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洗衣機脫水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洗滌用器具,特別涉及一種家用雙缸洗衣機的離心式脫水桶。
目前市場上家用雙缸洗衣機的脫水桶或脫水機的脫水桶,其脫水桶桶側壁形狀均為上下整個圓柱形,稱之為直筒式。這種直筒式洗衣機脫水桶,在脫水過程中,如桶內衣物放置不均勻產生的不平衡離心力較大,因而引起機體振動和伴隨有噪音,甚至發(fā)生桶側壁上部猛烈碰撞脫水桶外周機體以至損壞相關機件,產生的噪音也更大。并從而縮短了脫水機構以致整個洗衣機的使用壽命。這種“撞壁”現象在大容量雙缸洗衣機上更為嚴重。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能減小因脫水桶內衣物放置不均勻而產生不平衡離心力及減輕“撞壁”現象的脫水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既將洗衣機脫水桶的桶側壁分為上、下兩部分。桶底一側的桶側壁下部為圓柱形,桶口一側的桶側壁上部與桶側壁下部相固連一端的直徑與桶側壁下部的圓柱形直徑相同。桶側壁上部的桶口直徑小于所述的圓柱形直徑,并且桶側壁上部的直徑既為由此圓柱形直徑向上逐漸減小至桶側壁上部另一端的桶口直徑。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
圖1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例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示意圖圖3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實施例示意圖圖4本實用新型與直筒式洗衣機脫水桶最大搖擺角比較示意圖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桶側壁下部3為圓柱形,桶側壁下部3與桶底4相連為一體。而桶側壁上部2為圓臺形,桶口1與桶側壁上部2連為一體,并且桶口1為上述圓臺形的小截面一端。桶側壁上部2與桶側壁下部3相連成一體的一端的直徑與上述圓柱形直徑相同,并且是上述圓臺形的大截面一端。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桶側壁下部3為圓柱形,桶側壁下部3下端與桶底4相連成一體。而桶側壁上部2沿脫水桶直徑縱面剖示,其桶側壁呈內凹弧形。桶側壁上部2與桶側壁下部3相連一端直徑與上述圓柱形直徑相同,并且桶口1的直徑為圓柱形直徑的五分之三。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桶側壁下部3為圓柱形,桶側壁下部3下端與桶底4相固連。而桶側壁上部2沿脫水桶直徑縱面剖示,其桶側壁呈外凸弧形。桶側壁上部2與桶側壁下部3相連一端直徑與上述圓柱形直徑相同,并且桶口1的直徑為圓柱形直徑的五分之四。
此外桶側壁上部2也可以是其它近似圓臺形。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因脫水桶桶側壁上部2呈圓臺形或近似圓臺形的縮口狀脫水桶,從而減少了脫水桶這部分的容積及其放置衣物的數量。而且此部分的離心半徑也小。當此部分放置衣物不均勻,它產生的不平衡離心力也較小,同時脫水桶的搖擺力矩也較小。因而減輕了“撞壁”現象。搖擺力矩是指上述離心力與離心力作用點至圖4所示脫水桶下支點9的距離的乘積。由于這個搖擺力矩的作用使脫水桶繞下支點9而作搖擺運動。此外也正因桶側壁上部2呈圓臺形或圖2、圖3所示的以及其他近似圓臺形的縮口狀脫水桶。故如圖4所示桶側壁上部2與洗衣機機體6之間的距離較大。當脫水桶繞下支點9做搖擺運行的脫水過程中,本實用新型允許的最大搖擺角10大于普通直筒形脫水桶8的最大搖擺角11。再有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桶口1的直徑較小,可把它設計成等于或者小于脫水桶環(huán)形蓋5的中心孔直徑。操作人員從環(huán)形蓋5的上方觀察環(huán)形蓋5中心孔的內圓邊與桶口1的相對位置,根據桶口1的偏移程度也可粗略地判斷出桶內衣物放置的不均勻程度,以及時糾正避免出現過大的不平衡離心力。
也正因為本實用新型桶側壁上部2與洗衣機機體6內壁之間空間較大,可以利用此空間設計安置機體內壁抗磨機構,脫水桶減振機構等。
權利要求1.一種洗衣機脫水桶,包括有桶側壁、桶底和桶口,桶側壁下端與桶底相固連,桶側壁上端與桶口相固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側壁分上、下兩部分,其桶底一側的桶側壁下部外形為圓柱形,桶口一側的桶側壁上部與桶側壁下部相固連一端的直徑與桶側壁下部的圓柱形直徑相同,而所述桶口直徑小于所述的圓柱形直徑,并且桶側壁上部外形直徑既由此圓柱形直徑向上逐漸減小至桶側壁上部另一端的桶口直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機脫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側壁上部外形為一圓臺形,此圓臺形的大底面直徑與桶側壁下部圓柱形外形直徑相同,此圓臺形的小底面為桶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機脫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側壁上部外形為近似圓臺形,所述的近似圓臺形的大底面直徑與桶側壁下部圓柱形外形直徑相同,此近似圓臺形的小底面為桶口。
專利摘要洗衣機脫水桶。其特點在于脫水桶桶側壁分上、下兩部分。桶側壁下部為圓柱形,脫水桶桶口直徑小于此圓柱形直徑,桶側壁上部直徑既由此圓柱形直徑向上逐漸減小至桶口直徑。此脫水桶由于桶側壁上部為縮口狀,所以這部分離心半徑小,減小了脫水桶的搖擺力矩,同時可增大容許搖擺角,大大減輕了撞壁現象。
文檔編號D06F37/00GK2258184SQ9620711
公開日1997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1996年3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1996年3月27日
發(fā)明者曹汝南 申請人:曹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