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聚熱節(jié)能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民用炊具,具體說是一種圓底鍋。
背景技術(shù):
我國傳統(tǒng)的鐵鍋都是半球形,底部圓滑,放在鍋子上時,火焰產(chǎn)生的熱 量燒烤鍋底并沿鍋底外壁散發(fā),熱量在鍋底部停留時間短,或者說鍋吸熱效 果差。為解決這一問題,改進的主要方式是在鍋底增加了吸熱片,使鍋的受 熱面積增加,提高了吸熱效果,但由于是等間距、等高設(shè)置吸熱片,并沒有 改變熱量散發(fā)的情況,火焰的熱量仍能沿吸熱片間的間隙損失掉,聚熱節(jié)能 效果仍不理想。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聚熱功能,受熱均勻、節(jié)能效果好 的聚熱節(jié)能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如附圖所示,球形鍋底上沿徑向立式 分布吸熱片,其特征在于吸熱片有高低兩種規(guī)格,高、低吸熱片相互錯開布 置,所有高片長度相等,所有高片前端位于以鍋底中心為圓心同一半徑的圓 周上,所有低片長度相等,所有低片前端位于鍋底中心為圓心同一半徑的圓 周上,在高片上鑄有一圈圓錐面聚火罩。
高低吸熱片錯開設(shè)置延長了火焰在鍋底的滯留時間,聚火罩增加了受熱 面積,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火焰沿鍋底向外散發(fā),迫使火焰沿吸熱片與聚火 罩形成的通道通過,讓火焰與鍋體保持良好的接觸,提高了鍋體的受熱效果,
可節(jié)能30%以上。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仰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之二,為表示清楚,去掉聚火罩; 附圖4為與附圖3對應(yīng)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鍋體上口直徑450毫米,吸熱片與鍋鑄為一體,高吸熱片(2)高度為25 亳米,長160毫米,低吸熱片(1 )高度為18亳米,長160亳米,高、低吸
熱片按高、低、高、低.......相互錯開布置,高吸熱片前端位于以鍋底中心
為圓心半徑為80亳米的圓周上,低吸熱片前端位于以鍋底中心為圓心半徑為 140亳米的圓周上,低片前端所在圓周半徑大于高片前端所在直徑,在高片上 鑄有一圈圓錐面聚火罩(3)。
權(quán)利要求1、聚熱節(jié)能鍋,球形鍋底上沿徑向立式分布吸熱片,其特征在于吸熱片有高低兩種規(guī)格,高、低吸熱片相互錯開布置,所有高片長度相等,所有高片前端位于以鍋底中心為圓心同一半徑的圓周上,所有低片長度相等,所有低片前端位于鍋底中心為圓心同一半徑的圓周上,在高片上鑄有一圈圓錐面聚火罩。
專利摘要聚熱節(jié)能鍋。球形鍋底上沿徑向立式分布吸熱片,其特征在于吸熱片有高低兩種規(guī)格,高、低吸熱片相互錯開布置,所有高片長度相等,所有高片前端位于以鍋底中心為圓心同一半徑的圓周上,所有低片長度相等,所有低片前端位于鍋底中心為圓心同一半徑的圓周上,在高片上鑄有一圈圓錐面聚火罩。高低吸熱片錯開設(shè)置延長了火焰在鍋底的滯留時間,聚火罩增加了受熱面積,防止了火焰沿鍋底散發(fā),提高了鍋體的受熱效果。
文檔編號A47J27/00GK201227156SQ20082007218
公開日2009年4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3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7月30日
發(fā)明者胡春生 申請人:胡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