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有助于治療小腿、小腿肌肉、踝、足和腳趾以減小重靜脈血栓(dvt)危險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在長時間的商業(yè)航線飛行中鍛煉小腿、小腿肌肉、踝、足和腳趾以減小重靜脈血栓(DVT)危險的裝置。
重靜脈血栓(DVT)是與鍛煉腿部中某關鍵肌肉的醫(yī)療問題,該肌肉有助于將血液由足和小腿壓回心臟,并與延長的郁積或不活動性時間有關,例如由醫(yī)療后的靜止不動所造成,在長時間的乘車旅行,而且當在長時間飛行旅行時,乘客一般會一直坐很長時間,小腿肌肉和腳不活動。這會導致血液集中在小腿,有些情況下,會導致血液形成凝塊,這樣隨之帶來凝塊之一斷開并通過身體流到肺部而引起肺部栓塞—潛在致命狀態(tài)的危險。小腿的鍛煉已經在醫(yī)學上表明可降低DVT危險。為了降低飛行乘客的DVT危險,現(xiàn)在建議登機乘客應保證進行有規(guī)律的小腿和腳的鍛煉以處于改善循環(huán),最明顯的形式是定期地在走道上上下走動。但是通常在飛行中不允許有大量的人繞飛機走動,因為這會帶給乘客危險,例如由于突然的湍流,因走道不可避免會擁擠而令機組人員行使其職責,因而給其帶來麻煩。
因此提出了多種裝置用于在使用者不動時鍛煉小腿和腳。但是,這些已知裝置一般有體積、重量大并且制造和操作復雜的缺點。一些裝置還需要在使用前充氣然后在使用后放氣以供存放。此外,這些已知的裝置常常要求足夠操作的空間和有效操作所需要的專門知識或合格指導。
US4159111中公開了一種這樣的裝置,包括踏板裝置,該踏板裝置包括具有底部,底部上安裝有一對足踏板,由使用者通過腳的踏步動作而操作該足踏板。但是該裝置存在缺點,即體積大,因此難于在有限區(qū)域內如飛機的乘客座位區(qū)域內存放和使用。
另一已知的裝置具有一對轉動安裝在底部上的足踏板,搖擺臂相似足踏板之間延伸以便限制踏板在踏步運動的相反方向移動。此外,搖擺臂可再移動,底部可折疊以保證將裝置壓扁以供壓實存放。但是,該裝置在處于其直立形態(tài)時體積也很大,難于在飛機座艙范圍內有效使用,并且還難于直立和壓扁。
因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有效的裝置,該裝置能容許在一個限定的區(qū)域內對小腿和腳進行單獨鍛煉。本發(fā)明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裝置,其在壓扁之后需要最小的存放空間。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鍛煉裝置,該鍛煉裝置可自由直立和折疊,具有凸起的下表面,而且最好具有凸起的上表面。特別是,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下腿鍛煉裝置,包括沿一對相對邊緣鉸連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板和至少一個構成板,所述構成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板基本平展而彼此相靠,在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板呈凸起的彎曲形狀。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小腿鍛煉裝置的優(yōu)點是,提供了簡單而有效的在有限空間內鍛煉小腿和腳的工具,該工具重量輕,可以進行搖擺運動,已經發(fā)現(xiàn)該搖擺運動可有效鍛煉小腿、小腿肌肉、踝、足和腳趾以降低DVT危險,并易于折疊成平的以供壓實存放而放在帶中運輸或座位的袋中。而且迅速而方便地直立而供使用,其成本低并易于制造。
最好,該構成板或每個構成板采用鉸連的內成形板的結構,該成形板設置在上下表面之間,在所述第二位置,構成板向第一和第二板施加載荷,第一和第二板至少之一變形形成凸起彎曲形狀,變形的板然后提供搖擺面以進行預定的鍛煉。實際上,裝置包括一對縱向隔開的成形板,該成形板可釋放成肋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肋件接合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間基本呈垂直,以便使所述板保持隔開關系。這種布置的優(yōu)點是形成了直立裝置的特別有效的支撐系統(tǒng)。此外,成形板最好通過合適的鉸連系統(tǒng)轉動連接到第一和第二板之一上,并可繞所述鉸鏈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間轉動。其優(yōu)點是形成自包含裝置,該裝置特別小巧,所有必要部件永久性連接,因此減小了基本部件丟失的危險。
通過設置整體形成的起動瓣和在第一板中的相關通道,可以特別有效獲得成形板和主板之間的連接。每個所述起動瓣然后連接成形板之一上并繞鉸鏈線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轉動移動,在第一位置,其接合在相關通道中,連接的成形板基本平靠在第一板的內表面上,在第二位置,其在第二板的內表面延伸,連接的成形板接合所述第二板并將裝置保持在其直立形態(tài)。以這種方式,通道使成形板易于通過手動由第一位置移向第二位置,然后當結束鍛煉時,裝置的開口端便于返回到壓扁形態(tài)。
在另一種實施例中,成形板轉動連接到第一和第二板之一或二者的端邊緣以便接合,在其第二位置,在裝置的開口端中,該設置特別便宜而且容易制造。
成形板的形狀至少具有一個凸起彎曲邊緣,該成形板與所述至少第一或第二板接合而使其變形形成凸起彎曲形狀。在優(yōu)選實施例中,成形板可以為橢圓形狀,使第一和第二板都呈凸起的彎曲形狀。其優(yōu)點是,除地板接合面彎曲以進行搖擺運動外,教接合面也是彎曲的,可以進一步提高鍛煉效果。
通過在第一和第二板之一的內表面上設置制動件而進一步簡化該裝置由壓扁形態(tài)的正確組裝。
該裝置可以由多種材料構成,但是不限于塑料、卡、波狀卡或塑料或類似物。其優(yōu)點還在于材料不滑動或具有低滑動特性,以便防止裝置和操作面之間的滑動,而且防止在裝置和操作者腳之間的滑動。另外,減小滑動的或不滑動的修正可以應用于第一和第二板的外表面。
為了清楚理解本發(fā)明,現(xiàn)在以示例方式參照
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其中圖1為呈直立形態(tài)的本發(fā)明裝置下立體視圖;圖2是呈直立形態(tài)的圖1裝置的透視圖,以剖視圖顯示了構成板;圖3是呈直立形態(tài)的圖1裝置的側視圖;圖4是呈直立形態(tài)的圖1裝置的端視圖;圖5是呈直立形態(tài)的圖1裝置的下視圖;圖6是呈壓扁形態(tài)的圖1裝置的側視圖;圖7是呈壓扁形態(tài)的圖1裝置的下視圖;圖8是呈壓扁布置的圖1裝置的端視圖;圖9是呈半直立形態(tài)的本發(fā)明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立體圖;圖10是呈壓扁形態(tài)的圖9實施例的上視圖;圖11是呈壓扁形態(tài)的圖9實施例的側視圖;以及圖12至14分別是呈直立形態(tài)的第二實施例的上視圖、側視圖和端視圖。
首先參照圖1,所示的小腿鍛煉裝置1包括沿相對縱邊4、5通過鉸鏈7連接起來的上板2和下板3,在所示的實施例中,鉸鏈7采用柔性織物材料。這些織物可以與上和/或下板2、3成一體或獨立連接在其上。在圖1中,該裝置呈直立位置,其中一對構成板8橫向接合于上下板2/3之間并處于裝置的相對端以便使板2/3保持隔開的分離關系。最好如2所示,構成板8為橢圓形并呈靠著上板2與上曲線邊9接合以及靠著下板3與下曲線邊10接合的肋狀,以迫使所述上下板2、3成凸起狀,鉸鏈7允許板2、3移開以使該裝置形成圖4所示的橢圓形橫截面。
如圖3更清晰可見,構成板8本身是通過鉸連操作板12鉸連到下板3上的。實際上,操作板12與下板3通過折疊線13形成一體的,并且可在其基本與下板3共面的第一位置和其由下板3向上板2基本垂直延伸的第二位置之間折疊,下板3接合在形成于其中的通道14,每個所述操作板12連接到所述構成板8之一。以這種方式,當操作板處于折疊到下板3的通道14中的第一位置時,構成板基本與下板3平放,如圖7所示,其中上板2靠在下板3上而使構成板8位于其間,裝置被壓扁而可壓實保存。
為了直立裝置以供操作,可使用形成在下板中的通道14通過手動操作將操作板12由第一位置向著上板按壓。結果其繞折疊線13向著圖2所示的其第二位置轉動,期間迫使上下板2、3移動而分離成凸起的曲線形狀,結果使裝置呈圖1和2所示的橢圓形。保持制動件15設置在上板的內表面上,防止構成板移動越過其垂直位置。
一旦裝置這樣直立了,其與下板3位于任何工作面。操作者然后將腳放在上板2的彎曲上表面,通過使用腳趾和踝來回搖動該裝置。
當鍛煉完后,由操作者將其手指插入裝置的開口端并通過手動使構成板8轉離保持制動件15返回到與下板4的平面接合狀態(tài),從而使裝置返回到其平面形態(tài)。
當然要明白,盡管所述實施例包括縱向沿裝置隔開的兩個構成板,最好處于一些點重合,操作者的腳通過這些點放置在上板2上,以保證獲得最大程度支撐由操作者在使用中施加在上板的載荷,但是還有可能僅使用設置在裝置中部的單獨構成件以使裝置保持必要的操作形狀。這個或每個構成板還可以連接到上板而不是下板上。此外,構成板不是如在圖1至8所示的裝置中那樣沿裝置的部分設置,而是可鉸連到上和/或下板的端邊緣上。
特別是,在圖9至14所示的另一實施例中,裝置101包括沿折疊線104連接到上板102和下板103的每個端部的四個構成板108。為了使裝置根據(jù)實施例直立而供操作,將該裝置的縱向側邊105、106彼此相向按壓,由于上下板具有柔性,使得所述板彎曲而彼此反向凸起,然后使裝置101呈橢圓形狀。在裝置的每個端部上的構成板108然后沿呈凸起狀彎曲折疊線104折疊成裝置每個端部的橢圓口以便彼此交搭,每個所述板延伸穿過裝置的整個開口,因此裝置將保持在直立形態(tài)。如圖10-14所示,盡管還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如定位螺栓或槽,但是可以將第二瓣109設置在構成板108上以有助于將其固定住。由于在直立形態(tài),將構成板連接到上下板102、103上的鉸連線可以被彎曲,每個板在折疊到裝置中時會呈凸起彎曲狀,而難于抓住它們以便在壓扁裝置時由裝置端部將其收回。為此,將切斷部110設置在構成板上以便于其從裝置101端部移去。當然,會明白切斷部可以由其它部件如標簽(tag)代替以便于收回板。例如,起動標簽可以設置在構成板上以便于由操作者使其在第一和第二位置移動。
當然,會理解上述實施例的鉸連構成板可以由一些板代替,這些板可從裝置上拆下,并容易插入裝置和由此再移動穿過形成在由上下板的隔開的橫向邊形成在每個端部的口。
在未示的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橫向延伸肋型構成板由單個構成板代替,該單個構成板位于上下板鉸連邊緣之間的中部并沿裝置縱向延伸以沿上下板縱向中心線使上下板接合,上下板的材料剛度使所述板呈凸起的的彎曲形狀。這種情況下的構成板可以通過適當?shù)你q鏈再轉動連接到上下板上,或可以形成分離部件,該分離部件呈平展方向插入裝置端部的然后旋轉90度以促使上下板的縱向中心線分離。
權利要求
1.一種小腿鍛煉裝置,包括沿一對相對邊緣鉸連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板和至少一個構成板,所述構成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板基本平展而彼此相靠,在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板呈凸起的彎曲形狀。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鍛煉裝置,其中該構成板或每個構成板是肋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肋件接合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間基本呈垂直,以便是所述板保持隔開關系。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腿鍛煉裝置,其中該構成板或每個構成板轉動連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一以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該構成板或每個構成板與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一基本共面,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該構成板或每個構成板基本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間垂直伸出。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腿鍛煉裝置,其中至少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一包括至少一個整體形成的起動瓣,所述起動瓣沿鉸鏈線和與其相關的板連接,并且所述起動瓣可繞所述鉸鏈線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折疊,在第一位置,其接合在呈互補形狀通道中,所述通道形成在其相關的板中,在第二位置,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間基本垂直延伸,構成板連接到該起動瓣或每個起動瓣上。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腿鍛煉裝置,其中該構成板或每個構成板鉸連到第一和第一二板之一的端邊緣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小腿鍛煉裝置,其中在裝置的每個端部上設置至少一個構成板。
7.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小腿鍛煉裝置,其中該構成板或每個構成板包括至少一個凸起的彎曲邊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構成板接合并靠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一上以便使所述第一板變形而形成凸起的彎曲形狀。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小腿鍛煉裝置,其中該構成板或每個構成板呈橢圓形狀,使得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板都變形而形成凸起的彎曲形狀。
9.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小腿鍛煉裝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一上設置制動部件以便于使該構成板或每個構成板定位在所述第二位置。
10.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小腿鍛煉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板沿所述一對相對邊在每每種情況下通過柔性材料織物鉸連。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小腿鍛煉裝置,其中所述鉸鏈材料的柔性大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柔性。
12.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小腿鍛煉裝置,包括一對沿裝置縱向隔開的構成板。
13.如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小腿鍛煉裝置,其中當該構成板或每個構成板處于其第一位置時,第一和第二板可被壓扁而彼此基本平靠以供壓實存放。
全文摘要
一種小腿鍛煉裝置(1),包括沿相對縱向邊鉸連在一起的上板(2)和下板(3)。一對橢圓構成板(8)鉸連在下板(3)上,并且每個構成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折疊,在第一位置,構成板基本平展而靠在下板上,由此將上板壓扁而平靠在下板上而供壓實存放,在第二位置,構成板以直立方式接合在第一和第二板之間以便使板保持隔開關系。在所述的第二位置,載荷由構成板(8)的凸起彎曲上下邊施加在上下板(2、3)上,導致所述板每個都呈凸起的彎曲形狀。在使用中,將裝置放置在地板上呈直立形狀,使用者把腳放置在上板上,在彎曲的下板上來回搖動裝置。
文檔編號A63B23/08GK1381289SQ0212012
公開日2002年11月27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3月30日
發(fā)明者M·R·弗林 申請人:航空醫(yī)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