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燉鍋。所述燉鍋包括:底座;水箱,所述水箱設在所述底座上;內膽,所述內膽包括內膽本體、設在所述內膽本體上的翻邊以及設在所述內膽本體和所述翻邊中的一個上的內膽蓋,其中所述內膽本體與所述內膽蓋之間限定出加熱腔且所述內膽蓋上設有與所述加熱腔連通的第一排氣孔,所述翻邊上設有與所述水箱相對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內膽蓋外側;和外蓋,所述外蓋設在所述翻邊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側,所述外蓋與所述內膽之間限定出冷卻腔且所述冷卻腔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排氣孔中的每一個均連通,所述冷卻腔與外界連通。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燉鍋具有便于使用、烹飪效果好、不污染環(huán)境等優(yōu)點。
【專利說明】燉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燉鍋。
【背景技術】
[0002]燉鍋在烹飪工作中都會產生大量水蒸氣,現有的燉鍋將水蒸氣直接排放到空氣中,造成水蒸氣的大量流失。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種有用的商業(yè)選擇。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燉鍋。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燉鍋。所述燉鍋包括:底座;水箱,所述水箱設在所述底座上;內膽,所述內膽包括內膽本體、設在所述內膽本體上的翻邊以及設在所述內膽本體和所述翻邊中的一個上的內膽蓋,其中所述內膽本體與所述內膽蓋之間限定出加熱腔且所述內膽蓋上設有與所述加熱腔連通的第一排氣孔,所述翻邊上設有與所述水箱相對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內膽蓋外側;和外蓋,所述外蓋設在所述翻邊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側,所述外蓋與所述內膽之間限定出冷卻腔且所述冷卻腔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排氣孔中的每一個均連通,所述冷卻腔與外界連通。
[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燉鍋通過在所述內膽的翻邊上設置所述外蓋,可以在所述內膽與所述外蓋之間限定出與所述加熱腔和外界均連通的所述冷卻腔,從而可以利用外界的氣體對所述加熱腔內產生的水蒸氣進行冷凝以便得到冷凝水和干燥氣體。由此不僅可以實現回收利用冷凝水,提高烹飪效果,而且可以避免向外界排放水蒸氣,進而避免損壞其他家用電器。因此,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燉鍋具有便于使用、烹飪效果好、不污染環(huán)境等優(yōu)點。
[0006]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燉鍋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0007]所述外蓋上設有進氣孔和第二排氣孔,所述冷卻腔通過所述進氣孔和所述第二排氣孔與外界連通。由此可以使所述燉鍋的結構更加簡單、合理。
[0008]所述燉鍋還包括內蓋,所述內蓋設在所述翻邊上且位于所述冷卻腔內,所述內蓋與所述內膽蓋之間限定出與所述第一排氣孔連通的第一子冷卻腔,所述內蓋與所述外蓋之間限定出與所述第一通孔連通的第二子冷卻腔,其中所述內蓋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子冷卻腔和所述第二子冷卻腔中的每一個均連通的第三排氣孔,所述第二子冷卻腔通過所述進氣孔和所述第二排氣孔與外界連通。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燉鍋通過在所述冷卻腔內設置所述內蓋,從而不僅可以防止外界的氣體對所述加熱腔產生影響,而且可以防止食物營養(yǎng)揮發(fā),保留食物營養(yǎng)。此外在所述燉鍋加熱過程中,用戶無需向所述加熱腔內補充水,方便了用戶使用。
[0010]所述第一排氣孔沿上下方向貫通所述內膽蓋且位于所述內膽蓋的中部。由此可以使所述加熱腔內的水蒸氣更加均勻地進入到所述冷卻腔內。
[0011]所述內蓋包括:內蓋本體;和內蓋裙邊,所述內蓋裙邊設在所述內蓋本體上且從所述內蓋本體向下延伸,所述內蓋裙邊設在所述翻邊上,所述第三排氣孔設在所述內蓋裙邊上。由此可以使所述內蓋的結構更加簡單、合理。
[0012]所述第三排氣孔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三排氣孔沿所述內蓋裙邊的周向間隔開地設置,每個所述第三排氣孔的下端敞開。由此可以使所述第一子冷卻腔內的水蒸氣更加快速地、均勻地進入到所述第二子冷卻腔內。
[0013]所述內膽蓋包括:內膽蓋本體;和內膽蓋裙邊,所述內膽蓋裙邊設在所述內膽蓋本體上且從所述內膽蓋本體向下延伸,所述內膽蓋裙邊設在所述內膽本體和所述翻邊中的一個上,其中所述內膽蓋裙邊上設有第四排氣孔,所述第一子冷卻腔通過所述第四排氣孔與所述加熱腔連通。由此可以使所述內膽蓋的結構更加簡單、合理。
[0014]所述第四排氣孔為多個,多個所述第四排氣孔沿所述內膽蓋裙邊的周向間隔開地設置,每個所述第四排氣孔的下端敞開。由此可以使沿所述內膽蓋的外表面和所述內蓋的內表面流下的冷凝水更加容易地流回所述加熱腔內。
[0015]所述水箱繞所述內膽設置,所述第一通孔為多個且多個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翻邊的周向間隔開。由此可以使冷凝水更加容易地回流到所述水箱內。
[0016]所述外蓋上設有第二排氣孔,所述水箱上設有進氣孔,所述冷卻腔通過所述進氣孔和所述第二排氣孔與外界連通。由此可以使所述燉鍋的結構更加簡單、合理。
[0017]所述燉鍋還包括外殼,所述外殼設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外殼內具有容納腔,所述內膽本體設在所述容納腔內且所述翻邊支承在所述外殼上,所述翻邊上設有第二通孔,所述容納腔通過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冷卻腔連通,其中所述外殼上設有進氣孔,所述外蓋上設有第二排氣孔,所述冷卻腔通過所述進氣孔和所述第二排氣孔與外界連通。由此可以使所述燉鍋的結構更加簡單、合理。
[0018]所述燉鍋還包括風扇,所述風扇設在所述進氣孔內。由此可以使更多的外界的氣體更容易、更快速地進入到所述冷卻腔內,從而可以提高對水蒸氣的冷凝效果。
[0019]所述燉鍋還包括風扇蓋板,所述風扇蓋板設在所述進氣孔內且位于所述風扇上方,其中所述風扇蓋板上設有通風孔。由此不僅可以使所述燉鍋的外形更加簡潔、美觀,而且可以利用所述風扇蓋板保護所述風扇,并防止因用戶觸碰所述風扇而對用戶造成傷害。
[0020]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燉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燉鍋的局部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燉鍋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燉鍋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燉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7]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燉鍋的外蓋的剖視圖;
[0028]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燉鍋的外蓋的結構示意圖;[0029]圖8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燉鍋的內蓋的剖視圖;
[0030]圖9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燉鍋的內蓋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10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燉鍋的風扇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1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個實施例的燉鍋的結構示意圖。
[0033]【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4]燉鍋1、底座10、水箱20、內膽30、加熱腔301、內膽本體310、翻邊320、第一通孔321、內膽蓋330、第一排氣孔331、內膽蓋本體332、內膽蓋裙邊333、第四排氣孔334、外表面335外蓋40、冷卻腔401、進氣孔410、第二排氣孔420、內表面430、內蓋50、外表面51、內表面52、第一子冷卻腔501、第二子冷卻腔502、內蓋本體510、內蓋裙邊520、第三排氣孔521、風扇60、風扇蓋板70、通風孔710、外殼80、容納腔810、內外方向A、上下方向B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36]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順
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37]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38]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39]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0]下面參照圖1和圖2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燉鍋I。如圖1和圖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燉鍋I包括底座10、水箱20、內膽30和外蓋40。
[0041]水箱20設在底座10上。內膽30包括內膽本體310、設在內膽本體310上的翻邊320以及設在內膽本體310和翻邊320中的一個上的內膽蓋330,其中內膽本體310與內膽蓋330之間限定出加熱腔301且內膽蓋330上設有與加熱腔301連通的第一排氣孔331,翻邊320上設有與水箱20相對的第一通孔321且第一通孔321位于內膽蓋330外側。外蓋40設在翻邊320上且外蓋40位于第一通孔321的外側,外蓋40與內膽30之間限定出冷卻腔401且冷卻腔401與第一通孔321和第一排氣孔331中的每一個均連通,冷卻腔401與外界連通。
[0042]在利用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燉鍋I進行加熱時,加熱腔301內產生水蒸氣且水蒸氣通過第一排氣孔331進入到冷卻腔401內。由于冷卻腔401與外界連通,因此外界的氣體可以進入到冷卻腔401內。水蒸氣與來自外界的氣體在冷卻腔401內混合并進行冷凝,從而可以產生冷凝水和干燥氣體。冷凝水可以沿內膽蓋330的外表面335 (內膽蓋330的遠離加熱腔301的表面,即內膽蓋330的與冷卻腔401接觸的表面)和外蓋40的內表面430 (外蓋40的鄰近冷卻腔401的表面,即外蓋40的與冷卻腔401接觸的表面)向下流動,并且冷凝水可以通過第一通孔321流入到水箱20內,從而實現冷凝水的回收利用。
[0043]干燥氣體可以排放到外界。燉鍋I通常放置在廚房內,廚房內有諸多家用電器,如果將燉鍋I產生的水蒸氣直接排放到外界(即直接排放到廚房內),則會對廚房內的家用電器產生不利影響,導致家用電器的電路板發(fā)生短路。
[0044]其中,內膽蓋330的外表面335也可以大體認為是內膽蓋330的上表面,外蓋40的內表面430也可以大體認為是外蓋40的下表面。
[0045]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燉鍋I通過在內膽30的翻邊320上設置外蓋40,可以在內膽30與外蓋40之間限定出與加熱腔301和外界均連通的冷卻腔401,從而可以利用外界的氣體對加熱腔301內產生的水蒸氣進行冷凝以便得到冷凝水和干燥氣體。由此不僅可以實現回收利用冷凝水,提高烹飪效果,而且可以避免向外界排放水蒸氣,進而避免損壞其他家用電器。因此,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燉鍋I具有便于使用、烹飪效果好、不污染環(huán)境等優(yōu)點。
[0046]如圖1-圖7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外蓋40上可以設有進氣孔410和第二排氣孔420,冷卻腔401可以通過進氣孔410和第二排氣孔420與外界連通。換言之,外界的氣體可以通過進氣孔410進入到冷卻腔401內,水蒸氣冷凝后產生的干燥氣體可以通過第二排氣孔420排放到外界。由此可以使燉鍋I的結構更加簡單、合理。
[004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外蓋40上可以設有第二排氣孔420,水箱20上可以設有進氣孔(圖中未示出),冷卻腔401可以通過該進氣孔和第二排氣孔420與外界連通。具體而言,外界的氣體可以通過該進氣孔進入到水箱20內,然后通過第一通孔321進入到冷卻腔401內。水蒸氣冷凝后產生的干燥氣體可以通過第二排氣孔420排放到外界。由此可以使燉鍋I的結構更加簡單、合理。有利地,該進氣孔可以設在水箱20的側壁上。
[0048]如圖1和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燉鍋I還可以包括外殼80,外殼80可以設在底座10上且外殼80內可以具有容納腔810,內膽本體310可以設在容納腔810內且翻邊320可以支承在外殼80上,外殼80可以上設有第二通孔(圖中未示出),容納腔810可以通過所述第二通孔與冷卻腔401連通。其中,外殼80上可以設有進氣孔(圖中未示出),外蓋40上可以設有第二排氣孔420,冷卻腔401可以通過該進氣孔和第二排氣孔420與外界連通。具體而言,外界的氣體可以通過該進氣孔進入到容納腔810內,然后可以通過該第二通孔進入到冷卻腔401內。水蒸氣冷凝后產生的干燥氣體可以通過第二排氣孔420排放到外界。由此可以使燉鍋I的結構更加簡單、合理。有利地,該進氣孔可以設在容納腔810的側壁上。
[004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圖6所示,燉鍋I還可以包括風扇60,風扇60可以設在進氣孔410內。在利用燉鍋I進行加熱時,可以啟動風扇60以將外界的氣體吹入冷卻腔401內。通過在進氣孔410內設置風扇60,可以使更多的外界的氣體更容易、更快速地進入到冷卻腔401內,從而可以提高對水蒸氣的冷凝效果。由此不僅可以更多地回收利用冷凝水,而且可以進一步降低排放到外界的干燥氣體的濕度。
[0050]如圖1-圖6和圖10所示,有利地,燉鍋I還可以包括風扇蓋板70,風扇蓋板70可以設在進氣孔410內且風扇蓋板70可以位于風扇60上方,其中風扇蓋板70上可以設有通風孔710。由此不僅可以使燉鍋I的外形更加簡潔、美觀,而且可以利用風扇蓋板70保護風扇60,并防止因用戶觸碰風扇60而對用戶造成傷害。
[005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圖3-圖5、圖8和圖9所示,燉鍋I還可以包括內蓋50,內蓋50可以設在翻邊320上且內蓋50可以位于冷卻腔401內,內蓋50與內膽蓋330之間可以限定出與第一排氣孔331連通的第一子冷卻腔501,內蓋50與外蓋40之間可以限定出與第一通孔321連通的第二子冷卻腔502。其中,內蓋50上可以設有與第一子冷卻腔501和第二子冷卻腔502中的每一個均連通的第三排氣孔521,第二子冷卻腔502可以通過進氣孔410和第二排氣孔420與外界連通。換言之,內蓋50可以位于第一通孔321的內偵U。其中,鄰近燉鍋I的中部的方向是向內,遠離燉鍋I的中部的方向是向外。內外方向如圖1-圖5中的箭頭A所不。
[0052]在利用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燉鍋I進行加熱時,加熱腔301內產生水蒸氣且水蒸氣通過第一排氣孔331進入到第一子冷卻腔501內。水蒸氣逐漸充滿整個第一子冷卻腔501,此時第一子冷卻腔501成為一個恒溫腔體,從而可以防止外界的氣體對加熱腔301產生影響。水蒸氣充滿整個第一子冷卻腔501后,多余的水蒸氣可以從第三排氣孔521進入到第二子冷卻腔502內,并與來自外界的氣體混合并進行冷凝,從而可以產生冷凝水和干燥氣體。冷凝水可以沿外蓋40的內表面430和內蓋50的外表面51 (內蓋50的遠離第一子冷卻腔501的表面,即內蓋50的與第二子冷卻腔502接觸的表面)向下流動,并且冷凝水可以通過第一通孔321流入到水箱20內,從而實現冷凝水的回收利用。干燥氣體可以通過第二排氣孔420排放到外界。
[0053]外界的氣體進入到第二子冷卻腔502內后,內蓋50的外表面51的溫度急劇下降,第一子冷卻腔501內的水蒸氣也發(fā)生冷凝,產生的冷凝水可以沿內膽蓋330的外表面335和內蓋50的內表面52 (內蓋50的鄰近第一子冷卻腔501的表面,即內蓋50的與第一子冷卻腔501接觸的表面)向下流動,并最終流回加熱腔301內。由此不僅可以防止食物營養(yǎng)揮發(fā),保留食物營養(yǎng),而且在燉鍋I加熱過程中,用戶無需向加熱腔301內補充水,方便了用戶使用。
[0054]其中,內蓋50的外表面51也可以大體認為是內蓋50的上表面,內蓋50的內表面52也可以大體認為是內蓋50的下表面。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燉鍋I通過在冷卻腔401內設置內蓋50,從而不僅可以防止外界的氣體對加熱腔301產生影響,而且可以防止食物營養(yǎng)揮發(fā),保留食物營養(yǎng)。此外在燉鍋I加熱過程中,用戶無需向加熱腔301內補充水,方便了用戶使用。
[0055]內蓋50可以通過螺釘、螺栓等緊固件連接在外蓋40下方,如圖5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中,內蓋也可以通過螺釘、螺栓等緊固件連接在內膽蓋330上方,如圖11示。
[0056]如圖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中,內膽蓋330可以包括內膽蓋本體332和內膽蓋裙邊333。內膽蓋裙邊333可以設在內膽蓋本體332上且內膽蓋裙邊333可以從內膽蓋本體332向下延伸,內膽蓋裙邊333可以設在內膽本體310和翻邊320中的一個上。其中,內膽蓋裙邊333上可以設有第四排氣孔334,第一子冷卻腔501可以通過第四排氣孔334與加熱腔301連通。也就是說,沿內膽蓋330的外表面335和內蓋50的內表面52流下的冷凝水可以通過第四排氣孔334流回加熱腔301內。由此可以使內膽蓋330的結構更加簡單、合理。
[0057]有利地,第四排氣孔334可以為多個,多個第四排氣孔334可以沿內膽蓋裙邊333的周向間隔開地設置,每個第四排氣孔334的下端敞開。由此可以使沿內膽蓋330的外表面335和內蓋50的內表面52流下的冷凝水更加容易地流回加熱腔301內。具體地,多個第四排氣孔334可以沿內膽蓋裙邊333的周向等間隔地設置,內膽蓋本體332和內膽蓋裙邊333可以一體形成。
[0058]如圖1-圖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示例中,第一排氣孔331可以沿上下方向貫通內膽蓋330且第一排氣孔331可以位于內膽蓋330的中部。由此可以使加熱腔301內的水蒸氣更加均勻地進入到冷卻腔401 (第一子冷卻腔501)內。其中,上下方向如圖1-圖4中的箭頭B所不。
[005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中,如圖3-圖5、圖8和圖9所示,內蓋50可以包括內蓋本體510和內蓋裙邊520。內蓋裙邊520可以設在內蓋本體510上且內蓋裙邊520可以從內蓋本體510向下延伸,內蓋裙邊520可以設在翻邊320上,第三排氣孔521可以設在內蓋裙邊520上。由此可以使內蓋50的結構更加簡單、合理。有利地,內蓋本體510和內蓋裙邊520可以一體形成。
[0060]具體地,第三排氣孔521可以為多個,多個第三排氣孔521可以沿內蓋裙邊520的周向間隔開地設置,每個第三排氣孔521的下端敞開。由此可以使第一子冷卻腔501內的水蒸氣更加快速地、均勻地進入到第二子冷卻腔502內。有利地,多個第三排氣孔521可以沿內蓋裙邊520的周向等間隔地設置。
[0061]有利地,水箱20可以繞內膽30設置,第一通孔321可以為多個且多個第一通孔321可以沿翻邊320的周向間隔開。由此可以使冷凝水更加容易地回流到水箱20內。
[0062]內蓋50與外蓋40可以通過螺桿與螺母的配合安裝在一起或者內蓋50與內膽蓋330可以通過螺桿與螺母的配合安裝在一起。
[0063]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0064]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
【權利要求】
1.一種燉鍋,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水箱,所述水箱設在所述底座上; 內膽,所述內膽包括內膽本體、設在所述內膽本體上的翻邊以及設在所述內膽本體和所述翻邊中的一個上的內膽蓋,其中所述內膽本體與所述內膽蓋之間限定出加熱腔且所述內膽蓋上設有與所述加熱腔連通的第一排氣孔,所述翻邊上設有與所述水箱相對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內膽蓋外側;和 外蓋,所述外蓋設在所述翻邊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側,所述外蓋與所述內膽之間限定出冷卻腔且所述冷卻腔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排氣孔中的每一個均連通,所述冷卻腔與外界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燉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蓋上設有進氣孔和第二排氣孔,所述冷卻腔通過所述進氣孔和所述第二排氣孔與外界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燉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內蓋,所述內蓋設在所述翻邊上且位于所述冷卻腔內,所述內蓋與所述內膽蓋之間限定出與所述第一排氣孔連通的第一子冷卻腔,所述內蓋與所述外蓋之間限定出與所述第一通孔連通的第二子冷卻腔,其中所述內蓋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子冷卻腔和所述第二子冷卻腔中的每一個均連通的第三排氣孔,所述第二子冷卻腔通過所述進氣孔和所述第二排氣孔與外界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燉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氣孔沿上下方向貫通所述內膽蓋且位于所述內膽蓋的中 部。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燉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蓋包括: 內蓋本體;和 內蓋裙邊,所述內蓋裙邊設在所述內蓋本體上且從所述內蓋本體向下延伸,所述內蓋裙邊設在所述翻邊上,所述第三排氣孔設在所述內蓋裙邊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燉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排氣孔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三排氣孔沿所述內蓋裙邊的周向間隔開地設置,每個所述第三排氣孔的下端敞開。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燉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膽蓋包括: 內膽蓋本體;和 內膽蓋裙邊,所述內膽蓋裙邊設在所述內膽蓋本體上且從所述內膽蓋本體向下延伸,所述內膽蓋裙邊設在所述內膽本體和所述翻邊中的一個上,其中所述內膽蓋裙邊上設有第四排氣孔,所述第一子冷卻腔通過所述第四排氣孔與所述加熱腔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燉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排氣孔為多個,多個所述第四排氣孔沿所述內膽蓋裙邊的周向間隔開地設置,每個所述第四排氣孔的下端敞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燉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繞所述內膽設置,所述第一通孔為多個且多個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翻邊的周向間隔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燉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蓋上設有第二排氣孔,所述水箱上設有進氣孔,所述冷卻腔通過所述進氣孔和所述第二排氣孔與外界連通。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燉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外殼,所述外殼設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外殼內具有容納腔,所述內膽本體設在所述容納腔內且所述翻邊支承在所述外殼上,所述翻邊上設有第二通孔,所述容納腔通過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冷卻腔連通,其中所述外殼上設有進氣孔,所述外蓋上設有第二排氣孔,所述冷卻腔通過所述進氣孔和所述第二排氣孔與外界連通。
12.根據權利要求2、10或11所述的燉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風扇,所述風扇設在所述進氣孔內。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燉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風扇蓋板,所述風扇蓋板設在所述進氣孔內且位于所述風扇上方,其中所述風扇蓋板上設有通風孔。
【文檔編號】A47J36/38GK203447173SQ201320465368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7月31日
【發(fā)明者】楊云, 朱華煒, 吳金水, 何新華, 邢鳳雷 申請人: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市順德區(qū)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