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shù)領(lǐng)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藥組合物。所述組合物由如下原料藥制得:白術(shù)、茯苓、澤瀉、薏苡仁、陳皮、黃芩、黃柏、桔梗、川貝母、蟬蛻、露蜂房、防風(fēng)、荊芥、白鮮皮、苦參、車前子、蒼術(shù)、柴胡、烏梢蛇、牛膝以及炙甘草。本發(fā)明治療濕疹的藥物配伍合理,療效顯著,對于濕疹的治療有根治性,基本無反復(fù)。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shù)領(lǐng)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shù)】
[0002]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nèi)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癥性皮膚病,一般認(rèn)為與變態(tài)反應(yīng)有一定關(guān)系。其臨床表現(xiàn)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多形性和復(fù)發(fā)性等特點。也是一種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復(fù)發(fā)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征??砂l(fā)生于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jié),但常在冬季復(fù)發(fā)或加劇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復(fù)發(fā)作。
[0003]目前濕疹的治療,無滲出時,采用爐甘石洗劑,每日4-6次外用。瘙癢明顯時酌加糖皮質(zhì)激素乳膏外用。如1%氫化可的松乳膏或0.1% 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0.1%曲安奈德乳膏或0.1%糠酸莫米松霜(商品名艾洛松)等,每日1-2次外用。有滲出時,首先用2-3%硼酸溶液或生理鹽水等作冷濕敷,每次30-60分鐘,每日2-4次濕敷或持續(xù)濕敷,濕敷間歇或晚間可用40%氧化鋅油外涂,滲出減少后改用氧化鋅糊膏。但上述方法治療效果多反復(fù),不能根治。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藥組合物,可以克服目前濕疹的治療效果較差,不能根治的缺陷。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得:
白術(shù)10-20份、茯苓10-20份、澤瀉10-20份、薏苡仁10-20份、陳皮5-15份、黃芩5-15份、黃柏5-15份、桔梗5-15份、川貝母6-12份、蟬蛻5_15份、露蜂房5_15份、防風(fēng)5_15份、荊芥5-15份、白鮮皮10-20份、苦參5-15份、車前子10-20份、蒼術(shù)5_15份、柴胡6_12份、烏梢蛇5-15份、牛膝5-15份以及炙甘草3-9份。
[0006]較好的,原料藥的重量份組成如下:
白術(shù)15份、茯苓15份、澤瀉15份、薏苡仁15份、陳皮10份、黃芩10份、黃柏10份、桔梗10份、川貝母9份、蟬蛻10份、露蜂房10份、防風(fēng)10份、荊芥10份、白鮮皮15份、苦參10份、車前子15份、蒼術(shù)10份、柴胡9份、烏梢蛇10份、牛膝10份以及炙甘草6份。
[0007]車前子包煎。
[0008]濕疹的發(fā)生,多為飲食失節(jié),過食辛辣厚味,脾失健運,濕熱內(nèi)生,復(fù)感風(fēng)濕熱邪,聚濕煉液為痰,久之入絡(luò),久病必瘀,痰瘀互結(jié),形成脾虛濕蘊,痰瘀互結(jié)之癥。治宜健脾滲濕,祛痰化瘀,消疹止癢。
[0009]本發(fā)明方中,白術(shù)、茯苓、澤瀉、薏苡仁健脾滲濕;陳皮燥濕化痰;黃芩清肺、胃、大腸濕熱;黃柏清熱燥濕;桔梗宣肺祛痰;川貝母清肺化痰,潤肺止咳;蟬蛻、荊芥、防風(fēng)祛風(fēng)解毒,透疹利咽;露蜂房攻毒殺蟲,祛風(fēng)止痛;白鮮皮、苦參清熱燥濕、祛風(fēng)解毒;車前子利尿通淋,滲濕,祛痰;蒼術(shù)燥濕健脾,祛風(fēng)解毒;柴胡解表退熱,疏肝解郁;烏梢蛇搜風(fēng)通絡(luò),熄風(fēng)止痙,攻毒止癢;牛膝活血祛瘀,利關(guān)節(jié),強腰膝,利尿通淋,引血引火下行;甘草解毒,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奏健脾滲濕、宣肺化痰、消疹止癢之效。
[0010]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主治脾虛濕蘊、痰瘀互結(jié)之濕疹。丘疹、膿皰,滲出,局部苔蘚樣變,納呆,胃脘脹滿,口中黏膩,舌質(zhì)暗,苔厚膩,脈滑。
[0011]所述中藥組合物使用時,將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每次加2-4倍水煎,共煎三次。前兩次所得水煎劑,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300ml,第三次所得煎液局部冷敷。
[0012]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
本發(fā)明治療濕疹的藥物配伍合理,療效顯著,對于濕疹的治療有根治性,基本無反復(fù)。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以下以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 實施例1
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得:
白術(shù)10份、茯苓10份、澤瀉10份、薏苡仁10份、陳皮5份、黃芩5份、黃柏5份、桔梗5份、川貝母6份、蝶脫5份、露蜂房5份、防風(fēng)5份、荊芥5份、白鮮皮10份、苦參5份、車前子(包煎)10份、蒼術(shù)5份、柴胡6份、烏梢蛇5份、牛膝5份以及炙甘草3份。
[0014]所述中藥組合物使用時,將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每次加2-4倍水煎,共煎三次。前兩次所得水煎劑,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300ml,第三次所得煎液局部冷敷。
[0015]實施例2
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得:
白術(shù)15份、茯苓15份、澤瀉15份、薏苡仁15份、陳皮10份、黃芩10份、黃柏10份、桔梗10份、川貝母9份、蟬蛻10份、露蜂房10份、防風(fēng)10份、荊芥10份、白鮮皮15份、苦參10份、車前子(包煎)15份、蒼術(shù)10份、柴胡9份、烏梢蛇10份、牛膝10份以及炙甘草6份。
[0016]所述中藥組合物的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
[0017]實施例3
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得:
白術(shù)20份、茯苓20份、澤瀉20份、薏苡仁20份、陳皮15份、黃芩15份、黃柏15份、桔梗15份、川貝母12份、蟬蛻15份、露蜂房15份、防風(fēng)15份、荊芥15份、白鮮皮20份、苦參15份、車前子(包煎)20份、蒼術(shù)15份、柴胡12份、烏梢蛇15份、牛膝15份以及炙甘草9份。
[0018]所述中藥組合物的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
[0019]臨床數(shù)據(jù):
1.診斷依據(jù)1.1急性濕疹皮損呈多形性,如潮紅、丘疹、水皰、糜爛、滲出、痂皮、脫屑,常數(shù)種形態(tài)同時存在。起病急,自覺灼熱,劇烈瘙癢。皮損常對稱分布,以頭、面、四肢遠(yuǎn)端、陰囊等處多見??煞喊l(fā)全身??砂l(fā)展成亞急性或慢性濕疹,時輕時重,反復(fù)不愈。1.2亞急性濕疹:皮損滲出較少,以丘疹、丘皰疹、結(jié)痂、鱗屑為主。有輕度糜爛面,顏色較暗紅。亦可見輕度浸潤,劇烈瘙癢。1.3慢性濕疹:多限局于某一部位,境界清楚,有明顯的肥厚浸潤,表面粗糙,或呈苔癬樣變,顏色褐紅或褐色,常伴有丘皰疹、痂皮、抓痕。傾向濕潤變化,常反復(fù)發(fā)作,時輕時重,有陣發(fā)性瘙癢。[0020]2.癥候:脾虛濕蘊:發(fā)病較緩,皮損潮紅,瘙癢,抓后糜爛滲出,可見鱗屑。伴有納少,神疲,腹脹便溏。舌質(zhì)淡胖,苔白或膩,脈弦緩。3.療效評定3.1治愈:皮損消退。3.2好轉(zhuǎn):皮損消退30%以上。3.3未愈:皮損消退不足30%。
[0021]臨床對1256人進行診斷,其中急性濕疹340人,亞急性濕疹355人,慢性濕疹561人。使用實施例2藥物I個月后,治愈920人,好轉(zhuǎn)323人,未愈13人。有效率高達(dá)98.9%。一年后回訪,復(fù)發(fā)者僅10人。
[0022]典型病例
李某,女,22歲。2013年I月23日來診。主訴:顏面部起紅丘疹,胸腹部起丘疹、滲出、瘙癢8個月,近幾天因外感風(fēng)濕及吃辛辣厚味而加重?,F(xiàn)病史:8個月前,面部起栗粒疫,胸腹部起丘疹、滲出,瘙癢,曾外用爐甘石洗劑,癥狀未減輕,近幾天癥狀加重,求中醫(yī)治療。診見:面部、胸腹部散在紅丘疹,有糜爛、滲出,自覺瘙癢,胃納差,舌質(zhì)暗,有齒痕,苔厚膩,脈滑。診斷為濕疹。辯證:脾虛濕困,痰瘀互結(jié)。采用實施例1藥物進行治療,半月后,丘疹、滲出減少,瘙癢減輕,繼服 I月后,諸癥消失,臨床治愈。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得: 白術(shù)10-20份、茯苓10-20份、澤瀉10-20份、薏苡仁10-20份、陳皮5-15份、黃芩5-15份、黃柏5-15份、桔梗5-15份、川貝母6-12份、蟬蛻5_15份、露蜂房5_15份、防風(fēng)5_15份、荊芥5-15份、白鮮皮10-20份、苦參5-15份、車前子10-20份、蒼術(shù)5_15份、柴胡6_12份、烏梢蛇5-15份、牛膝5-15份以及炙甘草3-9份。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藥的重量份組成如下: 白術(shù)15份、茯苓15份、澤瀉15份、薏苡仁15份、陳皮10份、黃芩10份、黃柏10份、桔梗10份、川貝母9份、蟬蛻10份、露蜂房10份、防風(fēng)10份、荊芥10份、白鮮皮15份、苦參10份、車前子15份、蒼術(shù) 10份、柴胡9份、烏梢蛇10份、牛膝10份以及炙甘草6份。
【文檔編號】A61P17/00GK103463511SQ201310368949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8月22日
【發(fā)明者】辛舒暢 申請人:辛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