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瓶中芭蕾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兒童玩具,具體涉及一種可形象直觀表演小人造型在瓶中做芭蕾旋轉動作的兒童玩具。
背景技術:
目前,兒童玩具種類繁多、好多動態(tài)玩具都用電池或發(fā)條做為動力能源,過多使用電池既浪費能源又不利環(huán)保,利用發(fā)條做為動力,其結構復雜。本實用新型利用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原理簡單、實用。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的原理,不用其他任何能源來實現(xiàn)小人造型在瓶中表演芭蕾舞的旋轉動作的兒童玩具。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將透明瓶的瓶蓋挖一孔洞,以粘接膠將方孔金屬片粘在瓶蓋上方,導向管粘在方孔金屬片下方,雙金屬絲螺旋桿穿過方孔金屬片的方孔及導向管,方孔相當于一扣螺紋的螺母。雙金屬絲螺旋桿其上端系有吊繩,下端固定小人造型,瓶底放置配重球。當透明瓶下落或者螺旋桿小人造型系統(tǒng)下落都會使螺旋桿小人造型系統(tǒng)產生相對旋轉動作。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用電池和發(fā)條為能源利用重力勢能來實現(xiàn)小人在瓶中可做芭蕾舞的旋轉動作,有趣、簡單、實用。
附圖為瓶中芭蕾玩具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主要由吊繩1,雙金屬絲螺旋桿2,方孔金屬片3,粘接膠4,瓶蓋5,導向管6,透明瓶7,小人造型8,配重球9零部件所構成。透明瓶7的瓶蓋5挖一孔洞,以粘接膠4將方孔金屬片3粘在瓶蓋5上方,將導向管6粘在方孔金屬片3下方,導向管6孔徑大于方孔孔徑。兩孔中心在同一垂線上。雙金屬絲螺旋桿2穿過方孔金屬片3的方孔及導向管6,其上端系有吊繩1,下端固定小人造型 8,瓶底放置配重球9。吊繩1用柔軟、結實的細繩來制作。例如用穿珠用的細繩,長度約10cm,把它套入雙金屬螺旋桿2上端的圖環(huán)中,繩的兩端打成結形成一個繩套,方便用手把它提住。雙金屬絲螺旋桿2用金屬絲制成。例如可用Φ 1. 5的鍍鋅鐵絲擰成螺旋形狀,相當一根長長的螺桿,其上端彎成圓環(huán)形。方孔金屬片3用防銹金屬板制成。例如可用0. 3mm厚的不銹鋼板或者鍍鋅鐵板剪成10mmX25mm的長方形,中心位置開有一個1. 6mmX3. 2mm的方孔,相當于一扣螺紋的螺母。粘接膠4是具有粘接強度高可粘接金屬和非金屬的強力膠。例如可用AB膠或熱熔膠,用它把方孔金屬片3、瓶蓋5和導向管6粘接在一起。瓶蓋5用塑料材料或金屬材料制成。例如可用直徑為32mm的塑料瓶蓋。導向管6用塑料材制成。例如可用直徑為5mm長為30mm的塑料吸管。透明瓶7用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等材料制成。例如用瓶口直徑為^mm的透明的礦泉水塑料瓶。小人造型8用玻璃材料和塑料材料制成。例如用直徑為25mm的白色玻璃球做為小人的頭部,用彩色塑料繩做小人的身體和衣服。用粘接膠4把雙金屬絲螺旋桿的下端和小人造型8的頭頂粘接在一起。配重球9是玻璃球。例如可用若干個直徑為16mm的彩色玻璃球,用它來增加瓶的
整體重量。操作方法如下(1)用手捏住吊繩1,把透明瓶7提起懸空,透明瓶7便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一邊下落一邊以雙金屬絲螺旋桿為軸進行,透過透明瓶7可以看到瓶中的小人的造型8。(2)當透明瓶7全部落下后,由于具有轉動慣性,瓶繼續(xù)旋轉并帶動瓶中的小人一起旋轉,好像在做原地旋轉的芭蕾動作。(3)把透明瓶7放在桌面上,小人造型8相對桌面具有一定的勢能,于是開始下落同時以雙金屬絲螺旋桿2為軸進行旋轉,猶如在空中做降落的芭蕾旋轉動作。(4)當小人造型8落到透明瓶靠近底部時,停止旋轉。(5)重復上述操作,小人芭蕾表演可再現(xiàn)眼前,趣味橫生,耐人觀賞。
權利要求1.瓶中芭蕾玩具,其特征是將透明瓶的瓶蓋挖一孔洞,以粘接膠將方孔金屬片粘在瓶蓋上方,導向管粘在方孔金屬片下方,雙金屬絲螺旋桿穿過方孔金屬片的方孔及導向管,方孔相當于一扣螺紋的螺母,其上端系有吊繩,下端固定小人造型,瓶底放置配重球,當透明瓶下落或者螺旋桿小人造型系統(tǒng)下落使螺旋桿小人造型系統(tǒng)產生相對旋轉動作。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瓶中芭蕾玩具,其特征是雙金屬絲螺旋桿用Φ1.5的鍍鋅鐵絲擰成螺旋形狀,方孔金屬片用防銹金屬板制成,中心位置開有一個1. 6mmX 3. 2mm的方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兒童玩具,具體涉及一種瓶中芭蕾玩具。將透明瓶的瓶蓋挖一孔洞,孔洞下方設置導向管,雙金屬絲螺旋桿穿過方孔金屬片的方孔及導向管,方孔相當于一扣螺紋的螺母。雙金屬絲螺旋桿其上端系有吊繩,下端固定小人造型。當透明瓶下落或者螺旋桿小人造型系統(tǒng)下落都會使螺旋桿小人造型系統(tǒng)產生相對旋轉動作。本實用新型利用重力勢能來實現(xiàn)小人在瓶中做芭蕾舞的旋轉動作,有趣、簡單、實用。
文檔編號A63H15/00GK201959561SQ20102066019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7月29日
發(fā)明者張向葵, 張藝嬌, 欒雅婷, 胡亞南, 蔣宏, 韓巍 申請人:東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