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智能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康復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的講是指一種智能枕。
背景技術:
目前,許多患有頸椎病患者都使用普通的枕頭,但這些枕頭高低不可調整,不能 保證仰臥位低,側臥位適當增高。睡眠使用的普通枕頭如果保證仰臥位標準高度時,側臥位 則低,側臥位標準高度時,仰臥位則高,不能保證頸椎處于中間位,這樣就導致頸部肌肉、韌 帶前后或左右總有一側處于緊張狀態(tài),頸椎間盤受力不均,且側臥位枕頭過低時,下側肩部 受力增加。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普通枕頭無法同時滿足側臥位和仰臥位的高度要求的問題,本實用新型 提供一種智能枕,該智能枕具有以下優(yōu)點同時滿足側臥位和仰臥位的高度要求;無論仰 臥,還是側臥,都能保證頸椎處于中立位,對稱肌肉、韌帶均處于松弛狀態(tài),間盤均衡受力, 避免單側肌肉、韌帶緊張;側臥位枕頭增高可減輕肩部壓力;對于頸椎病患者有治療和保 持治療后效果的作用;充氣泵和枕頭遠隔分離,保持睡眠時的安靜狀態(tài)。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枕,主要包括充氣枕、 肩部寬度感應器、充氣柱、導線、繼電器、充氣管、充氣泵、壓力高度轉換旋鈕、充氣連接孔, 其特征是充氣枕內部設有充氣柱,近肩處設有肩部寬度感應器,側壁設有壓力高度轉換旋 鈕和充氣連接孔,充氣連接孔連接充氣管,充氣管連接充氣泵,肩部寬度感應器通過導線連 接繼電器,繼電器通過導線連接壓力高度轉換旋鈕。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同時滿足側臥位和仰臥位的高度要求;無論仰臥,還是 側臥,都能保證頸椎處于中立位,對稱肌肉、韌帶均處于松弛狀態(tài),間盤均衡受力,避免單側 肌肉、韌帶緊張;側臥位枕頭增高可減輕肩部壓力;對于頸椎病患者有治療和保持治療后 效果的作用;充氣泵和枕頭遠隔分離,保持睡眠時的安靜狀態(tài)。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1.充氣枕、2.肩部寬度感應器、3.充氣柱、4.導線、5.繼電器、6.充氣 管、7.充氣泵、8.壓力高度轉換旋鈕、9.充氣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一種智能枕,主要包括充氣枕1、肩部寬度感應器2、充氣柱3、導線4、繼電器5、充 氣管6、充氣泵7、壓力高度轉換旋鈕8、充氣連接孔9,其特征是充氣枕1內部設有充氣柱 3,近肩處設有肩部寬度感應器2,側壁設有壓力高度轉換旋鈕8和充氣連接孔9,充氣連接 孔9連接充氣管6,充氣管6連接充氣泵7,肩部寬度感應器2通過導線4連接繼電器5,繼 電器5通過導線4連接壓力高度轉換旋鈕8。枕頭近肩側邊緣內安裝有肩部寬度感應器2,側臥位時,通過感應轉換裝置啟動通 電繼電器5,關閉壓力高度轉換旋鈕8上的泄氣開關,達到壓力后,繼電器自動斷電,停止充氣。平臥時自動斷電,放氣泄壓。 該智能枕的有益效果是,同時滿足側臥位和仰臥位的高度要求;無論仰臥,還是側 臥,都能保證頸椎處于中立位,對稱肌肉、韌帶均處于松弛狀態(tài),間盤均衡受力,避免單側肌 肉、韌帶緊張;側臥位枕頭增高可減輕肩部壓力;對于頸椎病患者有治療和保持治療后效 果的作用;充氣泵和枕頭遠隔分離,保持睡眠時的安靜狀態(tài)。
權利要求1. 一種智能枕,主要包括充氣枕(1)、肩部寬度感應器(2)、充氣柱(3)、導線(4)、繼電 器(5)、充氣管(6)、充氣泵(7)、壓力高度轉換旋鈕(8)、充氣連接孔(9),其特征是充氣枕 (1)內部設有充氣柱(3 ),近肩處設有肩部寬度感應器(2 ),側壁設有壓力高度轉換旋鈕(8 ) 和充氣連接孔(9),充氣連接孔(9)連接充氣管(6),充氣管(6)連接充氣泵(7),肩部寬度 感應器(2 )通過導線(4)連接繼電器(5 ),繼電器(5 )通過導線(4)連接壓力高度轉換旋鈕 (8)。
專利摘要一種智能枕,其特征是充氣枕1內部設有充氣柱3,近肩處設有肩部寬度感應器2,側壁設有壓力高度轉換旋鈕8和充氣連接孔9,充氣連接孔9連接充氣管6,充氣管6連接充氣泵7,肩部寬度感應器2通過導線4連接繼電器5,繼電器5通過導線4連接壓力高度轉換旋鈕8。該智能枕的有益效果是,同時滿足側臥位和仰臥位的高度要求;無論仰臥,還是側臥,都能保證頸椎處于中立位,對稱肌肉、韌帶均處于松弛狀態(tài),間盤均衡受力,避免單側肌肉、韌帶緊張;側臥位枕頭增高可減輕肩部壓力;對于頸椎病患者有治療和保持治療后效果的作用;充氣泵和枕頭遠隔分離,保持睡眠時的安靜狀態(tài)。
文檔編號A47G9/10GK201911749SQ20112005139
公開日2011年8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1日
發(fā)明者趙振峰 申請人:趙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