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塵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吸塵器,更詳細地,涉及真空吸塵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吸塵器,包括用于形成吸入噴嘴的吸入噴嘴部本體以及設置在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的振動系統(tǒng),其中,上述振動系統(tǒng)通過彈性構件彈性支承于上述吸入噴嘴本體上,所述振動系統(tǒng)包括用于產(chǎn)生振動的電機。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吸塵器,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真空吸塵器。 吸塵器
【背景技術】
[0002] 真空吸塵器是內(nèi)部具有風扇電機,從而從外部吸入空氣和灰塵并濾除灰塵的裝 置。通常,這種真空吸塵器被稱為吸塵器。
[0003] 通常,吸塵器包括臥式(canister)吸塵器和直立式(up-right)吸塵器,上述臥式 吸塵器的主體和吸入噴嘴是通過延伸管或連接管來相連接,上述直立式吸塵器的主體和吸 入噴嘴是直接相連接。
[0004] 另一方面,作為簡易吸塵器,在用戶直接抓住吸塵器主體的狀態(tài)下能夠進行清掃 的便攜式吸塵器也已得到廣泛普及。
[0005] 最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在普及能夠清掃寢具的寢具吸塵器。這種寢具吸塵 器也可以被稱為便攜式吸塵器,但與普通的便攜式吸塵器不同,寢具吸塵器可具有用于向 寢具施加振動的振動板。
[0006] -般情況下,便攜式吸塵器是為了簡單清掃對象物的一部分而制作。因此,用戶操 縱便攜式吸塵器時不會因姿勢而引起不便。這在臥式吸塵器和直立式吸塵器中也一樣。這 是因為,在使用這些吸塵器的情況下,用戶能夠以站立的姿勢進行清掃。
[0007] 但在用戶使用寢具吸塵器清掃寢具的情況下,通常要花費很多時間均勻地清掃寢 具整體。因此,當進行清掃時,用戶的姿勢引起的不便可能會成為問題。
[0008] 通過圖1至圖3,對現(xiàn)有的吸塵器,尤其對寢具吸塵器進行詳細說明。
[0009] 寢具吸塵器1可包括上部本體2、把手3、噴嘴本體5及下部本體4。以與地面、尤 其是以與寢具水平的方式設置上述噴嘴本體5,并通過上述噴嘴主體5清掃寢具。
[0010] 上述噴嘴本體5可具有:用于使外部空氣流入的噴嘴6、振動板7及攪拌器 (agitator) 8。上述振動板7向?qū)嬀呤┘诱駝?,從而起到使寢具?nèi)的灰塵飛揚的功能,上述 攪拌器8起到掃除寢具表面的灰塵的功能。因此,通過上述振動板7和攪拌器8的運行,寢 具的清掃會更加有效。
[0011] 上述下部本體4實質(zhì)上以與上述地面水平的方式由上述噴嘴本體5向后方延伸。 上述上部本體2與上述下部本體4和上述噴嘴本體5的上部相結合,從而形成吸塵器的主 體。
[0012] 上述下部本體4上設置有滾輪9,其用于將上述吸塵器支承于地面。實質(zhì)上,吸塵 器借助上述滾輪9和上述攪拌器8支承于地面或?qū)嬀呱稀?br>
[0013] 如圖3所示,用戶抓住把手3使吸塵器向前后行駛,以清掃寢具。
[0014] 但如圖所示,現(xiàn)有的寢具吸塵器具有整體上離地面的高度低的問題。因此,當進行 寢具清掃時,就會產(chǎn)生用戶需要長時間彎著腰清掃的不便。
[0015] 并且,從寢具的特性方面出發(fā),若寢具吸塵器的整體高度離地面低,則會在寢具吸 塵器和寢具之間頻繁發(fā)生摩擦或干擾。即,寢具吸塵器的底面有可能全部埋在寢具中。這不 僅使正在進行清掃的寢具部分,還使已結束清掃的寢具部分也附著在寢具吸塵器的底面, 從而導致降低清掃效率的問題。
[0016] 并且,由于吸塵器上部本體2和把手3之間的位置之差而不容易向地面或?qū)嬀呤?加力量。當進行清掃時,用戶僅向前方和后方施加力量,由此存在噴嘴本體5并不與地面或 寢具相貼緊的擔憂。由于這種問題,有可能難以進行有效的清掃。這是因為,無法向?qū)嬀呤?加充分的振動。
[0017] 為了增加吸塵器的高度,可提高把手3的位置。但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吸塵器的上 部本體的形狀為前后長,因而導致本體2的形狀和把手3的形狀的不均衡,并由此產(chǎn)生吸塵 器的整體外觀并不美觀的問題。這是因為,與吸塵器的上部本體2相比,把手3過高。
[0018] 并且,上部本體2和把手3是單獨設置并相互連接。因此,若提高把手3的高度, 整體外形也會變大,從而導致操縱或保管時的不便。
[0019] 另一方面,為了穩(wěn)定的行駛,吸塵器的重心位于攪拌器8和滾輪9之間。但由于吸 塵器的重心離地面近,因而存在為了行駛而向把手3施加的力量的方向和力矩的距離增加 的問題。由于這些理由,如上所述,存在進行清掃的噴嘴本體5并不與地面或?qū)嬀呦噘N緊的 擔憂。
[0020] 另外,下部本體4和噴嘴本體5形成為整體與地面平行,因而清掃時的行駛變得并 不容易。這是因為與清掃無關的區(qū)域離地面近的緣故。相反,這些形狀意味著增加清掃區(qū) 域、即增加噴嘴本體5的面積并不容易。因此,存在為了有效的清掃而只能縮短每小時的行 駛距離的問題。這最終會引起清掃時間變長的問題。
[0021] 另一方面,圖3所示的吸塵器1中,內(nèi)部的流路方向頻繁發(fā)生轉(zhuǎn)換從而存在空氣阻 力大的問題。
[0022] 首先,空氣通過空氣引導件11向灰塵桶12流入。在上述空氣引導件11中,空氣 的方向從向上轉(zhuǎn)換為向后再轉(zhuǎn)換為向上。流入上述灰塵桶12的空氣向灰塵桶的后方排出, 并流入風扇電機13。流入上述風扇電機13的空氣通過風扇電機13的一側(cè)(地面通過方向) 向外部排出。
[0023] 由于這種流入結構,從空氣流入吸塵器的內(nèi)部到排出至外部期間,頻繁發(fā)生空氣 流動方向的轉(zhuǎn)換。因此,存在噪音增加且難以進行順暢的清掃的問題。并且,為了遮蔽噪音, 需要追加附加性的結構,由此導致用于放置風扇電機的風扇電機腔室的結構變得復雜。
[0024] 圖4表示現(xiàn)有的吸塵器中用于驅(qū)動圖2所示的振動板7的振動系統(tǒng)。上述振動板 7可以為適用于圖1至圖3所示的寢具吸塵器的振動板。
[0025] 當電機14旋轉(zhuǎn)時,旋轉(zhuǎn)力通過傳送帶15向減速齒輪16傳遞。因此,電機本身的 旋轉(zhuǎn)不會產(chǎn)生振動。
[0026] 具體地,通過傳送帶15提高扭矩,并在減速之后借助偏心軸承17產(chǎn)生振動,而這 種振動通過連接構件18傳遞給振動板7。上述連接構件18通過彈性構件19彈性支承于噴 嘴本體5上。因此,存在從電機14至振動板7具有復雜的連接結構的問題。
[0027] 另外,也向傳送帶15、減速齒輪16及電機傳遞振動,由此降低這些結構的耐久性, 并存在這些結構的位置發(fā)生變動的擔憂。例如,電機是固定于吸塵器的內(nèi)部,但存在固定部 分因振動而破損或受損的擔憂。
[0028] 另外,這些連接結構可使吸入噴嘴部中的空氣流路變得復雜。并且,由于復雜且多 的結構,存在耐久性降低的問題。另外,不僅由于電機的固定結構,還因追加了用于固定偏 心軸承17的結構而存在制作繁瑣的問題。
[0029] 另一方面,根據(jù)圖4所示的振動機理和振動板7,振動面積會非常狹小。這意味著 清掃面積少。因此,可能無法進行有效的清掃。
[0030] 更具體地,圖4所示的振動板7是左右交替地向?qū)嬀呤┘诱駝?。即,當振動?的 左端為最低位置時,振動板7的右端為最高位置。因此,存在振動板7的整體面積不產(chǎn)生振 動的問題。
[0031] 并且,振動板的中央部分與振動板的左端和右端相比,振幅量小。這意味著振動板 的中央部分無法向?qū)嬀呤┘映浞值恼駝?。因此,有必要提供能夠以振動板的整體面積施加 振動的振動機理或振動板。并且,有必要提供具有這些振動機理或振動板的吸塵器。
[0032] 如上所述,電機14和減速齒輪16等固定于吸塵器的內(nèi)部結構物上。此時,內(nèi)部結 構物固定于吸塵器的內(nèi)部本體,但因振動會產(chǎn)生很多噪音。例如,會發(fā)生螺絲或螺栓因塑料 注塑物(例如,緊固凸臺或緊固孔等)和振動而持續(xù)顫抖的問題。并由此存在產(chǎn)生非常刺耳 的噪音的擔憂。
[0033] 因此,有必要提供具有如下振動系統(tǒng)的吸塵器,該振動系統(tǒng)能夠以更加簡單的方 式實現(xiàn),能提高耐久性、可靠性和振動效果,并顯著降低噪音的產(chǎn)生。
【發(fā)明內(nèi)容】
[0034] 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0035]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基本解決上述現(xiàn)有吸塵器中存在的問題。
[0036]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具有能夠以更加簡單的方式實現(xiàn),并提高耐久性及 可靠性的振動系統(tǒng)的吸塵器。
[0037]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能夠使電機本身發(fā)生振動,并將電機的振動轉(zhuǎn)換為 振動板的振動,從而能夠提高振動效果的吸塵器。
[0038]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能夠使振動系統(tǒng)的固定結構變得簡單且容易的吸塵 器。
[0039]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能夠有效地防止用于彈性支承振動系統(tǒng)的彈性構件 因外部沖擊或用戶的不注意而脫離的吸塵器。
[0040]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可通過一個振動電機使兩個振動板發(fā)生振動,從而 能夠提高清掃效果的吸塵器。
[0041]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通過使振動電機位于吸入口的垂直上部,從而能夠 容易地保持兩個振動板之間的平衡的吸塵器。
[0042]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能夠在振動板整體上均勻地施加振動的振動系統(tǒng)和 包括該振動系統(tǒng)的吸塵器。
[0043]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將振動系統(tǒng)噪音的產(chǎn)生最小化,從而便于使用的吸 塵器。
[0044]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將清掃時彎腰的不便最小化,從而便于使用的吸塵 器。
[0045]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使噴嘴部分與地面或?qū)嬀吒泳o貼,從而進一步提 高清掃效果的吸塵器。
[0046]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確保清掃時的行駛穩(wěn)定性,從而便于使用的吸塵器。
[0047]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使空氣在吸塵器內(nèi)部的流動更加順暢,從而能夠提 高清掃效率,降低噪音的吸塵器。
[0048]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法
[0049]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吸塵器,包括用于形成吸入噴 嘴的吸入噴嘴部本體以及設置在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的振動系統(tǒng),其中,上述振動系統(tǒng)通 過彈性構件彈性支承于上述吸入噴嘴本體上。
[0050] 上述振動系統(tǒng)可包括用于產(chǎn)生振動的電機。因此優(yōu)選地,上述電機并不固定于吸 入噴嘴部本體,而是離開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并允許振動。
[0051] 上述振動系統(tǒng)可包括:振動板,向清掃對象物施加振動;以及振動傳遞構件,向上 述振動板傳遞由上述電機產(chǎn)生的振動。
[0052] 在此,優(yōu)選地,在振動時,上述振動系統(tǒng)除了與上述彈性構件接觸之外,不接觸上 述吸入噴嘴部本體。具體而言,優(yōu)選除了通過上述彈性構件的彈性支承點之外,不形成上述 振動系統(tǒng)支承在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的支承點。即,優(yōu)選地,上述振動系統(tǒng)僅通過上述彈性 支承點固定于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或支承于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
[0053] 為了與構成吸塵器的多種本體相區(qū)別,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可稱為第一基體 (Base body)〇
[0054] 優(yōu)選地,上述振動傳遞構件包括連接構件,該連接構件分別設置在上述電機的左 右,并與上述彈性構件和上述振動板相結合。
[0055] 優(yōu)選地,上述連接構件從中心部(鉸鏈軸)分別向前方和后方延伸之后,分別與上 述彈性構件相結合。因此,可通過一個連接構件形成兩個彈性支承點。并且,可通過兩個連 接構件形成四個彈性支承點。換言之,通過四個彈性支承點來彈性支承上述振動系統(tǒng),該四 個彈性支承點由以上述電機為中心分別設置在前方兩側(cè)和后方兩側(cè)的彈性構件所形成。
[0056] 上述振動板可包括相互單獨設置的前方振動板和后方振動板。
[0057] 通過上述前方兩側(cè)彈性支承點彈性支承上述前方振動板,通過上述后方兩側(cè)彈性 支承點彈性支承上述后方振動板。因此,通過上述四個支承點,前后及左右的振動系統(tǒng)實質(zhì) 上可以相對稱。由此,振動系統(tǒng)能夠更加穩(wěn)定地被彈性支承。
[0058] 優(yōu)選地,上述前方振動板和后方振動板以相互交替的方式進行上下振動。為此,優(yōu) 選地,設置成上述電機的長度方向(旋轉(zhuǎn)軸方向)成為上述吸塵器的左右方向。
[0059] 上述振動傳遞構件包括用于容置上述電機的電機容置部,上述連接構件可以連接 上述電機容置部和上述振動板。
[0060] 上述彈性構件固定于上述連接構件和上述本體之間,并能借助上述彈性構件的彈 力限制上述振動板的上下振幅。即,能夠選擇上述彈性構件的形狀或材質(zhì)等,以具有最佳振 幅。
[0061] 優(yōu)選地,上述電機為通過因旋轉(zhuǎn)軸的偏心負荷引起的旋轉(zhuǎn)而自振動的振動電機。 因此,由于借助電機的旋轉(zhuǎn)而直接產(chǎn)生振動,由此能夠省略用于產(chǎn)生振動的動力傳遞機構 等。
[0062] 優(yōu)選地,上述振動板包括:底面部,與上述清掃對象物相對應,以及側(cè)面部,從上述 底面向上部延伸而成;上述振動板通過上述側(cè)面可視性地露出在上述吸塵器的外部。
[0063] 可在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上形成連接孔。以上述連接孔為基準,其上部可稱為吸 入噴嘴部本體的上部或吸入噴嘴部本體的上面,其下部可稱為吸入噴嘴部本體的下部或吸 入噴嘴部本體的下面。優(yōu)選地,上述彈性構件固定于上述固定孔。
[0064] 優(yōu)選地,上述電機位于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的上面,上述連接構件貫通上述連接 孔而與上述彈性構件以及位于吸入噴嘴部本體的下面的上述振動板相結合。
[0065] 優(yōu)選地,上述彈性構件包括:固定部,固定于上述連接孔;以及連接部,與上述連 接構件相連接。
[0066] 優(yōu)選地,上述固定部包括凸緣部,上述連接孔邊緣的上部和下部插入于該凸緣部; 上述連接部包括貫通孔,用于上述連接構件向上述凸緣部的半徑方向的內(nèi)側(cè)貫通。
[0067] 為了防止上述固定部從上述連接孔脫離,可具有加壓構件,其與上述吸入噴嘴部 本體相結合,從而對上述固定部進行加壓。
[0068] 上述連接構件可包括:水平部,其實質(zhì)上從中心部沿著水平方向延伸;垂直部,其 實質(zhì)上從上述水平部垂直向下方延伸,并與上述振動板相結合;以及振幅限制筋,形成于上 述水平部和垂直部之間,限制上述連接構件的最大下方位移。
[0069] 優(yōu)選地,上述振幅限制筋位于上述彈性構件的上部,以在上述連接構件的下方位 移為規(guī)定以上時,能夠通過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來加壓上述彈性構件。
[0070] 優(yōu)選地,上述振幅限制筋的長度大于上述彈性構件的半徑。由此,能夠增加向彈性 構件施加的加壓面積。并且,即使在向前后或左右偏心的上下振幅的情況下,也能因這些特 征而防止向彈性構件施加的加壓面積的減少。
[0071]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能夠提供施加振動而吸入灰塵的吸 塵器,該吸塵器包括:吸入噴嘴部本體,用于形成吸入噴嘴;電機,設置于上述吸入噴嘴部 本體的內(nèi)部,并借助旋轉(zhuǎn)軸的偏心負荷而自振動;振動板,設置于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的外 部,并對清掃對象物施加振動;振動傳遞構件,向上述振動板傳遞上述電機的振動;以及彈 性構件,用于將上述電機、振動板及上述振動傳遞構件彈性支承于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
[0072] 優(yōu)選地,上述振動板包括:前方振動板,設置于上述吸入噴嘴的前方;以及后方振 動板,與上述前方振動板另行地設置于上述吸入噴嘴的后方。
[0073]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吸塵器,其是通過施加振動而 吸入灰塵的吸塵器,包括:電機,借助旋轉(zhuǎn)軸的偏心負荷而自振動;振動板,對清掃對象物 施加振動;以及振動傳遞構件,向上述振動板傳遞上述電機的振動。
[0074] 可通過與上述旋轉(zhuǎn)軸相連接的偏心錘來實現(xiàn)上述偏心負荷。通過上述偏心錘的旋 轉(zhuǎn),可向旋轉(zhuǎn)源的切線方向產(chǎn)生力量,電機因這種力量而進行自振動。
[0075] 上述振動傳遞構件可包括:電機容置部,用于容置上述電機;以及連接構件,用于 連接上述電機容置部與上述振動板。
[0076] 上述連接構件設置成可向振動板傳遞電機和電機容置部的振動,具體地,可將電 機和電機容置部的振動轉(zhuǎn)換為旋轉(zhuǎn)角度被限制的旋轉(zhuǎn)運動,以向振動板傳遞。為了這種旋 轉(zhuǎn)角度的限制,可設置有彈性構件。
[0077] 優(yōu)選地,上述電機容置部包括鉸鏈軸,上述連接構件以能夠旋轉(zhuǎn)的方式與上述鉸 鏈軸相連接。
[0078] 優(yōu)選地,上述連接構件從上述鉸鏈軸分別向前后延伸而成。
[0079] 優(yōu)選地,以上述鉸鏈軸為中心,上述連接構件的前后以相互交叉的方向振動。
[0080] 優(yōu)選地,上述鉸鏈軸從上述電機的旋轉(zhuǎn)軸向下部隔開而設置。并優(yōu)選地,上述鉸鏈 軸設置成向上述電機旋轉(zhuǎn)軸的水平方向的前方或后方偏心。
[0081] 由于上述電機的旋轉(zhuǎn)軸和上述鉸鏈軸的偏心關系,在上述鉸鏈軸上產(chǎn)生旋轉(zhuǎn)力。 并且,上述旋轉(zhuǎn)力的方向交替產(chǎn)生。而這些旋轉(zhuǎn)力會引起連接構件的旋轉(zhuǎn),并引起連接構件 末端的上下振幅。
[0082] 上述鉸鏈軸可分別設置于上述電機的兩側(cè)(左右),上述連接構件可設置于上述各 鉸鏈軸上。
[0083] 上述兩個鉸鏈軸可形成同軸,并以上述鉸鏈軸為基準,兩側(cè)有單獨的振動板分別 與上述連接構件相連接。因此,能夠利用一個電機向兩個振動板施加振動。并且,能夠以電 機為中心,在兩側(cè)以對稱形態(tài)實現(xiàn)振動系統(tǒng)。
[0084] 因此,能夠增加振動面積,從而進一步提高由振動引起的清掃效果。并且,由于可 將單位時間的振動次數(shù)提高至兩倍,因而能夠進一步提高清掃效果。
[0085] 上述彈性構件固定于上述連接構件和上述本體之間,并借助上述彈性構件的彈力 而能夠限制上述振動板的上下振幅。
[0086]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吸塵器,具有向?qū)ο笪锸┘?振動而吸入灰塵的吸入噴嘴部,所述吸入噴嘴部包括:吸入噴嘴部本體,具有吸入口;以及 振動系統(tǒng),具有因旋轉(zhuǎn)軸的偏心負荷而自振動的電機和向上述對象物施加振動的振動板, 上述振動系統(tǒng)在上述振動板的振動方向上彈性支承于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
[0087] 上述振動板可分別單獨設置于上述吸入口的前后。
[0088] 優(yōu)選地,上述各個振動板相互交替地振動。
[0089] 上述振動系統(tǒng)可包括:電機容置部;鉸鏈軸,設置于上述電機容置部;以及連接構 件,分別向上述鉸鏈軸的前后延伸,并與上述振動板相連接。
[0090] 上述鉸鏈軸分別設置于上述電機容置部的兩側(cè)(左右),并在上述電機容置部的前 方和后方,分別有單獨的振動板與上述連接構件相連接。因此,各個振動板可相互交叉地發(fā) 生振動。
[0091] 本發(fā)明可以包括鉸鏈軸固定構件,上述鉸鏈軸固定構件用于將上述鉸鏈軸固定于 上述本體。通過上述鉸鏈軸固定構件,能夠限制振動電機和電機容置部的并進移動。這是 因為,這種方向的力量,即要進行并進移動的力量可在鉸鏈軸轉(zhuǎn)換為旋轉(zhuǎn)力。但可以省略上 述鉸鏈軸固定構件。這是因為可通過彈性構件限制振動電機和電機容置部的并進移動。在 這種情況下,上述振動系統(tǒng)除了通過上述彈性構件的支承點之外,可以不形成其他支承點。 艮P,通過上述彈性支承點,振動系統(tǒng)整體可在規(guī)定空間內(nèi)進行自由振動。此時,由于沒有鉸 鏈軸固定構件,上下并進幅度可變得更大,由此,可使振動板的振動幅度增加。
[0092] 上述電機容置部可包括:電機安裝部;以及分隔構件,用于以與上述電機安裝部 相分隔的方式設置上述鉸鏈軸。
[0093] 本發(fā)明可以包括電機容置部蓋,該電機容置部蓋與上述分隔構件相結合,以覆蓋 上述電機安裝部但與電機安裝部相分隔。
[0094] 優(yōu)選地,上述吸塵器包括把手部,以使用戶為了上述吸塵器的操作而施加力量。
[0095]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可提供一種吸塵器,該吸塵器包括:吸 入噴嘴部,與地面相對應地沿著水平方向形成;風扇電機安裝部,向上述吸入噴嘴部的后方 上側(cè)傾斜地延伸;以及本體蓋,在上述吸入噴嘴部和上述風扇電機安裝部的上側(cè)進行結合。
[0096] 優(yōu)選地,上述吸入噴嘴部和上述風扇電機安裝部形成為一體,從而構成單一的基 體。
[0097] 可在與上述吸入噴嘴部相對應的基體(第一基體)的上部具有振動電機,可在上述 第一基體的下部具有振動板,以將從上述振動電機產(chǎn)生的振動施加于地面。
[0098] 可在上述第一基體的上部具有向上述吸塵器施加電源的電池。上述吸塵器可選擇 性地實現(xiàn)電源連接式或充電式。因此,設置電池的電池安裝部能夠與電源連接式或充電式 無關地形成。若在上述電池安裝部中安裝了電池,則實現(xiàn)了充電式吸塵器,若在上述電池安 裝部中沒有安裝電池,則實現(xiàn)了電源連接式吸塵器。在后者的情況下,還有必要準備用于施 加電源的電源線。
[0099] 在此,優(yōu)選地,上述電池安裝部可形成于上述第一基體的前方上部。由此,能夠使 吸塵器的重心更位于前方。
[0100] 優(yōu)選地,與上述風扇電機安裝部相對應的基體(第二基體),形成為越靠近后方,與 上述地面之間的高度差越大。
[0101] 優(yōu)選地,以使中心軸相對于地面呈斜線方向的方式,在與上述風扇電機安裝部相 對應的基體(第二基體)上設置風扇電機。即,優(yōu)選地,在斜線方向的第二基體上,以同樣的 斜線方向設置風扇電機。由此,能夠形成實質(zhì)上與本體的斜線方向并行的流路。
[0102] 本發(fā)明可以包括支承部,其設置在上述吸入噴嘴部的后方及上述風扇電機安裝部 的下部,并與上述吸入噴嘴部一同將上述吸塵器支承于上述地面。
[0103] 優(yōu)選地,上述寢具吸塵器的重心位于上述支承部的前方。
[0104] 優(yōu)選地,上述支承部包括:支承部托架;以及輪子,設置在上述支承部托架。上述 輪子可以為一個,但考慮到左右重心,優(yōu)選在兩側(cè)各具有一個。
[0105] 優(yōu)選地,為了補償上述風扇電機安裝部與上述地面之間的高度差,上述支承部托 架從上述風扇電機安裝部向下方延伸而形成。并且,為了使上述支承部托架與地面之間接 觸面積最小化,優(yōu)選上述支承部托架僅從上述基體的左右寬度中的一部分向下方延伸。即, 優(yōu)選僅從基體的左右中心部分的一部分向下方延伸。
[0106] 優(yōu)選地,安裝在上述風扇電機安裝部的風扇電機的重心位于上述輪子的前方,且 上述吸塵器的重心相對于地面位于上述風扇電機安裝部的垂直上部。
[0107] 本發(fā)明可以包括把手部,以使用戶為了上述吸塵器的操作而施加力量。
[0108]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吸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入噴嘴部,以與地面相對應地沿著水平方向形成;本體,從上述吸入噴嘴部的上部向后方 上側(cè)傾斜地延伸,從而與上述地面之間的高度差逐漸增大;把手部,設置于上述本體,以用 于使用者施加力量;灰塵桶,安裝于上述本體;以及風扇電機,設置于上述本體的內(nèi)部并位 于上述灰塵桶的后方,用于吸入空氣,而且,從上述灰塵桶到上述風扇電機的空氣流路形成 為從上述本體內(nèi)部向后方上側(cè)傾斜。
[0109] 上述灰塵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在實質(zhì)上與上述本體的傾斜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上。
[oho] 本發(fā)明可以包括空氣引導件,其將由上述吸入噴嘴部流入的空氣向后方上側(cè)引 導,并供給上述灰塵桶。優(yōu)選地,上述空氣引導件從吸入口向后方上側(cè)傾斜地延伸。由此, 振動電機可位于上述吸入口的垂直上部。
[0111] 由于上述吸入口實質(zhì)上形成吸入噴嘴部的中心部,因而能夠容易地調(diào)整分別形成 于吸入噴嘴部的前方和后方的振動板的平衡。這是因為,可在吸入噴嘴部的中心部設置振 動電機,并能夠以振動電機為基準前方和后方相對稱地實現(xiàn)振動系統(tǒng)的緣故。
[0112] 上述灰塵桶可包括:灰塵桶排出部,其與上述風扇電機相連通,并實質(zhì)上垂直于上 述本體的傾斜方向;以及灰塵桶流入部,其與上述空氣引導件相連通,并與上述灰塵桶排出 部相比,以更靠近上述吸入噴嘴部側(cè)的角度形成。
[0113] 優(yōu)選地,上述風扇電機以中心軸相對于地面傾斜的方式安裝,以與上述本體的傾 斜相對應。由此,能夠順暢地形成與本體的傾斜相對應的空氣流路。
[0114] 優(yōu)選地,流入上述風扇電機的空氣由上述風扇電機的上部排出之后,向上述本體 的下部兩側(cè)排出。
[0115] 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包括支承部,其形成于上述吸入噴嘴部的后方及上述本體的下部, 并與上述吸入噴嘴部一同,將上述寢具吸塵器支承于上述地面。
[0116] 優(yōu)選地,上述把手部形成于上述本體的后方上部。優(yōu)選地,上述把手部具有彎曲形 狀的緊握部。并且優(yōu)選地,通過上述把手部施加的力量的方向與上述本體的傾斜方向并行 (平行)。
[0117] 上述把手部可貫通上述本體,并與上述本體一體地形成。
[0118] 上述本體可包括:第一基體,構成上述吸入噴嘴部;第二基體,向上述第一基體的 后方上側(cè)傾斜地延伸,并用于安裝風扇電機;以及本體蓋,在上述第一基體和第二基體的上 側(cè)相結合。
[0119] 優(yōu)選地,分別形成有向上述第二基體的兩側(cè)排出空氣的本體排出口。
[0120] 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包括振動板,其設置于上述吸入噴嘴部,并用于向上述地面施加振 動。
[0121] 優(yōu)選地,上述振動板設置成:在上述吸塵器的運轉(zhuǎn)位置上可視地向上述吸塵器的 外部露出。由此,用戶能夠以視覺性地容易掌握清掃是否正常進行。因此,能夠提高清掃可 靠性及產(chǎn)品可靠性。
[0122]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吸塵器,包括:吸入噴嘴部, 其在外部空氣流入的吸入口的前方和后方具有振動板,并相對于地面水平地形成;本體,其 從上述吸入噴嘴部的上部向后方上側(cè)傾斜地延伸,從而越靠近后方,與上述地面之間的高 度差越大,并且在內(nèi)部具有灰塵桶和風扇電機;以及支承部,其從上述吸入噴嘴部向后方分 隔而設置,并從上述本體的下部朝向上述地面向下延伸,從而與上述吸入噴嘴部一同,以與 上述地面非接觸的方式支承上述本體。優(yōu)選地,上述吸入噴嘴部為圓形。
[0123] 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包括形成于上述本體的后方上部的把手部,以使用戶為了上述寢 具吸塵器的行駛而施加的力量與上述本體的傾斜方向平行。
[0124] 上述實施例中的特征可在相互不排斥的范圍內(nèi)進行組合。因此,通過各實施例的 特征體現(xiàn)的效果也能實現(xiàn)復合。
[0125] 并且,在
【發(fā)明內(nèi)容】
中所說明的多種實施例的特征也在相互不排斥或相互不矛盾的 范圍內(nèi),就能實現(xiàn)復合。
[0126] 發(fā)明的效果
[0127]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可提供具有能夠以更加簡單的方式實現(xiàn),并提高耐久性 及可靠性的振動系統(tǒng)的吸塵器。
[0128]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可提供電機本身發(fā)生振動,并將電機的振動轉(zhuǎn)換為振動 板的振動,從而能夠提高振動效果的吸塵器。
[0129]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可使振動系統(tǒng)的固定結構變得簡單且容易的吸塵 器。
[0130]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能夠提供可有效地防止用于彈性支承振動系統(tǒng)的彈性構 件因外部沖擊或用戶的不注意而脫離的吸塵器。
[0131]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能夠提供通過一個振動電機使兩個振動板振動,從而提 高清掃效果的吸塵器。
[0132]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能夠提供將振動電機位于吸入口的垂直上部,從而能夠 容易地保持兩個振動板之間的平衡的吸塵器。
[0133]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能夠提供可在振動板整體上均勻地施加振動的振動系統(tǒng) 和包括該振動系統(tǒng)的吸塵器。
[0134]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能夠提供將通過振動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噪音最小化,從而便于 使用的吸塵器。
[0135]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能夠提供將清掃時彎腰的不便最小化,從而便于使用的 吸塵器。
[0136]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能夠提供使噴嘴部分與地面或?qū)嬀吒泳o貼,從而進一 步提商清掃效果的吸塵器。
[0137]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能夠提供確保清掃時的行駛穩(wěn)定性,從而便于使用的吸 塵器。
[0138] 通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能夠提供可使空氣在吸塵器內(nèi)部中的流動更加順暢,從 而能夠提高清掃效率,降低噪音的吸塵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139] 圖1為現(xiàn)有的寢具吸塵器的立體圖;
[0140] 圖2為圖1所示的寢具吸塵器的仰視圖;
[0141] 圖3為圖1所示的寢具吸塵器的側(cè)面剖視圖;
[0142] 圖4為表示圖1所示寢具吸塵器的振動系統(tǒng)的立體圖;
[0143] 圖5為能夠適用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側(cè)視圖;
[0144] 圖6為圖5所示吸塵器的立體圖;
[0145] 圖7為圖5所示吸塵器的主要本體的分解立體圖;
[0146] 圖8為圖5所示吸塵器的側(cè)面剖視圖;
[0147] 圖9為圖5所示吸塵器的前方部的立體剖視圖;
[0148] 圖10為表示圖5所示吸塵器的振動系統(tǒng)的立體圖;
[0149] 圖11為圖10所示振動系統(tǒng)的側(cè)視圖;
[0150] 圖12為在圖10所不振動系統(tǒng)中追加了振動板的俯視圖;
[0151] 圖13為表示圖5所示吸塵器的吸入噴嘴部的上部的局部立體圖;
[0152] 圖14為表示圖10所示振動系統(tǒng)的振動電機容置部的局部立體圖;
[0153] 圖15為表示圖5所示吸入噴嘴部的下部的局部立體圖;
[0154] 圖16為圖5所示吸入噴嘴部的局部剖視圖;
[0155] 圖17為包括加壓構件的吸入噴嘴部的局部立體圖;
[0156] 圖18為表示圖5所示吸塵器中振動系統(tǒng)的彈性支承結構及加壓構件結構的局部 首1J視圖。
[0157]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158] 20:本體(主要本體) 21 :本體蓋
[0159] 22 :基體 23 :弟基體
[0160] 24:第二基體 25:吸入噴嘴部
[0161] 26:風扇電機安裝部 30:振動系統(tǒng)
[0162] 31:振動電機 32 :振動板
[0163] 33:振動傳遞構件 34:電機容置部
[0164] 35:連接構件 35c:振幅限制筋
[0165] 36:振動傳遞構件中心部 37 :彈性構件
[0166] 49 :加壓構件
【具體實施方式】
[0167]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進行詳細說明。
[0168] 首先,參照圖5至圖7,對能夠適用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吸塵器200的外形進行 說明。在本說明書中,將圖5所示的吸塵器200的左右方向,即吸塵器200的行駛方向定義 為前后方向。另外,將吸塵器200的行駛方向的兩側(cè)方向定義為左右方向。
[0169] 吸塵器200包括本體或主要本體20。即,包括用于形成吸塵器的整體外形的主要 本體20。優(yōu)選地,上述主要本體20形成為相對于地面傾斜。即,主要本體20的中心線S相 對于地面向后方傾斜。因此,越靠近主要本體20的后方,相對于地面的高度差就越大。
[0170] 上述中心線S與地面所形成的角度α優(yōu)選為30°至50°,更優(yōu)選為約40°。這 是因為,角度越大,吸塵器的重心變得過高,相反,角度越小,產(chǎn)生與現(xiàn)有的吸塵器相同的問 題。
[0171] 吸塵器200包括水平方向形成的吸入噴嘴部25,以對應水平地放置地面或床上的 寢具。即,可認為上述吸入噴嘴部25對應于清掃區(qū)域。因此,上述吸入噴嘴部25構成上述 主要本體20的前方下部。換言之,優(yōu)選上述主要本體20從上述吸入噴嘴部25的上部向后 方上側(cè)傾斜地延伸。
[0172] 可將上述主要本體20的下部稱之為基體22。因此,可將上述基體22的前方部分 稱之為吸入噴嘴部本體或第一基體23。換言之,可將與上述吸入噴嘴部25相對應的基體 22稱之為第一基體23。
[0173] 從上述第一基體23向后方上側(cè)傾斜地延伸而形成第二基體24。換言之,基體22 的前方可稱為第一基體23,基體22的后方可稱為第二基體24。
[0174] 因此,上述第一基體23相對于地面水平地形成,上述第二基體24形成為越靠近后 方與地面之間的高度差越大。并且優(yōu)選地,上述第二基體24和上述地面之間的傾斜角度實 質(zhì)上與上述主要本體20的中心線S和上述地面之間的傾斜角度α相同。并且優(yōu)選地,上 述第二基體24從上述第一基體23向后方連續(xù)傾斜而形成。
[0175] 可在上述第二基體24的下部具有支承部70,其用于將上述主要本體20支承于地 面。并且,可在上述主要本體20的后方上側(cè)具有把手部80。
[0176] 用戶可握住上述把手部80并施加力量,以在上述吸入噴嘴部25附著于寢具的狀 態(tài)下進行前后行駛。
[0177] 另一方面,上述主要本體20可包括用于形成上部的本體蓋21。上述本體蓋21與 上述基體22相結合,從而形成內(nèi)部空間。后述的各種結構可位于該內(nèi)部空間中。
[0178] 圖7示出了本體蓋21和基體22分離的狀態(tài)。
[0179] 吸塵器200可包括:吸入噴嘴部25,其與地面相對應地水平方向形成;以及風扇電 機安裝部26,其向上述吸入噴嘴部25的后方上側(cè)傾斜地延伸。
[0180] 上述吸入噴嘴部25和風扇電機安裝部26 -體地形成,以構成單一的基體22。
[0181] 上述基體22可以包括與上述吸入噴嘴部25相對應的第一基體23以及與上述風 扇電機安裝部26相對應的第二基體24。因此,優(yōu)選上述第二基體24與上述第一基體23 - 體地形成。另外,優(yōu)選上述第二基體24向上述第一基體23的后方上側(cè)傾斜地延伸。
[0182] 上述基體22的上部具有本體蓋21,并通過兩者的結合可形成整體吸塵器外觀。
[0183] 優(yōu)選地,上述本體蓋21的形狀與上述基體22的形狀相符合。因此,優(yōu)選上述本體 蓋21同樣也向后方上部傾斜地延伸而形成。
[0184] 可通過上述本體蓋21的傾斜的前面安裝灰塵桶90。因此,優(yōu)選上述灰塵桶90的 安裝方向?qū)嵸|(zhì)上與上述吸塵器200的傾斜方向垂直。由此,如同后述,能夠在灰塵桶90中 引起更加順暢的空氣流動。
[0185] 優(yōu)選地,在第一基體23上具有振動系統(tǒng)30。上述振動系統(tǒng)30可包括振動電機31 和振動板32。
[0186] 可在第一基體23的上部具有振動電機31,可在上述第一基體23的下部具有振動 板32。換言之,可在吸入噴嘴部25上具有振動電機31和振動板32。通過上述振動電機31 的旋轉(zhuǎn)直接產(chǎn)生的振動向上述振動板32傳遞。上述振動板32形成為與地面或?qū)嬀咚剑?并上下進行振動。由此,上述振動板32向?qū)嬀呤┘诱駝?,并清除灰塵。對于振動系統(tǒng)30的 說明將在后面敘述。
[0187] 另一方面,上述第二基體24的后方可具有電源線46。因此,可通過上述電源線46 供給吸塵器運轉(zhuǎn)所需的電源。
[0188] 上述吸塵器200可適用于寢具吸塵器,因此,清掃區(qū)域與寢具的面積相對應。由 此,與普通的臥式吸塵器或直立式吸塵器不同,清掃區(qū)域相對小。因此,上述電源線的長度 相對較短。
[0189] 本實施例的吸塵器200可具有與上述電源線46選擇性的電池(未圖示)。即,可排 除電源線46,僅安裝電池。這是因為,若將上述吸塵器200安裝于充電站(未圖示),則上述 電池可以被充電。因此,在相同的吸塵器中,能夠選擇性地構成充電方式和電源連接方式。
[0190] 為了上述電池的安裝,可在上述第一基體23的上部具有電池安裝部41。即,可在 第一基體23的上部具有用于向吸塵器施加電源的電池。另外,為了電池的選擇性安裝,不 管是充電方式還是電源連接方式,均可具有上述電池安裝部41。
[0191] 上述電池的重量相對較重。因此,根據(jù)上述電池的安裝位置,吸塵器200的整體重 心的位置會有所不同。
[0192] 如上所述,本實施例的吸塵器越靠近后方,與地面之間的高度差就越大。因此,為 了確保行駛的方便性,有必要降低重心并使重心向前方移動。
[0193] 由于這種理由,將上述電池安裝于上述第一基體23的上部非常有效。
[0194] 并且,更優(yōu)選上述電池安裝部41位于吸入噴嘴部25的前方。由此,可使上述吸塵 器200的重心更位于前方。通過這種電池的安裝位置,可進一步提高行駛的穩(wěn)定性。
[0195] 但如同后述,也可提供電源連接式吸塵器,而不是充電式吸塵器。即,可提供只有 在電源線46連接電源的情況下進行清掃的吸塵器。在這種情況下,由于電池沒有設置在主 要本體20的內(nèi)部,因而吸塵器200的重心向主要本體20的后方移動某種程度。
[0196] 以下,參照圖5至圖7,對能夠適用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吸塵器的重心和支承結 構進行詳細說明。更具體地,僅說明非充電式吸塵器(具有電池的吸塵器)的電源連接式吸 塵器進行說明。
[0197] 當進行清掃時,吸塵器的本體或主要本體20實質(zhì)上由攪拌器(agitator) 44來支 承。即,吸塵器借助設置于吸入噴嘴部25的攪拌器44支承在地面。
[0198] 但上述主要本體20是向上述攪拌器44的后方,更具體地,向后方上側(cè)傾斜地延 伸。因此,優(yōu)選在上述攪拌器44的后方具有用于支承上述吸塵器的支承部70。
[0199] 優(yōu)選地,上述支承部70設置于上述吸入噴嘴部25的后方且上述風扇電機安裝部 26的下部。換言之,優(yōu)選支承部70設置于第二基體24上,而非第一基體23上。即,由上述 支承部70所形成的支承點位于上述第二基體24相對于地面的垂直下部。
[0200] 在此,優(yōu)選地,上述吸塵器200的重心位于上述支承部70的前方。并且,優(yōu)選上述 重心位于上述吸入噴嘴部25的后方。更具體地,優(yōu)選上述吸塵器200的重心位于垂直于地 面位置上的上述第二基體24以及上述支承點的前方。
[0201] 因此,根據(jù)上述吸塵器200的重心、上述攪拌器44的位置以及上述支承部70的位 置之間的關系,能夠更加穩(wěn)定地支承上述吸塵器200。并且,能夠提高清掃時的行駛穩(wěn)定性。 還由此能夠進一步提高使用方便性。
[0202] 優(yōu)選地,上述支承部70包括支承部托架71及輪子72。上述輪子72能夠以可旋轉(zhuǎn) 的方式固定于上述支承部托架71上。可認為:上述輪子72與上述攪拌器44 一同形成用于 將吸塵器200支承于地面的支承點。
[0203] 優(yōu)選地,為了補償上述風扇電機安裝部26與上述地面之間的高度差,上述支承部 托架71是從上述風扇電機安裝部26向下方延伸而形成。即,優(yōu)選從第二基體24的下部向 地面延伸。
[0204] 如圖6所示,上述支承部托架71僅在第二基體24的左右寬度中的一部分向下方 延伸。優(yōu)選地,上述支承部托架71在第二基體24的左右中心向下方延伸,這意味著上述支 承部托架71與地面相接觸的面積小。
[0205] 因此,與清掃區(qū)域無關的面積,即,能夠?qū)⑴c清掃無關地和地面或?qū)嬀呦嘟佑|的面 積最小化。
[0206] 另一方面,上述輪子72可分別設置于支承部托架71的左右。并且,上述吸塵器的 重心可位于上述左右輪子72之間。由此,能夠防止吸塵器行駛時的左右搖擺。其結果,能 夠穩(wěn)定地進行清掃。
[0207] 優(yōu)選地,隨著在支承部托架71中左右延伸,上述輪子向上部彎曲。換言之,優(yōu)選具 有橢圓形態(tài)的截面。這意味著與地面或?qū)嬀呦嘟佑|的輪子72的面積小。
[0208] 作為一例,上述輪子的形狀可為圓筒形。這些圓筒形狀的輪子與地面或?qū)嬀呦嘟?觸的面積相對較大。另外,寢具吸塵器的行駛不僅可以為直線方向的前后,很多情況下是向 左右形成曲線而前進和后退。當然,根據(jù)使用情況,可以忽視輪子與寢具之間的摩擦而向左 右移動。但在圓筒形狀的輪子的情況下,當左右移動時,因?qū)嬀弑豢ㄗ《l(fā)生寢具積壓現(xiàn) 象。
[0209] 但在輪子72的形狀為橢圓形的情況下,能夠顯著降低這種寢具積壓現(xiàn)象。這是因 為橢圓形輪子和寢具之間的接觸面面積被最小化的緣故。
[0210] 吸塵器200的行駛在用戶抓住把手部80并施加力量的過程中實現(xiàn)。
[0211] 如圖5所示,上述把手部80可形成為彎曲形態(tài)。因此,便于抓住,也能夠減少手腕 的疲勞度。
[0212] 具體地,上述把手部80的位置在本體20的后方上部。為了美觀的設計和操縱的 容易性,上述把手部80與上述本體20 -體地形成。作為一例,上述把手部80可以為本體 20的一部分被貫通的形態(tài)。
[0213] 更具體地,上述把手部80以具有封閉曲線的方式貫通上述本體20的一部分而成。 尤其是,上述把手部80可形成于上述本體蓋21。
[0214] 由于這種把手部80的形狀和位置,用戶可以為了行駛而向與本體10的傾斜方向 平行的方向施加力量。即,為了向前方行駛,不僅能向前方容易地施加力量,還能向下方容 易地施加力量。這是因為,向傾斜方向施加的力量可分為前方成分和下方成分。
[0215] 通過上述把手部80施加的力量中的下方成分,意味著使上述吸入噴嘴部25更貼 緊于地面。因此,能進一步提高清掃效果。
[0216] 以下,參照圖8及圖9,對能夠適用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吸塵器200的流路結構 進行詳細說明。
[0217] 空氣與灰塵從地面或?qū)嬀咄ㄟ^空氣引導件42向吸塵器200的內(nèi)部流入。上述空 氣引導件42可形成為相對于地面向后方傾斜。
[0218] 上述空氣引導件42能夠以與灰塵桶90連通的方式相連接。即,上述空氣引導件 42將由吸入噴嘴部25流入的空氣向后方上側(cè)引導,并向上述灰塵桶90供給。
[0219] 上述灰塵桶90可拆卸地安裝在實質(zhì)上與本體20的傾斜方向垂直的方向上。
[0220] 上述灰塵桶90可包括:在內(nèi)部收容灰塵的腔室91 ;灰塵所流入的灰塵桶流入部 94 ;以及用于排出空氣的灰塵桶排出部95。
[0221] 上述灰塵桶排出部95設置成實質(zhì)上與上述本體20的傾斜方向垂直。上述灰塵桶 排出部95能夠以通孔形態(tài)形成于網(wǎng)狀隔板93上。并且,在上述隔板93的前方可具有過濾 器92。由此,空氣中的灰塵借助上述過濾器92而分離,空氣通過上述灰塵桶排出部95流入 風扇電機組件50。
[0222] 上述灰塵桶流入部94與上述空氣引導件42連通。另外,上述灰塵桶流入部94與 上述灰塵桶排出部95相比,以更偏向上述吸入噴嘴部25側(cè)的角度設置。換言之,能夠以相 對于地面更水平的角度形成。
[0223] 根據(jù)上述空氣引導件42、上述灰塵桶流入部94及上述灰塵桶排出部95之間的位 置關系,使得空氣實質(zhì)上向后方傾斜方向流動。換言之,能夠顯著地防止流動方向向左右、 上下和前后轉(zhuǎn)換的現(xiàn)象。
[0224] 并且,這種空氣的流動方向?qū)嵸|(zhì)上與空氣流入風扇電機組件50的方向相同。因 此,能夠非常順暢地進行吸入,且能夠?qū)⒖諝獾牧鲃幼枇ψ钚』?br>
[0225] 優(yōu)選地,上述風扇電機組件50安裝于風扇電機安裝部26。上述風扇電機安裝部 26可設置于向后方傾斜而形成的第二基體24上。因此,優(yōu)選上述風扇電機組件50也以向 后方傾斜的方式安裝于上述風扇電機安裝部26。即,優(yōu)選上述風扇電機組件50的中心軸實 質(zhì)上與上述本體20的中心線S相同。
[0226] 根據(jù)這種風扇電機組件50的安裝位置,實質(zhì)上可在本體24的內(nèi)部實現(xiàn)與上述本 體20的中心線S平行或相同的流路方向。并且,根據(jù)風扇電機組件50的安裝位置,用于使 空氣流入的風扇電機51的中心軸也相對于上述地面傾斜。
[0227] 從上述灰塵桶排出部95排出的空氣經(jīng)由襯墊(packing) 55向用于包圍風扇電機 51的電機腔室52、53流入。上述電機腔室52、53可包括上部電機腔室52和下部電機腔室 53。因此,上部電機腔室52和下部電機腔室53相結合而形成內(nèi)部空間,上述風扇電機51 可安裝在該內(nèi)部空間。
[0228] 上述電機腔室52、53可起到引導件功能,即起到將流入腔室內(nèi)部的空氣向排出方 向引導的功能。
[0229] 可在上述上部電機腔室52的上部具有過濾器54。即,為了最終在本體20的內(nèi)部 連非常細小的灰塵也要濾除,可以具有過濾器54。
[0230] 經(jīng)由上述過濾器54排出的空氣在電機腔室52、53的左右兩側(cè)中向下部移動,并通 過形成于第一基體23的兩側(cè)的本體吐出口 45向外部排出。
[0231] 在此,可知能夠在上述本體20,尤其在本體蓋21的內(nèi)側(cè)和上述電機腔室52、53的 外側(cè)之間確保充分的空間。由此,可知能夠更加順暢地形成空氣的排出。這是因為,可利用 本體蓋21的側(cè)面空間來排出空氣,由此能夠降低所排出的空氣的流速。由于這種流速的降 低,能夠顯著減少由排氣風引起的噪音。
[0232] 由于上述理由,能夠?qū)崿F(xiàn)上述電機腔室52、53的簡單化。即,能夠使由風扇電機組 件50引起的噪音的遮蔽結構簡單化或進行改善。即,能夠以單一的腔室構成包圍風扇電機 51的電機腔室,而不是以雙重方式形成包圍風扇電機51的電機腔室。在本實施例中,如上 所述,可通過上部電機腔室52和下部電機腔室53的結合而構成單一電機腔室。這是因為, 如上所述,可利用本體蓋21的側(cè)面空間顯著降低由排氣風引起的噪音的緣故。
[0233] 如圖8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可知,空氣的流路從噴嘴吸入口 25a(參照圖15) 到風扇電機51為止,是向后方的上部傾斜而形成。即,空氣的流路實質(zhì)上與主要本體20的 傾斜方向相同。這意味著主要本體20內(nèi)部的空氣流路的方向沒有發(fā)生變化而順暢。
[0234] 具體地,在圖8中,空心箭頭表不灰塵的流動途徑,實心箭頭表不空氣的流動途 徑??梢娀覊m以傾斜方向流入至灰塵桶,空氣以傾斜方向流入至風扇電機51。在風扇電機 51中,空氣可通過風扇電機的下部流入上部。
[0235] 另一方面,如圖8所示,輪子72的位置和上述風扇電機51的重心之間的關系很重 要。上述風扇電機51或風扇電機組件50相對較重。因此,它們的重量在整個吸塵器的重 量中所占的比重較大。
[0236] 優(yōu)選地,應考慮這些風扇電機51或風扇電機組件50的重心而決定上述輪子72和 支承部托架71的位置。相反,優(yōu)選地,應考慮上述輪子72和支承部托架71的位置而決定 上述風扇電機組件50的位置。
[0237] 具體地,為了提高行駛穩(wěn)定性,優(yōu)選上述風扇電機組件50的重心應位于由上述輪 子72形成的支承點的前方。因此,根據(jù)這種風扇電機組件50的安裝位置,可容易地使整體 吸塵器200的重心位于上述輪子72的前方。并且,如上所述,在安裝電池的情況下,可使吸 塵器的重心更位于前方。
[0238] 但是,與是否存在電池無關地,優(yōu)選本實施例的吸塵器的重心位于吸入噴嘴部25 的后方且支承部70的前方。換言之,優(yōu)選吸塵器200的重心位于向后方上部傾斜的第二基 體24對底面的垂直上部。由此,即使采用充電式或電源連接式中的任一種,也能確保行駛 穩(wěn)定性。
[0239] 以下,參照圖10至圖14對能夠適用于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吸塵器的振動系統(tǒng)30進 行詳細說明。
[0240] 首先,參照圖10至圖12對振動的產(chǎn)生及傳遞機理進行說明。
[0241] 在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通過振動電機31自身的旋轉(zhuǎn)來產(chǎn)生振動。為此,在上述振動 電機31的旋轉(zhuǎn)軸31a上可連接有偏心錘31b。由此,上述偏心錘31b借助上述旋轉(zhuǎn)軸31a 的旋轉(zhuǎn)而旋轉(zhuǎn),且因上述偏心錘31b的旋轉(zhuǎn)而在電機整體上產(chǎn)生振動。換言之,由于電機旋 轉(zhuǎn)軸31a的偏心負荷而使電機自行振動。因此,能夠以非常簡單且容易的方式產(chǎn)生振動。
[0242] 上述電機自身的振動可通過振動傳遞構件33向振動板32傳遞。
[0243] 上述振動傳遞構件33可包括:電機容置部34,用于容置上述電機31 ;以及連接構 件35,用于連接上述電機容置部34和上述振動板32。
[0244] 具體地,上述振動傳遞構件33或上述電機容置部34可包括中心部36,上述連接構 件能夠以上述中心部36為基準向前后或左右延伸。參照圖9及圖10可知,上述連接構件 35可向吸塵器200的前后延伸。即,上述連接構件35可向該連接構件35的中心部36的前 后延伸,并分別與振動板32相連接。另外,上述連接構件35能夠以上述中心部36為基準 前后對稱。但根據(jù)設置電機31和振動傳遞構件33的位置,上述連接構件35可相對于中心 部36的左右對稱。
[0245] 并且,上述電機容置部34或振動傳遞構件33可包括分隔構件33a。上述分隔構件 33a可視為使上述電機的旋轉(zhuǎn)軸31a和上述中心部36分隔的結構。即,分隔構件33a可視 為連接用于放置電機的電機安裝部34a與上述連接構件35的結構。并且,如同后述,可以 為用于使電機31和電機容置部34位于空間上的結構。即,可以為用于將上述電機31和電 機容置部34與第一基體23分隔的結構。
[0246] 由于這種分隔構件33a,電機31和電機容置部34可在空間上振動,且能夠防止這 種振動直接向上述第一基體23傳遞。
[0247] 如圖11所示,通過偏心錘31b旋轉(zhuǎn),使振動系統(tǒng)30整體發(fā)生振動。為了便于說明, 以圖11所示的中心部36為基準,可將左側(cè)方向稱之為X軸,將貫通紙面出來的方向稱之為 y軸,將上側(cè)方向稱之為z軸。
[0248] 在振動系統(tǒng)30產(chǎn)生的振動可向X軸、y軸及z軸的所有方向產(chǎn)生。但實質(zhì)上,向 寢具施加振動的方向可認為是z軸。由于X軸和y軸方向的振動是與寢具的清掃無關的振 動,因此,優(yōu)選使其衰減。
[0249] 并且,對z軸方向的振動而言,也有必要使其衰減到所需程度的振動幅度,即僅允 許其達到所需程度的振動幅度。這是因為,若振動幅度過大,則反而存在使用非常不便的問 題。
[0250] 為了這種振動方向的振動衰減,可具有彈性構件37。如同后述,上述彈性構件37 能夠起到顯著衰減沒必要的X軸和y軸方向的振動,且向有必要的z軸方向產(chǎn)生穩(wěn)定的振 動幅度的功能。
[0251] 具體地,上下振幅、即z軸方向的振幅可借助彈性構件37被限制。換言之,通過上 述彈性構件37的彈力來限制連接構件35的上下振幅。因此,上述彈性構件37能夠執(zhí)行減 震器的功能,從而只允許上述連接構件35的振幅(例如,3mm至4mm),并能防止產(chǎn)生其以上 更多的振幅。
[0252] 由于上述電機31的振動,上述連接構件35的前后是相互交叉地發(fā)生振動。即,以 中心部為基準,在中心部的一側(cè)產(chǎn)生向上方的振動位移時,在中心部的另一側(cè)則產(chǎn)生向下 方的振動位移。上述下方振動位移就是直接向?qū)嬀呤┘記_擊的位移。
[0253] 但由于電機的旋轉(zhuǎn)非常快,因而實質(zhì)上可認為用戶從連接構件35的前后同時施 加沖擊。
[0254] 另一方面,根據(jù)本實施例,可以提供利用一個振動電機31能夠使兩個振動板振動 的吸塵器200。
[0255] 如圖12所示,可在振動電機31的兩側(cè)分別具有上述的中心部36和連接構件35。
[0256] 上述兩個中心部36的中心位于一條直線上,以形成同軸??稍谏鲜鲋行牟?6的 前后分別具有單獨的振動板。換言之,以多個(在此為兩個)中心部36所形成的同軸為基 準,在前方和后方分別具有單獨的振動板32。
[0257] 由于振動電機31和振動傳遞構件33之間的位置關系以及振動傳遞構件33的形 狀,如上所述,連接構件36的振動方向可前后交替。
[0258] S卩,當設置于前方的振動板32向下部移動時,設置于后方的振動板32可向上部移 動。相反,當設置于前方的振動板32向上部移動時,設置于后方的振動板32可向下部移動。 因此,可在吸入噴嘴部25的前方和后方交替地產(chǎn)生振動。
[0259] 由于這種兩個振動板32和振動板之間的交叉振動,可向更多的面積施加振動,從 而能夠顯著降低清掃時間。并且,能夠?qū)挝粫r間施加振動的次數(shù)增加至兩倍。因此,也能 顯著增加清掃效率。
[0260] 以下參照圖13至圖15對上述的振動系統(tǒng)30的安裝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0261] 首先,如圖15所示,吸入噴嘴部25可形成為圓形。另外,可在吸入噴嘴部25的下 部中央形成向左右延伸的吸入口 25a。即,可以說上述吸入口 25a的延伸方向?qū)嵸|(zhì)上與吸塵 器200的行駛方向垂直。換言之,吸入口 25a可形成為左右長度長,前后長度短的長方形。
[0262] 可以說上述吸入口 25a是由上述的空氣引導件42來形成。即,空氣引導件42的 一端形成上述吸入口 25a,另一端向后方上側(cè)傾斜而形成。也可以上述吸入口 25a與上述空 氣引導件42的一端相連接。
[0263] 并且,優(yōu)選在上述吸入噴嘴部25的下部及上述吸入口 25a的前后分別具有振動板 32。在此,優(yōu)選上述振動板32的外輪廓形狀與上述吸入噴嘴部25的形狀相對應。即,由于 吸入噴嘴部25的形狀可為圓形,因而優(yōu)選上述振動板32的外輪廓形狀,即邊緣形狀為半圓 形狀。優(yōu)選地,兩個振動板32整體呈圓形。
[0264] 如圖13所示,優(yōu)選振動電機31實質(zhì)上位于上述吸入口 25a的垂直上部。即,優(yōu)選 振動電機31的長度方向與上述吸入口 25a的長度方向平行。
[0265] 參照圖2和圖4可知,在現(xiàn)有的振動系統(tǒng)中,電機14的長度方向垂直于吸入口 6 的長度方向。并且可知,電機14位于吸入口 6的后方。還可知,由于電機14和振動板7之 間的振動傳遞機理,存在從吸入口 6至灰塵桶12的流路結構只能變得復雜的問題。即,如 圖3所示,可知在空氣引導件11的結構中,空氣的流動方向只能頻繁變更。
[0266] 但根據(jù)本實施例,如圖13所示,由于能夠在吸入口 25a的垂直上部具有振動電機 31,因而,可將空氣引導件42的形狀形成為向后方傾斜的簡單的形態(tài)。這是因為,由于電機 容置部34、連接構件35和空氣引導件42之間的位置關系而相互不干涉的緣故。
[0267] 并且,由于這種配置,可使振動電機31位于第一基體23的中心部分。由此,能夠 通過分別位于振動電機31前后的振動板32產(chǎn)生有效且均勻的振動。
[0268]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根據(jù)本實施例,電機31自身進行振動。并且,振動傳遞構件 33也進行振動。因此,電機容置部34和連接構件35也進行振動。即,振動系統(tǒng)30的整體 進行振動。因此,有必要將振動系統(tǒng)30穩(wěn)定地固定,且向振動板32有效地傳遞所產(chǎn)生的振 動。
[0269] 首先,有必要從外部保護旋轉(zhuǎn)的電機。因此,需要從上述電機31的上部保護電機 的蓋。由于上述電機31放置于電機容置部34的電機安裝部34a,因而,優(yōu)選上述蓋為覆蓋 上述電機容置部34的電機容置部蓋34b。
[0270] 如上所述,上述電機31進行自振動。因此,當上述電機容置部蓋34b與上述電機 31直接接觸的情況下,會使電機容置部蓋34b振動而產(chǎn)生噪音。因而,優(yōu)選以與上述電機相 分隔的方式設置上述電機容置部蓋34b。
[0271] 為此,如圖14所示,上述電機容置部34b優(yōu)選與分隔構件33a相結合。并且優(yōu)選 地,以上述電機容置部蓋34b與上述分隔構件33a之間具有規(guī)定間隙d的方式進行結合。
[0272] 為此,上述分隔構件33a可具有向上部突出的凸臺39。并且,上述凸臺39可沿著 電機的長度方向分別形成于前后??稍谏鲜鲭姍C容置部蓋34b安裝于上述凸臺39的狀態(tài) 下,通過螺栓與上述分隔構件33a進行結合。
[0273] 可在上述電機容置部蓋34b的內(nèi)側(cè)具有彈性構件(未圖示),從而將有可能產(chǎn)生的 電機31與電機容置部蓋34b之間的接觸噪音最小化。
[0274] 如圖13所示,振動系統(tǒng)30的大部分結構位于第一基體23的上部。在此,優(yōu)選上 述振動系統(tǒng)30彈性支承于上述第一基體23。并且,為了有效的振動傳遞、振動面積的最大 化以及噪音的減少,優(yōu)選振動系統(tǒng)30整體被彈性支承于上述第一基體23。
[0275] 以下,參照圖16至圖18,對振動系統(tǒng)30的彈性支承結構,尤其對振動板32的彈性 支承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并且,對振動板32的形狀以及用于對此進行保護的結構進行詳細 說明。
[0276] 通過上述附圖,尤其通過圖5、圖6及圖15可知,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振動板32 可視性地露出在外部。即,可知當通過吸塵器200清掃寢具時,用戶能夠以肉眼確認上述振 動板32的振動。
[0277] 可以說上述振動板32是向?qū)嬀呤┘诱駝樱瑥亩佑行У厍鍜邔嬀叩慕Y構。因 此,用戶以肉眼方式確認振動板32是否向?qū)嬀呤┘诱駝拥男枨罂赡軙軓娏?。換言之,為 了滿足用戶的視覺性需求,優(yōu)選振動板32向吸塵器200的外部露出。
[0278] 如圖1和圖2所示,在現(xiàn)有的寢具吸塵器中,振動板7不會向吸塵器1的外部露出。 因此,存在用戶難以確認振動板7是否正常工作、施加振動的程度如何以及通過振動板7有 多少灰塵從寢具飛散出來等問題。
[0279] 為了解決這種問題,本實施例提供振動板32從吸塵器的運行位置向外部可視性 地露出的吸塵器。即,使振動板32拍打?qū)嬀叩臓顟B(tài)可視化,從而能夠提高對于清掃的可信 度。
[0280] 為此,上述吸塵器的吸入噴嘴部25可形成為圓形,并與上述吸入噴嘴部25的外廓 形狀相對應地,使上述振動板32形成為圓形或半圓形。即,上述振動板32的外廓形狀可與 第一基體23的外廓形狀相對應。
[0281] 但是,由于上述振動板32為進行振動的結構,因而要以能夠振動的方式與上述第 一基體23相連接。并且,也存在清掃的過程中,振動板32與并非寢具的硬物相接觸而受損 的擔憂。因此,優(yōu)選在允許振動的情況下向外部露出,而盡可能避免與除了地面的寢具之外 的其他硬物相接觸。
[0282] 為此,如圖16所示,上述振動板32優(yōu)選具有底面部32b和側(cè)面部32a。上述側(cè)面 部32a可具有大于上述底面部32b的厚度的高度。因此,實質(zhì)上上述側(cè)面部32a可向吸塵 器200的外部露出。
[0283] 在清掃床墊或床上的寢具的情況下,吸塵器200有可能與床頭柜、床頭板(head board)或墻面相撞。在這種情況下,振動中的振動板與上述床頭柜、床頭板或墻面相撞而產(chǎn) 生噪音,并產(chǎn)生由沖擊引起的破損。并且,在吸塵器掉地的情況下,可向上述振動板32直接 施加沖擊。因此,在上述振動板32向外部露出的情況下,存在產(chǎn)生振動板32的受損、脫離、 破損及變形的擔憂。
[0284] 如圖16所示,優(yōu)選上述振動板32的最外輪廓位于吸入噴嘴部25或第一基體23 的內(nèi)側(cè)。在上述吸入噴嘴部25為圓形的情況下,優(yōu)選上述側(cè)面部32a位于從吸入噴嘴部25 的最外輪廓向半徑方向的內(nèi)側(cè)有規(guī)定距離的位置。因此,能夠防止在清掃的過程中振動板 32與墻面相撞的現(xiàn)象。即,可使非振動板32的第一基體23、主要本體20或本體蓋21直接 與墻面等相接觸。
[0285] 因此,上述振動板32,尤其是形成邊緣的振動板的側(cè)面部32a,優(yōu)選位于相對于上 述吸入噴嘴部25的邊緣整體向內(nèi)側(cè)有規(guī)定距離的位置上。換言之,在吸入噴嘴部25為圓 形的情況下,優(yōu)選上述振動板的最大半徑小于吸入噴嘴部的最大半徑。即使吸入噴嘴部25 為多角形等的各種形狀,上述振動板也向半徑方向的內(nèi)側(cè)推進規(guī)定距離。
[0286] 另一方面,由于上述振動板32進行上下振動,因而有必要在振動時防止與第一基 體23相接觸。
[0287] 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或第一基體23可包括上部垂直外壁??梢哉f實質(zhì)上由該上 部垂直外壁23a來構成吸入噴嘴部25的最外輪廓。由于垂直外壁23a可與外部的墻面直 接相接觸,因而能夠保護上述振動板32。
[0288] 上述第一基體23在上述上部垂直外壁23a的下部具有向半徑方向的內(nèi)側(cè)推進而 設置的下部垂直外壁23b,以避免由上述振動板32,尤其是由側(cè)面部32a的上下振動引起的 干涉。換言之,上述側(cè)面部32a的最上端位于上述上部垂直外壁23a與下部垂直外壁23b 之間。并且,可在上述上部垂直外壁23a和上述下部垂直外壁23b之間形成水平壁23d。換 言之,上述下部垂直外壁23b向上述第一基體23的半徑方向的內(nèi)側(cè)推進的距離,與上述水 平壁23d所引起的距離相對應。
[0289] 上述側(cè)面部32a的最上端和上述水平壁23d被分隔為規(guī)定距離。即,優(yōu)選上述規(guī) 定距離更大于上述振動板32的允許振動幅度。因此,在振動板32正常振動的條件下,能夠 防止上述振動板32與上述第一基體23相接觸。
[0290] 另一方面,優(yōu)選在上述振動板32的底面部32b和側(cè)面部32a之間具有曲面部32c。 艮P,上述底面部32b可通過上述曲面部32c與上述側(cè)面部32a形成為一體。由于上述曲面 部32c可形成為彎曲形狀,因而能夠增加從外部接收沖擊的面積,并由此能夠緩解沖擊。
[0291] 并且,優(yōu)選上述側(cè)面部32a越靠近上部越向半徑方向的外側(cè)擴張。換言之,優(yōu)選上 述側(cè)面部32a的最上端的半徑為最大。這是為了使側(cè)面部32a最大限度地向外部可視性露 出的同時,將側(cè)面部32a整體的露出距離(側(cè)面部32a與第一基體的最外輪廓的距離)最小 化。
[0292] 如上所述,上述振動板32通過彈性構件37被彈性支承于第一基體23上。上述彈 性構件37具有如下功能:S卩,決定上述振動板32的振動幅度,并且吸收向上述振動板32施 加的外部沖擊。例如,吸塵器在未運行時落地的情況下,會向上述振動板32施加外部沖擊。 此時,可由彈性構件27吸收大部分沖擊。
[0293] 但由于這種外部沖擊,有可能上述振動板32移動允許的分隔距離以上。例如,當 清掃時的振動為3mm至4mm時,上述振動板23因外部沖擊有可能向上下或前后移動上述允 許分隔距離以上。
[0294] 此時,存在上述振動板32從上述的連接構件35或彈性構件37脫離的擔憂。并且, 由于這種外部沖擊,存在產(chǎn)生振動板32破損或變形的擔憂。
[0295] 為了消除這種擔憂,首先由上述的水平部23d來限制上述振動板32的過度上升。 并且,為了防止上述振動板32過度向半徑方向的內(nèi)側(cè)移動,可具有加強筋23c。
[0296] 上述加強筋23c的位置與振動板23的側(cè)面部32a相對應。即,為了防止上述振動 板32過度向半徑方向的內(nèi)側(cè)移動,可具有加強筋23c。
[0297] 上述加強筋可位于上述下部垂直外壁23b的下部。并且,從上述下部垂直外壁23b 的半徑方向的內(nèi)側(cè)向下部延伸而成。因此,當上述振動板32的側(cè)面部32a因外部沖擊而過 度向半徑方向的內(nèi)側(cè)移動時,上述側(cè)面部32a與上述加強筋23c相接觸。
[0298] 因此,能夠通過上述加強筋23c將外部的較強沖擊向更加堅固的第一基體傳遞。 艮P,吸收外部的強烈沖擊,從而防止振動板的破損。
[0299] 以下,參照圖17及圖18,對上述的彈性構件37和通過該彈性構件37的振動系統(tǒng) 30的彈性支承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0300] 第一基體23可具有連接孔47。可以說第一基體23的上部和下部通過上述連接孔 47相連通。即,可以說通過上述連接孔47,上部的振動傳遞為下部的振動板32的振動。
[0301] 具體地,連接構件35貫通上述連接孔47而連接到吸入噴嘴部25的下部。上述連 接構件35的末端與振動板32相連接。在此,為了連接構件35和振動板32的彈性支承,上 述連接孔47可具有彈性構件37。
[0302] 因此,如圖12所示,以電機為中心,形成前方兩側(cè)的兩個和后方兩側(cè)的兩個的共 計四個支承點。并且,前方的兩個彈性支承點可與前方振動板相連接,后方的兩個支承點可 與后方振動板相連接。通過這種連接結構,上述前方振動板和后方振動板借助電機的振動 而相互交叉地進行上下振動。
[0303] 上述彈性構件37的一部分可固定于上述連接孔47, 一部分可與上述連接構件35 相連接。由于上述彈性構件37自身的彈性特性,彈性構件37可借助上述連接構件35的振 動而進行彈性變形。這種彈性變形意味著連接構件35的振動,而這意味著振動板32的振 動。
[0304] 具體地,上述彈性構件37可包括固定于上述連接孔47邊緣的凸緣部37a。如圖 18所示,上述凸緣部37a分別插入于上述連接孔47邊緣的上部和下部。因此,上述彈性構 件37可通過上述凸緣部37a固定于上述第一基體23。
[0305] 可在上述凸緣部37a的半徑方向的內(nèi)側(cè),即在彈性構件37的中心部形成有貫通孔 37b。上述貫通孔37b具有規(guī)定高度,并以褶皺的形態(tài)形成,以能夠改變內(nèi)徑。
[0306] 上述連接構件35可貫通上述貫通孔37b。因此,上述連接構件35可固定于上述貫 通孔37b,從而上述連接構件35可彈性支承在第一基體23上。并且,上述連接構件35的貫 通末端可與上述振動板32相結合。由此,上述振動板32也通過上述連接構件35被彈性支 承在上述第一基體23上。
[0307] 因此,如上所述,根據(jù)這種彈性構件37的形狀和固定結構,能夠顯著減少X軸和y 軸的振動。并且,可以說彈性構件37始終介于X軸和y軸的振動位移內(nèi)。由此,能夠?qū)崿F(xiàn) X軸和y軸的振動衰減及沖擊的緩解。
[0308] 上述彈性構件37可在上述凸緣部37a和貫通孔37b之間具有延伸部37c。上述凸 緣部37a固定于上述第一基體23,上述貫通孔37b借助振動進行上下移動。因此,上述延伸 部37c實質(zhì)上為施加彈力的部分。為此,優(yōu)選上述延伸部37c形成為隔板(diaphragm)形 態(tài)。基于此,上述連接構件35和振動板32的上下移動幅度受限,且能夠吸收向振動板32 施加的外部沖擊。換言之,根據(jù)這種彈性構件37的形狀和固定結構,能夠形成規(guī)定的z軸 的振動幅度。
[0309] 但由外部沖擊引起的振動板的移動可能過度,由此存在彈性構件37從上述第一 基體23脫離的擔憂。即,存在彈性構件37從貫通孔37b脫離的擔憂。這是因為,因吸塵器 的掉落或?qū)⒄駝影?2過度地向上部推或向下部拉動等用戶的不注意,振動板32的位移有 可能在z軸方向上非常大。
[0310] 如圖17所示,加壓構件49可與上述第一基體23的上部相結合。即,為了使彈性 構件37和貫通孔37b之間的結合更加堅固,可在第一基體23具有加壓構件49。
[0311] 具體地,如圖18所示,加壓構件49可對彈性構件37的凸緣部37a進行加壓。通 過上述加壓構件49,上述凸緣部37a與上述貫通孔37b更加貼緊。并且,當上述凸緣部37a 向半徑方向的內(nèi)側(cè)移動并要從貫通孔37b脫離時,借助上述加壓構件49約束這種移動。這 是因為,借助向垂直方向施加的力量而限制凸緣部37a向半徑方向的移動。由此,上述彈性 構件37能夠更加堅固地與上述第一基體23相結合。這意味著通過外部沖擊,可使上述振 動系統(tǒng)30更加堅固地彈性支承于第一基體23。
[0312] 另一方面,上述加壓構件49可對上述凸緣部37a的上部和下部進行加壓,也可僅 對某一側(cè)進行加壓。圖17及圖18示出了僅對上部進行加壓的例。并且,上述加壓構件49 可沿著凸緣部37a的圓周方向整體上對上述凸緣部37a進行加壓。但是,需要連接構件35 從振動電機31經(jīng)由上述凸緣部37a的一部分而與上述貫通孔37b相連接。并且,如圖17 所示,上述加壓構件僅在除連接構件的延伸途徑的部分對上述凸緣部37a進行加壓。
[0313] 并且,優(yōu)選上述加壓構件49與上述彈性構件37另行地與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或 第一基體23相結合。換言之,加壓構件49和第一基體23可通過另行單獨的結合手段(例 如,利用未圖示的螺栓)相結合。這種結合手段可與振動系統(tǒng)無關。因此,即使在振動條件 下,兩者的結合也能堅固。同樣地,即使在振動條件下,上述加壓構件49向上述彈性構件37 施加的加壓力不會改變。因此,能夠有效地防止彈性構件37從第一基體23脫離。
[0314] 以下,參照圖11及圖18,對振動傳遞構件33與第一基體23之間的位置關系以及 彈性構件37的防脫離結構進行更加詳細的說明。
[0315] 在第一基體23,尤其在第一基體23的上部具有振動系統(tǒng)30。當用于產(chǎn)生振動的電 機31在振動時與外部結構物相沖突的情況下,有可能受損。也有可能使外部結構物受損。 這種外部結構物可以為第一基體23。因此,優(yōu)選使上述電機31與上述第一基體23互不干 涉。為此,振動傳遞構件33可以包括分隔構件33a。
[0316] 這種分隔構件33a具有如下功能:S卩,使上述電機31向上述第一基體23的上部分 隔規(guī)定距離以上。
[0317] 另一方面,為了前后振動,振動傳遞構件33具有中心部36。連接構件35可從上述 中心部向前后延伸。優(yōu)選上述中心部36也位于上述第一基體23之上,并在振動時也與上 述第一基體23互不接觸。
[0318] 為了向振動板32傳遞振動,上述連接構件35可包括:水平部35a,實質(zhì)上從上述 中心部36水平地向前方或后方延伸;以及垂直部35b,實質(zhì)上從上述水平部35a向垂直下 方延伸。
[0319] 上述垂直部35b可貫通連接孔47而與振動板32相連接??梢哉f上述垂直部35b 在上述連接孔47與上述彈性構件37相結合。
[0320] 可在上述水平部35a和垂直部35b之間形成振幅限制筋35c。這種筋35c首先可 以為用于加強上述連接構件35的剛性。上述筋35c能夠以限制上述連接構件35尤其向z 方向的下方分隔的距離的方式形成。
[0321] 當進行清掃時,振動幅度應具有規(guī)定的振動幅度。例如,可以為3_至4_。因此, 連接構件35、尤其是水平部35a的位置離上述第一基體23的上表面的分隔距離大于上述規(guī) 定的振動幅度。上述振幅限制筋35c可在上述垂直部35b的附近或在上述連接孔47的附 近,從上述水平部35a向下部延伸。
[0322] 在此,優(yōu)選地,上述振幅限制筋35c從上述第一基體23的上表面以大于上述規(guī)定 振動幅度的方式向上側(cè)分隔。因此,當進行普通的振動清掃時,上述振動限制筋35c并不與 上述第一基體23相接觸。
[0323] 用戶有可能因不注意而向下方拉動上述振動板32。此時,上述振動限制筋35c防 止上述連接構件35過度的向下移動。這是因為,若上述連接構件35的下方位移為規(guī)定幅 度以上時,上述振幅限制筋35c與上述第一基體23的上表面相接觸。因此,不再發(fā)生其以 上的上述連接構件35的下方位移。
[0324] 但在沒有上述振幅限制筋35c的情況下,上述連接構件35的下方位移可能變得更 大。這種下方位移的變大意味著彈性構件37的下方位移變大。由此,得彈性構件37從第 一基體23脫離的可能性變大。可通過上述振幅限制筋35c顯著降低彈性構件37的脫離可 能性。
[0325] 對此進行簡單說明如下。
[0326] 例如,假設當上述彈性構件產(chǎn)生15mm的下方位移時,可從第一基體23脫離。若從 上述連接構件35產(chǎn)生10mm的下方位移,則通過上述振幅限制筋35c不再產(chǎn)生上述連接構 件35進一步的下方位移。與產(chǎn)生10mm的下方位移所需的力量相比,產(chǎn)生追加5mm的下方 位移所需的力量顯著增大。即,由于按規(guī)定的比率上升的力量的連續(xù)性被破壞,因而能夠減 少彈性構件37的脫離可能性。相反,若沒有上述振幅限制筋35c,則會保持力量的連續(xù)性, 因而彈性構件37相對容易地發(fā)生脫離。
[0327] 另一方面,如圖11和圖18所示,上述振幅限制筋35c位于上述彈性構件37之上。 并且,以上述連接孔47為中心,并以半徑大于上述彈性構件37的形態(tài)形成上述振幅限制筋 35c〇
[0328] 因此,如上所述,若在連接構件35產(chǎn)生10mm的下方位移,則上述振幅限制筋35c 與上述彈性構件37相接觸。并且,下方位移越大,越將上述彈性構件37向上述第一基體23 加壓。即,由上述振幅限制筋35c向彈性構件37的加壓力變得更大。由此,彈性構件37的 脫離可能性變得更小。這種振幅限制筋35c可與上述的加壓構件49復合(組合)設置。
[0329] 以下,參照圖11至圖13對振動系統(tǒng)30的彈性支承結構進行更加詳細的說明。
[0330] 以第一基體23為界,用于產(chǎn)生振動并進行傳遞的多個結構(電機、振動傳遞構件) 位于第一基體23的上部。另外,向外部傳遞振動的振動板32位于上述第一基體23的下部。 具體地,延伸構件35的垂直部35b貫通上述第一基體23而與振動板32相連接。
[0331] 在此,在上述第一基體23安裝彈性構件37,可以說以上述彈性構件為界體現(xiàn)上述 的特征。
[0332] 上述振動系統(tǒng)30的各結構均借助振動而形成位移。相反,上述第一基體23可認 為相對固定的結構。這是因為,通過彈性構件向上述第一基體23傳遞的振動或位移與上述 振動系統(tǒng)30的振動或位移相比,小到能夠忽視的程度。
[0333] 因此,由于這種振動和位移的特性,振動系統(tǒng)30和第一基體23的接觸會引起顫動 噪音。
[0334] 根據(jù)本實施例,優(yōu)選上述振動系統(tǒng)30通過上述彈性構件37被彈性支承于上述第 一基體23。另外,優(yōu)選以通過上述彈性構件37,上述振動系統(tǒng)30整體相對于上述第一基體 23發(fā)生振動的方式被支承。
[0335] 由此可見,除了彈性構件37之外,能夠阻斷振動系統(tǒng)30與第一基體23,廣義上能 夠阻斷與其他固定結構之間的接觸,因而能夠顯著降低噪音的產(chǎn)生。
[0336] 并且,通過這種彈性支承結構,可在振動板32的底面整體上產(chǎn)生均勻的振幅。因 此,能夠提高振動面積、即清掃面積,由此能實現(xiàn)整個清掃面積上均勻有效的清掃。
【權利要求】
1. 一種吸塵器,包括用于形成吸入噴嘴的吸入噴嘴部本體以及設置在所述吸入噴嘴部 本體的振動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 上述振動系統(tǒng)包括: 電機,用于產(chǎn)生振動; 振動板,向清掃對象物施加振動;以及 振動傳遞構件,向上述振動板傳遞由上述電機產(chǎn)生的振動, 上述振動系統(tǒng)通過設置在上述吸入噴嘴本體的彈性構件彈性支承于上述吸入噴嘴本 體。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振動傳遞構件包括連接構件,該連接構件分別設置于上述電機的左右,并與上述 彈性構件和上述振動板相結合。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連接構件是從中心部分別向前方和后方延伸后,分別與上述彈性構件相結合。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通過四個彈性支承點彈性支承上述振動系統(tǒng),所述四個彈性支承點由以上述電機為中 心分別設置在前方兩側(cè)和后方兩側(cè)的彈性構件所形成。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通過上述前方兩側(cè)彈性支承點來彈性支承前方振動板,通過上述后方兩側(cè)彈性支承點 來彈性支承后方振動板,且分別單獨設置上述前方振動板和上述后方振動板。
6. 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方振動板和上述后方振動板相互交替地進行上下振動。
7. 根據(jù)權利要求2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振動傳遞構件包括用于容置上述電機的電機容置部,上述連接構件用于連接上述 電機容置部和上述振動板。
8. 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彈性構件固定于上述連接構件和上述本體之間,并通過上述彈性構件的彈力限制 上述振動板的上下振幅。
9. 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通過因旋轉(zhuǎn)軸的偏心負荷引起的旋轉(zhuǎn),上述電機進行自振動。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振動板包括: 底面部,與上述清掃對象物相對應;以及 側(cè)面部,從上述底面向上部延伸而形成, 通過上述側(cè)面,上述振動板可視性地露出在上述吸塵器的外部。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形成于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的連接孔,上述彈性構件固定在上述連接孔。
12. 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電機位于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的上面,上述連接構件貫通上述連接孔而與上述彈 性構件以及位于吸入噴嘴部本體的下面的上述振動板相結合。
13. 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彈性構件包括: 固定部,固定于上述連接孔;以及 連接部,與上述連接構件相連接。
14. 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部包括凸緣部,上述連接孔邊緣的上部和下部插入于該凸緣部, 上述連接部包括貫通孔,用于上述連接構件向上述凸緣部的半徑方向的內(nèi)側(cè)貫通。
15. 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加壓構件,該加壓構件與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相結合而對上述固定部進行加壓, 以防止上述固定部從上述連接孔脫離。
16. 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連接構件包括: 水平部,實質(zhì)上從中心部沿著水平方向延伸; 垂直部,實質(zhì)上從上述水平部向垂直下方延伸,并與上述振動板相結合;以及 振幅限制筋,形成于上述水平部和垂直部之間,用于限制上述連接構件的最大下方位 移。
17. 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振幅限制筋位于上述彈性構件的上部,以在上述連接構件的下方位移為規(guī)定以上 的情況下,將上述彈性構件向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加壓。
18. 根據(jù)權利要求17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振幅限制筋的長度大于上述彈性構件的半徑。
19. 一種吸塵器,是施加振動而吸入灰塵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入噴嘴部本體,用于形成吸入噴嘴; 電機,設置在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的內(nèi)部,并通過旋轉(zhuǎn)軸的偏心負荷進行自振動; 振動板,設置于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的外部,并向清掃對象物施加振動; 振動傳遞構件,向上述振動板傳遞上述電機的振動;以及 彈性構件,將上述電機、振動板及上述振動傳遞構件彈性支承于上述吸入噴嘴部本體, 上述振動傳遞構件包括: 電機容置部,用于容置上述電機,并包括鉸鏈軸;以及 連接構件,用于連接上述電機容置部和上述振動板,并以能夠旋轉(zhuǎn)的方式與上述鉸鏈 軸相連接, 上述鉸鏈軸向上述電機旋轉(zhuǎn)軸的水平方向的前方或后方偏心。
20. 根據(jù)權利要求19所述的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振動板包括: 前方振動板,設置于上述吸入噴嘴的前方;以及 后方振動板,與上述前方振動板另行地單獨設置于上述吸入噴嘴的后方。
【文檔編號】A47L9/02GK104095585SQ201410136485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4月4日
【發(fā)明者】李昌昱, 宋基龍, 河建鎬 申請人:Lg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