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圍巾搓繩打結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能夠自動將圍巾預留的緯線紗線分股搓成均勻、統(tǒng)ー的繩狀流蘇并割斷打結,既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及工作量,加快了生產(chǎn)的進度,又使產(chǎn)品的外觀效果更精細、完美的圍巾搓繩打結機,屬于紡織機械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圍巾是人們?nèi)粘I钪胁豢苫蛉钡末`種織物,其加工方法有機織、針織和手工編
結三種,在生產(chǎn)制造的過程中,為了使圍巾更加美觀通常會在圍巾的末端預留部分緯線紗線,并將這部分緯線紗線制成繩狀流蘇然后打結。目前圍巾的搓繩打結方法存在的問題是在生產(chǎn)制造時,不管采用何種方式編織圍巾,到最后制作流蘇這ー環(huán)節(jié)都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大多數(shù)エ廠會采取機器搓繩,人工手動打結的方法,然而這種方式非常耗時,又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并且由于人工的打結工作無法統(tǒng)一、同時地完成,因此制作出來的流蘇粗細不均勻,外觀效果不精細,繩節(jié)也不能夠保證位置一致,從而使整條圍巾的質(zhì)量大打折扣,目前,市場上也有ー些能夠將圍巾搓繩的機器,然而這些機器還不夠完善,并且無法將搓繩與打結兩個步驟相結合,使用效果也不夠理想。
實用新型內(nèi)容設計目的避免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設計ー種能夠自動將圍巾預留的緯線紗線分股搓成均勻、統(tǒng)ー的繩狀流蘇并割斷打結,既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及工作量,加快了生產(chǎn)的進度,又使產(chǎn)品的外觀效果更精細、完美的圍巾搓繩打結機。設計方案為了實現(xiàn)上述設計目的。I、機架包括底梁及中間橫梁,底梁的中間上下貫穿有鉤刀槽,升降排列式鉤刀設置于底梁中間的鉤刀槽內(nèi),下搓板設置于機架的底梁上,滑道設置于底梁的左右兩側,打結機安裝于機架的中間橫梁上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特征之一。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將搓繩裝置及打結機結合在一臺機器上,使編織好的圍巾經(jīng)過定位裝置的固定后,能夠通過搓繩裝置自動完成圍巾的搓繩工作,然后操縱打結機完成圍巾的割斷并打結,從而大大節(jié)省了生產(chǎn)加工的時間,同時減少了員エ的工作量,并且搓繩及打結步驟的工作進行得非常統(tǒng)一,使完成的流蘇粗細均勻,外觀精致,效果完美、理想。2、機架的底梁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滑道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特征之ニ。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機架的下壓板設置于滑道的上方,并與滑道內(nèi)的滑塊相連,從而使下壓板能夠通過滑塊沿著滑道運動,操作人員可通過推動下壓板帶動滑塊沿著底梁兩側的滑道滑行,使固定于兩側壓板之間預留的緯線紗線來回彈放,從而將緯線紗線均勻繃緊于兩側壓板之間,滑道內(nèi)的膨脹塊包括兩塊相疊的鋸齒塊,其中下方的鋸齒塊與控制器相連,操縱控制器使膨脹塊下方的鋸齒塊移動,使原互相重合的上下鋸齒塊的鋸齒部分錯位,從而使膨脹塊的高度増加,并將上方的滑塊頂于滑道內(nèi)槽的上表面,從而達到了定位的目的,使預留的緯線紗線能夠始終繃緊于機架的兩側壓板之間,使搓繩打結的操作進行的更順利。3、打結機的升降橫梁下方設置有卡繩板一,卡繩板ニ設置于底梁的前側,并與卡繩板一前后錯位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特征之三。這樣做的目的在于當需要調(diào)節(jié)圍巾流蘇上的結子末端的線頭長度時,可將卡繩板一降下,由于卡繩板一與卡繩板ニ前后交錯,在下降的過程中搓好的繩狀流蘇的能夠卡于卡繩齒一及卡繩板ニ的卡繩齒之間,并在卡繩板一與卡繩板ニ的作用下使繩狀流蘇彎折,使打結機的打結頭子下方對應的繩狀流蘇上的結子位置發(fā)生改變,并且圍巾流蘇上的結子末端的線頭長度能夠通過操縱卡繩板一下降的高度改變卡繩板一與卡繩板ニ之間的相對位置進行調(diào)節(jié)。技術方案I :ー種圍巾搓繩打結機,它包括機架、定位裝置、搓繩裝置及打結機,所述機架包括底梁及中間橫梁,底梁的中間上下貫穿有鉤刀槽,升降排列式鉤刀設置于底梁中間的鉤刀槽內(nèi),下搓板設置于機架的底梁上,滑道設置于底梁的左右兩側,打結機安裝于機架的中間橫梁上。 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一是將圍巾的搓繩裝置及打結機結合在一起,井能夠自動完成將圍巾預留的緯線紗線部分搓繩并打結的工作,大大節(jié)省了生產(chǎn)加工的時間,同時減少了員エ的工作量;ニ是搓繩及打結步驟的工作進行得非常統(tǒng)一,使完成的流蘇粗細均勻,外觀精致,效果完美、理想;三是不僅能夠縮短產(chǎn)品交期,使生產(chǎn)進程進行得更順利,而且產(chǎn)品達到了更理想的外觀效果,并且能夠根據(jù)需要調(diào)節(jié)結子在流蘇上的位置,全面滿足了客戶的需求,從而提高了產(chǎn)品的競爭力。
圖I是圍巾搓繩打結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圍巾搓繩打結機的機架結構示意圖。圖3是分股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升降排列式鉤刀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滑道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膨脹塊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圍巾搓繩打結機的打結機結構示意圖。圖8是打結頭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 :參照附圖I 8,ー種圍巾搓繩打結機,它包括機架I、定位裝置、搓繩裝置及打結機,所述機架I包括底梁2及中間橫梁,底梁2的中間上下貫穿有鉤刀槽3,升降排列式鉤刀4設置于底梁2中間的鉤刀槽3內(nèi),下搓板5設置于機架I的底梁2上,滑道6設置于底梁2的左右兩側,打結機安裝于機架I的中間橫梁上,定位裝置包括上、下壓板7、8及滑道6,下壓板8設置于底梁兩側的滑道6上,并與底梁2平行,上壓板7通過升降桿9設置于對應下壓板的上方,滑道6呈長方體形,前后側面貫穿開有倒置的“凸”字形內(nèi)槽,內(nèi)槽與滑道6上表面的開ロ連通,滑塊10及膨脹塊11交疊放置于內(nèi)槽內(nèi),下壓板8的左右兩端與相對應的滑塊10連接,滑塊10能夠在滑道6的內(nèi)槽內(nèi)滑行,從而使與滑塊10相連的下壓板8隨之運動,內(nèi)槽上半部分的左右側面及兩側下端面均開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用于放置小鋼珠,小鋼珠能夠輔助滑塊在滑道內(nèi)的滑行更順利,膨脹塊11包括兩塊相疊的鋸齒塊,其中下方的鋸齒塊與控制器28相連,膨脹塊能夠通過改變相疊的鋸齒塊之間的相對位置達到膨脹定位的目的,搓繩裝置包括上、下搓板12、5及分股板29,上搓板12通過升降平移裝置14設置于底梁2的上方,并與下搓板5對應,底梁2的兩側上下貫穿有分股板槽15,分股板29包括大分股板和小分股板各一對,對稱安裝于底梁2兩側的分股板槽15,分股板29為不銹鋼薄片結構,上方均勻排列有分股齒13,其制作工藝系現(xiàn)有技術,在此不作敘述。實施例2 :參照附圖1、4和5,一種圍巾搓繩打結機,打結機包括打結頭子16、卷線器17及彎鉤18,打結頭子16呈柱狀,并均勻排列于升降橫梁19上,上、下橡皮壓腳20、21設置于底梁2兩側的滑道6上,上、下橡皮壓腳20、21不僅能夠用于繩狀流蘇定位,而且由于橡皮壓腳具有一定的彈性,便于繩狀流蘇的抽動,繞線頭22固定于打結頭子16的底部,繞線頭22末端一側設置有凸起23,凸起23能夠防止卷繞于繞線頭22上的繩狀流蘇滑落,使打結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卷線器17安裝于打結頭子16的一側,可進退的彎鉤18安裝于打結頭子16的內(nèi)部,打結頭子16上端安裝有旋轉升降裝置24,旋轉升降裝置24與卷線器17上端相連,卷線器17的底部為夾嘴25,夾嘴25的開口朝向打結頭子16,升降撥片26設·置于打結頭子16的另一側,打結機的升降橫梁19下方設置有卡繩板一 27,卡繩板二 30設置于底梁2的前側,并與卡繩板一 27前后錯位,卡繩板一 27及卡繩板二 30均為不銹鋼薄片結構,上方均勻排列有卡繩齒,圍巾流蘇上的結子末端的線頭長度能夠通過改變卡繩板一 27與卡繩板二 30之間的相對位置進行調(diào)節(jié),其制作工藝系現(xiàn)有技術,在此不作敘述。實施例3 :在實施例I和2的基礎上,搓繩時,將圍巾兩頭放置于機架I的下壓板8上,操縱控制器28使上壓板7降下至與對應下壓板8緊貼,從而將圍巾固定并使預留的緯線紗線置于機架兩側的壓板之間,然后來回推動下壓板8使其沿著機架I兩側的滑道6滑行,使緯線紗線來回彈放,從而將緯線紗線繃緊于機架兩側的壓板之間,圍巾的緯線紗線繃緊后,指令小分股板升起,小分股板的分股齒將繃緊的緯線紗線分成等份均勻的小股狀,再操縱升降平移裝置14使上搓板12降下至與下搓板5緊貼后水平移動,從而將小股狀的緯線紗線搓成細繩,然后指令小分股板降下大分股板升起,使細繩兩兩卡于大分股板的分股齒之間,再操縱上搓板12向反方向水平移動,從而把兩根細繩搓成產(chǎn)品所需的繩狀流蘇;打結時,首先操縱控制器28使滑道6內(nèi)的膨脹塊11下方的鋸齒塊移動,使原互相重合的上下鋸齒塊的鋸齒部分錯位,使膨脹塊11的高度增加,將位于膨脹塊11上方的滑塊10頂于滑道6的內(nèi)槽上表面,使機架兩側的壓板固定,從而達到了膨脹定位的目的,操縱控制器28使上橡皮壓腳20降下至與相對應下橡皮壓腳21緊貼,從而將繩狀流蘇夾于上、下橡皮壓腳20,21之間,然后指令卡繩板二 30升起,使繩狀流蘇定位于卡繩板二 30上的相鄰卡繩齒之間,指令安裝于底梁2中間的鉤刀槽3內(nèi)的升降排列式鉤刀4升起將流蘇割斷,為了避免打結機上相鄰的打結頭子相互干擾,打結機的打結頭子16需分兩次相互交錯進行打結工作,指令第一次打結的打結頭子16通過升降橫梁19降下,此時繩狀流蘇位于打結頭子16的繞線頭22與卷線器17的夾嘴25之間,同時升降橫梁19上的卡繩板一 27降下,使卡于卡繩板二 30上的繩狀流蘇發(fā)生彎折移位,從而達到了調(diào)節(jié)圍巾流蘇上的結子末端的線頭長度的目的,指令旋轉升降裝置24朝著繩狀流蘇的位置旋轉從而帶動卷線器17旋轉,卷線器17能夠帶動夾嘴25卡住繩狀流蘇繞著繞線頭22旋轉一圈,使繩狀流蘇卷繞于打結頭子16的繞線頭22上,同時繩狀流蘇在夾嘴25的作用下從機架I的上、下橡皮壓腳20、21間抽出,繞第二圈時,旋轉升降裝置24根據(jù)事先設定的程序控制卷線器17下降至打結頭子16的下方,從而使卷繞的繩狀流蘇從繞線頭22的下方經(jīng)過,此時打結頭子16內(nèi)部可升降的彎鉤18降下將從繞線頭22下方經(jīng)過的繩狀流蘇勾住再升起,同時設置于打結頭子16的另一側升降撥片26降下,將卷繞于繞線頭22上的結子撥落,第一次打結的打結頭子16升起,然后復位,結子與打結頭子16分離,打結完成,指令打結機移位并使第二次打結的打結頭子16通過升降橫梁19降下,并重復上述打結動作,圍巾的全部打結工作完成,其制作工藝系現(xiàn)有技術,在此不作敘述。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實施例雖然對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路作了比較詳細的文字描述,但是這些文字描述,只是對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簡單文字描述,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圍巾搓繩打結機,它包括機架(I)、定位裝置、搓繩裝置及打結機,其特征是所述機架(I)包括底梁(2)及中間橫梁,底梁(2)的中間上下貫穿有鉤刀槽(3),升降排列式鉤刀(4)設置于底梁(2)中間的鉤刀槽(3)內(nèi),下搓板(5)設置于機架(I)的底梁(2)上,滑道(6)設置于底梁(2)的左右兩側,打結機安裝于機架(I)的中間橫梁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圍巾打結搓繩機,其特征是所述定位裝置包括上、下壓板(7、8)及滑道(6),下壓板(8)設置于底梁(2)兩側的滑道(6)上,并與底梁(2)相平行,上壓板(7)通過升降桿(9)設置于對應下壓板(8)的上方。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圍巾打結搓繩機,其特征是所述滑道(6)呈長方體形,前后側面貫穿開有倒置的“凸”字形內(nèi)槽,內(nèi)槽與滑道(6)上表面的開口連通,滑塊(10)及膨脹塊(11)交疊放置于內(nèi)槽內(nèi),下壓板(8)的左右兩端與相對應的滑塊(10)連接,內(nèi)槽上半部分的左右側面及兩側下端面均開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用于放置小鋼珠,膨脹塊(11)包括兩塊相疊的鋸齒塊,其中下方的鋸齒塊與控制器(28)相連。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圍巾打結搓繩機,其特征是所述搓繩裝置包括上、下搓板(12、5)及分股板(29),上搓板(12)通過升降平移裝置(14)設置于底梁(2)的上方,并與下搓板(5)對應,底梁(2)的兩側上下貫穿有分股板槽(15),分股板(29)包括大分股板和小分股板各一對,對稱安裝于底梁(2)兩側的分股板槽(15)。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圍巾搓繩打結機,其特征是所述分股板(29)為不銹鋼薄片結構,上方均勻排列有分股齒(13 )。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圍巾搓繩打結機,其特征是所述打結機包括打結頭子(16)、卷線器(17)及彎鉤(18),打結頭子(16)呈柱狀,并均勻排列于升降橫梁(19)上,上、下橡皮壓腳(20、21)設置于底梁(2)兩側的滑道(6)上,繞線頭(22)固定于打結頭子(16)的底部,繞線頭(22)末端一側設置有凸起(23),卷線器(17)安裝于打結頭子(16)的一側,可進退的彎鉤(18)安裝于打結頭子(16)的內(nèi)部。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圍巾搓繩打結機,其特征是所述打結頭子(16)上端安裝有旋轉升降裝置(24),旋轉升降裝置(24)與卷線器(17)上端相連,卷線器(17)的底部為夾嘴(25),夾嘴(25)的開口朝向打結頭子(16),升降撥片(26)設置于打結頭子(16)的另一側。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圍巾搓繩打結機,其特征是所述打結機的升降橫梁(19)下方設置有卡繩板一(27 ),卡繩板二( 30 )設置于底梁(2 )的前側,并與卡繩板一(27 )前后錯位,卡繩板一(27)及卡繩板二(30)均為不銹鋼薄片結構,上方均勻排列有卡繩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夠自動將圍巾預留的緯線紗線分股搓成均勻、統(tǒng)一的繩狀流蘇并割斷打結的圍巾搓繩打結機及搓繩打結方法,它包括機架、定位裝置、搓繩裝置及打結機,所述機架包括底梁及中間橫梁,底梁的中間上下貫穿有鉤刀槽,升降排列式鉤刀設置于底梁中間的鉤刀槽內(nèi),下搓板設置于機架的底梁上,滑道設置于底梁的左右兩側,打結機安裝于機架的中間橫梁上。優(yōu)點一是將能夠自動完成將圍巾預留的緯線紗線部分搓繩并打結的工作,大大節(jié)省了生產(chǎn)加工的時間,同時減少了員工的工作量;二是搓繩及打結步驟的工作進行得非常統(tǒng)一,使完成的流蘇粗細均勻,外觀精致,效果完美、理想。
文檔編號A41D23/00GK202466124SQ20122002781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月21日
發(fā)明者沈文標 申請人:沈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