陽能的同時,保證屋頂結構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E04D13/18GK202831435SQ20122048214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0日
發(fā)明者諶小玲 申請人:諶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