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痔瘡的中藥組方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藥物組方,屬中藥范疇,該藥物組方對于痔瘡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背景技術(shù):
痔瘡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叢發(fā)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任何年齡都可發(fā)病,但隨年齡增長,發(fā)病率增高。痔瘡因病因復雜,目前治療方式多樣,但大都存在治療效果差,易反復的問題。技術(shù)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藥組方及使用方法,該組方對于痔瘡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方由下述中藥按照重量份組成紫地丁、連翹、大薊、仙鶴草、徐長卿、葉下珠、虎杖、雞矢藤20 25份地錦草、功勞木、白頭翁、望江南、半枝蓮、全當歸、皂角刺、白芷、留行子、焦術(shù)、麥芽15 20份黃柏、夏枯草、水紅花子、火麻仁、茯苓、甘草10 15份本發(fā)明的中藥組方常用重量份配比組成為紫地丁 20份、連翹20份、大薊20份、仙鶴草20份、徐長卿20份、葉下珠20份、虎杖20份、雞矢藤20份、地錦草15份、功勞木15份、白頭翁15份、望江南15份、半枝蓮15份、全當歸15份、皂角刺15份、白芷15份、留行子15份、焦術(shù)15份、麥芽15份、黃柏12份、夏枯草12份、水紅花子10份、火麻仁12份、茯苓12份、甘草10份。本發(fā)明中藥組方的使用方法為,按照重量比例要求選用藥材置于砂鍋中,第一次加入約三倍重量水煎煮一次,濾出藥渣,第二次加入約二倍重量水煎煮一次,每次煎煮25 30分鐘,濾去藥渣,合并藥汁,每天服用三次,每次200ml左右。本發(fā)明的中藥組方,方解如下君藥紫地丁、連翹、大薊、仙鶴草、徐長卿、葉下珠、虎杖、地錦草、功勞木、白頭翁、
望江南、半枝蓮、白芷、留行子、夏枯草、水紅花子、火麻仁、全當歸、皂角刺、黃柏、雞矢藤,清熱解毒,抗菌消炎,利尿通淋,祛風止血。臣藥焦術(shù)、茯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佐藥麥芽,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使藥甘草,除邪熱,緩正氣,養(yǎng)陰血,補脾胃,潤肺,調(diào)和諸藥。本發(fā)明的中藥組方,是經(jīng)過多年對于痔瘡疾病的研究,參考了我國豐富的臨床資料。中醫(yī)認為,痔瘡的發(fā)病原因主要是臟腑本虛,《丹溪心法》指出“痔者皆因臟腑本虛,以致氣血下墜,結(jié)聚肛門,宿滯不散,而沖突為痔。”過食肥膩、辛辣、饑飽失常、飲酒過量也是主要原因。久瀉久痢,久坐久站,負重遠行,便秘,婦女行經(jīng)、懷孕、分娩、哺乳,慢性疾患,房事過度,情志郁結(jié),思慮太過,氣血下墜,濕熱風燥之邪流注、沖突而為痔。
因而治療要主以清熱解毒,抗菌消炎,利尿通淋,增強臟腑功能,調(diào)節(jié)內(nèi)循環(huán),控制生活習慣。用藥則以此為針,外稍加止血、祛風之品。從中藥藥理屬性上看,選用的各種中藥材的藥性如下紫地丁,清熱解毒,清熱利濕。治疔瘡,癰腫,瘰疬,黃疸,痢疾,腹瀉,目赤,喉痹,毒蛇咬傷。連翹有抗菌、強心、利尿、鎮(zhèn)吐等藥理作用,常用連翹治療急性風熱感冒、癰腫瘡毒、淋巴結(jié)結(jié)核、尿路感染等癥,為雙黃連口服液、雙黃連粉針劑、清熱解毒口服液、連草解熱口服液、銀翹解毒沖劑等中藥制劑的主要原料?!度杖A子本草》:通小腸,排膿。治瘡癤,止痛,通月經(jīng)。大薊,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帶下,腸風,腸癰,癰瘍腫毒,疔瘡。仙鶴草,收斂止血,止痢,殺蟲。廣泛用于各種出血之證,例如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咯血、衄血,赤白痢疾,勞傷脫力,癰腫,跌打,創(chuàng)傷出血等證。徐長卿,祛風化濕,止痛止癢,抗菌消炎。葉下珠,性涼,無毒。內(nèi)服清熱解毒散氣去積;外用消毒退腫。入脾肺經(jīng)?;⒄?,清熱解毒,利膽退黃,祛風利濕,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關(guān)節(jié)痹痛,濕熱黃疸,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血不下,癥瘕,咳嗽痰多,水火燙傷,跌打損傷,癰腫瘡毒?;⒄燃鍎┳饔?對外傷出血有明顯止血作用,內(nèi)服對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止血作用。《貴州民間方藥集》:收斂止血,治痔瘺,去風濕,發(fā)表散寒,散瘀血,外用治火傷。雞矢藤,祛風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地錦草,清熱涼血,消腫解毒?!毒V目》主癰腫惡瘡,金刃撲損出血,血痢,下血,崩中,能散血止血,利小便。功勞木,《飲片新參》清肺,止癆咳,殺蟲,通大便。白頭翁,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燥濕殺蟲的功效。主治熱毒痢疾,涼血,鼻衄,血痔,帶下,陰癢,癰瘡,瘰疬。治外痔腫痛白頭翁草以根搗涂之。(《衛(wèi)生易簡方》);治外痔用白頭翁草(一名野丈人)以根搗紅貼之逐血止痛。(《衛(wèi)生易簡方》)望江南,肅肺,清肝,利尿,通便,解毒消腫。半枝蓮,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腫。常用于治療跌打損傷、吐血、咯血、膿腫痔瘡等疾病。全當歸,補血活血,《本草綱目》記載治頭痛、心腹諸痛,潤腸胃筋骨皮膚,治癰,排膿止痛,和血補血。比較具體全面的概括了當歸的功效。皂角刺,活血祛風藥,主治癰疽腫毒,瘰疬,瘡疹,產(chǎn)后缺乳,胎衣不下,癘風。白芷,祛風濕,活血排膿,生肌止痛。用于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留行子,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難產(chǎn);產(chǎn)后乳汁不下,乳癰腫痛;熱淋,血淋,石淋。焦術(shù),健脾益氣,燥濕利水。麥芽,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除骨蒸清虛熱。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辟,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夏枯草,清肝、散結(jié)、利尿;治瘟病、乳癰、目痛、黃疸、淋病、高血壓等癥。
水紅花子,化痞散結(jié),清熱止痛功能。火麻仁,潤燥滑腸通便。用于血虛津虧,腸燥便秘。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化痰,寧心安神,敗毒抗癌。藥性平和,利濕而不傷正氣。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強免疫力、抗腫瘤以及鎮(zhèn)靜、降血糖等的作用。甘草,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解毒,久服輕身延年。生用瀉火熱,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熱,緩正氣,養(yǎng)陰血,補脾胃,潤肺。本發(fā)明所用藥方并非為各類藥材的簡單組合,而是在考慮到各類藥物的性質(zhì)、口味、藥性、配伍禁忌的基礎(chǔ)上篩選出來的,并且按照一定配比組成的處方,各方各司其職,既有機配合,又相互促進。本發(fā)明中藥組方不適于孕婦服用。 臨床療效1.樣本信息7年多年來使用該方治療痔瘡患者一百七十多人,其中多數(shù)患者都是頑固痔瘡的門診病人。該方的獨特療效使大多數(shù)患者都能快速治愈。2.療效標準痊愈痔瘡消失,無臨床不適感覺。治愈后一年內(nèi)不復發(fā)。有效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疼痛、腫脹減輕,但仍未徹底消除。無效臨床癥狀無任何改變。3.治療方法按照重量比例要求選用藥材置于砂鍋中,第一次加入約三倍重量水煎煮一次,濾出藥渣,第二次加入約二倍重量水煎煮一次,每次煎煮25 30分鐘,濾去藥渣,合并藥汁,每天服用二次,每次200ml左右。4.臨床觀察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痔瘡的藥物組方,其特征是由以下中藥按照重量份組成紫地丁、連翹、大薊、仙鶴草、徐長卿、葉下珠、虎杖、雞矢藤20 25份,地錦草、功勞木、 白頭翁、望江南、半枝蓮、全當歸、皂角刺、白芷、留行子、焦術(shù)、麥芽15 20份,黃柏、夏枯草、水紅花子、火麻仁、茯苓、甘草10 15份。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方,其最優(yōu)重量份配比為紫地丁 20份、連翹20份、大薊20份、仙鶴草20份、徐長卿20份、葉下珠20份、虎杖20 份、雞矢藤20份、地錦草15份、功勞木15份、白頭翁15份、望江南15份、半枝蓮15份、全當歸15份、皂角刺15份、白芷15份、留行子15份、焦術(shù)15份、麥芽15份、黃柏12份、夏枯草12份、水紅花子10份、火麻仁12份、茯苓12份、甘草10份。
全文摘要
公開了一種藥物組方,其特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組成紫地丁、連翹、大薊、仙鶴草、徐長卿、葉下珠、虎杖、雞矢藤20~25份,地錦草、功勞木、白頭翁、望江南、半枝蓮、全當歸、皂角刺、白芷、留行子、焦術(shù)、麥芽15~20份,黃柏、夏枯草、水紅花子、火麻仁、茯苓、甘草10~15份。該藥物組方對于痔瘡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文檔編號A61P9/14GK103007105SQ20121056245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2月24日
發(fā)明者盛春正 申請人:盛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