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曲伸的吸管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食品包裝的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飲料包裝的吸管附件。
背景技術(shù):
經(jīng)專利局批準的實用新型專利“可伸縮的吸管附件ZL200520042185. 9”及其改進 的“新型可伸縮的吸管附件ZL200820059609.2”的說明書中闡明了附件在完成單件實驗的 基礎(chǔ)上的工作原理。證實了使用這種專利技術(shù)可獲得潔凈、保健、方便、美觀的吸液效果。專利批準后,曾與有關(guān)企業(yè)聯(lián)系,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化。希望在試用時,用手工將附件投入 空瓶后,再上生產(chǎn)線灌裝及扣蓋。但因大企業(yè)灌裝生產(chǎn)線的產(chǎn)量為300 600瓶/分,手工 投放,不能跟上生產(chǎn)節(jié)拍。此外,已有的生產(chǎn)線廠房布局緊湊,沒有空間安裝新增加的吸管 投放裝置。對此,采用對策如下(1)對產(chǎn)量在100瓶/分以下的小型生產(chǎn)線,仍然采用“ZL200820059609. 2”的專利技術(shù),用手工投放吸管附件,積累經(jīng)驗后,在新制造的飲料生產(chǎn)線可增加高速運轉(zhuǎn)的投放 吸管的裝置。但需要等待商機。( 對國內(nèi)外已有的眾多高速生產(chǎn)線,只得改變吸管附件的投放工藝。在完成灌裝 及扣蓋,飲料瓶脫離生產(chǎn)線后,在瓶外部可靠地外掛貼合的吸管附件。由飲用者將吸管投入 瓶內(nèi),并儲存在瓶內(nèi)。實用新型的內(nèi)容基于上述對策O),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曲伸的吸管,取代可伸縮的吸管,而且 除去浮卡子,但仍具有伸縮功能,使得吸管結(jié)構(gòu)簡化,降低成本,擴大吸管市場。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列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F(xiàn)以廣泛使用的飲料瓶為例曲伸吸管(以下簡稱吸管)按需要具有數(shù)個波紋段,可將吸管根據(jù)不同情況彎曲 成空間折線。它的伸展長度為收縮長度的2倍左右。在斜管尖上壓制一加強梗,提高管尖 剛度。為減少吸管污染,沿吸管全長被包容在塑料套內(nèi)。這些技術(shù)措施反映在權(quán)利要求書 中。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對已有眾多的高速灌裝線所生產(chǎn)的大量瓶裝飲料,脫 離生產(chǎn)線后,可以外掛貼合的曲伸吸管。飲用者由塑料套中取出吸管,而手指不直接與吸管 接觸,可將吸管投入瓶內(nèi),彎曲成波浪形,而且支撐在瓶內(nèi)。飲用時,用嘴唇或門牙將吸管拉 伸到所需狀態(tài),飲畢后可將吸管退入瓶內(nèi),擰緊瓶蓋(參見另一專利)。可重復如此飲用。 曲伸管除了具有“ZL200820059606.2”專利的潔凈、保健的吸液效果外,另有阻止口中污染 飲料回流到瓶內(nèi)的功能。瓶內(nèi)飲料不可能一口氣連續(xù)飲完,當暫停時,口中飲料有部分回流 到瓶內(nèi),成為一新的污染源。曲伸管因吸管較長,由口中回流的飲料可暫時停留在吸管內(nèi), 再次吸飲時,先吸飲回流的飲料,有利瓶中飲料儲存。管尖上的加強梗,提高管尖剛度,有利刺破塑料套及容器的密封。在取出吸管時,特殊的塑料套隔離手指與吸管的接觸,降低對吸管的污染傳遞。3[0014]采用曲伸管,代替伸縮管,雖然增加飲用者的操作,但因除去浮卡子,結(jié)構(gòu)簡化,可 降低成本。尤其是擴大吸管的應(yīng)用,使飲用過程潔凈、保健。
[0015]
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0016]圖1為可曲伸、強管尖及低污染的吸管附件的示意圖(以下簡稱曲伸吸管),其中 1為吸管主體、2為塑料套、21為塑料套封口。[0017]圖2為圖1的K-K剖面的放大示意圖。[0018]圖3為曲伸吸管1的伸展示意圖。[0019]圖4為一般吸管(如利樂包的吸管)的斜管尖示意圖。[0020]圖5為一般吸管的管尖,但受力4過大,管尖失去穩(wěn)定性的示意圖。這將影響工 作。[0021]圖6為圖3的B部份放大示意圖,在管尖壓制一加強梗,增強管尖的剛度。[0022]圖7為圖6的E向視圖。[0023]圖8為圖6的L-L剖面放大圖,表明加強梗的剖面。[0024]圖9為圖3的A部份的放大示意圖,表明吸管上的波紋段11。[0025]圖10為塑料套2褪出吸管時,在套外施加力111、112、113、114,使波紋段彎曲的示意圖。[0026]圖11為整個吸管彎曲成微波形后,插入飲料瓶3的示意圖。[0027]圖12為吸管插入瓶后,在吸管上端13,施加軸向力5的示意圖。[0028]圖13為瓶蓋6擰上后,吸管1的頂端13保留在瓶蓋6的錐腔61內(nèi)的示意圖。(詳 見另一專利)。[0029]圖14為瓶蓋打開后,將吸管拉到所需狀態(tài),吸飲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現(xiàn)有眾多的高速飲料灌裝生產(chǎn)線已定型生產(chǎn)。如前所述“ZL200820059606. 2”的 專利技術(shù)是不能直接使用。為了使吸管技術(shù)能擴大推廣,必須對吸管加以改變。如圖1所 示,在吸管1上制作數(shù)個O個 10個),如圖9所示的波紋段11。波紋段的數(shù)量、長度及 間距根據(jù)不同飲料瓶而定。曲伸吸管可按外掛于瓶的貼合要求,吸飲條件,彎曲成空間折 線。吸管插入瓶后,支撐在瓶內(nèi)飲料中,如圖13所示。[0031]為了吸管外表潔凈,在管外沿伸展全長包容在塑料套2內(nèi),如圖1所示。塑料套的 兩端21密封。[0032]一般利樂包的吸管,為了刺破包裝的塑料套及插入孔,吸管的一端為斜管尖,如圖 4所示。對較強的密封或插入孔,使得管尖受力4較大,可能使管尖失去穩(wěn)定性,不能工作, 如圖5所示。對此,在管尖處沿軸向壓制一加強梗12,如圖6、圖7、圖8所示。梗的斷面為 半圓形,長度為斜管尖的2/3。[0033]當吸管尖刺破塑料套2的一端密封后,塑料套2可由吸管褪出。為了避免手指與 吸管接觸傳遞污染,由圖10可見,手指在套外施加力111、112、113、114,使波紋段11產(chǎn)生 彎曲。波紋段的中心偏離原有位置,產(chǎn)生偏心距。例如圖11的波紋段中心120與原有在中心線的位置119之間為偏心距。塑料套2陸續(xù)褪出,依次加力115、116、117、118,使得各個 波紋段彎曲,彎曲方向左右間隔,但在同一平面內(nèi),形成一個小波幅的平面波形。由圖11可 見,小波幅吸管可順利插入飲料瓶3內(nèi)部。吸管的伸展長度為瓶高的2倍左右。在吸管上 端施加軸向力5,因偏心距的作用,對每一波紋段產(chǎn)生彎曲力矩,使得吸管形成在一個平面 內(nèi),而波幅較大的波形,使得吸管長度縮小,但在瓶口處保留一段13,如圖12所示。隨之將瓶蓋6擰上,吸管上段13進入瓶蓋上部錐腔61 (參見另外專利),當擰緊瓶 蓋,錐腔頂面壓向吸管。瓶蓋擰緊后,吸管懸浮或者支撐在瓶內(nèi),如圖13所示。飲用時,擰開瓶蓋,吸飲者用嘴唇或門牙銜住吸管上段13,向上拔出吸管,如圖14 所示。由于瓶頸比瓶體小,因而吸管的大波幅卡在瓶內(nèi)壁,迫使大波幅縮小,吸管才能脫離 瓶口,最終達到所需狀態(tài),吸管長度增大。如果飲料瓶大,儲存量較多,不可能一口氣飲完??煞謺r段吸飲(每隔一段時間 吸飲),當停止飲用時,可用瓶蓋的錐腔61的頂面將吸管推入瓶內(nèi)后,將蓋擰緊,恢復圖13 狀態(tài),避免泄漏,較少污染。如果口銜瓶口,大流量飲用,當停止飲用時,口腔中已污染的殘余飲料回流到瓶 內(nèi),成為瓶內(nèi)飲料的污染源。用吸管時,回流飲料可儲存在吸管內(nèi),而且回流量小。采用曲 伸吸管,因管長,可儲存較多回流飲料,下次吸飲時,首先吸入口腔,避免或減弱瓶內(nèi)飲料污^fe ο雖然吸飲者增加一投管的操作,但除去浮卡子,使結(jié)構(gòu)簡化,降低成本,而且繼承 伸縮吸管(ZL200820059606. 2)潔凈、保健、美觀的功能。權(quán)利要求1.一種可曲伸的吸管附件,由吸管主體(1),塑料套(2)組成,其特征是吸管主體(1) 外表面制作數(shù)個波紋段;在吸管的一端為斜管尖,在斜管尖上沿軸向壓制一加強梗;沿吸 管主體(1)的伸展全長,被包容在塑料套O)內(nèi),塑料套的兩端密封。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曲伸的吸管附件的特征是在吸管主體上制作的波紋 段數(shù)量為2 10個,具體數(shù)量及其長度、間距取決于飲料容器。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曲伸的吸管附件的特征是在吸管主體的斜管尖處, 沿縱向?qū)ΨQ地壓制的加強梗,其斷面為半圓形,長度為斜管尖的2/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曲伸的吸管附件。它是對已批準的ZL200820059606.2號專利的發(fā)展??汕煳芨郊晌苤黧w及塑料套組成。在吸管主體的外表面制作2個~10個波紋段,波紋段的具體數(shù)量及其長度和間距取決飲料容器的幾何尺寸。吸管可按照需要彎曲成空間折線,它可靠地外掛而且貼合飲料容器,在吸管的一端為斜管尖。在管尖處,沿縱向?qū)ΨQ地壓制加強梗。它可增強管尖的剛度,有利刺穿塑料套及飲料容器的密封。沿吸管的伸展長度,被塑料套包容。飲用時,用管尖刺破塑料套,塑料套由吸管主體褪出時,手指不與吸管直接接觸,可將吸管主體彎曲成所需要的空間折線,免除手指污染的傳遞。
文檔編號A47G21/18GK201822524SQ20102058494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11月1日
發(fā)明者王為先 申請人:王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