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保溫和降溫的杯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日用品保溫杯的改進。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保溫杯中,有一種帶夾層空腔的保溫杯,其結構包括杯體和杯蓋,杯體包括一個具有容腔及杯口的內體和一個位于所述內體外部且與該內體連接的殼體,所述內體的壁與殼體的壁之間有一空腔,該空腔為保溫腔,為沿圓周的密閉式結構,保溫腔對杯內食物起保溫作用;現(xiàn)有的保溫杯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倒入杯內的高溫食物不易冷卻,杯內食物的溫度可保持較長時間。現(xiàn)有保溫杯存在的不足是,其一,只具有單一的保溫功能;其二,當急需食用倒入杯內的高溫食物時,由于只能通過杯口散發(fā)熱量進行冷卻,因此需等待較長時間方可食用,不能滿足可盡快食用的要求。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保溫和降溫的杯具,本發(fā)明既具有保溫功能,需要時, 又具有加快杯內食物降溫的功能,可縮短杯內高溫食物降至可食用溫度的時間。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參見圖I、圖2,包括杯體I和杯蓋2,所述杯體I包括一個具有容腔及杯口的內體3和一個位于所述內體3外部且與該內體連接的殼體4,所述內體3的壁與殼體4的壁之間有空腔5 ;改進的結構包括所述殼體4的下部壁上設有若干氣流進孔 4a,上部壁上設有若干氣流出孔4b ;所述殼體4的外部設有可沿該殼體外壁面轉動的外層殼體6,外層殼體6的下部壁上設有與殼體4下部壁上氣流進孔4a相對應的且可連通的進氣孔6a,以及可截止所述氣流進孔4a的下壁體6b (參見圖2),外層殼體6的上部壁上設有與殼體4上部壁上氣流出孔4b相對應的且可連通的排氣孔6c,以及可截止所述氣流出孔 4b的上壁體6d ;轉動所述的外層殼體6,殼體4下部壁上的氣流進孔4a、上部壁上的氣流出孔4b可分別與外層殼體6下部壁上的進氣孔6a、上部壁上的排氣孔6c同時連通,或者是氣流進孔4a、氣流出孔4b分別被所述的下壁體6b、上壁體6d同時截止。本發(fā)明實現(xiàn)保溫和降溫的過程是,當殼體4下部壁上的氣流進孔4a和上部壁上的氣流出孔4b同時處于所述的截止時(如圖2、圖5所示),空腔5則處于密閉狀態(tài),即為保溫腔,以減少食物熱量向外部散發(fā),即實現(xiàn)保溫功能;當殼體4下部壁上的氣流進孔4a和上部壁上的氣流出孔4b同時處于所述的連通時(如圖I、圖4所示),所述的進氣孔6a、氣流進孔 4a、空腔5、氣流出孔4b及排氣孔6c即形成由下至上的氣流通道,空腔5內氣體因受杯內食物熱能的傳導而形成熱氣流,熱氣流即自下向上流動,并由排氣孔6c排出而帶走食物的熱量,熱氣流的連續(xù)排出使得空腔5內產生一定的負壓,冷空氣則由下部進氣孔連續(xù)進入空腔5對所述的內體3進行冷卻,此時的空腔5則為冷卻腔,以加快對杯內食物的降溫,即實現(xiàn)降溫功能。
本發(fā)明的技術效果是
由于殼體4的下部壁上設有若干氣流進孔4a,上部壁上設有若干氣流出孔4b,并設置外層殼體6,外層殼體6下部壁上設有與殼體4下部壁上氣流進孔4a相對應的且可連通的進氣孔6a,以及可截止所述氣流進孔4a的下壁體6b,外層殼體6上部壁上設有與殼體4上部壁上氣流出孔4b相對應的且可連通的排氣孔6c,以及可截止所述氣流出孔4b的上壁體 6d,當殼體4下部壁上的氣流進孔4a和上部壁上的氣流出孔4b同時處于所述的截止時,空腔5則處于密閉狀態(tài),即為保溫腔,以減少食物熱量向外部散發(fā),即實現(xiàn)保溫功能;當殼體4 下部壁上的氣流進孔4a和上部壁上的氣流出孔4b同時處于所述的連通時,空腔5則為冷卻腔,可加快對杯內食物的降溫,縮短杯內高溫食物降至可食用溫度的時間,即實現(xiàn)降溫功能。與現(xiàn)有技術比,本發(fā)明在具有保溫功能的同時,還具有降溫的使用功能,可滿足選擇保溫或降溫的使用需求,具有“一杯多功能”和使用方便的特點,且轉動外層殼體6的操作簡便。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圖I為本發(fā)明方案的一種結構視圖,展示了處于降溫功能的狀態(tài),確定為摘要附圖2為圖I所示結構在轉動外層殼體6后的視圖,展示了處于保溫功能的狀態(tài);
圖3為圖I的A-A視圖4為本發(fā)明方案的另一種結構視圖,展示了處于降溫功能的狀態(tài);
圖5為圖4所示結構在轉動外層殼體6后的視圖,展示了處于保溫功能的狀態(tài);
圖6為圖4的B-B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至圖3展示了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結構。本發(fā)明包括杯體I和杯蓋2,杯體I包括一個具有容腔及杯口的內體3和一個位于所述內體3外部且與該內體連接的殼體4,所述內體3的壁與殼體4的壁之間有空腔5 ;所述殼體4下部壁上設有若干氣流進孔4a,為單排式沿圓周均布,且宜位于側壁下部的底端, 殼體4上部壁上設有若干氣流出孔4b ;所述殼體4的外部設有可沿該殼體外壁面轉動的外層殼體6,外層殼體6的下部壁上設有與殼體4下部壁上氣流進孔4a相對應的且可連通的進氣孔6a,以及可截止所述氣流進孔4a的下壁體6b (見圖2),當殼體4下部壁上的若干氣流進孔4a位于下部側壁的底端時,所述外層殼體6的下部壁上的進氣孔6a和可截止所述氣流進孔4a的下壁體6b即隨之位于相對應的外層殼體6側壁底端;外層殼體6的上部壁上設有與殼體4上部壁上氣流出孔4b相對應的且可連通的排氣孔6c,以及可截止所述氣流出孔4b的上壁體6d (見圖2);轉動所述的外層殼體6,殼體4下部壁上的氣流進孔4a、上部壁上的氣流出孔4b可分別與外層殼體6下部壁上的進氣孔6a、上部壁上的排氣孔6c同時連通,或者是氣流進孔4a、氣流出孔4b分別被所述的下壁體6b、上壁體6d同時截止;此外,所述外層殼體6下端連接一個可對杯體I限位的底座7。使用過程中,把住杯蓋或杯體上端即可轉動所述的外層殼體6。
本發(fā)明中所述殼體4上部壁上的若干氣流出孔4b的設置形式有多種。如圖I、圖 2所示,所述的若干氣流出孔4b位于殼體4側壁的上端部,所述外層殼體6上部壁上的排氣孔6c和可截止氣流出孔4b的上壁體6d與所述氣流出孔4b相對應的位于外層殼體6側壁的上端部,所述氣流出孔4b位于殼體4側壁的上端部,可有效減少降溫過程中的氣流通道死角。圖4至圖6展示了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實施結構。如圖所示,所述殼體4下部壁上的若干氣流進孔4a為雙排式沿圓周均布結構,所述外層殼體6下部壁上的進氣孔6a和可截止氣流進孔4a的下壁體6b為相對應的兩排;所述殼體4上部壁上的若干氣流出孔4b位于殼體4的頂壁上,所述外層殼體6上部壁上的排氣孔6c和可截止氣流出孔4b的上壁體6d與所述氣流出孔4b相對應的位于外層殼體6的頂壁上,位于頂壁上的所述排氣孔6c及氣流出孔4b宜為圖6所示的長條孔結構;所述殼體 4上部壁上的若干氣流出孔4b位于殼體4的頂壁上,可有效消除降溫過程中的氣流通道死角,有利于空腔5內的熱氣流可順暢地排出,以提高對杯內高溫食物的降溫效果。其他同圖 I所示及其描述。在使用本發(fā)明對杯內食物進行降溫時,宜取下杯蓋,同時利用杯口散發(fā)熱量。本發(fā)明可采用金屬材料或塑料材質制做。本發(fā)明技術方案有多種實施結構,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所有實施結構方案均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可保溫和降溫的杯具,包括杯體(I)和杯蓋(2),所述杯體(I)包括一個具有容腔及杯口的內體(3 )和一個位于所述內體(3 )外部且與該內體連接的殼體(4),所述內體(3)的壁與殼體(4)的壁之間有空腔(5),其特征是所述殼體(4 )下部壁上設有若干氣流進孔(4a),上部壁上設有若干氣流出孔(4b );所述殼體(4)的外部設有可沿該殼體外壁面轉動的外層殼體(6);所述外層殼體(6)的下部壁上設有與殼體(4)下部壁上氣流進孔(4a)相對應的且可連通的進氣孔(6a),以及可截止所述氣流進孔(4a)的下壁體(6b);所述外層殼體(6)的上部壁上設有與殼體(4)上部壁上氣流出孔(4b)相對應的且可連通的排氣孔(6c),以及可截止所述氣流出孔(4b)的上壁體6d ;轉動所述的外層殼體(6),所述的氣流進孔(4a)、氣流出孔(4b)可分別與進氣孔(6a)、 排氣孔(6c)同時連通,或者是氣流進孔(4a)、氣流出孔(4b)分別被所述的下壁體(6b)、上壁體(6d)同時截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可保溫和降溫的杯具,其特征是所述外層殼體(6)下端連接一個可對杯體(I)限位的底座(7)。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可保溫和降溫的杯具,其特征是所述氣流出孔 (4b)位于殼體(4)側壁的上端部,所述排氣孔(6c)和可截止氣流出孔(4b)的上壁體(6d) 與所述氣流出孔(4b)相對應的位于外層殼體(6)側壁的上端部。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可保溫和降溫的杯具,其特征是所述氣流出孔 (4b)位于殼體(4)的頂壁上,所述排氣孔(6c)和可截止氣流出孔(4b)的上壁體(6d)與所述氣流出孔(4b)相對應的位于外層殼體(6)的頂壁上。
全文摘要
一種可保溫和降溫的杯具。有杯體(1)和杯蓋(2),杯體(1)包括內體(3)和殼體(4),內體(3)與殼體(4)之間有空腔(5);殼體(4)下部壁上有若干氣流進孔(4a),上部壁上有若干氣流出孔(4b);有可沿殼體(4)外壁面轉動的外層殼體(6),外層殼體(6)的下部壁上設有可與殼體(4)下部氣流進孔(4a)連通的進氣孔(6a)和可截止氣流進孔(4a)的下壁體(6b),上部壁上設有可與殼體(4)上部氣流出孔(4b)連通的排氣孔(6c)和可截止氣流出孔(4b)的上壁體6d;氣流進孔(4a)和氣流出孔(4b)同時被截止時具有保溫作用,同時連通時具有降溫功能,具有“一杯多功能”和使用方便的特點。
文檔編號A45C11/20GK102578781SQ20121003455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16日
發(fā)明者黃捷夫 申請人:黃捷夫