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一種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方法及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988386閱讀:21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方法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太陽能膜層或涂層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槽式太陽能聚光集熱及發(fā)電系統(tǒng)的高溫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的增透膜層的制備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高溫太陽能集熱管是槽式太陽能聚光集熱系統(tǒng)及其熱發(fā)電系統(tǒng)中最為核心的部件,其主要包括外玻璃管、設置在所述外玻璃管內的金屬內管、玻璃與金屬封接件及波紋管,所述金屬內管外表面鍍有太陽選擇性吸收涂層,并通過玻璃與金屬封接件與外玻璃管 之間成真空環(huán)形空間,該真空環(huán)形空間用來降低熱損失和防止選擇性吸收膜層遇到空氣老化,波紋管用來緩解金屬內管和外玻璃管之間的熱膨脹差,為了獲得好的光熱轉換效率,該高溫太陽能集熱管的外玻璃管需要具有較高的透光率。一般玻璃管透光率僅91%左右,需要采用增透膜技術提高透光率,從而提高槽式太陽能聚光集熱系統(tǒng)的光熱轉化效率。目前,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通常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溶膠-凝膠法是一種用化學原料制造陶瓷膜的技術,其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優(yōu)點。該技術通常通過提拉法操作,具體為在地面下設置溶膠-凝膠溶液罐,將玻璃管浸沒在溶膠-凝膠溶液罐中,然后手工或用提拉設備將外玻璃管從溶膠-凝膠溶液中提拉出來,使其內外表面粘附溶膠-凝膠溶液,形成膜層。在實現本發(fā)明的過程中,發(fā)明人發(fā)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提拉法提拉過程中容易產生機械震動和速度不均勻的情況,震動引起的液面的攪動及提拉時產生的空氣流動均會造成膜層的不均勻,為了產生均勻、穩(wěn)定的膜層,提拉法需要控制提拉速度和提拉設備的穩(wěn)定性高且必須采用防震設施,速度低生產效率低,難以實現高效批量生產,設備要求高勢必會造成生產成本增高。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方法及裝置。所述技術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備待用溶膠-凝膠溶液;將所述溶液放入溶液罐內;將第一組所述外玻璃管豎直浸沒在所述溶液內,靜置10_20min ;保持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靜止不動,從所述溶液罐底端排出所述溶液,排出時控制液面下降速度為l-20cm/min ;將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靜置30-40min后轉入加熱爐中,以加熱速度不超過10°C /min的方式升溫到400-60(TC,保溫O. 5-2小時,然后逐漸降溫至室溫,降溫速度不超過20°C/min,在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內外壁面上形成所述增透膜。進一步地,所述保持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靜止不動,從所述溶液罐底端排出所述溶液,排出時控制液面下降速度為l-20cm/min與所述將所述外玻璃管靜置30_40min后轉入加熱爐中之間,還包括將排出的所述溶液導入與所述溶液罐連通的另一個溶液罐內,使所述另一個溶液罐內的第二組所述外玻璃管豎直浸沒在所述溶液中。進一步地,所述將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靜置30_40min后轉入加熱爐中,以加熱速度不超過10°c /min的方式升溫到400-600°C,保溫O. 5-2小時,然后逐漸降溫至室溫,降溫速度不超過20°C /min,在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內外壁面上形成所述增透膜之后,還包括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在所述另一個溶液罐內靜置10_20min后,保持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靜止不動,將所述溶液從所述另一個溶液罐底端排到所述溶液罐內,排出時控制液面下降速度為l-20cm/min ;將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靜置30_40min后轉入加熱爐中,以加熱速度不超過10°C /min的方式升溫到400-60(TC,保溫O. 5-2小時,然后逐漸降溫至室溫,降溫速度不超過 20°C/min,在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內外壁面上形成所述增透膜。所述將第一組所述外玻璃管豎直浸沒在所述溶液內,具體包括將第一組所述外玻璃管豎直固定在夾具上,通過升降裝置將所述夾具下放到所述溶液罐內,使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豎直浸沒在所述溶液內。所述將排出的所述溶液導入與所述溶液罐連通的另一個溶液罐內,使所述另一個溶液罐內的第二組所述外玻璃管豎直浸沒在所述溶液中,具體包括所述溶液罐與另一個溶液罐連通,將第二組所述外玻璃管豎直固定在另一套夾具上,在下放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時,通過所述升降裝置將所述另一套夾具下放到所述另一個溶液罐內,將排出的所述溶液導入所述另一個溶液罐內,使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豎直浸沒在所述溶液中。具體地,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與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均至少包括兩根所述外玻璃管,每組的所述外玻璃管相互之間的距離不小于100mm,且所述玻璃管進入所述溶液后與所述溶液罐內壁之間的距離也不小于100mm。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加熱爐和第一溶液罐,其中,所述第一溶液罐靠近下底面的位置設有開口,所述開口與外界管路連接,所述管路上設有所述開口的開關閥門和計量泵。進一步地,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二溶液罐,所述第二溶液罐通過所述管路與所述第一溶液罐連通,所述管路上設有所述第二溶液罐的開關閥門。進一步地,所述裝置還包括外玻璃管夾具和升降裝置,所述夾具包括固定平板和至少兩個三爪卡具,所述固定平板上表面與所述升降裝置連接,所述固定平板下表面與所述三爪卡具連接,所述三抓卡具夾持所述外玻璃管后所述外玻璃管之間的距離不小于100mm,所述外玻璃管進入所述溶液罐后與所述溶液罐的內壁的距離也不小于100mm。具體地,所述外玻璃管夾具包括第一夾具和第二夾具,所述第一夾具對應所述第一溶液罐,所述第二夾具對應所述第二溶液罐。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使外玻璃管靜止不動,將溶液罐內的溶膠-凝膠溶液勻速放出,使溶膠-凝膠溶液均勻的附著在外玻璃管的內外表面形成膜層,避免了現有技術由于機械震動和速度不均勻造成的膜層不均勻,提高了增透膜的透光率;由于對設備要求低,降低了生產成本;夕卜玻璃管內外表面形成膜層后通過靜置一段時間待膜層穩(wěn)定,可快速將外玻璃管移走,加快了生產速度,提高了生產效率,有利于進行批量化生產。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三提供的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裝置結構示意圖。其中I、第一溶液罐,2、管路,3、第一閥門,4、計量泵,5、第二溶液罐,6、第二閥門,7、夕卜·玻璃管8、升降裝置,9、第一夾具,10、第二夾具,11、固定平板,12、三爪卡具。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實施例一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I :制備待用溶膠-凝膠溶液;將正硅酸乙酯、無水乙醇和水按摩爾比1:20:4混合均勻,采用鹽酸作為催化劑進行催化,催化后攪拌溶液2小時,得到溶膠-凝膠溶液,將所述溶膠-凝膠溶液在室溫下密封靜置6天進行陳化,陳化后得到透明、穩(wěn)定的懸浮二氧化硅粒子的乙醇膠體溶液,采用O. 3 μ m的濾網對該溶液進行過濾,完成待用溶膠-凝膠溶液的制備。本發(fā)明實施例所使用的溶膠-凝膠溶液的配方及使用前的處理方法也可以用現有的其他配方及方法替代,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步驟2 :將所述溶液放入溶液罐內;將步驟I制得的待用溶膠-凝膠溶液放入溶液罐內,為了使所述外玻璃管浸沒在所述溶液內,溶液罐內的液面高度超過將要放入的外玻璃管的長度,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使用的外玻璃管的長度為4m,液面高度為4. 2米。步驟3 :將第一組所述外玻璃管豎直浸沒在所述溶液內,靜置20min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外玻璃管洗凈烘干后,分組進行增透膜的制備,每組所述外玻璃管為一根,在其他實施例中每組外玻璃管可以為多根。為了方便將所述外玻璃管放入或提出所述溶液罐內,本發(fā)明實施例將所述外玻璃管豎直固定在夾具上,通過升降裝置將所述夾具下放到所述溶液罐內,使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豎直浸沒在所述溶液內。步驟4 :保持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靜止不動,從所述溶液罐底端排出所述溶液,排出時控制液面下降速度為lcm/min ;
本發(fā)明實施例通過在下底面設置液體流出口將所述溶液排出,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將所述溶液從底端排出。膜層的厚度可以通過液面下降的速率的改變來控制,采用l-20cm/分鐘的速度進行涂膜,可以保證獲得適當折射率和均勻的膜層。步驟5 :將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靜置40min后通過能左右移動的升降裝置轉入加熱爐中,以加熱速度不超過10°c /min的方式升溫到500°C,保溫2小時,然后逐漸降溫至室溫,降溫速度不超過20°C /min,在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內外壁面上形成所述增透膜。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方法,通過使外玻璃管靜止不動,將溶液罐內的溶膠-凝膠溶液勻速放出,使溶膠-凝膠溶液均勻的附著在外玻璃管的內外表面形成膜層,避免了現有技術由于機械震動和速度不均勻造成的膜層不均勻,提高了增透膜的透光率;由于對設備要求低,降低了生產成本;外玻璃管內外表面形成膜層后通過靜置一段時間待膜層穩(wěn)定,可快速將外玻璃管移走,加快了生產速度,提高了生產效率,有利于進行批量化生產。用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法制備的增透膜均勻穩(wěn)定,透光率為97%遠遠高于現有增透膜91%的透光率。 實施例二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I’ 和實施例一相同,唯一不同的是采用的催化劑為氨水,密封靜置時間為4天步驟2’ :將所述溶液放入溶液罐A內,所述溶液罐A靠近下底面的底端與另一個溶液罐B靠近下底面的底端通過閥門連通或隔斷,使用的外玻璃管的長度為4. 5m,液面高度為4. 8m。步驟3’ 將第一組所述外玻璃管豎直固定在夾具上,通過升降裝置將所述夾具下放到溶液罐A內,使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豎直浸沒在所述溶液內,靜置lOmin,在將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豎直固定在夾具上時,將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豎直固定在另一套夾具上,在下放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的同時,通過所述升降裝置將所述另一套夾具也下放到溶液罐B內,使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位于溶液罐B內。為了防止鍍膜時所述外玻璃管之間的液面產生相互干擾波動,同時也能保證溶液具有一定的蒸發(fā)速率,形成較好的成膜氣氛,每根所述外玻璃管之間的距離不小于100mm,且所述玻璃管進入所述溶液后與溶液罐內壁之間的距離也不小于100mm。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第一組外玻璃管和第二組外玻璃管均為9根,玻璃管相互之間的距離為120mm,且第一組外玻璃管與溶液罐A內壁之間的距離為120mm,第二組外玻璃管與溶液罐B內壁之間的距離為120mm,第二組外玻璃管的根數及管間間距可以與第一組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步驟4’ 保持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靜止不動,打開溶液罐A與溶液罐B之間的閥門,從所述溶液罐A底端排出所述溶液,排出的所述溶液進入溶液罐B內,使溶液罐B內的第二組所述外玻璃管豎直浸沒在所述溶液中,排出時通過計量泵控制液面下降速度為20cm/mino在所述溶液流入溶液罐B前將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放入溶液罐B內,可以避免所述溶液流入溶液罐B后再放置所述第二組玻璃管導致的液面再次波動,充分利用了所述溶液排入溶液罐B時液面產生波動的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步驟5’ 將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靜置30min后轉入加熱爐中,以加熱速度不超過10°C /min的方式升溫到600°C,保溫O. 5小時,然后逐漸降溫至室溫,降溫速度不超過20°C/min,在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內外壁面上形成所述增透膜。步驟6’ 將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在溶液罐B內靜置20min后,保持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靜止不動,將所述溶液從溶液罐B底端排到溶液罐A內,排出時控制液面下降速度為10cm/min ;步驟V :將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靜置35min后轉入加熱爐中,以加熱速度不超過IO0C /min的方式升溫到400°C,保溫I小時,然后逐漸降溫至室溫,降溫速度不超過20°C /min,在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內外壁面上形成所述增透膜。
如果是需要進行批量生產,將要加工的所述外玻璃管分組依次放入溶液罐內,重復上述步驟即可,為了縮短制備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在溶膠-凝膠溶液流入溶液罐前將所述外玻璃管放入溶液罐內。溶膠-凝膠溶液時效性較短,陳化后需盡快用完,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法使溶膠-凝膠溶液在兩個溶液罐內循環(huán)使用,批量生產時能充分利用溶膠-凝膠溶液,避免了時效性內無法用完造成的溶膠-凝膠溶液的浪費,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法只需定期添加溶膠-凝膠溶液即可滿足批量生產的需要,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法制備的增透膜透光率為98%。實施例三參見圖I,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加熱爐(圖中未示出)和第一溶液罐I,第一溶液罐I靠近下底面的位置設有開口,所述開口與外界管路2連接,管路2上設有控制所述開口開關的閥門第一閥門3和控制第一溶液罐I內液體流動速度的計量泵4。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實現批量化生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裝置還包括第二溶液罐5,第二溶液罐5通過管路2與第一溶液罐I連通,管路2上設有控制第二溶液罐5開關的第二閥門6。為了方便將所述外玻璃管提出或放入溶液罐內,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裝置還包括外玻璃管7的夾具和升降裝置8,所述夾具包括用于給第一溶液罐I提拉外玻璃管的第一夾具9和用于給第二溶液罐提拉外玻璃管的第二夾具10,第一夾具9的上端與升降裝置8連接,能通過升降裝置上、下、左、右移動,下端與第一溶液罐I正相對,第二夾具10的上端與升降裝置8連接,能通過升降裝置上、下、左、右移動,下端與第二溶液罐5正相對。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所述夾具包括包括固定平板11、三個三爪卡具12,固定平板11上表面與升降裝置8連接,固定平板11下表面與三爪卡具12連接,三個三爪卡具12相互之間的距離為225mm,夾持所述外玻璃管后所述外玻璃管之間的距離為105mm,所述外玻璃管進入所述溶液罐后與所述溶液罐的內壁的距離也不小于100mm。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一溶液罐I和第二溶液罐5的為圓柱體高度為5m,在其他實施例中溶液罐也可以為長方體或正方體等形狀,高度可以根據外玻璃管的長度設計,通??梢赃x擇4-5m,為了方便操作,一般設置在地下。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裝置,使用方法如下將增透膜裝置放置在恒溫恒濕的潔凈間內,以減少污染,設置通風設施,從而能夠控制溶膠-凝膠溶液在鍍膜后的蒸發(fā)速度。按實施例一提供的方法制備待用溶膠-凝膠溶液;清洗烘干一批長4m的外玻璃管7,然后將外玻璃管7每3根為一組分成幾組,先將兩組外玻璃管7分別固第一夾具9和第二夾具10上;夾好后任意兩相鄰外玻璃管I之間間距為120mm,防止相互之間鍍膜時液面產生相互干涉;然后將陳化好的溶膠-凝膠溶液放入第一溶液罐I內,液面深度為4. 2m,第二溶液
罐空置;
通過升降裝置8分別吊裝第一夾具9和第二夾具10,使兩組外玻璃管7分別進入第一溶液罐I和第二溶液罐5內;靜置20分鐘后,依次打開第一閥門3和第二閥門6,通過計量泵4將第一溶液罐I內的溶膠-凝膠溶液緩慢打入第二溶液罐5內,控制第一溶液罐I內液面下降速度為Icm/分鐘,待第一溶液罐I內溶膠-凝膠溶液全部排放到第二溶液罐5內后,關閉第一閥門3和計量泵4,最后關閉第二閥門6; 待第一溶液罐I內的外玻璃管I靜置干燥40分鐘后,通過升降裝置8將外玻璃管I提升出第一溶液罐I外,然后水平移動到加熱爐中開始加熱,加熱速度設定在10°c /分鐘,保溫溫度為500°C,時間2小時,然后逐漸降溫至室溫,降溫速度小于20°C /分鐘,從而在外玻璃管7的內外壁面上得到透光率為96%的增透膜層。在第一溶液罐I內的外玻璃管7被吊走后,重新放置新的一組外玻璃管7,此時第二溶液罐5內的外玻璃管7已經在溶膠-凝膠溶液中靜置好了,因此依次打開第二閥門6和第一閥門3,通過計量泵將第二溶液罐5的溶膠-凝膠溶液緩慢打入第一溶液罐I內,使第二溶液罐5內液面下降速度為Icm/分鐘,待第二溶液罐5內溶膠-凝膠溶液全部排放到第一溶液罐I內后,關閉第二閥門6和計量泵4,最后關閉第一閥門3 ;類似的,第二溶液罐5內的外玻璃管7靜置干燥,然后通過升降裝置8轉入加熱爐中,進行加熱處理,待冷卻后完成在外玻璃管內外壁面上實現雙面氧化硅增透膜的制備。上述本發(fā)明實施例序號僅僅為了描述,不代表實施例的優(yōu)劣。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備待用溶膠-凝膠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將所述溶液放入溶液罐內; 將第一組所述外玻璃管豎直浸沒在所述溶液內,靜置10-20min ; 保持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靜止不動,從所述溶液罐底端排出所述溶液,排出時控制液面下降速度為l-20cm/min ; 將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靜置30-40min后轉入加熱爐中,以加熱速度不超過10°C /min的方式升溫到400-600°C,保溫O. 5-2小時,然后逐漸降溫至室溫,降溫速度不超過20°C /min,在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內外壁面上形成所述增透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靜止不動,從所述溶液罐底端排出所述溶液,排出時控制液·面下降速度為l-20cm/min與所述將所述外玻璃管靜置30_40min后轉入加熱爐中之間,還包括 將排出的所述溶液導入與所述溶液罐連通的另一個溶液罐內,使所述另一個溶液罐內的第二組所述外玻璃管豎直浸沒在所述溶液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靜置30-40min后轉入加熱爐中,以加熱速度不超過10°C /min的方式升溫到400-600°C,保溫O. 5-2小時,然后逐漸降溫至室溫,降溫速度不超過20°C /min,在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內外壁面上形成所述增透膜之后,還包括 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在所述另一個溶液罐內靜置10-20min后,保持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靜止不動,將所述溶液從所述另一個溶液罐底端排到所述溶液罐內,排出時控制液面下降速度為l-20cm/min ; 將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靜置30-40min后轉入加熱爐中,以加熱速度不超過10°C /min的方式升溫到400-600°C,保溫O. 5-2小時,然后逐漸降溫至室溫,降溫速度不超過20°C /min,在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內外壁面上形成所述增透膜。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第一組所述外玻璃管豎直浸沒在所述溶液內,具體包括 將第一組所述外玻璃管豎直固定在夾具上,通過升降裝置將所述夾具下放到所述溶液罐內,使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豎直浸沒在所述溶液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排出的所述溶液導入與所述溶液罐連通的另一個溶液罐內,使所述另一個溶液罐內的第二組所述外玻璃管豎直浸沒在所述溶液中,具體包括 所述溶液罐與另一個溶液罐連通,將第二組所述外玻璃管豎直固定在另一套夾具上,在下放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時,通過所述升降裝置將所述另一套夾具下放到所述另一個溶液罐內,將排出的所述溶液導入所述另一個溶液罐內,使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豎直浸沒在所述溶液中。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與所述第二組外玻璃管均至少包括兩根所述外玻璃管,每組的所述外玻璃管相互之間的距離不小于100mm,且所述玻璃管進入所述溶液后與所述溶液罐內壁之間的距離也不小于100mm。
7.一種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加熱爐和第一溶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液罐靠近下底面的位置設有開口,所述開口與外界管路連接,所述管路上設有所述開口的開關閥門和計量泵。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二溶液罐,所述第二溶液罐通過所述管路與所述第一溶液罐連通,所述管路上設有所述第二溶液罐的開關閥門。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外玻璃管夾具和升降裝置,所述夾具包括固定平板和至少兩個三爪卡具,所述固定平板上表面與所述升降裝置連接,所述固定平板下表面與所述三爪卡具連接,所述三抓卡具夾持所述外玻璃管后所述外玻璃管之間的距離不小于100mm,所述外玻璃管進入所述溶液罐后與所述溶液罐的內壁的距離也不小于100mm。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玻璃管夾具包括第一夾具和第二夾具,所述第一夾具對應所述第一溶液罐,所述第二夾具對應所述第二溶液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太陽能集熱管外玻璃管的增透膜的制備方法及裝置,屬于及太陽能膜層或涂層技術領域。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方法包括制備待用溶膠-凝膠溶液;將所述溶液放入溶液罐內;將第一組所述外玻璃管豎直浸沒在所述溶液內,靜置10-20min;保持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靜止不動,從所述溶液罐底端排出所述溶液,排出時控制液面下降速度為1-20cm/min;將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靜置30-40min后轉入加熱爐中,以加熱速度不超過10℃/min的方式升溫到400-600℃,保溫0.5-2小時,然后逐漸降溫至室溫,降溫速度不超過20℃/min,在所述第一組外玻璃管內外壁面上形成所述增透膜。本發(fā)明通過使外玻璃管靜止不動,將溶液勻速放出,使溶液均勻的附著在外玻璃管的內外表面形成膜層,加快了生產速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C03C17/00GK102898033SQ20121042079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26日
發(fā)明者雷東強, 王智建, 李建斌, 李強, 劉宇 申請人: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