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提式反壓消毒殺菌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衛(wèi)生器械。
手提式消毒殺菌鍋是目前工廠試制室、醫(yī)療部門化驗室、科研單位實驗室所廣泛使用的一種高壓消毒殺菌設備,因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為上述部門廣泛應用。隨著科學的進步,軟包裝材料的出現(xiàn)及廣泛使用,現(xiàn)行手提式高壓消毒殺菌鍋已不能滿足需要,其缺陷是易造成包裝袋(容器)的破裂,造成損失或至試驗的失敗,已成為用軟包裝材料作包裝容器的包裝物品進行消毒殺菌時的一個急待解決的難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耐受121℃、1.0∽1.4KG/CM2壓力的手提式反壓消毒殺菌鍋,既能進行硬包裝材料作包裝容器的物品消毒殺菌又能對軟包裝材料如復合薄膜作包裝容器的物品進行高壓消毒殺菌的輕便型設備。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利用現(xiàn)行手提式高壓消毒殺菌鍋生產(chǎn)技術,生產(chǎn)一有鍋體、鍋蓋、壓力表、安全閥、排氣閥組成的壓力鍋,但排氣閥為三通閥式的排氣閥,三通閥通過一過渡接頭與鍋蓋連接固定,同時配以空氣壓縮機,如此構成一新型的能耐受121℃、1.0∽1.4KG/CM2壓力的手提式反壓消毒鍋。
為便于置放消毒物,設計了一種與之配套的多孔鋁蓖。實踐表明,采用本實用新型,能對馬口鐵罐裝及二層或三層等復合薄膜材料包裝的各種食物進行安全可靠的高壓或反壓消毒殺菌。
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不失為小型試驗室必備的一種試驗型設備,亦可以說是新一代手提式高壓消毒殺菌鍋。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一是手提式反壓消毒殺菌鍋主視圖。
圖二是三通閥主視圖圖三是三通閥側(cè)視圖圖中,1是鍋體,2是鍋蓋,3是壓力表,4是安全閥,5是固定夾,6是三通閥,7是排氣孔,8是接壓縮空氣機孔,9是過渡接頭,10是多孔鋁蓖。
組裝及質(zhì)量要求按現(xiàn)行高壓消毒殺菌鍋生產(chǎn)組裝要求進行生產(chǎn)組裝,成品如
圖1所示。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首先置待高壓消毒殺菌物于消毒鍋內(nèi)的鋁制多孔篦上,消毒物與頂隙距不小于10CM,放水不少于4CM深,而后加蓋,旋緊固定夾,打開三通閥孔7,關閉三通閥孔8,將消毒鍋置放于熱源上加熱升溫,待排氣完成后,關閉三通閥孔7,使溫度上升到121℃,鍋內(nèi)壓力為1.0∽1.05KG/CM2,按其殺菌要求維持到一定時間,在冷卻階段,置消毒鍋于冷水管下,同時起動接通三通閥孔8的壓縮空氣機,一邊向鍋內(nèi)放入壓縮空氣,一邊微調(diào)三通閥孔7,此時維持鍋內(nèi)壓穩(wěn)定在1.0∽1.4KG/CN2,同時注意打開冷水管,自上噴淋消毒鍋在鍋內(nèi)壓力維持在稍大于殺菌時的壓力狀態(tài)下,使鍋內(nèi)溫度緩慢下降。試驗表明,開大冷水管、關閉三通閥7,打開安全閥4,冷卻致鍋內(nèi)壓力下降過快時,易造成鍋內(nèi)壓力不穩(wěn),招致消毒容器破裂 。在穩(wěn)壓狀態(tài)下,此一過程約10分鐘左右,既可停止充氣,關閉安全閥4,調(diào)小三通閥7,使壓力降至到0為止。開啟消毒鍋蓋,從鍋內(nèi)取出消毒物放于冷水中繼續(xù)冷卻消毒物到40℃左右,拭去其外表水分,消毒即告完成。
實踐表明,應用本實用新型,容積為0.019M3的手提式反壓消毒殺菌鍋一次可殺菌袋重為170∽180克的軟包裝食物袋15袋,安全方便,效果好。如消毒物為硬包裝時,可以不用壓縮空氣機,即不用反壓方法消毒,按一般消毒鍋使用方法進行消毒殺菌,唯操作時注意開關三通閥外,其他操作及效果與普通消毒鍋一樣,完全可以取代現(xiàn)行的普通手提式高壓消毒殺菌鍋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由鍋體1、鍋蓋2、壓力表3、安全閥4組成的能耐121℃、1.0-1.4KG/CM壓力的手提式反壓消毒殺菌鍋,其特征在於排氣閥為三通式排氣閥6,和一個壓縮空氣機組成,而壓縮空氣機通過連接管與三通式排氣閥6的孔8連接,其閥的另一個孔7作排氣穩(wěn)壓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式反壓消毒殺菌鍋,其特征在于三通閥6通過一過渡接頭9與鍋蓋2連接固定,鍋體1內(nèi)的置物盤為多孔的多層鋁蓖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耐受121℃、1.0~1.4kg/cm壓力的手提式反壓消毒鍋,(
圖1所示)。由鍋體1、鍋蓋2、壓力表3、安全閥4、及三通閥6、空氣壓縮機所組成。它除用作一般高壓消毒殺菌鍋外,還可作反壓消毒殺菌鍋用,是適用于小型試驗室對軟包裝材料,如蒸煮袋、硬包裝材料如馬口鐵包裝的食品等多種包裝品的消毒殺菌的理想設備。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簡單,操作方便,安全,可以說是新一代手提式高壓消毒殺菌鍋的問世。
文檔編號A61L2/04GK2104661SQ91224328
公開日1992年5月20日 申請日期1991年9月6日 優(yōu)先權日1991年9月6日
發(fā)明者吳德元, 馮良光, 于合宗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