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立體行駛路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立體行駛路裝置,詳細地講是在上下方向交互配置左下降傾斜的固定通路與右下降傾斜的固定通路,使在這樣的行駛路上折回行駛所用的行駛玩具用立體行駛路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立體式的行駛路裝置,行駛路形成為螺旋狀的提案已提出許多并提供實用。
但是,現(xiàn)有的行駛路裝置,俯視形成為圓形或橢圓形,因而設置面積大,在收容時需要較大的空間。另外,即使將行駛路裝置作為行駛玩具的保管場所,從正面能看見靠自己一側的行駛玩具,但是不能看到里側的行駛玩具。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課題是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立體行駛裝置,能節(jié)省空間而且使行駛玩具行駛,同時能欣賞獨特的行駛狀態(tài),并且能使其具有作為行駛玩具的收容裝置的功能。
為解決前述課題,本發(fā)明的行駛玩具用立體行駛路裝置是在裝置主體上在上下方向隔以規(guī)定間隔地交互配置左下降傾斜的固定通路與右下降傾斜的固定通路的立體行駛路裝置,具有擋片與可動通路該擋片能出沒地配置在位于上段的固定通路的先端部附近,用于使行駛玩具停止,該可動通路為能同位于上段的固定通路的先端部和位于下段的固定通路的后端部中之一方連接能上下轉動,同時,通常利用施力構件與位于上段的固定通路的先端部連接。
在前述可動通路上形成擋片能出沒的開口部,同時前述擋片是以支軸為中心地進行杠桿動作那樣構成,通常,為使前述擋片由前述開口部向上方突出,最好在進行著施力。
另外,最好還有第1驅動件,該第1驅動件是設置在前述可動通路上,與進入前述可動通路的行駛玩具關聯(lián)地進行動作,以使前述擋片由前述開口部向上方突出。
最好還具有第2驅動件,該第2驅動件是設置在前述裝置主體上,與前述可動通路的轉動關聯(lián)地進行動作,使前述擋片由前述開口部向上方突出。
另外,也可以還具備擋片固定機構,是在使前述擋片由通路上面向上方突出的狀態(tài)下,能固定與解除。在這種情況下,擋片是以支軸為中心地進行杠桿動作那樣構成,同時前述擋片固定機構最好具備能將前述擋片與其支軸一起壓在立體行駛路裝置的固定構件之一上那樣的構造。
附圖的簡要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行駛玩具用立體行駛路裝置的一實施形態(tài)的立體圖。
圖2是將前框架卸掉狀態(tài)的后框架的正面圖。
圖3是表示擋片、第1驅動件與第2驅動件的關系的分解立體圖。
圖4A、圖4B分別是說明可動通路的動作狀態(tài)的卸掉前框架的狀態(tài)的正面圖。
圖5A、5B分別是說明可動通路的動作狀態(tài)的卸掉前框架的狀態(tài)的正面圖。
圖6A、6B分別是說明可動通路的動作狀態(tài)的卸掉前框架的狀態(tài)的正面圖。
發(fā)明的實施形態(tài)圖1表示本發(fā)明的立體行駛路裝置,該立體行駛路裝置,在裝置主體A上,左下傾斜的固定通路1與右下傾斜的固定通路2隔以規(guī)定的間隔交互配置在上下方向,能上下轉動的可動通路3能交替地連通位于上段的固定通路的先端部與位于下段的固定通路的后端部,在最下段的連絡通路4上行駛完了的行駛玩具由斜坡5引導到裝置主體A的外部。
裝置主體A由前框架A1與后框架A2構成,在內側面分別形成固定通路1、2的半部,將框架A1、A2結合起來時形成固定通路1、2(參照圖2)。在各框架上形成開口部a,由外側能看見在裝置主體A內行駛的行駛玩具B。
在固定通路1(2)的先端部附近形成缺口部1a(2a),阻止行駛玩具的行進的擋片7由此缺口部1a(2a)出沒。該擋片7是由突出地形成于杠桿構件9的先端的止動片構成,該杠桿構件9是以支軸8為中心進行轉動,該支軸8支承于框架上所形成的倒U字形筋板所構成的軸承6上,該擋片(止動片)7,為使其經常由缺口部1a(2a)向上方突出,后部9a加重地較大地形成。
該止動片7借助固定機構10能固定在經常由缺口部1a(2a)突出的狀態(tài)。該固定機構10是由控制盤11與固定在控制盤11上的軸12構成,向時針方向轉動控制盤11,設置在軸12上的配合突出部13與支軸8配合,沿著軸承6將支軸8推上去,將整個杠桿構件9壓在固定通路1(2)的背面,在止動片7由缺口部1a(2a)向上方突出的狀態(tài)下,將杠桿構件9保持成不能轉動的狀態(tài)。
在該狀態(tài)下,即便使載放在固定通路1(2)上的行駛玩具B與止動片7碰觸,行駛玩具B擱淺在止動片7上,也不能使杠桿構件9轉動,因而行駛玩具B的行進被阻止,能成為不得不停止在固定通路1(2)上的狀態(tài)。
并且,上段的固定通路的先端與下段的固定通路的后端交替地連通能上下轉動的可動通路3。該可動通路3,其支軸20支承于兩框架上所形成的長孔21內,同時形成于側面上的突出軸22由形成于后框架A2上的圓弧形長孔23向背面?zhèn)韧怀觯柚鷴煸谕怀龅耐怀鲚S22上的作為施力構件的彈簧24使其能經常向上方轉動地進行施力,同時拉起到斜上方,可動通路3的先端與固定通路1(2)的先端連通,卡合片27卡合在鉤26內。
在該可動通路3上面的靠支軸處,止動突出部25鼓出地形成,當行駛玩具B碰撞在該止動突出部25上時,由于行駛玩具B的慣性,使整個可動通路3沿著長孔21向下方移動,卡合片27由鉤26脫離,借助行駛玩具B的重量,可動通路3以支軸20為中心克服彈簧24轉動到下方。
在可動通路3的背面設置使上述擋片7由缺口部1a(2a)向上方突出的第1驅動件30,該第1驅動件30是以杠桿構成,其支軸31可轉動地支承于可動通路3的背面上所形成的軸承32內。該第1驅動件(杠桿構件)30的前部曲折成山形而形成卡合部33,后部30a,為能與上述擋片7的下面7a碰觸,向后方延長地形成桿狀,同時為使重心比支軸31還要位于后部側,體積較大地形成,因此,卡合部33經常由可動通路3上所形成的開口部35向上方突出。
行駛玩具B進入可動通路3上,杠桿構件30的卡合部33由行駛玩具B的底部壓下時,杠桿構件30以支軸31為中心進行轉動,后部30a與擋片7的下面7a碰觸,將擋片7頂起地進行作用,因而能阻止后續(xù)的行駛玩具行進(參照圖5A)。
再者,在裝置主體上設置第2驅動件40,以使擋片7由缺口部向上方突出,該第2驅動件40與可動通路3的轉動有關聯(lián),由杠桿構件構成,用以將杠桿構件9由下方頂起,使擋片7由缺口部1a(2a)向上方突出。該第2驅動件(杠桿構件)40由側面看大致形成倒L狀,縱軸部41彎曲成圓弧形,配置成在可動通路3回轉時,縱軸部41與一方的側壁28的端面28a碰觸。并且,在形成為扇狀的橫軸部42的先端與水平方向垂直地突出形成卡合板43,該卡合板43在靠近杠桿構件9的止動片7的下面形成能卡合的長度。
上述杠桿構件40,在可動通路3轉動時,縱軸部41受側壁28的端面28a的推壓,在圖面上沿反時針方向轉動,卡合板43使杠桿構件9沿著時針方向轉動,使擋片7由缺口部1a(2a)突出,能阻止后續(xù)的行駛玩具的行進(參照圖5B)。
根據圖4A~圖5B說明上述構成的立體行駛路裝置的動作狀態(tài)。首先,轉動控制盤11,在將杠桿構件9頂起的狀態(tài)下進行固定,將自由行駛的行駛玩具B載放在固定通路1上。行駛玩具B由于固定通路1前傾,向先端行進,但被止動片7阻止,不能行進,因而能將多數的行駛玩具B載放在固定通路1上。
在此,轉動控制盤11,將杠桿構件9的固定解除時,先頭的行駛玩具B能一面將止動片7壓下,一面前進(參照圖4B),后續(xù)的行駛玩具B′也接著先頭的行駛玩具B前進。
先頭的行駛玩具B進入可動通路3,首先開到在作為第1驅動件的杠桿構件30的卡合部33上,將其壓下時,杠桿構件30向反時針方向轉動,后部30a與止動片7的下面7a接合,將止動片7頂起地進行作用;因而止動片7由缺口部1a突出,阻止后續(xù)的行駛玩具B′的行駛(參照圖5A)。
進入可動通路3的行駛玩具B再行進時,與止動突出部25猛撞,由于慣性,可動通路3的支軸20沿著長孔21向前方移動,鉤26與卡合片27的卡合脫開,可動通路3保持載放行駛玩具B以支軸20為中心向下方轉動。第1驅動件30與可動通路3一起下降,因而解除止動片7的頂起,但在圖4A、圖4B與圖5A中省略的第2驅動件40代替地進行動作,能維持止動片7的突出狀態(tài)。這是由于縱軸部41受可動通路3推壓,杠桿構件40在圖面上向反時針方向轉動,由卡合板43將杠桿構件9頂起,能維持使止動片7由缺口部1a突出的狀態(tài),能繼續(xù)阻止后續(xù)的行駛玩具B′的行進(參照圖5B)。
在可動通路3轉動到下方時,可動通路3上的行駛玩具B開始在右下降傾斜的固定通路2上移動(參照圖6A)。在該狀態(tài)下,縱軸部41與可動通路3的側壁28的端面28a接合著,因而杠桿構件40的轉動狀態(tài)持續(xù)并以卡合板43頂起著杠桿構件9。
如圖6B所示,當行駛玩具B由可動通路3完全移動到下段的固定通路2上時,可動通路3由彈簧24施力,復位轉動到上方。在該復位轉動中也在迫使杠桿40轉動,因而杠桿構件9繼續(xù)保持被頂起的狀態(tài),止動片7在阻止后續(xù)的行駛玩具B′的行進。
可動通路3復位轉動,并且可動通路3與杠桿構件40的縱軸部41的接合脫開時,杠桿構件9成為能轉動的狀態(tài),后續(xù)的行駛玩具B′能越過止動片7,因而與圖4B時相同,行進到可動通路3上,與前行的行駛玩具相同的轉移到可動通路3上,使可動通路3轉動,能移動到下段的固定通路上,能使后續(xù)的行駛玩具接著前行的行駛玩具陸續(xù)地行駛。
再者,在圖4A~圖5B中說明了由最上段的固定通路1向第2段的固定通路2的移動,而由第2段的固定通路2向第3段的固定通路1的移動是同樣的,因而說明從略。
另外,在將立體行駛路裝置作為車庫利用的情況下,將最下段的控制盤11轉動操作到固定方向,使擋片7成為突出的狀態(tài),將行駛玩具放置在最上段的固定通路上,使其行駛到碰觸最下段的固定通路的擋片,如果最下段的固定通路載滿行駛玩具,轉動操作其正上方的固定通路的控制盤11,使擋片7成為突出的狀態(tài),同樣,將行駛玩具放置在最上段的固定通路上,依次在固定通路上載滿行駛玩具即可。象這樣能在立體行駛路裝置上收容多數的行駛玩具。
另一方面,由車庫改變?yōu)樾旭偮返那闆r下,由最下段的控制盤11開始順次解除擋片的固定狀態(tài),即能由最下段的固定通路上的行駛玩具開始依次排出到裝置之外,因而轉動操作全部的控制盤以解除固定狀態(tài)時,能排出裝置上的全部的行駛玩具,排出后能作為立體行駛路以供游戲。
根據本發(fā)明的首要的由側面構成的立體行駛路裝置,整個裝置是平板狀,能減小使行駛玩具行駛時的空間與收容時的空間。另外,由于能不使旋轉而是直線地使行駛玩具由上向下行駛,在視覺上也能欣賞有趣味的獨特的行駛狀態(tài)。
另外,在前述裝置主體上設置固定機構,是在使前述擋片突出的狀態(tài)下進行固定,若使該固定機構形成為能解除操作,則能利用固定機構將由行駛路面使擋片突出的狀態(tài)固定化,能使行駛玩具滯留成固定行駛路狀,同時能由正面?zhèn)扔^看全部行駛玩具,因而能使其具有作為行駛玩具的收容裝置的功能。
權利要求
1.一種行駛玩具用立體行駛路裝置,是在裝置主體上在上下方向隔以規(guī)定間隔地交互配置左下降傾斜的固定通路與右下降傾斜的固定通路的行駛玩具用立體行駛路裝置,具有擋片與可動通路該擋片能出沒地配置在位于上段的固定通路的先端部附近,用于使行駛玩具停止,該可動通路為能同位于上段的固定通路的先端部和位于下段的固定通路的后端部中之一方連接能上下轉動,并且,通常利用施力構件與位于前述上段的固定通路的先端部連接。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立體行駛路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可動通路上形成擋片能出沒的開口部,并且前述擋片是以支軸為中心地進行杠桿動作那樣構成,通常,使前述擋片由前述開口部向上方突出而在進行著施力。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立體行駛路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第1驅動件,該第1驅動件設置在前述可動通路上,與進入前述可動通路的行駛玩具關聯(lián)地進行動作,以使前述擋片由前述開口部向上方突出。
4.按權利要求3所述立體行駛路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第2驅動件,該第2驅動件設置在前述裝置主體上,與前述可動通路的轉動關聯(lián)地進行動作,使前述擋片由前述開口部向上方突出。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立體行駛路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擋片固定機構,是在使前述擋片由通路上面向上方突出的狀態(tài)下,能固定與解除。
6.按權利要求5所述立體行駛路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擋片是以支軸為中心地進行杠桿動作那樣構成,并且前述擋片固定機構能將前述擋片與其支軸一起壓在立體行駛路裝置的固定構件之一上。
全文摘要
行駛玩具用立體行駛路裝置,是在裝置主體(A)上在上下方向隔以規(guī)定間隔地交互配置左下降傾斜的固定通路(1)與右下降傾斜的固定通路(2)。該立體行駛路裝置具有擋片(7)與可動通路(3)該擋片(7)能出沒地設置在位于上段的固定通路的先端部附近,用于使行駛玩具停止;該可動通路(3)為能同位于上段的固定通路(1)的先端部與位于下段的固定通路(2)的后端部中之一方連接能上下轉動,并且,通常利用施力構件(24)與位于前述上段的固定通路(1)的先端部連接。
文檔編號A63H18/04GK1419945SQ0214958
公開日2003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11月16日
發(fā)明者菅野秀行, 加藤雄二 申請人:株式會社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