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塵口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以方便佩戴、脫卸,粉塵或花粉等微小物質不易侵入、廉價的口罩為目的。其特征在長方形平面狀口罩主體部的上部,在覆蓋鼻梁骨到左右側的鼻翼溝部分和鼻翼基部的皮膚部分,將有粘彈性的條狀硅橡膠的粘貼片連續(xù)壓接在一起。所使用的硅橡膠是可以直接粘貼在胸部肌膚上的胸罩所使用的硅橡膠,對皮膚的刺激較低,對皮膚產生粘性和彈性,可靈活的對應臉部的凹凸形狀粘貼在皮膚表面。硅橡膠可以壓接在口罩主體部,在口罩的上部壓接硅橡膠,可以對口罩上部有選擇的賦予硅橡膠的粘性和彈性。
【專利說明】防塵口罩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以防止浮塵或花粉等吸入人體內的防塵口罩。
【背景技術】
[0002]最近,不僅花粉癥患者增多,加上從外國飄來的黃沙或粉塵問題,外出時使用口罩的人明顯增加。此外,一般在有粉塵浮游的工作現場,為了防止吸入空氣中浮游的粉塵危害健康所以使用口罩。類似這種口罩,通常都是長方形的平面狀,將設置在口罩上的防滑帶扣在耳部,使口罩擋住鼻部到口部的表面。
[0003]但是,呈長方形的平面狀口罩,覆蓋住口罩戴用人的鼻部到口部,將防滑帶扣在耳部使口罩擴展,由于從鼻部到口部的表面呈凹凸面,鼻子兩側部和口罩的上邊緣部之間容易產生縫隙,存在著從該縫隙有粉塵或花粉侵入口罩的問題。
[0004]鑒于上述問題,已經公開了一種防塵口罩,具備可以覆蓋住鼻部到口部的透氣面料和、設置在透氣面料周邊部的將透氣面料緊貼在鼻部或口部表面的粘貼部。(專利文獻I)。
[0005]此外,為了可以更緊貼皮膚,還公開了一種將高粘彈性的粘貼劑使用在口罩主體周邊部,作為與臉部接觸部分的口罩。(專利文獻2)。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的口罩,在口罩主體周邊部與臉部接觸部分使用高粘彈性的粘貼劑,作為例子,在口罩主體的全周使用高粘彈性的粘貼劑內容在實施例中進行了說明。高粘彈性的粘貼劑可以很好的緊貼皮膚,還可以適宜的調整高粘彈性的粘貼劑的使用量和形態(tài),作為例子,水分含量高的凝膠或、口罩主體的上面周邊部形成可以罩住鼻子的凸部內容在實施例中進行了說明。
[0006]此外,一種雖不是為了防止粉塵或花粉等微小物質侵入口罩,還公開了一種不使用帶子或橡膠也可以防止口罩從臉部脫落為目的,在口罩周邊部全周設置可以與臉部緊貼的年粘貼部的口罩。(專利文獻3)
[0007]【專利文獻I】實開平5-21969號公報
[0008]【專利文獻2】實開平11-128378號公報
[0009]【專利文獻3】實開平3-75758號公報實用新型內容
[0010]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11]可是,上述專利文獻中所公開的口罩,為了防止粉塵或花粉等微小物質侵入口罩內,在與臉部緊貼部分即口罩周邊部全周使用粘貼劑,存在口罩的佩戴、脫卸不便的問題。
[0012]在佩戴口罩時,如果口罩周邊部全周使用粘貼劑的話,為了防止粘貼劑與粘貼劑發(fā)生接觸,需要很小心的佩戴。
[0013]此外,在脫卸口罩時,需要擦拭留在臉部皮膚上的粘貼劑。
[0014]像上述這種情況,在口罩周邊部全周使用粘貼劑的口罩,存在口罩的佩戴、脫卸不便的問題。
[0015]根據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即可以方便佩戴、脫卸,粉塵或花粉等微小物質也不易侵入口罩,廉價的口罩為目的。
[0016]解決問題的方法
[0017]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人,不在口罩周邊部全周使用粘貼劑,而在口罩上部,只在覆蓋鼻梁骨到左右側的鼻翼溝和鼻翼基部的皮膚部分使用粘貼劑,發(fā)現可以有效的防止粉塵或花粉等微小物質入侵口罩內。此外,無需肩帶等、利用硅橡膠的粘性和彈性,可以直接粘貼在胸部肌膚上使用的胸罩即隱形文胸等所使用的硅橡膠壓接使用在口罩上。
[0018]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的口罩,其特征在于長方形平面狀口罩主體部的上部,在覆蓋鼻梁骨到左右側的鼻翼溝和鼻翼基部的皮膚部分上,連續(xù)壓接著帶有粘彈性的條狀硅橡月父的粘貼片。
[0019]在此,所使用的硅橡膠是可以直接粘貼在胸部肌膚上的胸罩所使用的硅橡膠,對皮膚的刺激較低,對皮膚產生粘性和彈性,可靈活的對應臉部的凹凸形狀粘貼在皮膚表面。
[0020]這樣的硅橡膠,可以壓接在口罩主體部上。在口罩的上部壓接硅橡膠,可以有選擇的對口罩上部賦予硅橡膠的粘性和彈性。
[0021]此外,如上所述,在口罩的上部,只在覆蓋鼻梁骨到左右側的鼻翼溝和鼻翼基部的皮膚部分使用粘貼劑,可以有效的防止粉塵或花粉等微小物質入侵口罩,因此不在口罩周邊部全周,只在與臉部皮膚接觸部分進行粘貼。口罩的左右邊緣部、下部,與一般的長方形平面狀口罩相同,不完全與臉部緊貼會產生一點縫隙,一般的長方形平面狀口罩,左右長,或是在將防滑帶扣在耳部使口罩擴展,粉塵或花粉等從左右側侵入口罩的可能性較低。此夕卜,在佩戴口罩時,在臉部的下巴部處產生彎曲,粉塵或花粉等從下方部侵入口罩的可能性也較低。
[0022]此外,關于上述粘貼片的形狀,左右側的鼻翼溝部分的上下寬度最好比其他部分寬。
[0023]左右側的鼻翼溝的部分,是口罩與臉部的皮膚之間最容易產生縫隙的地方。將左右側的鼻翼溝部分的上下寬度設計得比其他部分寬的話,可以提高口罩與臉部皮膚的緊貼性。
[0024]此外,上述粘貼片的形狀最好是上下寬度為5mm?20mm范圍內的條狀。
[0025]粘貼片的上下寬度為不滿5mm的話,口罩與臉部皮膚的緊貼性低,很有可能產生縫隙,此外,粘貼片的上下寬度為超過20mm的話,口罩與臉部皮膚的緊貼范圍太大,會降低口罩佩戴的舒適感。
[0026]關于本實用新型的口罩,在口罩主體部的上部,位于沒有設置上述粘貼片的上端部4mm?7mm范圍內,將該上端部向外折疊,口罩表面和折疊面的夾角最好為20°?40°。
[0027]設置折疊部,從口罩散發(fā)出的呼氣中含有的水蒸氣在上升過程中在折疊部處有效的被遮斷,可以防止眼鏡片起霧。
[0028]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29]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口罩,口罩的佩戴、脫卸簡單,并具有可以減少吸入粉塵或花粉的效果。此外,只將粘貼片壓接在口罩上部,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0030]附圖的說明[0031 ]圖1為實施例1所涉及的口罩的說明圖1。
[0032]圖2為實施例1所涉及的口罩的說明圖2。
[0033]圖3為實施例2所涉及的口罩的說明圖。
[0034]圖4為實施例3所涉及的口罩的說明圖1。
[0035]圖5為實施例3所涉及的口罩的說明圖2。
[0036]其中附圖標記:
[0037]1、口罩
[0038]2、口罩主體部
[0039]3、防滑帶(耳帶)
[0040]4、粘貼片
[0041]5、擴展部
[0042]7、折疊部
[0043]8、眼鏡片
[0044]9、呼氣
[0045]9a?9c、水蒸氣
[0046]A、鼻翼溝
[0047]B、鼻翼基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48]接下來,就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形態(tài)結合圖紙進行詳細說明。此外,關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不限定于以下的實施方式或圖示例,可以有其他的變更或變形。
[0049]【實施例1】
[0050]參照圖1,圖2,對實施例1涉及的口罩進行說明。
[0051]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1所涉及的口罩,在長方形平面狀的口罩主體部2的上部,連續(xù)壓接有粘性和彈性的條狀硅橡膠粘貼片4。
[0052]實施例1所涉及的口罩I,將防滑帶3扣在耳部使口罩擴展,遮住口罩佩戴者的鼻部到口部。在佩戴口罩時,如圖2所示,在覆蓋住從鼻梁骨的左右側的鼻翼溝A至鼻翼基部B的皮膚處設置粘貼片4,與鼻梁骨的左右側的鼻翼溝A至鼻翼基部B的皮膚緊貼。粘貼片4為硅橡膠,粘貼片的寬度為10_。粘貼片4的材料,具有彈性和粘性,使用的是對皮膚刺激少的材料。只要是有彈性和粘性,對皮膚刺激少的材料的話,硅和聚氨酯的混合物也是可以使用的。
[0053]實施例1所涉及的口罩,只在口罩的上部設置粘貼片4,口罩的佩戴,脫卸都是很方便的。此外,還可以減少吸入粉塵或花粉的效果。
[0054]此外,為了可以保持形狀,沿著粘貼片4設置具有柔軟性的樹脂形成的棒、鋁箔等補助材料也是可以的。
[0055]【實施例2】
[0056]參照圖3,對實施例2涉及的口罩進行說明。
[0057]實施例2所涉及的口罩,與實施例1涉及的口罩不同,位于左右側的鼻翼溝部分的粘貼片4的上下寬度,比粘貼片4其他部分要寬。
[0058]左右側的鼻翼溝部分(5a,5b),是口罩與臉部的皮膚之間最容易產生縫隙的地方。左右側的鼻翼溝部分的上下寬度設計得比其他部分寬的話,可以提高口罩與臉部皮膚的緊貼性。將左右側的鼻翼溝部分(5a,5b)的上下寬度設為18mm,其他部分的上下寬度設為 10mnin
[0059]【實施例3】
[0060]參照圖4,圖5,對實施例3涉及的口罩進行說明。
[0061]實施例3所述涉及的口罩2,在口罩主體部的上部,位于沒有設置上述粘貼片的上端部5mm的位置,將該上端部向外折疊,如圖4所示的,構成折疊部7。
[0062]口罩表面和折置面的夾角調整接近30°。
[0063]設置折疊部7,如圖5所示的,從口罩散發(fā)出的呼氣9中含有的水蒸氣(9a,9b,9c)的上升過程中會在折疊部7處被有效的遮斷,可以防止眼鏡片8起霧。
[0064]工業(yè)應用件
[0065]本實用新型,可以作為防止粉塵或花粉的口罩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防塵口罩,其特征在于: 在長方形平面狀口罩主體部的上部、從覆蓋鼻梁骨到左右側的鼻翼溝和鼻翼基部皮膚部分,連續(xù)壓接著有粘彈性的條狀硅橡膠的粘貼片, 上述粘貼片的形狀,位于左右側的鼻翼溝部分的上下寬度比其他部分要寬。
2.如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項所述的防塵口罩,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口罩主體部的上部,位于沒有設置上述粘貼片的上端部4mm?7mm范圍內,該上端部向外折疊,口罩表面和折疊面的夾角為20°?40°。
【文檔編號】A41D13/11GK203943112SQ201420096785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6日
【發(fā)明者】金木一男 申請人:金木一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