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醫(yī)藥領域,具體地說就是一種用于解暑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
炎炎夏日,天氣不斷升溫,讓人心煩意亂,整天沒有食欲。一般來說,人體在室內(nèi)感覺最舒適的溫度是15-18℃為宜,如果室內(nèi)空氣不流通或者相對濕度小于35%,且室內(nèi)氣溫超過25℃以上時,人體就開始從外界吸收熱量,你就會有熱的感覺。若氣溫超過35℃,
這時人體的汗腺開始啟動,通過微微涔汗散發(fā)積蓄體溫,心跳加快,血液循環(huán)加速,就會感到頭昏腦脹,全身不適和疲勞,有昏昏欲睡的感覺,而且酷熱難熬。尤其當氣溫超過35攝氏度、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于80%時,氣候條件對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diào)節(jié)中樞的影響明顯增強,導致情緒和認知行為的紊亂。不少人會感到心煩氣躁、思維紊亂,往往為一點小事便大動肝火,這個時候,飲用一些健康的、不含添加劑、適合長期飲用的消暑飲品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目前,現(xiàn)有的解熱消暑的制品,大多數(shù)是綠豆湯或者一些中成藥或者西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消暑功效,但依然存在解熱效果不明顯,價格高,副作用明顯等不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尋求一種夏季飲用的解暑中藥。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就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一種用于解暑的中藥組合物,該組合物中的原料組分價格低廉,組分間配伍合理,能協(xié)同發(fā)揮解暑降溫之功效,解熱消暑效果明顯。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解暑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
常山30份、田基黃25份、甘草15份、藜蘆15份、瓜蒂15份、菊花10份、半夏10份、玉米須15份。
組成本發(fā)明的各中藥原料的詳細說明如下:
常山:味苦、辛,性寒。歸肺、肝、心經(jīng)。具有涌吐痰涎,截瘧等功效。常用于痰飲停聚,胸膈痞塞,瘧疾等癥。
田基黃:味甘、苦、性涼。歸肺;肝經(jīng)。具有胃經(jīng)清熱利濕;解毒;散瘀消腫;保肝等功效。常用于濕熱黃疸;泄瀉;痢疾;腸癰;癰癤腫毒;乳蛾;口瘡;目赤腫痛;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等癥。
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jīng)。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等功效。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等癥。
藜蘆:味辛、苦,性寒。歸肝經(jīng)。有毒。具有祛痰,催吐,殺蟲等功效。常用于中風痰壅,癲癇,瘧疾,骨折;外用治疥癬,滅蠅蛆等癥。
瓜蒂:味苦,性寒,有毒。歸脾、胃經(jīng)。具有催吐,退黃疸等功效。常用于食積不化,食物中毒,癲癇痰盛;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癥。
菊花:甘、苦,微寒。入肺、肝經(jīng)。疏風除熱,解疔毒,養(yǎng)肝明目。
半夏:辛,溫,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治濕痰冷飲,嘔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脹滿,痰厥頭痛,頭暈不眠。外消癰腫。
玉米須:性平,味甘淡,無毒。利尿,泄熱,平肝,利膽。治腎炎水腫,腳氣,黃疸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jié)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淵,乳癰。
發(fā)明優(yōu)點:
本發(fā)明具有組份簡單、使用方便、解熱消暑明顯等優(yōu)點,可用于夏季中暑,臟腑有熱,身體不適等癥。
本發(fā)明適用于解暑。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用于解暑的中藥組合物
本實施例的組合物包括如下中藥原料:
常山30g、田基黃25g、甘草15g、藜蘆15g、瓜蒂15g、菊花10g、半夏10g、玉米須15g。
該中藥組合物可以進行熬制成中藥湯,熬制方法可以使用現(xiàn)有技術,當然為了達到更加的效果也可以按照如下的步驟進行熬制:
按重量配比取上述中藥原料,加入5倍原料總重量的水,浸泡30min,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既得。
服用方法:
當人員身體不適、臟腑有熱時,每日一次,每次300ml;
當人員中暑時,每日三次,每次300ml。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