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瘙癢癥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傳統(tǒng)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yī)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瘙癢癥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瘙癢癥系指臨床上無原發(fā)損害,且以瘙癢為主的感覺功能異常性皮膚病。本病發(fā)生隨年齡、季節(jié)而有不同,一般以老年人多見,冬夏易發(fā),常為陣發(fā)性,尤以夜間為重,嚴重者呈持續(xù)性瘙癢伴陣發(fā)性加劇。由于頻繁搔抓,皮膚常出現(xiàn)抓痕、血痂、色素沉著、濕疹化、苔蘚化等繼發(fā)損害。目前,臨床上治療瘙癢癥常采用抗組胺藥、糖皮質(zhì)激素、鈣劑、維生素C、硫代硫酸鈉及鎮(zhèn)靜催眠等化學藥物進行治療。上述藥物治療瘙癢癥存在療效不理想、藥物依賴性強、停藥后病情復發(fā)的問題。
[0003]中醫(yī)認為,瘙癢癥多因風邪外襲,或因血熱內(nèi)擾,或血虛失養(yǎng)、生活飲食失節(jié)致使?jié)駸醿?nèi)蘊,又外感濕熱邪,浸淫肌膚所致。
[0004]根據(jù)中醫(yī)理論,針對瘙癢癥的發(fā)病機理,以養(yǎng)血潤燥、疏風祛濕、清熱解毒為治則,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抗組胺類、激素類等藥物治療瘙癢癥存在療效不理想、藥物依賴性強、停藥后病情復發(fā)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配制方便、藥源廣、成本低、療效顯著、作用可靠、無副作用的治療瘙癢癥的中藥組合物。
[0006]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瘙癢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白術10-30份,槐花10-20份,荊芥5-15份,徐長卿10-20份,茵陳10-20份,白芷5-15份,馬齒莧10-20份,黃精10-20份,防風5-15份,制何首烏10-20份,牡丹皮10-20份,蒼術5-15份,川芎10-20份,地骨皮5-15份,百合10-20份,山茱萸10-20份,虎杖5-15份,黨參10-20份,木香5_15份,黃柏10-20份,白鮮皮5_15份,竹茹10-20份,甘草5-15份。
[0007]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瘙癢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白術20份,槐花15份,荊芥1份,徐長卿15份,茵陳15份,白芷1份,馬齒莧15份,黃精15份,防風1份,制何首烏15份,牡丹皮15份,蒼術1份,川芎15份,地骨皮1份,百合15份,山茱萸15份,虎杖10份,黨參15份,木香10份,黃柏15份,白鮮皮10份,竹茹15份,甘草10份。
[0008]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是在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和臨床經(jīng)驗指導下,精選藥物組方。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中: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槐花具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效;荊芥具有解表散風、透疹、消瘡、止血的功效;徐長卿具有鎮(zhèn)痛、止咳、利水消腫、活血解毒的功效;茵陳具有清熱利濕、保肝利膽的功效;白芷具有解表散寒、祛風通竅、活血止痛、燥濕止帶、消腫排膿的功效;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的功效;黃精具有滋腎潤肺、補脾益氣、養(yǎng)陰生津的功效;防風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定搐的功效;制何首烏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fā),強筋骨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的功效;蒼術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氣開郁、祛風止痛的功效;地骨皮具有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的功效;百合具有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滋補精血的功效;山茱萸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的功效;虎杖具有清熱解毒、利膽退黃、祛風利濕、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的功效;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氣止痛、調(diào)中導滯的功效;黃柏具有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的功效;白鮮皮具有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的功效;竹茹具有清熱瀉火、滌痰涼血、除煩開郁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調(diào)和諸藥的功效。本發(fā)明組合物中的藥物組分經(jīng)辯證配伍,在作用上相輔相成,具有協(xié)同作用,共奏養(yǎng)血潤燥、疏風祛濕、清熱解毒、活血化淤之功效,對瘙癢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0009]本發(fā)明組合物的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藥原料,其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其遵循中醫(y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采用水煎服用。經(jīng)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作用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xiàn)毒副作用。總有效率94%,治愈率達72%。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
[0011]實施例1
一種治療瘙癢癥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白術20g,槐花15g,荊芥10g,徐長卿15g,茵陳15g,白芷10g,馬齒莧15g,黃精15g,防風10g,制何首烏15g,牡丹皮15區(qū),蒼術1(^,川考158,地骨皮1(^,百合158,山茱萸158,虎杖1(^,黨參158,木香1(^,黃柏15g,白鮮皮10g,竹苑15g,甘草10g。
[0012]實施例2
一種治療瘙癢癥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白術30g,槐花1g,荊芥15g,徐長卿10g,茵陳20g,白芷5g,馬齒莧20g,黃精10g,防風15g,制何首烏10g,牡丹皮20g,蒼術5g,川考20g,地骨皮5g,百合20g,山茱萸10g,虎杖15g,黨參10g,木香15g,黃柏10g,白鮮皮15g,竹苑10g,甘草15g。
[0013]實施例3
一種治療瘙癢癥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白術1g,槐花20g,荊芥5g,徐長卿20g,茵陳10g,白芷15g,馬齒莧10g,黃精20g,防風5g,制何首烏20g,牡丹皮10g,蒼術15g,川考10g,地骨皮15g,百合10g,山茱萸20g,虎杖5g,黨參20g,木香5g,黃柏20g,白鮮皮5g,竹苑20g,甘草5g。
[0014]實施例4
一種治療瘙癢癥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白術23g,槐花18g,荊芥13g,徐長卿18g,茵陳18g,白芷13g,馬齒莧18g,黃精18g,防風13g,制何首烏18g,牡丹皮18區(qū),蒼術138,川考188,地骨皮138,百合188,山茱萸188,虎杖138,黨參188,木香138,黃柏18g,白鮮皮13g,竹苑18g,甘草13g。
[0015]實施例5
一種治療瘙癢癥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白術18g,槐花12g,荊芥8g,徐長卿12g,茵陳12g,白芷8g,馬齒莧12g,黃精12g,防風8g,制何首烏12g,牡丹皮12g,蒼術88,川考128,地骨皮88,百合128,山茱萸128,虎杖88,黨參128,木香88,黃柏128,白鮮皮88,竹苑12g,甘草8g。
[0016]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中藥組合物按常規(guī)的水煎法制取藥劑。具體方法如下:將組方的中藥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15?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約6厘米,進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鐘;第二次煎煮,加水沒過藥面約6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鐘。兩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
[0017]本發(fā)明以實施例1所給出的一種治療瘙癢的中藥組合物,做臨床療效總結如下:
一、一般性資料: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應用于臨床觀察病例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25?60歲。
[0018]二、診斷標準:
1、周身或局部皮膚劇烈瘙癢,無原發(fā)皮損;
2、因瘙癢而反復搔抓后,可引起繼發(fā)皮損,如抓痕、血痂、色素沉著等;
3、老年人及成年人好發(fā),冬、夏季多見;
4、陰血不足,血虛風燥,肌膚失養(yǎng)。
[0019]三、用法用量:臨床應用時,一天一劑,水煎兩遍取汁約300ml,分早、晚兩次飯前半小時溫熱服用,五天一療程。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之物。
[0020]四、療效標準:
1、治愈:癥狀全部消失,半年內(nèi)無復發(fā);
2、好轉(zhuǎn):癥狀體征明顯改善或3個月內(nèi)復發(fā);
3、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或稍有改善,但I月內(nèi)復發(fā)。
[0021 ]五、治療效果:該臨床觀察病例中,服藥5-12個療程,治愈36例,好轉(zhuǎn)11例,未愈3例。治療期間未發(fā)生毒副作用。
[0022]六、典型病例:
病例1:劉某,男,60歲。就診時自述:兩小腿丘疹伴瘙癢半年多,癢的厲害時就用熱水洗,然后涂無極膏,涂后感到很清爽,但過后又會發(fā)癢;因瘙癢劇烈,部分丘疹已被撓破。月艮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2個療程后,自覺瘙癢感減輕。繼續(xù)服用4個療程,各癥狀消失,治愈。隨訪半年未見復發(fā)。
[0023]病例2:王某,女,33歲。就診時自述:頸部、腋窩反復出現(xiàn)紅斑、丘疹伴瘙癢I年余。曾用過口服及外用藥物,療效不顯著,時輕時重,反復發(fā)作。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3個療程后,紅斑減退,丘疹結痂脫落。繼續(xù)服用4個療程,各癥狀消失,治愈。
【主權項】
1.一種治療瘙癢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白術10-30份,槐花10-20份,荊芥5-15份,徐長卿10-20份,茵陳10-20份,白芷5-15份,馬齒莧10-20份,黃精10-20份,防風5-15份,制何首烏10-20份,牡丹皮10-20份,蒼術5-15份,川芎10-20份,地骨皮5-15份,百合10-20份,山茱萸10-20份,虎杖5-15份,黨參10-20份,木香5-15份,黃柏10-20份,白鮮皮5-15份,竹茹10-20份,甘草5-15份。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瘙癢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白術20份,槐花15份,荊芥1份,徐長卿15份,茵陳15份,白芷1份,馬齒莧15份,黃精15份,防風1份,制何首烏15份,牡丹皮15份,蒼術1份,川芎15份,地骨皮1份,百合15份,山茱萸15份,虎杖10份,黨參15份,木香10份,黃柏15份,白鮮皮10份,竹茹15份,甘草10份。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瘙癢癥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白術10-30份,槐花10-20份,荊芥5-15份,徐長卿10-20份,茵陳10-20份,白芷5-15份,馬齒莧10-20份,黃精10-20份,防風5-15份,制何首烏10-20份,牡丹皮10-20份,蒼術5-15份,川芎10-20份,地骨皮5-15份,百合10-20份,山茱萸10-20份,虎杖5-15份,黨參10-20份,木香5-15份,黃柏10-20份,白鮮皮5-15份,竹茹10-20份,甘草5-15份。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具有養(yǎng)血潤燥、疏風祛濕、清熱解毒、活血化淤的功效,其治療瘙癢癥療效顯著,作用可靠。
【IPC分類】A61P17/04, A61K36/899
【公開號】CN105663833
【申請?zhí)枴緾N201610100662
【發(fā)明人】丁常燕
【申請人】丁常燕
【公開日】2016年6月15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