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口服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粉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口服中藥制劑,具體為一種治療胃病的組合藥物粉劑。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在臨床上應(yīng)用的治療胃病的藥物,使用后不理想,服用后可見效,停藥后就復(fù)發(fā),大部分藥物是治標(biāo)不治本,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痛苦。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口服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粉,患者使用后胃病不復(fù)發(fā),可有效地解決病人的痛苦。
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口服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粉,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粉劑,黃柏50-100、蒼術(shù)50-100、天南星50-100、桂枝10-20、威靈仙10-20、紅花10-20、羌活10-20、五加皮20-40、白芷20-40、桃仁20-40、龍膽草30-60、川芎30-60、神曲30-60。
進(jìn)一步的方案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黃柏60-80、蒼術(shù)60-80、天南星60-80、桂枝12-16、威靈仙14-16、紅花14-16、羌活14-16、五加皮26-36、白芷26-36、桃仁26-36、龍膽草39-50、川芎39-50、神曲39-50。
進(jìn)一步的方案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黃柏80、蒼術(shù)80、天南星80、桂枝16、威靈仙16、紅花16、羌活16、五加皮36、白芷36、桃仁36、龍膽草50、川芎50、神曲50。
配制藥物時(shí),將上述藥物原料中的雜質(zhì)去除,然后全部粉碎加工成80-120目藥粉。每付藥物的劑量5-15克。早晚各一次,用白開水沖服。
藥理作用
1、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2、蒼術(shù)燥濕健脾,祛風(fēng)勝濕(鹽炒退虛熱);3、天南星燥濕化痰,祛風(fēng)止疼,消腫散結(jié)(生用);4、桂枝發(fā)汗解表,溫經(jīng)止痛,助陽化氣;5、威靈仙祛風(fēng)除濕,通絡(luò)止痛,治骨鯁;6、紅花活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7、羌活解表散寒,祛風(fēng)勝濕,止痛;8、五加皮祛風(fēng)濕,補(bǔ)肝腎,強(qiáng)筋骨;9、白芷散寒通竅,祛風(fēng)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10、桃仁活血祛瘀,潤(rùn)腸通便;11、龍膽草清熱燥濕,瀉肝膽火;12、川芎活血行氣,祛風(fēng)止痛;13、神曲消食和胃。
本發(fā)明將上述藥物混合后,其藥效協(xié)同作用,在胃病治療中,取得了出乎意外的顯著的效果。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臨床驗(yàn)證表明,一般胃病一個(gè)療程(7天)即可痊愈,嚴(yán)重的胃病14天即可痊愈,患者使用后胃病不復(fù)發(fā);而且,本發(fā)明制備方法簡(jiǎn)單,省力、省時(shí)、成本低、藥物資源十分豐富,實(shí)踐證明,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2005年臨床驗(yàn)證110例,均取得了理想的療效。典型病例如下1、李學(xué)英女62歲胃病10年,胃熱、胃酸,用藥6付,早晚各一次,三天痊愈,沒有復(fù)發(fā)。
2、王紅女48歲胃病20年,胃痛、胃酸、嘔吐,用藥兩個(gè)療程(一個(gè)療程7天),早晚各一次,胃病痊愈,無復(fù)發(fā)。
3、張延林男45歲胃病20年,胃痛、胃酸、胃脹、腹?jié)M,用藥兩個(gè)療程(一個(gè)療程7天),早晚各一次,胃病痊愈,無復(fù)發(fā)。
4、張萬福男67歲胃病30年,胃脹、燒心,用藥一個(gè)療程,胃病痊愈,沒有復(fù)發(fā)。
5、張玉玲女50歲胃病6年,胃熱、胃脹、口干舌燥、不消化,用藥一個(gè)療程,胃病痊愈,沒有復(fù)發(fā)。
6、方金柱男48歲胃病7年,胃痛、胃脹、吐酸水,用藥一個(gè)療程,胃病痊愈,沒有復(fù)發(fā)。
7、李月榮女45歲胃病3年,胃脹、疼痛、腹?jié)M,用藥一個(gè)療程,胃病痊愈,沒有復(fù)發(fā)。
具體實(shí)施例方式
例一一種口服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粉,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黃柏60、蒼術(shù)60、天南星60、桂枝12、威靈仙12、紅花12、羌活12、五加皮30、白芷29、桃仁30、龍膽草39、川芎40、神曲40。將上述藥物原料中的雜質(zhì)去除,然后全部粉碎加工成80-120目的粉劑,每付藥物的劑量5-15克。早晚各一次,用白開水沖服。
例二一種口服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粉,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黃柏70、蒼術(shù)70、天南星69、桂枝16、威靈仙16、紅花16、羌活16、五加皮35、白芷34、桃仁35、龍膽草45、川芎45、神曲45。將上述藥物原料中的雜質(zhì)去除,然后全部粉碎加工成80-120目藥粉,每付藥物的劑量5-15克。早晚各一次,用白開水沖服。
例三一種口服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粉,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黃柏76、蒼術(shù)76、天南星76、桂枝17、威靈仙17、紅花17、羌活17、五加皮36、白芷35、桃仁36、龍膽草48、川芎48、神曲48。將上述藥物原料中的雜質(zhì)去除,然后全部粉碎加工成80-120目藥粉,每付藥物的劑量5-15克。早晚各一次,用白開水沖服。。
例四一種口服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粉,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黃柏80、蒼術(shù)80、天南星80、桂枝18、威靈仙18、紅花18、羌活18、五加皮36、白芷35、桃仁36、龍膽草50、川芎50、神曲50。將上述藥物原料中的雜質(zhì)去除,然后全部粉碎加工成80-120目藥粉,每付藥物的劑量5-15克。早晚各一次,用白開水沖服。。
例五一種口服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粉,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黃柏85、蒼術(shù)85、天南星85、桂枝19、威靈仙19、紅花19、羌活19、五加皮38、白芷38、桃仁38、龍膽草50、川芎50、神曲50。將上述藥物原料中的雜質(zhì)去除,然后全部粉碎加工成80-120目藥粉,每付藥物的劑量5-15克。早晚各一次,用白開水沖服。
例六一種口服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粉,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黃柏50、蒼術(shù)50、天南星50、桂枝10、威靈仙10、紅花10、羌活10、五加皮20、白芷20、桃仁20、龍膽草30、川芎30、神曲30。將上述藥物原料中的雜質(zhì)去除,然后全部粉碎加工成80-120目藥粉,每付藥物的劑量5-15克。早晚各一次,用白開水沖服。
例七一種口服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粉,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黃柏100、蒼術(shù)100、天南星100、桂枝20、威靈仙20、紅花20、羌活20、五加皮40、白芷40、桃仁40、龍膽草60、川芎60、神曲60。將上述藥物原料中的雜質(zhì)去除,然后全部粉碎加工成80-120目藥粉,每付藥物的劑量5-15克。早晚各一次,用白開水沖服。
例八一種口服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粉,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黃柏60、蒼術(shù)60、天南星60、桂枝12、威靈仙14、紅花14、羌活14、五加皮26、白芷26、桃仁26、龍膽草39、川芎39、神曲39。將上述藥物原料中的雜質(zhì)去除,然后全部粉碎加工成80-120目藥粉,每付藥物的劑量5-15克。早晚各一次,用白開水沖服。
例九一種口服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粉,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黃柏80、蒼術(shù)80、天南星80、桂枝16、威靈仙16、紅花16、羌活16、五加皮36、白芷36、桃仁36、龍膽草50、川芎50、神曲50。將上述藥物原料中的雜質(zhì)去除,然后全部粉碎加工成80-120目藥粉,每付藥物的劑量5-15克。早晚各一次,用白開水沖服。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口服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粉,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粉劑,黃柏50-100、蒼術(shù)50-100、天南星50-100、桂枝10-20、威靈仙10-20、紅花10-20、羌活10-20、五加皮20-40、白芷20-40、桃仁20-40、龍膽草30-60、川芎30-60、神曲30-60。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口服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粉,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粉劑,黃柏60-80、蒼術(shù)60-80、天南星60-80、桂枝12-16、威靈仙14-16、紅花14-16、羌活14-16、五加皮26-36、白芷26-36、桃仁26-36、龍膽草39-50、川芎39-50、神曲39-50。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口服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粉,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粉劑,黃柏80、蒼術(shù)80、天南星80、桂枝16、威靈仙16、紅花16、羌活16、五加皮36、白芷36、桃仁36、龍膽草50、川芎50、神曲50。
全文摘要
一種口服用于治療胃病的藥粉,屬于口服中藥制劑,主要解決胃病的治療問題。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粉劑,黃柏50-100、蒼術(shù)50-100、天南星50-100、桂枝10-20、威靈仙10-20、紅花10-20、羌活10-20、五加皮20-40、白芷20-40、桃仁20-40、龍膽草30-60、川芎30-60、神曲30-60。臨床驗(yàn)證表明,一般胃病一個(gè)療程(7天)即可痊愈,嚴(yán)重的胃病14天即可痊愈,患者使用后胃病不復(fù)發(fā);而且,本發(fā)明制備方法簡(jiǎn)單,省力、省時(shí)、成本低、藥物資源十分豐富。
文檔編號(hào)A61P1/00GK1965968SQ20061007020
公開日2007年5月23日 申請(qǐng)日期2006年11月1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6年11月14日
發(fā)明者趙玉民 申請(qǐng)人:趙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